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例临床分析

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例临床分析

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蔗糖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4例ID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23例。

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蔗糖铁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口服琥珀酸亚铁。

比较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等指标评价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

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优于琥珀酸亚铁,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铁剂蔗糖铁贫血缺铁性琥珀酸亚铁【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194-02缺铁性贫血(IDA)是最常见的贫血,是由于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消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贫血。

补铁是治疗IDA的有效措施,其方法包括口服铁剂、肌肉注射铁剂和静脉注射铁剂,口服铁剂治疗可引起上腹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肌肉注射铁剂常有注射部位疼痛,患者依从性差而影响疗效。

我院应用蔗糖铁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缺铁性贫血,克服了铁剂口服、肌肉注射的不良反应,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住院及门诊的缺铁性贫血病患者44例,男19例,女25例;年龄16-85岁,平均年龄57岁。

重度贫血15例,中度贫血25例,轻度贫血4例。

所有病例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的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1]。

其中月经过多17例、消化性溃疡各8例、胃癌7例、结肠癌3例、痔疮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2例、营养不良4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3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治疗原发病并补铁治疗,观察组:蔗糖铁注射液100mg稀释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大于30分钟,每周3次。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观察福建省福清市妇幼保健院350300【摘要】目的: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效果。

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65例ID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接受蔗糖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接受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给药,共一周。

治疗56天后,测量血红蛋白(Hb)和血清铁蛋白(SF)以确定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Hb、SF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蔗糖铁注射液治疗IDA疗效显着,耐受性好,副作用少。

【关键词】蔗糖铁;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血液学中常见的缺铁性疾病。

其疾病的症状多为乏力、精疲力竭、心率加快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异常心理行为。

口服铁剂常被用作治疗这种情况的膳食补充剂,但缺铁性贫血在服用铁剂时会出现更多的消化系统症状[1]。

因此,根据医生的建议,治疗依从性较差,治疗效果难以保证。

本研究采用蔗糖铁注射液静脉滴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们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血液科缺铁性贫血患者6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5例,女40例;年龄20~82岁,平均(46.71±14.12)岁,病程6个月~6年。

所有患者血红蛋白50至90 g/l,血清铁蛋白小于11µg/ml,血清铁小于8.91 µmol/l,或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颗粒可被铁染色消失,有铁粒幼细胞少于14%。

符合缺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2]。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血红蛋白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

排除标准:铁过敏史、两个月内肠外铁剂应用、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严重肝病、哮喘、严重营养不良、失血失控、慢性炎症性疾病或肿瘤。

1.2方法观察组:静脉滴注蔗糖铁前补铁剂量按下式计算:总缺铁量(mg)=体重(kg)×(Hb目标值-Hb实际值)(g/l)× 0.24 +铁的储存量(mg);储铁量=每次500mg, 蔗糖铁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46043,5ml:100mg(铁)南京恒生制药有限公司)100mg,用生理盐水100ml稀释,隔日滴注15分钟;第一次治疗前,给予20~50mg,15分钟无副作用,继续给予剩余药液;对照组: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国药准字H20060084,成人一次50-100mg(以铁计),康臣药业(内蒙古)有限责任公司)口服 3 次/天,维生素C 0.1g 3 次/天。

蔗糖铁注射液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应用中的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应用中的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应用中的疗效观察【摘要】蔗糖铁注射液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中的疗效观察是一项系统性的研究。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探讨蔗糖铁注射液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我们采用了严谨的研究方法,包括对实验结果的详细观察和分析。

研究发现,蔗糖铁注射液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得到了良好的评价。

最终,我们得出了结论:蔗糖铁注射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希望这项研究可以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对临床实践产生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蔗糖铁注射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讨论、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价、疗效观察总结、展望未来研究、结论与意义、背景介绍、研究目的1. 引言1.1 背景介绍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在怀孕期间,孕妇的身体需要更多的铁来支持胎儿的发育,因此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较高。

蔗糖铁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补充铁元素来缓解贫血症状。

目前对蔗糖铁注射液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中的疗效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观察。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蔗糖铁注射液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的疗效进行观察,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通过此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总结出蔗糖铁注射液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中的治疗效果,为未来的临床研究和医疗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蔗糖铁注射液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中的疗效,评估其对患者贫血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对胎儿和新生儿健康的影响。

我们将探讨蔗糖铁注射液在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方法和剂量,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关于蔗糖铁注射液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临床实践指导,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母婴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符合诊断为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其他相关疾病的患者。

蔗糖铁注射液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应用中的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应用中的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应用中的疗效观察
本研究纳入2016年至2018年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48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口服铁剂的基础上,采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口服铁剂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水平在治疗后的一周、一个月和三个月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的差异则不明显。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8.3%,而对照组则为20.8%,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蔗糖铁注射液在妊娠期IDA应用中具有明显的疗效。

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它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好地满足了孕妇补铁的需求。

蔗糖铁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妊娠期IDA的药物,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姚宇宁初篮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姚宇宁初篮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姚宇宁初篮发布时间:2023-07-05T02:33:18.894Z 来源:《系统医学》2023年5期作者:姚宇宁初篮[导读] 目的: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

大庆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0【摘要】目的: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观察组进行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对比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营养状态。

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营养物质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相比于琥珀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可以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升患者的营养状态,具有更优质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蔗糖铁注射液;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缺铁性贫血在临床是由于患者机体内缺乏铁元素而影响患者血红素合成,导致患者机体出现贫血,如果患者机体铁摄入含量不足,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机体代谢情况,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机体指标造成影响。

因此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措施,通过帮助患者补充铁元素,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1]。

在进行传统治疗期间,一般给予患者口服琥珀酸亚铁进行治疗,然而经我国相关文献可知,在进行临床治疗期间,患者进行蔗糖铁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内的指标,帮助患者补充机体内所缺的铁元素,提高患者血红蛋白的含量,提升患者的机体营养价值。

在进行临床治疗周期内,还应该迅速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措施,保证患者的机体治疗有效性,符合我院在该领域的临床治疗需要[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名。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2:13,平均年龄为(49.51±2.66)岁。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14,平均年龄为(47.21±3.54)岁(P>0.05)。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患者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患者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糖尿病新世界2019年3月·药物与临床·DIABETES NEW WORLD糖尿病新世界[作者简介]崔璐(1981-),男,吉林长春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血液内科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治。

缺铁性贫血(IDA)是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1],严重者可对重要脏器功能造成损害,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影响。

随着我国糖尿病人群的不断增多,极易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引起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吸收能力降低[2],在加上糖尿病对饮食的严格控制,容易因营养失衡导致缺铁性贫血,引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

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IDA 显得尤为重要。

该院对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26例糖尿病合并IDA 患者采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并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IDA 患者5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26例,观察组男11例,女15例,年龄45~76岁,平均(60.3±2.7)岁,糖尿病病程5~11年,平均(7.8±1.1)年,Hb 平均(70.5±3.6)g/L;对照组男10例,女16例,年龄48~77岁,平均(61.0±2.5)岁,糖尿病病程5~12年,平均(8.0±1.2)年,Hb 平均(71.7±4.1)g/L。

患者经检查均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对治疗知情同意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治疗患者均控制血糖。

观察组给予蔗糖铁注射液(5mL:100mg,国药准字H20057617)100mg 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 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至少15min 以上;首次给予50mg 蔗糖铁注射液,于30min 内缓慢静脉滴注,观察患者有无过敏、皮炎等不良反应,治疗周期根据血DOI:10.16658/ki.1672-4062.2019.05.107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患者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崔璐长春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吉林长春130000[摘要]目的探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患者缺铁性贫血的效果。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一、研究目的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2. 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给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1.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提高,红细胞计数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2.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乏力、头晕、心慌、气促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良好。

四、讨论蔗糖铁注射液作为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药物,其通过补充患者体内的铁元素,促进造血功能,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症状,达到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蔗糖铁注射液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样本量不大,研究观察时间较短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量,延长研究观察时间,以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五、结论蔗糖铁注射液在治疗缺铁性贫血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治疗安全性良好。

但仍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长期的临床研究,以确保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希望本研究成果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评价目的观察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9 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口服对照组和静脉滴注治疗组,治疗4 w, 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的变化。

结果静脉滴注组和口服对照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而静脉滴注组上升度明显高于口服对照组(P<0.01)。

结论静脉用蔗糖铁改善缺铁性贫血的效果优于口服硫酸亚铁。

标签:贫血;蔗糖铁注射液;疗效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症,多见于青少年、育龄妇女和老年人,还有消化道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失血、铁摄入不足等患者。

IDA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贫血。

这种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1]。

近年来,莱州市人民医院选择确诊的部分IDA患者进行蔗糖铁静脉补铁治疗,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血液科2011 年10 月~2013 年9 月入院的IDA患者89 例,其中男患者27 例,女62 例;年龄17~79 岁,平均年龄为43.2岁。

所有病例均经血常规、铁代谢检查,可排除其他贫血症。

所有患者血红蛋白57~96 g/L,血清铁蛋白均<11μg/mL,血清铁<9.03 μmol/L ,符合缺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2]。

所有患者均遵循自愿原则且知情同意。

另外排除有严重肝病、铁剂过敏史、严重营养不良等症状的患者。

1.2分组治疗分为两组,静脉补铁治疗组:每次1 支蔗糖铁注射液稀释于100 mL 生理盐水中,20min滴完,4次/w;首次治疗前给药30~50mg,给药30min 后无不良反应,继续给予余下药液,治疗组47例,平均年齡为42.8岁,女性28例,男性19例;其中月经过多23例、胃炎15例、营养不良9例;治疗前血红蛋白浓度为(68.3±10.1)g/L。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肖慧芳【摘要】目的探究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方便选取于2012年3月—2017年6月该院接收的122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中的61例患者予以蔗糖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中的61例患者予以琥珀酸亚铁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种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红细胞计数(3.55±0.35)×1012/L、血红蛋白(120.46±10.48)g/L、血清铁蛋白(26.41±6.62)μg/L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1±0.25)×1012/L、(102.41±10.6)g/L、(20.41±4.01)μg/L(t=9.805、9.444、6.054,P=0.000、0.000、0.00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86.89%)(χ2=6.421,P=0.011);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92%)显著低于对照组(16.39%)(χ2=6.909,P=0.008).结论对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蔗糖注射液进行治疗,既可改善相应的临床指标,又可显著缓解病情,疗效显著,值得大力推广.【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9(038)005【总页数】3页(P101-103)【关键词】蔗糖铁注射液;缺铁性贫血;琥珀酸亚铁【作者】肖慧芳【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血液科,福建泉州 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6.3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贫血,主要由铁含量增加或摄入量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等病因构成,临床表现以女性月经量增多、黑便、腹部不适、血红蛋白尿、乏力、耳鸣、纳差、易倦、心率增快、头痛、苍白、精神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耐力下降、舌炎、皮肤干燥、口角皲裂等症状为主[1]。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观察分析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观察分析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观察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由4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采用琥珀酸亚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各项检查指标结果(Hb(血红蛋白)、Hct(红细胞压积)、SF(血清铁蛋白)、TSAT(转铁蛋白饱和度)、ALB(白蛋白)、hs-CRP(超敏C反应蛋白)、Scr(血清肌酐));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度腹胀、食欲减退)。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Hct、SF、TSAT、ALB、hs-CRP、Scr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b、Hct、SF、TSAT、ALB、hs-CRP、Scr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

结论:缺铁性贫血患者通过蔗糖铁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蔗糖铁注射液;缺铁性贫血;临床效果;安全性缺铁性贫血属于全世界范围内的常发营养缺乏性疾病,主要的发病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育龄期女性以及老年人群。

缺铁性贫血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临床中,一般会采用口服补铁治疗缺铁性贫血,部分患者因消化道症状严重,导致其治疗依从性受到影响,且还存在吸收障碍以及慢性持续丢失等情况,影响治疗效果[1]。

本次研究,作者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旨在分析蔗糖铁注射液的治疗效果,现做出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对象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由4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采用琥珀酸亚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静脉用蔗糖铁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静脉用蔗糖铁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静脉用蔗糖铁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摘要】静脉用蔗糖铁是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就蔗糖铁的作用机制、静脉给药方式及剂量、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对相关研究和临床案例的总结分析,可以看出静脉用蔗糖铁在治疗缺铁性贫血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且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贫血患者的生活品质方面也有积极作用。

可以得出结论:静脉用蔗糖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缺铁性贫血治疗选择。

【关键词】静脉用蔗糖铁、缺铁性贫血、治疗效果、作用机制、给药方式、剂量、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安全性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有效选择。

1. 引言1.1 静脉用蔗糖铁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静脉用蔗糖铁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方法,其疗效备受关注。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内铁元素不足导致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障碍,从而导致贫血的一种常见疾病。

葡萄糖铁是一种铁剂,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可以快速补充机体内缺少的铁元素,从而有效治疗缺铁性贫血。

静脉用蔗糖铁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蔗糖铁可以迅速提高患者体内铁的水平,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改善贫血症状;静脉给药方式可以确保药物在体内充分吸收,提高治疗效果;蔗糖铁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减少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最重要的是,患者在接受静脉用蔗糖铁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

静脉用蔗糖铁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应用蔗糖铁,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2. 正文2.1 蔗糖铁的作用机制蔗糖铁是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铁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补充体内缺乏的铁元素,从而促进红细胞的生长和修复。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不足,导致造血功能受损,红细胞数量和质量降低的一种疾病。

蔗糖铁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快速补充体内的铁元素,有效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增加红细胞数量。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一、背景与意义缺铁性贫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主要是由于体内铁储备不足,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

缺铁性贫血患者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出乏力、疲倦、头晕、心悸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方式是补充铁剂,以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和改善贫血症状。

蔗糖铁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铁剂,具有剂量准确、吸收快、耐受性好等特点。

临床上常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但其疗效和安全性在临床中仍需进一步观察和验证。

本研究旨在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二、方法与材料2.1 受试对象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医院就诊的6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为20-65岁,平均年龄为(43.5±9.8)岁。

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被纳入研究:1)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2)血清铁蛋白<15ug/dL;3)没有接受其他治疗的情况;4)愿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2 治疗方法60例患者均接受口服蔗糖铁注射液治疗,每次剂量为100mg,每周一次,连续治疗8周,共进行8次治疗。

治疗期间,禁用其他铁剂或增补剂。

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常规、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并于治疗开始前、治疗8周后进行比较,评估治疗效果。

三、结果3.1 临床症状改善治疗8周后,60例患者的乏力、疲倦、头晕、心悸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乏力明显改善者46例,疲倦改善者38例,头晕改善者41例,心悸改善者34例,总有效率达到83.3%。

3.2 血常规指标改善治疗8周后,60例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具体指标改善情况如下图所示。

| 指标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改善情况 ||------------- |----------|----------|-----------|| 血红蛋白(g/L) | 90.5±8.6 | 120.3±10.5 | **↑** || 红细胞计数(10^12/L) | 3.8±0.5 | 4.2±0.6 | **↑** || 红细胞压积(%) | 0.35±0.04| 0.38±0.04| **↑** |3.4 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轻度的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但均能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10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给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口服铁剂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Hb)水平、红细胞比容(Hct)和血清铁蛋白(SF)水平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的Hb、Hct和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有效,可以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容,增加血清铁蛋白的含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蔗糖铁注射液;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方法:1.1 对象: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10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年龄为18~60岁,平均年龄(36.8±5.6)岁,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

对照组年龄为19~59岁,平均年龄(37.2±5.3)岁,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观察组给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该药物的推荐剂量为0.5g/次,每周1次,连续4周。

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口服铁剂治疗,剂量为每日60mg。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应避免同食或饮用含有咖啡因或降低铁吸收的物质,如茶、咖啡、红酒等。

1.3 检测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Hb水平、Hct和SF水平的变化。

Hb和Hct 水平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SF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

进一步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

讨论:蔗糖铁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其主要成分为蔗糖铁。

蔗糖铁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和耐受性,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比容,增加血清铁蛋白的含量。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摘要】蔗糖铁注射液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常用药物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其临床疗效。

我们选取了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观察,采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观察了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数等指标变化。

结果显示,蔗糖铁注射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症状,且副作用较小。

结论表明,蔗糖铁注射液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药物,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建议。

该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蔗糖铁注射液、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方法、观察指标、结果分析、副作用观察、有效性、未来研究方向、临床应用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体内铁贮备减少,导致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缺铁性贫血患者常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易疲劳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方法包括口服铁剂和静脉铁剂,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虽然蔗糖铁注射液在治疗缺铁性贫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其具体治疗效果、副作用及长期疗效仍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观察,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评估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通过本次观察,旨在验证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治疗参考。

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可以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进一步完善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还旨在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副作用情况,以全面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安全性,为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分析,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推动蔗糖铁注射液在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

1.3 研究意义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特别是在女性和儿童中更为常见。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本研究选取了100名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年龄在18岁至60岁之间,男女比例相当。

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另一组接受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

治疗周期为8周。

研究开始前,我们详细记录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史,并进行了初步的检查和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蔗糖铁注射液组的患者每周一次接受蔗糖铁注射液的静脉注射,每次剂量为500毫克。

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传统的口服铁剂治疗,每日三次,每次剂量为200毫克。

在治疗期间,我们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和铁代谢指标的检测,以评估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结束后,接受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提高,相比之下对照组的改善幅度较小。

蔗糖铁注射液组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的血红蛋白水平平均提高了2克/升,而对照组仅提高了0.5克/升。

蔗糖铁注射液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出现了更高的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体积的改善。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充分评估。

在治疗期间,我们对两组患者进行了严密的监测,以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结果显示,接受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的患者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只有少数患者出现了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和腹泻。

对照组的患者出现了更多的胃肠道不适症状。

静脉用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静脉用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静脉用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周延玲【摘要】目的:观察静脉用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取50例IDA患者,随机分为蔗糖铁组及硫酸亚铁组。

静脉用蔗糖铁组(试验组)20例,首次给药须用0.5 mL作试验剂量,1 h后无过敏反应,以50 mg缓慢静脉滴注,以后隔日给100 mg静点。

硫酸亚铁组(对照组)30例:硫酸亚铁0.3 g,每日3次,饭后口服,胃肠道反应小。

补铁总量(mg)=[120-患者血红蛋白量(g/L)]×0.33×患者体质量(kg)。

2组患者在补铁同时,予合理饮食,增加营养,给维生素C 0.2 g,每天3次口服,同时治疗病因,总疗程为2个月。

对比观察疗效,并判断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2周后,2组中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红蛋白上升20 g/L所用时间:试验组为13.5 d,对照组为19.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P<0.01,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静脉补铁相对口服补铁而言,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小的优点。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可以优先考虑使用。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1页(P66-66)【关键词】蔗糖铁;缺铁性;贫血【作者】周延玲【作者单位】辽宁省建平县医院内三科,辽宁建平12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6.3缺铁性贫血(IDA)是体内贮存铁耗尽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治疗上多用口服铁剂来补充。

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口服铁剂不能耐受,故采用了静脉补充蔗糖铁治疗,同时与口服铁剂加以对照,2组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起效时间等方面有所不同,现总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50例IDA患者,均为2006年~2010年在我科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

参照IDA诊断标准[1],均经过骨髓涂片及实验室检查确诊,其中胃肠道疾病患者33例,月经过多8例,慢性鼻出血2例,痔疮出血2例,血尿1例,孕产妇哺乳妇4例。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作者:秦慧李欣宜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血液病科于2018年01月~2019年06月期间住院的缺铁性贫血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2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口服琥珀酸亚铁,观察组给予蔗糖铁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21天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给予评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为(125.5±19.5)g/L,对照组血红蛋白为(98.5±18.5)g/L,观察组血红蛋白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2.治疗后,观察组痊愈1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1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

【关键词】蔗糖铁;琥珀亚铁;缺铁性贫血【中图分类号】R5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1..02缺铁性贫血是血液病科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为疲倦、乏力、心率升高、异常的精神行为,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1]。

本病治疗上多采用口服铁剂进行补充,但缺铁性贫血服用铁剂出现消化道症状较多,因此,遵医嘱治疗的依从性相对较差,治疗疗效难以保障。

我院血液科采用蔗糖铁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血液病科于2018年01月~2019年06月期间住院的缺铁性贫血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2组,每组各30例。

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41~76岁,平均(57.7±8.6)岁,血红蛋白(71.5±5.3)g/L;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42~75岁,平均(57.8±8.5)岁,血红蛋白(72.6±6.2)g/L。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铁元素造成的一种常见的贫血病症。

蔗糖铁注射液是一种补充铁元素的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缺铁性贫血。

本研究旨在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

本研究纳入了100名患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其中男性50名,女性50名。

平均年龄为40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并且未接受过其他铁剂的治疗。

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

治疗组患者接受蔗糖铁注射液的治疗,每日一次,持续4周。

对照组患者接受生理盐水注射液的治疗,每日一次,持续4周。

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贫血治疗,如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观察指标包括血液学指标和疗效评价。

血液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和血清铁蛋白水平等。

疗效评价根据国际常规评价标准进行,包括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等。

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和血清铁蛋白水平在治疗后均明显提高。

治疗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从治疗前的80±10g/L提高到治疗后的110±1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变化不显著。

在疗效评价方面,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

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治疗组为8%,对照组为6%。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具有显著疗效。

它可以明显提高血液学指标,改善贫血症状,并且不良反应较低。

蔗糖铁注射液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观察一、研究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符合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00例。

包括男性80例,女性120例,年龄范围为18岁至60岁。

1.2 研究分组根据患者的自愿选择,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口服铁剂治疗。

1.3 研究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每次100mg,每周1次,连续治疗4周。

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硫酸亚铁治疗,每次60mg,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水平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估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水平、疗效评价等。

二、结果2.1 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经过4周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且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平均提高了20g/L,红细胞计数平均提高了1x10^12/L,血清铁蛋白水平平均提高了200ug/L。

对照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平均提高了15g/L,红细胞计数平均提高了0.8x10^12/L,血清铁蛋白水平平均提高了150ug/L。

2.2 观察组疗效评价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部分患者仍有轻度贫血症状,且疗效评价结果大多为显效和有效。

而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贫血症状明显缓解,疗效评价结果多为显效和显著有效。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仅有少量患者出现局部注射部位不适的情况,对照组患者则出现轻度消化道不适的情况。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是单中心研究,样本容量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偏倚。

本研究未对患者的患病原因、病史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患者的营养状况、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调查也不够充分。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观察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观察
彭鹏;邹文蓉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10(026)001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蔗糖铁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IDA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药物组,观察两种方法对纠正缺铁、改善贫血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铁蛋白(Fer)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静脉组Hb、Fer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差异显著.静脉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口服组有12例(20.00%)发生胃肠道反应.结论:静脉用蔗糖铁可作为IDA患者有效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口服铁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彭鹏;邹文蓉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四川绵阳四○四医院血液内科,四川,绵阳,6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5
【相关文献】
1.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傣族缺铁性贫血78例临床观察 [J], 胡菊花;刘海燕
2.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60例临床观察 [J], 郭志强
3.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23例临床观察 [J], 浦践一;沈扬;金卫东
4.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100例临床观察 [J], 花京剩;罗爽;郭玲玲;罗万余
5.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J], 展新荣;王羽;尹俊杰;梁波;王中良;刘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