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王君)资料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质教案附板书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优质教案附板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解放战争时期历史背景、渡江战役战略意义、战役过程以及其对中国历史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解放战争时期历史背景,理解渡江战役战略意义。
2. 掌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战役过程,分析其胜利原因。
3. 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渡江战役战略意义及其在解放战争中地位。
2. 教学重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战役过程及胜利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解放战争时期纪录片片段,让学生解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介绍渡江战役背景、过程和胜利原因,引导学生关注战役中关键事件和人物。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渡江战役胜利原因,并进行小组讨论。
4. 知识点讲解(10分钟)5. 课堂互动(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历史事件认识和感悟。
强调本节课重点内容,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六、板书设计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 内容:历史背景渡江战役过程胜利原因战役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战役过程。
分析渡江战役胜利原因。
2. 答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战役过程:在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为解放全中国,发起渡江战役。
在毛泽东英明指挥下,百万大军成功横渡长江,为解放南京奠定基础。
渡江战役胜利原因:战略部署得当、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让学生解解放战争时期历史背景,掌握渡江战役过程和胜利原因。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doc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今天小编分享的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听了以上几则新闻,根据你的认识,你觉得新闻是一种怎样的文体呢?生:把发生的事写出来。
师:把2000年以前的事写出来是新闻吗?生:把最近发生的事写出来。
师:对。
在生活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或者出现了一个有意义的新事物,如果我们要尽快地把它告诉尽可能多的人,可以采用怎样的办法呢?生齐:写成新闻。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重要的新闻,板书课题。
师:这则新闻是1949年4月22日夜,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
想不想一读为快生齐答:想。
师: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带着问题读会更有的放矢。
师:(播放课件3)读课文之后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这则新闻的内容表达出来。
师:大家先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生: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生: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生: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是人民解放军消灭一切抵抗之敌,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师:谁还说?(无人举手)师:大家提出了三种说法。
哪种说法最符合要求呢?生:我认为第二种说法最符合您提出的要求。
他用课文的题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极为简练地用一句话说出了课文的内容。
生:我也同意第二种说法,因为用课文的标题说出课文的内容,正好是一句话。
而且这句话较另外两种说法更简练。
师:对,就是这样。
既要做到是一句话,又要做到简练。
这样,才能和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区别。
师:下面请大家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生小声讨论)生:我认为应该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生:我认为应该是: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已渡过30万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新闻通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新闻通讯的基本概念、写作特点以及在课文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新闻通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和报道身边的事物。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导入新课的问题,我成功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使得学生们愿意主动去探索课文的奥秘。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3.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
4.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情况?”(如集体完成一项任务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4.体会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崇敬之情,培养爱国情怀。
5.掌握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如:渡江时间、地点、过程、成果等。
2024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精选

2024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现代史》教材第七章第一节《解放战争》,详细内容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历史事件。
通过对该事件的讲述,让学生了解解放战争时期我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事迹,以及国共两党在长江流域的军事对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基本史实,了解解放战争时期我国军事斗争的背景。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
3.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江战役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教学重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历史事件,以及该事件在我国解放战争史上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解放战争的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 讲解新课:(1)讲述长江战役的背景,分析国共两党在长江流域的军事对峙。
(2)详细讲解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过程,强调其英勇事迹。
(3)阐述长江战役在我国解放战争史上的意义。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选取一道关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例题,进行讲解。
(1)简述长江战役的背景。
(2)描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过程。
(3)谈谈长江战役在我国解放战争史上的意义。
六、板书设计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 主要内容:(1)长江战役背景(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过程(3)长江战役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长江战役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2)谈谈你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认识。
2. 答案:(1)长江战役背景:国共两党在长江流域的军事对峙,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
过程:人民解放军分三路横渡长江,成功突破国民党军的防线。
意义:长江战役的胜利,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我国解放战争进入胜利阶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在人民解放军的攻势下,防线崩溃,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历史背景。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伟大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综合史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经过、意义。
2. 教学难点: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战术运用、战略意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史料中的关键信息,分析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部署。
2. 运用多媒体展示史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经过。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1.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的困境2.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部署3.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经过4.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意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的困境。
2. 讲授新课:讲解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部署,引导学生了解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背景。
3. 案例分析:通过多媒体展示史料,引导学生分析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经过。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讨论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意义。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历史意义。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困境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人民解放军战略部署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经过的熟悉程度。
4. 评价学生对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意义的认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了解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历史实物和资料。
2. 邀请革命后代或历史学者进行讲座,分享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的亲身经历或研究成果。
3. 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讲述自己家族或家乡与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战役相关的故事。
王君《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实录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主讲教师:人大附中王君老师师:同学们,我是重庆人,到北方才两年,我的普通话说得不是太好,你们都是我的老师,向大家学习。
好,看到这篇课文,你老实告诉我,你喜欢它吗?生:喜欢师:喜欢?真的喜欢?真的假的?生:假的!(师生大笑)师:说说理由,你说不喜欢生:有关历史的,我都不喜欢师:关键是不喜欢历史哈,这个男孩,你呢?生:喜欢师:为什么生:这个讲的就是以前的,挺喜欢看的历史师:你不喜欢历史,他喜欢历史,所以他喜欢,你来说说生:我喜欢,因为它是毛泽东领导解放全中国的时候师:其实你喜欢的是这个历史事实,是吗?生:嗯师:你呢?生:我喜欢的是毛泽东,所以有关他的,我都喜欢(学生大笑)师:哦,看来你想成为伟人,对吧?生:嗯师:所以与伟人沾边的你都喜欢。
其实这个新闻呢,还不是那么好学的,你要能够把新闻读出味道出来还是挺不容易的,咱们今天这节课呢,老师希望学完之后,给你点感觉,新闻呢还是挺有读头的。
好了,刚才那个男孩已经定位了,这是伟人的用伟大的笔写下的伟大的事件,所以说,学习的时候咱们心中要有伟人的情怀。
(播放ppt)推荐一下在座的各位同学,有点伟人气魄的。
(学生七嘴八舌)师:你来。
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长江,不仅是激发历代文人灵感的源泉,更是千古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战场。
想当年,诸葛羽扇纶(lun)巾师:纶(guan)巾生:想当年诸葛羽扇纶巾,周郎火烧赤壁,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一千八百年之后,一场激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战役在这千里长江上拉开了雄壮的大幕。
(师生鼓掌)师:这位同学是最小的,但气概还是有点的,不错,看他自己给自己鼓掌,好,有点毛主席的气魄。
还有其他同学觉得自己也有点气魄吗?这一段谁来?(学生举手)好,这个女孩,这是女伟人吧,女毛泽东生:毛主席下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于是,大江之上,涛走云飞,这是国共之间惊心动魄的大搏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渡江战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文章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向学生简单介绍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
2. 说明这篇文章对于理解解放战争的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看有关解放战争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解放战争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解放战争的背景,强调渡江战役的重要性。
3. 提问学生对于渡江战役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章:课文阅读与理解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分析并理解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教学内容: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教学活动: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课文分析与解读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读课文中的细节信息。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解释文章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教学内容:1. 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分析并解读课文中的细节信息。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解释文章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教学活动:1. 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注意分析课文中的细节信息。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并解释文章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读课文中的细节信息。
第四章:课文拓展与思考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联系实际,思考并讨论课文中的问题。
2. 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教学内容:1. 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并讨论课文中的问题。
2. 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教学活动:1. 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并讨论课文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论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思考并讨论课文中的问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5.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体会人民解放军的英勇精神。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汉语进行准确、得体表达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和论证方法,提升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和重点词汇。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章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模拟文章中的情景,体会人民解放军的英勇精神。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章的主题。解放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一场重要战争,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则是其决定性的一战。这一事件展示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顽强和团结一心的精神。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文章中的具体描述。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叙述、描写和议论,了解人民解放军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教案,本节课主要选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战斗的历程》中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如下: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认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伟大壮举。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精选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现代史》第四章第一节《解放战争》,详细内容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渡江战役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我国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渡江战役的过程及其在我国解放战争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渡江战役的背景、意义以及相关历史事件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黑板。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纪录片《百万雄师过大江》,让学生感受渡江战役的壮观场面,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渡江战役的背景、过程、意义,结合地图展示战役路线。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当时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如何克服困难,成功横渡长江。
4. 例题讲解:分析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的战术、战略,以及国民党军队的应对措施。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绘制渡江战役的思维导图。
六、板书设计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2. 主要内容:a. 背景介绍b. 渡江战役过程c. 渡江战役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渡江战役的背景。
b. 请描述渡江战役的过程。
c. 请分析渡江战役在我国解放战争中的意义。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了渡江战役的相关知识。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了解渡江战役的历史。
b.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渡江战役对解放战争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详细程度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在教学过程中,难点与重点的设置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关键。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指导实录王君图文稿

人民解放军宣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指导实录王君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 DQQTY- 伟大的新闻背后站立着的是伟大的人一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授课班级: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初二、七班)第一部分:导入和热身运动师:同学们,如果你的面前同时摆着今天的新闻早报和一本网络畅销小说,你首选看什么?(生纷纷攘攘,各有选择,选择网络畅销小说的同学偏多)师:小说当然似乎比新闻更好看。
但其实,如果你善于读新闻,你会发现其实新闻也很好看呢。
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要教大家如何读出新闻的独特的味道出来。
长江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道场,请看大屏幕。
【投影展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长江,不仅是激发历代文人灵感的源泉,更是千古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战场。
想当年,诸葛羽扇纶巾,周郎火烧赤壁。
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一千八百年之后,一场激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战役在这千里长江上拉开了雄壮的大幕。
毛主席下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于是,大江之上涛走云飞,百万雄师蓄势待发。
这是国共之间惊心动魄的大搏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渡江战役。
万船齐发,气势如虹,千里江防,全线崩溃。
向全国进军的号角就此吹响,一个国家的黎明即将到来!(请一生动情朗读。
然后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诵读第二部分)師:为了报道这次战争的进程,毛主席写下了这则着名的新闻。
读一一(生齐读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师:我们现在开始热身运动。
【投影展示】热身运动自由地大声诵读课文。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锐不可当要塞荻港大声诵读自己课前整理的关于新闻的基础知识(生独立完成热身运动任务。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标题,划出长江和三路大军进攻简图,加上导语标志,板书清晰地展示出新闻的结构图:导语一层,主体三层。
单独请一生读易错的几个词语)师:今天的挑战都是高阶挑战哟。
请看挑战------第二部分:课文研讨三阶挑战【投影展示】挑战一。
王君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新闻的特点、结构。
2、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品味新闻语言的精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兴趣和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气势,培养关注新闻的意识。
【教学重点】分析这则新闻,把握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问题导入,通过采访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情感态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总结,这篇课文是伟人用伟大的笔写下的伟大的事件,因此在学习的时候要有伟人的情怀。
2、PPT展示富有气势的诗句,请学生来读,通过读这些伟人的伟大作品来感悟伟人的情怀,为学生理解本篇奠定情感基础。
二、热身运动(一)听录音朗读,注意划出所有描写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词语,划分新闻的层次(二)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词并将重点字词写在笔记本上。
三、迎接挑战挑战一:东路军看到这个新闻之后,得知被放在新闻的最后一个层次,很不服气,认为他们的位置完全可以往前移动,假设你在场,应该用什么理由说服东路军?挑战二:新闻的语言是很讲究的,现在我们来验证一下。
1、阅读描写东路军的文字,体会一下新闻语言的讲究。
(1)“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较为顽强”有什么好处?(2)“我已歼灭敌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哪个词语最有表现力?为什么?(3)“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中“同日同时”有什么好处?(4)“所有的作战计划都已实现”中“所有的”可以看出什么?为什么?(5)“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一整天”中“一整天”能说明什么?(6)“歼灭”和“击退”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并列?(7)“控制”与“占领”有什么不一样?(8)可以说“切断长江”吗?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新闻当中可以这么表达吗,你认为呢?2、齐读关键句子:“歼灭与击退一切抵抗之敌……无锡段铁路路线”,然后单个生读。
感觉怎么样?想不想感受一些那种歼灭敌人的感受?如果换成这些白话的词语的话,意思完全没有变,怎么样?挑战三:(关注“导语的注释2”)琢磨一下原文和注释的微妙的区别。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教学目的:1、理解新闻特点,和结构五部分。
2、学习本文准确的语言3、了解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气概,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重点:同目的1教学难点:同目的2教学过程:[上课]师:请坐。
大家把书打开,翻到第一页。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新闻两则》。
[板书新闻两则]昨天我要同学们回家预习一下,下面请一位同学把《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读一遍。
Xxx,[指定学生]请你念读一遍。
生(1):[朗读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当该生把“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误读成“该路三十万人民解放军”时]师:多少万?生(1)[继续朗读]“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以渡过三分之二,……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师:刚才朗读,他很注意层次,停顿比较正确。
他能够把这篇文章的几个层次理出来。
有一个地方请注意一下:“江阴要塞”的“塞”,第四声,[边板书:塞sài]不要把它读成第一声。
“要塞”是什么意思呢?生:(集体)比较险要的、可以用来防守的地方。
师:对,今天,我们检查朗读就到这里,回家还要多读。
今天学习的是新闻,新闻又叫消息。
同学们预习了课后的“思考和练习”,就知道了。
这类文章,我们天天在报纸上看见,这类文章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通过每天读报,可以从中学到那些语文知识呢/这是我们今天上这篇课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新闻,既然叫新闻,它是要“新”。
[在板书“新闻两则”的“新”下面加上着重号]也就是说第一个要求是要及时,[板书:及时]要快。
事情发生了要及时报道。
那么看看这篇新闻,是不是做到了这一点?这篇是报道我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消息,到报道的时候为止,我们的解放军已大部渡过了长江。
这则消息的报道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呢?看一下那个括号里的时间。
[学生举手]生2:“二十二时”。
师:“二十二日二十二时”。
也就是事情正在发生的时候,真正做到了“及时”。
所以,新闻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要求“及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

丨课堂丨 本版编辑/佩兰♦教轉录《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该课获2018年皮教肯部“一邺一优课一课一名邺”活动部级优课◎邱俊/执教、整理(安康市教研室,陕西安康725000)一、 导入师: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生活,走进语文。
这张图片大家一定很熟悉。
(屏显图片及文字介绍。
生读。
)4月10日中午,我校七年级全体师生齐聚操场,参加“寄语中国梦,立我少年志”签名活动。
同学们 在白色的签名条幅上郑重地写下自己的愿望和梦想。
此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迫切愿望,引领同学们树立高远的志向为实现“中国 梦”而奋发向上。
师:我是如何了解到这个消息的?生:通过新闻。
师:是的,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也是社会变化的晴雨表。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新闻,了解新闻,共同学习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〇二、 走近新闻,新闻筹备会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要变换不同的角色,走进新闻工作室。
首先,我们来召开一个筹备会。
我想,今天的筹备会上一定会有很多人才被发现。
(屏显。
)会议要求:走进新闻工作室的每位同学,都要变换不同的身份,筹备此次新闻报道。
1 •播音员。
师:假如你是新华社播音员,你接到这份新闻稿时的心情如何?请将你的心情体现在你的播音中。
请大家开始练习播音。
(生自由朗读全文。
)师:从大家的朗读和表情中,我发现大家的心情74 |语文執学讯•初中|2018.7-8很好。
谁能把这个“好”说得具体一点?生:就是心情有些激动,因为标题中的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读起来就有一种锐不可当的气势。
师:看来,这个新闻的标题就很吸引人。
生:读起来很振奋。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胜利在望,很是振奋人心。
师:好一个“胜利在望'你的表达很严谨。
播音员除了要把握语气之外,还有什么要求?生:不读错宇,流畅地读。
师:字音要读得准确,语气要连贯,x^j•播音员的 要求的确很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公开课课堂实录 2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公开课课堂实录 2导读:伟大的新闻背后站立着的是伟大的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第一部分:导入和热身运动师:同学们,如果你的面前同时摆着今天的新闻早报和一本网络畅销小说,你首选看什么?(生纷纷攘攘,各有选择,选择网络畅销小说的同学偏多)师:小说当然似乎比新闻更好看但其实,如果你善于读新闻,你会发现其实新闻也很好看呢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要教大家如何读出新闻的独特的味道出来长江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道场,请看大屏幕【投影展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不仅是激发历代文人灵感的源泉,更是千古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战场?想当年,诸葛羽扇纶巾,周郎火烧赤壁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一千八百年之后,一场激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战役在这千里长江上拉开了雄壮的大幕?毛主席下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于是,大江之上涛走云飞,百万雄师蓄势待发?这是国共之间惊心动魄的大搏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渡江战役?万船齐发,气势如虹,?千里江防,全线崩溃?向全国进军的号角就此吹响,?一个国家的黎明即将到来!(请一生动情朗读然后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诵读第二部分)师:为了报道这次战争的进程,毛主席写下了这则著名的新闻读——(生齐读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师:我们现在开始热身运动【投影展示】热身运动?自由地大声诵读课文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锐不可当要塞荻港?大声诵读自己课前整理的关于新闻的基础知识(生独立完成热身运动任务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标题,划出长江和三路大军进攻简图,加上导语标志,板书清晰地展示出新闻的结构图:导语一层,主体三层单独请一生读易错的几个词语)师:今天的挑战都是高阶挑战哟请看挑战一——第二部分:课文研讨三阶挑战【投影展示】挑战一?东路军很烦恼:因为他们被毛主席他老人家安排在了新闻四个层次的最后一个层次他们不服气,认为自己的位置完全可以往前移动?你以为如何呢?你能说服他们理解毛主席的安排吗?师:请同学们读课文,先独立思考,说说自己的意见(生读书,小声讨论)生:我认为是东路军遇到的敌人很顽强,所以单独写师:是“很顽强”吗?你善于在文本中找答案,这很棒,但还要读书更仔细生:哦,是“比较顽强”师:很好知错即改!生:东路军劳苦功高,所以放在后面师:你的意思是说东路军不是垫底儿,而是压轴,对吧?(众笑)好!大家多变换角度来给东路军做思想工作生:东路军发起进攻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放在后边生:但东路军和西路军进攻的时间是同时的啊师:问得好!中路军是最先发起进攻,放在前边可以理解,那为啥不把东路军放在西路军的前边写呢?生:中路军和西路军有共同点,他们遇到的敌人的反抗都很微弱师:读书很仔细!老师再问:既然东路军劳苦功高,那就干脆标题之后就直接写东路军得了,这样来突出他们,可以吗?(生沉默……几个学生尝试回答都不得要点)师:请大家读课后整理的新闻基础知识(生翻出随记本朗读)生:哦,我明白了新闻必须有导语导语是对新闻事实的一个总体概括而且导语必须出现在标题之后主体之前所以,东路军不能放在新闻的开端(众笑鼓掌)【投影展示】读新闻要读出新闻的结构美?第一层是导语,概括了主要的新闻事实,必须放在前边?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中路军首先发起进攻,所以先写中路军又因为中路军和西路军一样,所遇抵抗非常微弱,所以接着写西路军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放在后边单写师:这样可能东路军不会有啥意见了第一轮挑战大家完成得并不轻松哟现在进入第二轮挑战——【投影展示】挑战二?证明:这篇新闻的语言非常讲究师:我们就以遇敌较为顽强的东路军为例来证明现在请大家大声自由朗读关于东路军的文字,先体会一下语言特点(生自由朗读)【投影展示】?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生:我选第二句“所有”从数量上进行了限制,我感受到了人民解放军的所向披靡特别是领导人的运筹帷幄师:有才!两个成语都用得很好一切都在人民解放军的掌控之中!生:“同日同时”在时间上表述上非常准确师:仅仅是准确吗?还读出了什么——同日同时发起渡江战役生:两军互相呼应,东西相合,气势宏伟,有一种自豪感师:众志成城啊!生:“较为顽强”在程度上进行了限制,恰当地表现了敌军的战斗力,很真实生:“整天激战”的“整天”也很客观,说明了战斗还是很激烈的生:“一切抵抗之敌”的“一切”也很尽兴,写出了战争的顺利成果的巨大师:好!请同学们再读写东路军的文字,特别读出动词的表现力(生大声自由诵读)师:看投影,老师这样表达可以吗?【投影展示】?歼灭一切抵抗之敌,?控制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占领江阴要塞,?切断长江?封锁镇江、无锡段铁路线生:万万不可!万万不可!“歼灭和击溃”是两种不同程度的战胜,“击溃”不一定死去,但肯定精神上已经崩溃没有斗志了总之,歼灭是歼灭,击溃是击溃师:说得到位!生:“封锁长江”和“切断长江”也是两回事儿,铁路可以“切断”,长江如何“切断”?师:真是敏锐,还幽默!如果毛主席他老人家一激动就写成了“切断长江”,立马这篇文章就成为了千古笑谈就是今天,军队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切断长江的啊!(众笑)……师:看来,主席选择动词并非只靠激情,而是字字斟酌词词小心的来,咱们来读一读这些句子【投影展示】?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先请一学生朗读,铿锵有力然后全体朗读,气壮长河)师:你看,这就是战争的魅力我相信,所有的男儿都会在朗读中热血沸腾,然后产生投笔从戎的豪情壮志(很多男生点头)大家再看——如果老师把这两句中的红色词语换作这样,行吗?【投影展示】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新闻背后站立着的是伟大的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授课班级: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初二、七班)第一部分:导入和热身运动师:同学们,如果你的面前同时摆着今天的新闻早报和一本网络畅销小说,你首选看什么?(生纷纷攘攘,各有选择,选择网络畅销小说的同学偏多)师:小说当然似乎比新闻更好看。
但其实,如果你善于读新闻,你会发现其实新闻也很好看呢。
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要教大家如何读出新闻的独特的味道出来。
长江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道场,请看大屏幕。
【投影展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长江,不仅是激发历代文人灵感的源泉,更是千古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战场。
•想当年,诸葛羽扇纶巾,周郎火烧赤壁。
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一千八百年之后,一场激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战役在这千里长江上拉开了雄壮的大幕。
•毛主席下令: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于是,大江之上涛走云飞,百万雄师蓄势待发。
•这是国共之间惊心动魄的大搏杀,•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渡江战役。
•万船齐发,气势如虹,•千里江防,全线崩溃。
•向全国进军的号角就此吹响,•一个国家的黎明即将到来!(请一生动情朗读。
然后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诵读第二部分)师:为了报道这次战争的进程,毛主席写下了这则著名的新闻。
读——(生齐读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师:我们现在开始热身运动。
【投影展示】热身运动•自由地大声诵读课文。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锐不可当要塞荻港•大声诵读自己课前整理的关于新闻的基础知识(生独立完成热身运动任务。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标题,划出长江和三路大军进攻简图,加上导语标志,板书清晰地展示出新闻的结构图:导语一层,主体三层。
单独请一生读易错的几个词语)师:今天的挑战都是高阶挑战哟。
请看挑战一——第二部分:课文研讨三阶挑战【投影展示】挑战一•东路军很烦恼:因为他们被毛主席他老人家安排在了新闻四个层次的最后一个层次。
他们不服气,认为自己的位置完全可以往前移动。
•你以为如何呢?你能说服他们理解毛主席的安排吗?师:请同学们读课文,先独立思考,说说自己的意见。
(生读书,小声讨论)生:我认为是东路军遇到的敌人很顽强,所以单独写。
师:是“很顽强”吗?你善于在文本中找答案,这很棒,但还要读书更仔细。
生:哦,是“比较顽强”。
师:很好。
知错即改!生:东路军劳苦功高,所以放在后面。
师:你的意思是说东路军不是垫底儿,而是压轴,对吧?(众笑)好!大家多变换角度来给东路军做思想工作。
生:东路军发起进攻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放在后边。
生:但东路军和西路军进攻的时间是同时的啊。
师:问得好!中路军是最先发起进攻,放在前边可以理解,那为啥不把东路军放在西路军的前边写呢?生:中路军和西路军有共同点,他们遇到的敌人的反抗都很微弱。
师:读书很仔细!老师再问:既然东路军劳苦功高,那就干脆标题之后就直接写东路军得了,这样来突出他们,可以吗?(生沉默……几个学生尝试回答都不得要点)师:请大家读课后整理的新闻基础知识。
(生翻出随记本朗读)生:哦,我明白了。
新闻必须有导语。
导语是对新闻事实的一个总体概括。
而且导语必须出现在标题之后主体之前。
所以,东路军不能放在新闻的开端。
(众笑。
鼓掌)【投影展示】读新闻要读出新闻的结构美•第一层是导语,概括了主要的新闻事实,必须放在前边。
•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安排。
中路军首先发起进攻,所以先写中路军。
又因为中路军和西路军一样,所遇抵抗非常微弱,所以接着写西路军。
东路军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放在后边单写。
师:这样可能东路军不会有啥意见了。
第一轮挑战大家完成得并不轻松哟。
现在进入第二轮挑战——【投影展示】挑战二•证明:这篇新闻的语言非常讲究师:我们就以遇敌较为顽强的东路军为例来证明。
现在请大家大声自由朗读关于东路军的文字,先体会一下语言特点。
(生自由朗读)师:来,我们做第一件事,请选择大屏幕上的任意一个句子进行点评,请重点点评红色的词语。
【投影展示】•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生:我选第二句。
“所有”从数量上进行了限制,我感受到了人民解放军的所向披靡特别是领导人的运筹帷幄。
师:有才!两个成语都用得很好。
一切都在人民解放军的掌控之中!生:“同日同时”在时间上表述上非常准确。
师:仅仅是准确吗?还读出了什么——同日同时发起渡江战役。
生:两军互相呼应,东西相合,气势宏伟,有一种自豪感。
师:众志成城啊!生:“较为顽强”在程度上进行了限制,恰当地表现了敌军的战斗力,很真实。
生:“整天激战”的“整天”也很客观,说明了战斗还是很激烈的。
生:“一切抵抗之敌”的“一切”也很尽兴,写出了战争的顺利成果的巨大。
师:好!请同学们再读写东路军的文字,特别读出动词的表现力。
(生大声自由诵读)师:看投影,老师这样表达可以吗?【投影展示】•歼灭一切抵抗之敌,•控制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占领江阴要塞,•切断长江。
•封锁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生:万万不可!万万不可!“歼灭和击溃”是两种不同程度的战胜,“击溃”不一定死去,但肯定精神上已经崩溃没有斗志了。
总之,歼灭是歼灭,击溃是击溃。
师:说得到位!生:“封锁长江”和“切断长江”也是两回事儿,铁路可以“切断”,长江如何“切断”?师:真是敏锐,还幽默!如果毛主席他老人家一激动就写成了“切断长江”,立马这篇文章就成为了千古笑谈。
就是今天,军队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切断长江的啊!(众笑)……师:看来,主席选择动词并非只靠激情,而是字字斟酌词词小心的。
来,咱们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投影展示】•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先请一学生朗读,铿锵有力。
然后全体朗读,气壮长河)师:你看,这就是战争的魅力。
我相信,所有的男儿都会在朗读中热血沸腾,然后产生投笔从戎的豪情壮志。
(很多男生点头)大家再看——如果老师把这两句中的红色词语换作这样,行吗?【投影展示】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占领扬中、镇江、江阴等县的广大地区•已经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生:不好!“诸”和“业已”都是文言词语,显得毛主席很有文化。
(众笑)师:林之秋语言很直白,但说到了关键处。
小林同志也爱文言,随笔全是文言体,当然是毛泽东的知音。
毛主席之伟大,不仅在于他是思想家革命家,而在于他和曹操一样都是能够横槊——赋诗的大才子。
有一首诗这样描写毛泽东: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啊!当我们读出了新闻的文字魅力,新闻真的很迷人不是?【投影展示总结】读出新闻的文字魅力师:这一轮挑战同学们很顺利。
现在进入第三轮挑战。
这一轮我们来做两个文字游戏,第一个叫“鉴宝”。
【投影展示】挑战三游戏一:鉴宝•细读导语和注释2的第四句,它们在信息的传递上有一处微妙的不同,你是火眼金睛吗?你能发现其中的奥妙吗?(生埋头读书)【投影展示】•原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注释:•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到江阴,长达500余千米的战线上强渡长江,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
生:我发现了,数字不一样。
请问“华里”和“千米”如何换算?(众笑)师:我可以告诉你,1000余华里完全等于500余千米。
生:那好,毛泽东不用“500余千米”,而用“1000余华里”,给人感觉战线特别长,人民解放军特威风。
师:同学们真是敏感!太棒了!生:“华里”具有中国味儿,“千米”是外国的换算制。
师:原来毛主席拥有一颗中国心啊!(众笑,因为本校的培养目标是:世界公民中国心)……师:其实如果细细比较,这两段文字在词语的选择上还大有比头呢。
咱们再做一个游戏——【投影展示】游戏二:寻宝•在文本中,有一个词语反复出现,这个词语在许多时候甚至完全可以不用。
但是它的表现力是极其强大的。
把它找出来。
•提示:它不是动词,也不是形容词。
它是一个代词。
(生纷纷兴致盎然读课文,寻宝)师(幽默地):这个词语啊,一般人都发现不了,要王老师这样的优秀老师才能发现哟。
这最能检验你读书的深度和对语言的敏感度。
加油!生:我找到了,是“我”!师:天啊,折振尧,你简直是天才,你怎么会发现得这么快呢?生:我每一次读到这些“我”的时候都会热血沸腾,我早就注意到它了!(众校)师:来,同学们来朗读——•【投影展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全班朗读,气势昂扬)师:“我”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此情此景,真是让我们浮想联翩。
同学们,让我们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播放视频: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视频内容气贯长虹。
孩子们情不自禁鼓掌欢呼】师:就这样,国民党反动派被打到了台湾去了,于是,改朝换代,天下大事尘埃落定。
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文字,让我们想起了一首著名的诗——【投影展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组织生尽情朗读)师:国民党反动派算什么?连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不过是“俱往矣”,谁是风流人物……(生叽叽喳喳)师:就是“我”啊,就是毛泽东啊,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啊!(众大笑)来,我们再读——(生再齐读“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更加慷慨激昂)师:毛泽东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不仅写出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还写出了著名的《七律:长征》——【投影展示】七律长征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生代表和全体动情诵读)师:这就是渡江战役,这就是伟人毛泽东。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读懂新闻背后的人和情怀。
【投影展示】读出新闻的情感魅力第三部分:总结提升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过程,简单小结一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的魅力。
(生发言,略)【投影展示】“这一篇”新闻的魅力••结构谨严•表达缜密•动词讲究•文言典雅•短句铿锵•情怀热烈师:孩子们,伟大的新闻背后站立着伟大的人,伟大的新闻的底座是伟大的情怀。
新闻是一个社会的眼睛和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