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合格考知识点梳理--大气与天气、气候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

2.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地面的保温作用。

3.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因素及风向的判断。

4.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能够运用其分析全球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5.理解冷、暖气团和冷、暖锋的概念,掌握其成因、分布、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6.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气压分布和气流运动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7.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和成因。

8.学会根据图表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9.热点问题:全球变暖,酸雨,臭氧洞,城市热岛和雨岛。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

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水汽杂质少,水平运动为主

高层大气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

2.

(1)表现形式:选择性吸收、散射和反射。

(2)削弱强度:对流层大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通过对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受热过程,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具体图解如下:

【深度解析】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温室气体CO2、CH4、O3等→排放增多→吸收地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

→全球变暖

(2)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二、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但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可能会小于0.6℃或者大于0.6℃。

三、热力环流与等压面

1.成因: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

2.形成过程

(1)图解

(2)描述

地面间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

→空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易错警示】关于热力环流,具有“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的规律,切记该规律只适用于热力条件下的下垫面,受动力因素影响的大气环流或者高空不适用该规律。

【深度解析】

热力环流的实质

热力环流的实质是同一水平面的两个区域冷热不均引起气压差异和空气运动,所以只要是冷热不均或存在热力差异的两地,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如陆地和水面的热力性质有较大差异,在同样受热或受冷条件下温度变化幅度不一致,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

热力环流。

(1)海陆风

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

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3)城市风

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与等压线

1.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即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的力。该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2.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类型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

高空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地转偏向力

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

转偏向力、摩擦力

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影响风的因素

影响风向的主要因素:大气的受力状况、地转偏向力及其存在位置。具体表现是:

(1)同一平面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与等压线垂直;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若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及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应该是斜穿等压线,且从高压吹向低压。

(2)近地面的风运动过程中往往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高空的风一般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风向与摩擦力的方向总相反;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总与风向、摩擦力的方向垂直;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总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相反。

(4)高空和近地面没有明确规定的高度,但是一般以1500米为参考数值。

五、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

⎫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

①低纬度环流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2)六个风带⎩⎪⎨⎪⎧⎭⎪⎬⎪

⎫B 为低纬信风带D 为中纬西风带F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季节移动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深度解读】

地球由于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三抓”:

1.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以北半球为例)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2.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①低纬环流(0°~30°)⎩⎪⎨⎪

A.赤道低气压带热力因素a 、b.信风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因素

(2)②中纬环流(30°~60°)⎩⎪⎨⎪

B.副热带高气压带c.盛行西风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