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批评举例
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批评理论
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批评理论谈到解构主义,我们不能不提到结构主义。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结构主义大行其道。
我们都了解了,结构主义是从语言学模式入手,将对作品的意义及其内涵或价值上的研究,转向了意义之所以产生的结构,很快就从欧洲风靡到了美国。
但在1966年的霍普金斯讨论会上,德里达发表了一篇名为《结构,符号与人文科学话语的嬉戏》,率先向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开刀,揭开了解构主义的序幕。
而曾经的结构主义者,如拉康、福柯等人也认识到了结构主义的局限,在文学批评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于是就有了后结构主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解构主义。
罗兰·巴特就是这样的一位学者,他早年是索绪尔结构主义理论的粉丝,并为其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符号帝国,但是后来受到德里达的影响,具有非常明显的解构主义色彩。
让一伊夫·塔迪埃所说“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这位杰出作家大概代表了法国批评界和语言学界几乎所有貌似现代派的思想,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他并非总是第一个提出某种思想,然而他总是以其深刻性很快成为该思想方面的旗手。
”所以有人戏称他为“变色龙”。
(但是我认为罗兰·巴特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墙头草,因为他的转变发生在他瞧见了结构主义的弊端之后,也就是说,这是对文学批评理论的进一步思考)符号学研究的扩展或许将引导我们去研究系列性的而不只是对立性的聚合关系或许不可能消除这些关系,因为并不肯定,在研究涉及质料和用法两个方面的复杂对象时,我们是否仍能在两极成分之间的选择中,或在一个标记和一个零度的对立中,使意义起作用,这就提醒我们,二元选择结构是最有争议的问题。
?(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M].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在1970年出版的《s/z》是巴特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过渡。
?据说,某些佛教徒依恃苦修,最终乃在芥子内见须弥。
这恰是初期叙事分析家的意图所在在单一的结构中,见出世间的全部故事曾有的量,一如恒河沙数他们盘算着,我们应从每个故事中,抽离出它特有的模型,然后经由众模型,导引出一个包纳万有的大叙事结构,为了检核,再反转来,把这大结构施用于随便哪个叙事。
解构主义批评
第七章 解构主义文论
2、德曼的修辞性解构批评: 文本不是一种精神存在或审美客体,
而是由文字符号的修辞所形成的物质性 存在。 认为文学批评应该建立在修辞性阅读 的基础之上,修辞阅读是对目的论批评 的解构。
第七章 解构主义文论
对卢梭《忏悔录》的解构: A、卢梭是通过隐喻的方式以达到其自
立文字学——批判“语音中心主义”— —批判“逻各斯中心主义”——动摇形 而上学思维体系 对“所指和能指固定关系”的解构是 突破口。(强调所指和能指的断裂性)
第七章 解构主义文论
(2)延异: 德里达将法语中的差异(difference)改
为difference即为“延异”。 指语言本身无法得到意义的确定性,
解构主义文论
一、解构主义批评理论 德里达:“解构”不是哲学、诗、神
学等意识形态方面的术语。而是牵涉到 意义、惯例、法律、权威、价值等等最 终有没有可能的问题。 突出表现出反权威、反传统和反理性 倾向。
第七章 解构主义文论
1、20世纪60年代法国哲学学家德里达。 1966:在美国做《人类科学话语中的
—读者阅读——多种书写形式——文本 意义不确定性 “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 价。”(《作者之死》)
第七章 解构主义文论
B、“可阅读的文本”和“可写作的文本” “可阅读的文本”: 指文本的能指和所指有清晰的对应关
系,其意义是确定的,具有以反映现实 的真实这样一种假定为先决条件。
第七章 解构主义文论
第七章 解构主义文论
具体方法为,找出一个关键词的意义, 追溯它的认识论根源。这样,就使这个 词脱离封闭的系统,失去稳定性,进入 一个不断变化、往返交织的迷宫。从而 揭示出不可穷尽的种种解释的可能。
从解构主义剖析《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二元对立
从解构主义剖析《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二元对立作者:黄净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7期摘要:本文试图从解构主义视角,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解读,发现小说作者在这部小说的创作中颠覆了几个主要的二元对立概念,如浮华的年代与堕落的人性、璀璨的爱情与破碎的美梦。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解构主义;二元对立[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7-0-02解构主义批评是一种极具破坏力和革命性的批评思潮。
它以大胆的怀疑精神,坚持反传统和反权威,旨在摧毁西方的形而上学机器。
解构批评推崇变化,它不会走向虚无主义,而是要揭示万物在自我结构中的延续和变换,是万物在变化中共存而不是泯灭。
它认为二元的真正关系是互补中的对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你我又是有差异的。
以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解读,发现小说作者在这部小说的创作中颠覆了两个主要的二元对立概念,即浮华的年代与堕落的人性、璀璨的爱情与破碎的美梦。
解构主义颠覆文本中不对称的二元对立概念或价值上的等级秩序,但这种颠覆是阐明作为对前项的否定、边缘和补充的第二项是第一项可能存在的先决条件,并不是简单地以被压抑的后者替代前者的本源地位。
“爱情”“梦想”是单纯美好的事物,值得歌颂;而“堕落”“破碎”则是鞭笞唾骂的对象,值得反省。
一、浮华的年代与堕落的人性1922年,整个纽约城市都弥漫着名利与金钱的味道,典型的物欲横流、纸醉金迷。
尼克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在华尔街工作的年轻人,面对满街的华府不禁做起了一夜暴富的“美国梦”。
黛西是尼克的表妹,长得分外美丽,美国“富二代” 汤姆娶了她。
他们住的是豪华庄园,临近大海,而隔海相望的却是尼克寒酸的小屋。
黛西虽然住这样奢华的豪宅里,生活无比富裕,但是感觉不到一丝快乐。
黛西的身上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迷人气质,柔弱不乏坚忍,快乐中略含悲伤,着实让人怜悯疼爱,仿佛天上宫阙中的绝色仙女,虽处美轮美奂之境,可却异常空虚寂寞难耐。
第七章解构主义批评
第七章解构主义批评第一节解构主义批评理论解构主义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分支,解构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和主要推动者之一,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在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叶的《一篇论文的时间》一文中曾谈到,“解构”主要不是一个哲学、诗、神学或者说意识形态方面的术语,而是牵涉到意义、惯例、法律、权威、价值等等最终有没有可能的问题。
在1967年出版的《论文字学》、《文字与差异》和《语音与现象》三部著作中,德里达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解构主义思想。
之后,在他的倡导和身体力行下,解构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展,波及哲学、神学、文学、艺术等几乎所有的领域,对人类的思维模式、观念、文化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成为一波影响全球的思想文化潮流。
在文论界,它同后期罗兰•巴尔特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一起,在文学批评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解构主义运动,成为当代西方又一重要批评模式。
其中美国以希利斯・米勒、杰弗里•哈特曼、保罗・德曼等为代表的“耶鲁学派”解构批评将解构主义思想运用于欧美文学分析,把解构主义理论推向了鼎盛,他们四人也被戏称为“耶鲁四人帮”。
解构主义的反权威、反传统、反理性倾向迎合了进入20世纪后半期以来人们对于模式化、规范化的普遍厌恶心理。
对于所谓恒定不变的结构、中心,以及终极意义的全盘否定,对于人的主体能动作用的突出强调,是西方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文化思潮发展的新走向。
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的过渡,解构主义思潮的发展,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批评、接受美学等的兴起和演进,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这一趋势。
从这个意义上说,解构主义文论也可以看作是西方文论由现代形式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折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德里达的解构理论雅克•德里达(1930-),法国哲学家、文论家,公认的解构理论的开创者。
他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岁获学士学位后到法国,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
I960年起,先后在巴黎大学、母校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哲学和哲学史。
解构主义批评范文
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在欧陆哲学与文学批评中,解构主义是一个由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德希达所创立的批评学派。德希达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解构阅读西方哲学的方法。
一个被解构的文本会显示出许多同时存在的各种观点,而这些观点通常会彼此冲突。将一个文本的解构阅读与其传统阅读来相比较的话,也会显示出这当中的许多观点是被压抑与忽视的。
解构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去看一个文本中的二元对立(比如说,男性与女性、同性恋与异性恋),并且呈现出这两个对立的面向事实上是流动与不可能完全分离的,而非两个严格划分开来的类别。而这个的通常结论就是,这些分类实际上不是以任何固定或绝对的形式存在着的。
过去的文学创作中,“乡土文学”一直占据主导性地位,现在该轮到都市文学了。这既是文学自身发展演进的一种必然,更是中国社会向都市化进程发展的结果。
白烨无奈地感叹道。 “曾经有一个在高中和大学里做的调查显示,‘你最喜爱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的排名依次是金庸、郭敬明、韩寒和鲁迅。
我想,这表达了一种倾向,对传统文学神圣性的彻底颠覆,所以我们在观念上要反省反思,对现状的认识需要更清醒些。” “中国文坛的将来属于郭敬明们”? 在讨论中,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蒋巍甚至激动地表示:“我们都将老去死去,中国文坛的将来是属于郭敬明们的。”
他是建筑理论上解构主义理论最重要的人物,起到把德里达,巴休斯的语言学理论,哲学理论引申到后现代时期的建筑理论中的作用。 另外一个重要的发展了建筑的解构主义理论的人是埃森曼。
解构主义批评举例
解构主义责备举例【篇一:解构主义责备举例】①解构主义是整个后构造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流行于60 年月末流行于70 年月,整体上表现出对构造主义的不满和绝望以致责备否定。
60 年月法国一些文论家、作家和哲学家构成了太凯系集团,明确打出后构造主义的旗帜,德里达也是其重要成员之一,该公司在思想上与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有亲密的联系。
随后德里达将解构主义介绍至美国,很快取代了新责备长久以来的支配地位,特别是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文学责备享有盛名,80 年月后半期解构主义渐渐退潮。
②代表人物:德里达、德曼、哈特曼、布鲁姆、米勒、福柯等。
⑴尼采和非理性主义:尼采的非理性主义与解构主义关系亲密,他主张文字超越全部看法形态,真谛就是一支由隐喻、拟人和双关等修辞手段构成的军队,哲学和全部观念形态都第一是文字。
德里达受尼采影响也必定文字的自由游戏。
⑵海德格尔:德里达在解构西方形而上学的哲学传统上与海德格尔极为相像,其语言第一的看法以及用文学和艺术来解构并挽救哲学的观点也对德里达发生了直接影响。
⑶巴尔特:巴尔特后期转向了后构造主义,建构了独到的文本理论与阅读理论:⒈能指群与复数的文本:从消解索绪尔的符号理论下手,以为文本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其实不能构成索绪尔所谓的完好固定的符号,能指所指涉的不是一个看法即所指,而是一个能指群,这就以致能指与所指的分裂,能指的意指活动还未达到其所指前就已经转向了其余的能指,能指最后只好够在所指的表面进行自由漂移,语词符号不再是明确固定的意义实体,有限的能指符号所折射的是一个能指大海。
巴尔特据此指出作品是单数的而文本则是复数的,任何文本真实成为文本时,其周围已经是一片无形的文本大海,每个文本都是由其余文本的碎片编织而成的,根本不存在一个原初文本,这类复数特色以致文本义义的不停播散和变换,文本自己不过一个开放无尽的象征活动,任何意义都只可是是这个活动中快速生成而又快速消逝的东西,这是对构造主义作品论的有力消解。
解构主义例子
解构主义例子
1. 建筑领域呀,你看那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它那奇特的造型,扭曲的线条,不就是解构主义的经典例子嘛!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艺术雕塑突然出现在城市中间,冲击着人们的视觉。
2. 服装设计里也有哦!有些服装的剪裁完全打破常规,比如那种一边长一边短、不对称的设计,不就跟传统服装大不一样么,这也是解构主义的表现呀!
3. 文学作品中也不少呢!像有的小说,故事结构七零八落的,时间线混乱,这难道不是在解构传统叙事么?哎呀,真的很特别!
4. 电影也有呀!有些电影的情节跳跃得厉害,各种碎片式的呈现,这不就像是把故事给“拆解”了嘛,这就是典型的解构主义例子呀!
5. 艺术绘画中呀,那些打破常规构图,色彩大胆碰撞的作品,不就是对传统绘画的一种解构嘛!哇塞,多有冲击力!
6. 家具设计也能瞧见!那些奇形怪状的、不成套的、组合起来很奇特的家具,可不是在挑战传统嘛,这就是解构主义的魅力所在!
7. 音乐也有呀!有些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别奇怪,完全不按常理出牌,这不正像在解构人们对音乐的一贯认知么!
8. 舞台设计呢!异常夸张的造型、不合常理的布局,不正是在打破常规么,这绝对是解构主义的出色例子!
9. 广告设计中也常常出现,那种让人摸不着头脑,却又印象深刻的创意,不正是在对传统广告的一种“拆解”和重构嘛!
总之,解构主义在各个领域都有精彩的呈现,它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创意和可能!。
读书心得——解构主义视角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读书心得——解构主义视角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1 引言菲茨杰拉德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
《了不起的盖茨比》为菲茨杰拉德的著名代表作,同时也被视为其思想艺术技巧最成熟的作品。
文本中的盖茨比是悲剧的化身,该角色的创设得益于菲茨杰拉德的生活。
菲茨杰拉德把他对资本主义的情感态度贯穿于他的作品创作中,真切地表露出“迷惘的一代”的内在本质。
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不满现状的盖茨比为改变出身,奋力跻身上层社会,身怀梦想从一无所有到成为世界首富,在追逐爱情和名利的途中屡遭现实的碰壁,梦想最终破碎的悲惨故事。
故事内容虽简单,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却发人深省。
文本独特的写作技巧和叙述方式(双重叙述视角),将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淋漓尽致地呈现到读者面前,反映了在纸醉金迷的繁荣表象下现实生活的堕落腐朽及价值观念的支离破碎,进一步揭露了“美国梦”终将破碎的本质。
《了不起的盖茨比》自发表就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成了展现一个时代的经典。
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虽说是千姿百态、众说纷纭,但总的来说其论述基调多少都是基于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秉持以“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研究主张。
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弥补了结构主义所具有的不足,从解构的视角出发来探究作者在文本创设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忽视与主题意义相冲突的对立组,对文本的内在矛盾和差异进行再研究,从新的解读视角对对立组所承载的深层含义进行解读进而来加深理解文本内容。
《了不起的盖茨本》对美国“爵士时代”这一社会价值的批判主要基于三个密切联系的二元对立:过去与现在、东部和西部、梦想与现实。
本文将基于二元对立概念,从解构主义的视角对文本进行解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文本内容及主题的理解。
2 解构批评自柏拉图以来,西方传统文化信奉“逻各斯中心主义”,认为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控制力,一个原则和一个结构。
“逻各斯中心主义”有着多组二元对立概念,如过去与现在,纯真与堕落。
二元对立概念本身就具有优劣等级差,前者优于后者,对后者起着一定的支配和控制作用。
解构主义批评DECONSTRUCTION专题
解构主义批评DECONSTRUCTION解构主义是西方后现代哲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提出的,并同后期罗兰·巴尔特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一起,在文学批评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解构主义运动,最后在美国形成的以希利斯·米勒、杰弗里·哈特曼、保罗·德·曼等为代表的“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批评,成为当代西方又一重要批评模式。
德里达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
他从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和索绪尔语言学的批评开始对结构主义的批评,声称书写文字并不见得天生就低劣于语言发音,为了打破传统的“语音中心”偏见,他力图建立一种“文字学”。
他对文学二元对立进行彻底解构则标志了他的解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认为任何由语言符号构成的文本都是无中心的系统。
德·曼最富创造性的见解,是他继承并发扬了尼采的修辞理论,使之成为重要的解构策略。
他指出,修辞并不是雄辩和劝说的点缀,也不是文本中可有可无的成分。
实际上,修辞是语言本身特有的、必不可少的本质。
它的特性就在于怀疑、拒绝并否认外在真理的存在。
哈特曼的独到之处在于,他继德里达之后彻底消除了文学与哲学的界限,进而把文学批评与文学文本同样看待。
在他看来,文学批评并不是一种被动工作,它与文学创作一样,具有鲜明的思考性和创造性。
正是这种创造性,使得文学与批评相互沟通,融为一体。
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打动人类情感的性质与功能。
至于米勒的解构思想则主要体现在他对具体小说的阅读分析中。
在米勒看来,语义扩散的结果揭示了文本层出不穷的解释可能。
他的解构主义策略,就是仔细挑选某些重复出现的关键修辞、概念或文章主旨,分析它们在不同情况下重复时所释放出来的破坏性力量,从而瓦解文本所依赖的等级秩序与权威经典,暴露它对边缘思想和“非法”传统的压抑。
解构主义批评举例
解构主义批评举例【篇一:解构主义批评举例】①解构主义是整个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兴起于60年代末盛行于70年代,总体上表现出对结构主义的不满和失望乃至批判否定。
60年代法国一些文论家、作家和哲学家组成了太凯系集团,明确打出后结构主义的旗号,德里达也是其重要成员之一,该集团在思想上与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有密切的联系。
随后德里达将解构主义介绍至美国,很快取代了新批评长期以来的支配地位,尤其是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文学批评颇负盛名,80年代后半期解构主义逐渐退潮。
②代表人物:德里达、德曼、哈特曼、布鲁姆、米勒、福柯等。
⑴尼采和非理性主义:尼采的非理性主义与解构主义关系密切,他主张文字超越一切观念形态,真理就是一支由隐喻、拟人和双关等修辞手段组成的军队,哲学和一切观念形态都首先是文字。
德里达受尼采影响也肯定文字的自由游戏。
⑵海德格尔:德里达在解构西方形而上学的哲学传统上与海德格尔极为相似,其语言第一的观点以及用文学和艺术来解构并拯救哲学的观点也对德里达发生了直接影响。
⑶巴尔特:巴尔特后期转向了后结构主义,建构了独特的文本理论与阅读理论:⒈能指群与复数的文本:从消解索绪尔的符号理论入手,认为文本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并不能构成索绪尔所谓的完整固定的符号,能指所指涉的不是一个概念即所指,而是一个能指群,这就导致能指与所指的分裂,能指的意指活动还未达到其所指前就已经转向了其他的能指,能指最终只能够在所指的表面进行自由漂移,语词符号不再是明确固定的意义实体,有限的能指符号所折射的是一个能指大海。
巴尔特据此指出作品是单数的而文本则是复数的,任何文本真正成为文本时,其四周已经是一片无形的文本海洋,每个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的碎片编织而成的,根本不存在一个原初文本,这种复数特点导致文本意义的不断播散和转换,文本本身只是一个开放无尽的象征活动,任何意义都只不过是这个活动中迅速生成而又迅速消失的东西,这是对结构主义作品论的有力消解。
解构主义——以德里达为例
在此前提下,德里达提出了他的互文性观念:一 篇作品既不属于某一个作家也不属于某个时代, 它的文本贯穿了各个时代,带有不同作家的文本 痕迹。所以针对一个文本的解释和阅读也只能是 开放性的而且千差万别。任何一个新文本,都与 以前的文本、语言、代码互为文本,而过去文本 的痕迹,则通过作者的扬弃而渗入他的作品。互 文性,不仅是语言互文,更是一种文化思想的互 文。
由于作为意义归宿的在场已经不复存在,符 号的确定意义被层层地延异下来,又向四面 八方指涉开去,犹如种子一样到处播撒,因 而它根本没有中心可言。德里达认为播撒是 一切文字固有的能力,它永远无休止地瓦解 文本,揭露文本的凌乱与重复。
4、关于“替补”
德里达完成了他对于传统二元对立的解构后, 自然而然走上一条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替 补”之路。他所谓替补,实质上是一连串无 休止的语言代替。替补是一种漫无边际的延 伸系列,它使在场持续不断地被延异。
所以说,符号代表了一种缺席的在场。我们无需呈现椅子 实物,只需使用声音或chair文字即可,这样就推迟或延后 了实物的在场。“当我们使用符号时,实物和所指的在场 仅仅是一种假象、错觉,真正在场的只是代替它们的语言 符号。”这种通过一系列符号链条,来推迟延缓意义或实 物在场的现象,就是德里达所说的“延迟”。对此,德里 达解释说:符号作为实物的替代,具有从属性和临时性。 从属性是因为符号从原始的在场派生而来,并且作为一种 不在场的替补而存在。在指向最终的、缺少在场的运动过 程中,符号仅仅是一个中途调解驿站。 由此推演下去, 德里达得出一个著名结论:语言符号无非是一系列不断推 延的差异游戏。
2、 瓦解二元对立
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集中体现于等级森严的二元对立中。 在传统二元对立中,两个对立项并非和平共处,而是处于一 个鲜明的等级秩序中。 两项对立:言语/文字,自然/文化,男人/女人,灵魂/ 肉体,意识/无意识,理性/疯狂,真理/谬误,先进/落 后,开明/蒙昧,西方/东方,主体/他者,主人/奴隶, 等等。 在每一对立项中,其中一项在逻辑,价值方面占据了强制性 位置,它统治着另一项。前者往往优越于后者,是更高层次 上的存在。就是说,它们代表或属于逻各斯,因而也是确立 两者关系的中心、基准,或所谓的“第一原则”。而后者则 以前者为依据,它们显然是一些从属的、负面的、消极的、 第二位的东西。
举例论述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
举例论述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结构主义是一种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它强调文本或作品中的结构和系统性,而不是个体元素或主题。
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主要涉及解构、语言符号学和符号学等方面。
下面将举例论述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1. 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批评方法是通过揭示文本中的二义性和矛盾来破坏或颠覆传统的意义和结构。
例如,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论语言的起源》中,他通过对语言符号的解构,揭示了语言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从而批评了结构主义的意义和真理观。
2. 路易斯·阿尔图塔的符号学路易斯·阿尔图塔是一位法国文化理论家,他的符号学对结构主义的批评主要体现在对符号和符号系统的分析上。
他认为,符号不仅仅是一个代表事物的标志,而是具有自身的结构和规则。
通过对符号系统的批评,他揭示了文本中隐藏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
3. 米歇尔·福柯的权力批判米歇尔·福柯是一位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权力批判对结构主义的批评主要关注权力的运作和效应。
他认为,结构主义忽视了权力对主体的规训和控制,而权力则是文本产生和解读的关键因素。
福柯的权力批判揭示了结构主义对权力的忽视和缺陷。
4. 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罗兰·巴特是一位法国文化理论家,他的符号学对结构主义的批评主要涉及符号的多义性和相对性。
他认为,符号不是固定的,而是具有多重意义和语境依赖性。
通过对符号的批评,巴特揭示了结构主义对符号的过度简化和抽象。
5. 斯图尔特·霍尔的文化研究斯图尔特·霍尔是一位英国文化理论家,他的文化研究对结构主义的批评主要关注文化的历史性和多样性。
他认为,结构主义过于强调结构和系统,忽视了文化的变化和差异。
霍尔的文化研究揭示了结构主义对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忽视和缺失。
6. 爱德华·萨义德的批判理论爱德华·萨义德是一位美国文化理论家,他的批判理论对结构主义的批评主要涉及意识形态和权力。
简析解构主义文学批评——以《卖油郎独占花魁》的解构阅读为例
简析解构主义文学批评——以《卖油郎独占花魁》的解构阅读为例论文摘要:解构主义文学批评自从产生到介绍到我国来,对国内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但同时。
对解构主义特别是作为一种文学阅读层面的解构主义,却一直存在着很多的误解,有的简单地从字面意义把解构当作解开或者拆开.是对文章结构、意义等的破坏。
认为解构阅读会导致虚无主义;有的简单地从德里达所言解构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以及二元等级秩序的颠覆出发.对号入座似地去寻求作品中的相关内容,于是不免牵强附会,离真正的解构阅读远矣。
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分析《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个特定的文本,分析文本的目的是为了阐释解构主义。
解构解构主义。
论文关键词:解构;德里达;颠覆;意义解构主义,源头可追溯到1966年。
这一年在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举行了一次结构主义大会,“意图弥合英美和欧陆思想传统上的差异,在美国迎接结构主义思想的到来”。
但雅克·德里达在会议上宣读了论文《人文科学论说中的结构、符号和表演》,解构了结构主义,于是这篇论文很快成了解构主义出现的标志。
一、解构主义文学理论综述德里达毫无疑问是解构主义的宗师和源头,诚如许多论者所说,他的解构思想是对西方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体系,以及逻各斯中心主义体系下必然出现的种种二元对立比如主体,客体、本质,现象、真理,谬误等的颠覆.由此他提出了“延异~踪迹”等重要概念。
德里达自己说:“解构哲学,恐怕就是以那种最忠实、最内在的方式去思考哲学感念所具有的一定结构的那种谱系,同时也是从某种它无法定性、无法命名的外部着手,以求确定那些被其历史所遮蔽、所禁止的东西,而这种历史是通过对有厉害关系的压抑而成就的”浙,“不管是文化、个人,还是民族、语言,同一性都是与自身相异的同一性,与自身存在差异,其自身之中存在着开放与鸿沟”,“当然,解构——到目前为止一直采取了这样的策略——并不是坚持鼓吹多样性本身。
解构主义视野下的文学经典
批评的创造性
由矛盾组成的文本,不再限于一种单一、和谐 和权威的阅读,而变成多义的、开放的重新的 阅读。作品不再是供读者被动消费的对象,而 是由读者去产生意义的客体 。
《老人与海》【美国】海明威著
一、传统解读
问世之初,评论界多持肯定态度,认为作品赞 扬了人在异己力量面前勇敢的抗争精神,老人 这一形象正体现着人类尊严在重压之下永不言 败的“硬汉”特征。 作品塑造的具有“硬汉性格”的人物形象、富 有哲学意蕴的象征主题、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 和“冰山原则”的叙述结构,都成为评论界研 究的重点。
结束语
写作的本意在于交流;然而所有写作者本能的 无法规避“立言”这一写作的自相矛盾。而阅 读才是真正的开拓了思想的疆土,在思想的领 域写作和阅读是一体的两极。所谓“一花一石 一世界”:写作大概就是那“一花一石”;阅 读就是那无限拓展了的“世界”。
如何评价“一切阅读皆误读”???
不确定性
传统的阅读发现的只是作品众多意义中的一种, 通过解构阅读,我们可以发现传统阅读忽略甚 至有意忽视的意义。解构阅读就是通过对某个 作品的细读。找出作者自觉或不自觉留在作品 中的矛盾点。对这些矛盾点细加分析。从而挖 掘出作品的多重意义。这是一种对传统经典阅 读的拒绝,不盲从于专家、权威的解读。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文学批评自从产生到介绍到我国来, 对国内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较大的 影响。但同时。对解构主义特别是作为一种文 学阅读层面的解构主义,却一直存在着很多的 误解,有的简单地从字面意义把解构当作解开 或者拆开,是对文章结构、意义等的破坏,认 为解构阅读会导致虚无主义;有的简单地从德 里达所言解构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以及二元等 级秩序的颠覆出发,对号入座似地去寻求作品 中的相关内容,于是不免牵强附会,离真正的 解构阅读远矣。
《解构主义对文学作品的阐释与重构》
解构主义对文学作品的阐释与重构引言解构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它通过分析文本内部的矛盾、模糊性和多义性来打破传统文学理论中所谓的固定意义和真实性。
本文将探讨解构主义对于文学作品的阐释和重构作用。
解构主义的基本原则解构主义提出了几个基本原则,其中包括: 1. 文本的多重意义:解构主义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具有无数可能的意义,这些意义之间互为竞争或矛盾。
2. 二元对立现象:解构主义关注文字背后存在的二元对立现象,并试图揭示其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含义。
3. 玩味文字:解构主义试图通过文字游戏和词语撕裂等手法来剖析文字内部暗含的潜在思想。
解构主义对文学作品的阐释解构主义方法可以用来重新审视传统文学作品,并赋予其新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示例: 1. 分析小说角色:通过解构小说中的角色形象,揭示其中蕴含的隐喻和矛盾,这样一来可以从新的角度解读小说。
2. 解构情节:对文学作品中的情节进行分析,寻找其中可能存在的多重意义和暗示。
3. 探究语言运用:解构主义聚焦于文本中的语言运用方式,包括词汇选择、句法结构等,从而揭示作者意图和观点。
解构主义对文学作品的重构除了阐释现有作品外,解构主义还能够重构文学作品。
以下是一些相关例子:1. 重新书写角色:通过解构原有角色形象,可以重新创造一个与传统形象相违背或互补的新角色形象。
2. 打破故事结构:通过打乱、颠覆传统故事结构,解构主义试图探索新的叙事方式和观念。
3. 运用混合语体:将不同风格、语气和语言混合在一起,以达到重塑传统文学形式的目的。
结论可以看出,解构主义对于文学作品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它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并理解传统作品,并引导我们创造出更具挑战性和多元性的文学作品。
通过解构主义的阐释与重构,文学作品不再被局限于固定意义和表面现象,而是呈现出更多层次和丰富度,激发了人们对于文本的思考和想象力的创造力。
从解构主义的角度分析《白桦树》
从解构主义的角度分析《白桦树》作者:陈锡颖来源:《文学教育》 2020年第13期陈锡颖内容摘要:弗罗斯特的《白桦树》是一首田园诗,在描写静谧的田园风光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纠结。
通过解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对诗歌中存在的矛盾和二元对立进行解构分析,以新的理解,来解读诗人的情感态度,发现诗人对现实的态度是模糊的,他既知道要回归,却也想逃避现实,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困惑和迷茫。
关键词:《白桦树》解构主义二元对立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曾4次赢得普利策奖,并被冠以“美国文学的桂冠诗人”的称号。
受其个人的生活经历影响,他的诗歌多取材于美国新英格兰的农村,也因此被称为“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虽然他擅长描写新英格兰农村地区美丽的风光,但他诗歌的主题却不仅仅只是感叹农村的美丽自然风光,而是蕴涵了一定有关于人生的思考。
他的诗歌看似简单,实则含义丰富,用词朴实却构造了大境界。
《白桦树》也是其中一首著名的田园诗歌,包含了树林、冰霜、冬雨、雪等等意象。
这首诗讲述的是作者见到了一片弯了树干的白桦林,由此展开的猜想:它们可能是被淘气的小男孩荡树荡弯了,也可能是被冰雪压弯了;而男孩选择荡树作为娱乐可能是因为孤独。
诗的最后,诗人感叹暂时远离现实再回归多好,但又同时表达了现实无趣的想法。
本文试图从解构主义的角度出发,来解读《白桦树》这首诗歌所蕴含的主题和情感。
一.解构主义德里达(Jack Derrida,1930-2004)在1967年发表的三部著作,奠定了解构主义的基础。
他对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理论进行了质疑,并对西方形而上哲学传统进行了批判。
解构主义反对结构本身。
他认为不仅语言符号与客观事物之间存在差异,而且语言符号本身的能指和所指也非索绪尔所说的相互对应关系。
一个能指所涵盖的(即所指)其实是无数与它有差异的其他能指,这些差异组成一个个意义的“痕迹”(traces),几点在这个能指之中,使它具有无数潜在的歧义,造成意义的不断延宕变化。
解构主义批评视角下的《变相怪杰》的解读
解构主义批评视角下的《变相怪杰》的解读作者:吴珂璐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7年第08期【摘要】解构主义,可以提供一种多样性和异质性,其突出特点是对传统和经典的消解和颠覆。
本文从后现代主义及解构主义的视角解读电影《变相怪杰》:影片。
运用戏仿、怪诞化、调侃、讽刺等方式在后现代的语境解构了传统叙事模式和权威的绝对化,向人们展示了无厘头喜剧的魅力。
【关键词】解构主义后现代《变相怪杰》无厘头【Abstract】One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 of deconstruction which supplies diversity and horology is clearing up and overturning the tradition.The thesis will try to analyze The Mask in the view of deconstruction to prove it has deconstructed the traditional rights of speech, characters and stories. Meanwhile, it also show the fantasy of Wulitou comedy movies using the technique such as parody, weird images, ridicule and irony.【Key words】deconstructi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postmodern; The Mask; Wulitou引言在欧陆哲学与文学批评中,解构主义(法语:déconstruction;英语:deconstruction)是由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Jacque Derrida)所创立的批评学派。
总体而言,解构就是“每每专执于哲学和文学文本中似乎是无足轻重,或者明显是居于‘边缘地带’的片断发隐索微,以此形成突破口,进而扩张之,证明文本没有恒定的结构和确定的意义,最终否定柏拉图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
现实主义·解构主义·言语行为批评
现实主义·解构主义·言语行为批评作者:张瑜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2期作者简介:张瑜,现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在站博士后,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教师。
对一篇小说可以采用不同的批评解读,这已经成为了常识。
重要的是,对比这些不同的批评,我们不仅可以比较出不同的批评思维方法和特征,而且也能发现和领悟到文学批评发展变化的趋势。
当代西方批评界对巴尔扎克小说《永别》的不同读法,也就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
巴尔扎克的小说《永别》写于1830年,最初以《溃军的回忆》为题,发表于1830年5月和6月的《摩登》杂志上,1832年编入《私人生活场景》,后收入到《人间喜剧》的“哲理研究”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小说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巴尔扎克文学作品之一。
1905年,由林纾和陈家麟合作用文言意译的最早的巴尔扎克的短篇小说集《哀吹录》在中国出版,其中收入了巴尔扎克的四个短篇“哲学小说”:《猎人斐里林》、《耶稣显灵》、《红楼冤地狱》、《上将夫人》。
其中第一篇《猎人斐里林》即《永别》。
①这篇小说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除了巴尔扎克的研究者,还很少为大众所熟知。
但是自1975年,法国女学者苏珊娜·费尔曼发表了《妇女与疯狂:批评的谬误》②一文,运用当代流行的解构主义和女性主义批评重读《永别》以来,这篇小说颇引起了西方国际批评界的注意,因为费尔曼的解构主义批评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批评形成直接的对立,把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中最重要、最有趣和最富有吸引力的争论焦点表现了出来,在90年代,美国学者桑迪·皮特里又运用言语行为批评介入了这场争论,从话语实践的角度缓和了两种批评方法之间的对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化解了当代文学理论中这些最重要的争论和冲突问题,显示了西方文学理论批评最新的一些发展趋势和特征。
本文即通过评述当代西方批评界对巴尔扎克小说《永别》的不同解读,以把握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与传统文学批评的争论的焦点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
论解构主义文学批评——以《卖油郎独占花魁》的解构阅读为例
论解构主义文学批评——以《卖油郎独占花魁》的解构阅读
为例
傅钱余
【期刊名称】《南昌高专学报》
【年(卷),期】2008(023)006
【摘要】解构主义文学批评自从产生到介绍到我国来,对国内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同时.对解构主义特别是作为一种文学阅读层面的解构主义,却一直存在着很多的误解,有的简单地从字面意义把解构当作解开或者拆开,是对文章结构、意义等的破坏,认为解构阅读会导致虚无主义;有的简单地从德里达所言解构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以及二元等级秩序的颠覆出发,对号入座似地去寻求作品中的相关内容,于是不免牵强附会,离真正的解构阅读远矣.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分析<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个特定的文本,分析文本的目的是为了阐释解构主义,解构解构主义.
【总页数】3页(P42-44)
【作者】傅钱余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重庆,4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
【相关文献】
1.《占花魁》《卖油郎独占花魁》的创作差异浅析 [J], 高沁
2.真诚抱得美人归——《卖油郎独占花魁》中"卖油郎"秦重人物形象分析 [J], 周琳芝
3.中法文学作品中风尘女子形象的选择与建构——以《卖油郎独占花魁》和《茶花女》为例 [J], 周怡佳
4.真诚抱得美人归——《卖油郎独占花魁》中“卖油郎”秦重人物形象分析 [J], 周琳芝[1]
5.试论冯梦龙通俗文学主张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以《卖油郎独占花魁》为例 [J], 许凌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概述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概述解构主义思想大多是从文学理论及其批评实践中形成的,所以可以说文学理论是解构主义的主要阵地;即使在哲学家如德里达和福柯的理论中,也涉及到解构主义的文学思想。
现在我们所要介绍的是以文学理论著名的法国学者罗兰·巴特,以及解构主义在美国的发展。
一、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文学理论除德里达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法国还有一批文论家从结构主义阵营退出,转向解构主义。
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罗兰·巴特。
巴特对自己原先奉行的结构主义进行了清算和嘲讽,他在《S/Z》中曾这样说:“据说某些佛教徒凭着苦修,终于能在一粒蛋豆里见出一个国家。
这正是前期作品分析家想做的事:在单一的结构里,……见出全世界的作品来。
他们认为,我们应该从每个故事里抽出它的模型,然后从这些模型里得出一个宏大的叙事结构。
我们(为了验证)再把这个结构应用于任何故事:这真是令人殚精竭虑的任务……而且最终会叫人生厌,因为作品会因此显不出任何差别。
”①正是出于对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的反省和批判,巴特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文本和阅读理论。
巴特认为,文本中的语词符号不是明确固定的意义实体,而是一片“闪烁的能指星群”,它们可以互相指涉、交织、复叠;文本中出现的虽只是有限的能指符号,却像水珠般折射出无边际的能指大海,所以巴特认为“文本无所谓构造”,“文本没有任何句式”,“文本是能指的天地”②。
巴特把结构主义的“作品”与他心目中的“文本”加以区分,认为“作品”是“单数”的,“文本”则是“复数”的。
因为任何语词单独存在时不可能有任何意指活动,当它真正成为语词时,它四周已是一片无形的文本海洋,每一文本都从中提取已被写过和读过的段落、片段或语词,从来不存在“原初”文本,每个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的碎片编织而成;文本的这种“复数”特点导致文本意义的不断游移、播撒、流转、扩散、转换和增殖,文本本身只是开放的无穷无尽的象征活动,任何意义只是这一活动过①罗兰·巴特:《S∕Z》[M],第九页,伦敦1970年,转引自朱立元、张德兴等:《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第15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构主义批评举例【篇一:解构主义批评举例】①解构主义是整个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兴起于60年代末盛行于70年代,总体上表现出对结构主义的不满和失望乃至批判否定。
60年代法国一些文论家、作家和哲学家组成了太凯系集团,明确打出后结构主义的旗号,德里达也是其重要成员之一,该集团在思想上与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有密切的联系。
随后德里达将解构主义介绍至美国,很快取代了新批评长期以来的支配地位,尤其是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文学批评颇负盛名,80年代后半期解构主义逐渐退潮。
②代表人物:德里达、德曼、哈特曼、布鲁姆、米勒、福柯等。
⑴尼采和非理性主义:尼采的非理性主义与解构主义关系密切,他主张文字超越一切观念形态,真理就是一支由隐喻、拟人和双关等修辞手段组成的军队,哲学和一切观念形态都首先是文字。
德里达受尼采影响也肯定文字的自由游戏。
⑵海德格尔:德里达在解构西方形而上学的哲学传统上与海德格尔极为相似,其语言第一的观点以及用文学和艺术来解构并拯救哲学的观点也对德里达发生了直接影响。
⑶巴尔特:巴尔特后期转向了后结构主义,建构了独特的文本理论与阅读理论:⒈能指群与复数的文本:从消解索绪尔的符号理论入手,认为文本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并不能构成索绪尔所谓的完整固定的符号,能指所指涉的不是一个概念即所指,而是一个能指群,这就导致能指与所指的分裂,能指的意指活动还未达到其所指前就已经转向了其他的能指,能指最终只能够在所指的表面进行自由漂移,语词符号不再是明确固定的意义实体,有限的能指符号所折射的是一个能指大海。
巴尔特据此指出作品是单数的而文本则是复数的,任何文本真正成为文本时,其四周已经是一片无形的文本海洋,每个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的碎片编织而成的,根本不存在一个原初文本,这种复数特点导致文本意义的不断播散和转换,文本本身只是一个开放无尽的象征活动,任何意义都只不过是这个活动中迅速生成而又迅速消失的东西,这是对结构主义作品论的有力消解。
⒉阅读理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阅读结构主义作品只需要理解性思维,而阅读他所谓的文本则需要转喻式的思维,就是需要把文本的每一部分和每一个象征都看作对另外更大部分和象征群体的无限替代品。
b、判断结构主义作品间的区别主要根据我们所理解的确定的意义内容,而判断他所谓的文本之间的区别则需要根据不同的能指所指的活动路线和意义传播过程。
c、阅读结构主义作品是按照兴趣享受意义的文化商业消费,而阅读他所谓的文本则是一种创造的双重游戏,既要遵循文本意指活动玩文本游戏,不断再生产文本的意义,又要把文本当做乐谱来演奏,这种演奏不是解释而是生产,是一种合作式的创造,在此意义上阅读就是写作和批评。
④解构主义对文学的影响:乔纳森卡勒指出解构主义对文学产生了以下影响:⑴解构主义影响了一系列有关文学和文学批评的概念,包括文学本身的概念。
⑵解构主义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话题。
⑶德里达本人的解构阅读实践为一个新读解模式树立了样板。
⑷解构主义还影响了人们对文学批评性质目标的看法。
⑤评价:⑴重要贡献:⒈试图推翻逻各斯中心主义,动摇了西方全部哲学传统赖以安身立命的始源范畴的语言学基础,无疑是对企图为世界寻找某个终极根源的整个西方传统哲学的根本的反叛和致命的打击。
体现出一种极其鲜明的反传统色彩和大胆变革、锐意创新的强烈愿望,为西方哲学美学和文学理论的现代变革打开了全新思路。
⒉发现了揭示了文本的无始源性、开放性和互文性,把包括文学文本在内的一切文本都看作无限开放和永恒变化的动态过程,这是辩证而深刻的,对于说明一切优秀作品的无限生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⒊分解式阅读理论强调了阅读批评的创造性,把阅读等同于写作,与接受美学遥相呼应,与当代主张文学平民化的方向也是一致的。
⒋解构主义文论彻底反传统、反中心、反权威、反社会的超前倾向表现出后工业文明时代知识分子对抗资本主义现存秩序的一种普遍心态,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反对现代资本主义异化的思潮异曲同工,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⑵根本缺陷:⒈过分强调语言文本的隐喻性和修辞性,从而实际上彻底否认了语言的表意和交际功能,由此对语言文本的一切阅读实际上也面临无所适从的困境。
⒉从怀疑、破坏、反抗一切权威、中心、传统的怀疑主义出发,彻底否定颠倒消解一切现有的秩序、界限、传统和框框,终于走向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走向充满自相矛盾的谬误,最终也难逃被怀疑、被颠覆和被消解的命运。
【篇二:解构主义批评举例】大背景解说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
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尼采哲学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
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一句话概说大背景解说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
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尼采哲学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
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
1968年,一场激进学生运动席卷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
在法国,抗议运动被称作“五月风暴”。
可悲的是,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昙花一现,转眼即逝。
在随之而来的郁闷年代里,激进学者难以压抑的革命激情被迫转向学术思想深层的拆解工作。
不妨说,他们明知资本主义根深蒂固、难以摇撼,却偏要去破坏瓦解它所依赖的强大发达的各种基础,从它的语言、信仰、机构、制度,直到学术规范与权力网络。
解构主义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为了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乃至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解构运动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
换言之,它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戏,哪怕这种自由仅仅是一曲“带着镣铐的舞蹈”。
除了它天生的叛逆品格,解构主义又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论。
用德里达的话说,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
它难以限定,无形无踪,却又无时无处不在。
换言之,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或被确定为是什么,它本身随之就会被解构掉。
解构的两大基本特征分别是开放性和无终止性。
解构一句话、一个命题、或一种传统信念,就是通过对其中修辞方法的分析,来破坏它所声称的哲学基础和它所依赖的等级对立。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解构主义所运用的逻辑、方法与理论,大多是从形而上学传统中借用的。
如此看来,解构主义不过是一种典型的权宜之计,或是一种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对抗策略。
海德格尔探查逻各斯德里达的解构思想起先是受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启发。
作为现象学运动的领袖之一,海德格尔率先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探查西方哲学史上的存在问题与逻各斯问题。
在海德格尔看来,逻各斯问题十分要紧,它不仅涉及西方思想和语言的起源,还从根本上影响着现代西方人与当下存在的关系。
海德格尔就此发出一个著名诘问:古代的逻各斯是怎样变成了近代的逻辑,进而与存在相分离?它又如何以理性的名义,达到一种西方思想上的统治地位?通过分析古希腊哲人巴门尼德的残篇,海德格尔声称他发现了“逻各斯与存在”的原始意义相通。
在古人遗稿里,logos并不代表逻辑(logic)或理念(idee),它原表示一种连续运作中的聚集状态。
有趣的是,这种发生过程中的聚集,恰好印合古希腊人有关存在(physis)的古朴看法。
在他们心目中,存在本是一种不断涌现、聚合与消散的活动。
也可以说,它意味着存在者的持续到场与离去。
海德格尔据此认定,physis与logos的原始意义同一,但它们的血肉联系却在柏拉图那里发生了重大分离。
自从柏拉图创立形而上学,logos便被西方人强行解释成一种“逻辑陈述”。
对此,海德格尔尖锐地批评说,这一历史性的曲解不仅造成存在与思想的离异,而且导致西方思想中绵延千年的主客体对立。
有一个具体例子关系到巴门尼德名言“存在与思想同一”的翻译:句中“思想”一词原先写作noein,现代西方人将其理解为主体思想,这无疑严重偏离了巴门尼德的本意。
海德格尔说noein是觉悟,或是一种不断察觉、醒悟、并依据外界变化而调整自身的认识过程。
巴门尼德所谓“存在与觉悟同一”,意思就是说“觉悟属于存在”。
在古希腊人那里,觉悟并不是一种自觉能力,它仍处于主客不分的混沌境地。
海德格尔表示,正因为古希腊人受到存在的统摄,他们才能不断有所觉悟,并且真正成其为人。
提醒大家,在探讨人与存在的关系时,海德格尔显然和巴门尼德一样,拒绝将人置于思想的首位。
他摒弃主体,反对逻辑,质疑主客体对立的思想方式。
与此同时,他又反复强调人的思想必须与存在保持和谐,而不是分离冲突。
海德格尔坚信,希腊人的存在意味着接受逻各斯,即聚集过程中自然生成的觉悟。
换句话说,大凡存在发生处,自然就伴有觉悟发生,而人的思想从一开始就只能依赖存在而在,顺应存在之变而变。
然而,这一美好开端未能一直延续下去。
柏拉图之后,西方人开始与存在发生对峙。
他们越来越自信自己拥有支配存在的主体性与知识能力,这与当初质朴天然的古希腊思想大相径庭。
海德格尔尝试用两个公式来表示这种首尾迥异的变化:在开端处,存在之聚集过程建立了人的存在;在终结处,人已成为一种理性动物。
关键的转折在于,柏拉图亲手把physis译作了理念(idee),这就一举抛弃了它原先的“涌现发生”之意。
就此海德格尔叹道:“真理成为正确性,logos成为陈述,成为真理或正确性的所在,理念和范畴从此统辖了西方思想和行为。
”德里达的解构策略身为海德格尔在法国的思想传人,德里达一方面深受海德格尔反形而上学、反逻各斯主义的理论影响,另一方面,他又广纳新学,另辟蹊径,大胆从语言学、符号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针对逻各斯中心论的一整套消蚀瓦解的策略。
这就有了他20世纪60年代中期名扬天下的解构主义。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内容冗杂,前后矛盾,至今难行明确公认的统一解释。
然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些概念与方法,诸如反逻各斯中心论、延异、替补等,需要一一细加说明。
批判逻各斯中心根据上述海德格尔的逻各斯批判,我们已经大概了解,西方形而上学思想传统发端于柏拉图对于古希腊逻各斯问题的强行曲解。
在柏拉图及其弟子看来,真理源于逻各斯(logos),即真理的声音,或上帝之言。
这种逻各斯主义认为,世上万物的存在都与它的在场紧密相联。
为此,最理想的方式应当是直接思考“思想”,而尽量避免语言的媒介。
但这偏偏又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们要求语言应该尽量透明,以便人类能够通过自身的言语(speech),自然而然地成为真理的代言人。
换言之,逻各斯主义认为,言语与意义(即真理,上帝的话)之间有一种自然、内在的直接关系。
言语是讲话人思想“自然的流露”,是其“此刻所思”的透明符号。
据此,逻各斯主义也被后人称为“语音中心论”(phonocentrism)。
与此同时,书面文字(writing)则传统地被认为是第二位的,是一种对于声音的代替,是媒介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