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业
《诱思探究 [“诱思探究”谋高效]》
《诱思探究[“诱思探究”谋高效]》“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讲究的是“诱导思维、探索研究”。
地理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其所涵盖的内容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地理现象,而地理教学的目的就是总结出这些地理现象的规律,探讨其形成的原因。
地理学科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地理非常适于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应用。
“诱思探究教学”设计为观察――思索――启发――研究四个环节。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谈地理教学中“诱思探究”法的尝试。
一、精心备课课堂教学效果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但最根本的一条是教师对教材理解掌握的深透程度。
在备课中我追求两个境界,一是把教科书读“厚”。
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从教材前后的联系中弄清本节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2、细致分析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3、弄清本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把教科书读“薄”。
也就是在熟悉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研究“教法、学法”,把文本上的文字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能够吸引学生视听的课堂“台词”。
二、自主预习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预习要求,培养其课前预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地理预习的方法。
开始时,学生的预习仅仅是忽略图形、粗略看书、简单填空(学案主干知识)、做几个会做的题,既没有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也不能明确疑点、难点。
所以,教师要明确要求预习环节:明确内容及课标要求――学习教材(分析图形)――完成主干知识(整体把握)点击思维――即时巩固。
预习过程中要用双色笔做笔记,标出疑难点,要善于发现问题。
三、课堂探究1.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尽可能让更多学生动起来。
允许学生出错,不打击学生;对积极参与或有进步的学生要适时、真诚地给予表扬;适时运用竞争、游戏等方法营造活跃、向上的课堂气氛;运用现代教育设备技术手段,多感官刺激学生,让学生形成“我的课堂我精彩”的理念。
2.互动探究的问题设计要有层次,要多结合实际,回扣基本知识,注重知识的生成;互动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第四章自测题
第四章自测题我们提供一份重点实验研究基地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教师学习《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后闭卷考试的试题,你能答上来吗?请自测自查。
试题(闭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选择题的答案填到括号里。
2、答题字迹要工整、清晰。
一、选择题(每题2分)1.创建(C ),是成功实施教学艺术的天梯。
A.教学艺术场 B.教学伦理性 C.教学情意场 D.现代媒体环境2.在教学系统中,学生是通过学习,认识客观世界,从而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主体。
其主体性的核心特征是(C )。
A.基础性B.能动性C.独立性D.创造性3.人类理性认知中,思维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下列对逻辑思维基本过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A.分析和综合B.比较和鉴别C.抽象和概括D.实践与应用4.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来看,研究有三种基本形式,下面不属于研究基本形式的是(B )。
A.归纳研究B.行动研究C.演绎研究D.类比研究二、填空题(每空2分)6.“__食贵自化_____,__学贵自得_____,深思熟虑,积水成渊,这就是为学之道的灵魂。
”7.张熊飞教授指出,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体验过程中,应坚持“七动”:_动手做___、__动眼看_____、__动耳听_、__动情读__、____动口议___、____动笔写__、和__动脑想__________。
8.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提出“四为”原则是:__以学生为主体__、_以教师为主导___、___以体验为红线____和____以思维为主攻_____。
三、论述题(每题9分)9.张熊飞教授认为:“引而不发,因人善喻,不言之教,大爱无疆,这正是为师之道的根本。
”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答:这句话体现教师引导作用的核心特征是启发性,就是实施启发教学,有了启发性就必定具有情感性,也就易于实现促进性和反馈性。
教学中,学生之所以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那是由于教师诱之不当造成的,也就是教师没有创设“愤”“悱”的情境而造成的。
期末考核作业 张帆 125450
在课堂中体会诱思探究式教学张老师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以和谐文化作为构建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高屋建瓴、条分缕析地阐述了诱思教学思想论、诱思教学过程论和三维教学目标论,通过学习,我受益匪浅,对今后的教学实践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其中,我就《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中的情意子过程也就是课堂情境方面通过典型课堂案例进行分析课堂案例沪科版物理必修1《走进运动》一节本节内容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有参考系、质点、路程、位移、位移的坐标化、时间和时刻。
本节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虽然多,但是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易于接受,但是简单的东西和学生很快明白之间不是划等号的。
最终本节课我是这样进行设计的。
开始上课之后,我说刚刚开学,大家还不太熟悉,同桌之间握个手吧!学生就照做了。
接着我又说:“现在呢,通过画图的方式呈现出学校到你家的路线图”。
学生们就开始在纸上认真的画起来了,大概过了五六分钟,大部分学生就完成任务了。
接着就让大家把自己画的图拿出来让大伙看能不能找到这位同学的家,几个学生的作品通过图影仪进行展示,大家就通过图画开始找了。
然后就问大家哪位同学的家你能找到呢?寻找两幅图对比,学生们积极发言,谈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呢,给学生讲解,为什么这个同学画导线图就看不懂,另一位同学的就可以。
描述运动离不开今天涉及的这几个物理量:参考系、质点、位移、路程、坐标等等。
选择一个学生的路线图分析:出校门左转,遇到一个十字路口,然后右转直走到达一个十字路口……这样的描述方式不够准确,很有可能通过这位同学的导线图我们找不到他家,是不是可以这样描述呢:出校门左转,步行五十米到十字路口,路边有个邮局,然后右转200米遇到一个十字路口,这边有个车站,有从**到**的车,大概三十分钟路程到达***站下车……如果这样描述是不是我们就能准确的找到这位同学的家呢。
通过这个导线图我们从学校到他家走过的路就是“路程”,讲解路程的定义……那么从学校到这位同学的家不止这一条路吧。
诱思教学论期末作业
(1.为了实施好探究学习方式,必须发挥情意子过程的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动机、求知欲、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对本学科学习的热爱等。
为此,师生要善于共同创设好探究情境。
那么,必须研究探究情境的内涵、性质、种类、源泉、特别是本学科应突出创设那些探究情境,并结合典型案例加以详细论述)诱思教学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姓名:学号:诱思探究教学,旨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就是一粒种子,自身具备成长的能力,教师要做的就是营造好成长环境,让这粒种子能够顺利发芽,茁壮成长。
教师如何在学生和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是诱思教学所要研究的内容。
顾名思义,“诱”就是教师的循循善诱,很好发挥其主体作用;“探究”是教学过程、模式和方法;“探”即探索,以观察为主要方式,寻求掌握知识的途径;“究”,即研究,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特征,从而获取知识和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其精髓在于“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诱思交融,促进发展”,他要求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而教师则要在学生思和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形成学生学习的条件和外因,把教与学有效的结合起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诱思教育中,常用的有情景探究学习:顾名思义,“探究学习”,从学生认知过程来看,探究学习就是获得感性认识,再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简而言之,“探索得资料,研究获本质”。
这就是认知的执行操作子机制的具体表达,可以称为探究学习。
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长时间的学习,以及政治课程本身的缺陷,导致学生厌烦乃至学习效率不高,常常借助于一定的条件,比如借助于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设身处地探究学习,易于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所以,“情境”就是“情”与“境”的有机结合,我们不妨把它称为“教学情意场”。
“创设情境,激发情意”要素,是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适时地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以便通过情意的体验和意志的发挥,形成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最优化的心理情意状态,为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奠定动力基础。
课堂教学“诱思——探究”模式
课堂教学“诱思——探究”模式大连二十四中学王红目前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已从传统教育所主张的系统讲授教学法转变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和发展学生各种能力(包括观察、思维、自学和实验能力)的主线上来。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承担起课堂导演这一角色,创建课堂环境,调动学生的内在认知需求,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完成化学学科的知识传授。
同时培养学生一丝不敬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内容。
一、诱思—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一)现代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已从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通过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气加强双基与培养能力统一起来。
教师只起到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沿着化学研究规律积极探索,使学生从原来的学会知识转变为会学知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正如古语云:“授人以鱼,只教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
(二)根据奥苏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创设问题情况,引导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求,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学习动机。
(三)通过“诱导、暗示”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学习的迁移。
二、功能目标(一)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诱思探究训练,使学生自己“学会”化学知识,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化学知识体系。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感知的敏锐性和目的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通过情境设计,使学生在较直观、形象地观察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三、实施条件(一)教师方面:1.教师必须有精深而广博的化学专业知识、实验知识、化学史知识、化学方法论知识。
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化学方法论知识,它是学习化学、研究、探索和应用化学知识的指导理论。
只有掌握它才能帮助学生从事化学知识的探索和研究。
2.教师必须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合理科学守安排整个教学活动。
3.教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组织教学能力,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举。
数学—诱思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数学—诱思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探究第一篇:数学—诱思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探究数学—诱思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探究一、诱思探究教学法理论基础张熊飞教授陕西礼泉人,196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曾在中学从事物理教学工作达27年。
1987年调回陕西师大任教后,张熊飞开始专门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创立“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对于推动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至今,“诱思探究教学”已被推广到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0多所学校的许多学科教学当中。
张熊飞老师以及他的团队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社会任务为己任,巧妙地创建了“教与学的和谐发展的一系列关系”。
经过多年的实践,他们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大众化的教学理论即诱思探究教学法。
诱思探究教学法主要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诱思教学思想论、探究教学模式论及三维教学目标论。
张熊飞老师帮我们指出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核心特征是启发性,归纳为“循循善诱”;学生要真正实现主体地位,核心特征是独立性,重点是思维的独立性,归纳为“独立思考”。
诱思探究教学法教学规律:引而不发,因人善喻,不言之教,和易以思,这就是为师之道的根本。
食贵自化,学贵自得,深思熟虑,积水成渊,这就是为学之道的灵魂。
善诱则通,善思则得,诱思交融,众志成城,这就是教学辩证法的真谛。
教贵善诱,学贵善思,以诱达思,启智悟道,这就是启发教学的精髓。
诱思探究教学法就是教师取材于现实,升华于现实,用导向性信息引导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
我作为一位高中的数学老师,现在在初中支教,一直在思考怎么样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呢,张熊飞老师帮助我找到了数学教学的新思维—探究性教学法,其实质就是情境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目标性学习的和谐统一体,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论中的僵化模式和以偏概全的弊端。
二、对诱思探究教学法的理解1.教与学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要提取一定与数学有关的现实材料,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及动手实践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诱导,让学生自己判断、推理,探究新的知识。
决胜课堂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诱思导学理论)
决胜课堂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总课时大致占学生在校活动时间的3/4以上。
因此,只有抓住课堂教学,才能掌握素质教育的主动权,才能奏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凯歌。
如何让素质教育占领课堂教学主阵地?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面对教学改革中的这些重大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
他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和实验》,不仅大面积提高了实验学校的教学质量,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学者型、科研型的教师——衡水中学,一个仅面向38万人口的县区招生且远离省会城市的学校,因为运用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开展教学改革,高考成绩连年稳居全省重点中学榜首,数、理、化等学科知识竞赛屡创佳绩,学生的科技发明成果、小论文及书画、文学作品获国家、省、市级奖励近400人次……像衡水中学这样从张熊飞的诱思探究学科论中受益的例子不胜枚举。
20多年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多万中小学教师都不同程度地运用诱思探究法展开了学科教学改革。
改革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他们很快就进入了角色,走在了前列。
1诱思教学思想:变教为诱变学为思在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一所学校高三教室里甚至赫然挂着“咬牙挺住”的标语,校门两侧贴着“怕艰苦请到别处,图享受莫进此门”的对联!难道教学真的这样苦?提高质量真的这样累?否!在教改一线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张熊飞深深地了解,目前教学中师生的苦与累,主要是由于违背了教育教学客观规律而造成的。
要改变这种苦教苦学的局面,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变教为诱,变学为思,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素质教育占领课堂学科教学主阵地。
谈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张熊飞说,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教的真正含义是使学生真正地学,是优化和促进学生的学。
诱思探究教学论教案设计
《秋天》典型教学设计研究【课程分析】本课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文章以反映自然世界为主题。
所选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秀篇章,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美、构思巧妙、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
《秋天》是何其芳于三十年代初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诗人用意味深长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由第一幅“农家丰收图”到第二幅“霜晨归渔图”再到第三幅“少女思恋图”,通过描绘不同场景和不同画面,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抒发了作者热爱秋天和赞美秋天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内容简单易懂,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在读中感悟诗句的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学情分析】这首诗语言清新优美,意境清远闲淡。
学习这首诗,学生要理解诗意,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情感。
诗歌短小易懂,语言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本身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也接触过一些优美的诗歌,初步掌握了些诗歌朗读的技巧,同时也积累了些解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所以,再学习此诗,我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己诵读诗歌、体会画面、赏析文本,这不仅使孩子能够主动学习,也能够有效的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学习目的。
此外,我想通过学习此诗优美的语言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设计思路】上课之初,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朗读指导,让学生先自由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再自己范读,力求用有感情的朗读去感染班里的每一位学生。
让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再有感情的练读,去体会意境美。
接着请同学起来展示读,针对不足的地方再给予指导,这样以便达到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感情把握。
本课以诱思探究为主,在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理论指导下,我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己诵读诗歌、体会画面、赏析文本,这不仅使孩子能够主动学习,也能够有效的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学习目的。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业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业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关于中学化学探究情景的论述145965 代梦云课程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彻底实现现代课程观和现代教学观,真正地以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让学生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五官并用,全身心独立地开展体验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实现三维教学目标,逐步成长为创新型、开拓型的各级各类英才。
这就需要构建崭新的课堂教学结构。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以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课堂教学为宗旨。
从诱思教学和谐论来看,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太阳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主动探究式。
为了实施好探究学习方式,必须发挥情意子过程的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动机、求知欲、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对本学科学习的热爱等。
为此师生要善于共同创设好探究情景。
化学作为实验与理论密切结合的科学,化学教学的素材与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无论是从科学性、趣味性还是实用性等方面来说,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本文着重从中学化学探究情景的内涵、类型、案例等方面加以阐述。
一探究情景的内涵探究情景为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展开提供的背景或场景,为打开探究式学习局面提供导引作用,在情景中隐藏着可能被学生发现的问题,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创造机会。
探究情景富有真实性、针对性、情感性。
探究情景从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和事物入手,或以自然界、社会及与其它学科相关的问题为切入点,呈现化学知识存在的实际背景,使学生尽可能在真实的情景中建构意义;探究情景必须指向一定的课程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主体交互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探究情景的类型按照情景的呈现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问题情境按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出现的阶段分为教学活动开始、过程中和结束时的问题情境。
初中数学“诱思探究”模式下的习题课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诱思探究”模式下的习题课教学研究习题课是新知课之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一系列基本训练的教学活动。
然而,很多老师将习题课变成了由大量习题堆积成的课堂,老师将这许多练习讲完,一节课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这样的课堂,学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有违新课标提出的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以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基于以上现象的反思,我校提出构建“三主成功”课堂教学模式,即“三自”(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三有”(有争论,有发现,有创新),“三动”(引动,互动,自动)。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诱思探究”模式是“三主成功”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
一、“诱思探究”习题课教学模式及其理念所谓“诱思探究”就是诱导思维,探索研究。
这一理论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为三维教学目标,以“四为主”为教学思想,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而“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
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应帮助学生构建发展认识结构,教学活动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有效的教学是引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自己学习,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力。
因此,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心理定位,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讲授者,还应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评判者。
二、“诱思探究”习题课教学实施流程及其说明“诱思探究”习题课教学实施流程1.创设情境,知识串联“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的思考。
教师根据近期所学内容或初中数学全部内容,将知识串联在教师的一系列提问中。
这一步的实施,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非常到位,能够很熟练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相关习题中进行巩固。
在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营造的富有情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有机地投入数学知识的练习。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业1
一、《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答:二、如何理解素质和素质教育?有人说:应该一手抓“应试教育”,一手抓“素质教育”。
你认为对吗?为什么?答:(1)所谓素质,乃是人自身以先天遗传的生理、心理特征为基础,在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特别是教育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认识客观世界,求得幸福生存的全部必备因素。
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宗旨,使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简而言之,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2)我认为一手抓“应试教育”,一手抓“素质教育”的说法是对的。
教育,其目的应该是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应试和成绩,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获得幸福的能力,而非以应试为目的。
长期以来,各地盛行的片面追求升学率,严重的忽视了能力和品德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分低能者”,被称为“应试教育”;开展素质教育后,有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培养能力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提出了“以发展智力、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学观”,又在实际教学中实行“强化过程、淡化结果”等行动口号,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热热闹闹一场空”的怪现象,高考中的“南京现象,”就折射出这一畸胎的影子;文化大革命中片面的突出政治,搞“三机一泵”等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所以我们应该两手抓,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如何理解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理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答:(1)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仍然沿用着三百多年来的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大致占学生在校活动总时间的3/4以上。
这就决定了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最普遍、最基本的途径,是学校一切教育工作的中心、主旋律、重中之重。
只有首先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谈得上提高教育质量。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期末考核——贺艳.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期末考核数学情境探究教学研究135456 贺艳诱思探究的创始人张熊飞教授指出: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变革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亲自参与课堂活动,亲身经历探究过程。
在这种形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终身学习意识和丰富的创新能力。
所谓情境探究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
具体说它是指教师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选择综合而典型的材料,创设特定的语言、形声色、问题等情境,努力真实、全面地反映或模拟现实,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地探究事物的整体结构、功能、作用,分析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从而形成新知识、新观点,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
那么如何创设探究情境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创设现实数学情境1.现实数学情境的内涵“现实”的数学情境,主要是指,情境中的背景素材应来源于学生的现实。
这里的“现实”,既可以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即学生的生活经验,也可以是他们在数学或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属于思维层面的现实。
创设现实的数学情境,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提供“脚手架”情境中的生活背景内容能够为学生理解相应的数学概念或定理提供支撑,使学生借助这个“脚手架”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到达对数学“意义建构”。
在过去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直接给出数学概念的精确定义或数学定理的一连串抽象的形式证明,然后留出教多的时间让学生模仿、做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直接向学生传递一个被成人社会所认同的、定论式的客观数学知识体系。
由于数学知识的呈现过于刻板、抽象,学生学起来感觉非常枯燥、乏味、艰难,吸引不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学生也无法理解这些数学概念、公式或定理的内在意义,往往只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已。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业
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运用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我对探究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理解,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改善,对探究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实用的学习策略和施教策略。
探究学习方式主要分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在“自主、合作、探究”基本理念中,“自主”是根本,“合作”是辅助,“探究”则是学习过程,是核心。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只是教师在教,学生在学,学生也能够给教师带来许多新思路,新思想,也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
这就要就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只麻木的听,要动手写、动手做、动耳听、动口议,最重要的是要动脑思。
因此,各地逐步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希望能将以往的教师一言堂模式改变,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思维转起来。
而学生学习的成功,不但需要认知因素,更需要情意因素,良好的情意因素,将协同认知因素,产生综合的创造性学习效应。
许多类似的研究均表明:情意因素作为个性心理动力,对人的一生的发展和成就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说,情意因素同样尤为重要。
教学活动总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意过程,以激励学生进入学习过程。
恰似无形却有情,和我们平时所说的班风、学风、校风一样,教学情意场是一种气氛、一种风气、一种能够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情境氛围。
从教学行为上我们是在创设情境,而在教学心理上则是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意因素。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善于和学生一起创设一种最佳的教学情意场,并使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事怎么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
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精要
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精要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精要张熊飞教授主持的诱思探究课题研究,在国内名气和影响很大,其基本理论和经验,在近30万字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中有详细的论述。
这本书以前读过几遍,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受,近日国庆长假,又把《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读了一遍,感悟颇深。
一、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特征(一)能动性:主观能动性。
(二)独立性:学生的主体地位,绝不能由别人代替。
(三)创造性:广义:对个体获得新的成果而言;狭义:创造出人类前所未有的成果。
(四)基础性:符合成长规律的全面发展。
二、诱思探究理论的几个要点(一)沟通情意,启发独立,促进创新,反馈达标,即教师引导和学生主体的对应关系。
(二)善诱则通,善思则得,诱思交融,茁壮成长,教学辩证法的真谛。
(三)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育人育才,现代启发式教学的精髓。
(四)因人善喻,因势利导,为学而教,促进自学,教与学的和谐。
三、探究性学习的操作程序自觉创情境,始终含情意;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探索得资料,研究获本质;三维促发展,反馈终达标。
注:张熊飞所谓三维目标: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
四、诱思探究的五种方式(一)实验探究法主要用于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操作而完成探索学习层次的学习方法。
如椭圆定义的归纳。
凡能让学生动手的应尽量让学生动手。
文科教学也应积极开发实验,如《死海不死》,可演示浓度不同的食盐溶液浮力不同,以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二)体验探究法利用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实施探索层次的。
文理科兼用。
自然学科教学中物质的颜色、味道、气味、形状等,必须由学生亲身体验。
文科教学,政治课中的社会调查;历史课参观革命圣地、博物馆、文物古迹等,以体验历史资料;语文课的阅读、朗读、作文教学,演课本剧等。
(三)经验探索法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事实,完成探索层次的。
如利用学生已有的摩擦生热,花香酒味,蔗糖溶解等经验事实,探索物质的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
业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关于中学化学探究情景的论述
145965 代梦云
课程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彻底实现现代课程观和现代教学观,真正地以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让学生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五官并用,全身心独立地开展体验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实现三维教学目标,逐步成长为创新型、开拓型的各级各类英才。
这就需要构建崭新的课堂教学结构。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以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课堂教学为宗旨。
从诱思教学和谐论来看,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太阳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主动探究式。
为了实施好探究学习方式,必须发挥情意子过程的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动机、求知欲、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对本学科学习的热爱等。
为此师生要善于共同创设好探究情景。
化学作为实验与理论密切结合的科学,化学教学的素材与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无论是从科学性、趣味性还是实用性等方面来说,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本文着重从中学化学探究情景的内涵、类型、案例等方面加以阐述。
一探究情景的内涵
探究情景为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展开提供的背景或场景,为打开探究式学习局面提供导引作用,在情景中隐藏着可能被学生发现的问题,给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质疑创造机会。
探究情景富有真实性、针对性、情感性。
探究情景从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和事物入手,或以自然界、社会及与其它学科相关的问题为切入点,呈现化学知识存在的实际背景,使学生尽可能在真实的情景中建构意义;探究情景必须指向一定的课程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主体交互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探究情景的类型
按照情景的呈现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问题情境
按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出现的阶段分为教学活动开始、过程中和结束时的问题情境。
开始时的问题情境
这一阶段的问题情景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主要起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兴趣作用的问题情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课”阶段的问题情景,另一种问题情景虽然出现在教学的起始阶段,但它蕴涵的问题实际上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线索,也是教学目标的指向所在。
例如,在进行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时,开始这样描述:格林太太是位漂亮得妇女。
当她开怀大笑时,人们会发现她一口洁白的牙齿中镶有两颗假牙,其中一颗是黄金的-这是她富有的象征;另一颗
是不锈钢的-这是她车祸后留下的痕迹。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从车祸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痛,夜间失眠、烦躁,医生搅尽了脑
汁,格林太太的病情仍未好转。
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将焦点
聚集在那两颗假牙上,猜测金和铁构成了原电池。
由此引入原电池
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再例如在进行必修2《苯》的教学中,以一个《自传》引入,
别人说我笨,其实我不笨,脱去竹笠换草帽,化工成产逞英
豪,激发了学习兴趣。
提出,根据C6H6这个分子式,推测苯的长
相,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多种结构;再提出根据结构来指出苯
的性格,从而设计实验来验证苯的结构,从而得到苯的性质和结
构。
苯的长相和性格这个情景贯穿始终,在欢乐的气氛中解决了问题,学到了知识。
过程中的问题情境
这一阶段的问题情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情景中蕴涵问题的思考、分析和解决,不仅可以使前一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得到应用,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和提出新的问题,促使探
究继续向前、向纵深发展。
例如,在讲述卤代烃的性质时,教师可在讲述完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后提出,所有的卤代烃都能水解吗;在讲述完消去反应后追问,
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吗。
以此来深化学生对水解和消去
两个反应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创设一个新的问题情景:假如现在有一种卤代烃,那么怎么用实验的方法来检验其是否含有溴元素呢?
提出这样一个新的任务供学生思考后教师再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卤素阴离子的检验方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利用反应将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转变为卤素阴离子。
从而对课程进行升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束时的问题情境
在这一阶段创设问题情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能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整合起来,强化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加深理解和巩固,形成知识网络,同时也能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加深对化学的理解,激发学习化学和热爱化学的热情。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沉淀的溶解平衡以后,给出氢氧化铜、硫化铜、碳酸铜等沉淀的溶度计,并给出处理废水的要求,请学生选择除去废液中的铜离子的沉淀剂。
2.化学史实情境
让学生置身于化学发现和发明的情景和过程中,和化学家一起经历矛盾、困惑、惊讶、甚至失败的情感体验,感受猜测、直觉、想象、顿悟的欢乐和为追求真理而运用实验的、理论的研究方法的过程,使学生品尝到科学研究、探索的乐趣,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化学、探索化学的内在兴趣,激发创造的动机,从而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和研究化学。
例如在讲授元素周期表这一节时,给出门捷列夫在扑克牌中发现周期表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善于发现;在讲授苯环的结构
时补充凯库勒在梦中发现苯环结构的故事,学生为科学家对知识的痴迷地探索而感到由衷地赞叹;在讲授氨这节时,引入哈博工业合成氨从而制造出化肥,大大提高粮食产量的例子,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
3.图片、影像情景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生动的动画、图像、清晰的文字注解和
优美的声音有机地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能抛开某些表面的、次要的、
非本质的因素。
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突现出来,在屏幕上
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想象
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和不易实现的实验,还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例如在学到磷时,放映影片《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巴斯克维尔的
猎犬”片段:一只大猎狗忽地窜出来,追赶亨利爵士。
大猎狗浑身漆
黑,个头很大,眼睛里闪着火光,嘴巴里喷出火舌。
亨利一连串地喊
叫着,发出垂死的呼救,那声音几乎是颤抖着的,听了让人心慌意乱
---黑狗已经扑倒了亨利,正凶狠地张开大嘴,要咬爵士的咽喉,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福尔摩斯的枪响了,啪、啪、啪、啪、啪一连打出了五颗子弹。
大猎狗应声倒下。
奇怪的是,死了的狗眼和狗嘴依然在闪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会发出各种各样的猜测,引发探究。
4.新闻报道情景
新闻报道中涉及的化学情景更有真实性、现实性,体现化学与现
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愿望。
例如,在学习金属钠时阅读以下报道:中新社广州七月八日电。
广州市珠江河段上,近两天惊现神秘“水雷”,六个装满金属钠
的铁皮桶漂浮在水面上,有三个发生剧烈爆炸,另外三个被有关部门
成功打捞,期间无人员伤亡。
一位目击者说,早上十时多,石溪涌内突然冒起一股白烟,从漂在水面上的一个铁桶内窜出亮红色的火苗,
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
直到中午,这个铁桶又连
续爆炸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近十米高。
由此推测出钠的性质。
从广播、电影、电视和报纸等大众媒体所反映的科技发展的最新
动态中选取一些适合学生阅读、观看的资料,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体现化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还有其他的类型。
探究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发问意识,有助于形成创新性的思维品质。
作为高中教师,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智慧来为学生创设情境,相信坚持就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