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部编(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浣溪沙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有关的文学常识。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炼,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养成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学习即景抒怀的写作手法。

2、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诵读法。

反复吟诵,让优美的词句引导学生进入词的意境,细细品味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问答法。

在梳理词作时,教师相机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在问答中品析词作内容。

讨论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对词蕴含的思想感情,让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

那么,苏轼又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呢?让我们随着苏轼的笔触一起走进《浣溪沙》去寻找答案。

二、走进作者,感受其创作冲动1、作者详见《记承天寺夜游》2、感受创作冲动元丰五年(1082)三月,词人谪居黄州期间作的一首游记词。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在城东一个叫东坡的地方垦荒耕种,自号东坡居士,物质生活也比较艰苦。

但他能抱着“但令人饱我愁无”的态度,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首《浣溪沙》就表现出了他对人生抱着乐观的态度,没有因为仕途受挫而消极沉沦。

3、解题“浣溪沙”,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或作“纱”。

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此调有平仄两体,分上下两阕。

三、难解词句参见课本注释补充:浸溪:浸在溪水中。

子规:布谷鸟,又称“杜鹃”。

四、鉴赏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词前小序,点明写作词的缘由。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上阕:“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这两句既点出游清泉寺的时令,也点明了兰溪之名的由来。

“萧萧暮雨子规啼”既照应了前面对溪水、沙路的描写,又烘托了一种凄冷的环境。

古诗词诵读9《浣溪沙》(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古诗词诵读9《浣溪沙》(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6单元古诗词9《浣溪沙》教学设计《浣溪沙》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浣溪沙》。

2.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3.感受山林景致的美,体会诗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山林景致的美,体会诗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提问: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苏轼的哪些古诗呢?预设: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过渡:今天我们再次走近苏轼,去学习他的一首词——《浣溪沙》。

(板书:浣溪沙 [宋] 苏轼)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回忆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同时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便于引入新课。

二、夯实基础1.情境听读播放《浣溪沙》情境课文音频,学生可先听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文内容。

听读要求:(1)注意字词读音。

(2)注意断句和节奏。

2.诵读正音(1)出示课本中标注的及易读错的汉字。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随后正音、齐读。

自读要求:①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②把古诗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

(3)随机点名朗读。

朗读点拨:注意读准“浣(huàn)”“轼(shì)”“蕲(qí)”“少(shào)”。

3.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代表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等。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疏通课文中的生字词,读通读顺古诗,读出诗味。

简要介绍作者,帮助学生积累文学常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问题探究过渡:诗人在清泉寺、兰溪附近究竟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细品古诗,探究一下吧!(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大意。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9浣溪沙(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9浣溪沙(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9 浣溪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浣溪沙》,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和诗句,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够理解诗词内容,提高朗读感悟能力,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诗词背景:《浣溪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挫折的积极态度。

2. 诗词内容:诗中描绘了作者游览沙溪,观赏美景,感悟人生的过程,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浣溪沙》,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和诗句,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 教学难点:理解诗词内容,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培养积极面对挫折的心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沙溪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诗词描绘的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词朗读:学生自读、齐读、分组读、赛读等多种形式,提高朗读水平,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 诗词解析:讲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和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4. 诗词感悟: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培养积极面对挫折的心态。

5. 诗词背诵:组织学生背诵诗词,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记忆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的韵律美和作者的人生态度。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浣溪沙》2. 作者:苏轼3. 诗词内容:描绘沙溪美景,感悟人生4. 人生态度: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七、作业设计1. 背诵《浣溪沙》。

2. 摘抄诗词中的优美词句,进行积累。

3.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浣溪沙》,理解诗词内容,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9浣溪沙(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9浣溪沙(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9 浣溪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浣溪沙》,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把握诗的主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浣溪沙》,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浣溪沙》是宋代诗人晏殊创作的一首词,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2. 诗歌内容:诗中描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溪沙、楼台、美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浣溪沙》,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把握诗的主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浣溪沙》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晏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理解诗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的主旨。

4. 感受诗意: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5. 背诵诗歌:教师组织学生背诵诗歌,检查背诵效果。

6.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六、板书设计1. 《浣溪沙》2. 作者:晏殊3. 诗歌背景:反映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4. 诗歌内容:通过对溪沙、楼台、美人的描绘,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七、作业设计1. 背诵《浣溪沙》。

2. 写一篇关于《浣溪沙》的读后感,字数不限。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9课《浣溪沙 》上课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9课《浣溪沙 》上课课件

点拨: 本题考查对词句的理解。词的下阕劝人们不要自怨自艾、
哀叹老去,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这首词体现了 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选项AC表述正确。
5. 下列句子与词的下阕表达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B ) A.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B.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C.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 ( ×)
点拨: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整体感知能力。浣溪沙是词牌名,
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描写雨中 的南方暮春景色的一首词,上阕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 下阕抒发使人振奋的议论。因此第3题表述不正确。
第2课时 主题素养特训 小序 1.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这首词的序点出了词人游览的地点是 ____蕲__水__清__泉__寺___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___兰__溪___, 景物最大的特点是______溪__水__西__流____________。
10.理解下阙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 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 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 流逝。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叹时光的流逝,人 生不可能长久。
11.分析下阙
环境启迪,灵感生发。于是词人在下阕进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 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 “谁道”两字,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 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 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因此词人发 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教案第【1】篇〗导语:晏殊《浣溪沙》的教案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晏殊《浣溪沙》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晏殊《浣溪沙》的教案一、学习目标1、在吟诵背诵中感受本词语言清丽自然的特色。

2、体会本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二、学法指导学生先在查阅资料和借助书下注释的基础上理解本词的大意,再通过重点字词和关键句子的讲解,引导学生去不断地挖掘本词的深刻内蕴,多角度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预习内容1、根据前一节课中学过的有关词的知识,回答这首词从字数和结构上分类分别属于和。

2、你对作者晏殊了解多少?他在写这首词时的境况和心情是怎样的?晏殊是时期的词人,《浣溪沙》是词的,它选自。

3、学有潜力的同学还可以思考下一部分中出现的问题。

四、课堂学习重点内容(1课时完成)1、作者和词作的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十三岁时,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他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作品大多反映富贵悠闲的生活,但他的词艺术成就较高,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义,音韵和谐,意境清新。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

《浣溪沙》是词牌名,即曲的谱子。

《浣溪沙》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两片(也叫上下两阕),各有三个七字句,一、二、三、五、六句押同一个平声韵。

这首词写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思绪,表现了年华易逝的伤感。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

2、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

(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不得已。

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

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浣溪沙》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浣溪沙》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细节解释:通过图片展示、实际情境创设等方法,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如“西风”代表秋天的萧瑟,象征凄凉。
-诗词情感的表达:学生可能在表达诗词情感时遇到困难,无法准确把握词人的情感。
-细节解释:结合诗词背景、词人经历,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词人的情感,如词人在何种背景下写下这首词,表达何种心情。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他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并提出有见地的观点。这说明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加强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最后,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非常重要。有些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较强,而有些学生则相对较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浣溪沙》这首词的学习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诗词的韵律、意境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对今后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我认为在诗词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魅力,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
-细节举例:分析“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意境,让学生理解词人在何种情境下抒发情感,体会词人的内心世界。
-词牌格式:学习《浣溪沙》的词牌格式,了解其结构特点。
-细节举例:讲解《浣溪沙》上下片的格式,如字数、句式、押韵等,使学生掌握其基本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2.教学难点-诗词意象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诗词中的意象,如“西风”、“残照”等。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教学设计1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教学设计1

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浣溪沙苏轼教案【篇一:《浣溪沙》教学设计】《浣溪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

2、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3、背诵全词。

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苏轼图片、古曲。

教学步骤:一、导入,并展示“学习目标”(投影):一首词的意境往往是由画面构成的,我们要学会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每一首词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我们今天要体会的是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二、苏轼及背景介绍;教师范读全词: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先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

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

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

2、教师问:“这样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们心里会怎样?”引导学生答:“愤懑、抑郁、凄凉。

”4、教师由此发问:“然而苏轼是用何种心态去面对这种艰难处境的呢?”学生沉思中,悠扬的古曲响起,屏幕上出现苏轼的画像及全词内容。

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范读全词。

三、全体学生在乐曲声中初读全词:四、整体感知全文: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可以相互讨论帮助。

然后请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

教师提醒重点(投影):子规—布谷鸟;白发—代指老年;黄鸡—代指时光流逝。

2、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参考: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哲理。

五、由苏轼的心境引入画面赏析:1、教师提问:“大家觉得苏轼在游清泉寺时心情是怎样的?”对学生各种不完全的回答,教师随机引导。

请大家伴随着悠扬的乐曲,走进这幅画面,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一会儿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3、向学生介绍画面赏析的方法(投影):反复诵读、抓住特征、调动感官、联想想象。

六、学生听曲赏画,评点词的意境。

学生口头交流所看到的画面,也可用投影展示学生所写的画面。

学生老师共同评点,最后点出这首词的意境是“清淡幽静”。

七、由画面意境引出词人心情:1、教师提问:“一个人在什么样的心情下,笔下的景物才会如此清淡幽静?”学生讨论后答:“平静、宁静。

部编(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浣溪沙教案(精品)

部编(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浣溪沙教案(精品)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练,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三词客”“八大家”分别指的是谁,大家知道吗?(“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朝词人苏轼的一首词《浣溪沙》,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

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

他写这首词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

下面我们看一下这首词的内容。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

(注意读出节奏、情感)3.范读,齐读。

三、再读诗词,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

(子规——杜鹃鸟;白发——代指老年人;黄鸡——代指时光流逝。

)2.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参考: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需乐观的哲理。

)3.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在蕲水的清泉寺游历,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

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谁说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你看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在老年时感慨时光流逝。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1)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2)这几句话写出了清泉寺怎样的特点?(优美的风光和环境)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哀怨惆怅)教师结语: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古诗词诵读 9.浣溪沙(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古诗词诵读 9.浣溪沙(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诵读 9.浣溪沙(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并背诵《浣溪沙》,理解其字词句的基本含义,掌握诗歌手法及修辞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感受古诗词的美,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浣溪沙》是宋代词人晏殊的名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2. 诗歌结构:分析《浣溪沙》的词牌特点,诗句的韵律美。

3. 诗歌意境:探讨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浣溪沙》,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2. 难点:深入理解词中的意象和哲理,学会欣赏和解读古诗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浣溪沙》的背景资料和诵读示范。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和心得。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晏殊和《浣溪沙》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诵读:教师示范诵读,学生跟读,体会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3. 解析:逐句解析诗句,讲解生僻字词,分析修辞手法。

4. 讨论:分组讨论诗词意境,分享个人感受。

5. 总结:教师总结诗词主旨,强调学习重点。

板书设计- 课题:《浣溪沙》- 作者:晏殊- 诗词结构:上片、下片- 重点字词:解析及例句- 诗词意境:哲理探讨作业设计1. 必做题:背诵《浣溪沙》,并默写其中的一句。

2. 选做题:写一段关于《浣溪沙》的感想,或创作一首以春天为背景的短诗。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1. 熟练地朗读并背诵《浣溪沙》?2. 理解并欣赏《浣溪沙》中的意境和哲理?3. 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有所提升?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理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9《浣溪沙》(教案)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9《浣溪沙》(教案)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9《浣溪沙》(教案)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浣溪沙》。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诗词中的生字、生词及其意义。

3. 学生能够理解诗词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感悟诗词意境。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赏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培养学生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内容1. 诗词背景介绍2. 诗词内容解析3. 诗词意境赏析4. 诗词情感体验5. 诗词背诵与默写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掌握2. 诗词意境的感悟与体验3. 诗词情感的领会与表达难点1. 诗词中某些生僻词汇的理解2. 诗词意境的深入感悟3. 诗词情感的准确把握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诗词背景资料、诗词解析资料2. 学生准备: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浣溪沙》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

2. 诗词朗读:学生自主朗读《浣溪沙》,体会诗词的韵律美。

3. 诗词解析:教师引导学生解析诗词内容,理解并掌握生字、生词。

4. 诗词意境赏析:通过讨论、赏析,引导学生感悟诗词的意境美。

5. 诗词情感体验:学生分享对诗词情感的体验,教师点评并指导。

6. 诗词背诵与默写:学生自主背诵《浣溪沙》,并进行默写练习。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1. 诗词《浣溪沙》2. 诗词作者:杨万里3. 诗词内容解析:生字、生词及其意义4. 诗词意境:描绘的画面、情感表达5. 诗词情感:作者的情感态度作业设计1. 背诵《浣溪沙》。

2. 按照课后习题要求,完成诗词默写。

3. 结合诗词内容,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诗词意境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9《浣溪沙》(教学设计)2023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9《浣溪沙》(教学设计)2023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9《浣溪沙》(教学设计)2023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浣溪沙》,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把握诗的主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浣溪沙》,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增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浣溪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反映了她晚年生活的孤寂和忧愁。

2. 诗歌结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对溪水、荷花、雨滴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和忧伤。

3. 诗歌语言: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的主旨,背诵并默写《浣溪沙》。

2.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感悟古典诗词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诗歌朗诵和背景音乐。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和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浣溪沙》的作者李清照,引导学生了解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朗读:播放诗歌朗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然后集体朗读诗歌。

3. 解读:逐句解读诗歌,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背诵:引导学生背诵《浣溪沙》,检查背诵情况。

6. 拓展:介绍李清照的其他作品,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诗歌《浣溪沙》2. 诗歌作者:李清照3. 诗歌背景:晚年生活的孤寂和忧愁4. 诗歌结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5. 诗歌语言:丰富的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背诵并默写《浣溪沙》。

2. 写一篇关于《浣溪沙》的感悟作文,不少于300字。

3. 搜集李清照的其他作品,选择一首进行欣赏和分析。

浣溪沙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浣溪沙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诗词创作,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下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运用比较阅读法,将《浣溪沙》与其他诗词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诗词的美,提高学生的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情趣。
5.情感教育,渗透德育: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体会诗词中所蕴含的哲理和人生观。结合现实生活,教育学生珍惜时光、关爱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多元评价,促进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评估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运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7.课后拓展,提升素养:推荐与《浣溪沙》相关的诗词、书籍等,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提升文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诗词朗诵视频引入新课,让学生在倾听诗词朗诵的过程中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词的词牌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关注词牌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逐句解析,深入剖析:对《浣溪沙》进行逐句解析,详细讲解平仄、韵脚等词牌特点,同时分析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
3.互动交流,共同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同探究诗词的魅力。
4.创作实践,激发潜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词创作。教师提供创作主题,学生自主选择词牌、运用修辞手法,创作出自己的诗词作品。
3.深化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品质。

六年级语文下册《浣溪沙》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浣溪沙》教案、教学设计
4.学会运用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5.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达成目标:
1.通过诗词朗诵、分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2.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词所描绘的景象,提高理解能力。
6.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个别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给予个性化的辅导,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7.激励评价,增强信心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增强自信心。
-激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珍惜友情。
3.学习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培养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4.倡导文明礼貌、和谐共处的社会风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鼓励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浣溪沙》的教学,学情分析如下: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古诗词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及文化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这个阶段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抽象、深奥的内容理解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诗词的内涵,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文化观。此外,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存在恐惧心理,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自信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词,感受语文之美。
1.诗词默写:让学生默写《浣溪沙》,检查他们对诗词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教案--浣溪沙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教案--浣溪沙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练,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三词客”“八大家”分别指的是谁,大家知道吗?(“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朝词人苏轼的一首词《浣溪沙》,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

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

他写这首词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

下面我们看一下这首词的内容。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

(注意读出节奏、情感)3.范读,齐读。

三、再读诗词,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

(子规——杜鹃鸟;白发——代指老年人;黄鸡——代指时光流逝。

)2.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参考: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需乐观的哲理。

)3.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在蕲水的清泉寺游历,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

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谁说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你看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在老年时感慨时光流逝。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1)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2)这几句话写出了清泉寺怎样的特点?(优美的风光和环境)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哀怨惆怅)教师结语: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

【新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古诗词诵读 9.浣溪沙》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新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古诗词诵读 9.浣溪沙》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

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

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

“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

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

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练,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三词客”“八大家”分别指的是谁,大家知道吗?(“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朝词人苏轼的一首词《浣溪沙》,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

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

他写这首词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

下面我们看一下这首词的内容。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

(注意读出节奏、情感)3.范读,齐读。

六年级语文下《浣溪沙》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浣溪沙》教案

《浣溪沙》教案一、学习目标1.在吟诵背诵中感受本词语言清丽自然的特色。

2.体会本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二、学法指导学生先在查阅资料和借助书下注释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本词(包括作者、作品背景、诗词内容、重点词语等);在老师指导下,反复诵读中体会词的意境和韵味;在吟诵中把握诗的基调,在赏析中揣摩词的意境,在比较中领会词的情致。

三、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激发兴趣回忆以前学过的苏轼的诗文,教师吟诵苏轼的《题西林壁》,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韵味。

激发兴趣:苏轼不仅是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词人。

他的词,也是文坛后的一朵奇葩。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浣溪沙》,从中可以体会到他的那份潇洒和自然。

(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1.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读懂字音、字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词。

3.交流苏轼的其他作品,积累相关诗词。

(三)初读,感知词的韵律美1.自由朗读,读正确、流利。

注意“一曲”“豆蔻”等词语。

2.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3.词的上片写景,后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4.学生交流后,再读,试着背诵。

5.听录音,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象。

(四)品读,感悟词的意境美1.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这首词中哪些句子最能表达他的这种心情?再结合时代背景想一想。

2.合作交流,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休将白发唱黄鸡”这句诗的意思。

从而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词。

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们交流。

4.总结:苏轼的这首词,用优美的词句写出了他的旷达情怀、美好祝愿以及对春光逝去的挽留之意。

通过朗读、交流、想象以及资料的补充,让我们感受到了苏轼的心胸开阔、乐观豁达的精神世界。

5.再读这首词,试着背诵下来。

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浣溪沙》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浣溪沙》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浣溪沙》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和诵读古诗词《浣溪沙》,了解和理解唐代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古诗词《浣溪沙》的文本、注释及阅读;2. 《浣溪沙》的朗读技巧和艺术特点;3. 《浣溪沙》的形象表达、语言美学和文化背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本单元的导入,可以采用唐代文学和诗词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和主要复兴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可以介绍唐代大诗人杜甫、李白等人的生平事迹和诗歌成就,引导学生进入唐代文学的艺术世界。

2. 学习课文《浣溪沙》(50分钟)教师以投影等方式展示《浣溪沙》的文本,并讲解诗词的背景。

同时让学生认真阅读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文化内涵。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对生字、生词的解释和理解,让学生有更好的诗词鉴赏能力。

3. 阅读练习(30分钟)在学生掌握诗词内容和阅读技巧的基础上,让学生互相朗读《浣溪沙》。

通过互相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理解古诗词的艺术特点。

4. 文化背景介绍(20分钟)通过讲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情况,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浣溪沙》这首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元素,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领会古人的文化精神和思想。

5. 写作练习(25分钟)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浣溪沙》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模仿古诗词的形式和语言风格,写出自己的诗词作品。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朗读和写作,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和文学素养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理解程度进行评价,确保教学达到预期目标。

五、教学反思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浣溪沙》,全面了解唐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练,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三词客”“八大家”分别指的是谁,大家知道吗?(“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朝词人苏轼的一首词《浣溪沙》,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

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

他写这首词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

下面我们看一下这首词的内容。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

(注意读出节奏、情感)
3.范读,齐读。

三、再读诗词,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帮助,然
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

(子规——杜鹃鸟;白发——代指老年人;黄鸡——代指时光流逝。

)
2.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参考: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需乐观的哲理。

)
3.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在蕲水的清泉寺游历,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

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谁说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你看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在老年时感慨时光流逝。

)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1)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
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
(2)这几句话写出了清泉寺怎样的特点?(优美的风光和环境)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哀怨惆怅)
教师结语: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师:“谁道人生无再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问)
(2)“白发”“黄鸡”比喻什么?(时光流逝)
(3)苏轼写这首词时,正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而我们却从“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中感受到了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教师结语:这是不服老的宣言,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它指引我们积极乐观,奋发向上,对人生充满信心。

尤其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乐观面对。

我们还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

五、诵读和背诵这首词。

六、总结诗词,拓展延伸。

师:全词情景理交融,充分体现了苏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给我们以生活的启示。

给了我们哪些生活启示呢?课下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一写。

浣溪沙
上片:写景浸溪兰芽——松间沙路——雨中杜鹃
下片:抒怀溪水西流——老当益壮——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讲授这首词时,我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去感受词中的意趣,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为主,自读自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课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受到的启示和感悟,真正去理解词人的思想,从而更好地感受其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