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灭亡货币原因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货币与信用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货币与信用
一、 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把握秦汉时期中国币制的特点、沿革及其 原因、影响。
★了解秦汉时期中国货币种类、形制的变化 及货币流通状况。
★了解秦始皇统一币制、西汉武帝及王莽改 革币制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了解秦汉时期信用的形式及特点。 ★秦汉时期的金融理论(略)
二、秦汉时期的货币(P63)
◆规定货币种类分为黄金和半两钱两 种。
◆规定货币形制和单位:黄金为称量 货币,沿用金钣、饼金的旧形制; 单位为镒,1镒为20两。铜钱为圆 形方孔的铸币,单位是半两。从此 确定了中国钱币外圆内方的基本形 制。
◆规定铜钱的金属重量为“半两”, 并以该金属重量命名铜钱,叫“半 两”钱,后人称之为秦半两钱。这 是中国量名钱的开端。半两钱不是 秦统一后创造的新铸币,而是将统 一前秦国的半两铜钱推广到全国。
★两汉的货币与货币制度变迁:P63-69
◆西汉沿袭秦朝的货币制度,实行金钱 本位制,但黄金的单位和钱制有变化、 发展。
▼西汉仍以黄金和铜为币材,货币分为 黄金和铜钱。大额交易用黄金,小额 交易用铜钱。但因为黄金短缺,所以 实际流通的货币以铜钱为主。
汉代“马蹄金”
汉代“柿子金”
西汉金饼
西汉金饼
汉高祖和汉文帝
汉景帝
☆上述政策造成西汉“半两”钱的重 量名称与实际金属重量脱节,铜钱 的名目价值与实际价值脱节,劣币 膨胀,以至于“钱益多而轻,物益 少而贵”。可见,在金属货币制度 下,铸造不足值的劣币也会造成通 货膨胀。
历史趣闻秦朝货币介绍 秦朝时期的钱币秦半两钱的特征
秦朝货币介绍秦朝时期的钱币秦半两钱的特征导语: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政权,它是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秦王嬴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政权,它是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掉关东六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齐国,而完成了统一大业。
秦朝建立以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嬴政确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为皇帝,废谥法,以世计,自称始皇。
国家一切政务皆取决于皇帝,取消分封制度,推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要官吏均由皇帝任免。
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自为政,自己铸行货币,齐有法化刀,楚有爰金和蚁鼻钱,燕有明刀,韩有方足布,赵有尖足布,魏有桥足布,秦有圜钱等等。
钱币形状各异,轻重不一,并且有优有劣,换算困难,给当时的商品流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秦始皇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的政治家。
他出于国家统一的需要,于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最终统一了全国的货币。
秦始皇下令废除原各国的旧币,以秦币为基础推行新的货币制度。
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及至秦,分一国之币为三等。
黄金以镒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半两其形制仿玉璧纺轮的圜钱形制而来,方孔圆形,逐渐成为中国制钱的规定模式。
秦始皇不仅对货币的质、量、形、用有明确的规定,而且集中了钱币的铸造权,严禁私人铸钱。
实际上秦半两在铸造技术方面并没有超过先秦各国的铜铸币,它的流通信誉是靠国家的法律来维护的。
云梦竹简《金布律》记载:“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以丞、令印印,钱善不善,杂实之。
……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
”早在秦惠文王二年,初次行用钱的时候就把钱币的铸造发行权掌握在王室手中了。
讨论秦国灭亡的文章
讨论秦国灭亡的文章秦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国家,它的崛起和灭亡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国灭亡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个方面探讨秦国灭亡的原因。
从政治方面来看,秦国灭亡与秦始皇的强权政治不无关系。
秦始皇采取了集权制度,将大权集中于自己手中,取消了诸侯的封地,实行郡县制。
这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导致了政治腐败和压迫,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反抗。
同时,秦始皇的暴政和残暴行径也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加速了秦国的灭亡。
从经济方面来看,秦国的灭亡与秦始皇的过度征税和浪费有关。
秦始皇实行了均田制和统一货币制度,加强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统一管理。
然而,他过度征收农民的田赋和商人的税收,导致了农民的生活困苦,商业的萧条。
同时,秦始皇修建了大量的宫殿、陵墓和长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种过度征税和浪费严重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为秦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从军事方面来看,秦国的灭亡与外患和内乱有关。
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后,实力强大,但同时也招致了其他国家的嫉妒和敌视。
此外,秦国内部存在着分封制度的不满和军队的腐败问题。
在秦始皇去世后,秦国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内乱和军阀割据,这为外敌乘虚而入提供了机会。
最终,刘邦领导的汉军趁机进攻秦国,最终导致了秦国的灭亡。
秦国灭亡的原因主要包括政治原因、经济原因和军事原因。
政治上,秦始皇的强权政治和暴政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经济上,过度征税和浪费严重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上,外患和内乱导致了秦国的灭亡。
秦国灭亡后,刘邦建立了汉朝,继承了秦国的统一大业,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秦国灭亡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教训,警惕权力集中和暴政的危害,促进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秦朝的货币制度
秦朝的货币制度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而短暂的朝代,它不仅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格局,还在经济领域有诸多创新和改革。
其中,货币制度的变革成为了秦朝经济政策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秦朝的货币制度,并探讨其对当时经济的影响。
一、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秦朝之前,中国的货币形式主要是贝壳、布帛、金银等实物,交换手段相对局限。
然而,在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货币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二、秦朝的货币制度改革1. 统一货币制度秦朝在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统一的货币制度,取消了以往各国不同的货币形式。
官方发行的货币主要有铜钱和金币两种,为了增加货币的使用范围,也接受了民间流通的银币。
2. 铸造标准化秦朝对货币的铸造进行了标准化的改革。
铜钱规格统一,重量标准化,直径相对一致,这样便于交易和流通。
此举提高了货币的可信度,方便了交换,也减少了通货膨胀的可能。
3. 货币流通的限制为了控制经济和维护政治稳定,秦朝实行了严格的货币流通限制政策。
只有官方发行的货币才能用于交税和公共征收,私人铸币和流通的货币都被视为非法行为。
这样的政策有效地稳定了货币制度,确保了国家财政的稳定和统一。
三、秦朝货币制度的影响1. 经济统一和交易便利秦朝的货币制度改革促进了经济的统一和交易的便利。
货币统一为商品交换提供了更方便的媒介和尺度,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人们可以通过使用相同的货币来进行交换,降低了交易成本,增加了交易活动的频率和规模。
2. 增加政府收入和控制经济秦朝的货币制度改革为政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征税和收入途径。
通过发行官方货币和限制私人铸币的行为,政府能够控制货币供应和流通,从而实施经济调控政策,稳定物价,维护金融秩序。
3. 提高社会阶级差异和不平等尽管秦朝的货币制度改革使得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社会阶级差异的加剧和贫富不均的问题。
随着货币的流通,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阶层分化明显,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恶化。
秦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秦国灭亡的真正原因秦朝的灭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以下将详细讨论秦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首先,秦朝对于百姓的残酷统治是导致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秦始皇采取了严苛的法家政策,在统一天下后,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国的实力,并加强对境内各地的控制。
同时,秦朝实行了一系列苛刻的法律制度,如以法治国、重刑峻法以及大规模的劳动力投入,使得百姓生活极为艰难。
这样的统治方式引起了人民的不满,社会治安恶化,民间反抗情绪逐渐上升。
其次,秦朝的统治造成了国家财政的困难。
秦始皇实行了徭役制度,将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如修建长城、兵器制造等,花费巨大。
同时,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度,增加了地方财政开支,造成国家财政紧张。
而秦朝的对外扩张政策,积极进攻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使得军事费用大量增加。
这些因素导致秦朝财政破产,百姓负担加重,社会经济陷入混乱。
第三,秦朝的政治腐败也是导致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秦朝实行了世袭制,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而且皇帝的权威凌驾于一切之上。
这种权力过于集中的政治制度,使得朝政不透明,缺乏监督和制约,导致了权力滥用和腐败的问题。
高官们追求权力和财富,谋取私利,而忽视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这种腐败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形象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引起了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最后,秦朝内外交困也是灭亡的原因之一、在对外战争方面,秦朝数次进攻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造成巨大的军事消耗。
同时,秦朝还与赵、楚等强大的诸侯国发生冲突,激化了矛盾。
在内部方面,由于权臣李斯等人的专断行为,引发了一系列军师之争,使得秦朝内部陷入混乱。
这些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秦朝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困境,最终导致了灭亡。
综上所述,秦朝的灭亡是由于残酷统治、财政困难、政治腐败以及内外交困等多重因素所引起的。
秦朝在短短几十年内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但由于种种原因的积聚和冲突,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灭亡的结局。
然而,秦朝的建立和灭亡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秦朝的货币流通
秦朝的货币流通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货币流通作为经济领域的核心问题,对于一个朝代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秦朝货币的发展历程、货币制度与政治关系、以及货币流通对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秦朝的货币流通情况。
一、秦朝货币的发展历程秦朝货币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货币是以金、银、布帛等实物形式存在的交换媒介。
随着战国时期的割据混乱局面,货币交换的需要日益增加,各国纷纷采用铸造铜钱的方式来解决交换问题。
而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后,秦始皇统一了货币制度,实行了两种货币:金、银货币和铜钱。
这种货币制度在秦朝统一中原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二、货币制度与政治关系秦朝的货币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状况密切相关。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之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其中包括了货币制度的规定。
秦朝实行的货币制度对于巩固统一政权、加强国家财政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在各地铸造统一的货币,不仅便于交换,也有利于加强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和统一法律的实施。
同时,秦朝政府通过控制货币的发行和流通,还能够调控经济,维持社会稳定。
三、货币流通对经济的影响货币流通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经济的繁荣与萧条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秦朝,货币的流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货币的使用方便了商品交换,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和经济的繁荣。
另一方面,通过控制货币的流通,秦朝政府能够调控市场,平抑物价波动,维持社会稳定。
货币的流通还带动了乡村和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兴盛。
总结:秦朝的货币流通在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货币的发展历程、与政治的关系以及对经济的影响,展示了秦朝货币制度的特点和秦朝经济社会的状况。
货币流通作为经济社会的基础,不仅反映了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特点,也为后世的货币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
通过对秦朝货币流通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发展和货币制度的变迁。
秦汉两代的币制演变与货币流通分析
秦汉两代的币制演变与货币流通分析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统一了各个诸侯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这一历史事件也将中国的铸币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创了中国货币发展的先河。
秦汉时期,铸造钱币的数量不断增加,货币的使用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秦汉两代的币制演变是中国货币发展的一段重要历史。
一、秦始皇时期的货币流通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对货币的规范化管理。
在秦始皇时期,货币主要是铜钱和金币。
铜钱分为大钱和小钱两种,金币则有方孔和圆孔两种。
这种货币制度在当时虽然是非常新颖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钱币制造工艺不一、容易造假、铸币数量过大等等。
秦始皇一共铸造了200亿元。
这时期,货币的使用范围并不十分广泛,许多人仍然使用贝壳、布匹、矛、铁器等物品进行交换。
因此,秦始皇时期的钱币并没有完全代替传统的物物交换方式,这种现象在汉朝时期也同样存在。
二、汉武帝时期的货币流通汉武帝时期,由于铸币业的发展,货币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
在这个时期,铸币质量得到了大力提升,各种钱币也得到了更好的规范化管理。
此外,在规模上也得到了提升,汉武帝一共铸造了5500万两钱,其中铜钱占99%。
这种数值和比例的变化也表明了铜钱货币体系已经基本成形。
汉武帝时期的货币流通现象,除了继续沿袭秦朝时期的大、小、微三种铜钱外,还开始出现善质、五铢、刀币等多种新型铜钱。
这些新型铜钱的使用不仅方便了交易,而且汉朝政府也通过铸币来展示自己的统治力量。
然而,铸币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依然存在,许多银子成分掺杂不明的“假钱”也开始出现。
三、汉末时期的货币流通汉朝后期,由于政治、经济危机的爆发,货币系统逐渐瓦解。
到了三国时期,由于铸币的不断泛滥,百姓纷纷弃用铜钱,转而使用其他的物品进行交易。
由于铜币大量产生的同时,粮食、商品供应减少而贬值,甚至出现了兑换十文钱一升米的怪现象。
最终,汉朝灭亡,货币系统也随之瓦解,而随之产生的动荡使得物物交换方式重新流行,铜钱货币体系的发展也暂告一段落。
秦灭亡的原因探究
秦帝国只存在了14年,绝非历史课本上,暴政两个字那么简单。
大体以下七个原因:①通货紧缩;②废除分封制;③统治阶层内斗;④战线过长;⑤触及知识分子利益;⑥军国主义传统;⑦非法政权。
一、经济上,强行统一六国货币为“秦半两”,导致货币供应不足,通货紧缩。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开始统一六国货币。
“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之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秦二世继位后,两次颁布“复行钱(这个命令必须执行)”令。
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政策执行不力,秦二世强行收集六国货币并销毁。
六国农民、小商人之前累积的财富都是旧币,但旧币因为政府销毁而迅速贬值。
但是,“秦半两”铸币速度相对较慢,货币供给不能满足需要,不断增值。
于是,当部分人有了“秦半两”之后,更倾向于储存升值而不是消费。
无人购买的商品价格逐渐下降,出现了“物贱钱贵”的局面。
严重的通货紧缩,造成短时间内的经济大萧条,大量民众破产。
二、政治上,“废分封,行郡县”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严重超前,过于激进。
分封制,形成于三皇五帝,渐亡于明初。
中国土地面积庞大,分封制解决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鞭长莫及,也有利于外族入侵或内部叛乱时“封国”拱卫中央。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包括二十个儿子在内的宗室,包括皇后在内的外戚“无尺寸之封”。
宗室外戚因此而没落。
这就造成了中央对边关地区无力管辖(秦始皇巡视九州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也没有势力来拱卫中央。
也造成了扶苏公子自杀、胡亥的其他兄弟姊妹轻易被杀。
而当刘邦杀到咸阳城下的时候,秦王子婴也成了瓮中之鳖。
三、皇帝独裁的大一统,没有形成强大的统治阶层,没有处理好接班人问题。
宗室外戚宦官、士人官僚、军功勋贵,这三大势力一直是历朝历代的统治阶层,他们共享权势和利益。
秦自统一之初,政坛上除了秦始皇以外,没有形成三大势力鼎足而立的局面。
秦灭六国后,宗室不给封地,外戚被诛杀,士人被清洗,勋贵被灭门。
统治阶层被瓦解,但是新官僚阶层在秦始皇死前,没有形成足够丰满的羽翼支撑这个王朝。
细谈秦国灭亡的原因
细谈秦国灭亡的原因大纲:一、秦国崛起及其统一中国1.1 秦国的背景及先秦时期的政治形势1.2 秦始皇的改革及对中国的影响1.3 秦国完成统一中国二、秦国灭亡的原因2.1 秦国内部矛盾的加剧2.2 秦国对外扩张的失败2.3 秦始皇死后政治制度的失控三、秦朝的影响及启示3.1 秦始皇的法治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3.2 秦朝统一中国带来的文化融合3.3 秦国灭亡对后世王朝的启示摘要:秦国灭亡的原因可以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政治上,秦国自始皇帝时期就实行了强权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而忽视了地方的自治,导致了国家内部矛盾的加剧。
其次,军事上,秦国在征服六国时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随之而来的就是打压百姓、加重赋税、奴役民众等问题,引起了民心的不满。
再者,秦国在征战中过分依赖法家和李斯之类的权臣,没有给予重任的总是将才,这也导致了军队的失去灵活性,无法应对复杂的战争局势。
此外,经济上,秦国在秦朝初期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家经济的脆弱性更加明显。
而文化上,秦国在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使得文化繁荣停滞不前,也未能赢得民心。
社会上,秦国的法律制度过于苛刻,社会矛盾也逐渐加大,导致了社会动荡。
综上所述,秦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政治上存在问题,还有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的问题。
当时的秦国并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或者是政治权力的局限性导致了无法解决问题。
这也提醒我们,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充分认识到各种问题的复杂性,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一、秦国崛起及其统一中国1.1 秦国的背景及先秦时期的政治形势1.2 秦始皇的改革及对中国的影响1.3 秦国完成统一中国一、秦国崛起及其统一中国1.1 秦国的背景及先秦时期的政治形势秦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和河南省一带。
在春秋时期,秦国是一个小国,但在战国时期,秦国经过长期的努力,逐渐发展成为强国。
秦朝货币制度
秦朝货币制度一、背景介绍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货币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探讨秦朝货币制度的形成、发展和特点。
二、货币的起源秦朝货币制度的形成不仅与冶铸技术的进步有关,还与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密切相关。
在战国时期,中国形成了以铜钱为主的货币媒介,替代了以粮食、丝绸等实物交换的方式。
随着统一的秦朝的建立,货币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和发展。
三、秦朝货币制度的发展1. 统一货币秦朝在统一全国后,实行了统一的货币制度,推行了统一的货币单位——“半两”,也就是半两重的铜钱。
这一举措大大方便了各地货币的流通和交换。
2. 铸币中心为了确保货币的统一和稳定,秦朝设立了中央的铸币中心,由政府来负责铸造和管理货币。
这个措施有效打击了地方豪强私铸货币的现象,维护了货币的稳定性。
3. 货币形制与文字标记秦朝的货币主要以铜钱为主,形制主要为圆形,还有方孔铜钱。
在铜钱的正面和背面,都刻有文字标记,标明了铸币中心、重量和货币价值等信息。
这种标记使人们容易辨认和使用货币。
4. 货币流通范围的扩大秦朝的统一政权加强了对经济的掌控,扩大了货币的流通范围。
秦朝的征服战争使得国内外贸易得到了大幅发展,货币也逐渐成为交换和支付的主要手段。
四、秦朝货币制度的特点1. 货币的统一性和稳定性秦朝货币制度的最大特点是货币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铸币中心的设立和统一的货币单位,确保了货币的统一,减少了地方豪强的干预和私铸货币的情况。
同时,秦朝政府对货币的严格管理,使得货币的价值能够相对稳定,保证了经济的正常运转。
2. 标记的使用与普及秦朝货币制度使用文字标记的做法,使得人们能够迅速辨认和使用货币。
秦朝铸造的铜钱上刻有明确的文字标记,这一创新为后世货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秦朝的货币制度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持。
货币的统一和流通范围的扩大,推动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秦代货币思想略考
秦代货币思想略考杨建飞【期刊名称】《《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39)004【总页数】5页(P18-22)【关键词】秦代; 货币制度思想; 启发意义【作者】杨建飞【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33; F822.1秦国起初只是一个西方边陲小国,比较落后,东方及中原各国都排斥它,把它比作戎狄。
虽然在秦穆公时曾称霸一时,但秦穆公之后的二百七十余年间,秦国偏居一隅、国力衰弱。
直至秦献公之后,秦国锐意改革,国力逐渐强盛。
秦孝公(前361-前338)时任用商鞅进行国家治理制度的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到了秦王嬴政时,“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1](P1963) 自周平王东迁后,秦襄公被封为诸侯的秦早期到秦二世亡国,其间历时六百一十年。
在如此长的时间内,秦国政治经济军事不断发展,后来居上,最终超越其他诸侯国,完成了全国统一。
虽然关于秦国在经济发展中的成就的历史文献及传世事件不多,但是其许多经济制度尤其是货币制度对汉及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秦代货币制度研究在中国封建社会货币经济财政制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当今社会也有现实启示与价值。
一、秦代货币结构思想历史文献中关于秦代货币制度的记载较少,最早关于秦代货币改革记载的文字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
立二年,初行钱。
”据钱剑夫先生在《秦汉货币史稿》中的考证,在这里“初行钱”当作首次使用钱币来讲,明显是不合理的。
在《商君书》中对秦国使用钱币有如下几点记载:故曰:赞茅、岐周之粟,以赏天下之人,不人得一升;以其钱赏天下之人,不人得一钱。
[2](P139)今臣之所言,民无一日之繇(徭),官无数钱之费,其弱晋强秦,有过三战之胜,而王犹以为不可,则臣愚不能知已。
[2](P133)奚谓轻治?其农贫而商富——故其食贱者钱重,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
秦朝的货币制度历史上最早的统一货币制度
秦朝的货币制度历史上最早的统一货币制度秦朝的货币制度:历史上最早的统一货币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因其统一中国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而闻名于世。
然而,秦朝不仅仅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同时也在经济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其中,秦朝实行的货币制度,是历史上最早的统一货币制度之一。
一、秦朝货币的发展背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多种货币形式,如铜钱、贝币等。
然而,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统治和交流不稳定,使得货币的交换存在着很大的不便。
因此,秦朝在统一中国后,着手建立了一个统一的货币制度,以促进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二、秦币的发行与特点秦币以铜钱为主,这是当时最广泛流通的货币形式。
秦币采用方孔圆钱的制作工艺,方钱有透明的孔洞,方便穿线使用。
秦币的铸造在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之后就开始了,其特点是规格统一、形制规整,方便计量和交易。
秦朝的货币制度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首先,秦币的统一发行促进了各个地区的经济交流。
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人们都能够使用统一的货币进行交易,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地区之间货币不通和贸易不便的问题。
其次,秦币的规格统一使得计量更加准确、方便。
商人们能够准确地估算物品的价值,从而减少了交易中的争议和纠纷。
此外,由于秦币的形制规整,其使用寿命更长,从而减少了货币制度的频繁更替,降低了社会的经济成本。
三、秦货币对经济的影响秦朝的货币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显著的。
首先,秦币的发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由于秦货币的普及和便利性,人们更加愿意参与经济活动,从而带动了商品流通的扩大。
其次,秦朝的货币制度刺激了铸币行业的发展。
为了满足经济的需求,秦朝建立了许多铸币厂,提高了货币的产量和质量,也为后来的铸币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秦货币的稳定性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经济环境,进一步鼓励了商业活动和经济发展。
总结起来,秦朝实行的货币制度是历史上最早的统一货币制度之一。
秦朝货币之谜刘三解
秦朝货币之谜刘三解在《大秦帝国死于货币战争?》一文中,三解回顾了“统一货币”导致秦帝国灭亡的三种说法,其源头出自经济学家朱嘉明教授之手,可谓“言之成理”,但是,由于其在事实层面的偏差,尽管有一整套经济学理论支撑,仍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其实,情况类似的“言之凿凿”还有很多,却往往只是基于史书中一两句话进行的“仿汉式”建构,殊不知,秦朝的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与汉制有诸多不同,落实到货币层面,更是相去甚远。
说得直白点,时至今日,连“秦钱”本身的诸多谜团都没有解开,还总结什么规律?本文,就是解谜的第一篇。
一九年义务制教育告诉我们,秦朝统一后施行了“统一货币”的制度,六国各式各样的青铜铸币被替换成了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这也是秦始皇的一大功绩。
这种结论当然是基于“史料”的总结,最重要的就是两条: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
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
(《史记·平准书》)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臧,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
(《汉书·食货志下》)《史记·平准书》中的这段“太史公曰”,“一中国之币为(三)等”的“三”字,在中华书局点校本中依据《汉书·食货志》改为“二”字,完美地照应了后文,因为后面只提到了“上币”黄金和“下币”半两钱,没有“第三种”。
这种文本逻辑的“通畅”如果没有出土简牍的旁证,绝对无懈可击,可偏偏在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的《金布律》中有如下规定:布袤八尺,福(幅)广二尺五寸。
布恶,其广袤不如式者,不行。
钱十一当一布。
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
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择行钱、布者,列伍长弗告,吏循之不谨,皆有罪。
翻译过来就是:“行布”,也就是作为“流通货币”的布,是有明确规格的,只有长度八尺,横宽二尺五寸的布,才能作为“行布”,布的质量差或长宽不符合标准的,不允许作为“行布”使用。
秦朝的货币制度统一货币的重要意义
秦朝的货币制度统一货币的重要意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朝是一个重要而震撼人心的时期。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国家。
与此同时,秦始皇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统治,其中包括统一货币制度。
秦朝的货币制度统一对于秦朝以及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一、秦朝统一货币制度的背景在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不同国家拥有各自独立的货币制度。
这种多元化的货币制度给帝国统一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少困扰。
为了实现帝国的一体化管理和加强对内外经济关系的控制,秦朝决定统一货币制度。
二、秦朝统一货币制度的作用1. 促进内外贸易的发展秦朝统一货币制度废除了六国各自的货币,统一使用秦朝的铜钱作为流通媒介。
这进一步促进了内外贸易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交流障碍。
人们无需再面对不同货币的兑换问题,方便了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2. 加强国家统一管理能力秦朝统一货币制度是其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国家统治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统一货币制度,秦朝能够更好地掌控财政状况和经济运作。
国家能够集中掌握货币的发行量和价值,从而更有效地调控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国家的管理能力。
3. 提高赋税效率统一货币制度还带来了赋税效率的提高。
在六国时期,各自的货币往往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价值,导致实施赋税困难,容易产生混乱。
而秦朝统一货币制度使税收征收更加统一和规范,加强了赋税管理,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增长。
4. 加强国家形象和国家认同感秦朝统一货币制度的实行,使得秦朝可以在经济领域进一步展示其强大和统一的国家形象。
同一的货币标志着同一的国家统治,加深了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
这种共同的货币也有助于巩固秦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三、秦朝统一货币制度的局限性尽管秦朝统一货币制度带来了许多益处,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统一货币往往基于权力和政治需要,因此会产生通胀等经济问题。
其次,由于主要使用铜钱,负担较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压力。
论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论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有很多,包括政治、经济、诸侯反抗和民生困顿等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首先,政治上的原因。
秦朝在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取了强力集权的政治制度,封禁儒家文化,实行法家的“焚书坑儒”政策,压制异见声音,严厉打击异己,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导致社会上的不满情绪逐渐积累。
同时,秦朝实行严苛的法律制度,对于民众的刑罚重,税收高,暴政盛行,使得民众非常痛苦。
这些政治手段让人民对秦朝的统治感到厌倦,从而导致了秦朝最终的崩溃。
其次,经济上的原因也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建国初期,秦朝秉持着“发财国家”的理念,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大力发展农业,使得国内农业经济繁荣,但在商业方面限制过于严格,导致商业经济发展缓慢,影响了经济的整体发展。
此外,秦朝频繁的征战和修筑大型工程也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资源,加上过度征收赋税,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使得秦朝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化,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再者,诸侯反抗也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秦朝统一六国后,诸侯国变成了秦朝的郡县,君主们失去了以往的封地和土地,不再拥有独立统治的权力。
这让原本强大的诸侯国感到不满,许多诸侯开始策划反抗。
其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他们借助秦末的混乱局势,谋取反秦独立的机会,反对秦朝统治。
这次农民起义在秦朝灭亡后进一步演变为楚汉战争,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最后,民生困顿也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秦朝的统治政策给普通民众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苦难。
不仅税收重,赋役繁重,而且秦朝的修筑工程和征战导致大量男丁被征召,农民失去劳动力,生活困苦。
此外,由于秦朝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导致了儒家文化的衰落,学术界的空虚,进一步加重了民众的痛苦和不满情绪。
这些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使得民众的抵触情绪到达顶点,成为秦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秦朝灭亡有诸多原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诸侯反抗和民生困顿等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秦朝的崩溃。
秦朝的货币制度与财政政策
秦朝的货币制度与财政政策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统一货币制度的朝代,其货币制度与财政政策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秦朝的货币制度及财政政策,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秦朝的货币制度秦朝在统一六国后,取消了以前各国独立的货币制度,实行了统一的货币制度。
秦朝的货币主要有两种:铜钱和布币。
其中,铜钱是最主要的货币形式,广泛流通于全国各地。
铜钱的制作使用了统一的标准,使得铜钱之间可以互相流通,方便了商品交换和经济发展。
秦朝的货币制度还包括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用来规范货币的发行和流通。
例如,根据《秦律》规定,私自铸造铜钱的人会被严厉惩罚,以维护货币的稳定性和信用。
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有效地维护了货币制度的正常运行。
二、秦朝的财政政策1. 税收制度秦朝实行了一系列的税收制度,包括徭役、粮税、商税等。
其中,徭役是根据土地面积和人口收取的劳动力税,粮税是以农产品收取的税金,商税是对商业交易征收的税收。
这些税收制度为秦朝提供了可观的财政收入,也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
2. 货币政策秦朝通过严格的货币管理,加强了对整个货币流通的控制。
一方面,秦朝规定了统一的货币标准,提高了货币的稳定性和流通性;另一方面,秦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私自铸币和操纵物价等,以保障货币的有效发行和流通。
这种货币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财政的稳定。
3. 租庸调制度秦朝实行了租庸调制度,通过对土地的收租和对人口的征调来获取财政收入。
这一制度不仅为秦朝提供了大量的军费和行政开支,还鼓励了农民种植农作物和发展农业生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三、秦朝货币制度与财政政策的影响秦朝的货币制度与财政政策在当时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统一的货币制度加强了商品交换和经济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其次,合理的税收制度和货币政策为国家的财政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为秦朝的军事扩张和行政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最后,租庸调制度的实施不仅为国家提供了财政支持,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秦朝币制改革内容
秦朝币制改革内容在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种类繁多,形状、重量和图案各不相同,给商品流通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为了统一货币,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秦始皇下令进行币制改革。
这次改革对于秦朝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改革的背景与目的战国时期的货币制度混乱不堪,各国使用的货币种类多样,不仅形状不一,而且质量也参差不齐。
这种状况导致了交易的不便和经济秩序的紊乱。
因此,秦始皇决定对币制进行改革,以促进商品流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改革的内容及影响1. 废除旧币:秦朝全面废除了六国原有的货币,禁止使用各种不规则的货币形式。
这一举措为新币制的推行奠定了基础,消除了旧币带来的混乱局面。
2. 新币的设计与铸造:秦始皇命人设计了一种新的货币——圆形方孔钱。
这种货币的正面中央有圆圈,代表“天圆地方”的思想;背面有国王的头像或兽面纹饰等图案。
同时,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铸币工作,确保了货币的质量和数量。
3. 货币单位统一:秦朝将货币单位统一为“半两”,即每枚铜钱的重量为半两,方便了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
此外,还规定了不同面额的钱币数目,如一百钱为一溢、五百钱为五溢等,使得交易更加便捷。
4. 推广新币:为了扩大新币的使用范围和影响力,秦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广新币。
例如,规定官员俸禄只能用新币支付,鼓励商人使用新币进行交易等。
这些措施有效地扩大了新币的市场份额。
5. 影响:秦朝的币制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繁荣。
由于货币的统一和标准化,各地的交易变得更加便利快捷。
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推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这也为后来的朝代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成为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三、结语总的来说,秦朝的币制改革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决策,它推动了商品流通和经济繁荣,巩固了秦朝的统治地位和统治基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发展变化,古代货币制度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因此,后世历代王朝不断调整和完善货币制度,使之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秦汉时期货币制度有着独特的历史脉络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秦汉时期货币制度有着独特的历史脉络古代货币制度的萌芽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从原始社会末期偶然的、个别的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发展到长期的商品交换过程中,充当一般等价物进行交换的实物货币也逐渐从众多品中分离出来。
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
现多数认为,贝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货币,也是原始的实物货币发展的最高阶段。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实物货币发展的繁盛时期,也是衰落期,主要包含布帛与贝,殷商时期起货币作用的媒介物很多,此时石铜并用。
从以物易物如布帛、海贝、农具等交换媒介物发展为开始。
贝在夏代已经完成了向货币转化的过程,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商代以珠、玉为上币,沿袭至西周。
现实角度解释其具有以下基本条件:第一是本身有功用:第二是有天生的单位:第三是坚固耐久:第四是便于携带。
因此,以贝币为代表的实物货币的演变凸显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铜贝的出现是金属铸币的萌芽,标志着货币开始逐渐脱离商品货币形态。
东周四大货币体系的形成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都城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夏商周时期的货币制度形成于东周时期, '工商食官'制的打破,货币形制多元化,逐渐产生四大货币体系即:布币、刀币、圆前、楚币。
布币体系:布钱源于三晋两周地区,不同于早期实物货币布帛,形状有两足,根据形状特点与时代,经历了从原始布、空首布到平首布的演变阶段,因布的四个部位:首、肩、足、裆的不同,又分为多种类型。
刀币体系:按铸造国家和本身的形状特点,形成齐刀、齐明刀、针首刀、尖首刀、明刀、直刀、圆首刀等类别,也有按面文与背文不同划分的,具有地方特征与过渡性。
圆钱体系:圆钱或称'环钱',据推测是仿纺轮形状铸造,有圆形圆孔与圆形方孔两种形制,圆钱始铸多以魏国居多,秦钱受其影响,方铸圆钱。
至战国晚期向方孔演变,具有承上启下的货币形态,根据形制的不同,使用国家亦不同,在先秦金属货币演变中,随着秦统一六国,秦最终以圆形方孔圆钱统一币制。
从经济学角度解读秦朝都是怎样衰亡的?
从经济学角度解读秦朝都是怎样衰亡的?每个人对历史的解读都不一样,政治家看到的是权术阴谋,文学家看到的是故事人物,思想家看到的是文化渊源,也正是因为每个人看待历史的角度不同,所以根据某个目的删选后的历史完全可以服从个人意志,难怪有位美国人说历史不过是一条“谎言的密西西比河”,而中国人几乎是天生的政治家,在琳琅满目的历史书籍中,政治始终是中国人解读历史的最重要线索,除此之外,你很难听到另外一种声音,而以史为鉴,方知兴衰,今天,就让我们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尝试另一种思维方式,努力做到客观公正地审视让每个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悠久历史。
我不知道是因为中国人的中庸思想还是什么其他原因,贵族精神和武士精神在这个国家几乎毫无踪影,所以这个国家的人民几乎比任何其他民族都更容易忍受统治者对自己人权和自由的践踏而非是因为反抗可能引起的流血和牺牲。
甚至有人把“忍”字奉为至高美德,认为只要拥有了一个人或者一家人的和谐就可以不管天下大乱天昏地暗,“英雄主义”更被嘲笑为抢出风头,人民的“公共意识”更让人不敢恭维。
另一方面,这个民族又太缺乏冒险精神,比如说,安土重迁是任何一个地球居民都会有的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但当生存遇到威胁的时候,很多国人更愿意在自己的土地上饿死而不是去其他地方寻找可能出现的新的机会。
种种原因加在一起,都使得这个民族对统治者的任何政策都表示顺服,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有反抗之心,也正是如此,这片土地上的王朝交替深深吸引了我,要知道这个国家上任何一个新的王朝新的统治者的诞生都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显得困难得多。
有趣的是,在对中国历史的解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把一个王朝的覆灭归结为统治者的昏庸或暴戾,如果历史可以这样简单,它根本就不足以值得我们如此慎重的对待。
我个人认为,一个王朝覆灭的最直接原因是国家政策完全偏离了社会现实,与当时的经济水平格格不入或者背道而驰。
接下来,我将努力挖掘真相,将零星的片段拼凑起来,争取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认真审视我们的千年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史记 六国年表》—— 三十七年十月,帝之会稽、 琅邪,还至沙丘崩。子胡亥立,为二世皇帝。 杀蒙恬,道九原入。复行钱。
强行推行秦半两会马上带来以下影响:
• 1.强令废除旧币,会使各国原来用旧货币计算的民间财富迅速贬 值,不分贵贱所有人的财富都会缩水,引发大范围的恐慌。
• 2.民间为了获得合法货币进行交易,不得已快速、低价的抛售财 产,导致“物贱钱贵”。 • 3.相对于民间财富贬值,秦半两的购买力会大幅度升值,民间为 保值增值,会囤积秦半两,而不是拿出来消费流通。 • 4.当市场流通需要大量的货币时,不仅政府无法铸造出足够的货 币,更可恶的是秦二世后来铸造了大量质量低下的劣币。 • 5.本地交易靠人们互相熟悉尚可勉强进行,但是跨区域的陌生人 贸易却难以开展,只能以物换物。 • 6.严重的通货紧缩,使买的人买不到,卖的人卖不出去,商家关 门裁员,出现大量失业人口,导致经济短时间内进入大萧条,爆 发经济大范围动荡。 • 7.大量的民众破产失业,为旧贵族的造反提供了足够的民众基础。
致秦灭亡 的货币
---经济2班 ---蔡鹏
列 宁
灭毁 其灭 货一 币个 社 。会 最 有 效 的 方 法
是 毁
相 信 不 出 明 晚 , 必 有 革 命 亨 。 利
福 特
统 是 极 好 的 。 因 为 他 们 若 是 懂 , 我
一 国 人 民 不 懂 本 国 之 银 行 和 货 币 系
梅 耶 罗 斯 柴 尔 德
行 , 我 不 在 乎 货 币 发
— ·
—
—
.
废除六国货币,强行推行“秦半两”的货币政策, 因为货币的供应不足,导致严重的经济萧条。
中国大多数朝代,不是亡于通货膨胀,而是亡
于经济萧条。因为,只要在金属货币形态下,
不会发生现代人所熟悉的那种通货膨胀。其实, 秦朝不是亡于苛政,而是亡于经济萧条。秦末 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是秦始皇驾崩前一年统一
为 什 么 同 样 的 苛 政
年 两 年 的 短 期 政 策 ,
秦 国 的 苛 政 不 是 一
秦国因为无节制的货币政策,而出现全国性的经 济剧烈动荡,这是快速瓦解的关键诱因。
• 在统一货币之前,六国市场中的货币供应主要来自本国的铸币 商(官、私皆有),虽然种类繁多,但已经流通了数百年,而 且供应充足。六国民间百姓可能其毕生的财富积累,都是用本 地货币来计算和储存。 • 秦始皇死后不久,胡亥强行推行秦国的“半两”,把六国的货 币收集、销毁,强制退出市场流通。
不愿意接受这种减重的半两钱,致使其流通 困难。秦二世就重申行钱的法令,将这种不 足重的轻钱规定为国家的法定铸币,用严刑 峻法强迫百姓接受和使用。重量不足半两的 铜钱却仍强迫百姓按照半两的面值使用,这 实际上是以通货贬值的方式,变相掠夺百姓
的财富。半两钱的信用从此大坏,变成了所
谓的“恶钱”。
上图来自《輕重無常的秦半兩》, 最大的是标准半两,后面是秦政府 后期发行的劣币。
变化。
• 4.当合法货币只有一种完全垄断的货币时,缺少不同币种的竞争,政 府就会对货币上下其手,偷工减料。
货币统一后的仅一年,秦二世又发行了大量重量 减半的劣币,强行让百姓使用,导致严重的通货 贬值。
毁弃“半两”旧模,另铸新的钱范,将原来 的标准半两减半重量,铸成“轻钱”,仍然
按照原来“半两”的面值投放市场。老百姓
为什么政府无法铸造出足够的货币
• 1.因为政府是行政指令驱动,而不是市场指令驱动。 • 2.铸币商逐利,当发现货币购买力增加,有利可图的市场指令会驱动 他们迅速的大量铸造新币,获得利润的同时,满足了市场对货币供应 的需求,货币购买力保持在正常范围。 • 3.政府把铸币权强行从民间收缴,货币供应量由政府指令决定,需要 层层批准,不能擅自铸币,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反应速度远远慢于市场
货币的币制改革,推行“秦半两”,彻底消灭
六国货币的残余影响,摧毁了传统的多元货币 制度,于是,货币供给不能满足需要,出现
“物贱钱贵”的局面,于是农民受到伤害,手
工业者受到伤害。
内 让 帝 国 全 面 崩 溃 ?
在 秦 始 皇 死 后 两 年
崛 起 统 一 六 国 却 又
能 使 秦 国 一 百 年 内
• 真正有能力抵抗政府政策的,洽洽是六国残存的旧贵族,这为他们造
反提供了充分的经济和民众基础
综上所述
• 强令推行的货币统一政策和超发劣币,引发全国性、不分贵贱阶层的 全面经济动荡,是导致秦始皇死后帝国就快速瓦解的关键诱因。 • 但是这并不否认苛政是秦亡的原因,因为如果没有苛政,就不会制定 这样不合理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伤害也不会这么巨大。 • 同时也不否认货币统一是好事,但是政府无节制的货币政策,反而给 经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