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
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教学方案
![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4058d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61.png)
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教学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办公室的角落,我开始构思这份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教学方案。
思绪如同纷飞的雪花,一片片地拼凑出完整的画面。
一、培训目标我们要明确培训目标。
作为家畜家禽饲养工,学员需要掌握基本的饲养知识、疾病预防、饲养管理技巧等。
培训结束后,学员能够独立完成家畜家禽的饲养工作,具备一定的养殖技能。
二、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主要是农村青年、下岗职工、养殖户等有志于从事家畜家禽饲养工作的人群。
他们对养殖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技能。
三、培训内容1.家畜家禽基础知识:介绍常见家畜家禽的种类、特点、生活习性等。
2.饲养管理:包括饲养环境、饲料搭配、饲养密度、饲养方式等。
3.疾病预防与治疗:讲解常见疾病症状、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
4.养殖技术:教授家畜家禽繁殖、孵化、育雏等技术。
5.养殖场管理:包括养殖场规划、设备选购、生产流程、财务管理等。
四、培训方式1.理论教学:通过PPT、视频、案例分析等形式,讲解家畜家禽饲养的相关知识。
2.实践操作:组织学员到养殖场进行实地操作,锻炼学员的动手能力。
3.互动交流:设置问答环节,学员可以随时提问,老师现场解答。
4.考核评估:对学员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培训效果,确保学员掌握所学知识。
五、培训时间与地点1.培训时间:为期一个月,每周一至周五,每天6小时。
2.培训地点: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培训教室。
六、师资力量本次培训邀请具有丰富养殖经验的专家、教授担任主讲,他们具备多年的养殖实践经验,能够为学员提供实用的养殖技巧。
七、培训费用1.学费:1000元/人。
2.材料费:200元/人。
3.住宿费:自理。
八、培训效果1.掌握家畜家禽饲养的基本知识。
2.能够独立完成家畜家禽的饲养工作。
3.具备一定的疾病预防与治疗能力。
4.提高养殖效益,增加收入。
九、培训后期服务1.结业证书:培训结束后,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2.跟踪服务:对学员进行长期跟踪服务,解答学员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家畜饲养员教学计划
![家畜饲养员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18e568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f.png)
家畜饲养员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使学生能够掌握家畜饲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家畜饲养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培养学生的动物爱心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或自主创业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支持。
二、教学内容1. 家畜的基本生物学知识:家畜的种类、生活习性、生长发育规律等;2. 家畜饲养技术:家畜饲养的基本原则、饲料配制与喂养方法、疾病防治与常见病害的识别和处理等;3. 家畜产品的加工与贮藏:家畜产品的加工技术和贮藏方法;4. 安全与环保意识:家畜饲养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1. 授课:教师讲解基础知识和技术要点,引导学生掌握重点难点内容;2. 实践:学生进行家畜饲养实践操作,学习饲养技术和方法;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实习:组织学生到家畜养殖场进行实习,了解实际操作和管理经验。
四、教学计划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1周)1. 家畜的种类和特征;2. 家畜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发育规律;3. 家畜的饲养环境和设施要求。
第二阶段:饲料配制与喂养技术学习(2周)1. 饲料的分类和配比原则;2. 常见家畜的喂养管理和注意事项;3. 饲料与水的定量喂养方法。
第三阶段:疾病防治与常见病害处理(1周)1. 家畜疾病的防治措施和预防方法;2. 常见疾病的识别和处理;3. 预防药物和使用方法。
第四阶段:家畜产品的加工与贮藏(1周)1. 家畜产品的加工和处理技术;2. 家畜产品的贮藏和保鲜方法;3. 家畜产品的销售与市场营销策略。
第五阶段:安全与环保意识培养(1周)1. 家畜饲养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和事故防范;2. 环保意识的培养和实践;3. 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
五、教学评估1. 日常考核:学生实施的实践操作和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2. 期末考试:对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和评估;3. 实习成绩:对学生实习情况和综合能力进行评估;4. 案例论证: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
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五篇材料)
![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五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905821a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8.png)
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五篇材料)第一篇: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一、职业道德;二、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三、安全生产和安全防护;四、是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养牛关键技术》第一章选种关键技术第一节牛的品种第二节肉牛选种关键技术第三节奶牛选种关键技术第四节牦牛选种关键技术第二章牛的繁殖关键技术第一节牛的生殖生理特性第二节牛的配种关键技术第三节提高母牛繁殖力的关键技术第四节牛的繁殖新技术犊第三章杂交利用关键技术第一节杂种优势第二节杂交方法第三节杂交牛生产体系第四章牛的营养与饲料加工第一节牛的营养需要第二节饲料的加工第三节饲料添加剂及应用第五章牛舍设计与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第一节养牛场地选择和牛场布局第二节牛舍设计关键技术第三节牛舍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第六章牛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第一节成年母牛饲养管理第二节犊牛的饲养管理第三节育成牛饲养管理第四节种公牛的饲养管理第五节育肥牛的饲养管理第七章牛常见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第一节常见传染病防治第二节常见寄生虫病防治第三节牛常见病防治第四节消毒技术第五节疯牛病及其防范大名县职教中心第二篇:家畜饲养教学大纲家畜饲养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家畜饲养学是一门基础理论知识性强,实践应用价值高的学科。
是在生理生化学习基础上,通过讲授与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正确认识动物营养的基本原理;掌握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了解各种饲料;掌握动物营养需要的研究方法及需要特点,掌握日粮配合的方法及配合饲料的一般知识,并通过实验教学是使学生掌握饲料分析的基本技能。
为学习饲养各论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阐述动物营养学原理,阐述饲料种类、营养特点、如何科学利用饲料,阐述动物对饲料营养的需要量、饲养标准及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方法,阐述饲料化学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了解饲料种类来源及其营养价值,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和检验的方法,针对各种动物的营养需要科学而又经济地用各种饲料组成饲粮;为饲料工业提供配合饲料的科学配方;掌握适于不同生产情况下的动物饲养的一般要求和原则。
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教学方案
![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a4e44669eae009581becaf.png)
家畜家禽饲养工专业培训教学方案一、指导思想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省、市《关于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若干意见》,广开就业门路,鼓励灵活的就业形式,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城镇劳动力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失业人员就业工作,提高他们在创业、就业和转业就业方面的技能,学有一技专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搞好转移就业人员培训,确保培训质量,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二、培训目的以国家就业再就业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通过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使就业再就业人员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技能水平,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饲养家畜家禽的生产经营、服务指导和技术管理应具备的技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转移就业,达到发家致富的目的。
三、培训专业及时间培训专业为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时间3个月,自2010年 2 月2 日至2010年5月12日。
四、教学安排及教材培训班学习采用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共计404 学时,其中理论课学习 212 学时,实践课学习 192学时。
任课老师详见“泗水县就业再就业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班师资情况表”。
培训的主要内容及教材: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二是安全生产和安全防护;三是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养牛关键技术》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养牛关键技术》主要内容有:第一章选种关键技术第一节牛的品种一、肉牛品种二、奶牛品种三、牦牛品种四、水牛品种第二节肉牛选种关键技术一、肉牛的体型外貌二、肉牛的生产性能测定三、肉牛的选择第三节奶牛选种关键技术一、奶牛的体型外貌二、奶牛的生产性能测定三、奶牛的选择第四节牦牛选种关键技术一、牦牛的选育方向二、牦牛选育群的组建三、牦牛的鉴定方法四、种公牛的选择五、犊牛的培育六、选配方法七、牦牛的导血和牛群更新八、生产性能测定和档案资料建立本章关键技术提示第二章牛的繁殖关键技术第一节牛的生殖生理特性一、公牛的生殖生理特性二、母牛的生殖生理特性第二节牛的配种关键技术一、自然交配二、人工授精第三节提高母牛繁殖力的关键技术一、饲养管理技术二、诱导发情技术三、犊牛早期断奶技术四、生殖疾病防治技术第四节牛的繁殖新技术犊一、胚胎移植二、体外受精,本章关键技术提示第三章杂交利用关键技术第一节杂种优势一、杂交的概念二、杂种优势的利用第二节杂交方法一、杂交组合二、杂交亲本的选择三、杂交利用第三节杂交牛生产体系一、杂交牛生产的配套品种二、杂交牛生产的繁育体系本章关键技术提示第四章牛的营养与饲料加工第一节牛的营养需要一、肉牛的营养需要二、乳牛的营养需要三、饲料配方第二节饲料的加工一、牛的饲料种类二、饲料的加工及调制第三节饲料添加剂及应用本章关键技术提示第五章牛舍设计与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第一节养牛场地选择和牛场布局一、地势、地形的选择二、土质、水源的选择三、场地环境的选择四、牛场规划布局第二节牛舍设计关键技术一、牛舍结构基本要求二、牛舍结构的设计第三节牛舍环境控制关键技术一、牛舍的防寒与保暖二、牛舍的防热与降温三、牛舍的通风换气四、牛舍的垫草和饲养密度本章关键技术提示第六章牛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第一节成年母牛饲养管理一、肉用母牛的饲养管理二、奶用母牛的饲养管理三、母牦牛的饲养管理第二节犊牛的饲养管理一、肉牛犊牛的饲养管理二、奶用犊牛的培育第三节育成牛饲养管理一、育成牛的饲养二、育成牛的管理第四节种公牛的饲养管理一、种公牛的外貌特点二、种公牛的饲养三、种公牛的管理第五节育肥牛的饲养管理一、肉牛持续育肥二、架子牛育肥本章关键技术提示第七章牛常见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第一节常见传染病防治一、牛口蹄疫二、牛结核病三、牛布鲁氏菌病四、牛流行热五、魏氏梭菌病六、牛巴氏秆菌病第二节常见寄生虫病防治一、牛日本血吸虫病二、牛肝片形吸虫病三、牛皮蝇蛆病第三节牛常见病防治一、牛前胃弛缓二、牛瘤胃鼓气三、牛瘤胃积食四、牛胃肠炎五、牛支气管肺炎六、牛瘤胃酸中毒七、牛有机磷中毒八、牛尿素中毒九、黑斑病甘薯中毒第四节消毒技术第五节疯牛病及其防范一、疯牛病及其危害二、疯牛病的防范本章关键技术提示五、培训形式、师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养殖教学工作计划
![养殖教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0e78a8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8.png)
养殖教学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养殖教学工作计划是为了提高养殖业工作者的素质,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帮助学生了解养殖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养殖专业人才。
同时也是为了促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养殖业的产值和经济效益,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在养殖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养殖专业素质。
二、实施步骤1. 制定教学计划在开始养殖教学工作之前,首先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将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内容。
在制定课程设置时,应根据养殖业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课程设置的结构和内容。
教学内容将涵盖养殖业基本理论知识、养殖技术、养殖管理、养殖设备、养殖市场等方面的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方法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掌握养殖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资源将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实验场地、实习基地等资源,以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教学评价将采用多种形式,包括考试、作业、实践操作、课程设计等形式,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阶段,将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教学工作。
教师团队将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分工负责,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保证教学质量。
教师团队将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条件,进行教学准备工作,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在教学实践中,将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创新能力。
3. 教学评价在教学结束后,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内容将包括学习成绩、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通过综合评价,进行学生的素质评估,为学生的就业和继续深造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教师团队也将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家畜饲养学教案范文
![家畜饲养学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c660a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b.png)
家畜饲养学教案范文主题:家畜饲养学教案一、教案概述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1.教学内容:(1)家畜饲养的基本知识:家畜的分类、解剖学结构、生理特点等。
(2)饲料与营养需求:家畜的饲料种类、饲料营养成分及其影响因素等。
(3)饲养环境与管理:家畜饲养舍的建设、饲养环境的调控、疫病预防控制等。
(4)市场需求与质量管理:畜产品市场需求、产品质量控制等。
(5)创新技术与未来发展:家畜养殖的创新技术、可持续发展等。
2.教学目标:(1)了解家畜的基本分类、生理特点以及解剖学结构。
(2)了解家畜饲料的种类和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因素。
(3)了解家畜饲养环境的调控和疫病预防控制的基本方法。
(4)了解畜产品的市场需求,掌握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5)了解家畜养殖的创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1.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家畜饲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观实地家畜养殖场,亲身体验家畜饲养的操作过程。
(3)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饲养案例,帮助他们理解饲养管理的实质和核心。
2.教学过程:(1)引入阶段: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激发学生对家畜饲养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家畜饲养的重要性。
(2)理论知识教学阶段:分模块进行家畜饲养学的理论知识讲解,包括家畜分类与解剖学结构、家畜饲料与营养需求、饲养环境与管理、市场需求与质量管理、创新技术与未来发展等。
(3)实践操作阶段: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家畜养殖场,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指导,让学生亲身体验家畜养殖的实际操作过程。
(4)案例分析阶段: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家畜饲养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从中总结出饲养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与评价阶段: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评价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与学习反思1.教学评价方式:(1)笔试:设置家畜饲养学知识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测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养殖动物饲养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养殖动物饲养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155a1d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1.png)
养殖动物饲养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养殖动物饲养工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包括养殖动物饲养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养殖环境管理、养殖设施维护等方面内容。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研究,学生应该达到下述目标:
1. 掌握养殖动物的饲养和管理基本理论和技能;
2. 能够熟练使用养殖设施和工具,进行养殖操作;
3. 具备养殖动物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控制的能力;
4. 熟悉养殖环境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养殖环境管理;
5. 具备养殖动物饲养管理实践操作技能。
三、课程安排
第一章养殖动物基础知识
1. 养殖动物饲养管理的概念
2. 养殖场环境与设施管理
3. 畜禽营养与饲料
4. 养殖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第二章常见养殖动物饲养管理
1. 牛的饲养管理
2. 猪的饲养管理
3. 羊的饲养管理
4. 鸡的饲养管理
5. 鸭的饲养管理
第三章养殖动物饲养管理实践操作
1. 养殖场的规划
2. 养殖设施和器具的使用
3. 养殖操作的实践技术
4. 疾病预防与控制
四、考核方式
1. 学生必须参加实验操作和考试,成绩占总评分的90%;
2. 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课堂表现占总评分的10%。
五、参考教材
1. 《养殖动物健康管理》
2. 《畜禽疾病防治》
3. 《畜牧兽医学》。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46e181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f.png)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一、课程背景家畜饲养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益和农业的发展。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对家畜饲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他们今后在农村经济和农业科技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家畜饲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家畜的生物学特性和生产实践中的典型问题。
2. 掌握家畜饲养的基本方法,包括饲养环境的建设、饲料的选配与制备、疾病预防与治疗等。
3. 熟练掌握家畜养殖实践技能,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并为家畜饲养提供科学化的建议和方案。
三、教学内容1. 家畜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基本原理。
2. 家畜饲养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如养殖场布局、动物圈舍的设计、环境卫生等。
3. 家畜饲料的选配与制备,如饲料的成分分析、配方设计、饲料制作工艺等。
4. 家畜养殖管理技术,如疾病预防与治疗、妊娠期管理、生产管理等。
5. 家畜饲养实践技能培训,如养殖设备的使用、动物的饲喂、疫病的防治等。
6. 家畜饲养成本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估,如养殖成本分析、经济效益评估、市场行情分析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课堂上,通过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阐述相关理论知识;在实践环节中,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体验,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和综合实践评价两部分。
1. 考试:通过课程学习的知识点和理论进行考核,检测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综合实践评价:通过对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检测学生对于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
评价方式包括实验报告、实践操作表现、小组讨论、模拟演练等。
家畜饲养培训教学设计模板
![家畜饲养培训教学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737bc8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0.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家畜饲养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家畜的生理特点、营养需求、生长发育规律等;(2)使学生了解家畜饲养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3)使学生熟悉家畜饲养过程中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饲料加工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家畜饲养的基本操作技能,如饲养、喂料、清洁、防疫等;(2)培养学生具备家畜饲养的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具备家畜饲养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家畜饲养工作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2)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热爱家畜饲养事业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家畜饲养基本理论(1)家畜的生理特点(2)家畜的营养需求(3)家畜的生长发育规律(4)家畜饲养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2. 家畜饲养管理(1)饲养环境的选择与调控(2)饲料的选择与加工(3)饲养管理操作技能(4)家畜疫病防治3. 家畜饲养实践操作(1)家畜饲养的基本操作技能(2)饲养管理现场观摩与实习(3)家畜疫病防治现场观摩与实习4. 家畜饲养产业发展趋势(1)国内外家畜饲养产业发展现状(2)家畜饲养产业政策与发展方向(3)家畜饲养产业创新与科技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畜饲养的基本理论、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家畜饲养的实际操作技能。
3. 角色扮演法:模拟家畜饲养现场,让学生参与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环节,提高实践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家畜饲养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践操作法:安排学生进行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周):家畜饲养基本理论2. 第二阶段(2周):家畜饲养管理3. 第三阶段(2周):家畜饲养实践操作4. 第四阶段(1周):家畜饲养产业发展趋势5. 第五阶段(1周):总结与考核五、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采用笔试形式,考核学生对家畜饲养基本理论、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9893cf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68.png)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一、本学期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
(一)学时安排。
1、讲课学时:24学时。
2、实践学时:16学时。
(二)教学内容。
1、家畜基本特性、种类及养殖方法;
2、家畜繁殖、繁育及技术控制;
3、家畜养殖诊断及治疗;
4、家畜营养、免疫及驱虫;
5、家畜圈舍设计、管理及卫生消毒;
6、家畜饲料的识别、配制、分析、质量控制及储存。
二、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
第一章家畜基本特性、种类及养殖方法。
(一)家畜特性。
1、定义家畜;
2、家畜的种类及特点;
3、家畜的繁育方法、遗传知识及遗传育种。
(二)家畜养殖。
1、建立家畜养殖场;
2、选择饲料材料及制作方法;
3、养殖经济;
4、家畜病症诊断及治疗。
第二章家畜营养、免疫及驱虫。
(一)家畜营养。
1、家畜营养的特性;
2、家畜的营养需要;
3、家畜的营养技术。
(二)家畜免疫。
1、家畜免疫的种类及作用;
2、家畜免疫的方法及技术;
3、免疫基本原理及应用。
(三)家畜驱虫。
1、驱虫技术前提及基本原则;
2、家畜驱虫方法及技术;
3、驱虫物质及剂量的选择。
第三章家畜圈舍设计、管理及卫生消毒。
(一)家畜圈舍设计。
1、家畜圈舍种类及特点;
2、家畜圈舍设计原则;。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f31b43dbed5b9f3f90f1c6d.png)
《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动物生产中的几项重要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按照家畜生产规律,在基层从事养殖技术工作,并有一定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技术推广的本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主要是:让学生系统了解家畜养殖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就是了解不同家畜的品种特征,分析研究不同时期家畜的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找出其中的规律性,使学生了解正常情况下家畜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营养需要、繁殖规律及科学的饲养管理,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解决养什么家畜,如何配合饲料,如何培育改良品种和利用杂种优势,如何繁育仔畜,如何养好家畜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以指导畜牧业生产。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本课程是研究家畜生产的基本理论、基础概念、基本实践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通过讲授家畜生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根据家畜的习性,营养、繁殖规律,采用科学的繁殖方法和饲养管理方法防病治病,提高诊断和治疗家畜常见病的能力,从科学饲养家畜、管理家畜入手,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讲授主要以家畜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生产问题作为讲授重点,辅之以通过讲述动物营养原理、动物遗传育种及繁殖方面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掌握牛、羊、猪、饲养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能从家畜生产方面考虑畜疫病防治问题。
三、各章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绪论部分的讲授,让同学们了解畜牧业生产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了解传统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种类和一般生产环节,了解提高生产效率的手段以及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激励同学们的责任感和学习热情。
2.教学内容:第一节畜牧业在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我国畜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三节国外畜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第四节畜牧业生产的概念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我国主要畜产品人均占有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手段。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53b129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a.png)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一)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家畜饲养的重要性及其相关知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家畜饲养习惯,使之养成爱护家畜、重视饲养
的用心,提高学生的饲养能力和家畜饲养技术。
二、教学内容
(一)家畜饲养的重要性:家畜饲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养鸡养猪给人
们带来肉类和蛋类食物,还能从中发掘另外的营养价值。
例如,家禽提供
的血清素能够帮助心脏病患者恢复。
(二)家畜饲养习惯:家畜饲养习惯法能有效地调节家畜的生理和生
态状态,让它们保持健康,从而提高家畜的育肥效率,改善养殖技术,减
少养殖成本,同时也维护了环境卫生。
(三)家畜饲养技术:家畜饲养技术的要点在于科学喂养、合理驯养、健康管理、智慧饲料、合理利用,而家畜饲料制造技术的核心就是家畜的
营养价值配比和饲料添加配方的调配及技术。
三、教学方法
(一)讲解法:由教师和教育心理学家结合,结合实际,来讲解家畜
饲养相关的知识,通过指导,详细分析家畜的品种、饲料、养殖环境等相
关知识,为学生提供全面、详实的讲解。
(二)课堂实践:带领学生实践家畜饲养,实践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35ee2a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4.png)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教学计划1. 简介本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家畜饲养工,并提供相关理论和实践培训。
通过本计划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家畜饲养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为日后从事家畜饲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学习目标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家畜饲养工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家畜饲养工程的基本技能,如饲料配制、疾病预防与控制、繁殖技术等;•熟悉家畜饲养工作所需的相关设备和操作方法;•培养良好的动物健康与福利意识;•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教学内容3.1 理论课程•家畜饲养工作概述•动物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饲料营养学•病理学与免疫学•家畜疾病预防与控制•家畜繁殖技术•家畜饲养管理与环境控制3.2 实践课程•饲料配制与饲喂技术实践•家畜疾病防控与治疗实践•家畜繁殖技术实践•家畜设备使用和操作实践•家畜饲养管理实践4. 教学方法•理论课程采用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讲解、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提高学生的理论理解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践课程将通过实验室实践、实地考察和项目实训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和实践,掌握相关技能和操作方法。
•配备专业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室,提供实践场地和资源支持。
5.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学生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期中、期末考试;•实践实验报告评估;•项目实训综合评估。
评估结果将作为学生是否通过课程的重要依据。
6. 资源需求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需要以下资源支持:•教师: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团队;•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的教室;•实验室:具备饲养设备和实验仪器的实验室;•地方:提供学生实践和项目实训的场地。
7. 教学进度安排本教学计划共计16周,按照以下进度安排进行:周数课程内容1-2 家畜饲养工作概述3-4 动物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5-6 饲料营养学7-8 病理学与免疫学9-10 家畜疾病预防与控制11-12 家畜繁殖技术13-14 家畜饲养管理与环境控制15-16 实践课程实验和项目实训8. 总结本教学计划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家畜饲养工。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6b9aec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8.png)
家畜饲养⼯教学计划
家畜饲养⼯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开就业门路,⿎励灵活的就业形式,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城镇劳动⼒就业、农业富余劳动⼒转移和失业⼈员就业⼯作,提⾼他们在创业、就业和转业就业⽅⾯的技能,学有⼀技专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搞好转移就业⼈员培训,确保培训质量,特制定本培训⽅案。
培训⽬的
以国家就业再就业有关⽅针、政策为依据,通过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使就业再就业⼈员具有⼀定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技能⽔平,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产经营、服务指导和技术管理技能,具解决实际问题能⼒的。
4。
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
![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5e1ba2e02020740be1e9bf6.png)
《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家畜饲养工教材:自编讲义主要参考书:《养牛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养羊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新农村科学养殖概要》一、课程的性质与内容实施本课程的教学是为了满足现代养殖业对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操作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员掌握家畜营养与饲料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更为全面推广家畜养殖技术,促使家畜养殖技术观代化。
初级家畜饲养工是为了让学员掌握常见牛的品种,常用牛饲料的种类及营养特点,牛的消化机能,肉牛的包头,奶牛的饲养等方面的知识,其中,常用的饲草收贮,饲喂方法,是贯穿于养牛全过程的基础常识,牛的采食行为和牛的消化机有方面和知识是承接牛的疾病预防的关键知识,现代养牛技术的研究,应用和发展,也是以牛和草方面的技术,理论为基础,围绕牛和草这两个基本点研究相关的生产管理方法和应用技术。
初级养牛工掌握本单元知识和技能,可以建立正确的养牛观念,能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正确包头,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养牛知识,提高养牛技能打下较好的基础。
因此,作为抓好初级养牛工的基础培训是十分重要的。
初级家畜饲养工的培训包括进行家畜和特畜类的饲喂、转群、淘汰、产品收集、病死畜处理;观察并调整畜舍内温度、湿度、光照;协助兽医人员进行疫苗注射、畜舍和饲养器具消毒以及家畜日常健康状况监测;填写记录和报表。
中级家畜饲养工要掌握奶牛的饲养、育肥牛的饲养方面的部分基础理论和饲养常识进行了深化,重点介绍了干奶牛及泌乳牛饲养的基础理论、意义和常规方法。
另外,对干草三化制作方法也进行了介绍。
中级养牛工掌握本单元知识和技能,可以掌握正确的养牛基本理论,基本能独立从事牛的饲养方面的日常工作,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养牛理论知识,提高技能,独立学习、独立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因此,该部分内容地位特殊,非常重要。
做好中级养牛工的饲养部分培训对于初级养牛工和高级养牛工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26142dc6137ee06eff9188d.png)
《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动物生产中的几项重要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按照家畜生产规律,在基层从事养殖技术工作,并有一定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技术推广的本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主要是:让学生系统了解家畜养殖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就是了解不同家畜的品种特征,分析研究不同时期家畜的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找出其中的规律性,使学生了解正常情况下家畜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营养需要、繁殖规律及科学的饲养管理,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解决养什么家畜,如何配合饲料,如何培育改良品种和利用杂种优势,如何繁育仔畜,如何养好家畜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以指导畜牧业生产。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本课程是研究家畜生产的基本理论、基础概念、基本实践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通过讲授家畜生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根据家畜的习性,营养、繁殖规律,采用科学的繁殖方法和饲养管理方法防病治病,提高诊断和治疗家畜常见病的能力,从科学饲养家畜、管理家畜入手,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讲授主要以家畜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生产问题作为讲授重点,辅之以通过讲述动物营养原理、动物遗传育种及繁殖方面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掌握牛、羊、猪、饲养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能从家畜生产方面考虑畜疫病防治问题。
三、各章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绪论部分的讲授,让同学们了解畜牧业生产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了解传统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种类和一般生产环节,了解提高生产效率的手段以及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激励同学们的责任感和学习热情。
2.教学内容:第一节畜牧业在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我国畜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三节国外畜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第四节畜牧业生产的概念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我国主要畜产品人均占有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手段。
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教学方案
![家畜家禽饲养工培训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d3080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7e.png)
第2页 / 技术三犊牛早期断奶技术四生殖疾病防治技术第四节牛的繁殖新技术犊一胚胎移植二体外受精本章关键技术提示第三章杂交利用关键技术第一节杂种优势一杂交的概念二杂种优势的利用第二节杂交方法一杂交组合二杂交亲本的选择三杂交利用第三节杂交牛生产体系一杂交牛生产的配套品种二杂交牛生产的繁育体系本章关键技术提示第四章牛的营养与饲料加工第一节牛的营养需要一肉牛的营养需要二乳牛的营养需要三饲料配方第二节饲料的加工一牛的饲料种类二饲料的加工及调制第三节饲料添加剂及应用本章关键技术提示第五章牛舍设计与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第一节养牛场地选择和牛场布局一地势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c8943d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7.png)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家畜饲养工是有关畜牧业的一种重要的技术职业,其目的在于对家畜的健康、生长、繁殖、产量等参数进行科学管理,以保证家畜的健康和生长,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
为了培养和增强家畜饲养工的专业水平,下面制定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了解家畜饲养知识,掌握家畜饲养技术,能够独立进行家畜饲养管理;2.培养学生掌握家畜饲养技术,能够根据家畜的不同需要,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3.培养学生掌握家畜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掌握相关技术,如家畜繁殖、种群繁衍、病症诊断和预防等;4.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家畜的不同状况,采取合理的护理和管理措施,妥善处理家畜的疾病和饲养问题。
二、教学内容1.家畜饲养知识:了解家畜饲养的基本知识,如家畜的生长、繁殖、产量等;2.家畜饲养技术:学习家畜选择、饲喂、护理、繁殖、治疗等技术;3.家畜科学饲养管理:学习家畜的科学饲养管理,如种群繁衍、病症诊断和预防等;4.家畜护理管理:学习家畜护理管理,如护理设施的设置、清洁、消毒等,以及家畜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使用讲解、讨论、演示等方法,对家畜饲养知识、技术、管理等内容进行讲解;2.实践法:学生参加实地调研,熟悉家畜饲养的实际情况,掌握家畜饲养技术;3.模拟法: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熟悉家畜饲养的基本技术,熟悉家畜科学饲养管理;4.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家畜护理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灵活运用家畜护理管理技术,妥善处理家畜的疾病和饲养问题。
四、教学考核1.理论考核:通过考试、练习等形式,考核学生对家畜饲养知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理论掌握程度;2.实践考核: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操作等形式,考核学生对家畜饲养技术的掌握情况;3.综合评定:通过以上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以评定学生的家畜饲养技术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畜饲养工》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黔人社厅函【2010]78号)】和(黔人社厅发【2010】等文件,为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我省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我中心制定该专业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一、培训工种及培训时间:家畜饲养工 20天
二、培训课时及课时分配:共160课时,理论50课时、实操110课时。
三、培训对象
有培训就业愿望,年龄在16周岁至50周岁之间的农村劳动者以及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等符合国家规定的享受技能培训补贴政策的人员。
四、、培训级别:初级
五、培训方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六、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家畜饲养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特别是掌握目前家猪饲养的新知识、和新动向,着力提高家猪饲养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和造就大批懂技术、能示范的专业化从业人员,实现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化,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再就业或创业,使农民增收。
七、培训环节、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
八、知识与技能要求
(一)家猪的生物学;
1、了解现代家猪生产的特点
2、认识我国的家猪业概况
3、了解家猪的外貌和特征(二)家猪的品种与育种
1、家猪品种的分类
2、现代家猪的育种方法
3、杂种优势的利用
4、家猪育种工作技术
(三)家猪的管理
1、家猪的环境和环境控制
2、光照管理
3、管理方式
4、管理技术
九、家畜知识与技能要求
1、了解家畜饲养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和基本方法;
2、认识动物与植物体营养差别及六大营养成份的价值与作用;
3、掌握饲料的分类及配比方法及饲用价值;
4、掌握动物养殖的发展简史、养殖动物的用途;
5、掌握饲料与畜体的化学成分及二者组成的异同,饲料的国际分类。
各种
饲料的成分特点;
6、掌握禽畜外形特征及内部各系统的结构特征;
7、掌握温度、湿度、光照、气体等对家猪畜的影响,建立家畜环境的措施;
8、掌握如何进行选择场地,不同饲养动物的场地的布局;
十、培训实施与考核
1.培训方法与要求:培训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
集中培训要充分利用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进行。
培训要以培训基地为依托,围绕家猪、家畜饲养操作过程中的主要技术,用学员容易接受的语言,在生产现场由培训教师集中对学员进行面对面、互动式等行之有效的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
培训应在具备一定培训条件的培训(生产)基地进行,由“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长期从事该专业的专家承担培训任务。
2.培训教材:根据本规范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选择相应的培训教材。
3.考试考核:参训学员培训期满后,由劳动部门统一进行考核鉴定,合格者颁发全国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
贵州大学学术交流中心 2013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