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85264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粉末状物质在进行鉴别时,需要使用哪种仪器?A. 试管B. 显微镜C. 天平D. 筛子【答案】B. 显微镜2. 下列哪个是生物体的组成单位?A. 细胞B. 原子C. 分子D. 元素【答案】A. 细胞3. 以下哪种状态的物质具有最高的凝固点?A. 固态B. 液态C. 气态D. 答案不确定【答案】A. 固态4. 当光线通过一块凸透镜时,光线的传播会发生什么变化?A. 加速B. 减速C. 不变D. 折射方向改变【答案】D. 折射方向改变5. 植物中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叶绿体B. 根C. 茎D. 花【答案】A. 叶绿体二、填空题1.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_。

【答案】安培(A)2. 镁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

【答案】Mg3. 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过程称为_________反应。

【答案】放热4. 鱼类属于哪一类动物?【答案】脊椎动物5. 为了保护眼睛,在观察显微镜镜筒的时候应该使用_________。

【答案】眼睛保护镜三、判断题判断题的回答方式:正确(√)、错误(×)1. 人体中最大的脏器是心脏。

【答案】×2. 地球上最小的大洲是南极洲。

【答案】√3.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答案】√4. 物体的密度与其体积成正比。

【答案】×5. 重力是物体下垂直向下的力。

【答案】√四、解答题1. 请简要解释下列现象:当把一根铁钉放入一杯盐水中,一段时间后,铁钉上出现了用肉眼可见的橙色物质。

这是什么现象?它是如何发生的?【答案】这是铁钉被氧化的现象。

铁与水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由于氧化铁呈橙色,因此铁钉上会出现橙色物质。

2. 图中是一张食物链,请回答以下问题:(1)上图中B是什么?(2)上图中C捕食的是什么?(3)上图中A的食物来源是什么?【答案】(1)上图中B是草食动物。

(2)上图中C捕食的是草食动物B。

(3)上图中A的食物来源是植物。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资料一、填空(20分,每空1分)二、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

三、凸透镜有放大、成像、聚光的作用。

四、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___。

五、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叶柄、叶脉三部分。

六、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七、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五种营养成分。

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___。

九、沉淀、过滤和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十、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

十一、选择(10分,每题1分)十二、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十三、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十四、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D)。

十五、A、鸟类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昆虫十六、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C)。

十七、A、白糖、油 B、食盐、沙 C、氧气、白糖 D、白糖、沙十八、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A)。

十九、A、先看后闻再尝 B、先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二十、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B)。

二十一、A.二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十分之一二十二、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A)。

二十三、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辐射现象 D、直射现象二十四、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C)。

二十五、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无数种二十六、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D)二十七、A、无籽西瓜 B、香蕉 C、向日葵籽 D、萝卜二十八、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C)。

二十九、A、中间和两端 B、中间或两端 C、两端 D、中间三十、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C)。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D. 表达与交流2.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观察法?A. 实验观察B. 自然观察C. 调查访问D. 模拟实验3. 下列哪种工具主要用于测量长度?A. 量筒B. 天平C. 刻度尺D. 弹簧秤4.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铁器生锈B. 光合作用C. 水蒸发D. 火药爆炸5.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非金属单质?A. 铁B. 氢气C. 铜D. 氧气6.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鲨鱼B. 蛇C. 蝙蝠D. 麻雀7.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彩虹B. 镜子中的反射C. 小孔成像D. 平面镜成像8.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天然气C. 太阳能D. 核能9.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混合物?A. 氧气B. 空气C. 水D. 食盐水10.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自然现象?A. 电脑运行B. 汽车行驶C. 四季更替D. 台风登陆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2.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______法。

13. 常用的能量单位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4.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5.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过程。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6. 请简述观察法的优点和缺点。

17. 请简述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18. 请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9. 请简述太阳能的特点和利用方式。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20. 某小学科学教师在教授《植物的生长》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个种植豆芽的实验。

招教小学科学试题及答案

招教小学科学试题及答案

招教小学科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几颗行星?A. 第一颗B. 第二颗C. 第三颗D. 第四颗2.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3.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锌C. 钙D. 钠4.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5. 以下哪种动物不是哺乳动物?A. 狗C. 鸡D. 兔6. 地球的大气层中,哪一层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电离层D. 外层空间7. 人体中,负责输送氧气的血细胞是哪种?A. 白细胞B. 红细胞C. 血小板D. 淋巴细胞8. 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地热能D. 石油9. 植物通过什么方式吸收水分?A. 通过叶子B. 通过根C. 通过茎D. 通过花10. 人体中,负责消化食物的器官是?A. 胃B. 肠D. 肺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的骨骼由______块骨头组成。

2.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小时。

3. 人体中,负责调节体温的器官是______。

4.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水和二氧化碳。

5. 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是______。

6. 人体中,负责过滤血液的器官是______。

7. 人体中,负责储存脂肪的器官是______。

8. 人体中,负责产生尿液的器官是______。

9. 人体中,负责调节血糖的激素是______。

10. 人体中,负责感受气味的器官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

3. 解释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

4. 描述人体的循环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5. 简述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

6. 解释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有生命的行星。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植物的向光性。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收集证据D. 撰写论文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A. 科学素养的培养B. 探究与实践C. 知识与技能D.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C3. 下列哪个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观察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测量法D. 比较法答案:D4.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主要领域?A. 生命科学B. 物理科学C. 地球与宇宙D. 艺术与审美答案:D5.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思维方式?A. 分析B. 综合应用C. 归纳D. 情感体验答案:D6. 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个方面的能力?A. 记忆力B. 理解力C. 创新能力D. 逻辑思维能力答案:C7.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合作方式?A. 分组合作B. 小组讨论C. 个人独立完成D. 全班讨论答案:C8. 小学科学课程中,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什么?A. 掌握实验技能B. 激发学生的兴趣C.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D. 提高学生的成绩答案:C9.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观察方法?A. 直接观察B. 间接观察C. 实验观察D. 网络查询答案:D10. 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哪个方面的发展?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A、B、C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______、收集证据、______、______。

答案:猜想与假设、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2.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科学素养的培养、探究与实践、__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答案:知识与技能3. 科学探究中的观察方法包括:直接观察、间接观察、______、______。

答案:实验观察、测量法4.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主要领域包括:生命科学、物理科学、______、______。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_、科学概念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成像_、聚光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杨利伟。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_、叶柄_、叶脉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_。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_。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_、脂肪_、维生素_、矿物质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_。

8、沉淀_、过滤_和消毒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B.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三)简答。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君山路小学武璇?一、填空:(16分)1.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发生了变化,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发生了变化,还会???????????????????。

2.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

3.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

4.??????、???????、???????、????????统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

5.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周期约为?????????小时。

6.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7.腐生细菌会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水和????????。

二、选择题:(6分)1.铁钉在???????条件下容易生锈。

①水和空气并存??②酸碱盐溶液???③前两项均有?2.以下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

①细菌???????②病毒???????③真菌3.以下是夜行性动物的是????????。

①喜鹊??????②猫头鹰???????③燕子4.“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名称是????????。

①嫦娥工程?????②阿波罗计划????③奔月计划5.采用警戒色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动物是??????????。

①毒箭蛙????②壁虎??????③枯叶蝶6.滑翔机是人们受到了下列????????????的启示而发明。

①海鸥???????②蜻蜓?????③蝙蝠三、判断题:(8分)1.人们根据葱叶的结构特性,设计制造筒形的物品,这就是仿生。

(??)2.月食可以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 ????(??)3.月球是一个没有刮风和下雨的世界。

?????????????????????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干燥的环境中。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前言】近年来,小学科学教师的招聘考试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章节一:知识与技能】问题一:请简述物质的三态。

答案:物质的三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固态是指物质的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互相吸引,难以流动;液态是指物质的分子比固态更为松散,可以流动,但容器中的液体表面上会呈现平面的状态;气态是指物质的分子非常松散,容易流动,几乎可以占据容器的所有空间。

问题二:请简述光的传播方式。

答案:光有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两种方式。

在真空中和同种介质中,光线均直线传播;在不同介质间,光线会发生折射。

光线撞上光滑表面后,会发生反射。

问题三:请简述生物多样性。

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方面: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物种的数量及差异;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内部基因型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具有不同结构、功能、组成和范围的生态系统。

【章节二:教育教学】问题一:请简述探究式学习。

答案:探究式学习是指通过自己独立探究和实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主要角色,而是指导学生依据自行发现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广泛地获取材料,进行观察、记录、分类、推理和表现,以达到探究知识和形成技能的目的。

问题二:请简述多元评价。

答案:多元评价是指使用不同工具和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多种能力。

多元评价可以帮助教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多种参与和表现,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问题三:请简述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答案: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小学科学教育可以为学生的科学知识结构和科学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为其未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为其将来参与社会建设打下基础。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科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简述光的三种基本特性。

光的三种基本特性是反射、折射、散射。

反射是光线遇到平滑的表面时,按照相同的角度反射回来;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改变方向;散射是光线遇到粗糙的表面或介质时,会随机反射、折射和散射。

3、简述水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渗透和流动等环节。

水从地表和植物蒸腾升华到大气层,形成水蒸气,然后在冷却的空气中凝结成云,最终形成降水。

降水后,一部分渗透到地下,一部分流回河流、湖泊和海洋,再次蒸发循环。

4、简述声音的传播方式。

声音的传播方式有空气传播、固体传播和液体传播三种。

空气传播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声波通过空气分子的振动传递。

固体传播是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声波通过固体分子的振动传递。

液体传播是声音在液体中传播,声波通过液体分子的振动传递。

科学探究式教学的特征包括: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充当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科学知识;强调跨学科和综合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知识和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热爱和敬畏之情。

2、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体现科学探究式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体现科学探究式教学:设计开放性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科学知识;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注重跨学科和综合性,将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和应用;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热爱和敬畏之情。

观察小动物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三点:A.不伤害小动物(植物),爱护它们;B.保护小动物(植物)的栖息地,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C.注意安全,避免在危险的地方活动。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 1小时B. 24小时C. 1天D. 1年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根B. 茎C. 叶D. 花3. 以下哪个不是昆虫的基本特征:A. 有外骨骼B. 有三对足C. 有翅膀D. 有脊椎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心脏B. 肺C. 皮肤D. 肝脏5.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角色:A. 草食动物B. 肉食动物C. 植物D. 分解者6. 人体骨骼的组成不包括:A. 头骨B. 脊柱C. 肋骨D. 肌肉7. 以下哪个现象与气候变化无关:A. 冰川融化B. 干旱C. 物种灭绝D. 月食8.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不包括:A. 提出问题B. 收集信息C. 制定计划D. 得出结论9. 以下哪个是遗传物质:A. 蛋白质B. DNAC. 脂肪D. 碳水化合物10. 以下哪个是能量转换的例子:A. 植物吸收阳光B. 汽车燃烧汽油C. 人吃食物D. 所有选项答案:1-5 BCCDA 6-10 DCBB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植物的根、茎、叶被称为______。

2. 人类的染色体数量是______对。

3.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接近地面的一层是______。

4. 科学探究中,实验设计需要考虑______。

5. 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将______转化为能量。

答案:1. 营养器官 2. 23 3. 对流层 4. 变量控制 5. 氧气和有机物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它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因为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同时也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2. 请简述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答案: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观察结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和反思。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得四个核心因素就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_、科学概念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成像_、聚光_得作用。

ﻫ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就是杨利伟。

4、植物得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_、叶柄_、叶脉_三部分。

5、物体得冷热程度叫温度_。

要精确测量物体得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_。

它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_得性质制成得。

6、人类生长发育与其她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得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_、脂肪_、维生素_、矿物质_五种营养成分。

ﻫ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得我国科学家就是袁隆平_.8、沉淀_、过滤_与消毒_就是三种常用得净化水得方法。

ﻫ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1、解剖白菜花得正确顺序就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ﻫ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ﻫ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得动物就是().ﻫ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得就是()。

ﻫ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ﻫ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得顺序,依次为()。

A、先瞧后闻再尝B、先瞧后尝再闻C、先尝后瞧再闻5、月球得引力,比地球得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得()。

ﻫA、二分之一B、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6、我们在灯光下能瞧到物体,就是光得()。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7、彩虹得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ﻫ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ﻫ8、下列不属于果实得就是()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ﻫ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得部分就是在()。

A、中间与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ﻫ10、使用酒精灯得正确步骤就是()。

教师招聘小学科学试题

教师招聘小学科学试题

教师招聘小学科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 电铃响时,电路中的______受到闭合电路,电铃就会响起来。

A. 开关B. 耳机C. 线圈D. 电池2. 小明发现自己每次吹气球,气球上的电子墨水会被吸引。

这个现象是因为气球上积聚了______。

A. 静电B. 热能C. 重力D. 光能3. 下面哪个实验不属于研究杆的浮力的实验?A. 测定杆在空气中的质量B. 放杆在水中,观察是否浮起来C. 用各种液体测量杆的浮力D. 用各种长度的杆放在水中,测量浮力4. 人们常用磁力来制作魔术,下列哪个不是磁力的特点?A. 吸力和排斥力B. 无法透过非铁磁性物质C. 存在于地球上的每个地方D. 吸引镍铁矿石5. 石油、煤炭和天然气都属于______。

A. 火山产物B. 生物质C. 矿石D. 人工合成物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动物园中的海象由于空气比水稀薄而活动不便,因此园方给它们提供装有氧气的大水池。

()7. 春天的河水通常更多,也更暖。

()8. 直接从种子长出的植物是营养分子消耗人最少的植物。

()9. 含铁物品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生锈,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对铁会产生化学变化。

()10.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植物只能靠光合作用制造食物,不能摄取其他营养。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金属最常用的测试方法是用_______。

12. 绿叶中储存过多的营养物质通常会变成_______。

13. 动物的骨骼用来保护和支撑身体,还能储存_______。

14. 在空气中保存水果需要_______。

15. 煮熟的鸡蛋壳会变得_______。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要解释金属导电性的原因及其应用。

17. 解释为什么阳光照射到屏幕上会产生阴影。

18. 举例说明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19. 解释动物进化中的适应性特征,并给出一个例子。

20. 请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并解释其对一天时间长短的影响。

招聘小学科学老师试题答案

招聘小学科学老师试题答案

招聘小学科学老师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在科学教学中,以下哪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方式?A. 重复讲解理论知识B. 单纯的实验操作C. 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D. 只让学生背诵科学概念答案:C2. 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培养学生的记忆力B.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C. 完成所有的实验操作D. 掌握所有的科学知识答案:B3.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提问?A. 忽略不回答B. 直接给出答案C. 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答案D. 只允许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答案:C4. 小学生学习科学的最合适方式是什么?A. 通过观看视频B. 通过阅读教科书C. 通过参与实验和探究活动D. 通过听老师讲解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科学老师的基本职责?A. 制定教学计划B. 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C. 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D. 设计和组织科学实验答案:B二、填空题1. 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以及__________。

答案:得出结论2.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培养他们的__________思维。

答案:批判性3. 小学科学课程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和对科学的热情。

答案:探究能力4. 教学中,老师应该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__________来解释复杂的科学概念。

答案:语言和例子5. 有效的科学教学应该结合__________和实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答案:理论三、简答题1. 描述小学科学老师如何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到课堂教学中。

答:小学科学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如投影仪、互动白板和教育软件,展示科学现象和实验过程。

利用在线资源和虚拟实验平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和平板电脑进行信息检索和科学项目研究,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2. 阐述为什么小学科学老师需要持续的专业发展。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热量的单位?A. 度B. 焦耳C. 分D. 千克2. 雪山冰雪的颜色是什么颜色?A. 黑色B. 白色C. 蓝色D. 红色3. 下列哪个是原子的最小单位?A. 分子B. 原子C. 细胞D. 原子核4.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吸收哪种颜色的光?A. 红色B. 黄色C. 绿色D. 蓝色5. 下列哪种设计方案可以减少电的热量损失?A. 使用铜线B. 使用铝线C. 使用塑料线D. 使用铁线二、填空题6. 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单位是__。

7. 高尔夫球比篮球的体积小,因此它的密度相对篮球来说__。

8. 非金属导体通过加热时会发生(导\融\氧化)性。

三、解答题9. 请简述地球的四季是如何产生的。

根据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和地轴倾斜角度不变的原理,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每当地球赤道偏离太阳最远的位置时,就是冬至,此时南半球将迎来夏天,北半球将迎来冬天;每当地球赤道偏离太阳最近的位置时,就是夏至,此时南半球将迎来冬天,北半球将迎来夏天。

春分和秋分则分别是夏至和冬至之间两个时间节点。

这样,地球的四季就形成了。

10. 解释一下相对密度的概念,并计算一下水在4℃时的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又称比密度,是指物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由于水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有所变化,所以相对密度应该以水在特定温度下的密度作为基准。

水在4℃时的密度是1g/cm³,因此其相对密度为1。

答案及解析:1. B,焦耳是热量的单位。

2. B,雪山冰雪由于反射光线,所以呈现白色。

3. B,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4. C,绿色的光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为有效。

5. A,铜是良导电体,可以减少电的热量损失。

6. 原子。

7. 大。

8. 氧化。

9. 地球的四季是由于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所决定的。

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不断与太阳的距离和太阳的直射光角度发生变化,而地轴的倾斜使得太阳光照射面积的分布发生变化。

小学科学招聘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招聘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招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几颗行星?A. 第一颗B. 第二颗C. 第三颗D. 第四颗答案:C2. 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A. 橡胶B. 塑料C. 铜D. 玻璃答案:C3. 植物通过什么部位吸收水分?A. 茎B. 叶C. 根D. 花答案:C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5.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6. 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介质?A. 空气B. 水C. 真空D. 固体答案:A7. 以下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鱼B. 鸟C. 青蛙D. 猫答案:D8. 地球的引力是由什么产生的?A. 地球的自转B. 地球的公转C. 地球的质量D. 地球的形状答案:C9. 以下哪种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B. 钙C. 碳D. 氧答案:A10.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铁生锈B. 木头燃烧C. 水蒸发D. 食物腐败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________。

答案:木星2. 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是________。

答案:胃3. 植物通过________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叶绿体4. 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是________。

答案:脾脏5.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

答案:246.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安培7. 人体中最长的神经是________。

答案:坐骨神经8. 人体中最大的细胞是________。

答案:卵细胞9. 人体中最大的肌肉是________。

答案:臀大肌10. 人体中最长的血管是________。

答案:主动脉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一下水循环的过程。

答案: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四个主要过程。

太阳的热量使地表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大气中上升并冷却,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形成云。

当云中的水滴或冰晶足够大时,它们会以雨、雪或其他形式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D. 评价与反思2. 下列哪个不属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领域?A. 生命科学B. 地球与宇宙C. 技术与工程D. 数学与逻辑3. 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下列哪个操作是错误的?A. 用手拿取药品B.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C. 注意安全事项D. 清洗实验器材4. 下列哪个教学方法不适合小学科学教学?A. 探究式学习B. 讲授式学习C. 合作学习D. 任务驱动学习5.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A. 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B.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C. 形成科学态度与价值观D. 学会解数学题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请简述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

2. 请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3. 请简述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请简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5. 请简述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某小学科学教师在教授《植物的生长》一课时,请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并让学生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请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其效果。

2. 某小学科学教师在教授《地球的自转》一课时,通过讲解、演示实验和让学生观察地球仪等方式进行教学。

请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其效果。

四、教学设计题(共35分)请根据以下内容,设计一节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方案:课题:《磁铁的性质》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如磁极、磁性等。

2. 能够运用磁铁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磁铁的基本性质。

2. 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教学难点:1. 磁铁磁性的理解。

2. 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磁铁、铁钉、铁片等实验材料。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_、科学概念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成像_、聚光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杨利伟。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_、叶柄_、叶脉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_。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_。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_、脂肪_、维生素_、矿物质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_。

8、沉淀_、过滤_和消毒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B.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三)简答。

(40分,每题8分)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四)、案例分析(10分)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

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

"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

"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

"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

"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也落后了。

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答案(一)填空1、科学精神、科学概念、2、成像、聚光3、杨利伟4、叶片、叶柄、叶脉5、温度、温度计、液体热胀冷缩6、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7、袁隆平8、沉淀过滤消毒9、风(二)、选择1、A2、D3、C4、A5、B6、A7、C8、D9、C 10、C(三)、简答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答: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

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

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太阳的一部分,于是形成了日食。

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答:雷电是发生在天空中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

天空中的云,有的带正电,有的带负电;当两块带不同种电的云相互接近时,就会发生大规模的放电现象。

放电时出现的电火花就是闪电,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

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答:植物的叶子中的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

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

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意义: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

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

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四)、案例分析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

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

"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

"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

"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

"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也落后了。

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说明: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感想。

以下提供的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答题思路: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

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C、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8.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与(探究性)等特点。

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等。

(留五个空,任意填。

)二、简答题。

1、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征?答:(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论据。

(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人教论坛»小学科学教育论坛»新科教版三年级上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1、树是一种植物,是有生命的物体,有许多可观察的特征: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和树叶的样子。

2、在一棵真正的大树旁,我们看见过:树瘤、果实、小动物、鸟巢、小草、蔓藤等,这说明植物的生长与周围的动物、植物和环境有关。

3、放大镜是用来进行科学观察的一种工具。

4、一棵大树可以分成三部分树冠、树干和树根,树冠的形状可以分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和扇形等几种。

5、拓印树皮的方法是: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颜色。

6、在写观察记录时,要注意格式,写清:A.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B.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

C.最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或图片等)。

7、植物按茎的质地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8、大树和小草之间的不同点是:植株的高矮不同,大树高、小草矮;茎的粗细不同,大树粗、小草细;茎的质地不同,大树是木质茎、小草是草质茎;大树是木本植物,小草是草本植物。

共同点是:都是植物,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份、阳光和空气。

9、植物按生长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和浮萍。

10、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是:都是水生植物,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11、一片叶子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也是有生命的,也有生长和衰老的完整过程,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12、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

13、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植物的变化(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