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地貌学试题

合集下载

兰州大学地貌学试题

兰州大学地貌学试题

《地貌学》考试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单位面积上水文网的长度,称为。

根据戴维斯地貌侵蚀循环理论中地貌演化阶段定出的地貌年龄称为。

2. 在黄土地层划分上,是马兰黄土与离石黄土的分界线,是离石黄土与午城黄土的分界线。

3. 河流中泥沙的起动流速大小与泥沙粒径的成正比。

4. 雪线是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在雪线处固体降水的等于。

副热带高压带地区的雪线高度比赤道地区高,说明对雪线高度有重要影响。

5.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主要差异表现为在结构上洋壳缺少,在厚度上洋壳比陆壳。

6. 从结构组成特征看,多年冻土包括两部分,上部为,下部为。

7. 由粒雪转变成冰川冰的成冰过程因环境的不同有两种类型:和。

8. 沙丘移动的速度与沙丘的成反比,与成正比。

9. 由于作用,当一个地区被侵蚀去1000m的地层时,其高度并不能降低1000m,高度大约降低仅为m。

10. 当波浪传播到水深小于波浪波长的浅水区时,由于海底的磨擦波浪要发生变形,并最终导致破碎。

在水深小于1/20波浪波长的极浅水区,波浪在水深为波高处发生破碎。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海沟-岛弧地貌形成于海洋板块与海洋板块的辐合汇聚地带。

()2. 地质构造对地貌有很大的控制作用,形成背斜的地方一定出现山地,出现向斜的地方肯定形成谷地。

()3. 年平均地温在0ºC以下的土体或岩体不一定都是冻土。

()4. 溯源侵蚀只能发生在河流源头,在近河口河段不可能出现。

()5. 蛇形丘是一种冰水沉积地貌,其延伸方向不能用来研究古冰川的大致流向。

()6. 具有圆弧滑动面的滑坡体的抗滑阻力等于滑动面上的摩擦力和粘结力之和。

()7. 沙漠是干旱气候的产物,因此变成了干旱气候的任何地方都会发生沙漠化并形成沙漠。

()8. 冰斗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因此大陆冰盖地区可以经常看到冰斗地貌。

()9. 黄土虽是风成沉积物,但刚降落到地表的由风搬运的粉尘物质并不是黄土。

()10. 分布在河谷两侧由河流作用形成的平坦地形一定是河流阶地。

地貌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哪类特征的科学?A. 生物特征B. 气候特征C. 地形特征D. 人文特征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外动力地貌?A. 河流地貌B. 冰川地貌C. 风成地貌D. 火山地貌答案:D3. 地貌学中,“侵蚀”是指什么?A. 物质的沉积B. 物质的搬运C. 物质的破坏D. 物质的溶解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地貌学研究的内容?A. 地貌的形成过程B. 地貌的分类C. 地貌的分布规律D. 地貌的气候影响答案:D5. 地貌学中,哪种地貌形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河谷B. 峡谷C. 沙丘D. 断层答案:C6.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河口三角洲B. 峡湾C. 火山口D. 瀑布答案:B7.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冰川谷C. 河漫滩D. 火山锥答案:C8.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A. 沙丘B. 峡谷C. 断层D. 沙洲答案:C9.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A. 火山锥B. 断层C. 沙洲D. 河谷答案:C10.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冰川谷C. 河漫滩D. 瀑布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貌学研究的外动力包括哪些?A. 风B. 水C. 冰D. 火答案:ABC2. 以下哪些地貌形态是由水力作用形成的?A. 河谷B. 沙丘C. 瀑布D. 河漫滩答案:ACD3. 以下哪些地貌形态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峡湾B. 冰川谷C. 沙丘D. 冰碛答案:ABD4. 以下哪些地貌形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峡湾C. 风蚀柱D. 河谷答案:AC5. 以下哪些地貌形态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A. 沙洲B. 河漫滩C. 冰川谷D. 沙丘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的科学。

(对)2. 地貌学只研究自然地貌,不涉及人文地貌。

“地貌学”试卷库及参考答案

“地貌学”试卷库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河流阶地 2、沙粒休止角 3、海蚀崖 4、雅丹地形 5、潮流界 6、冰斗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简述新月型沙丘的形成发育过程。

2、简述弯曲型河床的发育演化规律。

3、简述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与古土壤互层分布所指示的古气候意义。

4、简述石灰岩地区的Karst 地貌演化规律(即:演化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地貌组合特点) 三:问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1、分析海岸带泥沙的运动规律(包括泥沙的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

2、以长江三角洲为例,阐述分析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四:实践分析题(每题8分,共24分)1、根据图1所示的某一山地之上冰斗湖(过去的冰斗冰川消融后留下的)的分布情况,试分析区域古气候的变化历史。

2、在一山区修建公路开挖路堑要经过几个不同的地质地貌边坡地段。

请根据图2中的A 、B 、C 三个边坡地段情况,选择在哪一个地段工程建设最安全,哪一个地段最不安全,并说明理由。

3、由于断层F 的水平错动,河流R 的河床经常发生改动乃至被废弃。

图3是野外实测的在断层南盘上于现代河床东侧被废弃掉的几个不同时代的古河床。

试据此分析该断层的类型(是左旋还是右旋)、自距今15万年来的活动次数、每次的幅度、每次活动的时间。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河床纵剖面 2、风蚀蘑菇 3、海蚀穴 4、石林 5、黄土塬6、峡湾地形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什么是地貌学?地貌学有哪些分支学科?2、什么是河流阶地?导致河流阶地形成的原因有哪些?3、什么是Karst 漏斗?形成Karst 漏斗的原因有哪两种?4、什么是风沙流?风沙流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三:问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1、分析海岸带泥沙的运动规律(包括泥沙的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

坡面岩层产状 拟开挖路堑拟开挖路堑坡面岩层产状 岩层产状 坡面拟开挖路堑图2ABC现代雪线(4000m a.s.l.)冰斗C (3600m a.s.l., 形成年代为距今1万年左右)冰斗B (3200m a.s.l., 形成年代为距今3万年左右)冰斗A (2700m a.s.l., 形成年代为距今5万年左右)图1 废弃河床A 年代为距今 2万年左右现代河床断层F图33070150m废弃河床B 年代为距今 8万年左右废弃河床C 年代为距今 15万年左右2、哪些条件易于导致滑坡的发生?实践中如何防止崩塌的发生?四:实践分析题(每题4分,共24分)1、由于断层F下游的同一测阶地高度变形数据,来的活动特生的年代)2、图2如果在河流旅游区的地3、图3及所反映一:名词解1、河流阶地过去的河谷底部因河流的下切侵蚀而相对抬升,并高出洪水位的高度,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两侧的谷坡上。

《地貌学》练习题集

《地貌学》练习题集

《地貌学》练习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特征、成因、分布规律及其发展变化的科学,下列哪项不属于地貌学的研究范畴?( )A. 河流的侵蚀与沉积作用B. 山脉的隆起与剥蚀过程C. 冰川的移动与地貌塑造D. 地球内部岩浆的活动规律2.下列哪种地貌类型主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 )A. 雅丹地貌B. 喀斯特地貌C. 丹霞地貌D. 火山地貌3.关于河流侵蚀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河流侵蚀作用分为下蚀、侧蚀和溯源侵蚀三种类型B. 下蚀作用使河床加深,河流纵剖面呈阶梯状C. 侧蚀作用使河床展宽,河流横剖面呈“V”型D. 溯源侵蚀作用使河流长度缩短,河源向下游方向移动4.下列哪种地貌是冰川侵蚀作用的直接产物?( )A. 冰斗B. 溶洞C. 峰林D. 黄土塬5.喀斯特地貌主要发育在哪种岩石分布区?( )A. 石灰岩B. 花岗岩C. 砂岩D. 页岩6.下列哪项不是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 )A. 风力沉积B. 河流冲积C. 冰川搬运D. 气候干旱,植被稀疏7.下列关于海岸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海蚀地貌主要分布在高潮线以上B. 海积地貌主要由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C. 珊瑚礁是热带、亚热带海域特有的海岸地貌D. 沙滩是海浪侵蚀作用的产物8.下列哪种地貌是由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A. 峰林B. 雅丹C. 火山锥D. 冰川9.下列关于地貌发育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气候变化可以影响地貌的发育速度和方向B. 冰川地貌的发育与全球冰期、间冰期的交替密切相关C. 干旱气候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D. 河流地貌的发育受到降水、气温等气候因素的影响10.下列哪项不是地貌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 )A. 为水利工程选址提供科学依据B. 指导城市规划与建设C. 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与地点D. 评估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一、选择题1. D. 地球内部岩浆的活动规律(地貌学主要研究地表形态,不涉及地球内部岩浆活动)2. A. 雅丹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3. D. 溯源侵蚀作用使河流长度缩短,但河源是向上游方向移动(不是向下游)4. A. 冰斗(冰川侵蚀作用的直接产物)5. A. 石灰岩(喀斯特地貌主要发育在石灰岩分布区)6. C. 冰川搬运(黄土高原形成与冰川搬运无直接关系)7. C. 珊瑚礁是热带、亚热带海域特有的海岸地貌(正确)8. A. 峰林(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9. C. 干旱气候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干旱气候不利于喀斯特地貌发育,湿润气候更有利)10.C. 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与地点(地貌学不能预测地震)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兰州大学普通地质学试题

兰州大学普通地质学试题

兰州大学普通地质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5分1.克拉克值 2 .同化混染作用 3生物层序律 4.岩石圈 5.磁倾角 6.角度不整合7.大洋中脊 8.夷平面 9.泥石流 10 .科马提岩二简述下列各对概念间的主要差异 15分1.绝对年代与相对年代2.断层与节理3.潜水与承压水4.斑状结构与似斑状结构5.活动大陆边缘与被动大陆边缘三问答题 70分1.简述岩浆结晶分异作用2.试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3.试述变质作用中原岩的主要变化特征4.如何识别断层及其形成的时代5.试述影响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主要因素6.试述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兰州大学2002年普通地质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6分)太阳系撞击作用毕鸟夫带克拉克值结晶分异作用风化壳羊背石泥炭二、简述下列各概念间的主要差异(20分)1、离散型板块边界与聚敛型板块边界2、变晶结构与变余结构3、绝对年代与相对年代4、节理与解理5、洋流与浊流三问答题1、简述地层之间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所反映的构造运动特征10分2、简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三大类岩石如何相互转化?12分3、简述地球内部三大圈层划分的依据及各圈层的主要特征。

10分4、试述影响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主要因素。

12分5、试述河流阶地(不同类型)形成过程中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之间的关系?20分兰州大学2003年普通地质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2*2.5)变质矿物科里奥利效应晶体火成岩震级逆掩断层差异风化纹泥地下水潮汐沙漠化块体运动二、间答题(10*5)1、全球主要地震带、火山带各有哪些??它们与板块构造有何关系?2、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有和异同点?3、简述地质作用的特点?4、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的特征是什么?其地质意义如何?5、在喀斯特地区,多层溶洞所反映的地质意义是什么?三、详答或论述题1、现今地表丰富多姿的地形地貌景观是哪些地质作用的杰作?为什么?(20)2、如何识别断层?(12)3、论述人们是怎样知道地球在过去46亿年岁月中的经历(18)4、论述沉积岩的研究意义(10)5、试述夷平面的研究意义(10)兰州大学2004年普通地质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2*2.5)地层层序律地质构造变质作用硬度块体运动稳定大陆边缘医学地质学洋流同化作用深断裂地热梯度二、简述题1、写出下列三对地质概念的区别(6)斑状结构与似斑状结构断层与节理沉积物与沉积岩2、简述地下水的地质作用?(8)3、为什么“季候泥(纹泥)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记载着沉积物形成的年龄”?(9)4、简述矿物的主要鉴定特征(9)5、简述地质学的研究意义(9)6、判断沉积地层层序是否正常的证据是什么?(9)三、详述或论述题(70)1、变质岩的特征如何?102、详述火成岩的鉴定方法?103、如何识别褶皱并判断其类型?154、海水大规模进退的原因及其地质意义如何?155、如何解释全球地震、火山带状分布现象?20。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表过程的科学,它主要关注于以下哪个方面?A. 地震活动B. 矿产资源C. 地表形态D. 大气环境答案:C2. 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地表的地貌形态?A. 构造活动B. 风化和侵蚀C. 人类活动D. 大气压力答案:D3. 下列哪个现象属于风化作用?A. 洪水侵蚀河岸B. 降雨侵蚀山坡C. 风吹沙土堆积D. 冰川融化形成湖泊答案:C4. 下列哪个地貌类型是由河流侵蚀形成的?A. 冰川谷B. 风沙地貌C. 岛屿地貌D. 耕地地貌答案:A5. 下列哪个地貌类型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A. 冲积平原B. 石灰岩溶洞C. 玛瑙峡谷D. 火山口和火山锥体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1. 地表形态受到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答案:构造活动、风化和侵蚀、地表沉积2. 冰川是由积雪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作用形成的。

答案:堆积、压实、冰融3. 扬子地台是中国的一块古老的_________地块,主要由_________构成。

答案:陆地、沉积岩4. _________是地壳内部的板块相互碰撞和相互拆离形成的断裂带。

答案:地震带5. 河流发育的基本阶段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娑罗纪、成熟期、老年期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火山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答案:火山地貌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活动通常发生在地壳板块碰撞的地区。

当地下岩浆迅速冷却凝固后,形成了火山锥体和火山口。

火山喷发时会喷出熔岩和火山灰等物质,这些物质在喷发口周围堆积形成了火山喷发物。

火山地貌的特征包括陡峭的火山锥体、广阔的火山口、喷发物堆积和熔岩流等。

2. 解释地表侵蚀的原因及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地表侵蚀是指水流、风力等力量对地表岩石和土壤的破坏和剥蚀作用。

地表侵蚀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如降雨、风化作用)和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大学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地貌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及其发展的科学,以下哪项不是地貌学的分支学科?A. 冰川学B. 海岸学C. 气象学D. 生态学答案:C2.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沙丘B. 冰川谷C. 河流峡谷D. 火山锥答案:A3. 地貌学中的“侵蚀基准面”指的是什么?A. 侵蚀作用开始的最低点B. 侵蚀作用的终点C. 侵蚀作用的起点D. 侵蚀作用的强度答案:A4. 以下哪种地貌类型不属于构造地貌?A. 断层谷B. 褶皱山C. 火山D. 冲积平原答案:D5. 河流地貌中的“河漫滩”是指什么?A. 河床两侧的平坦地带B. 河流中水流较慢的区域C. 河流两侧的湿地D. 河流的源头答案:A6.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峡湾B. 河谷C. 沙丘D. 溶洞答案:A7. 地貌学中,哪种地貌形态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A. 断层B. 褶皱C. 沙丘D. 冲积扇答案:D8. 以下哪种地貌类型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A. 火山B. 断层C. 褶皱D. 沙丘答案:A9. 地貌学中的“侵蚀循环”是指什么?A. 地貌形态的周期性变化B. 地貌形态的连续性变化C. 地貌形态的随机性变化D. 地貌形态的无规律变化答案:A10. 以下哪种地貌形态是由化学作用形成的?A. 喀斯特地貌B. 断层C. 沙丘D. 火山锥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貌学中的“侵蚀作用”是指__________。

答案:外力作用下,地表物质被剥离、搬运和重新沉积的过程。

2. “V”型谷是__________地貌的典型特征。

答案:河流侵蚀3. 地貌学中的“堆积作用”是指__________。

答案:物质在地表或地下堆积的过程。

4. 地貌学中的“侵蚀基准面”通常是指__________。

答案:海平面5. “U”型谷是__________地貌的典型特征。

答案:冰川侵蚀6. 地貌学中的“风化作用”是指__________。

地貌学考试试题

地貌学考试试题

地貌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地貌学的定义?A.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特征的学科B.研究地貌形态和地貌过程的学科C.研究土壤形态和特征的学科D.研究地球表面物质组成的学科正确答案:C.研究土壤形态和特征的学科2、下列哪一项不是地貌学的研究内容?A.地貌形态学B.地貌过程学C.土壤学D.地貌环境学正确答案:C.土壤学3、下列哪一项不是地貌学的分支学科?A.地质地貌学B.水文地貌学C.土壤地貌学D.生物地貌学正确答案:C.土壤地貌学二、简答题4、简述地貌形态的基本类型及形成因素。

正确答案:地貌形态基本类型包括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

形成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岩石性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

41、简述地貌过程的基本类型及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地貌过程基本类型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影响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和植被覆盖等。

411、简述地貌环境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内容。

正确答案:地貌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形态和特征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环境。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貌形态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地貌过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地貌环境保护与治理等。

三、论述题7、请结合实例论述地貌学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正确答案:地貌学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工程建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资源开发方面,地貌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和储量,为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在环境保护方面,地貌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在工程建设方面,地貌学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地貌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地貌学的定义?()A.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特征的学科B.研究地貌形态、成因和分布规律的学科C.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D.研究地貌形成和演化的学科2、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内力作用造成的?()A.喀斯特地貌B.黄土地貌C.河口三角洲地貌D.雅丹地貌3、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的形成与气候因素无关?()A.冰川地貌B.黄土地貌C.河口三角洲地貌D.风蚀地貌4、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的形成与生物活动无关?()A.红树林海岸地貌B.珊瑚礁地貌C.河口三角洲地貌D.风蚀地貌5、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无关?()A.城市地貌B.喀斯特地貌C.黄土地貌D.河口三角洲地貌6、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属于重力地貌?()A.河口三角洲地貌B.喀斯特地貌C.黄土地貌D.风蚀地貌7、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属于流水地貌?()A.喀斯特地貌B.黄土地貌C.河口三角洲地貌D.风蚀地貌8、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属于风力地貌?()A.喀斯特地貌B.黄土地貌C.河口三角洲地貌D.雅丹地貌9、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属于海蚀地貌?()A.红树林海岸地貌B.珊瑚礁地貌C.海蚀崖D.海蚀平台10、下列哪一种地貌形态属于冰川地貌?()A.喀斯特地貌B.黄土地貌C. U型谷D.冰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学科。

(完整word版)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试题2000——2013

(完整word版)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试题2000——2013

(完整word版)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试题2000——2013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试题(2000-2013)兰州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自然地理学一. 解释下列概念(30分)日的距离及其意义臭氧层及其意义成冰作用夷平面腐殖质及其作用生态位二. 论述地球自转和公转个有那些意义(20分)三. 简介垂直地带性(15分)四. 试论西部大开发(35分)兰州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自然地理学一. 解释下列概念(20分)回归年山谷风断头河砖红壤生物群落二. 阐释下列现象(30分)1. 北半球夏季为什么纬度越高白昼越长?2. 山地降水与山下孰多?3. 既然有暖低压冷高压之说,为何在副热带形成高压而在副极地形成低压?4. 在同一河段,两岸越老的阶地看上去相距越远,是否意味着河水越来越小?5. 极地动物有什么特征,为什么?三. 试为百科全书写一条目----地带性规律(20分)四. 写一篇科学论文----论中国西北干旱区地理的基本特征(30分)兰州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自然地理学一. 阐释以下概念(40分)宇宙大洋中脊第四纪对流层化学风化终碛垅侵蚀基准面腐殖质泰加林生境二. 回答下列问题(30分)1. 地球公转有何意义2. 副热带高压和副极地低压是如何形成的?3. 对地域分异及其机理进行论述.三. 各抒己见,一展才华----人类面临怎样的生存环境危机?人地关系究竟如何协调?(避免俗套) (30分)兰州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自然地理学一. 名词解释(40分)1风化壳 2全球水分循环 3陆地生态系统 4生物多样性 5反气旋二. 简答题(60分)1. 简述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内容.2. 简述地理环境中地貌因子的作用.3. 简述侵蚀基准面,气候变迁以及构造运动如何影响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三. 论述题(50分)1. 论述土壤圈在全球地理环境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球分异规律的内涵,尺度,以及相互间的联系.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自然地理学一. 名词解释(40分)土壤圈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变化热带气旋夷平面二. 问答题(60分)1我国季风气候特点及其形成过程2我国暖温带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3黄土高原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三. 论述题(任选两题,50分)1. 我国地域分异规律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2. 全球变暖对我国地理环境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3.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环境效应.兰州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自然地理学一.概念填空(50分,每空2分)1. 由于研究背景的差别和学术观点不同,地理学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不同的研究传统和学派,主要学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地貌学试题与答案

地貌学试题与答案

地貌学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地貌类型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A. 台地B. 冰川地貌C. 火山地貌D. 风蚀地貌答案:D. 风蚀地貌2. 以下哪个环境因素对地貌发育影响最大?A. 温度B. 大气压强C. 降雨量D. 植被覆盖答案:C. 降雨量3. 论述主要气候类型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不同主要气候类型对地貌发育具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区的高温、高湿度和季风等特点,有利于植被生长,也常常导致强烈的化学风化和侵蚀过程,形成丰富多样的河流、山地和岛屿地貌。

而温带和寒带气候区的低温和较为干燥的气候条件,导致植被生长有限,地表侵蚀相对较少,形成了较为平坦的地貌特征,如河谷、平原和冰川地貌等。

二、简答题:1. 地质构造对地貌发育的影响是什么?答案: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壳中的各种形成和变化现象。

地质构造直接影响着地表地貌的形成。

例如,地壳隆起和下陷会导致地表地貌的变化,如山脉和盆地的形成。

地震和地壳运动也会改变地表地貌特征。

此外,断层和裂隙的存在也会影响河流的流向和河床的侵蚀过程。

2. 风蚀地貌的形成与何种气候条件有关?答案:风蚀地貌的形成与干燥和风力强劲的气候条件有关。

在干燥地区,几乎没有植被覆盖,土壤贫瘠,无法保持土壤结构。

风力强大并带有沙尘的风朝着一个方向吹袭,携带和沉积沙子,形成沙丘、流沙等风蚀地貌特征。

三、论述题:论述地貌是地球表层形态的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和内容。

答案:地貌是地球表层形态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起源和演变规律。

地貌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不同尺度的地貌要素(如山地、河流、湖泊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内容涵盖了地球表面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过程,以及地质构造、气候环境等对地貌的影响。

地貌学通过对地貌的观察、测量和实验,以及对地球历史和现代过程的分析,揭示出地球表面地貌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

地貌研究对于了解地理环境、资源分布、自然灾害等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地貌学试题及答案绪论

大学地貌学试题及答案绪论

大学地貌学试题及答案绪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哪类特征的学科?A. 生物特征B. 地形特征C. 气候特征D. 水文特征答案:B2. 地貌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A. 地貌形态和成因B. 地貌的演变过程C. 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下列哪个不是地貌学的研究方法?A. 野外调查B. 遥感技术C. 实验室分析D. 历史文献研究答案:D4.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类型包括以下哪项?A. 河流地貌B. 冰川地貌C. 风成地貌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地貌学研究的尺度通常包括哪些?A. 微观尺度B. 宏观尺度C. 区域尺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形态包括以下哪项?A. 地形起伏B. 地表覆盖C. 地质构造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地貌学研究中,地形起伏的测量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地形图B. 卫星遥感C. 地质剖面D. 地面测量答案:C8.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演变过程包括以下哪项?A. 侵蚀作用B. 沉积作用C. 构造作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地貌学研究中,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土地利用变化B. 城市建设C. 气候变化D. 自然灾害答案:C10. 地貌学研究的区域尺度通常包括以下哪项?A. 地方尺度B. 国家尺度C. 大陆尺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貌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哪些?A. 理解地貌形态的成因B. 预测地貌的演变趋势C. 评估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 为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答案:ABCD2.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类型中,以下哪些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A. 河流地貌B. 冰川地貌C. 火山地貌D. 断层地貌答案:AB3. 地貌学研究中,地形起伏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地形图B. 卫星遥感C. 地质剖面D. 地面测量答案:ABD4.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形态中,以下哪些属于地表覆盖?A. 植被B. 土壤C. 岩石D. 水体答案:ABD5. 地貌学研究中,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包括以下哪些?A. 土地利用变化B. 城市建设C. 气候变化D. 自然灾害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的学科。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貌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地球内部结构B. 地球表面形态及其形成过程C. 地球大气层D. 地球生物圈答案:B2.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河流冲积平原B. 冰川谷C. 沙丘D. 火山锥答案:C3. 断层地貌通常与哪种地质现象有关?A. 地震B. 火山爆发C. 沉积作用D. 风化作用答案:A4.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喀斯特地貌B. 河漫滩C. 冰碛地貌D. 洪积扇答案:C5. 河流的哪个部分通常具有最丰富的沉积物?A. 源头B. 中游C. 河口D. 河床答案: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以保持总字数约1000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貌学中的侵蚀作用包括_、_、_等。

答案:水蚀、风蚀、冰蚀2. 地貌学中,_是指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形态的变化。

答案:构造地貌3. 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的_,而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的_。

答案:上游、下游4. 地貌学中的堆积地貌包括_、_、_等。

答案:洪积扇、冲积平原、沙丘5. 地貌学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地表形态的_、_和_。

答案:类型、分布、演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答案: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河流在上游地区主要表现为侵蚀作用,切割地表形成峡谷和河谷;中游地区河流开始携带大量的泥沙,形成曲流和河漫滩;下游地区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等地貌。

河流地貌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从上游到下游,地貌形态和沉积物粒度逐渐变化。

2. 描述冰川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答案:冰川地貌主要包括冰碛地貌、冰川谷、冰川湖等。

冰碛地貌是由冰川携带的岩石和泥沙在冰川融化后沉积形成的,如冰碛石、冰碛土等。

冰川谷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U形谷,两侧有冰川侵蚀的痕迹,如冰川擦痕。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地貌学的研究内容?A. 地貌形态B. 地貌成因C. 地貌演变D. 地貌分类答案:D2. 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貌变化属于哪种地貌类型?A. 构造地貌B. 河流地貌C. 冰川地貌D. 风成地貌答案:A3.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A. 河谷B. 峡谷C. 沙丘D. 溶洞答案:C4. 地貌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外力作用?A. 风化作用B. 侵蚀作用C. 搬运作用D. 沉积作用答案:A5. 地貌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野外调查B. 室内实验C. 计算机模拟D. 遥感技术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河流地貌B. 冰川地貌C. 火山地貌D. 人工地貌答案:ABCD2. 地貌学研究的外力作用包括以下哪些?A. 风化作用B. 侵蚀作用C. 搬运作用D. 沉积作用答案:BCD3.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形态包括以下哪些?A. 平原B. 山脉C. 盆地D. 峡谷答案:ABCD4.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成因包括以下哪些?A. 构造运动B. 气候变化C. 人类活动D. 河流作用答案:ABCD5.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演变包括以下哪些?A. 地貌形成B. 地貌稳定C. 地貌破坏D. 地貌重建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及其形成、演变规律的科学。

(对)2. 地貌学只研究自然地貌,不涉及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错)3. 地貌学中的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

(错)4. 地貌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室内实验、计算机模拟和遥感技术。

(对)5.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地貌分类。

(对)6.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类型包括河流地貌、冰川地貌、火山地貌和人工地貌。

(对)7.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形态包括平原、山脉、盆地和峡谷。

(对)8. 地貌学研究的地貌成因包括构造运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河流作用。

地貌练习题答案

地貌练习题答案

地貌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地貌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地球的物理特性B. 地球的化学成分C. 地球表面的形态和过程D. 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答案:C2. 以下哪种地貌不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A. 断层B. 火山C. 沙漠D. 褶皱答案:C3. 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哪些?A. 峡谷B. 沙丘C. 冰川D. 火山口答案:A4.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A. 地壳抬升B. 沉积岩层C. 火山喷发D. 地震答案:B5. 以下哪个地貌特征是冰川作用的典型表现?A. 沙丘B. 冰碛C. 火山岩D. 断层答案:B二、填空题6. 地貌学中的“侵蚀”是指地表物质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移走的过程。

答案:水流、风力、冰川7. 地貌学中的“堆积”是指地表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下沉积下来形成地貌的过程。

答案:水流、风力8. 地貌学中的“褶皱”是由_________作用引起的地壳弯曲现象。

答案:内力9. 地貌学中的“断层”是指地壳因_________作用而发生断裂并相对移动的现象。

答案:内力10. 地貌学中的“沉积岩”是由_________作用形成的岩石。

答案:外力三、简答题11. 简述地貌学研究的意义。

答案:地貌学研究对于理解地球表面的自然过程、预测自然灾害、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2. 描述一下河流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河流侵蚀作用可以形成峡谷、河谷、瀑布等地貌,同时河流携带的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冲积扇、三角洲等地貌。

四、论述题13. 论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主要影响地壳的形态和结构,如形成山脉、高原等。

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堆积等,主要影响地表物质的分布和地貌的形态,如形成河流、湖泊、沙漠等。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地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兰大自然地理学试题2

兰大自然地理学试题2

自然地理学试题(二)(附参考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5分,每小题5分)1、溶沟与石芽溶沟一般长数米至数十米,宽0.05—0.5m,深0.15—1.5m,其断面呈“V”型或“U”型。

石芽顶部多呈平滑的形态。

溶沟、石芽构成的棋盘格状地面比较常见,多发育在石灰岩分布区的平缓山麓地带。

2、径流系数同一流域面积、同一时段内径流深度(R)与降水量(P)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以小数或百分数计,表示降水量中形成径流的比例,其余部分水量则损耗于植物截留、填洼、入渗和蒸发。

3、沙尘暴沙尘暴是由于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 的天气现象。

西北地区的人们常根据沙尘暴出现时天色昏暗的程度形象地称之为“黑风”。

4、泥漠泥漠是由粘土物质组成的荒漠。

它形成于干旱区的低洼地带或封闭盆地的中心,这里是洪流从山区搬来的细粒粘上物质淤积的地方。

变干时发生多边形网状裂隙,形成龟裂地。

5、地域分异景观作为一种系统除具有整体性,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具有地域性即地域分异的规律性。

它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整个景观在地表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确定的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的现象。

二、影响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有哪些?(25分)丹霞地貌是指发育在中生代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厚层而坚硬的红色粗、中粒碎屑岩系之上,在构造运动及间歇抬升的作用下,受流水侵蚀及崩塌后退等外力作用,形成顶平、坡陡、麓缓的地貌形态。

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1)红色砂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又是最重要的形态特征。

主要指发育于中生代至新生代早第三纪的红色、紫红色砂砾岩为主,夹有泥岩、火山碎屑岩等,在流水及重力崩塌作用下形成的丹霞地貌。

大约在1亿年前,山地隆起时,下陷地区形成山间盆地。

周围山上的泥沙碎石被流水带到盆地内部沉积下来,形成了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及砾岩、砂岩、粉砂岩。

由于当时地球上的温度比较高,盆地内部降水较少,形成一种高温、干湿季节分明的气候环境,Fe2O3在沉积物中大量富集,成为赤红色。

自然地理学试题(兰州大学)

自然地理学试题(兰州大学)

自然地理学试题(一)(附参考答案要点)一、解释下列名词(25分)1、温室效应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其中一部分热能向下投向地面,称之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

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之为“温室效应”。

2、基座阶地多分布于河流中下游,是在谷地展宽并发生堆积,后期下切深度超过冲积层而进入基岩的情况下形成的。

因此阶地上部是由冲积物组成,下部由基岩组成。

3、顶极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地理区域里,植物群落主要受气候、土壤、地形和动物等因素分别控制,相应地可以形成许多顶极群落,如气候顶极等。

发育在显域生境上的,与当地大气候水热条件最相适应的、稳定的植物群落,即是气候顶极。

4、灰钙土它是钙积土的一个土类。

是荒漠草原区的地带性土类。

它是钙积层中具有石灰性反应、有厚淡色表层和变质粘化层、具有薄的腐殖质层的土壤。

5、沙漠化沙(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二、说明下列诸现象产生的原因或机制(30分,每小题10分)1、山地可以出现两个极大降水高度带降水随高度先增加,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递减。

这一高度视山地的湿度、温度、方位和季节而异。

关于极大降水高度,一般认为对同一个山脉来说只有一个,但也可能出现第二个甚至更多的极大降水高度,其原因有:(1)气流两次爬坡可以形成两个极大降水高度;(2)冰川风与谷风(valley wind)辐合可能造成高山降水极大值带;(3)鲜明的降水季节变化可能造成第二个最大降水高度;测点位臵选择不当也可造成两个以至多个最大降水高度。

2、城市有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是城市化气候效应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城市化对气候影响的最典型的表现。

大量的观测对比和分析研究表明,这是城市气候中最普遍存在的气温分布特征。

如果绘制等温线图,则形成等温线呈闭合状态的高温区,人们把这个高温区比喻为立于四周围较低温度的乡村海洋中的孤岛,称为“城市热岛”。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

地貌学试题及答案试题一、填空题1、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及其发生、、结构和的科学。

2、山顶形态一般划分为三种,即,,。

3、谷地由,谷坡,等要素组成。

4、山坡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形态,常见的有、、、阶梯状坡在地形图上是通过等高线的变化来显示的。

5、陆地地貌划分为几种主要类型,即山地,,平原,,。

6、区域地貌分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地图图例系统。

7、组成地表物质的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

岩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主要是岩石的。

8、促使地貌发展变化的基本动力是和,前者作用的总趋势是,后者作用则是对地表形态进行。

9、单斜构造地貌的独特地貌表现为和——-——两种形态类型。

10、坡地的外部形态特征主要由、、坡向、坡长等方面表现出来。

11、岩溶地貌形体在地表出露的有石芽、溶沟、漏斗、落水洞、洼地、、干谷、盲谷、、、孤峰以及山地、高原、丘陵、、海岸等。

12、组成坡地的松散堆积物或不稳定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能发生向坡下的运动,形成坡地重力地貌主要有崩塌、、崩落、等类型。

13、冰川侵蚀地貌主要形态有和,冰川谷和悬谷。

14、地貌形态是相对于某一近似水平面或周围临近的另一地貌形态为突起的形态。

15、地貌图将地表存在的复杂多样的各种地貌进行科学地归纳和综合,用、和文字依比例如实地、定性和定量地描绘于地图上。

16、外力作用按动力特征可以分为、、水的作用。

二、概念题1、剥蚀2.地貌结构3、滑坡4.侵蚀基准面5、锥形火山6.尾碛堤7、风蚀丘8.海蚀平台9、新月形沙丘10.大陆架三、简答题(共30分,任选6题作答)1、山地海岸2、黄土墚3、长轴褶曲地貌4、河漫滩5、扇形地6、山谷冰川7、阶地四、论述题(20分)1、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10分)2、河流谷地类型与形态特征(10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起伏形体,发展,空间分布于组合规律2、平顶,尖顶,圆顶3、谷底,谷缘4、等斜坡,凸形破,凹形坡5、高原,盆地,丘陵6、形态-成因原则,等级规律原则,数量指标7、性质,结构和构造8、内动力和外动力,上升或者下降以加大地表起伏,削高填低减小地表起伏9、单面山,猪背岭(单斜谷)10、坡度,坡形11、溶蚀盆地,溶蚀谷地,蜂林,蜂丛,溶蚀平原12、滑坡,蠕动13、角峰,刃脊(踞脊)14、负向(盆地,洼地)15、符号,数字16、剥蚀,搬运,堆积,风力作用,冰雪作用,物理作用,化学作用。

(完整版)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题目全)

(完整版)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题目全)

(完整版)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考试题目全)大题(50):1、举例讲明地貌基本形态和地貌形态组合特征?(4)(1)通常把地貌中较小,较简单的小地貌形态称为地貌基本形态,如沙沟冲击锥。

如长江口冲积形成的扇形地,这个地方聚拢胖沃的土地让人类聚拢于此进展农业种植,,还实用水方便的河岸及冲积的扇形地,形成一种文明,进一步促进经济的进展;(2)指范围较大,包括若干地貌基本形态的组合体称为地貌形态组合,如塔克拉玛干沙漠,昼夜温差较大,夜间低至于零下几十度,成片的戈壁和沙丘,人为活动起重要作用,发育有时代别同的各种沙丘组合的荒漠,境内浮现河流断支现象,巨大的沙漠景观是大尺度气流近地面运动的良好写照。

2、谈谈内外营力相互作用在地貌形成、进展中的意义?(首先内外营力的概念)(8)内力地质作用是地球内部深处物质运动引起的地壳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它们是造成地表要紧地形起伏的动因,其进展趋势是向增强地势起伏方向进展。

外力地质作用是太阳能引起的流水、冰川和风力等对地表的剥蚀与堆积作用,其作用趋势是“削高填低”向减小地势起伏,使其往接近海洋水准面的方向进展。

意义:(1)内营力要紧形成地表基本起伏(巨型、大型地貌)向着增强地势的趋向进展;(2)外营力趋向于削平地表基本起伏,向着减弱地势的趋向进展;(3)当山地处于从弱到强的上升时期,尽管伴有有弱到强的外营力作用,但别脚以抵消内营力的上升,此刻山地高度增加,岩石被剥露,发育各种构造地貌;(4)当山地上升减弱或趋于稳定,外营力转而占相对优势,山地被剥蚀落低,发育各种外营力地貌。

3、第四纪的几大特征?(14)(1)地球进展的最近一具阶段;(2)这一阶段地球上有显著的气候波动;(3)浮现了人类及其物质文明的进展;(4)哺乳动物兴旺,被子植物发育,各种陆相沉积物发育的阶段。

(5)这一阶段的气候变化、新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妨碍的变化。

4、冰期,间冰期的概念?(15)冰期指第四纪地球上气候显著变冷阶段,极地(或高山)冰盖扩大,并向中纬度推进(或高山冰川下移),从而引起生物迁移或部分绝灭。

地貌学期末模拟试题2套原题+答案

地貌学期末模拟试题2套原题+答案

地貌学期末模拟试题2套原题+答案地貌学考试样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外营力2、河漫滩的二元结构3、雪线4、喀斯特作用5、断层崖二、判别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当稳定系数K<1时,岩土体处于稳定状态。

()当稳定系数K>1时,岩土体处于稳定状态。

()当斜坡坡度小于岩土体的内摩擦角时,坡面上的石块处于稳定状态。

()当斜坡坡度大于岩土体的内摩擦角时,坡面上的石块处于稳定状态。

()2、由于长期的气候干湿变化引起堆积、侵蚀交替作用,即形成埋藏阶地()3、凡不被洪水淹没的谷底滩地,统称河漫滩。

()4、水中CO2的含量与温度成正比,与压力成反比。

()5、当波射线与海岸线斜交时,颗粒垂直于海岸线作横向移动。

()三、填空(每题4分,共20分)1、基座阶地的形成是由于。

2、三角洲形成的基本条件:(1)(2)(3)。

3、热带喀斯特作用以为特点。

4、由海沟、火山岛弧和弧后盆地组成的东亚型大陆边缘按其地壳性质和位置分为、和三种弧形构造地貌。

5、被大河深切的喀斯特地块,水的运动状况可分为四个带:(1)(2)(3)(4)。

四、回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分析侵蚀基准面变动对地貌发育的响。

2、试述中立线和海岸均衡剖面的形成。

地貌学考试样题(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外营力是指地球表面在太阳能和重力驱动下,通过空气、流水和生物等活动所起的作用。

2、覆盖在粗颗粒河床相沉积之上的河漫滩相沉积与河床相沉积在垂直剖面上形成了下粗上细的特殊结构称为河漫滩二元结构。

3、雪线是常年结雪区的下限,是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

4、凡水对可溶性岩石以化学过程为主(溶解和沉淀),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和堆积等)为辅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

5、断层崖是指断层一侧的地盘抬高后,沿断层线延伸的陡崖。

二、判别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当稳定系数K<1时,岩土体处于稳定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貌学》考试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单位面积上水文网的长度,称为。

根据戴维斯地貌侵蚀循环理论中地貌演化阶段定出的地貌年龄称为。

2. 在黄土地层划分上,是马兰黄土与离石黄土的分界线,是离石黄土与午城黄土的分界线。

3. 河流中泥沙的起动流速大小与泥沙粒径的成正比。

4. 雪线是常年积雪区的下界,在雪线处固体降水的等于。

副热带高压带地区的雪线高度比赤道地区高,说明对雪线高度有重要影响。

5.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主要差异表现为在结构上洋壳缺少,在厚度上洋壳比陆壳。

6. 从结构组成特征看,多年冻土包括两部分,上部为,下部为。

7. 由粒雪转变成冰川冰的成冰过程因环境的不同有两种类型:和。

8. 沙丘移动的速度与沙丘的成反比,与成正比。

9. 由于作用,当一个地区被侵蚀去1000m的地层时,其高度并不能降低1000m,高度大约降低仅为m。

10. 当波浪传播到水深小于波浪波长的浅水区时,由于海底的磨擦波浪要发生变形,并最终导致破碎。

在水深小于1/20波浪波长的极浅水区,波浪在水深为波高处发生破碎。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海沟-岛弧地貌形成于海洋板块与海洋板块的辐合汇聚地带。

()2. 地质构造对地貌有很大的控制作用,形成背斜的地方一定出现山地,出现向斜的地方肯定形成谷地。

()3. 年平均地温在0ºC以下的土体或岩体不一定都是冻土。

()4. 溯源侵蚀只能发生在河流源头,在近河口河段不可能出现。

()5. 蛇形丘是一种冰水沉积地貌,其延伸方向不能用来研究古冰川的大致流向。

()6. 具有圆弧滑动面的滑坡体的抗滑阻力等于滑动面上的摩擦力和粘结力之和。

()7. 沙漠是干旱气候的产物,因此变成了干旱气候的任何地方都会发生沙漠化并形成沙漠。

()8. 冰斗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因此大陆冰盖地区可以经常看到冰斗地貌。

()9. 黄土虽是风成沉积物,但刚降落到地表的由风搬运的粉尘物质并不是黄土。

()10. 分布在河谷两侧由河流作用形成的平坦地形一定是河流阶地。

()三、名词解释(每组5分,共30分)1. 河漫滩与洪积扇2. 冰丘与羊背岩3. 波浪与石海4. 沙坡与风沙流5. 新月形沙丘与黄土梁6. 断层崖与断层线崖四、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岩溶地貌的地带性特征。

2. 简述W. Penck坡地发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五、河流阶地有哪些形成原因?试述主要河流阶地类型的特征。

(20分)《地貌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1. 水平切割密度相对年龄2. S1 L153. 平方根4. 年积累量年消融量降水量5. 花岗岩层薄6. 活动层永冻层7. 重结晶渗浸-冻结8. 高度输沙率9. 地壳均衡约180 10. 1/21.28二、 1. a2. r3. a4. r5. r6. r7. r8. r9. a10. r三、名词解释1. 河漫滩与洪积扇河漫滩河床两侧高出平均水位之上而又常被洪水淹没的平坦谷底部分称为河漫滩。

洪积扇由暂时性的沟谷水流搬运的大量碎屑物质在沟谷出山口后,由于坡度的变化,水流的挟沙力降低而沉积下来形成的堆积物称为洪积物。

形成的地貌多呈扇型,称为冲出堆和洪积扇。

冲出堆和洪积扇在成因上没有什么重要差异,仅仅在规模和大小上有差异,小型的沟谷谷口堆积地貌体称为冲出堆,较大的称洪积扇。

2. 冰丘与羊背岩冰丘在冻土地区,由于冻结膨胀作用使土层产生局部隆起形成的丘状地形称为冰丘。

羊背岩在冰川槽谷的底部,常分布着成群由比较坚硬均一的岩石组成的像羊群一样的微微突起的基岩小石,称为羊背石。

3. 波浪与石海波浪风吹过海面时,通过压力和摩擦力作用将能量传递给海水,使海水质点离开平衡位置做圆周运动,海面随之发生周期性起伏,这就形成了波浪。

石海基岩经剧烈的冻融风化破坏产生大量的巨石、角砾,它们就地堆积在平坦的地面上所形成的满布石块的地形。

富有节理、硬度较大的块状基岩是形成石海的物质基础。

严寒而温差较大是其形成的气候条件。

石海形成后,很少移动。

有人认为石海是多年冻土的村志。

4. 沙坡与风沙流沙坡在河床上由于河床泥沙颗粒的不均一性与水流的不稳定性综合产生的起伏不平的由沙组成的波状地形。

风沙流当风速达到或超过沙粒的起动速度以后(我国的沙漠沙粒径一般在0.1~0.25mm左右,对裸露的沙质地表来说,当距地表2m高处的风速达到4m/s左右,或者气象台站风标风速大于等于5m/s沙子就可起动),沙粒被起动,空气中夹杂大量颗粒,这时的风称为风沙流。

5. 新月形沙丘与黄土梁新月形沙丘该类型沙丘在平面上呈月牙形,交伸向前的两个角成为沙丘的两翼。

两翼之间的夹角成为新月形沙丘的开张度,开张度的大小与风速的大小有关,风速越大,开张度越小。

新月形沙丘在纵剖面上两坡呈不对称状,迎风坡较缓,坡度一般为5—20度,背风坡较陡,坡度在28—34度之间,相当于沙粒的休止角。

这种沙丘一般不太大,多在3—8m,很少超过15m。

典型的新月形沙丘多零星分布在沙漠的边缘地区。

黄土梁长条状的黄土丘陵,长几百米至数十公里,宽度仅几十米到数百米,其脊线起伏较小,横剖面成穹形,坡度为20度左右,梁的形成,或是基底控制,或是流水侵蚀。

6. 断层崖与断层线崖断层崖由断层错动直接形成的陡崖,它不一定就是断层面,断层崖的高度基本代表了断层垂直错动的距离。

断层线崖当断层稳定相当一段时间时,由于断层两盘抗侵蚀能力的差异,造成上盘低,下盘高的倒置地貌,称为断层线崖。

它是由剥蚀作用形成的,不是断层直接形成,仅受断层控制。

四、简述题1. 简述岩溶地貌的地带性特征。

岩溶作用是发生在可容性岩石地区的一类地貌过程。

但是岩溶作用的强度特征深受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

因气候条件的差异,岩溶作用的特征、强度及形成的地貌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因此岩溶地貌具有一定的地带性。

现将几个主要地带的岩溶作用特征和形成地貌的特点简述如下:1、热带,亚热带季风型岩溶(以溶蚀作用为主)降水多,高温,繁茂的植被,溶蚀作用十分旺盛,形成十分发育的Karst地貌。

这不仅表现在地表岩溶上,也表现在地下岩溶上。

十分发育的Karst地貌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峰林发育的最好、漏陷地貌和谷主坡发育、石芽和溶沟十分显著,石芽高大、地下溶穴发达。

2、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岩溶以南斯拉夫Karst高原为代表,该带夏季干热,冬季冷湿,水热条件不如热带。

故Karst地貌不如热带典型。

但地表及地下Karst仍是相当发育的。

地表多见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干谷与盲谷等,缺乏发育完美的峰林。

3、温带湿润气候的岩溶雨量及热量条件均较上述二带差,故岩溶作用不强烈,地貌不明显,地表Karst以干谷为主,石芽,溶沟,落水洞及溶蚀谷地不发育。

地下Karst以溶孔、溶隙和小型溶洞为主。

缺乏大型溶洞。

4、寒热及高山型岩溶气温低,水多以常年冻结和季节冻结的冰的形式存在,因此岩溶作用微弱。

因此存在少数圆形洼地和小型漏斗。

地下Karst主要是蜂窝状溶孔及小型溶洞,但是在高山地区由于融冻风化强烈,崩解作用常沿断裂、节理和层理面进行。

也常形成类似于热带的峰林地貌,但规模很小,并主要分布在断层面附近。

5、干燥地带的岩溶气候干旱少雨,故岩溶作用不强烈,地貌不明显。

2. 简述W. Penck坡地发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W.Penck的坡地发育模式是以构造活动和外力侵蚀之间关系的对比为出发点的。

他认为地貌的形状取决于陆地上升的相对速率,以及侵蚀搬运营力的有效性。

关联这两种作用的营力主要是河流。

它决定着下切河谷谷底的速率而控制了边坡的发育。

在W.Penck看来构造活动和外力侵蚀的关系可分为三种:①构造抬升小于外力侵蚀,即构造相对稳定条件下,行成凹形坡②构造上升与外力侵蚀相等,并且上升是均速的,形成直形坡③构造上升大于外力侵蚀速度,并且上升是加速的,形成凸形坡在陆地加速隆起期间,河流推行着强大的下切作用,地表的起伏因而加大。

这时河谷边坡的形状将趋向凸形坡发育。

如果下切的速率减低,河流搬运坡脚崩积物质的能力将会逐渐衰落,于是堆积作用开始。

这时的河谷边坡首先趋向均匀的直形坡,然后发育成凹形坡。

如果河流的侵蚀作用保持一定,那么就会出现均衡的状况,河谷边坡也就保持着均匀直形坡的状况。

因此W.Penck的地貌发育观念与地貌侵蚀循环无关;相反,受控于与陆地隆起有关的河流侵蚀能力。

河流侵蚀能力的大小,受到众多因子的控制,如陆地隆升速率的变化、侵蚀基准面的改变、径流量的变化、气候的变化或者上述诸因子的综合影响等。

五、河流阶地有哪些形成原因?试述主要河流阶地类型的特征。

河谷中分布于河床两侧谷坡上的,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于一般洪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平坦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一)河流阶地形成的原因由河流阶地的形态要素可以看出,它最主要的是由阶地面和阶地斜坡两个地貌面构成,两个地貌面指示出河流阶地的形成必须经历两个阶段。

一个是河流拓宽谷底,形成宽阔河漫滩的时期。

另一个是河流强烈下切,使原来的河漫滩高出于一般洪水位之上成为阶地的时期。

在形成河漫滩时,河流流经地区一般说来构造相对稳定,河流以侧蚀作用,沉积作用为主,河流至少处于和接近处于均衡状态。

河流的挟沙力等于或大于河流的含沙量。

而河流使河漫滩成为阶地的时期,一般是一个不稳定的时期,河流下切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河流的挟沙力大于河流的含沙量,以至于河流还有剩余的能量用于对河谷的加深。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上述两个时期河流作用的性质和负载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河流能否形成阶地取决于河流作用的性质和负载特征能否发生变化,特别是负载特征能否发生变化。

河流负载特征的变化又取决于河流含沙量,水量和比降的变化。

能改变河流含沙量,水量和比降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变化、构造活动、基面升降、流域环境的变化和河流系统本身的波动。

一般来说河流流域环流的重大改变主要受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的控制。

故能改变河流负载状况和河流作用性质,进而形成阶地的因素主要是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基面升降和河流系统本身的波动。

1、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形成阶地主要是通过构造抬升或下降改变河流比降来完成的。

在构造相对稳定时期,河流在均衡条件下形成宽阔的河漫滩,在强烈构造抬升时期河流下切形成阶地。

地壳运动不是持续进行的,它具有旋迴性,多级构造抬升的结果是形成多级阶地。

多级阶地的形成导致河道横剖面呈阶梯状地形。

同一时代阶地沿河分布,即河流阶地高度在河流纵剖面上的连线称河流阶地位相图。

多级阶地在河流纵剖面上表现为一束阶地,称阶地束。

构造运动的性质与强度是有差异的,故河流阶地形态上的表现也有相互不同。

下面简要介绍几类构造活动类型形成的阶地在河流纵剖面上的表现:①整体抬升②掀斜抬升,可分两类:A 向河流上游的掀斜抬升B 向河流下游的掀斜抬升③拱曲型抬升④断裂抬升2、气候变化由于气候变化造成河流相对负载的变化形成的阶地称气候阶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