检维修管理制度正式版
生产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5篇)

生产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1目的为保证生产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检维修过程的安全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设备检维修。
3职责3.1设备动力部机修车间负责对生产设施运行、检维修管理3.2机修车间各班组对使用的生产设施严格遵循操作规程,认真检查设施运行过程中的各参数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做好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证生产设施运行安全。
3.3如生产设施的检维修实行“外包”,机修车间主任对检修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并制定专人负责整个检维修作业过程的安全监护工作。
4工作程序4.1生产设施的安全管理4.1.1生产设施使用单位负责设备的管理与维护4.1.1.1机修车间每天必须对设备实施安全运行检查,并认真做好设备巡回检查记录。
4.1.1.2操作者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做好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4.1.1.3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应及时上报。
4.1.1.4机修车间应对主要设备每周进行一次重点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设备的压力、温度、振动、声音、电流、电压、轴承、防腐、主要泄露点等,发现问题,及时会诊处理。
4.1.2生产设施隐患处理4.1.2.1各部门负责人根据检查出的生产设施隐患,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详细说明存在的问题,整改意见及期限。
4.1.2.2机修车间接到隐患整改通知书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整改,安排整改措施落实到人,整改完成后将整改情况上交机修车间主任和安全生产委员会。
4.1.2.3隐患整改后,安全生产委员会应对整改结果进行跟踪验证,签署复查意见。
4.2生产设施安全检维修管理4.2.1检维修前的准备4.2.1.1设备检修前应与各使用部门进行交接。
4.2.1.2应先制定设备检修方案,落实维修人员、安全措施。
4.2.1.3维修时如需高处作业、动火、动土、短路、吊装等,按相关规定办理安全作业许可证。
4.2.2维修前的安全教育4.2.2.1维修作业必须遵守有关检修安全规章。
4.2.2.2维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检维修管理制度

检维修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检维修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率、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规范检修维护流程而制定的。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包括各项生产设备、实验设备、办公设备等。
三、责任与义务1.设备责任人设备责任人应认真执行本制度,并定期召开设备保养会议,提高设备保养水平和质量。
设备责任人的具体职责:1.安排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和保养工作,并将此情况记录到设备保养计划表中。
2.将维修保养的记录保存至少一年。
3.根据设备使用年限和维修保养情况,制定设备维修保养计划,提出维修保养预算并落实。
2.维修保养人员维修保养人员应对设备负责,认真执行设备保养计划,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保养工作。
同时,要有安全意识,保证维修保养的质量,确保其安全可靠。
维修保养人员的具体职责:1.遵循设备保养计划进行日常设备检查、保养和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对设备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报,保证故障得到及时处理。
3.设备保养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设备维修可能导致的安全风险,应提前告知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
3.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应认真落实本制度,定期检查设备的维修保养情况,并做好记录。
同时,落实管理人员的职责,保证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正常开展。
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1.监督设备责任人制定的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并对设备维修保养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
2.制定设备维修保养的管理制度,确保维修保养按规定进行、质量可靠。
3.发现维修保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应及时向维修保养人员和设备责任人通报,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
四、设备维修保养流程设备维修保养流程包括:1. 设备日常检查设备责任人应按照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制定的频次和方法进行设备日常检查。
将检查结果填写到相应的设备保养计划表中,并对需更换的零部件进行记录。
2. 维修保养计划制定设备责任人应基于设备日常检查情况,起草设备维修保养计划。
夜间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夜间检维修作业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夜间进行的检维修作业。
三、安全责任1. 检维修作业部门负责夜间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安全。
2. 检维修作业负责人为夜间检维修作业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指挥、监督夜间检维修作业。
3. 参与夜间检维修作业的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自身安全。
四、安全措施1. 作业前准备(1)作业前,检维修作业部门应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作业前,作业负责人应召开班前会,明确作业内容、安全注意事项及应急预案。
(3)作业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确保作业区域安全。
2. 作业过程中(1)夜间作业应使用足够的照明设备,确保作业区域光线充足。
(2)作业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防滑鞋等。
(3)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作业方案。
(4)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报告上级领导,并采取相应措施。
(5)夜间作业应实行双人作业制度,确保作业安全。
3. 作业结束后(1)作业结束后,作业负责人应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清理,确保无安全隐患。
(2)作业人员应收回个人防护用品,并交还至指定地点。
(3)作业负责人应组织人员进行班后会,总结作业经验,改进不足。
五、应急预案1. 作业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立即停止作业,启动应急预案。
2. 事故发生后,作业负责人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
3. 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如拨打急救电话、报警等。
4. 事故处理结束后,检维修作业部门应组织人员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监督检查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夜间检维修作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作业安全。
2. 作业部门应定期对夜间检维修作业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检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并减少事故的发生。
适用于所有进行检维修工作的人员。
二、安全培训要求1.所有参与检维修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包括安全意识培训、安全操作培训等。
2.新员工必须在上岗前完成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方可上岗。
3.安全培训应定期开展,培训内容应包括相关法规和标准、工作场所安全知识、紧急救援措施等。
三、作业安全控制1.检维修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并确保其安全运行。
2.必须佩戴符合安全标准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3.禁止在无专业许可的情况下进行高风险作业,如高处作业、电气作业等。
4.禁止擅自改变设备的电气回路、接线等。
四、现场安全管理1.现场必须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安全通道和安全区域。
2.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3.现场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确保作业人员有良好的视线。
4.严禁现场吸烟和乱丢废弃物品。
五、事故报告和调查1.任何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报告上级,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
2.事故调查必须深入、全面,从根本上找出事故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3.事故调查报告必须及时上报,并按要求做好档案记录。
六、责任和制度执行1.所有参与检维修工作的人员都有安全管理责任,必须按照制度执行。
2.安全责任必须明确,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3.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必须进行相应的处罚和纠正措施。
七、安全监督和改进1.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机制,确保检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
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3.对发生事故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及时改进安全管理制度。
八、附则1.本制度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编制、修订和解释。
2.制度的执行情况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3.制度的修订必须经过安全管理部门审核和批准。
以上即为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通过执行本制度,可以有效确保检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并减少事故的发生。
大家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执行,并定期改进和完善制度。
施工与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3篇)

施工与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施工与检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2.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施工与检维修工作的员工,负责施工与检维修工作的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制度,并对其下属进行监督和指导。
二、安全管理职责1.负责施工与检维修工作的管理人员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和安全要求,并对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2.项目经理应对各岗位的工作条件进行评估和安排合理的工作时间,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工具,确保施工与检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
3.工人应按照相关要求佩戴防护装备,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与检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
三、施工安全管理1.在进行施工前,项目经理应对项目进行安全评估,制定施工方案并向工人进行解释。
工人应在施工前受到必要的安全培训,并签署安全责任书。
2.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告示牌,设立临时围栏,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3.施工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工作,严禁疏忽大意和擅自修改工作流程。
4.对于高空作业和危险作业,必须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员工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必要的安全设备和装备。
5.每天施工结束后,项目经理应进行现场巡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并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四、检维修安全管理1.在进行检维修前,需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和记录,并确定安全操作规程。
2.检维修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告示牌,确保工作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3.工人在进行检维修工作前,应接受必要的培训,了解设备的安全操作要求,并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4.危险的检维修工作应由经过特殊培训的人员进行,其他人员应远离作业区域,并提供必要的支援。
5.每天检维修结束后,现场人员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和现场的安全。
五、安全事故和隐患处理1.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项目经理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保障现场员工的生命安全,同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车辆检维修管理制度

车辆检维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车辆检维修管理工作,提高车辆运行安全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车辆的检修保养管理工作。
第三条车辆检维修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原则,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四条车辆检维修管理工作应从严、细、实的角度出发,切实保障车辆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第五条全体相关人员在车辆检维修管理工作中必须服从公司的统一安排,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车辆检修管理第六条公司应对所有车辆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车辆在良好的技术状况下正常运行。
第七条车辆检修应严格按照车辆制造商的要求进行,并建立检修档案,做到有据可查。
第八条车辆在维修过程中应选用合格的配件和润滑油,并确保技术人员具备相应的维修资质。
第九条车辆在检修过程中如有意外损坏,应及时报修,维修费用由公司统一负责。
第十条车辆检修结束后,应进行全面的试车,并由有关部门进行验收。
第三章车辆保养管理第十一条公司应建立严格的车辆保养制度,包括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
第十二条日常保养包括车辆的清洁、润滑、轮胎气压检测等,由驾驶员负责进行。
第十三条定期保养包括机油更换、机械检查等,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
第十四条车辆保养应建立计划,按照保养周期和里程安排进行。
第十五条车辆保养应定期检查保养记录,确保保养无漏项、无差错。
第四章车辆维修管理第十六条车辆遇到故障时,应及时报修,并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
第十七条车辆维修费用应由维修部门负责报价,并由车辆管理部门审批。
第十八条车辆维修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车辆零部件的完好性,避免二次损坏。
第十九条车辆维修结束后,应进行试车,并由有关部门进行验收。
第二十条车辆维修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维修记录,记录维修过程和维修结果。
第五章车辆安全管理第二十一条公司应加强车辆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意识。
第二十二条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应按照交通法规规定行车,切实做到文明驾驶。
第二十三条车辆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如灭火器、安全带等,确保乘客的安全。
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4篇)

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检维修工作顺利进行,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确保检修维修工作高效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检修维修工作中的所有行为和事项。
第三条检修维修工作必须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确保安全环保。
第二章安全责任第四条检修维修单位负责安全工作的组织、管理、实施和督导。
第五条检修维修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第三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六条检修维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了解本制度和相关安全规定。
第七条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章安全操作规程第八条检修维修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工作要求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九条检修维修工作必须在设定的安全区域内进行,禁止擅自进入未经授权的区域。
第十条检修维修工作前必须全面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性能,确保正常使用。
第十一条在维修过程中必须遵守维修流程和操作规程,禁止不按规定进行操作。
第十二条定期对设备和工具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十三条对于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和工具,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维修单位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五章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第十四条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五条对于设备和工具的检修维修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评估和测试,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六条对于检修维修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第六章应急预案和演练第十七条检修维修单位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
第十八条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七章安全奖惩制度第十九条检修维修单位必须建立安全奖惩制度,对于安全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第二十条奖励工作中出色的安全表现,鼓励安全工作的积极参与。
第二十一条对于违反安全规定和制度的人员进行相应处罚,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生产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4篇)

生产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生产设施的正常运转,维护生产设施的安全和稳定性,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生产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管理。
第三条:生产设施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并严格执行工作流程和标准。
第四条:本管理制度由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五条:各部门必须按照本管理制度的要求,保证生产设施的检修和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生产设施的检修第六条:生产设施的检修包括定期检修、修复性检修和改造性检修。
第七条:定期检修是指按照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状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八条:修复性检修是指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对设备进行修复和维护。
第九条:改造性检修是指为了提高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对设备进行改造和升级。
第十条:生产设施的检修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必须持有相关的资质证书。
第十一条:检修人员必须按照检修作业指导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检修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第十二条:检修人员必须定期接受相关的技术培训和考核,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第十三条:企业必须配备必要的检修工具和设备,确保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四条:检修过程中发现的设备故障必须及时记录,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和整改。
第三章生产设施的维护第十五条:生产设施的维护包括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第十六条:日常维护是指对设备进行日常的清洁、润滑和检查,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第十七条:定期维护是指按照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状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第十八条:预防性维护是指在设备正常运行期间,通过检查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并采取措施进行维护和修复。
第十九条:维护工作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必须持有相关的资质证书。
第二十条:维护人员必须按照维护作业指导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维护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第二十一条:维护人员必须定期接受相关的技术培训和考核,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施工与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3篇)

施工与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加强施工与检维修工作的安全管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施工与检维修工作的安全管理,包括建筑施工工地、设备检修维护及故障排除工作等。
第三条责任和义务1. 所有从业人员都有责任遵守和执行本制度的规定;2. 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3. 监督部门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和检查;4. 违反本制度规定的从业人员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章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第四条安全管理部门每个施工与检维修单位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部门应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安全管理的实施和监督。
第六条安全教育培训1. 所有从业人员在进入施工与检维修工作岗位前,必须接受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了解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风险防范措施;2. 安全培训应不定期进行,确保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提高。
第三章安全管理制度第七条安全生产责任制1. 项目负责人负责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管理;2. 施工与检维修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每个岗位的安全管理责任;3. 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包括安全负责人、安全员、安全监督员等。
第八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1. 施工与检维修单位应根据工作特点和风险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2. 安全管理制度应体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3. 安全管理制度应经过审查、修改和公示后方可实施。
第四章安全生产措施第九条安全防护设备1. 施工与检维修单位应根据工作环境和工作风险情况,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2. 安全防护设备应由专人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十条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 施工与检维修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将其向从业人员宣传和培训;2.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应包括工作程序、操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检维修管理制度范文(3篇)

检维修管理制度范文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设备检修前、检修作业中及检修结束后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的设备大、中、小修与抢修作业。
2职责2.1安全处是本制度的制定单位,负责本制度的修改、督察。
2.2其他相关单位是本制度的协助单位,负责本制度的执行。
3定义设备检修:为了保持和恢复设备、设施规定的性能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检测和修理。
4检修前的安全要求4.1外来检修施工单位应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并在其等级许可范围内开展检修施工业务。
资质由引进检修施工单位的处室负责审核把关。
4.2在签订设备检修合同时,应同时签订安全管理协议。
4.3根据设备检修项目的要求,检修施工单位应制定设备检修方案,检修方案应经设备使用单位审核。
检修方案中应有安全技术措施,并明确检修项目安全负责人。
检修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检修作业过程的具体安全工作。
4.4检修前,检修施工单位引进处室、设备使用单位和施工区域单位应对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4.4.1有关检修作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4.4.2检修作业现场和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4.4.3检修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4.4.4相关事故案例和经验、教训。
4.5检修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安全标志。
4.6检修项目负责人应组织检修作业人员到现场进行检修方案交底。
4.7检修前施工单位要做到检修组织落实、检修人员落实和检修安全措施落实。
4.8当设备检修涉及高处、动火、动土、断路、吊装、抽堵盲板、受限空间等作业时,须按相关作业安全规范的规定执行。
4.9临时用电应办理用电手续,并按规定安装和架设。
4.10设备必须经过清洗、置换等安全技术措施后达到安全使用条件后移交给设备使用单位。
并办理移交手续。
4.11检修项目负责人应与设备使用单位负责人、施工区域负责人共同检查,确认设备、工艺处理等满足检修安全要求。
化工厂检维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化工厂生产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高检维修工作效率,规范检维修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化工厂内所有生产装置、设备、管道、电气、仪表等检维修工作。
第三条检维修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第四条本制度由化工厂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化工厂成立检维修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检维修工作的全面领导和协调。
第六条检维修管理领导小组下设检维修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检维修管理工作。
第七条检维修管理部门职责:1. 负责编制检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2. 负责检维修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工作;3. 负责检维修工作的安全、环保、质量监督;4. 负责检维修设备、材料的管理;5. 负责检维修工作的总结、分析及改进;6. 负责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第八条检维修人员职责:1. 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2. 按照检维修计划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3. 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确保作业安全;4. 配合检维修管理部门做好检维修工作;5. 及时报告检维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第三章检维修计划与实施第九条检维修计划编制:1. 根据设备状况、生产计划及安全需求,编制年度、季度、月度检维修计划;2. 检维修计划应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检修内容、时间、地点、负责人、所需材料及费用等;3. 检维修计划应经检维修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第十条检维修实施:1. 检维修人员应按照检维修计划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2. 检维修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设备、环境安全;3. 检维修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包括作业内容、时间、负责人、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等;4. 检维修完成后,应由检维修管理部门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检维修验收:1. 检维修验收应由检维修管理部门负责;2. 验收内容包括设备运行状态、检修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3. 验收不合格的,应立即返工,直至合格。
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

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检修工作安全、有序进行,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大、中、小型检修,包括日常维修。
第三条检修安全管理应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坚持“谁作业,谁负责”的原则,确保检修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
第四条公司主要负责人是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检维修作业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各级检修负责人对本级别的检修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检修人员对自身作业安全负责。
第二章检修组织与管理第五条应建立健全的检修组织机构,编制检修方案,落实项目分工,物资供应,安全措施,安全教育。
检修管理应以项目为基础,安全措施要采取确认制。
第六条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明确各级检修负责人,凡二人以上作业的检修项目,应指定安全负责人。
作业施工人员做到任务明确,安全措施明确,安全条例明确。
第七条制订开停车方案及检修安全注意事项,召开各种规模、类型的动员会,按项目组织学习、进行技术交底,充分掌握开停车过程及检修现场的安全生产要点,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第八条检修设备所在车间的负责人应对安全开停车,加插盲板,隔绝、清洗、置换、切断电流等安全交出条件负责。
高压设备卸压后,要换成低压表和水柱表,验证压力已卸完、有毒有害物料排放干净,防止死角和余压。
第三章检修安全管理与措施第九条应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严格票证管理制度。
公司现建立的票证有:动火许可证、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动土许可证、高处作业许可证、设备检修许可证、抽堵盲板安全许可证、断路联络票、吊装安全作业票。
第十条设备维修保养点由部门主管与机修共同确定,并列入设备维修护养表内。
由各部门机修工对生产设备进行故障维修,记录在《设备设施维修保养记录表》中。
第十一条检维修作业按照谁作业、谁负责的原则,检维修作业单位负责检维修作业任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职责。
第四章检修安全与培训第十二条公司应定期对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检修维修制度范本(6篇)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检修维修制度范本设施设备管理检修维修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安全设施、设备的管理、检修和维修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的所有安全设施、设备的管理、检修和维修工作。
第三条安全设施、设备管理检修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负责。
第四条安全设施、设备管理检修维修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
第五条本制度的制订和修订由本单位负责安全的部门负责,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章安全设施、设备管理第六条安全设施、设备应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确保其功能完好。
第七条安全设施、设备的使用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说明,不得随意改动。
第八条安全设施、设备管理人员应配备充足,具有相关专业知识。
第九条安全设施、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的巡查、维护和保养,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第十条安全设施、设备管理人员应制定设备的台账,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
第三章安全设施、设备检修第十一条安全设施、设备的检修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周期进行。
第十二条安全设施、设备检修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
第十三条安全设施、设备检修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检修质量。
第十四条安全设施、设备检修期间,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其他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五条安全设施、设备检修人员应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人身安全。
第十六条安全设施、设备检修完毕后,应进行相关记录,确保检修工作的可追溯性。
第四章安全设施、设备维修第十七条安全设施、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时,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第十八条安全设施、设备维修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维修质量。
第十九条安全设施、设备维修期间,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其他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二十条安全设施、设备维修人员应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人身安全。
第二十一条安全设施、设备维修完毕后,应进行相关记录,确保维修工作的可追溯性。
第五章管理与监督第二十二条本单位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安全设施、设备管理检修维修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设备检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设备检维修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设备检维修质量管理,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检维修活动,包括定期维修、故障维修和改造升级。
第三条设备检维修质量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维修与保养相结合的原则,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
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健全设备检维修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设备检维修质量管理的实施。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公司设立设备管理部,负责设备检维修质量管理的组织实施。
第六条设备管理部职责:(一)制定设备检维修计划和方案;(二)组织实施设备检维修活动;(三)监督、检查设备检维修质量;(四)建立、更新设备检维修档案;(五)组织设备检维修人员培训;(六)处理设备检维修中的质量问题。
第七条设备检维修团队应按照分工负责设备检维修工作的具体实施,确保设备检维修质量。
第三章设备检维修质量管理第八条设备检维修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按照设备运行状况和故障情况,制定合理的检维修计划和方案;(三)确保设备检维修质量,避免因检维修导致设备故障;(四)提高设备检维修效率,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第九条设备管理部应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制定设备检维修计划和方案,明确检维修项目、内容、标准和周期。
第十条设备检维修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检维修项目及范围;(二)检维修方法及工艺;(三)检维修时间及进度安排;(四)检维修人员及职责分工;(五)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第十一条设备检维修前,应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检维修过程中人身和设备安全。
第十二条设备检维修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检维修方案,确保设备检维修质量。
第十三条设备检维修后,应进行验收,确保设备达到预期检维修效果。
第四章设备检维修质量控制第十四条设备管理部应加强对设备检维修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设备检维修质量。
第十五条设备检维修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检查设备零部件,确保其符合技术要求;(二)更换磨损、损坏的零部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三)对设备进行润滑、紧固、调整等保养工作,确保设备运行顺畅;(四)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设备卫生条件达标;(五)对设备进行功能性试验,确保设备达到预期效果。
检维修管理规定(3篇)

检维修管理规定一、目的保证检维修过程的安全,不发生任何事故二、责任主体所在单位或车间三、管理主体动力处负责公司所有设备设施的检维修工作的监督管理四、安全管理主体安全处负责检维修工作的安全监管五、检维修作业票签发由责任主体负责,关键设备设施报动力处六、检维修人员身体素质要求根据工作的需要,安排符合工作特点的工作人员,同时有特殊工作的,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七、检维修器具的要求对检维修工作中涉及到的工器具以及特种设备都要符合其工作的行业规范;八、检维修工作注意事项1、制定检维修方案,包括技术和安全等方面;2、停车检维修或运行中的设备检维修,要进行工艺和电气交接,工艺班和电气班负责人参与并确认;3、检维修前的安全交底:对检维修人员进行检维修过程中的风险告知,存在哪些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如何防范及应对;同时对应急方法、事故案例进行告知;4、现场监护人安排到位,且监护人的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5、检修现场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和必要的防护品;6、根据检维修工作的需要办理相关的安全作业票(证),如动火、吊装、高处、设备内、断路、抽堵盲板、动土等,经批准后方可作业;7、现场设立相应的警戒线或警戒标志;8、根据检维修工作的需要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9、检维修完工时,要将设备设施的安全设施预以恢复,并进行完工交接;10、做好检维修记录或档案。
维修注意事项1.正确使用工具1)拆装总成、零、部件联接螺栓及各种轴、轴承、齿轮等时,使用合适工具,不允许用錾子剔打或电、气焊切割,也不允许用活扳手代替锤子敲打。
若必须用锤子击打时,应垫以软金属冲棒或衬板,以防损伤零件或基体。
2)拆装机件时,避免损伤机件工作表面。
能够使用拉压工具进行分解和装配的机件,应使用拉压工具,不得硬砸或乱敲击。
2.总成或零件分解时,应做标记1)解体各总成、零部件时,对偶合件、旋转件和不能互换的零件均应在拆散之前检查原来有无装配记号,没有的应重新做标记(如对高速汽车的轮胎与轮辋安装位置做记号),以防装错而破坏了原配合或平衡状态。
施工、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施工、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1.1 本安全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是为保障施工、检维修工作的安全,确保所有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规范施工、检维修作业流程,加强安全管理而制定的。
1.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施工、检维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施工、设备安装、电气维修、机械维护等。
1.3 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所有参与者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二、安全管理机构和责任2.1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是负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安全工作的机构,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制定安全计划和措施;- 安排施工、检维修班组的安全培训;- 监督现场施工、检维修作业的执行情况;- 审查并批准施工、检维修计划和方法;- 处理事故和安全纠纷。
2.2 项目施工、检维修负责人是具体实施施工、检维修工作的人员,并负有以下责任:- 编制施工、检维修方案,并保证其安全性;- 组织实施施工、检维修工作,并监督施工、检维修过程的安全;- 负责班组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岗位交底;- 配合安全监督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及时上报施工、检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事故。
三、安全培训和岗位交底3.1 施工、检维修参与者必须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了解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获得相关的安全证书。
3.2 施工、检维修负责人必须对班组人员进行岗位交底,明确工作职责和安全注意事项。
四、施工、检维修计划和方案4.1 在开始施工、检维修工作前,必须编制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并提交给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审查。
4.2 工作计划和方案必须包括施工、检维修的时间安排、工作内容、施工、检维修方法和所需的安全措施等。
五、现场安全管理5.1 现场施工、检维修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标识危险区域和禁止通行区域,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5.2 施工、检维修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并按规定使用安全工具和设备。
5.3 施工、检维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施工、检维修方案和操作规程,禁止违章作业和擅自改变工作方法。
检维修管理制度(4篇)

检维修管理制度是指一个组织或企业建立起的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流程和制度,用于管理设备、设施的检修和维修工作。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检修和维修的目标和原则:明确检修和维修的目标,包括设备有效率、正常运行,确保安全,保护环境等,并制定相应的原则,例如先进原则、预防原则、修复原则等。
2. 检修和维修的组织架构:明确检修和维修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划分各级岗位和人员的职责,确保责任分工清晰。
3. 检修和维修的流程:明确检修和维修的工作流程,包括设备故障报修、维修计划制定、维修人员调度、设备检修记录和维修报告等各个环节。
4. 检修和维修的标准和要求:制定设备检修和维修的标准和要求,包括设备维修的质量标准、维修时间要求、备件的使用和管理等。
5. 检修和维修的设备管理:明确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护的要求,包括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设备保养记录和设备维修历史记录等。
6. 检修和维修的培训和考核:建立维修人员的培训计划,保证维修人员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并进行绩效考核,以提高维修质量和效率。
7. 检修和维修的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包括设备维修过程的安全操作规范、维修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要求等。
检维修管理制度(2)是指一个组织或企业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监控检修和维修工作的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检维修管理制度的内容:1. 目的和适用范围:明确制定该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例如适用于某个组织的设备、设施或系统的检修和维修管理。
2. 职责和权限:明确涉及检修和维修工作的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例如维修人员的职责是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管理人员的职责是协调和安排维修工作。
3. 工作流程:描述检修和维修工作的流程,包括设备报修、工单生成、任务分配、工作执行、工作记录和完成确认等,确保工作流程的顺利进行。
4. 安全措施:强调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安全操作规范的遵守、现场安全检查等。
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确保检维修作业的顺利进行,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检维修作业,包括设备检维修、管道检维修、电气检维修、仪表检维修等。
三、组织机构1.公司成立检维修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检维修作业现场设立安全管理员,负责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四、安全管理制度1.检维修作业前的安全管理制度(1)检维修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作业任务、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2)检维修作业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作业人员熟悉作业任务和安全操作规程。
(3)检维修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4)检维修作业前,必须准备好安全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设备。
2.检维修作业中的安全管理制度(1)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2)作业人员必须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安排,不得擅自行动。
(3)作业人员发现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报告现场安全管理员。
(4)作业人员必须遵守作业现场的安全规定,不得擅自改变作业环境。
3.检维修作业后的安全管理制度(1)检维修作业完成后,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恢复原貌。
(2)检维修作业完成后,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总结经验教训。
(3)检维修作业完成后,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考核,确保作业人员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五、监督检查1.公司检维修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对公司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2.现场安全管理员负责对检维修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全程监督检查。
六、奖惩制度1.对遵守本制度,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公司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七、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

检维修作业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检维修作业行为,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保障设备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保养的人员,包括设备维修人员、设备操作人员、监测人员等。
三、管理要求1.设备的检维修作业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技术能力的人员进行,未经培训和授权不得进行检维修作业。
2.作业人员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作业。
3.作业单位要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4.对于需要协同作业的部门和人员,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5.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技术问题,要及时上报并停止作业,危及安全的情况要立即通知相关责任人。
四、作业前准备1.根据作业计划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工具、设备和耗材,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2.对作业区域进行检查和清理,保证作业环境整洁,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
3.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和流程,明确作业内容、时间和责任人,做好作业记录和备份。
五、作业过程管理1.作业人员按照作业方案和流程进行作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
2.作业过程中要及时记录作业情况,包括作业时间、作业内容、操作人员等,作业完毕后要做好作业记录和资料整理。
3.作业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者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停止作业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处理。
六、作业结束1.作业完毕后,要进行设备和现场清理,保持作业环境整洁,并做好设备保养和维护工作。
2.整理作业记录和资料,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审阅和存档。
3.如有作业不当或者违规行为要及时整改,并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七、安全管理1.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相关的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和安全意识教育。
2.作业过程中要注意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作业安全进行。
八、责任制度1.设备检维修作业由设备部门负责,由工程师负责具体的检维修工作。
检维修管理制度

检维修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规范检维修作业的安全管理,能够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各项检修工作,避免在检修过程中发生各类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检维修管理。
(三)、检维修相关人员安全职责1、检维修单位负责检维修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
2、生产现场负责人负责对检维修现场的交织作业和检维修期间的生产活动进行协调。
3、作业相关人员必需对整个作业过程负责。
4、检维修所在部门负责对自己所管辖区域的检维修作业进行监视、检查。
5、生产现场安全员、设备管理人员对检维修安全技术措施、检维修质量进行检查、考核。
(四)、检修计划1、设备检修计划分计划停车检维修、非计划停工检修、日常检维修。
2、根据生产任务、设备检维修间隔期以及日常设备检查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现场负责人提出生产设施(包括安全设施)年度检修计划及计划停车检修时间(包括安全设施)。
3、每一检修项目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须于检修计划同时上报。
(五)、检修准备工作1、检修负责人根据检修计划编制检修施工方案,落实检修人员的具体分工及安全措施。
2、检维修计划实施过程中,必需办理审批手续,进行风险分析,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组织安全附件、检测和测量设施的校验或检测。
3、重大设施检维修必需制定检修方案,方案包括:检维修项目、质量要求、工程进度、安全措施、人员配置、备品配件、材料、工具需求量,安全设施,试车验收规程,并经分管生产副总经理审批。
(六)、检修作业管理1、检维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根据具体状况,现场应设安全警戒线、警示标志,确保检维修安全。
2、特种设备检修严格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程》执行。
3、检修负责人应依照检修内容,落实相关审批程序,作为检修施工依据。
(七)、设施交接1、检修前交接(1)生产现场负责人应制定停车方案,并按规定进行停车。
(2)分析测定检修环境空气中的有毒和可燃气体的含量,应达到安全要求。
(3)检修负责人和生产负责人应在现场检查检修设施,符合安全条件的交检修单位,同时指派一人在检修现场协助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检维修管理制度正式版
检维修管理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
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
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检修前、检修作业中及检修结束后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的设备大、中、小修与抢修作业。
2职责
2.1安全处是本制度的制定单位,负责本制度的修改、督察。
2.2其他相关单位是本制度的协助单位,负责本制度的执行。
3定义
设备检修:为了保持和恢复设备、设
施规定的性能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检测和修理。
4 检修前的安全要求
4.1外来检修施工单位应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并在其等级许可范围内开展检修施工业务。
资质由引进检修施工单位的处室负责审核把关。
4.2 在签订设备检修合同时,应同时签订安全管理协议。
4.3 根据设备检修项目的要求,检修施工单位应制定设备检修方案,检修方案应经设备使用单位审核。
检修方案中应有安全技术措施,并明确检修项目安全负责人。
检修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整个检修作业过程的具体安全工作。
4.4 检修前,检修施工单位引进处室、设备使用单位和施工区域单位应对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4.4.1 有关检修作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4.4.2 检修作业现场和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4.4.3 检修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4.4.4 相关事故案例和经验、教训。
4.5 检修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相应的安全标志。
4.6 检修项目负责人应组织检修作业
人员到现场进行检修方案交底。
4.7 检修前施工单位要做到检修组织落实、检修人员落实和检修安全措施落实。
4.8 当设备检修涉及高处、动火、动土、断路、吊装、抽堵盲板、受限空间等作业时,须按相关作业安全规范的规定执行。
4.9 临时用电应办理用电手续,并按规定安装和架设。
4.10 设备必须经过清洗、置换等安全技术措施后达到安全使用条件后移交给设备使用单位。
并办理移交手续。
4.11 检修项目负责人应与设备使用单位负责人、施工区域负责人共同检查,确
认设备、工艺处理等满足检修安全要求。
4.12 应对检修作业使用的脚手架、起重机械、电气焊用具、手持电动工具等各种工器具进行检查;手持式、移动式电气工器具应配有漏电保护装置。
凡不符合作业安全要求的工器具不得使用。
4.13 对检修设备上的电器电源,应采取可靠的断电措施,确认无电后在电源开关处设置安全警示标牌或加锁。
4.14 对检修作业使用的气体防护器材、消防器材、通信设备、照明设备等应安排专人检查,并保证完好。
4.15 对检修现场的梯子、栏杆、平台、盖板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
4.16 对有腐蚀性介质的检修场所应备
有人员应急用冲洗水源和相应防护用品。
4.17 对检修现场存在的可能危及安全的坑、井、沟、孔洞等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设置警告标志,夜间应设可靠的警示标志。
4.18 应将检修现场影响检修安全的物品清理干净。
4.19 应检查、清理检修现场的消防通道、行车通道,保证畅通。
4.20 需夜间检修的作业场所,应设满足要求的照明装置。
4.21 检修场所涉及的放射源,应事先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使其处于安全状态。
4.22设备检修作业前相关部门必须到
安全处/分公司安全生产科办理《设备检修作业票》(以下简称《作业票》)。
5检修作业中的安全要求
5.1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应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5.2检修作业人员应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3从事特种作业的检修人员应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
5.4多工种、多层次交叉作业时,应统一协调,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5.5从事有放射性物质的检修作业时,应通知现场有关操作、检修人员避让,确认好安全防护间距,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设专人监护。
5.6夜间检修作业及特殊天气的检修作业,须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监护。
5.7当生产装置出现异常情况可能危及检修人员安全时,设备使用单位应立即通知检修人员停止作业,迅速撤离作业场所。
经处理,异常情况排除且确认安全后,检修人员方可恢复作业。
6检修结束后的安全要求
6.1因检修需要而拆移的盖板、扶手、栏杆、防护罩等安全设施应恢复其安全使用功能。
6.2检修所用的工器具、脚手架、临时电源、临时照明设备等应及时撤离现场。
6.3检修完工后所留下的废料、杂物、垃圾、油污等应清理干净。
7《作业票》的管理
7.1作业票填写人员须按《作业票》的项目逐项填写,一般不得空项。
7.2办理好《作业票》后,作业负责人应到现场检查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并向检修人和监护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后,方可批准开始作业。
7.3《作业票》不得随意涂改和转让,不得异地使用或扩大使用范围。
7.4《作业票》一式三联,一联由安全处/分公司生产科留存,一联由检修单位留存,一联由检修作业人员持有备查,检修作业完成后3日内上交安全处/分公司生产科,不按时上交或丢失一份《作业票》对作业单位罚款50元;《作业票》保存期限
制度范本系列| System Template 编号:SMP-WJ01-71至少为1年。
7.5易燃易爆设备、一级和二级禁火区的设备、检修过程中容易发生中毒等其他事故的设备检修《作业票》由分管安全的副总或制造部部长/分公司经理审批,一般设备检修的《作业票》的审批由安全处长/分公司安全生产科长负责。
8考核
8.1凡违反本制度相关规定的扣责任单位安全考核分10分或罚款50-500元。
8.2情节严重的或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交由公司研究决定。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页码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