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点+课后思考探究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 孙权劝学 》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和知识点汇总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 孙权劝学 》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和知识点汇总
2023-2024年部编版语文起年级下册说课稿及知识点汇总
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四课时《孙权劝学 》说课稿和知识点汇总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四 课时《 孙权劝学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 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四、课文分析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 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 往事耳”;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 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上均填课文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情感,也从侧面写出了吕蒙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开卷有益。 5.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6.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 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⑪见⑫往事⑬耳。卿言多 务,⑭孰⑮若孤?
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②岂:难道。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 爱称。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⑤为:成为。 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⑧但:只,只是。⑨当:应当。 ⑩涉猎:粗略地阅读。⑪见:了解。⑫往事:指历史。⑬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⑭孰:谁。⑮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初中语文_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部编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资治通鉴》的有关知识,借助工具书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3.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学重点】透过对话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关键语句,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教学方法】诵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印发学习小组评价表。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学生课前或课外活动设计】课前借助工具书查找并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熟读课文,完成预习案。

【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测评和方法设计】第一方面,在诵读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词法方面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并由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从中悟出解词的方法。

第二方面,让学生提出对课文思想内容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三方面,感知文章的主题,对求知的正面宣传和教育意义。

【教学过程】一、诵读展示,创设情境:临江仙(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二、播放音乐,激趣导入:三国鼎立时期,英雄辈出,刘备、曹操、孙权可谓水火不容,但是,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

能让对手如此赞叹,可见孙权非同一般。

孙权手下有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

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

现在孙权又来劝说了,今天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孙权劝学》。

二、作者作品简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孙权劝学》的核心思想,即知识无止境,不断进取。

2.能够分析文中各段内容,理解文中难以理解的古汉语。

3.能够通过理解文中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主动探究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够正确理解《孙权劝学》的核心思想,即知识无止境。

教学难点:能够分析文中各段内容,理解文中难以理解的古汉语。

(三)教学方法1.导入活动:老师先简要谈论一下知识无止境这个概念,然后教师可以询问同学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2.课堂讲解:老师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示例和图片,结合历史文化背景,讲解《孙权劝学》的核心内容。

3.课堂讨论: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思考方式,自由发言,探讨自己对《孙权劝学》的思考和看法。

4.小组合作:根据《孙权劝学》的内容,老师设计小组合作的任务,让同学们在小组内彼此讨论学习方法,据此形成学习笔记并互相交流。

5.个体微创新: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孙权劝学》的基础上推广一些优秀学习方法,发挥个人特长,并进行分享。

6.整合概括:老师可以要求同学们尽可能的在自己的学习成果中,整合概括自己在这次教学中学到的东西。

(四)教学过程1.整体把握1)课前预习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心来进行阅读,思考问题和计划自己的疑问2)文本初读:指导学生粗略阅读《孙权劝学》,全面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全篇构思框架3)文本深化阅读:指导学生开始发现文章的核心思想,并通过分析文中的概念和句式,理解语言的难度2.核心实践1)听讲讲解:讲解《孙权劝学》的背景、前因后果、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进行有益规划思考2)小组合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文中不好理解的古汉语,并探究其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专注教育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课文原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点【字词】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详解】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③今:现在。

④当涂:当道,当权。

涂,通“途”。

⑤掌事:掌管政事。

⑥辞:推托。

⑦以:用。

⑧务:事务。

【字词】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详解】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②岂:难道。

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⑤为:成为。

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⑧但:只,只是。

⑨当:应当。

⑩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孰:谁。

?若:比得上。

【字词】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

”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详解】①以为:认为。

②益:好处。

③乃:于是,就。

④始:开始。

⑤就:从事。

【字词】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双击可编辑删除 1。

初中语文_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孙权劝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积累文言字词,准确译文。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教法:1、自读质疑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将其中疑难提出,小组间讨论解决,或提出来共同解决。

2、编课本剧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编成课本剧,一来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有益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来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合作探究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答。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同学们,说到三国这段历史正如歌中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确实在三国时期涌现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真可谓三国鼎立水火不溶,大家看大屏幕,(大屏幕展示)这位英雄是关羽,他曾经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最终大意失荆州,夜走麦城,中埋伏被俘杀。

这个夺荆州擒关羽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

(大屏幕展示)吕蒙,三国吴国名将,初不习文,怎么会变得如此足智多谋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学习《孙权劝学》,一探究竟。

(解说:由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有所了解。

)二、明确学习目标师:我们已经学过多篇文言文了,那对文言文我们应该怎么学呢?谁来说说?学生回答。

师明确:1、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

2熟练朗读,正确断句和停顿3、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大屏幕展示)三、了解作家作品1、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学生自由发言)2、介绍司马光这部书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司马光(介绍司马光)。

部编版语文七下第4课《孙权劝学》考点汇总(新)

部编版语文七下第4课《孙权劝学》考点汇总(新)

七年级(下)第4课《孙权劝学》司马光一.文学常识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历史。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

2、《资治通鉴》: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治理朝政的历史借鉴)。

二.一词多义1.就蒙乃始就学从事指物作诗立就完成2.当但当涉猎应当当涂掌事掌管,担当3.见见往事耳了解见事之晚乎知晓4.以辞以军中多务用自以为大有益处认为5.大大惊副词,十分大兄形容词,年长三、古今异义1. 但当涉猎(古:只,仅仅;今:转折连词,但是)2.见往事耳(见:古:了解;今:看见。

往事:古:历史;今:过去的事情。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古时王侯的自称;今:孤独。

治:古:研究;今:治理。

博士:古: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学位名称。

4.即更刮目相待(古:另外;今:更加。

)四、成语积累1.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

后比喻学识浅陋的人。

现在多用在他人在某方面有了转变。

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2.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即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五、特殊句式1.蒙辞以军中多务。

(倒装句。

应为“蒙辞以军中多务”)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与吕蒙)结友而别。

)六、重点字词(1)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当涂:当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

务:事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邪:句末语气词。

(4)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

(5)及鲁肃过寻阳及:到,等到。

过:经过。

(6)卿今者才略今者:如今,现在。

才略:才干和谋略。

(7)非复吴下阿蒙非复:不再是。

(8)即更刮目相待更:另,另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孙权劝学》知识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孙权劝学》知识点

《孙权劝学》知识点1【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孙权勉励吕蒙学习的故事,体现了孙权关心下级、善于劝学,赞扬了吕蒙虚心听劝且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文章结构】孙权劝学:力陈必要现身说法吕蒙就学:作托词发奋学鲁肃赞学:非复吴下阿蒙拜蒙母结友别3【文学常识】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涑(sù)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主持编纂(biān zuǎn)《资治通鉴》孙权:三国时期吴国建立者,字仲谋。

吕蒙:字子明,吴国名将。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期战略家、外交家。

4【词汇2个】词汇拼音例句涉猎shè liè学生生活是作家们较少~的领域。

孰若shú ruò犹何如,怎么比得上。

表示反诘语气。

5【多音字1个】多音字字音字义词汇邪xié邪魔外道yé同“耶”疑问词6【成语8个】词拼音释义刮目相待guā mù xiāng dài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卿卿我我qīng qīng wǒ wǒ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

吴下阿蒙wú xià ā méng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

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开卷有益kāi juàn yǒu yì打开书本看一看,就会有收益邪魔外道xié mó wài dào佛教用语。

指异端邪说或妖魔鬼怪邪魔歪道xié mó wāi dào指不正当的言行或途径。

温良恭俭让wēn liáng gōng jiǎn ràng温和、善良、恭敬、节制、忍让。

后泛指态度谦和举止文雅。

刚正不阿gāng zhèng bù ē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

7【通假字1个】涂:通“途”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当权)8【古今异义4个】例句字词古义今义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王候自称孤单、孤独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学位名称见往事耳往事指历史过去的事情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另、另外更加9【多义词2个】例句字词解释卿今当涂掌事当掌管、主持但当涉猎当应当、应该见往事耳见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认识、知晓10【虚词5个】虚词例句解释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乃蒙乃始就学副词:于是,就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有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

《孙权劝学》常考知识盘点1.资料链接(1)司马迁(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著作有《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2)《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共294卷,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

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贯穿了1362年的史事。

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

《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2.文章中心概括本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之后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长进的故事,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勉励人们要努力学习,并告诉人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他人。

3.写作特点(1)详略得当的叙述安排。

文章重点写了孙权劝学的过程及劝学的结果,对于吕蒙的具体学习过程则一笔带过。

先写孙权劝说吕蒙要努力学习,然后通过鲁肃赞学从侧面表现吕蒙学习成果的显著。

这样写既节省了笔墨,又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2)运用侧面烘托和对比手法表现人物。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鲁肃正是一个庐山之外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正是通过鲁肃的话侧面展示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

鲁肃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现在与过去进行了纵向的对比,突出了吕蒙的“变”,从而写出孙权劝学和吕蒙就学的效果。

(3)言简义丰的语言描写。

白描式的语言描写,既表现出人物的态度、性格、心理,又交代故事的起因、结果,精彩至极。

看似简单的闲笔,却是匠心独运之所在。

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1)通假字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②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掌事(2)古今异义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古时王侯自称今义:孤独(治)古义:研究今义:治理(博士)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种②但.当涉猎古义:只,仅仅今义:但是③见往事...耳(见)古义:了解今义:看到,看见(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④自以为大.有所益古义:很今义:大小⑤蒙乃始就.学古义:从事今义:连词⑤及.鲁肃过.寻阳(及)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以及(过)古义:到今义:经过⑤即更.刮目相今义:程度副词,更加(3①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当.涂掌事(动词:掌管)②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②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4)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原意为借口,文中指推辞(5)重要句子翻译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的吗?③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第4课:孙权劝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各课生字词+同步练习+思考探究解析+课外阅读

第4课:孙权劝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各课生字词+同步练习+思考探究解析+课外阅读

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练习】1.下列有关课文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

例如,本文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B.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仅寥寥数语,就能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D.鲁肃与吕蒙“结友”,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2.下列对文言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好处。

)B.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岂能让你治理经书充当博士呢!)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了!)3.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B.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C.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与蒙论议,大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文学常识填空。

(1)《孙权劝学》节选自《________》。

此书是一部________体通史。

(2)司马光,________(朝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

(3)“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5)即更刮目相待()(6)蒙乃始就学()(7)见往事耳()(8)卿今者才略()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及知识点《孙权劝学》课文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⑵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2.过程和方法目标⑴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⑵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测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3.情感目标同学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1.揣测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2.联系生活,让同学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1.故事导入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

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

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

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身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教师讲故事,出示课题、作者并板书孙权劝学)2.作品、作者介绍师提问学生,师生齐说,《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

谁能说一下《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书?司马光是一个什么人?(提问学生)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教师介绍《资治通鉴》的命名由来并出示。

当年宋神宗之所以给这本书命名为《资治通鉴》,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意思,其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4《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doc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4《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doc

4《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孙权劝学》选自,是主持编纂的一部。

二、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三、解释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
刮目相待()肃遂拜蒙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见往事耳()蒙辞以军中多务()
四、翻译下列各句。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蒙辞以军中多务。

6.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比较阅读
【甲】《孙权劝学》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加点词。

(1)及鲁肃过寻阳()(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邴原少孤()(4)欲书可耳()
2.翻译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其作用是什么?
4.写出出自甲文的成语:
5. 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

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

6.吕蒙和邴原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最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全册)-4 孙权劝学-课后反思

最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全册)-4 孙权劝学-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这篇文章较为简单,初一的学生上学期接触了几篇简单的文言文。

对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所以我设置的主要教学目标有:1、读准字音、节奏。

2、正确翻译文言文,掌握其中重点的实词和虚词,以及特殊的文言现象。

如倒装句、省略句、古今异义词等。

3、通过人物的语言握把人物形象。

并能读出启示。

在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方面,我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读准字音节奏、读懂文意、读懂人物、读出启示等环节,层层推进,通过教师引导点播,通过结合句式的特点、人物的身份、及重音的读法等方面进行突破,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物。

具体如下:
一、朗读一直贯穿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分角色朗读。

以读带讲的效果很好。

而且能读出了人物的语气语调。

对人物的语言进行了读和评。

二、教学过程清晰,让人能够直观感受。

板书比较简洁,有条理。

三、揣摩人物语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从中得到了体现,也培养了学生的解读课文的能力,以及口语表达的能力。

四、能对学生及时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在对比中进行反思,今后该怎么学,效果较好。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重点文言文第4课司马光《孙权劝学》(知识点+复习题)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重点文言文第4课司马光《孙权劝学》(知识点+复习题)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重点文言文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点+复习题)第4课孙权劝学一、全文讲解篇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由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1、劝学,劝说,鼓励学习。

文题点明了文章所写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2、本文仅区区129字,以“劝学”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3、写作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4、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5、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6、全文解析: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

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学反思课后反思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学反思课后反思《孙权劝学》教学反思《孙权劝学》是一篇精短的文言故事,全文只有一百余字,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在叙事方面,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情形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勤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在人物描述方面,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

教学中,我采纳自主合作探讨的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念书的学习适应,学生借助注释和文句明白得大体内容,教师只激发,点拨。

让他们自己去发觉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在读的训练中,我以读思结合的阅读原那么:初读──速读──竞读──研读──背诵,自学成效专门好,大部份学生能当堂背诵全文,提高了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同时,我还注重文言文拓展训练,因为课堂学习毕竟阅读的范围小,我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文言文的拓展训练《指鹿为马》、,《哀溺》等阅读练习,使阅读进程中的诸多收成得以巩固与积存。

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学反思课后反思《孙权劝学》教学反思《孙权劝学》是一篇精短的文言故事,全文只有一百余字,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在叙事方面,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情形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勤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在人物描述方面,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

教学中,我采纳自主合作探讨的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念书的学习适应,学生借助注释和文句明白得大体内容,教师只激发,点拨。

让他们自己去发觉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在读的训练中,我以读思结合的阅读原那么:初读──速读──竞读──研读──背诵,自学成效专门好,大部份学生能当堂背诵全文,提高了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同时,我还注重文言文拓展训练,因为课堂学习毕竟阅读的范围小,我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文言文的拓展训练《指鹿为马》、,《哀溺》等阅读练习,使阅读进程中的诸多收成得以巩固与积存。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孙权劝学》教学反思本篇文章是对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孙权劝学》教学情况的反思,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教学中取得的成果;三是今后的改进措施。

通过对本节课的回顾和总结,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 学生对古文理解能力有限。

因为学生缺乏相关知识背景,在上课时遇到了很多陌生的词语和学术性语言,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课文的语义和内涵。

2. 学生对古人的思想、哲学和价值观念理解有误。

学生往往以自己的价值观判断古人的思想和言行,而不是通过客观的历史背景理解和解读古文。

3. 学生语文能力比较薄弱。

在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方面,需要补充和加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阅读习惯。

4. 教学思路不够清晰。

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并且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讲解和解读课文。

二、教学中取得的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以下成果:1. 学生基础知识得到了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古代中国的社会风土人情为背景,介绍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些历史背景知识,使学生对古代中国的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2. 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讨论,加深了学生对孙权劝课的理解和思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 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课堂中,我们引导学生注重细节和主旨,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来理解和思考文章的意义。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有以下几点改进措施:1.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形式,逐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古文阅读和理解技巧。

2. 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去看待和理解古人的言行。

3. 应该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习惯较弱的缺陷,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辅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语言表达和阅读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孙权劝学》
知识点+课后思考探究
知识点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③今:现在。

④当涂:当道,当权。

涂,通“途”。

⑤掌事:掌管政事。

⑥辞:推托。

⑦以:用。

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⑪见⑫往事⑬耳。

卿言多务,⑭孰⑮若孤?
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②岂:难道。

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⑤为:成为。

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⑧但:只,只是。

⑨当:应当。

⑩涉猎:粗略地阅读。

⑪见:了解。

⑫往事:指历史。

⑬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⑭孰:谁。

⑮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

”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

②益:好处。

③乃:于是,就。

④始:开始。

⑤就:从事。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⑥非复吴下阿蒙!”
①及:到,等到。

②过:经过。

③论议:讨论,评议。

④惊:惊奇。

⑤才略:才干和谋略。

⑥非复:不再是。

复,再。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⑪别。

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

三,泛指多天。

②即:就。

③更:重新。

④刮目:擦拭眼睛。

⑤相待:看待。

⑥何:为什么。

⑦见事:知晓事情。

⑧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⑨遂:于是,就。

⑩拜:拜访,拜见。

⑪别:告别。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8.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三)揣摩语言
1.“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
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孙权怎样的心态?
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这样说有何作用?
孙权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__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

(四)课文分析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上均填课文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情感,也从侧面写出了吕蒙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开卷有益。

5.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6.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7.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8.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总会学有所成。

9.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

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

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

10.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

其作用是什么?“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里是侧面描写。

__作用:突出表现吕蒙学有所成。

11.孙权的哪些主张和行动值得我们重视和效仿?
孙权认为广泛地学习很有益处,不能因为事务多、时间少就不学习。

1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同道合。

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13.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4.这篇短文省略了一部分内容,你知道是什么吗?结合我们已掌握的写作知识,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省略的内容:吕蒙的学习过程。

__好处:这一部分与中心内容无关,可以省略,这样既节省笔墨,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课后思考探究
一、劝学的原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他先以吕蒙的身份“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来说明学习的必要性,然后用“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来克服吕蒙畏难的心理,最后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指出其学习的可行性。

二、“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的侧面描写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特别是最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进一步表现了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也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进步。

启示: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别人;要正确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有进步;学习没有早晚之分,只要端正学习态度,肯用心学习,终有所成;学习能改变一个人。

三、1.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点拨:文言文中的语气词有重要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并且数量多,用法灵活,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积累。

文言文语气词的用法,要通过朗读来体会。

四、1.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3.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阿蒙是吕蒙的小名。

阿是词头,多用于亲属称呼或人名的前面。

4.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除此之外,一般自称有“鄙人”“在下”“小可”“不才”“愚兄”等,尊称对方有“子”“君”“足下”“殿下”等。

五、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