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精品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课题课型复习我们四周的空气编写集体商讨时间月日使用改正时间月日1.进一步认识空气的成分、空气污染的危害和防治。
知识与2.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工业制法,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技术3.加深对纯净物、混淆物、化合反响、分解反响、氧化反响、催化剂、催化作用等观点的理解。
教课目的过程与1.经过对本单元网络的整理和形成,培育学生剖析和归纳能力。
2.经过沟通、议论、展告知识网络,培育学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方法3.经过点拨、激励,培育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 1. 认识化学与我们生计、生活、生产息息有关,形成热爱化学的感情。
与价值观2.经过同学的总结、参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课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教课难点形成第二单元知识网络。
教课流程设计活动设计二次备课环节教课识题情景导问题 1这位科学家叫做,他正在做入的实验是,经过实验得出的的结论是知识点 1空气问题 1 空气的成分所占空气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次序是:空气成分体积分数问题 2 为何说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以下现象跟什么有关?⑴支持焚烧,供应呼吸;⑵制造化肥或炸药;⑶霓虹灯发出不一样颜色的光;⑷植物的光合作用;回教师提出问题 1,让学生经过剖析议论后踊跃回答,相互增补和改正。
引入课题。
第二单元我们四周的空气教师指引学生进行重点回首,同时组织学生展现沟通。
指导学生填写表格,教师选择一份有代表性的答案投影展现,师生共同反应改正。
教师展现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抢答。
⑸形成云雾雨雪。
问题 3把污染源与其危害连线。
指引学生自主研究、小组合粉尘?酸雨议、展现沟通。
顾塑料袋?沙尘暴教师投影一份答案,指引学二氧化硫?白色污染生剖析对错。
一氧化碳?温室效应说明二氧化碳一般不做为污氟里昂?臭氧层损坏染物,但在长时间内会惹起温室与二氧化碳?煤气中毒效应。
问题 4以下物质哪些是纯净物?指导学生判断纯净物与混淆哪些是混淆物?怎样判断?物的技巧。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具备以下基础:掌握了空气的基本成分及其性质,了解了空气污染的途径和危害,对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实际应用和深入理解方面,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操作技能尚不熟练;对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于教学难点的解决,我计划采取以下策略:
-通过实验演示和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
-定期组织复习课,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训练,确保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提升。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通过学习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导学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复习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和概念;2.温故知新,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3.提醒学生注意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和易混淆的概念。
二、复习内容本次复习将涵盖本单元的以下重要内容:1.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符号的表示;2.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3.元素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元素周期表的分组、周期以及元素的命名规则;5.元素的电子结构和价电子的概念;6.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电离能、电负性等;7.同一周期和同一族的元素的共性和差异;8.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9.了解氢元素的特殊性质。
三、复习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将元素按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的工具。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对于理解元素的性质和规律非常重要。
2.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的排列不仅仅是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排列,也有着明显的周期性规律。
在同一周期和同一族的元素中有着一定的共性和差异。
3.元素的电子结构和价电子的概念:元素的电子结构决定了其化学性质。
了解元素的电子结构以及价电子的概念对于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反应过程非常重要。
4.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了解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材料的性质有着重要作用。
四、复习方法1.复习重点知识点: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堂笔记,温习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和概念。
重点关注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周期性规律以及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
2.制作复习笔记:将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整理成笔记,方便随时复习。
可以使用Markdown格式,将笔记进行美化和格式调整。
3.解题练习:选择性做一些与本单元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可以寻找一些习题集或者在线资源来进行练习。
4.互相交流:和同学们组成学习小组,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 教案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审核教师 授课周次 授课时间 课 题 第二单元 复习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作用。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
2.了解空气中的污染物和污染源、污染及防治、具有环保意识,能对防治空气污染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会进行空气质量预报、日报的表格阅读3.氧气的化学性质,掌握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注意事项。
以及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
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的现象。
2.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2.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第 一 课时 课时数 1课时 课堂教学实施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一、引入新课:(1分钟)学完了有关氧气的知识后,本节课我们来做整理复习。
二、讲解新课(33分钟)知识网络图示(20分钟)⎪⎪⎪⎪⎪⎪⎪⎪⎪⎪⎪⎪⎪⎪⎪⎩⎪⎪⎪⎪⎪⎪⎪⎪⎪⎪⎪⎪⎪⎪⎪⎨⎧⎪⎪⎪⎪⎩⎪⎪⎪⎪⎨⎧⎩⎨⎧⎩⎨⎧⎩⎨⎧⎪⎪⎪⎪⎪⎩⎪⎪⎪⎪⎪⎨⎧⎪⎩⎪⎨⎧⎪⎩⎪⎨⎧注意事项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收集方法收集装置发生装置实验装置等如含氧物质的分解反应原理氧气的制取反应与氧化性化学性质密度溶解性沸点熔点味态色物理性质氧气的性质空气污染的防治空气污染的危害空气的污染源空气的污染用作电光源等作保护气稀有气体制硝酸和化肥的原料等作保护气氮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氧气空气中各种气体的用途体积分数空气的成分及各组分的空气我们周围的空气224O 、H KMnO ,:C 、、S、P、A ,:、、、、、、:、:、、:、:考题典例分析(5分钟)历届中考回顾(8分钟)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请写出用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收集氧气时不宜用D 装置,其原因是什么?(3)将B 、C 装置连接后可制取多种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催化剂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催化剂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程中都抓住了催化剂特点,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不同小组的代表相互评价【回忆旧知】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都不变化的物质。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真实情景引入,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回顾催化剂的概念。
将概念内化,并非死记硬背。
环节二: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果。
教师活动2我们知道了二氧化锰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红砖粉末也可以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新课中我们还提到硫酸铜溶液也可以,由此看来同一个化学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那这些物质的催化效果都是一样的吗?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关于某同学的探究过程。
一、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KClO3)与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氧化锰是色固体,其在反应中起作用。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提出猜想】除MnO2、CuO(氧化铜)外,Fe2O3(氧化铁)也可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获得相关数据(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学生活动2在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采用的催化剂是,化学方程式是。
学生回答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代表回答问题编号KC1O3质量/g 加入物质加入物质质量/g收集50mLO2所需时间/s实验15——171实验25Fe2O30.558实验35MnO20.549实验45KCl0.5154请据此分析:(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
(2)实验中,小马是通过测量收集50毫升氧气来比较3种物质的催化效果。
(3)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氯化钾(选填“有”或“无”)催化作用。
(4)用实验1继续收集50毫升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秒,这是因为反应生成的加快了反应。
(5)通过表格可得,对于KClO3的分解,催化效果最好的药品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精选7篇篇一:初三化学上册教案篇一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②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1.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教学重点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2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专家建议4教学方法探究式5教学用具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2、实验准备:①把玻璃棒和小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②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③把一沾水的棉花和干燥的棉花分别点燃。
④熄灭蜡烛的方法:沙土、剪刀、烧杯、湿布、水、胶头滴管、碳酸钠溶液、稀盐酸等。
6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录像]播放有关燃烧的镜头[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观看录象倾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指出]氧气确实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燃烧能发生吗?大气中也含有氧气,可不见得到处在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到燃烧需要氧气由实际到理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一、认识燃烧的条件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讨论]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谈一谈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判断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问]有了可燃物和氧气,燃烧是不是就能发生?例如空气中有氧气,放在空气中的火柴能燃烧吗?怎样才能使火柴点燃?摩擦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讲解]我们把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空气的组成:教师通过讲解、板书、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空气的组成,重点讲解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的性质和用途。
2.大气污染:介绍大气污染的途径、危害及防治措施,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国外典型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案例。
4.思考与讨论: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1)结合所源自知识,谈谈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认识;
(2)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从自身做起,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力量?
5.视频观看:观看与空气污染相关的纪录片,如《穹顶之下》,了解大气污染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
(2)新课:以问题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空气的组成、性质和用途,以及大气污染与保护;
(3)巩固: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探讨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总结:指导学生运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复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空气的组成、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大气污染与保护等基本知识。具体包括:
1.理解并掌握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其变化规律。
4.分享与交流:各小组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课堂练习
1.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练习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覆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气体制取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气体制取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气体制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气体制取的原理和方法;•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过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简单的实验演示,引导学生复习气体的特性和性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问题示例:气体与固体和液体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你能举出气体的一些例子吗?2. 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或板书,讲解气体制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介绍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过程。
重点讲解每种气体的制取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验操作(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按照教师的示范和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制取实验。
教师要仔细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准确。
4. 实验总结(15分钟)每组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回答以下问题:•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特性和性质;•如何更好地制取气体。
5. 拓展课堂(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一些实际应用气体的例子,如氧气的医学应用、二氧化碳的火灾扑灭和氢气的燃烧等。
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相关问题,推动课堂思维的拓展和深入。
四、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和实验结果,进行现场评价,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对气体制取的理解深度给予评价。
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情况,进行课后评价。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验,锻炼实践能力。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以上是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气体制取复习教学设计的一个简要概述。
具体执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优秀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优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优秀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优秀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通过讨论,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通过筛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发展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课堂引入指导方法一:引导学生复习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从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实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楚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到底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实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实验室制气的原则。
知识讲解指导注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学生清楚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和实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5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5篇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教师应该怎么开展化学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3. 培养学生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究与活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发展[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人类的衣、食、住、行,生物体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化工生产约50%以上的化学反应等等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的生活、生命、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例如,研究燃烧中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与本节知识有密切关系。
下面我们就讨论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问题。
师:初中学习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研究。
请同学们举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
[板书]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新课推进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学生填写此表)。
引导学生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类标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否同时发生CuO+H2====Cu+H2O H2跟O2结合生成H2O的过程称为H2的氧化反应CuO跟H2反应失去O的过程,称为CuO的还原反应得氧、失氧的角度是Fe2O3+3CO====2Fe+3CO2生:得出以下结论[板书]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九上化学第2单元复习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课题: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学设计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系统研究物质的开始,是引领学生真正进入化学世界的台阶。
本单元从回顾空气、氧气入手,围绕物质的组成、用途、制法、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等方面展开一系列的学习。
本单元复习分三部分:空气、氧气、制取气体,其主要内容有: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成分的测定实验、空气污染物及防治、物质的分类、氧气的性质、实验室制取气体等知识点,这些内容都是中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
在学完了课本知识之后,要使学生在分组讨论中整合旧知识,在实验探究中提炼新知识。
本堂课教学的这种价值定位,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有别于以单纯复习知识为本,以应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
【学情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学生首次系统的认识物质、在新课学习中因知识点零碎、学习不够深入、感觉较难。
在刚刚结束新课的时候,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基础知识已淡忘了很多,这时提出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氧气、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复习很有必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知识点进行归类,运用归纳、对比等方法。
要注意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变化及变化规律;通过对具体的化学变化现象的复习,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用大量具体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氧气的性质。
认识物质的分类,能区分常见的物质。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和改进,了解空气组成。
2、通过回顾氧气的性质,学会观察、正确记录化学实验现象、体会归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空气的危害,认识空气的重要性,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1、记住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四周的空气单元复习导教案【知识目标】1、记着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能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能说出氮气和罕有气体的重要用途及空气的污染物;2、能说出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联合木炭、硫、铁丝等在氧气中焚烧的现象,记着氧气的化学性质,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反响文字表达式3、掌握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详细操作步骤;4、能对两种基本反响种类:化合反响、分解反响进行判断5、认识氧化反响的观点,并能对一些典型的氧化反响进行分类【重难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应化学反响的文字表达式的书写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实验装置的选择【知识概括】一、空气的构成:( 1)法国的化学家用定量实验的方法得出了空气中主假如由构成的结论,此中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以下图为实验室丈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察看并达成以下各题。
①实验原理:。
②现象:③反响的文字表达式:④结论:⑤实验成功的几个重点要素:a、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⑥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进水量少于集气瓶整体积的b、红磷的量1/5 的原由剖析:; c、A、; b、; c、( 3) . 空气的成分及构成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罕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余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 4)混淆物和纯净物①混淆物:②纯净物:;如:海水、食盐、;如:氮气、氧气、水、等等③ 二者的差别:( 4)氮气:①性质:往常化学性质,一般状况下不可以焚烧,也不支持焚烧;高温下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响。
②用途:作灯泡,作食品包装袋里的,用于等。
5罕有气体:①性质:往常化学性质,被称为②用途:作保护气,作光源,③气还可用于填补气球等。
二、空气的污染及防治⑴污染物:当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⑵危害:可形成酸雨;⑶防治举措:三、 .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1)、氧气的化学性质反响物在氧气中焚烧的反响现象。
、、、可致使“温室效应” 。
反响的文字表达式等。
木炭比在空气中焚烧更,发出,放出,生成的气体硫发出光亮的火焰,生成有的气体,放出大批的热铁强烈,火星四射,放出,生成色固体( 2)氧气性质及用途性质用途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采集用向上排空气法采集化学性质供应呼吸炼钢、切割金属等四、两种基本反响种类及氧化反响( 1)两种基本反响种类:①化合反响:;简单记忆为:变②分解反响:;简单记忆为:变( 2)氧化反响①观点:物质与发生的反响②分类: a、强烈氧化:如、;b、迟缓氧化:进行的迟缓,不易觉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各元素的基本信息- 能够解释元素周期表对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理论推理能力教学内容1. 原子结构- 原子组成和基本粒子- 原子核的组成和结构- 电子的位置和特性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 周期和族的概念解释-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3. 元素相关信息- 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量和符号- 元素的名称和常见用途- 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对化学反应的指导作用- 元素周期表对物质性质的解释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物质和化学现象,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在激发好奇心的同时,激活他们对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背景知识。
2. 讲授法:以讲授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图表、实例和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框架。
3. 实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通过实验结果和反思,巩固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和理论推理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小组或全班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和案例,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5. 图像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态图像和互动展示,使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有直观的认识和深入理解。
教学评价1. 完成课堂练和作业,检验学生对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掌握程度。
2. 参与实验和讨论,评价学生的实验观察和理论推理能力。
3. 个别辅导和小组展示,了解学生在知识运用和表达方面的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提醒。
4. 期中和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整个单元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理解情况。
教学延伸1. 帮助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引导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提高研究效率。
2. 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和科普视频,鼓励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对化学和科学产生更深层次的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氧气的性质和制法、空气的成分进一步熟悉实验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难点: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没它难活喽。
二、合作探究你能举一个生活现象或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吗?【过渡】空气里面有什么物质呢?小柯发现了以下的现象……1.松脆的饼干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潮。
2.石灰水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均会出现白色固体。
3.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若在此密闭容器中点燃一只蜡烛,当蜡烛熄灭后,小白鼠很快就死去了。
你能根据以上现象说明空气里有哪些物质吗?【小实验】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柯按图把装置连接,然后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火焰熄灭后,振荡集气瓶,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将出现什么现象?若倒吸入水的量不足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请寻找其失败的可能原因。
小柯发现实验室里的红磷用完了,想用木炭来代替,你认为这样做可行吗?为什么?【小游戏】猜猜我是谁1、冲入灯泡延长使用寿命,用于食品防腐、保鲜,液态时可作冷冻剂,是制作化肥、炸药的原料2、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的燃烧3、用作保护气,制成各种用途的霓虹灯4、光合作用原料,用于制造纯碱、尿素、汽水饮料可用于人工降雨,还可用于灭火【想一想】小柯到实验室里想制取几瓶氧气,请你帮助他挑选药品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帮我选】A固固加热型B固液不加热型1、分解双氧水制氧气()2、加热高锰酸钾()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CO2()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时,可以选用什么装置?为什么?【视频】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在分解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制氧气中,二氧化锰起什么作用?有什么特点?【思考】医疗、工业上要用到大量的氧气是如何制取出来的?【帮助】小柯把收集到的一瓶氧气、一瓶二氧化碳和一瓶空气放在了一起,你能用简单的方法帮他区分开来吗?小柯用制取到的几瓶氧气进行实验,研究氧气的性质……小柯端起一瓶氧气,正要将鼻孔凑到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小美制止住了小柯,你知道小美是如何对小柯说的吗?【图片展示】酸雨的危害和空气污染物。
最新初中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课公开课教案
最新初中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课公开课教案单元复课复目标】1.能够回忆并表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2.能够根据知识网络结构图,对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补充、复和巩固。
复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制取的原理和实验操作;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以及氧化反应。
复难点】空气的成分和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导语:本节课对第二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复。
2.明确复目标,解读目标。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空气1.知识结构:原理→ 现象→ 空气→ 结论→ 污染→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防治2.基本概念: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
知识模块二:氧气1.氧气的性质:氧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
2.基本概念: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
知识模块三:制取氧气1.实验室制法:1) 药品: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高锰酸钾2) 反应原理:①过氧化氢→水+氧气②氯酸钾→氧化钾+氧气③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 验证方法(鉴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4) 验满方向: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复燃则已集满(向上排空气法);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排水法)。
5) 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2.基本概念: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分解反应(一变多):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二单元教案(共5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二单元教案(共5篇)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二单元教案[新授课]第周授课人:课题1 空气(第5课题)情境导入:1、播放一段身边美丽的自然环境,蓝天、白云、溪水、绿树、阳光,引出我们须臾离不开的空气请大家做个深呼吸,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2、学生讨论发言:能够说明空气确实存在的实验或实例。
(过渡)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合作探究:1、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2-1]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1)有关仪器的名称;(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2、观察记录分析讨论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3、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归纳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1)描述实验现象;(2)小结并交流成功的经验;(3)寻找并分析失败的原因。
变式训练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而我们在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等;②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归纳总结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归纳空气的组成成分,形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化学符号。
(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小结)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是混合物,也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空气中的各成分及其用途。
2.初步掌握在实验室制取氧气。
3.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4.进一步了解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的概念。
2学情分析
新课刚结束,这是第一轮复习的第一节课。
氧气空气这一部分内容,学生相对而言是学得比较好。
这一届学生,基础知识不太好,氧气制取的化学方程式在书写上还不是很准确,易书写不完整,氧气支持燃烧的一系列物质燃烧的现象老师混淆。
3重点难点
重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以及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
1.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2.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猜谜语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
活动2【活动】依据提纲系统复习
依据课本第二单元,完成《总复习》的P9-11必考知识整合的考点
1-3,小组内可进行合作复习。
活动3【活动】想一想。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空气氧【教学目的】1.掌握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掌握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法、初步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辨证关系。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解反应的概念。
【难点】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图,催化剂的有关知识。
【过程】一、空气的组成1.空气的成分: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体积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注意两点:1、红磷要过量 2、点燃后,要迅速插入钟罩内。
实验现象:1.有大量白烟生成;2.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3.水面上升至罩内体积约1/5时燃烧停止。
结论:空气中约有1/5体积的氧气。
2.污染空气的因素:粉尘、有害气体(CO、NO2、SO2酸雨)两大类。
说明:1)一般来说空气成分是比较固定的。
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环保意识的淡薄等因素,造成大量有害气体及粉尘排放到空气中,给人类和大自然带来危害。
2)有害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废气。
讨论:1)为改进长沙市的空气污染问题,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议?2)你知道还有哪些因素污染空气吗?二、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比空气略大(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
它不易溶于水,1升水中只能溶解约30毫升氧气。
在压强为101千帕时,氧气在约-1830C(90K)时变为淡蓝色,在约-2180C(55K)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工业上使用的氧气,一般是加压贮存在钢瓶中。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
三、氧气的制法1.反应原理: 2KMnO4= K2MnO4 + MnO2 + O22KClO3 = 2KCl +3 O22.实验仪器装置:仪器:铁架台、酒精灯、水槽、集气瓶、试管、导管、橡皮管、橡皮塞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是混合物,也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空气中的各成分及其用途。
2.初步掌握在实验室制取氧气。
3.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4.进一步了解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的概念。
2学情分析
新课刚结束,这是第一轮复习的第一节课。
氧气空气这一部分内容,学生相对而言是学得比较好。
这一届学生,基础知识不太好,氧气制取的化学方程式在书写上还不是很准确,易书写不完整,氧气支持燃烧的一系列物质燃烧的现象老师混淆。
3重点难点
重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以及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
1.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2.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猜谜语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
2【活动】依据提纲系统复习
依据课本第二单元,完成《总复习》的P9-11必考知识整合的考点1-3,小组内可进行合作复习。
3【活动】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