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之海绵城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城市
教学目标
1.了解建设海绵城市的原因。 2.了解建设海绵城市的核心实质。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 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 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 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 雨时吸水、蓄水、渗 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 的水“释放”并加以 利 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 迁徙活动更加“自然”。
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
我国试点的海绵城市
设计理念
海绵城市建设将强调 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 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 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 "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 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 念。
核心实质
海绵城市的核心就是合理地控制城市下垫面上 的雨水径流,使雨水就地消纳和吸收利用。实现海 绵城市的六个关键字:渗、蓄、滞、净、用、排。
海绵城市--渗
海绵城市--净
不同的土层对雨水起到净化作用
土壤的渗透、植被和绿 地系统等,都能对水质产生 净化作用。现在城市里的初 雨,就是第一次下的雨,是 非常脏的,应该蓄起来,经 过净化处理,然后回用到我 们城市中。
收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
海绵城市--用
不管是丰水地区还是缺水地区, 都应该加强雨水资源的利用,尽可 能利用雨水。例如停车场下的雨, 我们传统的方式是快排,其实可以 收集净化后,直接用于洗车。我们 现在浇花浇树要用自来水,既消耗 能源、又消耗水资源。我们应该通 过渗透涵养,通过蓄 把 水 留在原 地,再通过净化把水用在原地,也 可用于景观喷灌中。
“滞”的主要作用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 雨水径流量。例如通过微地形调节,让雨水 慢慢地汇集到一个地方,用时间换空间。城 市内的降雨,是按分钟计、按小时计的,这 跟大江大河不一样。城市内短时强降雨,对 下垫面产生冲击,形成快速径流,积水攒起 来就导致内涝。通过“滞”,可以延缓形成 径流的高峰。具体形式总结为三种:雨水花 园、生态滞留池或渗透池、人工湿地。
海绵城市--排
有些城市就是因为降雨多了,渗透 不了,用不了那么多,所以才导致内 涝。这就需要采取人工措施,把雨水 排掉。利用城市竖井与工程设施相结 合、排水防涝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相 结合、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 合的方式,实现一般排放和超标雨水 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
海绵城市建成后能够给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铺设透水砖
▲屋顶绿化
由于城市下垫面过硬,改变了原有 自然生态和水文特征,因此要加强自然 的渗透。其好处在于:通过土壤渗透雨 水,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 面、路面汇集到管网里,涵养地下水, 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 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
渗透雨水的方法多样,主要是改变各种路面、地面铺装材 料,改造屋顶绿化,从源头将雨水留下来,然后“渗”下去。
专家表示,海绵城市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城市内涝灾害 、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还有利于修 复城市水生态环境,带来综合生态环境效益。例如:通 过城市植被、湿地、坑塘、溪流的保存和修复,可以明 显增加城市“蓝”、“绿”空间,减少城市 热 岛效应, 改善人居环境。同时,为更多生物特别是水生动植物提 供栖息地,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
ຫໍສະໝຸດ Baidu
海绵城市--蓄
城市中的天然蓄水池
人工地下蓄水池
“蓄”就是把雨水留下来,要尊重自然地形地貌,使降雨得 到自然散落。现在人工建设破坏了自然地形地貌后,降雨就只 能汇集到一起,形成积水。把降雨蓄起来,是为了利用和调蓄 错峰,否则短时间内汇集很多水到一个地方,就形成了内涝。
雨水花园结构示意图
海绵城市--滞
据统计,过去几年内我国超过360个城市遭遇内涝,每年 因暴雨洪水直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逢 雨必 涝”已经成为我国城市重大灾害之一。一方面,随着我国城 市化快速发展造成的“热岛效应”和“混浊岛效应”增强, 城市暴雨现象的频率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城市存在大量的 硬质铺装,如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时水的渗透性不好, 储水体较少,无法滞纳急剧增加的雨水。
部分城市旱涝急转现象严重。据住建部统计,全国657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属于 联合国人居环境署评价标准中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当前我国99%以上 的城市属于雨水集中快排模式,天然降水对城市干旱现象的缓解非常有限。一旦海 绵城市的建设完成,内涝、缺水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遵循原则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城市开发建设 应保护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 区,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与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 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和可持续水循 环,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维护城市良好 的生态功能。
教学目标
1.了解建设海绵城市的原因。 2.了解建设海绵城市的核心实质。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 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 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 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 雨时吸水、蓄水、渗 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 的水“释放”并加以 利 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 迁徙活动更加“自然”。
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
我国试点的海绵城市
设计理念
海绵城市建设将强调 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 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 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 "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 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 念。
核心实质
海绵城市的核心就是合理地控制城市下垫面上 的雨水径流,使雨水就地消纳和吸收利用。实现海 绵城市的六个关键字:渗、蓄、滞、净、用、排。
海绵城市--渗
海绵城市--净
不同的土层对雨水起到净化作用
土壤的渗透、植被和绿 地系统等,都能对水质产生 净化作用。现在城市里的初 雨,就是第一次下的雨,是 非常脏的,应该蓄起来,经 过净化处理,然后回用到我 们城市中。
收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
海绵城市--用
不管是丰水地区还是缺水地区, 都应该加强雨水资源的利用,尽可 能利用雨水。例如停车场下的雨, 我们传统的方式是快排,其实可以 收集净化后,直接用于洗车。我们 现在浇花浇树要用自来水,既消耗 能源、又消耗水资源。我们应该通 过渗透涵养,通过蓄 把 水 留在原 地,再通过净化把水用在原地,也 可用于景观喷灌中。
“滞”的主要作用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 雨水径流量。例如通过微地形调节,让雨水 慢慢地汇集到一个地方,用时间换空间。城 市内的降雨,是按分钟计、按小时计的,这 跟大江大河不一样。城市内短时强降雨,对 下垫面产生冲击,形成快速径流,积水攒起 来就导致内涝。通过“滞”,可以延缓形成 径流的高峰。具体形式总结为三种:雨水花 园、生态滞留池或渗透池、人工湿地。
海绵城市--排
有些城市就是因为降雨多了,渗透 不了,用不了那么多,所以才导致内 涝。这就需要采取人工措施,把雨水 排掉。利用城市竖井与工程设施相结 合、排水防涝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相 结合、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 合的方式,实现一般排放和超标雨水 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
海绵城市建成后能够给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铺设透水砖
▲屋顶绿化
由于城市下垫面过硬,改变了原有 自然生态和水文特征,因此要加强自然 的渗透。其好处在于:通过土壤渗透雨 水,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 面、路面汇集到管网里,涵养地下水, 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 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
渗透雨水的方法多样,主要是改变各种路面、地面铺装材 料,改造屋顶绿化,从源头将雨水留下来,然后“渗”下去。
专家表示,海绵城市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城市内涝灾害 、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还有利于修 复城市水生态环境,带来综合生态环境效益。例如:通 过城市植被、湿地、坑塘、溪流的保存和修复,可以明 显增加城市“蓝”、“绿”空间,减少城市 热 岛效应, 改善人居环境。同时,为更多生物特别是水生动植物提 供栖息地,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
ຫໍສະໝຸດ Baidu
海绵城市--蓄
城市中的天然蓄水池
人工地下蓄水池
“蓄”就是把雨水留下来,要尊重自然地形地貌,使降雨得 到自然散落。现在人工建设破坏了自然地形地貌后,降雨就只 能汇集到一起,形成积水。把降雨蓄起来,是为了利用和调蓄 错峰,否则短时间内汇集很多水到一个地方,就形成了内涝。
雨水花园结构示意图
海绵城市--滞
据统计,过去几年内我国超过360个城市遭遇内涝,每年 因暴雨洪水直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逢 雨必 涝”已经成为我国城市重大灾害之一。一方面,随着我国城 市化快速发展造成的“热岛效应”和“混浊岛效应”增强, 城市暴雨现象的频率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城市存在大量的 硬质铺装,如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时水的渗透性不好, 储水体较少,无法滞纳急剧增加的雨水。
部分城市旱涝急转现象严重。据住建部统计,全国657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属于 联合国人居环境署评价标准中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当前我国99%以上 的城市属于雨水集中快排模式,天然降水对城市干旱现象的缓解非常有限。一旦海 绵城市的建设完成,内涝、缺水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遵循原则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城市开发建设 应保护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 区,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与低影响开发设施,实现 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和可持续水循 环,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维护城市良好 的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