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试卷
作物栽培学试卷A-考研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试卷与试题
![作物栽培学试卷A-考研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试卷与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d4c82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6.png)
作物栽培学试卷A-考研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试卷与试题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 小麦主茎叶蘖的发生符合______ 的规律。
答案:n-32. 小麦某一叶龄分蘖数(含主茎)等于 ______ 分蘖数之和。
答案:前2个3. 小麦小花集中退化的时间是 ______ 。
答案:四分体前后4. 主茎开始______ ,小麦全田总茎数达最大值,此时的分蘖数为______ 。
答案:拔节前最高分蘖数5. 小麦从开花到成熟,历经______ 过程、______ 过程和 ______ 过程。
答案:籽粒形成籽粒灌浆成熟6. 小麦主茎叶片根据发生的时间、着先的位置和功能可分为______ 和______ 2个功能叶组。
答案:近根叶茎生叶7. 世界春玉米产量的最高纪录是______;夏玉米为______ 。
答案:23222kg•hm2 16444kg•hm28. 中国玉米种植的6个产区是______ ;______ ;南方丘陵区;西北灌溉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答案: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9. 玉米叶龄指数= ______;确定展开叶叶序的方法常用 ______ ;______;______ ;数叶脉法。
答案:主茎叶龄/主茎总叶片数×1000 标记叶序法数节根层次推断叶序法数光毛叶位法10. 通常,玉米的补偿点为______ ;光呼吸为______ ;因此,其碳同化效率高,产量潜力大。
答案: 0~10μl-1 0.05μmol•m-2•s-1•l11. 根据水稻种植制度和气候条件等,我国共分______个稻作区,山东省属于______ 稻作区。
答案: 6 华北单季12. 田间总茎蘖数与成穗数相同的时期,称为水稻的______ 期,此期一般在拔节前______ 天左右出现。
答案:有效分蘖终止 1513. 甘薯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 ______ ,甘薯是典型的喜 ______ 作物。
答案:2:1:4 钾14. 甘薯安全贮藏的适宜温度是 ______ ,如果温度低于______ 则发生冷害。
作物病虫害防治试题答卷(3套)及参考答案
![作物病虫害防治试题答卷(3套)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ed30d783d049649a66584a.png)
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作物病虫害防治》试卷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病原:2、转主寄主:3、孤雌生殖:4、羽化: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3分,共30分)1、全变态类昆虫具有不同虫期,它们分别是(1)、卵、幼虫、若虫和成虫期;(2)、卵、幼虫、稚虫和成虫期;(3)、卵、幼虫、蛹和成虫期;(4)、卵、幼虫、离蛹和围蛹期。
2、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是(1)、不适宜的环境条件;(2)、动物或人为的器械损伤;(3)、雹害、风害等;(4)、温、湿度不适宜。
3、植物病原真菌分为——个亚门。
(1)、三;(2)、五;(3)、六;(4)、二。
4、下列昆虫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的是(1)、金龟子、蚜虫;(2)、金龟子、菜粉蝶;(3)、金龟子、蓟马;(4)、金龟子、叶蝉。
5、昆虫的龄期指的是(1)、一年中发生的代数;(2)、从卵发育至老熟幼虫所需的时间;(3)、一生中蜕皮的次数;(4)、在相邻的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6、——对昆虫生命活动的影响较其它任何生态因子都显得更为重要。
(1)、温度;(2)、湿度;(3)、天敌;(4)、食物。
7、翅两对,鳞翅,常有鳞毛形成斑纹的昆虫属于(1)、膜翅目;(2)、鞘翅目;(3)、鳞翅目;(4)、同翅目。
8、夹竹桃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它常伴随发生是(1)、蝗虫;(2)、甲虫;(3)、蚜虫;(4)、螨类。
9、稻黄矮病防治的关键是(1)、防黑尾叶蝉;(2)、药防;(3)、种子消毒;(4)、轮作。
10、小麦白粉病是一种——引起的病害。
(1)、细菌;(2)、病毒;(3)、真菌;(4)线虫。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15分)1、蜘蛛是一种有害昆虫。
()2、油菜蚜防治的关键,在于点片发生时喷药防治。
()3、“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的植保方针,但不一定适用于指导每一种病虫害的防治法。
高三农学班作物栽培技术期中考试试卷
![高三农学班作物栽培技术期中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bb6f50276c66137ee061957.png)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农学班作物栽培技术期中考试试卷姓名成绩1、当小麦第一叶伸出胚芽鞘2cm时为()A、出苗B、出苗期C、分蘖2、小麦的种子根一般约为()条A、1—3B、5C、73、小麦氮素营养的最大效率期是()A、越冬前B、起身至挑旗期C、灌浆期4、功能盛期在子粒形成和灌浆期的是()A、上部叶片B、中部叶片C、下部叶片5、小麦吸收N、P、K三要素的比例约为()A、3:1:3B、3:2:1C、1:2:16、冬性小麦适播期的温度是()A、16—18℃B、15—20℃C、10—12℃7、壮杆促穗、争取穗大粒多是()管理的主要目标A、苗期B、穗期C、花粒期8、高产玉米田,穗肥应占总追肥量的()A、50%B、60%C、40%9、三者相比,用水比较经济的作物是()A、水稻B、小麦C、玉米10、玉米吸收肥水主要靠()A、初生根B、次生根C、支持根11、生产上推广的玉米品种的千粒重为()A、200—300gB、250—300gC、200—350g12、春玉米播种始温是5—10cm地温稳定在()A、10—12℃B、16—18℃C、16—32℃13、高产棉田秋桃宜占()A、10—15%B、65—70%C、20—25%14、棉花衣分一般为()A、30—33%B、42—45%C、35—40%15、棉花去叶枝一般在()进行A、苗期B、蕾期C、花铃期16、当棉铃直径长达()左右时为成铃A、2cmB、3cmC、4cm17、棉胚根生出的地方叫()A、合点B、珠孔C、胚根鞘18、适宜棉纤维加后的温度是()A、21—30℃B、28—30℃C、16—32℃29、在我省棉花一般使用()A、晚熟品种B、中早熟品种C、中晚熟品种20、完全依靠太阳能提高床温的育苗方式是()A、火炕育苗B、冷床育苗C、电热温床育苗21、甘薯壮株肥,一般在()前后施A、扎根B、封垄C、分枝22、下列花生品种不属于交替开花型的是()A、珍珠豆型B、普通型C、龙生型23、花生适宜的土壤PH值为()A、6.0—6.5B、6.5—6.8C、6.5—7.024、()是花生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A、苗期B、开花下针期C、结荚期25、花生荚果含水量在(),才可入仓贮藏。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十八套)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十八套)](https://img.taocdn.com/s3/m/b758eebdb84ae45c3a358c24.png)
作物栽培学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I2.生活因子3.长日照作物4.NAR5.生育时期6.作物布局7.群体8.反馈9.光补偿点10.蒸腾系数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 小麦主茎叶片数达7片时,理论上计算单株分蘖数(包括主茎)应为个子蘖上出现叶时,开始同时发生该子蘖的第一个蘖。
2.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及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3. 作物栽培学中将作物分为粮食物、、。
4. 试写出一篇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农学论文的名称,该篇提出。
5. 玉米根系为,其次生根形成后的作用便减弱。
6. 玉米叶片上表皮有一些特殊的,其叶子的维管束呈结构。
7. 玉米大喇叭口期,雄穗穗分化处于,叶龄指数在左右。
8. 在前茬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叫。
9. 作物对太阳总辐射的最大利用率的理论值为,在日辐射中,散射光的比率越大,群体光合强度。
10. 作物生产上的“种子”,包括由发育而成的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和进行的作物的根、茎等。
三、判断是非(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是”在题后划“√”号,“非”则在题后划“×”号,不划号不给分)。
1.根据小麦分蘖发生规律,在正常条件下,当小麦III蘖出现时,其主茎叶龄应为6。
()2.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
()3.在0-7℃温度下,经过15-35天可通过春化类型的是冬性小麦。
()4.生长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是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天数测量株高、根条数、叶片数、分蘖数等。
()5.容重指单位面积的重量。
()6.在播种覆土过深或肥水极好的条件下,一株小麦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分蘖节。
()7.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类型是硬粒型和普通型。
()8.生产上确定播种深度时,一般子叶出土或根茎短的作物播种要浅一些;子叶不出土或根茎长的作物播种可深一些。
()9.作物生长的温度围比较宽,发育的温度围窄一些,而维持生命的温度围更窄。
()10.玉米的生育时期分为出苗期、起身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抽丝期和成熟期。
作物遗传育种学试卷B答案
![作物遗传育种学试卷B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ba88c6da38376baf1faee1.png)
非同源染色体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则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F1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的现象。
即外显率为100%。
转化是指某些细菌(或其他生物)能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
冈崎片段DNA双链进行半保留复制时,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
返祖遗传是指有的生物体偶然出现了祖先的某些性状的遗传现象持家基因又称管家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对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如微管蛋白基因、糖酵解酶系基因与核糖体蛋白基因等。
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多倍体在生物界广泛存在,常见于高等植物中,由于染色体组来源不同,可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异位同效基因异源多倍体不同染色体组之间常存在部分同源的关系,因此,在不同的染色体组的染色体上存在着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母性遗传指遗传的性状与雄性生殖细胞无关,只是通过雌性生殖细胞而遗传的现象。
限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而在另一种性别完全不表达。
1、一株红色的紫茉莉与一株白色的紫茉莉杂交,F1代的花色均为粉红色,这种现象属于A.不完全显性2、三体n+1胚囊的生活力一般远比n+1花粉的生活力强。
假设某三体植物自交时有50%的胚囊参与了受精,而参与受精的n+1花粉只有10%,则该三体植株自交产生的子代群体中,正常的2n个体所占的比例为(D)A.10%×90%B.10%×50%C.10%×90%+10%×50%D.50% ×90%3.鸭(2n=80)和番鸭(2n=78)的杂交后代—骡鸭的繁殖力很低,原因是(C )A.鸭和番鸭的遗传物质有本质区别B.鸭和番鸭的染色体不能共存C.骡鸭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4.一株基因型为Aa的个体,连续自交三代产生的后代中,杂合体所占的比率应为(C )C. 1/85.在狗的毛色遗传中,基因型A B 为黑色,aaB 为赤褐色,A bb为红色,aabb为柠檬色。
作物育种学试卷
![作物育种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f0b3744f7ec4afe04a1dfdd.png)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请在答题纸上答题1.育种目标2.雄性不育系3.杂交种品种4.种质资源5.直接鉴定6.复交7.系统群8.轮回亲本9.特殊配合力10.转基因育种二、填空(每空格0.5分)1、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殖农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2. 制定育种目标的一般原则:①力作当前,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②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③明确具体性状,指标落实、④必须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栽培条件。
3. 群体品种包括的4种类型是:①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由授粉品种、②异花授粉作物的综合品种、③自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合成群体、④自花授粉作物的多系品种。
4. 选择的方法归纳起来基本上可分为两类: 混合选择和单株选择。
鉴定的方法有:①直接鉴定和间接鉴定、②田间鉴定和室内鉴定、③自然鉴定和诱发鉴定、④当地鉴定和异地鉴定。
5. 杂交育种按其指导思想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组合育种,二是超亲育种。
6. 分类学上不同种、属的植物类型间所进行的杂交称远缘杂交。
7. 在遗传上,垂直抗性受单个或少数几个主效基因控制,水平抗性受多个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控制。
8、在回交育种工作中没有用来进行回交的亲本称为非轮回亲本、又称为供体亲本。
9、体细胞中含有2个以上不同染色体组的植物称为多倍体,含有2个以上相同染色体组的植物称为同源多倍体。
10、群体改良的基本理论是不断提高基础群体的优良基因频率11、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对亲本自交系的基本要求有:①配合力高、②亲缘关系较远、③性状良好并互补、④亲本本身产量高,花期相近。
12、为利用杂种优势,在选育自交系时,对选系进行配合力的测定,在时期上可分为:①早代测定、②中代和③晚代。
13、具有生产应用价值的优良恢复系必须具备以下优良特性:①恢复力强、②配合力好、优良性状多、③遗传基础丰富、④株高稍高于不育系、⑤品质好、⑥抗性好,能抗主要病虫害和不良环境。
三、判断题(每题2分,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用其它符号均判为答错)1、保存种质资源就是指通过种植的方法保存种子。
《作物育种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作物育种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52a0bd31b765ce04081402.png)
《作物育种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作物育种学的涵义是()A)研究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B) 一门人工进化的科学C)研究选育和繁育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D)一门综合性强的应用科学2.选择育种中选择的基本方法有()A)系谱法和混合法 B) 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C) 一粒传和混合选择 D) 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3.稳定不分离的株系称为( )A) 品种 B) 株行 C) 品系 D) 株系群4.与91-1-2-5-4-3亲缘关系最近的系统是( )A) 91-2-3-5-4-3 B) 91-1-2-5-3-3C) 91-1-3-5-4-3 D) 91-1-2-5-4-55.作物品种与植物分类学上亚种的主要差别在于( )A) 经济性 B) 抗病性 C) 适应性 D) 抗逆性6.区域试验一般进行( )A) 1~2年 B) 2~3年 C) 3~4年 D) 4~5年7.二环系是从( )中选育出来的。
A)地方品种群体 B) 综合品种群体C) 品种间杂种品种 D) 自交系间杂种品种8.在我国高温短日照作物引种时,( )A)由北向南引种表现晚熟 B) 由北向南引种表现早熟C) 由南向北引种表现早熟 D) 南北之间可以长距离引种9.测定新品种的种植适宜地区,所采用的田间试验应为( )A) 品种比较试验 B) 品种鉴定试验 C) 区域试验 D)生产试验10.在(A×B)×C的组合中,复交F1代中三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分别为( )A)1/3、1/3、1/3 B)1/4、1/4、1/2 C)1/2、1/4、1/4 D)1/4、1/2、1/4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1.作物育种的一般目标是()A) 高产 B) 优质 C)多抗 D) 生育期适宜 E) 改善人民生活12.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有 ( )A) 温度 B) 光照 C) 纬度 D) 海拔 E)作物的发育特征13.远源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性状分离的特点为( )A)分离规律不强 B) 分离类型丰富并有向两亲分化的趋向C) 分离世代长、稳定缓慢 D) 分离规律强 E) 分离世代短14.利用杂种优势应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A)强优势的杂交组合 B) 双亲优缺点互补 C) 异交结实率高D)繁殖与制种技术简单易行 E)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杀雄剂15.系谱法育种的特点是A)从F2 进行严格的选择 B) 分离世代不选择C) 对质量性状可以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D) 在同等土地面积上可保留更多多样化类型的植株E) 可以集中力量掌握少数的优系16.品种资源的工作环节包括( )A)广泛收集 B)妥善保存 C)深入研究 D)积极创新 E)充分利用17.远缘杂交育种容易出现的障碍是( )A)杂交不孕 B)杂种夭亡 C)杂种异型 D)杂种不实 E)后代疯狂分离18.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有( )A)中亲优势 B)超亲优势 C)超标优势 D)显性优势 E)杂种优势指数19.群体内遗传改良的方法有( )A)混合选择法 B) 改良穗行法 C)半同胞轮回选择D)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 E) 全同胞轮回选择20.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主要有( )A)RFLP B) RAPD C) SSR D) AFLP E) EST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5题,共30分)21.杂交育种时应从F2代开始进行单株选择。
作物栽培学试卷
![作物栽培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27271f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f.png)
作物栽培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25题)1. 经济产量: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即一般所指的产量。
2. 经济系数: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3. 作物生产力:作物所具有的对外界能量和物质进行吸收、转化和积累的能力。
4. 净同化率:表示单位叶面积在每位时间内的干物质增长量。
5. 相对生长率:即单位时间单位重量植株的重量增加,通常用g/g-d或g/g·周表示。
6. 涝害:水分过多对作物的不利影响称为涝害。
7. 旱害:环境中水分低到不足以满足作物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时,便出现干旱。
8. 冷害:作物遇到零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或死亡的现象。
9. 作物的水分平衡:把作物吸水、用水、失水三者的动态关系叫做水分平衡。
10. 人工环境:指所有的为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创造的环境11. 复种:在生长季节长的地区,在同一年内同一地上,平均每年种植两茬以上的作物。
12. 混作:当不同的作物混播或混栽时称为混作。
13. 套作:把生育季节不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前作物的生育后期,于其行间或株间播(或移栽)后作物的种植方式。
14. 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种植作物的种类及其种植地点配置。
考虑作物的种类和品种,达到解决种什么、种多少和种在那里等一系列问题。
15.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有一个时期需要养分,无论在吸收速度上,还是在绝对数量上都最大,且这时施肥的作用最明显,增产效率也最高,这一时期称为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16. 作物生长模拟:是通过对作物生育和产量的实验数据加以理论概括和数据抽象,找出作物生育动态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动态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模拟作物在给定的环境下整个生育期的生长状况,借以指导实际生产。
17.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是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一门应用科学。
简言之,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主产理论和技术措施的科学。
作物遗传育种学试卷A2012年
![作物遗传育种学试卷A2012年](https://img.taocdn.com/s3/m/0ec8a1996bec0975f465e293.png)
第 1 页 共 6 页山西农业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考试试卷(A 卷)考试科目 作物遗传育种学考试时间 2013.1考试方式 闭卷 成绩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核总分得 分评卷人(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孤雌生殖交叉遗传倍半二倍体复等位基因致死突变母性遗传罗伯逊易位并发系数 转导限性遗传(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1.一个AB血型的男人与与一个B血型的女人结婚,生了4个孩子,第一个为AB型,第二个为O型,第三个为AB型,第四个是A型。
后来由于夫妻不合,丈夫提出离婚,声称经血型家系统分析,他不可能是所有的孩子父亲,他说的有道理吗?()A. 对,因为O型不是他的孩子B. 对,因为B型不是他的孩子C. 对,因为AB型不是他的孩子D. 对,因为一个以上的孩子不是他的OoPpSs与隐性纯合体测交,2.番茄基因O、P、S位于第二染色体上,当F1结果如下:+++ 73,++s 348,+p+ 2,+ps 96,o++ 110,o+s 2,op+ 306,ops 63,这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是()A.o p sB.p o sC.o s pD.难以确定代中,不同于任何3.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时,AAbb×aaBB杂交组合的F2亲本表型的概率为()A.7/16 B.3/16 C.4/16 D.10/16代中, T_R_表现型的概率为4.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时, TTrr×ttRR 的F2()。
A .9/ 16B .3/ 16C .4/ 16D .1/ 16群体呈27:37的分离比例,请选择该遗传的性质()5、某杂交组合的F2A、独立遗传B、互补遗传C、连锁遗传D、抑制遗传6.供体菌株Hfrarg﹣leu﹢azi r str s,受体菌株为F﹣arg﹢leu﹣azi R str s,为了检出和收集重组体F﹣arg﹢leu﹢azi R,应用下列那一种培养基可以完成这一任务。
下半学期农学专业农作物生产技术期中考试试卷
![下半学期农学专业农作物生产技术期中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2458e2850e2524de4187e48.png)
2015-2016学年下半学期农学专业农作物生产技术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哪些是经济作物()A大豆B天麻C红花D紫云英2、下列不是农作物的特点是()A不易控制性B多目标性C不确定性D综合性3、属于忌连作农作物的是()A向日葵B水稻C甘薯D棉花4、中耕的作用是()A耱严播种沟B防风排涝C增温透气D压碎土壤5、下列属于饲料绿肥作物的是()A苏子B芦苇C桑D水葫芦6、镇压最适宜的深度为()A、1~2cmB、5~6cmC、3~4cmD、2~3cm7、不属于农作物生长发育调控技术( )A、早熟早收B、加强水肥管理C、适时播种保证全苗D、合理密植8、小麦的一生被划分为()个生育时期。
A、4B、8C、12D、109、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 )A、湿度B、温度C、光照D、水分10、在小麦后期的主要害虫有()A、吸浆虫B、蛴螬C、叶螨D、金针虫11、‘硬仁’是小麦什么时候的表现()A、蜡熟期B、籽粒形成期C、完熟期D、乳熟期12、小麦收获的最适时期是()A、面团期B、完熟期C、蜡熟末期D、乳熟期13、小麦的主要播种方法是( )A、点播B、精播C、撒播D、条播14、小麦阶段发育在生产上的应用不包括()A、确定适宜收获期B、肥水管理C、确定适宜播期和播量D、引种15、下列的水稻三性不包括()A、感温性B、感光性C、感化性D、基本营养生长性16、水稻秧苗包括三个管理时期,其中不包括( )A、立苗期B、扎根期C、乳熟期D、成秧期17、水稻的一生不包括()A、出苗期B、分蘖期C、拔节孕穗期D、吐丝期18、水稻的催芽过程包括( )A、高温破胸B、地窖催芽C温室催芽D草木灰催芽19、不属于水稻返青分蘖期的病害是( )A、穗颈瘟B、苗瘟C、叶瘟D、白粉病20、水稻的收获时期为()A、乳熟期B、蜡熟初期C、完熟初期D、面团期二、填空题(共30空,每空0.5分,共15分)1、复种的类型有、、、2、间套作的作用、、、3、农作物布局的原则、、4、以年为单位表示收获农作物的季数称为5、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方式是6、小麦的产量形成因素包括、、7、小麦中期的主攻目标是、、8、小麦开花成熟过程分为、、9、确定小麦适宜播期的方法、10、小麦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才可以抽穗结实。
《作物栽培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作物栽培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5c77e0b9d528ea81c77979.png)
《作物栽培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是指作物一生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物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A.生物产量B.经济产量C.光合产量D.净生产量2、()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
A.生物产量B.经济产量C.光合产量D.净生产量3、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
A.转化率B.经济产量C.经济系数D.产量构成4、()是谷类作物产量成分中的补偿能力最大的成分。
A.单位面积穗数B.单穗粒数C.种子千粒重D.颖花数5、经济系数最低的作物是()。
A.水稻B.马铃薯C.甜菜D.大豆6、谷类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特点是产量成分的()。
A.光合作用B.补偿能力C.相互抑制D.相互促进7、谷类作物小穗和小花的发育除受遗传影响外,最大影响因素是()。
A.种植密度B.水肥供给C.病虫危害D.环境条件8、作物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时期是()。
A.缓慢增长期B.指数增长期C.直线增长期D.减慢停止期9、作物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A.缓慢增长期B.指数增长期C.直线增长期D.减慢停止期10、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称为()。
A.相对生长率B.净同化率C.叶面积比率D.比叶面积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有()。
A.影响土壤肥力B.影响农田小气候C.改良土壤D.固定流沙E.保持水土2、影响植物蒸腾速度的因素有()。
A.植物的形态结构B.植物的生理类型C.温度D.气流E.土壤水分的有效性3、作物通过春化,其低温诱导的时期一般在作物感光前进行,可在()。
A.处于萌动状态的种子时期B.苗期C.花芽分化期D.开花期E.授粉期4、冷害造成作物死亡的原因有()。
A.细胞间隙结冰B.水分代谢失调C.酶促反应平衡被破坏D.原生质被撕裂E.物质代谢平衡被打乱5、土壤污染的类型有()。
A.固体废弃物污染B.水污染C.大气污染D.生物污染E.农业污染6、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
作物育种学试卷和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卷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712897960590c69ec37682.png)
作物育种学总论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品种:2、自交不亲和性:3、杂交种:4、育种目标:5、品种资源:6、选择育种:7、无性繁殖系:8、派生系统法:9、系统育种:10、自交系:1、生物进化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 、 和 。
与 是进化的内因与基础 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包括 、 、 三个方面。
3、依作物授粉方式不同作物、 作物和 作物。
4、一般将自然异交率 的为自花授粉作物,如 等作物;自然异交率 的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如 等作物;自然异交率 的为异花授粉作物,如 等作物。
5、自然异交率测定时,选用遗传简单的由 控制的性状作为标志性状。
通过选用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品种间异交情况进行测定。
一般作法为:选具 性状的品种作母本,用具纯合 性状的另一品种作父本。
按父、母本成间行或围绕式种植,任其自由授粉从 植株上收获种子,统计F1 群体中显性性状个体百分率即为自然异交率。
6、同一朵花中的花粉传到同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一株花粉传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都叫 ,由此引起的受精称 ,这样的植物称 。
7、雌蕊柱头接受异株的花粉受粉称 ,由此而产生的受精称 ,这样的植物称 。
8、同时依靠自花授粉与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植物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称,这种植物通常以授粉为主,授粉为辅。
9、具有完全花并能产生正常雌、雄蕊及正常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自花授粉不能结实的特性称。
10、植物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称为。
11、农作物的品种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和,简称。
12、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子,要有“三系”配套做基础,这里的“三系”是指、和。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2、棉花的繁殖方式是(),它是()作物,鄂杂棉10号是()品种。
A. 无性繁殖、常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B. 有性繁殖、常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C. 无性繁殖、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D. 有性繁殖、常异花授粉、杂交种品种3、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创始人是( )。
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期末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b0dd3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9.png)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201*-201*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科目:植物育种学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学号姓名年级专业10级农生、农信、农贸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0空,每空0.5分,共15分)1、自然异交率W4%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在50%〜100%之间的是典型的作物,自然异交率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作物。
2、现代化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是、、、适应机械化。
3、下列作物的品种间杂交第一代是否分离?(在空白处注明是或否)小麦;甘薯;玉米。
4、根据瓦维洛夫的学说,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因中心和中心。
5、杂交育种中,单交组合代分离最大,复交组合代分离最大。
6、((甲X乙)X甲〕X甲的杂交式中,甲为亲本,乙为亲本。
7、诱变育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育成大量和提供大量。
8、诱变育种的M1代应采取方法控制分蘖,只收获上的种子。
9、远缘杂交主要有两方面的障碍:和。
10、同源多倍体无论植株、器官还是细胞的最大特征是。
11、遗传的雄性不育分为:和两种类型。
12、环境胁迫可分为:、和三大类。
13、作(植)物抗病性机制有:、、和等。
14、根据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特征,可以将花粉败育分为:无花粉型、、圆败和染败等四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作物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培育符合()的新品种。
A.自然条件B.生产条件C.经济条件D.人类需要2、种质资源就是指作物的()。
A.所有品种B.地方品种C.新品种D. 一切基因资源3、水稻品种南种北引时,以()易于成功。
A.早熟品种B.晚熟品种C.高产品种D.所有品种4、自花授粉作物纯系会产生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有()。
A.自交分离B.基因杂合性C.基因型纯合化D.天然杂交和基因突变5、杂交育种后代的选育方法中,集团混合选择法是在()。
A.早代不选,Fj%代才开始选株建系B.分离世代每株只留一粒种子混合播种,^-%代才选取株建系C.在第一分离世代开始按成熟期,株高等相近类型归类,混收混播,至F4-F8代才选株建系D.分离世代选优株混收混播,^-%代才选取株建系6、在花粉培养中,所培养的外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
耕作学试卷
![耕作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d066d6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69.png)
耕作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5题)1. 耕作学:以研究合理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及其理论为其技术体系的学科2. 种植制度:由作物布局种植方式数值轮作倒茬等技术措施相互结合组成3. 单作:在一块土地上只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4. 间作:一茬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成行或成带(多行)间隔种植的方式。
5. 套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播种或栽植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6. 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
7. 连作:一年内或连年在同一块田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的种植方式。
8. 土壤耕作:保护农田不受或少受土壤侵蚀的一类耕作方法。
又称保土耕作法。
9. 耕作制度:P221是种植制度及有关技术措施的总称,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条件采用的种植方式。
如复种、套种等。
10. 种植制度: P37一个农业地区在一定时期或者几年内适应当地条件而形成的一整套农作物种植方式。
11. 复种: P70同一块土地上在一年内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茬)作物的种植制度,又称多次作。
12. 休闲: P71休闲,农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内耕而不种或不耕不种,使田地暂时空闲而自然恢复地力的一种农作措施。
13. 土壤培肥:通过人为措施提高土壤肥力的过程14. 耕法: P153农业耕作的方法15. 作物布局:P37指农作物的地域分布。
它包括各类农作物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地区内各类农作物的相互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1分,共8题)1. 简述农业生产的严格地域性。
P8在空间的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的地域,生产的结构品种和数量都不同。
成因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需要热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
不同的生物,生长发育要求的自然条件不同。
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形成明显的地域性要求;因地制宜。
2. 简述我国耕地质量不高的原因。
P1881.发生龟裂的土壤,说明土壤缺水,使得土壤颗粒无法连接在一起而出现裂缝,只需要补充水分就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2.沼泽地与1恰好相反,土壤水分过多使得土壤中的缝隙都是水分,空气含量极少,不适宜耐性差的植物生存,因此需要进行排水处理,降低土壤水分含量就可以改善土壤结构3.缓坡上的梯田,由于在开垦之时一般的地表植被不多,使得土壤中积累有机物(腐殖质)的含量不多,这不利于土壤的团粒形成,也不利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因此需要施农家肥,以改善土壤结构3. 简述通过耕作保持水土的基本方法。
农学考试历年试卷真题
![农学考试历年试卷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a7c5beb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1.png)
农学考试历年试卷真题农学考试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元素是:A. 氮、磷、钾B. 碳、氢、氧C. 钙、镁、硫D. 铁、锰、锌2. 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病害的类型?A. 真菌性病害B. 细菌性病害C. 病毒性病害D. 物理性病害3. 土壤肥力的三个主要指标是:A. 有机质含量、pH值、水分B. 氮、磷、钾含量C. 土壤质地、pH值、水分D. 土壤温度、pH值、有机质含量4.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A. 基因编辑B. 植物组织培养C. 人工授粉D. 转基因技术5. 农业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个不是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A. 植物多样性B.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C. 害虫多样性D. 土壤动物多样性6.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机械化的优点?A. 提高劳动生产率B. 减少人力成本C. 降低作物产量D. 提高作物品质7. 农业灌溉中,滴灌技术的主要优点是:A. 节省水资源B. 增加土壤侵蚀C. 增加灌溉成本D. 降低作物生长速度8. 以下哪个不是农作物轮作的主要目的?A. 改善土壤结构B. 减少病虫害C. 提高作物产量D. 增加作物种植面积9. 农业气象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A. 温度B. 光照C. 风速D. 土壤pH值10.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A. 经济效益优先B. 资源循环利用C. 生态系统平衡D. 社会公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______。
12. 土壤肥力的提高可以通过施用______来实现。
13. 农业机械化可以减少______,提高作业效率。
14. 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作物的______和______。
15.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______和______来增强。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17. 阐述农业灌溉中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其优势。
香料作物种植生物学特性研究考核试卷
![香料作物种植生物学特性研究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5a064b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c.png)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C
4. D
5. A
6. C
7. A
8. C
9. A
10. D
11. C
12. D
13. A
14. A
15. C
16. C
17. D
18. C
19. D
20. D
二、多选题
A.薄荷
B.罗勒
C.茴香
D.百里香
10.以下哪个不是香料作物的主要繁殖方式?()
A.播种
B.分株
C.扦插
D.组织培养
11.大部分香料作物的花色属于以下哪种类型?()
A.白色
B.黄色
C.蓝色
D.红色
12.以下哪种肥料适用于香料作物生长?()
A.高氮肥料
B.高磷肥料
C.高钾肥料
D.硼肥
13.香料作物中,哪种作物的种子发芽率较高?()
9.香料作物的________通常与其生长周期和繁殖方式有关。
10.在研究香料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时,________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所有香料作物都喜欢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
2.香料作物的种子发芽率与土壤湿度无关。()
C.适时施肥
D.合理灌溉
18.以下哪些作物适宜在砂质土壤中种植?()
A.薄荷
B.罗勒
C.香菜
D.大蒜
19.以下哪些条件会影响香料作物的品质?()
A.收获时间
B.加工方法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经济学分析考核试卷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经济学分析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4df0c5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b.png)
2.结合实际案例,阐述生物防治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请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政府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需要发挥作用,并讨论政府可能的干预措施及其效果。()
4.针对某一特定农作物病虫害,设计一个包括预防、监测和控制的综合防治方案,并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评估该方案的有效性。()
A.农作物为生活必需品
B.农作物为奢侈品
C.农民收入较高
D.农民对病虫害防治意识较低
18.以下哪个因素可能导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需求增加?()
A.农药价格下降
B.农作物价格上涨
C.病虫害发生程度加重
D.所有以上因素
19.以下哪个措施有助于减少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对环境的影响?()
A.采用高效低毒农药
B.增加农药施用量
D.农药残留标准的变化
20.以下哪些情况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公共投资可能会增加?(")
A.病虫害大规模爆发
B.病虫害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C.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D.社会对环保和食品安全关注度提高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在经济学中,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____成本。()
9.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下降?()
A.农药施用不当
B.病虫害抗药性增强
C.防治时间不合适
D.农药质量不合格
10.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农民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的选择?()
A.防治成本
B.病虫害发生程度
C.农民收入水平
D.政府政策支持
土壤肥料学作物营养原理试卷(练习题库)(2023版)
![土壤肥料学作物营养原理试卷(练习题库)(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d2295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b.png)
土壤肥料学作物营养原理试卷(练习题库)1、根据吸收养分的能力大小,作物可分为()、()和()3种类型。
2、根据是否直接消耗代谢能量,作物根系吸收养分分为O和()。
3、进入根系的养分,极少一部分(),大部分()。
4、对于整个根系来说,养分首先进入(),然后进入(),主要是由于O 的阻隔,养分不能直接到达中柱。
O5、根外营养也称()。
6、土壤中的养分一般首先到达(),然后才()。
7、养分在作物体内短距离运输依靠(),而长距离运输依靠()。
8、什么是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生长有哪些必需的营养元素?9、介绍土壤中的养分到达根表面的途径。
10、介绍养分进入根内部的途径。
11、请介绍作物的根外营养。
12、说明作物营养的阶段性以及吸收养分的关键时期°13、作物体内的元素组成及含量14、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15、营养元素目前发现的有16、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功能17、作物有益营养元素18、营养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9>转运子(Transporter)20、根边缘细胞及其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21、根边缘细胞的作用22、根系吸收的养分有如下途径23、离子的分隔作用24、养分在组织水平上的运输25、养分在组织水平上的路线26、离子进入木质部的机理27、养分的再运转28、养分运输的调节29、根部的反馈调节30、长期效应31、短期效应32、尿素可以被直接吸收两个观点33、个运输系统34、热力学估算1ATS总是有效的35、磷肥的种类36、缺磷对根的影响37、磷酸盐的转运38、植物根形态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变化39、促进光合作用40、激活酶的活性41、调控气孔运动42、增强植物的抗逆性43、提高作物品质44、缺素症状45、稳固细胞壁46、促进细胞伸长47、稳定细胞膜48、信息传递49、缺乏症状50、钙的营养功能51、钙的缺乏症状52、S的营养功能53、s的缺乏症状54、Fe的营养功能55、铁缺乏56、亚铁的毒害57、硼缺乏58、> 镒中毒59、生理功能60、缺铜症状,植物体内61、铜中毒症状表现为62、Zn生理功能63、缺锌症状64、Mo生理功能65、缺Mo症状66、植物不喜欢Na的原因:67、产生低的内部水势能68> 超累积植物(Superaccumu1ator)69、具有植物修复的理想植物应具备70、养分离子向根部迁移71、截获72、质流73、扩散74、试述植物通过哪些适应性机制来应答对环境养分缺乏的胁迫?75、P1antnutrition76、钙调蛋白77、离子泵78、植物筛管运输的主要物质O79、下列哪些器官可称为可逆库O80、与植物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密切的矿质元素O81、剪去枝上的一部分叶片,保留下来的叶片其光合速率O82、光合放氧反应不可缺少的元素是O83、下列哪种元素在禾本科植物含量很高,特别是集中在茎叶的表皮层细胞,可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和抗倒伏O84、果树的小叶病和丛叶症是由于缺乏元素O85、植物体内P分布不均,下列哪种器官含P量相对较少的O86、用植物燃烧后的灰分和蒸储水配成溶液培养同种植物的幼苗,不久后出现缺锌症,如果在培养液加入下列哪些盐分87、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离子进入植物细胞内,需要依次经过O①交换吸附②扩散③主动运输④质流88、对绿色植物自身来说,制约其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因素有O①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弱②根细胞内细胞液浓度③植89、把用培养液培养的黄瓜,从光下移到暗处,黄瓜对水的吸收减少,而同一时间对K的吸收有所增强,这说明O90、为确定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所必须,用缺少该元素的营养液进行培养, 应该()91、植物体内有机质移动的方向O92、简述氮的生理功能及其缺素症状93、简述植物缺铁症状以及其反应机理94、简述根系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95、如何理解离子吸收“饱和效应”和“离子竞争性抑制”两现象是离子跨膜运输的载体学说的有力证据?96、铝对植物毒害机理与适应机制97、镂态氮肥深施为什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98、种植绿肥在培肥改土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棉花
B.向日葵
C.大豆
D.烟草
14.一个单产水平在 1.5 吨/公顷的玉米高产农田,其光能利用率大约是________。
A.0.1%
B.0.4%
C.0.7%
D.1.0%
15.海拔高度每上升 100 米,年平均温
C.0.6℃
D.0.9℃
四、简答题(共 45 分) 1.作物节肥高产的主要途径有哪些?(6 分) 2.根据叶片着生节位、特征、生理功能,玉米叶分为哪四组?每组光合产物供应中心各 是什么?(7 分) 3.简述作物籽粒败育的生理原因。(7 分) 4.作物抵抗盐害有哪些方式?(6 分) 5.作物复合群体的竞争与互补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7 分) 6.多熟种植的主要作用是什么?(6 分) 7.顶级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有哪些?(6 分)
时引起________。
A.气孔开度变小、蒸腾变弱
B.气孔开度变小、蒸腾不变
C.气孔开度不变、蒸腾变弱
D.气孔开度和蒸腾都不变
7.作物叶片在生长到完全展开的________时,即停止输入同化物,开始输出同化物。
A.30%
B.30%~60%
C.60%~90%
D.90%以上
8.在矿质营养中,________对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一般是随其施用量的提高籽粒蛋白
绝密★启用前
2009 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作物学试卷
Ⅰ.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子试卷 Ⅱ.作物遗传育种学子试卷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包括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和作物遗传育种学两个子试卷,考生根据 所学专业任选一子试卷作答,多选者只按首选计分。
2. 请考生务必将本人考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 考生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
5.作物成熟
7.生物种群
8.作物复合群体
10.种植指数
3.竞争 6.耐逆性 9.种植制度
二、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20 分) 1.广义的作物是指________,狭义的作物是指________。 2.作物产量包括________产量和________产量;收获指数是指________。 3.就作物对温度的反应特性讲,棉花属于________作物,油菜属于________作物。 4.玉米“三攻”追肥技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麦类作物从低海拨向高海拔引种生育期变________,稻类作物由高纬度向低纬度引种 生育期变________。 6.棉花和大豆的生殖器官都是植株外围比内围脱落多,上部比下部果枝(或节)脱落多; 这是因为上部果枝或远离主茎的外围果节上的生殖器官分化________,发育时间 ________。 7.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决定于________作用与________作用,因此任何影响这 些过程的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 WUE。 8.作物叶片的衰老在形态上的表现是黄化,在生理特性上主要是________含量的急剧降 低,叶片含氮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下降;而可溶性蛋白质的大约 50%是________ 酶。 9.干旱胁迫下,植物激素________含量增加可诱导叶片气孔关闭,防止过度失水;也可 增加根部的导水率,对作物的抗旱性有较大影响。 10.作物的冷害包括________冷害、________冷害和________冷害三种类型。 11.按照我国农业综合区划,年降水量在 250mm 以下、干燥度>4.0 的为________地区; 年降水量在 250~500mm、干燥度 1.5~4.0 的为________地区;年降水量在 500~ 1000mm、干燥度 1.0~1.5 的为________地区;年降水量在 1000mm 以上、干燥度<1.0 的为________地区。 12.按照生物种群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分为________分布、________分布和________分 布三种类型。 作物学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普通常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适期播种冬前积温要求是________℃。
A.200~300
B.300~400
C.400~500
D.500~600
2.北京地区夏玉米雌穗分化开始时叶龄指数为________。
A.25%
B.30%
C.40%
D.60%
3.水稻地膜覆盖旱育秧的揭膜时间为播后________天。
13.从耕作制度历史演变规律看,一般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四个阶段。
14.光能利用率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要素组成。 15.土壤质地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类,对多数作物以________为最佳。
A.3~5
B.5~7
C.7~9
D.9~11
4.通过建立合理的油菜结角层结构来提高收获指数,每亩总果序数应为________左右。
A.4×104
B.6×104
C.8×104
D.10×104
5.禾谷类作物主茎叶龄和叶腋出生分蘖的关系一般为________。
A.n-1
B.n-2
C.n-3
D.n-4
6.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当水分供不应求、收不付支时,作物体水分平衡为负值,这
A.喜冷凉
B.喜温暖
C.喜高温
D.亚热带作物
11.比较而言,下列作物中必须采取轮作才能获得正常产量的作物是________。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西瓜
12.下列作物中属于典型C3作物的是________。
A.玉米
B.高粱
C.甘蔗
D.棉花
13.比较而言,下列作物中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的是________。
的答案一律无效。 4. 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
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作物学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Ⅰ.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子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作物的长势
2.同位器官与同伸器官
4.光合有效辐射
质含量提高,产量也有所提高,但超过一定量后,在蛋白质含量提高的同时,产量有
可能降低。
A.氮
B.磷
C.钾
D.钼
作物学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9.亚热带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要求的≥10°积温为________。
A.2500°以上
B.3500°以上
C.4500°以上
D.5500°以上
10.大豆的温度适应性特点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