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PPT
新课讲解
活动3:用鼓槌打击鼓面,鼓面振动,听到洪亮的击鼓声。 活动4:拨动小提琴的琴弦,弦振动发出悦耳的琴声。
新课讲解
试一试 请同学们把手指放在喉结处,让我们从1数到10,感受声带
振动发出声音。
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时,发声也停止。
新课讲解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发声 C.没有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没有振动 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解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 产生的声音就会停止,故A正确,D不正确;物体在真空环境中振动,是不 会发出声音的,故B、C不正确。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3 新课讲解 5 当堂小练
2 新课导入 4 课堂小结 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速度不同。 4.知道回声现象,并会利用回声来测量距离。Fra bibliotek新课讲解
思 考 声音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
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左侧的空气,使得这部分空气变密;鼓面向右 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稀疏。鼓面不断左右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 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新课讲解
这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 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 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课件
振幅小 响度小
振幅大 响度大
例题
你见过用试管做的乐器的演奏吗?
1.用相同的力吹不同的试管,试管发出的 声音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2.用不相同的力吹同一个试管,试管发出 的声音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水
如果改用相同的 力敲击瓶身,试 管发出的声音会 一样吗?
声音高低不同
声音大小不同
练一练
1.在鼓面上撒一些细沙,敲鼓时会发现越使劲敲鼓,听到 的声音与细沙的情况是( B) A.声音越响,振动得越快 B.声音越响,振动得越高 C.声音越响,振动得越慢 D.声音越响,振动得越低
纸张 直尺 自己
抖动纸张 伸出桌面少许,拨动 手摸颈前喉头的位置,说话
提出猜想 感受他们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纸张发声时在_振__动___; 直尺发声时在_振__动___; 人说话时声带在_振___动__。 猜想: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探究声音的产生
为了验证猜想,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收集证据。
随堂训练
1.小明的二胡断了一根细琴弦,他用一根粗弦代替后,则发 出的声音的音调( C ) A.保持不变 B.变高 C.变低 D.无法确定
2.下表是人和几种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范围从表中可 以看出,可以发出次声的是( C )
A.人 B.蝙蝠 C.大象 D.狗
第二章 声现象
声音的特性
第二节
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两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 可减小声音的发散
听诊器的导音管能极大程度 地减小声音的发散
利用管状物传递声波,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
响度的影响因素
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响度与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听到的声音越小;与声 音分散的范围有关,越分散,听到的声音越小。
第二章:声现象
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归纳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练习: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的是()A.敲鼓时发现鼓面上的纸屑上下跳动B.扬声器发生时也发现小纸屑在喇叭面上跳动C.将发生的音叉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能激起水D.金鱼缸中的金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中变大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是()A.向暖瓶灌水发声 B. 敲钟发声 C.吹箫发声 D. 吹笛子发声二:探究声音的传播归纳总结: 声音的传播需要,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练习: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A. 我们可以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滴答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溪边听到听到“哗哗”的流水声4.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A.空气 B.水C.酒精D.钢管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1)确定发声体位置;(2)判断发声体如何振动; 3)判断有无传播介质;5.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响,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左边的泡沫小球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右边音叉通过将声波传给了左边音叉.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音叉响,小球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6.阅读教材P15“小资料”获取以下信息:1.将表中的介质分类,发现可分为、、类。
2.观察不同介质后声速对应数据,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气体中最(软木除外)3.当空气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也不同。
4.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m/s。
5.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和有关。
【巩固练习】(每题2分,共计20分)1、小平在高处用望远镜眺望,他看到了远处有一位铁匠在工作。
若铁匠以每秒一次的快慢节奏锻打铁块,在他看到铁匠最后一次锻打铁块的同时听到了打击声,随后还听到了两次打击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教案四篇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 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 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过程 导学达标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
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 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扩展录制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2、实验 14 页图 1-4 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活动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 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 1、看 15 页的表格内容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
学生活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 听不回声? 4、回声声音的反射。
<01 秒 二、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 外练习。
四、课后活动 动手动脑 1、2、3 题。
教学后记 在课堂上对声音的知识不能扩展太多,这只是声音的第一节课, 可降低难点。
要测一测学生的接受情况。
§2—2 声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
3、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
重、难点重 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 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材分析 1、本节是了解性常识,而且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一 看就 懂,所以课堂教学基本上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师加以必 要的纠正即可。
第二章声现象讲义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A. 声音的产生来回往复的运动叫做振动,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人说话时的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是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弦乐器(二胡、京胡、琵琶、提琴等)的发声是靠弦的振动,管乐器(笛、箫、黑管、号等)的发声是靠管中的空气振动,打击乐器(锣、鼓等)的发声是靠锣面和鼓膜的振动.B. 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一般说来,固体的传声能力比液体的强,液体的传声能力比气体的强. C. 声波声音是一种波,叫做声波.可将不可见的声波与可见的水波进行类比,以理解声波.由于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在介质中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向四周传播,传入人耳后就激起耳内鼓膜的振动,人便听到了声音.发声停止是指声源停止向外界传送声波,而已经传送出去的声波仍可继续传播.如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人们在看到闪电后几秒钟才听到雷声,此时声源处的振动早已停止了.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若遇到山崖、墙壁、高大建筑物等障碍物,就会被障碍物的表面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修建剧场、礼堂、音乐厅都要考虑回声,以免影响音响效果.声音的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回声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利用回声现象制成的回声测深仪、水声定向器、超声探伤仪等广泛应用于矿床勘探、材料探伤、水深测量、鱼群探测等方面.从声源发出的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若遇到多个反射面,就可以发生多次的反射.如夏日的雷声,有时隆隆地延续几秒钟以上,就是声波在云层、山岳和地面间多次反射造成的;再如古建筑中的“回音壁”、“三音石”以及江西弋阳境内的名胜“回声谷”等等都是属于多次反射的回声.人在室内讲话比在旷野讲话听起来要响亮,而且当讲话声停止以后,声音并没有立即消失,仍然有余音回荡,就是由于声音在物体表面连续多次反射的多次回声交混在一起形成的,称为交混回响,简称混响,这种混响可以延续一段时间.从声源发声停止,到声音减弱到听不到的一段时间,称为混响时间.如果剧场的混响时间太长,往往使声音不清晰,音色混浊、发闷,形成嗡嗡不绝的噪声;如果剧场的混响时间太短,就会使本来婉转圆润的声音变得干涩无力、生硬,一般剧场的混响时间以l.5 S左右为宜.两列声波在某种物质中传播时相遇如振幅增大,响度就增大,这种现象在声学上叫做声音的共鸣.二胡、小提琴等各种乐器在制造时都充分考虑了这一原理.物体除了能反射声波,也能吸收声波,特别是软的多孔的材料吸收声波的效果更好.播音室内的墙壁和地面都要用吸收声波的材料来减少杂音的干扰.雪疏松多孔会吸收声音,所以下雪天很安静。
第2章 声现象(图片版) (共80张PPT)
A.我们听到的回声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 340 m/s C.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频率相同的声波,其音色也相同
5. (2016· 黄石 )下列有关声现象知识应用的说法正 确的是 ( )
A.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 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 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 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 继续创作的
解析: 本题考查了传声的介质、声速的影响因素 及听到声音的条件.声音可以在一切固体、液体、气 体中传播, A 正确;声速受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的影 响,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B 错误;声音不 能在真空中传播, C 错误;振动产生的声音可能不在 人的听觉范围、可能响度太小、可能没有传播声音的 介质等原因,导致人耳听不到,D 错误. 答案: A
【答案】A
2.(2016·黑龙江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 播需要介质的是( ) 【导学号 73240011】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蝙蝠是靠发 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 能够反射,形成回声, A 不符合题意;倒车雷达是靠 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 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 B 不符合题意;利用 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C 不符合题意;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讲 声现象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 的物体都在 振动 ,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声音在 真空 中不能 传播. 一切气体、 液体、 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 介 质 .声音以 声波 的形式传播.
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总结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这种振动有的能看见,如敲鼓时鼓面的振动、人说话时声带的振动……;有的看不见,如敲桌子时桌面的振动。
这时可以用一些泡沫塑料等轻小物体放在上面,敲桌子时泡沫塑料在不停的跳动,说明桌子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在这些介质中固体传播声音最快(如古代打仗时士兵趴在地上听远传是不是有人过来啦),气体传播声音最慢。
3、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4、声音的传播速度除了和介质的种类有关之外,还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般取340m/s。
·5、回声产生的条件是距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在教室里唱歌是距离小于17m,使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所以感觉声音更加响亮,在旷野中没有回声所以感觉声音比较小。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
2、声音的音调和物体振动的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属于声调的例子有(1)、男高音、女低音,(2)、调音师调音(调节弦的松紧),(3)、暖壶灌水时声音的变化,(4)、男生声音低沉,女同学声音尖细。
3、声音的响度和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此外还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属于响度的例子有(1)、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震耳欲聋,(2)、调节电器的音量大小,(3)、扩音器,(4)、4、声音的音色和物体的结构有关,物体不变,音色不变。
和音色有关的例子有(1)、闻其声知其人,(2)、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3)、敲西瓜看西瓜是否熟了;敲击花盆,看是否有裂缝(4)、听诊器5、人能听见的声音是20 Hz——20000Hz之间的声音,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比如大象发出的声音,地震、火山喷发、海啸都会发出次声波。
高于20000 Hz的叫超声波,比如海豚音,蝙蝠发出的声音,倒车雷达。
第三节声的利用1、。
第二章 声现象 知识点总结+例题精讲+学生自测+复习要点+课后习题.
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生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2.声音的传播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声速:(1)影响因素: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
(2)15℃时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时340m/s 。
(3)一般地,固v >液v >气v3.回声定义:人们把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产生原因:声音的反射。
辨别出回升的条件: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
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比原声更强。
回声的利用:回升测距。
测量原理:s=21声v t ,其中t 为发声到收到回声的时间,声v 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人耳怎样听到的声音外界发出的声音传到耳道中后,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例1.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其根本原因是( )A .手掌使鼓面停止了振动B .手掌吸收了声音C .手掌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 .手掌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例2.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够用声音进行交流的原因是( )A .月球上噪声很大B .月球上的空气不含氧气C .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D .月球上温度太低例3.小亮看到礼花绽放2s 后又听到它的爆炸声。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 ,若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则礼花爆炸点的位置到小亮的距离约为( )A .1kmB .680mC .1×910mD .1×910km 例4.将耳朵贴在长长的自来水管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在自来水管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三次敲打声。
按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哪三种介质传播到人耳的( )A .空气、水、铁管B .水、空气、铁管C .水、铁管、空气D .铁管、水、空气例5.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位侠客双目失明,却能准确判定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A .他的眼睛还可以看见近的物体B .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C .由于双耳效应,能判定声音传来的方位D .是一种条件反射例6.小刘同学看完影片《流浪地球》后,发现影院的墙面有很多小孔,这些小孔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大响度B .降低音调C .减少回声D 小明对着山崖大喊一声,过了3s 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例7.传播的速度是340m/s ),则小明距山崖( )A.1020 m B.2040m C.340 m D.510 m.通风换气知识点二:声音的特性(一)音调1.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第二章声现象讲解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讲解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5、发声体就是声源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知识应用1、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 声的回音B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C 钟还在振动D 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2、太阳上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剧烈的大爆炸,但是我们却丝毫听不到这巨大的爆炸声,其原因是()A 太阳离我们太远了B 真空不能传声C 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听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3、在一装满水而又足够长的铁管一端敲一下,将耳朵贴在管子另一端的人听到声音的情况是()A 一次声音,声音是从空气中传来的B 两次声音,声音是从空气空传来的C 三次声音,先听到从水传来的声音D 三次声音,先听到从铁管中传来的声音4、某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时,先用锣槌敲击锣面发声,然后用手按住锣面,锣声一会就消失了,锣声消失的原因是()A 手挡住了锣发出的声音B 手使锣面振动加快C 手使锣面振动停止D 以上判断都不正确5、人在闭上双眼时,仍能准确地判断出声源的方位,这是利用()A 回声效应B 双耳效应C 骨传导D 声音立体效应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语言交流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7、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8、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跑的时间是14.00s,当时气温是150C,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A 14.29sB 14.00sC 13.71sD 无法确定9、用左手握住一支铅笔,放在眼前约10cm处,用另一只铅笔敲击它,然后把左手中的铅笔用牙齿咬住,再用另一只铅笔敲击它,比较两种不同情况下,人听到的敲击声,声音较大的是()A 用左手握住B 用牙齿咬住时C 一样大D 无法判断10、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11、声波生命探测仪是一种救援装备.它能灵敏地接收到物体_________时产生的微弱的声音.1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外太空中宇航员需要借助无线电来交谈.这说明_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13、两名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不能像在地面上直接谈话,是因为真空________传播声音.(选填“能”或“不能”)14、“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15、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__________能传声;“土电话”表明__________能传声.16、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___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m/s.17、甲同学敲击铁管的一端,乙同学伏在铁管的另一端可听到两次响声,若铁管长170m,空气中声速340m/s,测得两次响声相隔0.466s。
八上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总结
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只不过很多物体的振动难以直接观察到。
3.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振动停止只是物体不再发声。
但物体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然在传播。
例如,发令枪响后,过一会儿终点计时员才能听到枪声。
说明虽然声源的振动停止了,但是声音仍然在空气中传播,并没有消失。
4.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
(低于20 Hz或者高于20000Hz或没有介质)。
5.声源: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1)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2)只有正在发声的物体才能叫做声源,一个能够发声但没有发声的物体,不能称为声源。
例如:说话声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风声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瀑布声音由水和空气的振动产生的;树叶沙沙声由树叶振动产生;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二、声音的传播——声波1. 传播形式:波的形式——声波。
2. 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3. 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注:太空中没有空气,月球上没有空气。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三、声速——声音传播的速度1.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速是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声音通过的路程。
2.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3. 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1)介质的种类。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的关系为:V固>V液>V气。
(2)介质的温度。
在空气中声速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
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
第二章声现象
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在扬声器纸盒上放些碎泡沫。
当扬声器发声时,碎泡沫在纸盒上面跳动,如图,这个现象说明扬声器发出声音是由纸盒的_____产生的。
2、音乐会上,悦耳动听的小提琴声是由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这个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3、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现象通过推理后,可得出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4、如果你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两次声音。
那么,你听到的第一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传来的。
5、一些介质中的声速见下表,表中声速的单位是m·s-1由表中信息可知: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
表中的信息说明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_________有关。
6、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A.手指B.琴弦C.弦柱D.空气7、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受到回波。
此处海底有多深?(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1531m/s)8、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为51m的钢轨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响一下钢轨,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响声相隔0.14s的时间,问声音在钢轨中传播的速度有多大?(空气中声速340m/s)1、往暖水瓶中灌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 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不同。
2、如图5所示,在把吸管不断剪短的过程中,吸管中空气柱变短,振动加快,振动的 变高,吸管发出声音的音调会 。
3、地震时伴有 (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的产生,它的频率低于 Hz 。
4、用小提琴和长笛演奏同一首乐曲时,我们能区分二者声音的差异,是因为这两种乐器的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 不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真空不能传声)。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 HZ~ 20000 HZ。
人们把高于20000 HZ的声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叫做次声波,它们都统称为声,但人们都听不见。
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超声声;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次声。
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广、窄)。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第二章声现象是八年级物理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涵盖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超详细总结: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物体发生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
-声音的振动源可以是弹簧、弦、膜等。
-声音的大小与振动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大。
2.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在固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慢。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密度越大,弹性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3.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频率、振动数、声强和音调等特性。
-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振动数是指声音波动的次数,单位是圈。
-声强是指声音的强度,单位是分贝(dB)。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声音的传播过程:-声音的传播可以分为发声、传播和接收三个过程。
-发声过程是指声音的产生过程,物体发生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
-传播过程是指声音从振动源传播到接收者的过程,通过空气中的分子相互碰撞传递能量。
-接收过程是指声音到达接收者的过程,接收者的耳朵接收到声音引起耳膜振动,再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
5.声音的传播路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会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吸收等现象。
-声音的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从而改变传播方向。
-声音的折射是指声波传播过程中,由于介质密度的变化,使声波改变传播方向。
-声音的吸收是指声波能量被障碍物吸收而无法传播的现象。
6.声音的强度和音量:-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能量,可以通过声强来表示。
-声音的音量是指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大小,与声音强度有关。
-声音的音量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强度来改变。
7.声音的频率和音调:-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的振动次数,频率越高,声音越尖锐,音调越高。
-声音的音调可以通过调整声音的频率来改变。
02 第二章 声现象
的时间 t 1.5s 0.75s
2 根据速度公式
v
s
t
s=vt=340 m/s×0.75 s=255 m
第二章 声现象
返回目录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音调
RJ八上P32图2.2-1演示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__频__率__ 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声音的 __音__调___,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调 低。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 Hz。如果一个物体在1 s的时间内振动100 次,它的频率就是_1_0_0_H__z_。
第二章 声现象
返回目录
RJ八上P34图 小资料
第二章 声现象 响度
返回目录
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__响__度___。 物理学中用__振__幅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__越__大___。
RJ八上P34图2.2-3演示
第二章 声现象
返回目录
音色
声音还有一个特性为音色。不同发声体的__材__料__、_结__构___不同,发出 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返回目录
2.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在2s内做了700次振动, 频率是多少?人类能听到吗?
2.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物体振动的频率。 n=700次, t=2s f n 700次 350Hz
t 2s 因为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该昆虫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声音以_波___的形式传播着, 我们把它叫做__声__波___.
第二章 声现象
返回目录
RJ八上P29图2.1-7 想想 做做 桌子能否传声?
如图所示,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 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 朵贴在桌面上却可以听到敲击声,说明 _固__体__(_桌__子__) 能够传声,如果增大敲击的 力度,则声音的__响__度___(选填“响度”“音 调”或“音色”)将会变化.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声现象
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网络构建15340m/s 0.1s ⎧⎪⎪⎪⎪⎨⎧⎧⎪⎪⎨⎪⎨⎩⎪⎪⎪⎩⎩⎧⎪⎨⎪⎩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或气体),真空不能传声形式:以波的形式传播,也叫声波传播介质的种类影响因素声带介质的温度时空气中的声速是概念: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回声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以上应用:声呐测距音调: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声音的特性响度声现象℃20000Hz 20Hz B ⎧⎪⎨⎪⎩⎧⎧⎪⎪⎪⎪⎪⎪⎨⎪⎪⎪⎨⎪⎪⎪⎩⎪⎪⎧⎪⎨⎪⎩⎩:取决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音色:取决于物体本身超声波:频率高于的声次声波:频率低于的声大象利用次声波交流声学仪器接收到地震、台风、核爆炸产生的次声波人不能听到的声传递信息来确定其方位和强度声呐和超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声的利用回声定位、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种类20Hz 20000Hz dB ⎧⎧⎪⎪⎪⎪⎪⎪⎪⎪⎪⎪⎪⎪⎪⎪⎨⎪⎪⎪⎪⎪⎪⎪⎩⎧⎨⎪⎧⎪⎪⎪⎧⎪⎪⎪⎪⎪⎪⎪⎪⎪⎪⎪⎪⎪⎪⎧⎪⎨⎪⎪⎨⎪⎪⎨⎪⎪⎪⎪⎪⎪⎪⎪⎪⎪⎪⎨⎪⎧⎪⎪⎪⎪⎪⎪⎪⎪⎨⎪⎪⎪⎪⎪⎪⎪⎪⎪⎩⎩⎩⎩⎩频率范围:从到乐音: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概念: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等级单位:来源人能听到的声类型危害噪声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防止噪声产生控制噪声的途径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生活中有大量的事实可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例如:人说话、唱歌时,用手摸着喉部,会感到此时喉部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把悬挂的泡沫球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如图所示);敲鼓发出声音时,放在鼓面上的纸屑在跳动,说明鼓发声时,鼓面在振动(如图所示)。
第二章 声现象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第二章声现象基础知识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重点定义: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可以发声要点: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疑点: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
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重点定义: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要点: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真空不能传声重点: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三:声速和回声重点定义: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3 声速与节制的温度有关。
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人们能够与原生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
重点: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拓展: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回声的作用: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回声测距离:2s=vt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重点定义: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
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途径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要点: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 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难点: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二章声现象
第二章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例如:说话声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风声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瀑布声音由水和空气的振动产生的;树叶沙沙声由树叶振动产生……2.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 记录声音的方式,由机械唱片进展至磁带、激光唱片、存储卡等。
二、声音的传播1. 传播形式:波的形式——声波。
声音在空气中如何传播?答:发声体的振动引发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3. 介质能够是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速——声音传播的速度1. 声速是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单位时刻内声音通过的路程。
2.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一样取v=340m/s 。
什么缘故雷雨天咱们先看到闪电,过一段时刻才听到雷声?答:因为光速c=s m /100.38 远大于声速v=340m/s ,因此咱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3. 阻碍声速大小的因素:(1)介质的种类;(2)介质的温度。
一样情形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例:敲击装满水的钢管一端,在另一端能听到 3 次声音,依次从 钢管、水、空气 中传播。
4. 有关回声(1)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进程中,碰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2)当人与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 7m ..时,就能够够区分原声和回声。
§ 声音的特性一、音调——声音的高低.1. 频率:物理学中,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赫,符号:Hz.☆计算公式:Tn f .其中f ——频率,n ——振动次数,T ——振动时刻。
☆物理意义:描述发声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 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不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相同,那么音调一致。
3. 声——次声波、声音、超声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目标导引】1、通过探究知道声是怎样产生的,通过看书、讨论,了解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发声现象。
2、通过探究、观察演示实验知道一切固、液、气体物质都可以成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通过看书了解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学习探究】一、通过探究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通过看书、讨论,了解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发声现象。
学习活动1:利用身边的器材或做各种活动,使物体发声,观察、思考、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自主评价1:你完成的实验过程是:。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你认为声产生的原因是:。
学习活动2:小组内讨论各自的探究结果,得出结论,全班交流。
自主评价2: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学习活动3:阅读课本28面第二段内容,小组讨论:1、你能说出自然界中的一些发声现象的道理吗?2、如果让发声的物体不再发声,怎么做?自主评价3:小组讨论的结果是:二、通过探究、观察演示实验知道一切固、液、气体物质都可以成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学习活动4:引入探究课题:“声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到远处?声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自主评价4:针对上面的问题,做出你的猜想:学习活动5:教师演示课本28面的真空罩实验,学生观察实验,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面,小组讨论得出实验结果。
自主评价5: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可以听到声音逐渐变,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能听到声音逐渐变。
说明也是传声的介质。
根据本实验的现象,你能进一步推测出真空能传声吗?说出你推测的理由:学习活动6:阅读课本29面第一、二自然段内容,了解声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自主评价6:声以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
学习活动7:分小组完成课本29面的想想做做。
自主评价7:有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可以传声。
学习活动8:阅读课本29面第三、四自然段内容自主评价8:声在液体中传播(填“能”或“不能),能支持你观点的事例(实验)是。
三、通过看书了解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学习活动9:阅读课本30面小资料部分内容,了解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自主评价9:通过观察小资料,请将你获得的收获写出来:【当堂演练】1、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说法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C.“余音绕梁”说明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不一定停止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2、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A.空气B.水C.酒精D.钢管3、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_________.4.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有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汽车和机械修理工常常用木棍(或者尺子、螺丝刀等)的一端顶在运转的机械外壳上,另一端靠在自己的耳朵上,就可以更清楚地听到机械内部的异常杂音;间谍把铁块按在墙壁上,再将自己的耳朵贴在铁块上,就可以听到隔墙的谈话声.这些都是因为_________也能传声.5、海豚能随驯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掌声会吓跑鱼塘中的鱼.这是因为__________.6、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表面,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1、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2、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至少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2)如图2.1-1所示,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
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D补充完整。
A、量出200米的直线距离s并做记录;B、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记时;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D、乙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将测得的时间t记录下来;F、重复做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
图2.1-1 (3)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测量声音速度的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表格应体现上述实验要求。
(4)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声音的特性【目标导引】1、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知道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通过看书知道什么叫物体振动的频率,并进一步得出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2、通过看书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
3、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知道声音的响度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4、通过看书了解乐音的第三个特征-----音色【探究学习】一、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知道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通过看书知道什么叫物体振动的频率,并进一步得出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学习活动1: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音调?观察老师演示的如图2.2-1实验。
注意观察钢尺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时钢尺振动快慢和音调的变化。
自主评价1:你观察到现象是:物体振动得,发出的音调就高。
二、通过看书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
学习活动2:阅读课本33--34面内容。
自主评价2:阅读后请完成以下练习:①在物理学中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它等于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为,简称,符号。
②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
③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一般为20Hz到20000Hz之间,人们把叫做超声波;把叫做次声波。
学生活动3: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观察不同频率的音叉声音的波形有何不同。
再将男女同学的声音信号分别输入到示波器上,比较它们的差异。
自主评价3:请将你观察到的波形图画在下图中。
三、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知道声音的响度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学习活动4: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响度?观察老师演示的如图2.2-2实验。
注意观察音叉发出不同响度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自主评价4:你观察到现象是:物体振动的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四、通过看书了解乐音的第三个特征-----音色学习活动5:阅读课本35面内容。
自主评价5:音色是乐音的第三个特征,它是由决定的。
【当堂演练】1、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 ( )A.响度 B.音调 C.振幅 D.音色2、图2.2-3中,刘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3、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
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4、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是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5、小午的小提琴弦断了一根,手边没有相同粗细的弦代替。
他用一根粗弦代替,则发出声音的音调将()A、保持不变B、变高C、变低D、不能确定【拓展延伸】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丽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影响,经过与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探究。
(2)为了验证猜想2 ,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探究。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丽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还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请写出你的操作过程:。
2、下课后,小明在人声嘈杂的操场上对同学喊话,为了使同学能听见喊话声,他把手卷成喇叭形,放在嘴巴前。
请你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想(要求写出猜想的依据)。
三、声的利用【目标导引】1、通过预习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通过看书、小组交流、讨论了解声可以传递信息。
3、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知道声可以传递能量。
4、通过看书、小组交流、讨论了解声可以传递信息。
【探究学习】一、通过预习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学习活动1:课前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生活中有关声的利用。
自主评价1:将你预习的内容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交流。
学习活动2:尝试对声的利用进行分类。
自主评价2:各小组派代表全班展示,并尝试对展示结果进行分类,评出优胜小组。
二、通过看书、小组交流、讨论了解声可以传递信息。
学习活动3:阅读课本38---39面《声与信息》内容。
自主评价3:阅读后请完成以下练习:①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发生。
②蝙蝠利用回声可以确定位置,这种方法叫。
科学家运用这种原理发明了。
③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
这就是平时说的。
三、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知道声可以传递能量。
学习活动4:观察老师演示课本40面图2.3-5实验: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
自主评价4:你看到的现象是:。
实验说明:。
四、通过看书、小组交流、讨论了解声可以传递能量。
学习活动5:阅读课本40面内容。
自主评价5:超声波的能量可以用来干什么呢?阅读教材后请列举两例。
【当堂演练】1、超声波在许多方面都有应用,请列举两个实例: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_ __;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__ __。
.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如果在靠近居民区的工地里进行施工爆破,可观察到附近房屋的玻璃会不停的振动,这说明了声音能传递。
3、“B超”是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_________,同时接收人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从而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4、外科医生利用_________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时,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_________,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5、超声波可以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是因为超声波产生的_________比可闻声更加强烈.6、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拓展延伸】1、利用超声波(声纳)可以探测海洋深度或敌舰位置(如图2.3-1),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500m/s,用超声波测位仪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6s收到海底返回的声波,请根据以上数据求出海洋深度.图2.3-1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目标导引】1、通过看书知道噪声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