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记历史:初中历史的几种记忆方法
初中历史的记忆和学习方法
初中历史的记忆和学习方法如何记忆历史7种历史记忆的妙法1.公式记忆法在回答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时,如同解数学习题一样,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公式,然后按公式来记忆和解答。
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
经过=准备+发生+结果意义=作用+特点+影响人物=姓名+时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著作)+影响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用这种方法可将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化概括,形成网络记忆。
也就是抓住几个要点作为支点,然后进行扩充,就能较快地熟记基本内容。
2.比较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就是把两个以上具有一定联系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归类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①把性质相同而特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秦、隋相比,汉、唐之比较等。
②把性质相同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加以综合比较,区分异同。
如中国近代许多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
③中外比较。
如世界上最先进入奴隶社会的四个国家之比较,中国与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之比较,中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与西方之比较等。
3.列表图示法根据历史事件的特点,用表格图示形式使同类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使众多史实、纷繁内容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收到化繁为简的效果。
列表法最大优点是简明、醒目,是帮助记忆的一个有效方法,尤其在记忆复杂史料方面作用更明显。
4.联想法可分为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两种。
纵向联想:就是抓住某一历史知识要点,使其前后连贯起来。
即以某一史实为基点,既可涉及它前面发生的历史事件,又可联系到后面发生的事件,从点扩展到线,便可记住有关这一历史知识的前后内容。
横向联想法:就是把中外发生在相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或不同时期的同类历史事件联系起来。
将中外历史放在一起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以中国历史为重点,将中外历史知识联系起来。
如讲中国的甲骨文明,就把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欧洲的拉丁文字联系起来。
5.串字法对有并列关系的事件或人物可用串字法来记忆,即将有关内容按课文前后顺序串联起来,只记住其每一内容的第一个字即可。
九年级历史知识巧记方法
九年级历史知识巧记方法历史是一门广博而深刻的学科,它记录着人类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历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九年级历史知识的巧记方法。
一、时间轴记忆法历史中有许多重要的时间节点和事件,采用时间轴记忆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
可以将时间轴绘制在纸上或使用电子设备,在轴上标出重要历史事件的年份和具体内容。
通过视觉的方式对时间进行排序和记忆,可以更好地记住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以及重要性。
二、故事情节联想法将历史知识转化为故事情节,结合个人经验和想象力进行联想,是一种很有效的记忆方法。
以有趣的方式编排历史故事,让历史知识变得生动而易记。
例如,记住明朝的万历皇帝是嘴巴大、爱吃的皇帝,这样的形象更容易记忆,而不是仅停留在无趣的历史背景和日期上。
三、关联记忆法历史中的许多事件和人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通过建立关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
可以根据历史事件的发展逻辑,将不同事件或人物进行关联,以此帮助记忆。
例如,若要记忆法国大革命中的三个阶段,可以将其与过程中的三个标志性事件联系起来:巴士底狱的被攻陷、君主被处决、拿破仑的出现。
四、图表整理法对于复杂的历史知识,使用图表整理法可以将信息以图表形式呈现,更直观地展示历史知识的组织结构和关系。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时间线、表格等形式,将历史事件、人物和关系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历史知识的内在逻辑,同时也方便复习和记忆。
五、口诀歌谣法口诀歌谣法是一种既有趣又有效的记忆方式。
通过将历史知识转化为易于记忆的诗歌、歌谣或者口号,可以帮助我们循序渐进地记住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而且,通过唱歌的方式,可以轻松地记忆大量的历史信息。
例如,宋朝的治世一般记不住,但是通过编写一个简短的口号如“宋太宗、太宗皇帝,治政有道到四方”来帮助记忆。
初中生快速背历史知识点
初中生快速背历史知识点
学习历史知识点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项挑战,但通过一些有效的记忆技巧,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以下是一些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的方法:
1. 理解而非死记硬背:首先理解知识点的背景和意义,这样记忆起来会更加深刻和持久。
2. 使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有助于形成知识结构,便于记忆和复习。
3. 故事化学习:将历史事件编织成故事,通过故事情节来记忆历史人物和事件。
4. 关键词记忆法:找出每个知识点的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来串联整个知识点。
5. 联想记忆法:将历史知识点与自己熟悉的事物或场景联系起来,通过联想来加深记忆。
6. 定期复习:记忆是会随着时间逐渐遗忘的,定期复习可以帮助巩固记忆。
7. 分组学习:与同学一起学习,相互提问,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8. 使用记忆工具:利用记忆卡片、手机应用等工具,随时随地进行复习。
9. 模拟考试:通过模拟考试来检验自己的记忆效果,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记忆。
10. 教授他人:尝试向他人解释你学到的知识点,教授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复习。
11. 利用视觉辅助:观看相关的纪录片或历史剧,通过视觉信息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12. 保持好奇心:对历史保持好奇心,主动探索未知的领域,这样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这些方法,初中生可以更快速、更有效地记忆历史知识点,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初中历史记忆宝典
初中历史记忆宝典初中历史记忆宝典是一种帮助学生记忆初中历史知识的工具。
以下是一些记忆宝典的技巧:一、时间轴记忆法: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将时间轴上的重要事件标注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
二、思维导图记忆法:将历史知识制作成思维导图,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三、联想记忆法:将历史事件和人物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记忆历史知识。
例如,可以将重要历史事件与自己的生日或重要节日联系起来,有助于记忆。
四、分类记忆法:将历史知识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照历史时期、国家、人物等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五、口诀记忆法:将历史知识编成口诀或歌曲,通过朗朗上口的节奏和韵律来记忆历史知识。
例如,“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始皇,汉末三国鼎立时,南北两宋共存亡”等。
故事记忆法:将历史事件和人物编织成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故事情节来记忆历史知识。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记忆有连贯性的历史事件,如二战、美国独立战争等。
六、图像记忆法:将历史事件和人物转化为图像,通过视觉刺激来记忆历史知识。
例如,可以绘制时间轴上的事件图像,或者将历史人物形象化。
七、复习记忆法:定期复习已学的历史知识,通过反复巩固来加深记忆。
复习可以采取阅读教材、笔记或制作复习卡片等方式。
八、归纳总结法:将历史知识归纳为关键词或主题,将它们总结成易于记忆的语句或短语。
例如,“一战”可以归纳为“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关键词。
九、提问记忆法: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记忆历史知识。
可以向自己提问,也可以与同学或老师进行讨论。
例如,“谁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人?”,“二战的转折点是什么?”等。
以上是一些初中历史记忆宝典的技巧,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历史知识。
同时,也要注意灵活运用各种技巧,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情境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初一历史学习方法指导:几种常见记忆历史方法
初一历史学习方法指导:几种常见记忆历史方法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历史概念等知识的获取是通过记忆来完成的,这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初一历史学习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几种常见的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一、口诀记忆法口诀记忆是把记忆的内容编成口诀、顺口溜等来记忆。
此法记忆时生动轻松、朗朗上口,久久难忘。
这种方法对于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机械记忆效果大有好处,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培养自己的理解记忆能力更为重要。
例如: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盘古三皇五帝更,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第二种: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再如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不仅记住了七国的名字,还能记住他们的地理方位二、数字归纳记忆法数字归纳记忆是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
例如: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可归纳为“四三二一”来记忆。
即:四次重大战争──战争、第二次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次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一条主线──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三、精简浓缩法精简浓缩法就是化繁为简,去粗取精,紧扣关键字眼,把繁杂的内容进行压缩、整理的过程例如:隋朝大运河记住“永、通、邗、南”。
记忆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只要记住两个成语就行,“开天辟地”,“焕然一新”;《中英南京条约》记住“割地、赔款、通商、议税”;还可以通过数字把课文内容浓缩为若干条,如“新文化运动”可浓缩为“一个口号,两个阶段,三项内容,四位代表人物”等。
内容整理的过程就是深加工的过程,一定会加深印象,提高记忆力。
七年级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
七年级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历史学科是一个需要记忆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点。
在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耐心和恒心。
以下是一些建议,供七年级学生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参考。
一、利用时间碎片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需要足够的时间,但是很多学生的时间都是零散的。
此时,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比如等车、上下学路上、午休时间等。
利用这些时间,可以每天抽出10-20分钟进行复习。
二、分类记忆历史课本中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可以将其分类记忆。
比如将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分类,将人物按其所在时代分类。
分类记忆可以将知识点进行整理,更容易记忆。
三、联想记忆联想记忆是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的有效方法。
学生可以将历史事件和人物与自己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比如将“辛亥革命”与“辛辣的大葱”,将“慈禧太后”与“皇帝的妈妈”联系起来。
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记忆知识点。
四、多角度记忆历史知识点有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记忆。
学生可以尝试将知识点分别以时间、地理、人物、事件等角度进行记忆,这样可以更全面地掌握知识点。
五、反复听写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需要不断进行复习和巩固。
学生可以将重要的知识点写在一张纸上,然后进行反复听写。
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点。
六、重点突出历史知识点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都同等重要。
学生可以将重点知识点突出出来,进行深入学习和记忆。
对于那些次要的知识点,可以适当减少记忆量。
七、结合实际历史知识必须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更加深刻地掌握。
学生可以将历史知识点与自己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比如将“太平天国”与“爷爷的老相好”联系起来,将“甲午战争”与现代国际局势联系起来。
总之,学生在快速背诵历史知识点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恒心,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全面地记忆历史知识点,才能取得好成绩,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一历史背诵技巧
初一历史背诵技巧初一历史背诵技巧记忆方法一、联想记忆法用联想法记忆历史年代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通过淝可联想到肥胖,由肥胖想到胖娃娃,而8字的两个圆正好是胖娃娃的头和身体,两个3则是两个耳朵。
这样一想就记牢了。
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汉代的农民起义较大规模的有三次:一是公元17年发生的绿林起义;二是公元18年发生的赤眉起义;三是公元184年发生的黄巾起义。
前两次发生在西汉,后一次发生在东汉。
这三次起义的时间可以用对比法来记,最令人头痛的是起义名称的先后顺序容易搞混。
为此,可采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
这三次起义的名称都有颜色,即绿、红、黄,可与枫叶联系起来记。
枫叶春夏时绿,秋天变红,冬天变黄。
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及年代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可用联想法记作:"前鸭子下蛋后鸭子看,刘邦定都于长安"。
这是因为2像鸭子0像蛋。
记忆方法二、谐音记忆法用谐音法记忆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间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进北京,可记作: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正赶上光绪皇帝的亲爸爸——慈禧要死,即爸要死(8月14日),喝了两瓶药酒没顶用。
两瓶即两"0",药酒即"19",合起来为1900。
用归纳法记忆有关隋朝大运河的历史知识关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时间、流经地域和历史意义等,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的数字来记忆: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隋朝第二代皇帝隋炀帝开凿;跨越三大城市,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分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流经六省:冀、鲁、豫、皖、苏、浙。
用归纳法记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来记忆。
即:五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三次--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两个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一次失败的变法——戊戌变法。
初中历史的11种记忆方法
初中历史的11种记忆方法初中历史的11种记忆方法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
因其与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初中历史的11种记忆方法,希望有所帮助!一、联想记忆法1.联想记忆法的种类:(1)纵向联想记忆法这是按照历史事件发展时间的先后顺序,按照事物内部因果联系为特征的记忆方法。
“纵向联想记忆法”的要点是紧紧抓住“原因”和“结果”,“本原”与“表象”诸项,把它们之间的联系扭合在一起,从而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说明历史现象的本质,了解历史事件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
这不但能使我们弄清楚历史事件的内在关系,理清历史事件的规律,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而且很有利于掌握知识,巩固记忆。
(2)横向联想记忆法运用这种记忆法是通过把握同一历史时期不同性质历史事件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联系,以达到记忆效果的方法。
横向联想记忆法的要点是抓住其中一项内容为基本点,左右联想,推及其余。
这能从横向形成知识结构体系,把知识结构的体系输入大脑,概念明晰,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应用方便,随时可以再现知识结构体系信息。
(3)相似联想记忆法历史的发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很多历史事件其发生、发展、特点极为相似。
这种相似是客观事物的某种联系,相似联想记忆法是反映客观事物这种联系的方法。
相似联想绝不是等同联想,把它们等同起来是错误的。
这种方法的基本点是“相似之处”,从同类事物中找到相似之处,再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形成同类问题知识异同的记忆网络结构,印象深刻,不仅容易记住,而且记忆比较牢固。
(4)相反联想记忆法这种方法着眼于历史事物的对立点,也就是说由对某一事物的思维记忆,引起对它有相反特点事物的思维记忆。
对立物是鲜明的,所以运用相反联想来记忆历史知识是巩固的,能够运用相反联想于教学实践,有利于巩固记忆。
例如从林则徐的主张禁烟联想到穆章阿等反对禁烟;从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率军英勇抗英联想到琦善、奕山、奕经、牛鉴等破坏人民和爱国官兵抗英斗争的情形,在头脑中形成正反的鲜明对比。
初二历史知识点巧记方法:歌谣式、比较式、推导式
初二历史知识点巧记方法:歌谣式、比较式、推导式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初中阶段必修的科目之一。
学习历史,首先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但是这些知识点非常的枯燥,很难记忆。
所以,本文将介绍三种巧记方法,帮助初二的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点。
一、歌谣式记忆法歌谣式记忆法,是指将历史知识点融入到歌谣之中,通过歌谣的形式来记忆。
歌谣式记忆法可以帮助同学们快速而轻松地记住历史知识点,而且还能让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愉快。
例如:夏商周春秋战国秦统天下汉兴唐盛宋辽金夏元明清近看完这些中国历史知多少这首歌谣把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朝代简单地串起来,用韵律和押韵使整首歌谣更加好记。
同样的,将其他的历史知识点用类似的方式编写歌谣,能够帮助学生轻松记忆,并迎合学习英语记单词、背诗文的思路。
二、比较式记忆法比较式记忆法,是指将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异同点通过比较的方式来记忆。
这种方法注重于历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点。
例如:中国最早的两个朝代是夏朝和商朝。
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是黄河流域的中心地带,有着较为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不同点是夏朝建立者为启,商朝建立者是汤,夏朝是个传说中的朝代,商朝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朝代。
通过比较式记忆法,同学们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毕竟交叉比对不仅减轻了单独记忆的难度,而且有助于建立概念体系,将知识点结合起来三、推导式记忆法推导式记忆法,是指通过推导和归纳历史知识点的规律来记忆。
这种方法在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点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世界文明史可以分为四大文明:黄河文明、泰晤士河文明、幼发拉底河文明、尼罗河文明。
黄河文明孕育了中华文明,泰晤士河文明孕育了西方文明,幼发拉底河文明孕育了印度文明,尼罗河文明孕育了埃及文明。
通过推导式记忆法,同学们可以深入理解世界文明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点。
总结以上是三种巧记方法,即歌谣式记忆法、比较式记忆法和推导式记忆法。
初中历史知识记忆的方法口诀
初中历史知识记忆的方法口诀初中历史的知识记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一项挑战,因为历史知识多而琐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历史知识,下面我将提供一些方法和口诀,希望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1.整体框架法:建立起历史知识的整体框架,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组织起来。
可以尝试用一张纸绘制时间轴,标注各个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以此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4.图表总结法:利用图表、表格或思维导图等工具将历史知识进行总结和分类。
通过将知识点归类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概括和记忆。
5.反复复习法:通过多次反复复习同一知识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将历史知识制作成卡片,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复习,同时还可以利用题目和练习巩固记忆效果。
下面是一些可以用于记忆初中历史知识的口诀:1.夏商周,三代叙。
夏禹商汤周文武。
2.中华五千年,炎黄商周建。
秦汉三国晋,南北朝两隋然。
唐宋元明清,皇帝兴亡论。
3.考古学,发掘古人事。
殷商定都在安阳,商代辉煌影响久,商鞅变法,秦国兴。
4.秦始皇,焚书坑儒闻名遐。
统一六国,兵马十分强。
5.汉朝兴起,刘邦当皇帝。
东汉末年十八国,魏蜀吴相纷争。
6.古代数子,三国争霸战斗多。
刘备取得荆州地,群英聚会刘备退。
7.隋朝统一,杨坚成唐尚。
唐太宗实力强,唐朝历史长。
8.王朝盛世,宋朝真谛。
北宋南宋分两段,金朝元朝出现。
9.外族入侵,明朝最苦难。
明英宗再见明宣宗,明神宗明崇祯。
10.清朝统治两百年,光献嘉庆道光咸丰。
慈禧太后,积贫积弱清朝朝代终。
以上是一些关于初中历史知识记忆的方法和口诀,希望对学生们能够有所帮助。
记住,记忆需要时间和坚持,加上正确的方法,相信你一定能够轻松掌握历史知识!。
初中历史20个高效记忆法
初中历史20个高效记忆法学习初中历史要讲究方式方法,如果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端正的学习态度,历史成绩一定不成问题,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初中历史20个高效记忆法,希望有所帮助!1、朗读记忆法(口腔肌肉法):利用晚读时间,反复朗读,强化记忆,争取做到让历史知识脱口而出。
2、感官协同记忆法:记忆时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共同参与记忆过程,高度重视眼看、耳听、口念、手写、脑思等多种感官协同作用。
3、设身处地法(联想法):想象历史场景,与历史人物对话,让自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从而易于记忆。
如复习到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可以想象自己是维新派中的一员,正与顽固派展开关于要不要变法的激烈论战,最后你取得了胜利!再如民主革命思想家陈天华有两部著作——《猛回头》和《警世钟》,可一边记为“一个叫陈天华的人猛回头,撞了警世钟”,一边想象一个人转头并做撞钟的动作。
4、反复记忆法(循环记忆法):学历史不必花太多、太长时间,只需要反复利用较少时间,如每天就花几个十分钟来看课本,这样对于熟悉课本有很大用处。
总的来说,记不记得住关键是看重复的够不够。
所以记忆历史要有恒心和耐心。
5、睡前记忆法:每天利用睡前十分钟看(或回忆)一遍需要记忆的知识,这样你的历史会很棒的。
注:对于像考试、比赛等情况的短时记忆,你可以利用此法达到最理想效果。
当人从睡梦中醒来时,大脑记忆状态所受的干扰最少,你所能回忆的事比你平时清醒状态下多的多。
遗忘在睡眠时速度最慢、白天活动时速度最快。
6、顺藤摸瓜法:以时间为线索(藤),回顾历史事件(瓜)。
回忆时,按时间顺序,回想历史事件及与该事件相关的发生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
7、观察法:从表面上看某些历史事件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平时善于观察、探究,找出其中的奥妙,就可以为记忆服务。
如:东西南北翼五个王中,名字笔画最少的王是冯云山(12画),名字笔画最多的王是萧朝贵(32画)。
8、交叉记忆法:先按老师上课的思路进行记忆,将每一课的思路整理清楚,再沿着思路看课文,看到同种性质或类别的历史事件时,联想到另一历史事件,进行交叉记忆。
中学历史知识巧记速记法
例1.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5点,可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赔款和开口岸 是近代绝大部分不平等条约都有的内容。“三外”指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例2.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活动,可总结为“一转正、两解散、三修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5.1927年**三大起义的意义,可总结为“三个第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建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支军队。广州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府。
例6、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可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即武汉长江大桥;宝成和鹰厦铁路;康藏、青藏和新藏公路;鞍钢无缝钢管厂、一汽、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机床厂。
例3.我国对外开放的五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可以编为“生(深圳)猪(珠海)三(汕头)下(厦门)海(海南岛)”
三、奇特联想法。联想越奇特,记忆越深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例1.民主革命思想家陈天华有两部著作《猛回头》、《警世钟》,记法为一边想“一个叫陈天华的人猛回头撞响了警世钟,一边做转头动作,同时发出钟声响。”
例3.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进行了长征。编为“34、10(念壹零) 36、10(念壹零) ,红军长征,翻山越岭。”
例4. 1935年瓦窑堡会议和1937年洛川会议的时间和内容很容易混淆。可编为“瓦早洛(落)后”及“瓦窑堡,**方针好;到洛川,定全面抗战”
例5.抗战过程中的几件大事,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8年台儿庄战役,1940年百团大战,1940年汪精卫成立伪国民政府,1941年皖南事变。可分别编为“37、9 林彪吼,38、3 拉锯战,40春 汪伪成,40下半 百团大战,41九千(人) 皖南事变”。
初中历史怎么背才容易记住初中历史记忆方法
初中历史怎么背才容易记住初中历史记忆方法歌诀记忆法。
把识记材料编成“顺口溜”,或合辙押韵的句子,通过歌诀形式来加以记忆的方法。
歌诀记忆法的主要特点是:趣味性强、易于诵读、方便记忆。
对简化复杂的识记材料,缩小记忆对象的绝对数量,加大信息浓度,减轻大脑负担。
初中历史怎么背才容易记住1、串线记忆法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呈现,便于大家理解和巩固。
例如,中国古代史中赋税制度的演变可整理为:(1)领导新文化运动;(2)领导“五四”运动;(3)创办《每周评论》。
宣传马克思主义;(4)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5)参与组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6)1927年在北京英勇就义。
2、歌诀记忆法把识记材料编成“顺口溜”,或合辙押韵的句子,通过歌诀形式来加以记忆的方法。
歌诀记忆法的主要特点是:趣味性强、易于诵读、方便记忆。
歌诀记忆法的功能体现在:(1)对简化复杂的识记材料,缩小记忆对象的绝对数量,加大信息浓度,减轻大脑负担;(2)增强零散、少联系或无联系的记忆材料之间的联系,通过编串组合,使零散的、无规则的材料浑然一体,使本来只能用机械方法记忆的内容有着独特的效果。
怎样背初中历史又快又熟又牢背书这个东西讲究的就是重复之后的大脑记忆,首先要记住的是,心态要放平稳,不能求之过急。
每个人的记忆能力有限,有些人短短的几分钟内,在受到别人干扰的情况下,还能记下来,有的人却在安静的环境中,背上几十分钟也记不住,这是先天的差异。
虽然有差异,除了最基础的重复以外,可以尝试下,在读完一段话之后,把书放一边,脑子里开始回忆这段话,回忆不出来的地方结合内容想一想,想不出来先别放弃,那种过程可以慢慢地提高记忆力。
还有的就是用图像或者故事的形式来记忆,这样大脑会比较记得住。
初一历史巧记
初一历史巧记
初一历史巧记是指初中一年级历史课程中的一些巧记方法,用来帮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初一历史巧记方法:
1. 时代对比法:将历史时代进行对比,找到相似之处或者特殊之处,帮助记忆。
例如,比较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记住封建社会是地主阶级统治,而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家统治。
2. 事件串联法:将历史事件进行串联,形成一个连贯的故事,帮助记忆。
例如,记住明朝的开国君主是朱元璋,然后记住他发动红巾起义,最终建立了明朝。
3. 人物对比法:将历史上的人物进行对比,找到他们的相似之处或者不同之处,帮助记忆。
例如,比较孔子和老子,可以记住孔子注重礼仪教育,而老子强调无为而治。
4. 地理位置法:将历史事件与地理位置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例如,记住长城的建造是为了防御北方的侵略,可以记住长城位于中国北方。
5. 关键词法:将历史知识中的关键词进行记忆,帮助记忆。
例如,记住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可以记住辛亥是光绪皇帝的年号。
这些初一历史巧记方法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和喜好进行选择和
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历史知识。
初中历史快速记忆法
初中历史快速记忆法中学历史包括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习历史是一个记忆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1、串联记忆法串联记忆法是将所记忆的历史事件找出其内在,然后将之串在一起,形成连环的历史背景记忆方法。
例如,记忆中国近代史上的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亥革命几个历史事件时,就可以这样串联: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后于1895年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导致1898年的戊戌变法运动兴起→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促使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2、联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是一种通过将所记忆的历史事件与日常生活中的某一现实问题或人物进行、对比来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例如,在记忆“日本明治维新”这一历史事件时,可以从现在的日本与中国对比入手,联想到现代日本与中国有着很多的渊源,如日本文字中的汉字、中国对日本贸易的逆差等。
进而再联想到19世纪时的中日战争及20世纪30年代时的中日战争,理解到19世纪时的日本之所以发起侵华战争是因为日本明治维新后在经济上迅速发展,国力大增,日本国内的一部分“右翼”分子亦开始对外扩张野心。
3、图表记忆法图表记忆法是一种通过制作图表来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这主要包括作表人和作图人灵活运用自己平时获得的零碎知识和繁杂材料,在大脑里动用思维和想象,用草图或正规图解把它们概括、浓缩与浓缩之后进一步加工,藉以扩大注意的对象。
并使用另一张或多张纸把这种草图画正规化、复杂化,或对草图进行补充、重点突出地整理和修饰。
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大脑里完成。
作图既可徒手制作,也可借助于几何图形作图工具(如圆规直尺等)。
4、练习记忆法练习记忆法是一种通过大量做题来强化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例如,在记忆中国近代史上的“抗日战争”这一段历史时,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加深对这一段历史的记忆和理解。
如可以出一些关于抗日战争时间的题目:“抗日战争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是哪一年?”等。
初一历史知识记忆的七大方法
初一历史知识记忆的七大方法1、名词五点法即用五个要点概括名词即: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内容;⑤评价或意义。
此法适合于人物、事件、著作等类别的名词。
如:《孙子兵法》可这样概括:①春秋时期;②吴国;③军事家孙武所著;④总结了前人及自己作战经验写成《孙子兵法》;⑤世界闻名的古代兵书。
2、数学代表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
如: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提取字头法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
如:记646年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时,可记为“分田土改”即分配土地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土地属国家;改革行政制度。
4、谐音趣味记忆法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
如:记苏联在1924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有两只鹅”。
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
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
5、关键字词法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如:我们可将形成的过程用几个关键字掌握:即①开始;②进一步;③大大加深;④完全陷入。
然后联系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④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6、概括记忆法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
如:拉美革命的过程可概括为:一场革命、二个阶段(1810—1815;1816—1826)、三个中心(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三个领导人(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反对2个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一场决战(阿亚库巧战役)即“123321”就可以将整个拉美革命进程完全掌握。
初中历史知识记忆的方法口诀
初中历史知识记忆的方法口诀一、顺序记忆法:就是按照事件本身发生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这种记忆法最为普遍。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1、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马恩河战役。
2、1915年,意大利参战。
3、1916年,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4、1917年,美中参战;俄国革命。
5、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
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1、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2、建军: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3、建国: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4、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5、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6、和约: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二、归纳记忆法:一方面,可以把不同时间的同类事件进行归纳。
如:近代前期西方列强连续发动的5次大规模侵华战争、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制造的5次事变、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4次重大远航、二战中同盟国首脑召开的4次国际会议、中国工农红军5次反围剿、中国共产党召开的15次代表大会,等等。
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同一时间的不同事件进行归纳。
如: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李大钊被害、马日事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宁汉合流、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广州起义。
三、规律记忆法: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来记忆。
如: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英国、法国、美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都是:反动的政治统治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起来推翻反动的政治统治。
而三国的革命,又都有导火线、爆发标志、主要领导人、文件的颁布等。
在发展资本主义方式上,俄国和日本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完成的,意大利和德意志则是通过完成国家统一来进行的。
四、比较记忆法:将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加深印象。
如: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比较。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的比较。
德、意统一的相同与不同的比较。
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性质、规模、影响等进行比较,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
初一历史巧记
对于初一历史的学习,有很多记忆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你更高效地记住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建议:
1.联想记忆法:将历史事件或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通过想象和联
想来记忆。
2.口诀记忆法:将知识点编成口诀或歌曲,通过朗朗上口的节奏来记忆。
3.图表记忆法:将知识点整理成图表或画图,通过视觉效果来加深记忆。
4.重复记忆法:将知识点分成小块,每次集中注意力学习一小块,然后回顾和重
复,直到记住为止。
5.实践记忆法:通过模拟历史事件或制作历史相关物品来加深记忆。
6.故事记忆法:将知识点编织成一个故事,通过故事情节来记忆。
7.分类记忆法:将知识点按照主题、时间或地点等进行分类,然后分别记忆。
8.逻辑记忆法:通过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记忆,例如因果关系、顺序
关系等。
9.首字记忆法:将知识点中的关键词的首字连成一句话或一个词组,通过这个简
短的句子或词组来记忆整个知识点。
10.情绪记忆法:将情感与知识点联系起来,例如在记忆某个历史事件时,想象自
己身处其中,通过情感体验来加深记忆。
这些技巧都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喜好选择合适的方法。
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理解知识点本身,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
初中历史快速记忆的6个方法
初中历史快速记忆的6个方法历史学科本来是有趣的,学生是喜欢的,但最大的问题是记不住,那有什么方法吗?下面店铺就来为大家推荐的初中快速记忆的方法,欢迎参阅!初中快速记忆的方法一、口诀记忆法记忆战国七雄就用“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两句口诀,即记住了七个诸侯国的名称,又记住了他们各自的方位。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处死的国王用口诀“1649,查理便走,1793路易升天”。
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处死了路易十六。
二、化简记忆法“上海七君子”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造时可化简为:“沈章邹李沙史王”。
《天津条约》可记住“公开行贿”。
“公”指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指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行”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贿”(和钱财有关)指英法两国得到巨额赔款。
三、形象记忆和谐音记忆配合法如清政府同帝国主义签定的《辛丑条约》丧权辱国,内容归纳为“前进宾馆。
”(一)要清政府赔款(“钱”与“前”谐音)(二)要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反抗(“禁”与“进”谐音)(三)允许外国驻兵(“兵”与“宾”谐音)(四)修建史馆,划租界(馆)。
这样《辛丑条约》的内容就可以简单记为“前进宾馆”。
四、特征记忆法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期间有: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的护国运动、1917年的护法运动、1919年的五四运动,通过观察发现,这五个年代的数字呈等差数列,都差2年,抓住了时间特征,便于记忆。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事件:1789—1794—1799—1804,都差5年,就记住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时间、罗伯斯庇尔被推上断头台的时间、拿破仑的“雾月政变”、拿破仑加冕称帝的时间。
五、中外联系记忆法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史开始时间1640年,可联想中国近代史开始时间1840年,两者正好相差200年,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呢?自然是中国在后,因为中国近代落伍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记历史:初中历史的几种记忆方法一、顺序记忆法:
就是按照事件本身发生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这种记忆法最为普遍。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马恩河战役。
2.1915年,意大利参战。
3.1916年,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4.1917年,美中参战;俄国革命。
5.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
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1.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2.建军: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
3.建国: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4.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5.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6.和约: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如记忆“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时, 可实行记忆三步走:
第一步,掌握起义的背景;
第二步,掌握起义的经过;
第三步,掌握事件的历史意义。
在分别掌握的基础上,再根据事件的内在联系,进行整体把握,综合记忆。
二、归纳记忆法
一方面,可以把不同时间的同类事件进行归纳。
如:近代前期西方列强连续发动的5次大规模侵华战争、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制造的5次事变、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4次重大远航、二战中同盟国首脑召开的4次国际会议、中国工农红军5次反“围剿”、中国共产党召开的15次代表大会,等等。
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同一时间的不同事件进行归纳。
如: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李大钊被害、“马日事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宁汉合流”、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广州起义。
三、规律记忆法
在学习中,我们可以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来记忆。
如: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英国、法国、美国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都是:反动的政治统治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起来推翻反动的政治统治。
而三国的革命,又都有导火线、爆发标志、主要领导人、文件的颁布等。
在发展资本主义方式上,俄国和日本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完成的,意大利和德意志则是通过完成国家统一来进行的。
四、比较记忆法
将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加深印象。
如: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比较。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的比较。
德、意统一的相同与不同的比较。
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性质、规模、影响等进行比较,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
如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丑条约》,你可联想到《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这三个条约的共性都是丧权辱国的条约,其影响一个比一个严重。
第一个是使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个是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第三个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家国家。
如在复习“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两部分内容时,在比较的基础上,你就会发现这两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
其相同点是:
①原因相同,都是在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爆发的。
②领导阶级基本相同,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③革命动力相同,人民群众在革命中起了推动作用。
④影响相同,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其他国家的革命有很大的影响。
其不同点是:
①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英国新贵族也起了领导的作用。
②特点不同。
英国革命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过程,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革命。
③意义不同。
英国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法国革命扫荡了国内外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五、图表记忆法
一些历史知识可以通过画图表的方式进行记忆,效果较好。
比如:秦、唐、元、明、清的疆域四至,可画直角坐标系。
隋朝大运河图示。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过程图示。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程图示。
世界三大宗教知识一览表。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知识摘要一览表。
第一、二、三国际一览表。
德、意统一内容一览表。
等等。
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变法时,可把所有改革变法方面的历史知识,按照先后朝代及年代的历史发展顺序,列成表格形式进行集中归类。
此表的内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朝代、时间、人物、改革或变法内容、影响及意义等。
六、联想记忆法
就是由眼前的人、事、物,想到已知的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
如:看到书本,自然而然想到蔡伦的造纸和毕昇的活字印刷。
学到意大利资本主义的萌芽,想到中国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学了英国工业革命,想到中国的鸦片战争。
看到菊花,想起陶渊明;看到电灯,想起爱迪生;看到火车,想起史蒂芬孙;看到飞机,想起莱特兄弟。
如:八年级上册《世界历史》中的《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知识结构可以这样联想:
俄国废除农奴制:俄国盛行农奴制,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农奴暴动频繁,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
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锭赎买。
是一次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七、顺口溜记忆法
如中国古代历史中所出现的所有朝代,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单纯记忆就不是那么容易,若把它们编成顺口溜的形式连缀成篇,既朗朗上口,又增加知识点趣味性。
既好背诵又容易掌握,自然会收到时半功倍的效果。
把一些繁杂的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很容易记忆。
比如:把康熙大帝的主要事迹编成:智擒鳌拜,平定三藩;册封班禅,统一台湾;抗击沙俄,亲征噶尔丹。
再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九·一八”,日侵华;瓦窑堡,定方针。
“一二·九”,掀高潮;西安事变,初步建。
卢沟桥,小日本,等着瞧,国共合作决不饶!
试看以下知识点的连缀:炎黄尧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统天下刘建汉/ 东汉建朝为刘秀/ 三国争雄风云起/ 两晋南北朝对峙/ 杨坚起兵隋朝立/李渊反叛登唐基/ 五代十国山河破/ 宋辽西夏战乱多/ 金元两朝不太平/ 明灭之后立清国。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
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
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
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山顶洞人又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
磨光钻孔新技术,人工取火已懂得,
血缘关系成氏族,没有贫富和贵贱。
长江流域河姆渡,磨制石器有进步,
耒耜耕地种稻谷,干栏房子共居住,
挖井养畜造陶器,简单玉器和乐器。
黄河流域有半坡,半地穴房同居住,
粮食最早种植粟,副食蔬菜鱼和肉,
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
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
第一夏朝禹建立,原始社会从此起。
当然,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还有直观形象记忆法、联系实际记忆法、分解记忆法、重复记忆法、推理记忆法、信号记忆法、卡片记忆法、轮廊梗概记忆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