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期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儿童腹膜后肿瘤累及重要血管的手术处理

儿童腹膜后肿瘤累及重要血管的手术处理
p si l r u g o so uf l r s tle e t n fh i h o t - e i n a mo s no e tg . o sbe o re n l lg o s oa s ei te h l o d e r p rt e lu r n a e f s tf i t r oo c d r o o t i s
c i rnw t v so r e e s l. eh d 7c s s f hl h o t 】 p r 0 e lu r icu i g 2 a e f h l e i i a in o a g s es M t o s 4 a e c i o d 一 e i n a t m0 s n l d n s s d hn tl v o d r ( t 2 c o n u o lso , a e o g n l c tma n 9c s s f in S u ro ti e n sa e rs tt le e t nw t h e r ba tma 6e s s f a gi y0 a d1 a e o W h ’t mo , b an do e t g go s oa r s ci 0 o i ht e g i eo s ua k ltl a in a dmu t l n p lt n o l td v s es u d f Va c lr e eai t n l p ema i uai f ea e e s l S z o i o r .Re u t ie yt ec n e t f s l Gu d d b o c p s h o
儿 童腹膜后肿瘤 累及重要血管 的手术处理
刘洲禄 肖元宏 陈迪祥 王 政 彭 少林 苏 刚 刘贵麟
【 要 】 目的 总结儿童常见腹膜后肿瘤累及重要血管时的手术处理经验。 方法 摘

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

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Ⅰ-Ⅱ期)临床路径一、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Ⅰ-Ⅱ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Ⅰ-Ⅱ期)(ICD-10:D36.153)。

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ICD-9:54.40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小儿外科学》(第5版,蔡威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1.临床表现:腹部肿块,可有腹痛,可有儿茶酚胺代谢(VMA/HVA)异常及相应并发症状或血管活性物质增多导致的相应并发症。

2.体格检查:上腹部肿块;表面光滑,质硬,无压痛。

3.辅助检查:腹部超声、胸部、腹部、盆腔增强CT,建议三维成像检查明确肿瘤位置,并符合Ⅰ-Ⅱ期肿瘤,MRI 可用于检查周围组织浸润及转移。

选择性行PET/CT检查。

4.手术情况:术中探查和完整切除情况符合Ⅰ-Ⅱ期肿瘤。

5.术后病理证实切缘阴性或仅有镜下残留。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小儿外科学》(第5版,蔡威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ICD-9:54.4003)(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神经母细胞瘤疾病编码(ICD-10:D36.153)术前评估属Ⅰ-Ⅱ期病例,可行手术切除。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术前评估属Ⅲ、Ⅳ、ⅣS期者不进入路径:如肿瘤巨大、区域淋巴结受累、术前发现骨髓转移、骨转移或其他位置有远处转移、发现基于影像学定义的危险因子,估计肿瘤无法切除等;或术中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乳糜漏等情况需要进一步治疗。

神经母细胞瘤37例临床分析

神经母细胞瘤37例临床分析

Cl i a a y i f3 te t t u o l so a i c lAn l sso 7 Pa in swi Ne r b a t m n h
Y —e gLn Qa—a i , u — i i i n i , iodnLu1 Y nf a 。 n , 2 eX
【 摘要 】 背景 与 目的 : 神经 母 细胞 瘤是 儿 童的 常见 肿瘤 , 预后差 。本 研究 探 讨神 经母 细 胞瘤 (erbatm ,B nu ls a ) o 0 N
的 临床 特 征 、 治疗 方法 及 预后 。 方法 : 1 9 年 6 至 2 0 年 1 月 中山 大学 肿 瘤 防治 中 心收 治 的 3 例 神 经母 对 98 月 07 1 7 细 胞瘤 患 者 的临床 表 现 、 治疗 方法 、 治疗疗 效 及不 良预后 因素 进行 分 析 ; 用 K pa - ee 法计 算全 组 生 存 率 . 采 a ln M ir 组 间 比较 用 lg rn o —a k检 验 , 采 用 C x模型 进 行多 因素 分析 。 并 o 结果 :7例患 者 中男 女 比例 为 2 :, 3 . 1 中位 年龄 4岁 : 7 常
po u ain a d r mans ci c l hal n e. e p o n ss f e p l t n e i a lnia c le g Th r g o i o n umbl tm a i h t rg n o o s a o s e eo e e us rngn fo a ig r m
1 Sa e a oa r n o g o tenC ia G agh u 5 0 6 P R C ia . t eK yLb r oyo O el yi S uh r hn, un zo , 1 0  ̄ . . hn t t f o n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PPT课件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PPT课件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2019/11/27
.
1
病例3
• 男,6y • 门诊患者,发现腹部肿块
2019/11/27
.
2
2019/11/27
.
3
2019/11/27
.
4
• 病理:神经母细胞瘤
2019/11/27
.
5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 (RNB )
临床要点:
RNB是一种胚胎性肿瘤,来源于未分化的交感神经节细胞,是小儿最常见的恶 性实体肿瘤之一。肾上腺、腹膜后脊柱旁、后纵隔、盆腔和颈部都可发生。发生 于腹膜后的NB约2/3位于肾上腺髓质。临床上以5岁以下小儿多见,一般情况较 差,贫血貌,可有发热,较早出现转移,表现为头部包块、眼球突出、肝大、四 肢痛等。90%-95%尿香草扁桃酸(VMA)和高香草酸(HVA)升高,是诊断本 病的重要指标。
2019/11/27
.
6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 (RNB )
• 影像要点:
• CT:75%-80%患者出现钙化,其中沙砾状钙化较为特征。瘤体向周围浸润生 长,易侵犯肾脏,并包绕大血管及其主要分支,称为“血管包埋征”,是与其他 腹膜后恶性肿瘤不同之处,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可更清晰显示大血管包埋征。 病变早期就可侵犯周围淋巴结,可见淋巴结肿大或钙化。远处转移可发生于骨、 头颅、肝、皮肤、胸部等。
2019/11/27
.
8
鉴别诊断
• 神经节细胞瘤:与本病同源,好发部位相近,密度均匀, 很少出现囊变坏死,对周围血管以推挤为主。
2019/11/27
.
9
鉴别诊断
• 腹膜后脂肪瘤 • 畸胎瘤
2019/11/27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修改版课件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修改版课件

治疗与康复
1
手术切除
早期手术切除是治疗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主要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
辅助治疗
术后化疗、放疗和免疫疗法可以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3
康复
康复过程包括医学遵循、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和心对 患者的身体及心理健康产生 长期影响。
病因与发病机制
1 基因突变与遗传因素
一些基因突变与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生有关,遗传因素也是该病的重要因素。
2 病理生理过程
神经母细胞的异常增殖和生长导致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形成。
3 诱发因素和风险因素
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或环境因素可能增加患上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风险。
临床表现与诊断
常见症状和体征
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 腹部肿块 • 腹痛和不适 • 压迫性症状,如便秘或尿频
• 超声、CT和MRI可以帮 助发现和定位肿瘤
• 血液和尿液检查可以提 供额外的诊断信息
确诊的标准和方法
• 活检是确诊腹膜后神经 母细胞瘤的主要方法
• 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 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进行诊断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但具有严重影响的肿瘤,发生在腹膜后区域。 本课件将介绍该病的背景、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以及治疗与 康复。
背景介绍
什么是腹膜后神经母细 胞瘤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 恶性肿瘤,起源于神经母细 胞。
发病率和患者特征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在儿童 和年轻人中发病率较高,有 一定遗传倾向。

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

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

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一、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ICD-10:Z51.102)行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Z51.102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化疗)疾病编码。

2.已排除患儿复发及恶病质等。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化疗前准备1-2天。

一.必需的检查项目:1、确诊检查(1)病理检查:肿块切除,切开活检或穿刺活检;(2)骨髓涂片或活检、基于GD2免疫细胞学检测;(3)24 h尿VMA或HVA定量(必要时留置导尿);(4)影像学依据;(5)血NSE。

2、分期检查(1)胸部CT增强;(2)腹部及盆腔增强CT,B型超声;(3)眼球B型超声(选择性);(4)ECT全身骨扫描;(5)髂后骨髓涂片+MD 检测;(6)MRI;(7)PET-CT(选择性)。

3、基因分子检测(1)N—MYC扩增倍数;(2)DNA倍性;(3)lp缺失(选择性);(4)1lq缺失(选择性)。

4、各脏器功能检查(1)全血象;(2)肝肾功能,电解质;(3)血清LDH;(4)EEG,EKG;(5)流病检测;(6)听力检查。

二、危险度分级低危:①所有1期;②<1岁所有2期;③>1岁MYCN未扩增2期;④>1岁,MYCN虽扩增但INPC为预后良好型2期;⑤MYCN未扩增,INPC 为预后良好型且DNA为多倍体4S期。

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CT特征分析

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CT特征分析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4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C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 h i l d r e n w i t h r e t r o p e r i t o n e a l n e u r o h l a s t o ma a n d t o
i n h o mo g e n e o u s d e n s i t y ,s h a p e w a s i r r e g u l a r ,n e c r o s i s wa s c o mmo n ,a n d c a l c i i f c a t i o n wa s i d e n t i i f e d i n 3 3 e a s e s .Va g u e
病灶 , 其 余 均 为单 发 。 瘤体多 巨大 , 形 态 不规 则 , 密度不均 不 清 ,
1 5例 界 限 清 晰 。 增 强 后 大 多 数 肿 瘤 呈 轻 至 中 度不 均 匀 强 化 , 发 现 腹 膜 后 淋 巴结 转 移 8例 , 颈 部 淋 巴 结 转 移 3例 。 肿
【 关键词】 腹膜后 ; 神经母细胞瘤 ; 体层摄影术 , X线 计 算 机 ; 儿 童 D O I : 1 0 . 3 8 7 4  ̄ . i s s n . 1 6 7 4 - 1 8 9 7 . 2 0 1 4 . 0 2 . L 0 2 0 2
C T f e a t u r e s o f r e t r o p e r i t o n e a l h e u r o b l a s t o ma i n c h i l d r e n L I U J i n g h u a , Z HU Z h e n , Z H A N G J i , S H I Q i n g . I ma g i n g

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

儿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
Ch n ia
【 sr c】Ob et eT n lz h T c aatr t so hlrnw t erp ro e l e rbatmaa dt vlaete Ab ta t jci oa a eteC h rcei i fc i e i rt ei n a n uo ls n oeau t h v y sc d h o t o
水 合 氯醛 05 m /g灌 肠 , 多 不超 过 1 . Lk 最 0mL, 部 病 例 均 行 全
平 扫 及增 强 扫描 。增 强 : 采用 非 离 子 型对 比剂 欧 乃派 克 使 用
高压 注 射 器 经 肘 静 脉 注 入 , ( .~ .)mLk 按 1 20 5 /g给予 , 射 速 注 率 (~ ) /。 2 3 mLs

医学影像 ・
22 4 第 0 第0 0年 月 5 l 1 卷 期
儿童腹 膜 后神经母 细胞 瘤 的 C T特征 及诊 断价值
蒋 光 仲
广 西壮 族 自治 区桂林 市 妇女 儿 童 医 院放射 科 , 西桂 林 广
5 10 40 1
[ 要】目的 探讨 腹 膜后 神 经 母细 胞 瘤 的 C 摘 T特征 及诊 断 价值 。 方 法 回顾 性分 析 2 5例 经手 术 、活检 和 病 理证 实 为 儿 童腹 膜 后 神经 母 细 胞 瘤 的 C T征 象 。 结 果 肿 瘤 位 于右 侧 1 例 , 侧 1 1 左 4例 , 中原 发 于 。 其 肾上腺 1 9例 , 旁 交 感 椎
痛 、 频 、 急 、 热 、 关 节疼 痛 、 尿 尿 发 骨 消瘦 及 贫血 等 。 尿 3 甲 一
9 2 中 国现 代 医 生 CH N ・ RN DOC OR I A MODE T

腹膜后多发性复合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腹膜后多发性复合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 % ) S a i nsda lfc o psegnl nuols m vnul . ept n id9motsae 5 . oiw sd goe s t a cm oi agi erbat aeetay T ai t e n tr t a mu i l o t o o l h e d hl
C re o d n uh r XI o rs n ig a to : ANG Hu E i :i n h a 2 @ h t i c m p a, ma l x a g u 8 0 o ma l o .
【 bt c】 O jcv T vsgtt li pt l i f t e adp go ijde et f uic A s at r bete o nei e h cn oa o g a r n r nsc ugm n o m hf a i i ta e ic h o ce u s o t ol
b e ig o e sg n l n u e n d a n s d a a g i e mma F u s e n r to e tn u ,d e e a h oh r w r u d d r g o e a in, o . o rma s si er p r o e m a h r d e c t e , e e f n u n p r t i o i o a d te b g e t o e a h r o t e u p r p l f r h i n y T e t re b g e s e o ss d o e v b r n h ig s n d e e t h p e oe o g t k d e . h h e i g r ma s s c n it f n r e f e i e i
s ae i sd s n n . r t t ge e i ig g

公布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和分级诊疗标准(2022版)

公布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和分级诊疗标准(2022版)

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一、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

〔二〕诊断依据。

依据(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疗专家共识〔2022年版〕)〔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肿瘤外科学组〕。

1. 确诊标准(以下两项之一):(1)肿瘤组织光镜下获得肯定的病理学诊断(以下检查可有可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镜检查、血清NSE或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升高);(2)骨髓抽吸涂片和活检发觉特征性神经母细胞(小圆细胞,呈巢状或菊花团状排列;抗GD2抗体染色阳性),并且伴有血清NSE或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升高。

2. INSS分期〔1〕局限性肿瘤,肉眼完全切除,伴有/无镜下残留,同侧与肿瘤非粘连性淋巴结镜下阴性(与原发肿瘤融合粘连并一并切除的淋巴结可以是阳性的)。

〔2A〕局限性病变,肉眼不完全切除,同侧与肿瘤非粘连性淋巴结镜下阴性。

〔2B〕局限性病变,肉眼完全或不完全切除,同侧与肿瘤非粘连性淋巴结镜下阳性,对侧肿大的淋巴结镜下阴性。

〔3〕无法切除的单侧肿瘤越过中线,地域性淋巴结阴性/阳性;单侧肿瘤未超越中线,对侧肿大淋巴结阳性;中线部位肿瘤,通过肿瘤直接侵fan(无法切除)或淋巴结转移方法向两侧延伸。

〔4〕任何原发肿瘤伴有远处淋巴结、骨髓、肝、皮肤和/或其他器官(除外4S期)播散。

〔4S〕原发肿瘤为局限病变(I、IIA或IIB期),并仅限于皮肤、肝和/或骨髓转移(限于年龄<1岁的婴儿),骨髓微量受累即骨髓穿刺或活检显示神经母细胞占全部有核细胞的比例<10%;如果行MIBG扫描,骨髓必须是阴性的)。

注:中线为脊柱,越过中线是指侵fan到或越过脊柱的对侧缘。

假设存在多发原发病变,按照受累范围最广的病变进行分期。

3. 危险度分组(COG)〔1〕低危:①全部1期;②<1岁全部2期;③>1岁MYCN未扩增2期;④>1岁,MYCN虽扩增但INPC为预后良好型2期;⑤MYCN未扩增,INPC为预后良好型且DNA 为多倍体4S期。

小儿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CT特征及鉴别诊断

小儿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CT特征及鉴别诊断
雷延成 王娅 宁 段 顺 生 董桂花 蔡金 华
摘 要 目的 : 讨 小儿 腹 膜 后 神 经 母 细 胞 瘤 的 C 探 T特 征 及 鉴 别诊 断 . 法 : . 方 回顾 性 分析 经 临床 和病 理 证 实 的 3 6 例 小儿 腹 膜 后 神 经 母 细 胞 瘤 的 C T特 征 , 结 合 临 床 、 理 进 行 观 察 分 析 。 结果 :6例 患儿 中检 出 3 并 病 3 9个 原 发 肿 瘤 。 肿 瘤 原 发 于 肾上腺 2 9例 , 旁 交 感神 经链 7例 肿 瘤 呈 类 圆形 或 不 规 则 形 . 中跨 中线 2 椎 其 2例 。 4例 肿 瘤 与 肾脏 对 3
坛 ,0 5 9 6 : 6 — 6 . 2 0 , ( ) 5 6 5 7
f 王潭枫, 6] 符永杰.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 临床 意 义 J . 用 医学 杂 志 ,0 8 2 ( 2 :99 3 6 . ]实 20 ,4 2 ) 35 — 90
在降低血清 H VD A的水平 , A C则只需及时戒 B .N 而 L 酒便 祛除 了病 因 , 不难 看 出前 者 要较后 者 难很 多 。 临床 工作 中经 常 发现 某 些 肝 硬 化 患 者 同 时存 在 慢 性 乙肝 和长期 大量 饮 酒史 . 而 在诊 断 时感 到力 不 从
[ ] Ma nR E, S rR G, C vn R h pdmioyo achl 3 n ma t oo i .T ee ie o g flooi l c l e i ae ] Achl e at,0 3 2 ( ) 29 2 9 i r s s J . l o R s l 2 0 ,7 3 :0 - 1. v de o He h 『 ] 高彩 平 , 4 彭燕 , 胡莲. 酒精性 肝硬化 6 0例临 床分析 [ ] 泸州 医 J. 学 院 学 报 .0 5 2 ( )5 2 54 2 0 ,8 6 :2 — 2 . [ 张季平 , 天. 5 例酒精 性肝 硬化 临床分 析 [] 基 层医学 论 5 高 18 J.

成人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

成人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

成人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
霍梦娟;徐小玲;刘岘;刘波;马泽兰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年(卷),期】2022(33)12
【摘要】病例女,28岁。

因“发现右中腹部肿物1月余”入院。

患者1月前顺产后发现右中腹部可触及一肿物,无腹痛、腹胀、血便等临床表现,否认高血压,现哺乳期。

体格检查:右中腹部触及一大小约5 cm×4 cm肿物,质地稍硬,推之不移。

实验室检查:香草扁桃酸(VMA)浓度:34.30 mg/24 h尿(参考值≤12.0),CA199:58.31 U/mL(参考值0.00~30.00),C-反应蛋白:8.88 mg/L(参考值0.00~6.00),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正常,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正常。

【总页数】2页(P904-905)
【作者】霍梦娟;徐小玲;刘岘;刘波;马泽兰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4;R814.42
【相关文献】
1.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2.后腹膜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2例并文献复习
3.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4.腹膜后结节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l 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5.成人型卵巢颗粒细胞瘤腹膜后复发一例并文献复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

小孩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路径一、合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的患儿,年纪小于 18 岁,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二、诊断依照依据《临床诊断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第一版社),《诸福棠适用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第一版社)1.体检:可有发热、疲备、食欲减退、关节痛苦、皮肤瘀斑、肝脾肿大、神经系统症状等。

2.血惯例、生化检查。

3.骨髓涂片或活检。

4.病理学检查:肿块切除、切开活检或穿刺活检。

5.VMA、NSE检测。

6.基因分子检测: N-MYC、染色体。

7.影像学检查、各脏器功能检查。

三、诊断标准1.肿瘤组织光镜下获取一定的病理学诊断2.骨髓涂片或活检发现特点性神经母细胞四、形态学分类(INPC)1.神经母细胞瘤(间质困穷):未分化的;弱分化的;分化中的。

2.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混淆型(间质丰富)。

3.节细胞神经瘤(间质优势):成熟中;成熟型。

4.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结节型(混淆型,间质丰富/ 优势和困穷)。

五、预后分类1.预后优秀型:<1.5 岁,弱分化或分化中的神经母细胞瘤,而且 MKI 为低度或中度; 1.5 ~ 5 岁,分化中的神经母细胞瘤,而且 MKI 为低度;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混淆型 ( Schwannian 间质丰富 ) ;节细胞神经瘤 ( Schwannian 间质优势 ) 。

2.预后不良型: <1.5 岁,未分化的或高度 MKI 神经母细胞;1.5 ~ 5 岁,未分化或弱分化神经母细胞瘤,或中度或高度MKI 神经母细胞瘤;≥ 5 岁的各样亚型神经母细胞瘤;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结节型 ( 混淆型, Schwannian 间质丰富 / 优势和困穷 ) 。

MKI 分为三级,低度(< 100/5000 );中度(< 100-200/5000 );高度(> 200/5000 )。

3. 鉴于影像学定义的危险因子(IDRFs)1)单侧病变,延长到两个间室;颈部 - 胸腔;胸腔 - 腹腔;腹腔- 盆腔。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摘要:目的探究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方法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患者38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分为参照组19例与研究组19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围术期护理;生活质量;;前言神经母细胞瘤即交感神经母细胞瘤,以多潜能交感肝细胞、神经嵴原始神经外胚层移行细胞为主要来源,高发于腹膜后、肾上腺髓质、下颈部、后纵膈、盆腔后壁等交感神经系统处,以婴幼儿为高发人群[1]。

临床在治疗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时多采用手术治疗,配合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护理效果。

本文将以38例患儿为对象,探究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术前及术后护理,详细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患者38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分为参照组19例与研究组19例。

参照组,男:女=9:10;年龄为4-12岁,平均为(7.18±1.45)。

研究组,男:女=11:8;年龄为3-11岁,平均为(7.25±1.32)。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在普通病房中实施保护性隔离,房间需定期通风,保持整洁、干净,指导患者的饮食,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树立自信心。

研究组实施围术期护理:术前,加强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培养患儿良好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勤洗手;消毒床上用品。

在术后,做好患者的保护性隔离措施,为患儿提供层流床。

加强感染预防护理:口腔护理,口腔需保持湿润,在饭前与饭后均需漱口,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使用软毛牙刷刷牙;鼻腔护理:鼻腔需保持清洁,不可抠闭孔,避免出血;做好肛周护理:大便需保持通畅,预防痔疮,内衣裤需勤更换,在睡前、便后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次15-20min,外阴与肛周需保持清洁;呼吸道护理:多饮水,且需多休息,室内需保持恒温恒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Ⅰ-Ⅱ期)临床路径
一、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Ⅰ-Ⅱ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Ⅰ-Ⅱ期)(ICD-10:D36.153)。

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ICD-9:54.40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小儿外科学》(第5版,蔡威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1.临床表现:腹部肿块,可伴腹痛,可有儿茶酚胺代谢(VMA/HVA)异常及相应并发症状或血管活性物质增多导致的相应并发症。

2.体格检查:上腹部肿块;表面光滑,质硬,无压痛。

3.辅助检查:腹部超声、胸部、腹部、盆腔增强CT,建议三维成像检查明确肿瘤位置,并符合Ⅰ-Ⅱ期肿瘤,MRI 可用于检查周围组织浸润及转移。

选择性行PET/CT检查。

4.手术情况:术中探查和完整切除情况符合Ⅰ-Ⅱ期肿瘤。

5.术后病理证实切缘阴性或仅有镜下残留。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小儿外科学》(第5版,蔡威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ICD-9:54.4003)
(四)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神经母细胞瘤疾病编码(ICD-10:D36.153)术前评估属Ⅰ-Ⅱ期病例,可行手术切除。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术前评估属Ⅲ、Ⅳ、ⅣS期者不进入路径:如肿瘤巨大、区域淋巴结受累、术前发现骨髓转移、骨转移或其他位置有远处转移、发现基于影像学定义的危险因子,估计肿瘤无法切除等;或术中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乳糜漏等情况需要进一步治疗。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

术前准备1–5天。

必需的检查项目: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凝血功能、血电解质、血气分析、肝功能、肾功能、VMA/HV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碱性磷酸酶(LDH)、铁蛋
白、感染性疾病筛查,根据病情可选择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项目;
2.胸部X线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3.腹部超声、CT(腹部增强+三维重建,肺部增强,盆腔增强);
4.骨髓穿刺涂片,神经母细胞瘤微量肿瘤病灶(MRD)检测;
5.必要时行核素骨扫描或PET/CT检查。

6.肿瘤N-myc扩增检查
7.根据具体实施条件,推荐检测DNA倍性,1p缺失和11q缺失。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并结合患儿病情决定选择。

2.药物治疗方案(推荐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药物)。

(八)手术。

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术中抗菌药物给药方法:静脉输入,切开皮肤前30min 开始给药,手术延长到3h以上或大量失血,补充一个剂量(用头孢曲松时无须追加剂量)。

3.手术方式:腹膜后肿瘤切除术。

4.手术内置物:无。

5.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

术后住院恢复7–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或其他检测异常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并根据患儿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

3.化疗:术后7-10天,根据石蜡切片病理结果,选择化疗方案。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进食良好,无腹胀,大、小便正常。

3.伤口愈合良好。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后病理提示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或“恶性畸胎瘤”等其他腹膜后恶性肿瘤致使治疗方案变更,围手术期并发症或化疗不良反应,造成住院时间延长或费用增加。

2.术中探查示区域淋巴结受累,周围血管、器官、组织受侵犯,或肿瘤无法完整切除,提示患儿已不属Ⅰ-Ⅱ期病例,
则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二、神经母细胞瘤(Ⅰ-Ⅱ期)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神经母细胞瘤(Ⅰ-Ⅱ期)(ICD-10:D36.153);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ICD-9:54.400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