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摘要】作为教师,我们应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注重因材施教,发展每一名学生的优势潜能,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关键词】更新观念;创新教育;培养人才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201-01

近期,在学校的组织安排下,我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文。《纲要》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关心每名学生,促进每名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针对以上内容,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个人的浅显看法。

1 要培养适应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首先教师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社会、学校、家长都是以学生的分数取人,认为文化课成绩好了便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然而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认识到了,单有卷面的好成绩,没有动手实践能力,没有勇于探索的精神,没有创新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

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 在教学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合的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之前的教材、教法、试卷等大都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熟练程度为准,没有太多的实践、操作类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接受式为主,很少出现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努力方向。

2.1 在进行有效双基教学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中国的中小学生数学教育究竟怎样?在1992年公布的21个国家和地区的13岁学生数学和科学测试中,中国的数学成绩名列首位(数学成绩平均正确率达80%,而美国数学成绩平均正确率只有55%)。国际教育成就评价组织分析:中国小学数学教育,教师和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上优势明显,但是问题也很突出。学生只能做“学答”,不会做“学问”,学生的创造性欲望常常受到压抑。2010年的调查结果也不尽相同。相反,欧美许多数学优秀生热爱数学、钻研数学,他们充满自信、勇于探索、创新性强。从理想的角度说,我们希望教学既能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常规策略的学习,又能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数学思维。这就对我们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不断学习,主动吸收有效的教学

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创新型人才。

2.2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课本中的知识是前人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探索自然获得的成果并希望传授给后代的精华部分。作为教师,应该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内容,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成功愉快的体验。如:我们在教学第五册“年、月、日”单元的知识后,在整个年级段开展了制作2011年日历的评比活动,学生们踊跃参加,加上家长对孩子的细心指导,一本又一本新颖而实用的日历逐渐产生。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2.3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对在校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合作学习可以促

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促进学生的高水平的思维和学习活动;学生看到同伴们的成功,会提高他们自身的自我效能感。合作学习还能使教学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增强平等意识,促进相互理解,改善种族关系,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如:我在教学第六册“认识面积”一课,课前我为学生准备了两张面积接近的长方

形和正方形纸片、透明方格纸、直尺、剪刀等学具,上课时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验证出哪个图形面积大的结论,学生们想出各种验证方法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验证过程和方法,孩子们玩得开心,说得流畅,学得轻松。

2.4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名学生的优势潜能:传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单一的、机械的模式化教育,面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千差万别的学生,他们忽视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制定统一的目标,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做同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布置同样的作业,从而导致差生消化不了,而优生却吃不饱,这种教学很容易扼杀孩子的创新能力,打击学生的求知欲,因而产生厌学心理,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丧失了原有的活力,教师对由个性完全不同的学生组成的集体,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贯彻因材施教这一原则,要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充分地了解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且针对每一名学生的具体条件帮助他们得到最适宜的个性发展,教师不能以任何理由忽视任何学生,应面向每一名学生。

3 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因此,我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应用题的教学中,针对数量关系抽象、隐蔽、条件变化等特点,我既让学生掌握一般分析方法,还教学生应用转化、假设、消去、逆推等推理方法开拓解题思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有创见地解答

问题。当学生掌握了多种推理方法就可以广开思路,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总之,我们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尽心地“玩”,愉快地“说”,认真的“想”,主动的“做”,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宋乃庆,张奠宙.小学数学教育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2]常汝吉.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