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小学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小学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a4a5f55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4.png)
小学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小学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一、基础知识1. 理解文章大意:在写作记叙文的过程中,作者会以平实的风格,朴素的表达,用句子按照某种时序或思维逻辑把事件或景物联系起来,适度地放入一些描写性符号。
主要考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和精准把握。
2. 寻找细节:阅读记叙文的时候,要把握文章的大概思路,弄清楚文章的脉络,从而深入学习文章表达的细节,以便把握文章的细节信息,以把握文章的表达的真实性,并以此来应对有关细节信息的考题。
二、答题技巧1. 题中有思维连贯:通读时,要把握文章的脉络,从而弄清楚记叙文表达的论点,把握文章的细节信息,以把握文章的论述的真实性,并以此来应对有关细节信息的考题。
2. 题中有名词定义:在记叙文阅读答题时,要把握文章中出现的名词,把握文章中出现的定义性的或描述性的信息,熟悉文章引用的哲学论文、历史文献等,从而应对有关定义的考题。
3. 题中有分析和判断:在记叙文阅读答题中,要仔细观察文章中的人物交往关系,重点挖掘文章中明显和隐晦的人物描写,辨别人物性格和背后蕴藏的思想,从而应对有关文章分析和判断的考题。
三、答题套路1. 词义题套路:(1)把握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读题时,要仔细看题中出现这个词的语句,根据上下文,把握这个词的词义。
(2)重点回忆本文的细节信息:在记叙文阅读答题时,要把握文章的脉络,有效地吸收文章的细节信息,选择性地记忆,以把握文章的细节信息,以此应对有关词义的考题。
2. 细节题套路:(1)熟练掌握文章每一句的意思:读题前要把握全文的大意,回顾文章的每句话,理清文章的衔接性,以便能够通过把握文章的大概思路,深入学习文章表达的细节,以此应对有关细节题的考题。
(2)充分利用关键词把握文章细节:在记叙文阅读答题时,充分利用关键词,仔细观察文中的细节信息,加强把握文章的细节信息,以此应对有关细节题的考题。
3. 分析题套路:(1)记录文章的观点:仔细观察文章的每个描述和表述,从中找出论据和观点,记录文章的观点,以便能够掌握文章的中心,以此应对有关分析题的考题。
小升初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小升初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d2d7700fe4733687e21aa87.png)
1.问文章内容类别?答:此文是一篇。
备选答案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文章的写作顺序: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1)按时间先后顺序写。
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
(找表示时间的短语)如《高大的皂荚树》一文,开头描写皂荚树的样子,接着按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描写皂荚树给同学们带来的许多方便和快乐。
(2)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
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
(找表示地点的短语)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是按金华城→罗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先后顺序,记叙金华双龙洞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征。
又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一文,是按“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会议厅→走出大门”几个不同地点来记叙的。
(3)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即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如《中国石》一文中战士们爱拣石头、爱赛石,这是发现“中国石”的起因;拣石、洗石、发现了“中国石”,仔细端详“中国石”,这是拣到“中国石”的经过;战士们喜爱“中国石”,这是“中国石”带来的结果。
这样写,让人明白事情发展的阶段性和来龙去脉。
(4)按不同方面内容的顺序写。
常用于写带有说明性的文章和状物的文章。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作者写了不同内容的四件事:讲《水浒传》、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表达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
(5)按总分的顺序写。
A先总后分再总;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再按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写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B先总后分;C先分后总。
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前三段分别描述志愿军同大娘、小金花、大嫂告别的情景,最后一段总结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
(6)其它:由近到远(由远到近);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方位顺序;生长顺序……4、小学记叙顺序一般分为:顺叙、倒叙、插叙四种。
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
![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10c9e8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6.png)
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如下:1.快速通读全文:在短时间内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题、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
注意不要逐字逐句地读,而是要把握全文的脉络。
2.仔细阅读题目: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的重点和要求,例如要求找出主要人物,关键事件,特定细节等。
3.回归原文:大部分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
在找到答案的关键语句后,要仔细阅读上下文,理解其含义。
4.理解文章结构:记叙文的常见结构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理解文章结构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节发展。
5.分析人物性格:记叙文中的人物性格往往通过语言、行为、心理描写等方面展现出来。
要注意找出描写人物性格的关键语句,并理解其含义。
6.理解主题思想:主题是文章的核心,理解主题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要注意找出表达主题的关键语句,并理解其含义。
7.注意细节: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可能对理解文章起到重要作用。
要注意观察文中的人物、环境、行为等方面的细节描写。
8.合理推断: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要进行合理的推断。
要注意不要做出过于主观的推断,而要根据原文的线索进行合理推断。
9.组织语言:在答题时,要注意组织语言,使其简洁明了、准确无误。
可以采用原文中的关键词语,也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改写。
10.检查答案:在完成答题后,要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和原文的线索。
如果发现有不合适的地方,要及时进行修改。
以上就是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的一些总结。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升初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小升初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b101d1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48.png)
【导语】有时⼩升初阅读考试会把课内⽂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章进⾏⽐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我们可以从⽂章的内容、写作特⾊、感情基调等⽅⾯进⾏⽐较。
以下是由⽆忧考整理的⼩升初语⽂记叙⽂阅读答题技巧,欢迎阅读! 记叙⽂阅读答题技巧 1.问⽂章体裁: 诗歌、⼩说(长篇⼩说、中篇⼩说、短篇⼩说、⼩⼩说)、散⽂(抒情散⽂、叙事散⽂、议论性散⽂即哲理散⽂)——要求形散⽽神不散、剧本、说明⽂、议论⽂ 2.记叙⽂六要素? 时间、地点、⼈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章内容? ⽅法:看题⽬、⼈物(事物)、事件,进⾏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 A、此⽂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即谁做了什么—这可以作为⼀句话概括⽂章内容答案。
B、表现了(赞美了、揭⽰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4.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5.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6.记叙线索及作⽤? 线索:(明线和暗线)———核⼼⼈物、核⼼事物、核⼼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作⽤:是贯穿全⽂的脉络,把⽂中的⼈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起,使⽂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为⽂章拟标题。
找⽂章的线索或中⼼,依据有:①核⼼⼈物②核⼼事物③核⼼事件④作者情感 8.品味题⽬可以从: A内容上B主题上C线索D设置悬念上等⽅⾯进⾏品味。
⽰例: (1)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如象征性的散⽂题⽬,也可以这样回答:拟题巧妙,⼀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寻味。
(2)说明⽂:⽤了什么修辞⼿法,⽣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说明对象。
9.了解⼈称的作⽤。
小升初记叙文阅读技巧
![小升初记叙文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e6a5b0d14791711cc791791.png)
小升初阅读题答题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7、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8、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3篇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b4171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1.png)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3篇一、概括内容要素归纳法(抓住“二主要”:人+事)(2)做了什么事或怎么了(3)补充起因、结果、时间、地点(有必要交待哪个便交待哪个)要求:语言简洁。
可以用反推文章内容的方法检验正确与否。
答案模式:××人+为了××目的(在××情况下)+××时间××地点+做了××事+结果二、明确中心(1)看标题(2)看首尾(3)看议论、抒情句三、记叙的线索(1)时间(2)行踪(3)人物(4)物件(5)事件(6)情感变化(7)见闻和感受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一些词语或一些事物;抒情议论句出现的关键语句。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模式: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四、分析词的含义和作用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五、记叙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果的时间顺序来写。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一些最突出、最重要的情节提到前面来写,然后顺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次序往下记叙。
作用: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使行文曲折,增强文章的生动性;突出中心;内容集中,对比鲜明;(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补充交待了……,使叙述更加充分,内容更充实;为下文的……做铺垫。
插叙和倒叙的区别:(1)把中心事件的结局或一些重要情节提到前边来,然后再顺着中心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次序往下记叙,是倒叙。
这种写法是先倒叙,后顺叙。
如果全文的结构是顺叙,中间插入了另一件事,显然它也可能是以前发生的事,但在全篇中仅是一个片段,而不是全文的中心事件,那么插入的这段事情就是插叙部分。
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8篇)
![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edddf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6.png)
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8篇)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1)1、先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思想品质,再结合具体事例分析。
答题技巧:主要事件中表现的品质、文中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人物语言、心理、神态、对人物的称呼、隐喻的事物。
2、不同人物在文中的作用主人公:(判定谁是主人公)答题技巧: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配角:对主人公起到什么作用、对情节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对表现中心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文章内容简介某一人物答题技巧:基本情况、主要事件、简评人物性格、品格或自己对人物的感情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2)1、线索。
2、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
3、作者感情的触发点。
标题含有人物或者事物,一般是指文章的线索,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者具有象征义。
如《藤野先生》《邓稼先》《背影》,既指线索,又饱含感情。
4、含蓄的或形象的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
标题含有哲理和议论的成分,一般是揭示文章的中心。
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文题点明主旨。
5、概括文章内容。
叙事类的题目,一般是概括文章内容。
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
如《智取生辰纲》《最后一课》。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标题中出现矛盾现象,一般是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如《二月三十号》。
标题中出现修辞手法,主要是揭示文章的中心,有时候也是文章的线索。
如《像向日葵一样灿烂》。
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3)(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与方法提高成绩好方法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与方法提高成绩好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8e9b9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5.png)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与方法提高成绩好方法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与方法提高成绩好方法1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瞻前顾后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确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变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其实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义词;抓住关键词解释等,在基础部分复习时大家一定会注意的。
二、弄清文章的结构从结构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把结构层次弄清了,也就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从这一点来讲,弄清结构是记叙文阅读的基础。
弄清记叙文的结构,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l)找出文章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
阅读文章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2)明确文章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如《皇帝的新装》。
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
插叙:如《羚羊木雕》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3)理清文章的层次。
理清文章的层次是弄清文章结构的重要一环。
(4)把握文章的详略。
文章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
语文阅读理解频频出错?解题思路不对!4个技巧让孩子下笔如神三、概括段意(内容)的方法1、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段的意思。
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
2、摘抄法:找到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意。
3、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四、理清要点,认真答题1、引用原文。
题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直接找出答案认真的写上。
2、抓住对应的关键词句。
没有明确要求引用原文答题的,不能机械地照抄原文的句子。
(完整版)小学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完整版)小学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03f3c756227916888486d77f.png)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1、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2、文章体裁:诗歌、小说、散文、剧本、说明文、相声3、分段的方法:以写事为主的文章: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②.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③.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找各个事件:起因、经过、结果)(4)总分总(掐头去尾)以写人为主的文章: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②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③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④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4、记叙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修辞方法及作用比喻语言生动、形象。
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亲切有趣。
夸张突出事物特征,引起联想。
反问加强语气排比增强语气,充分抒情。
设问提醒人们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答题模式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拟人:把()当作人来写+语言生动形象,亲切、有趣夸张:突出了+对象+特征+引起丰富想象反问:强调了+对象+特性(加强了……的语气)排比:强调了+对象+特性(增加了气势,加强了语气)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6、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分析:(中心句、过渡句)1.(中心句)在文首,作用多是统领全文、或引出下文;2.(过渡句)在文中,作用多是承上启下;3.(中心句)在文末,作用多是总结全文。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1f13d2b5b0717fd5370cdc07.png)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一)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记叙文的有关考点和技巧一、在题目上设题:1.问题目的含义:从表层义、深层义、蕴含的情感、主题等几个角度考虑。
2.问题目的作用:除了上述的几个角度外,再从结构上考虑是否是线索。
二、在情节上设题1.概括事件: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按照“他(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
2.概括部分情节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
防止出现误将高潮当作结局,或把经过当作结果的情况。
3. 概括情节的变化:这类题大致有三种情况:(1)有提示性填空(2)只给几个空,不做其他提示(3)空也不给,不做任何的提示思路:全局考虑,分析结构,划分情节发展的阶段,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
三、在人物形象上设题1.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
思路: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用赞扬(或批判)的情感,用积极向上(或贬斥)的语言概括出人物身上的优秀(或低俗)的品质或性格。
2.辨识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思路: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的描写手法(或写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评价人物形象这类题常有两种类型:有模板;没有限制。
思路:(有模板,可以模仿模板的句式、语言风格)先写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再加以赞美。
【高分阅读】小升初阅读理解——记叙文阅读篇(知识梳理+技法点拨+例文分析)(有答案)
![【高分阅读】小升初阅读理解——记叙文阅读篇(知识梳理+技法点拨+例文分析)(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47888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1.png)
【培优阅读】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方法点拨+参考答案 (三)记叙文阅读 一、考点要求: 1.能够通过通读全文,把握文意,体会出渗透在文章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情感、态度、观点。
2.通读文章,准确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
3.在理解、领会文章的基础上,读出个人心得,拓展延伸,感悟评价。
二、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1.清楚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把握记叙的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 (4)时间 (5)地点 (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懂得归纳文章主旨。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4.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 5.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学校: 姓名: 班级: --------------------密-----------------------封----------------------线---------------------(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d87c2ebdd88d0d233d46ae9.png)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方法和技巧主要题型解题方法✍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理解句子的含义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
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
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联系上下问解释词语的意思:方法1、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选择正确的读音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
小升初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小升初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9a81c3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5.png)
小升初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做阅读理解的三个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抓住标题、开头段、结尾段和各段落的主题句,了解文章的基本梗概,不要浪费时间在生词难句上。
每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其次,浏览考题,细读答题。
在掌握文章大意之后,可带着问题仔细阅读第二遍,做到有目的的阅读。
最后,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答题完毕后,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再看一遍,确保答案的正确性,同时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点拨首先是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体型。
文首可以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或总领下文;文中可以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文末可以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或照应开头。
其次是概括某段大意,可以通过摘句法、概述法或联合法来准确概括出段意。
最后是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可以采用谁、为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的答题模式。
在说主人公思想性格变化题型时,关键是要答出“变”来,例如他从以前……变得……。
此外,还有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记叙文既可以记叙事物,也可以包含作者的议论。
作者可以赞扬或反对某些事物,并解释他们的原因。
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情。
抒情可以直接表达,也可以通过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等方式来表达。
要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首先要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段落意思。
可以从文章的开头、结尾、重点段落、议论部分或考题中得到提示。
方法包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分析课文的重点段落,从文题找中心,以及从中心句找中心。
景物描写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以及推动情节的发展。
标题的作用包括作为全文的线索,总结文章内容并点名主旨,形式新颖吸引读者,以及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动词可以生动地表现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或情状,同时反映人物的心情。
分析句子时,需要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和修辞手法的作用,以及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心情。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可以用来表达事物的特点和人物的情感。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07f0531f111f18583d05ac9.png)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1.说说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线索,运用的修辞,深刻含义,一语双关,揭示主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或某段)的主要内容。
答题模式一般为: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3.根据提示补充故事的情节或补充人物心理、情感态度的变化。
围绕线索找准关键词来答题,不要偏离主线乱答。
4.判断某段(或某句)的描写方法(或修辞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记叙文中的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修辞方法及作用: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注意: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第九讲:把握记叙的顺序(含例题解析+答案)
![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第九讲:把握记叙的顺序(含例题解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09885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8.png)
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第九讲:把握记叙的顺序(含例题解析+答案)记叙文的顺序是记叙文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升初阅读试题中的一个考点。
常用叙述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这四种。
在小考试题中,考查最多的是插叙,以及顺叙中的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
第一步:审好题目,明确题目是问全篇运用何种记叙顺序还是答出某种记叙顺序作用;第二步:根据每种记叙顺序的解释和作用,结合文本,明确答案;1.本文或某段运用了什么写作顺序,结合内容试做分析。
2.某段运用了倒(插)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常见的叙述顺序常考题型3.本文或某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好处)是什么? 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
如《最后一课》按照时间顺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按照空间顺序。
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或者最精彩的情节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如:《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 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如:《秋天的怀念》中妹妹告诉我母亲得重病的情况是属于插叙部分。
补叙:叙事结束时,补充交代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
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
第三步:整合答案。
运用了……记叙顺序作用:(1)……(2)……(3)……典例精析(一)《雨夜的灯光》①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
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出去十几斤。
②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
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
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③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
我们俩眼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④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
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往裤脚里倒灌。
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7e4d13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8.png)
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试中的记叙文所选的文章大多是内容丰富、审美价值高的文学作品,学生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答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一、要把握记叙的要素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一般都要包含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和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和结果这六个基本要素。
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篇记叙文,对这六个要素都务必写明,在有的文章中,如果六要素中的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只要不影响表达效果就不必非写出来。
也就是说:有些要素虽然没有写明,文章中也已经具备了。
阅读记叙文,把握记叙的要素,是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
只有把文章所写的人物的活动或事件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才能由材料出发准确把握文章的宗旨。
那么,怎样把握时间和地点要素呢?1.连续的时间和地点要注意整体过程,找出这些时地间的内在联系。
2.注意背景知识,把时间、地点要素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
怎样把握人物要素呢?一般的记叙文,内容比较单一,人物要素容易把握。
但在复杂的记叙文中,作者着墨较多的往往不止一个。
分析人物要素就显得比较困难。
其方法是:1.弄清各个人物之间的主次关系。
2.弄清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
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在阅读时,理清线索,抓住全文梗概,细心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为什么要特意去写这一人物,为什么要安排另外的人物等。
怎样把握事件要素呢?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是阅读记叙文的基础。
但是,仅仅了解了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并不能说是把握住了事件这个基本要素。
真正地把握还包括挖掘事件的意义,理解它们与主题的密切关系。
具体方法是:分析文章的选材与材料的详略安排情况,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倾向。
也就是,看看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个事来写,为什么对此详写对彼略写,这件事表现了什么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章并非写了一件事,而是写了多件事。
对于这类文章可采用:光概括每一件事的内容及倾向,然后事事相连,看看总体上写了那些内容,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记叙文的15种题型及答题方法
![记叙文的15种题型及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95981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8.png)
记叙文的15种题型及答题方法一、概括文章内容题1. 题型特点- 通常会问“请概括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之类的话。
2. 答题方法- 找人物(谁)、事件(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了)。
可以按照这样的句式来回答:“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比如说,文章讲小明在一个下雨天,为了给生病的奶奶买药,跑了好几家药店,最后买到药并且奶奶的病慢慢好了。
二、分析人物形象题1. 题型特点- 像“请分析文中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问题。
2. 答题方法- 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入手。
如果文中说“小明皱着眉头,握紧拳头说:‘我一定要战胜这个困难。
’”那从他的动作“皱着眉头,握紧拳头”和语言“我一定要战胜这个困难”就能看出他是个坚毅的人。
也可以从人物做的事情来判断,要是他经常帮助别人,那就是个热心肠的人。
三、理解标题含义题1. 题型特点- 问“标题有什么含义”或者“标题有几层意思”。
2. 答题方法- 先看标题的字面意思,再思考有没有深层含义。
比如标题是“那盏明灯”,字面就是一盏实实在在的灯,深层可能是指在主人公迷茫时给他指引方向的人或者信念。
四、分析标题作用题1. 题型特点- “标题有什么作用”这样的问题。
2. 答题方法- 可能有这些作用哦。
一是点明文章的中心,像标题直接说出了文章要表达的主要情感或者道理;二是作为文章的线索,故事围绕这个标题展开,比如标题是“那条红围巾”,文章就一直在讲红围巾的来历、它和主人公的故事等;三是吸引读者的兴趣,像“会飞的猪”这种标题就很奇特,让人想读下去。
五、赏析句子题(从描写角度)1. 题型特点- “请赏析文中的某句话”。
2. 答题方法- 如果是外貌描写,就说这个外貌描写刻画了人物的形象,让读者能想象出人物的样子。
比如“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生动地写出了她眼睛的明亮,表现出她的灵动。
如果是动作描写,就说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行为特点,像“他像一阵风似的冲了出去”,“冲”这个动作就写出了他的急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1.问文章内容类别?答:此文是一篇。
备选答案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文章的写作顺序: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1)按时间先后顺序写。
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
(找表示时间的短语)如《高大的皂荚树》一文,开头描写皂荚树的样子,接着按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时间顺序,描写皂荚树给同学们带来的许多方便和快乐。
(2)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
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
(找表示地点的短语)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是按金华城→罗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先后顺序,记叙金华双龙洞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征。
又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一文,是按“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会议厅→走出大门”几个不同地点来记叙的。
(3)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即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如《中国石》一文中战士们爱拣石头、爱赛石,这是发现“中国石”的起因;拣石、洗石、发现了“中国石”,仔细端详“中国石”,这是拣到“中国石”的经过;战士们喜爱“中国石”,这是“中国石”带来的结果。
这样写,让人明白事情发展的阶段性和来龙去脉。
(4)按不同方面内容的顺序写。
常用于写带有说明性的文章和状物的文章。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作者写了不同内容的四件事:讲《水浒传》、谈“碰壁”、救护车夫、关心女佣,表达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
(5)按总分的顺序写。
A先总后分再总;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再按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写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B先总后分;C先分后总。
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前三段分别描述志愿军同大娘、小金花、大嫂告别的情景,最后一段总结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
(6)其它:由近到远(由远到近);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由高到低(由低到高);方位顺序;生长顺序……4、小学记叙顺序一般分为:顺叙、倒叙、插叙四种。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概括主要内容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1)记人的课文。
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
如《桥》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村庄发生山洪,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沉着机智指挥村民脱险,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而他和自己的儿子却被洪水吞没了。
又如《晏子使楚》一文的主要内容是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2)叙事的课文。
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如《金色的鱼钩》一文的主要内容是在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3)写景的课文。
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再进行概括。
如《草原》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4)说明文和状物的课文。
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怎样写的?然后进行概括。
如《鲸》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6、概括中心思想文章主旨(中心思想的类型)颂品质(歌颂了谁的什么品质)例:平易近人、宽宏大度、持之以恒、先人后己、大公无私、临危不惧、光明磊落、不屈不挠、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知难而进、自强不息、平易近人、临危不惧、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豁达大度、深明大义、无私奉献、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宽容大度、谦虚谨慎、吃苦耐劳、求知若渴、有勇有谋、机智勇敢、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热爱祖国、不畏强权、热爱人民、忠于革命、无私无畏、不徇私情、勇于献身、热心善良、坚定执着、识大体、顾大局、敢作敢为、争强好胜、吃苦耐劳、以苦为乐、积极思考、不懈追求、诚实守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虚心好学、孜孜以求、抱负远大、一丝不苟、平易近人、体谅他人、宽容大度、渴望和平、热爱和平、热爱生命、执着追求、热爱读书、渴望知识、不图虚名……明道理(说明了什么道理)例:坚持不懈;谦虚受益、骄傲自满使人退步;自信、各有所长、分享快乐、合作、团结协作、感恩回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尊重他人;自尊;关爱他人;珍惜时间;实事求是;重视时间;善于动脑;遇事沉着冷静;和谐相处;学会宽容…………抒情感(抒发了或者是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例: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生活;表达了对父母的关爱之情;对……的愤怒之情;对……的赞美之情……揭实质(揭露了什么实质)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颂风尚(赞扬了什么风尚)赞扬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和谐友好的风尚。
7.为文章拟标题。
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是将(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8.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
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9)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10)文章开篇的写作手法有:A、开门见山。
B、也可以用引用的手法。
如名句、警句之类的C、也可以先声夺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气势强烈……D、或是采用题记的方法。
显得深刻,又有文采E、开头用景物描写也不错,渲染你所需要的气氛和基调。
F、倒叙9.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 事物的xx特点。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7)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0.具体词语的含义?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表面意思是……,在文中指……。
11.句子或语段的作用?有些情况要结合第三点和第四点来回答。
答:一、内容上:首段和尾段:字面义和象征义。
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
二、在结构上:在文章开头:(1)总提、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等作用在文章中间:(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全文、照应开头、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
三、表达效果上: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12.表达方式包括: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13.领会写景的作用和写物的目的。
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
以“状物”为主记叙文,往往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14.描写的种类及作用(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
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15.?评价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主题的理解)?A、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