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806机械设计基础】强化课程—机械原理共34页
华中科技大学806机械设计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专业课考试试题
第三题,轮系,轮系不是简单的轮系,拆分成三个基本轮系了。有点小 计算量。
四、设计题(10分)
题目给出了个汽车举升机构的图,让你分析这个图的特点,指出缺点, 给出改进意见。
五、填空题(20空,20分)
记得的几个是:
1.平键的平面尺寸是根据______确定。
2.动压滑动轴承的相对间隙越大,则承载能力越______,油的温升越 ______。
础考研真题(回忆版1)
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806机械设计基 础考研试题(回忆版2)
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806机械设计基 础考研真题
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806机械设计基 础考研真题
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806机械设计基 础考研真题
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806机械设计基 础考研真题
1部分 华科机械初试真题 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806机械设计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 机械原理
一、填空题
极位夹角,K的计算, , ,转速n的计算,飞轮应该放在高速轴,都 可以在指南上找到。
二、简答题
(1)渐开线怎么形成的12年原题 (2)平底从动件凸轮的压力角问题,又是原题 (3)还有一个不记得了 三、计算题
题。还要判断轴是什么类型?(心轴,传动轴,转轴)
3.十字滑块轴承适用于两轴有______位移的情况。
5.提高蜗轮蜗杆传动效率的办法有______和______。(两种)。
6.6302轴承是______轴承,如果当量动载荷增加一倍,则寿命是原来 的______。
7.Mca=根号M2+阿尔法T2,此公式中阿尔法是指______,若轴做单 向运转,且有冲击,则阿尔法的值为______。
8.保持标准直齿轮的d不变,增加齿数,则齿轮的齿面接触强度 ______,齿轮的齿根弯曲强度______。
【华中科技大学806机械设计基础】冲刺课程
2.2 冲刺备考建议
第一、熟读教材,把握重点 ,切记要熟悉教材。
2
第二、将《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考研指南》重新 过一遍。
3
1
第四,简答题填空题要注意记忆,判断题 要多积累,计算题重在掌握方法。
第三,演练真题,熟 悉考点,真题至少做 两遍。
4
万学教育海文专业课
第三部分、重难点详解
机械设计部分 机械原理部分
答案:对称脉动循环 -300MPa 300MPa 0
万学教育海文专业课
3.9.4 机构动力学典型例题
万学教育海文专业课
3.10.1 齿轮传动重要知识点
知识点关键词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
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计算载荷,各种载荷系 数的物理意义与影响因素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与齿根弯曲疲 劳强度计算,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和直齿锥齿轮传动的 计算特点
心轴、传动轴和转轴
轴与轴承的装配 万学教育海文专业课
3.13.2 轴的设计常考题型
常考题型
改错题 判断题
万学教育海文专业课
3.13.3 轴的设计典型例题
【例题1】图中为一对圆锥滚子轴承支承的轴系,齿轮油润滑,轴承脂 润滑,轴端装有联轴器。试指出图中的结构错误(在图中错误处写出 序号并在下半部改正,按序号简要说明错误的内容)(每指出一处,并 正确说明错误内容和改正的,得1 分,总分为10 分)
万学教育海文专业课
3.5.5 齿轮机构设计典型例题
【例题3】 一对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α=20°,m=2mm,ha*=1,z1=30, z2=50,现在根据运动要求z1改为29,而中心距和齿轮2仍保持不变,试求变位系数x1。 思路与解题技巧:改装后实际中心距等于由z1=30和z2=50这两个齿轮所确定的标准中心 距。首先求出啮合角α’,然后按无侧隙啮合方程式求出x1。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基础篇课件
第一章 概论-机械零件的强度
循环特征: r
min max
——表示应力变化的情况
对称循环 — r = -1; 脉动循环 — r = 0;
非对称循环 — r≠ 0 且 | r | ≠ 1; 静应力 — r = +1
用σr 表示循环特征为 r 的变应力。如 σ-1、σ0 等
平均应力: m
max
min
强度问题
刚度问题 耐磨性问题 稳定性问题
机械设计
第一章 概论-一般问题
零件的工作能力 —
不失效条件下零件的安全工作限度
这个限度通常是以零件承受载荷的大小来表示,
所以又常称为“承载能力”
吊钩最大起重量——50 kN 工作能力或承载能力——50 kN
50 kN
机械设计
第一章 概论-一般问题
二、承载能力判定条件(设计准则)
机械设计
其他通用零件
联 轴 器
第一章 概论
弹 簧
机 架
机械设计
专用零件
第一章 概论
活塞
曲轴
同一零件可能发生各种不同形式的失效
nF
轴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 断裂 塑性变形 过大弹性变形 共振
强度条件: 工作应力≤许用应力 σ≤ [σ] 或 τ≤ [τ]
刚度条件: 实际变形量≤许用变形量 y ≤[y]、 θ ≤[θ] 、φ ≤ [φ]
稳定性条件: 工作转速 n ≤许用转速 [n]
机械设计
三、机械零件的设计步骤
机械设计
第一章 概论-内容、性质及要求
四、学习方法
1、掌握零件设计时的共性
工作原理、结构、
受力分析、
类型、应用场合
失效形式
设计准则、 设计计算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基础PPT课件
灵巧机械手 航天飞机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 杨家军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是一门介绍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 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的技术基础课。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 杨家军
教学内容
1、研究机构的组成及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研究四种基本机构的特性和设计方法。
3、讨论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方法,如零部件 的工作能力、参数设计、结构设计、加工 工艺等。
工作载荷 名义载荷 计算载荷
——实际工作条件下的载荷 ——根据原动机功率求得的载荷
——对名义载荷进行修正得到的近似值
计算载荷
?
= K × 名义载荷
载荷系数
2、应力的分类
静应力 变应力
——不随时间改变或变化缓慢 ——随时间作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变化
变应力
稳定变应力——周期性循环变应力 非稳定变应力——非周期性循环变应力
作用原理、构思总体原理解及布局造型等等, 都是最具创造性的 工作 因此也是决定新产品开发成败与否的最关键阶段。 设计进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反馈循环的过程, 设计者在每一步都可 能获得新的信息, 从而反馈到前面的步骤。 因此, 一个出色的设计者往往要经历多次反复才能真正达到其最 优效果。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 杨家军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 杨家军
0.1.2 设计的原则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 杨家军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 杨家军
1、创新原则
创新概念 创新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
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产 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 或形式。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 杨家军
【案例分析】
洗
【华中科技大学806机械设计基础】强化课程—机械原理
答案: 1、偏心轮是由扩大转动副的结 果来实现的。 2、当极位夹角为零时,系数即 为1; 3、例如在双曲柄机构中,两个 曲柄的长度便不一样,因此曲柄不 一定是最短的。 4、解:在e=0的时间为常数。 5、e=0时,传动角为常数,e>0 时,传动角为变数偏心距为0时传 力效果较好;机构有急回特性,没 有死点
1.3 强化课程功能概述
2
第二,对考生在强化阶段专业课的复习提供了指导意见,
结合公共课的复习状态,从专业课的学习内容到学习进程
首先对目标院校及目标专业的初 试科目进行深度解析,梳理出有 效复习与考核范围。
管理,都提出了合理的学习规划方案。
第三,通过初试科目各章
3
节知识点深度剖析、重难
点总结和典型题练习,梳
【重难点6】斜齿轮的相关尺寸的计算
【重难点7】锥齿轮的相关概念 【重难点8】变位齿轮相关计算
3.5.3 齿轮机构设计典型题库
作业:
某传动装置采用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轮参数z1 = 20,
z2 = 54,m = 4mm,加工时误将箱体孔距镗大为a' =
150mm,齿轮尚末加工。 当采用斜齿圆柱齿轮进行补救时,求出其螺旋角β。
在试卷结构设计上,为了拉开区分度,试卷结构会按照学科专业特点,设 计多种题型、一定比例的题量和不同层级的难度。对考生来说,需要明确 知道该科目考试的题型种类、题量比例、各题型做题时间分配比例。此外, 更为重要的,从学科知识点上来说,考生更需要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点、 重点、难点、高频考点,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答案: 将齿轮改为斜齿轮,使中心距等于:
a m(z1 z2 ) / (2 cos ) 4 (20 54) / (2 cos ) 150
【2017年真题回忆】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基础》
【2017年真题回忆】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原理部分75分
1.判断题 2分*20 其中历年考过的原题有3个左右有6个左右是关于机械平衡的(就是杨家军2009年出版的机械原理上的)
2.计算题:1.自由度和机构杆组的拆分 2.变位齿轮(无侧隙啮合方程)
3.轮系计算题(指南上的原题)
4.设计题7分:设计一个能帮助残疾人吃饭生活自理的机构并做简要说明)
机械设计部分75分
1.填空题:10x2'
2.简答题:1.带传动中包角,预紧力,小带轮直径。
对皮带传动能力的影
响 2.已知两齿轮分齿形系数,修正系数和需用应力判断两齿轮的疲劳强度3.计算题:1.卷筒起重机(涉及到斜齿轮旋向的判断,蜗轮蜗杆旋向受力的判断,T2=T1Xi12Xη 及螺栓的受力分析和设计 2.圆锥滚子轴承的受力计算和寿命时间的计算
3.15分轴承的设计(已知轴系部件的一部分,设计并画出未知部分)。
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06机械设计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机械设
计基础》大纲
科目代码:806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机械设计基础(含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是一门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与拓展创新思维的技术基础课,课程重点考核常用机构和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简单的设计方法、机构选型、常用零部件强度计算、受力分析与结构设计,机构创新设计等,注重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及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卷时间:180分钟
3.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
1)常用机构的基本性质与设计方法,齿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构平衡与飞轮设计 40%
2)常用零部件的类型与特点、受力分析、强度计算与结构设计40%
3)机构创新设计及工程案例剖析20%
4.题型比例
1)概念题 20%。
华科考研806机械设计基础要点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机械设计基础》大纲科目代码:806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机械设计基础(含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是一门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与拓展创新思维的技术基础课,课程重点考核常用机构和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及其简单的设计方法、机构选型、常用零部件强度计算、受力分析与结构设计,机构创新设计等,注重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及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答卷时间:180分钟3.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1)常用机构的基本性质与设计方法,齿轮系传动比计算,机构平衡与飞轮设计 40% 2)常用零部件的类型与特点、受力分析、强度计算与结构设计 40% 3)机构创新设计及工程案例剖析 20% 4.题型比例1)概念题 20%2)计算题 30%3)设计题 30%4)综合题 20%第二部分考查要点12.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及机构自由度计算。
3.平面四杆机构设计中的共性问题;平面四杆机构运动设计的方法。
4.凸轮机构的类型与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的特点及基本尺寸的确定;平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的设计方法。
5.渐开线的性质;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机构和斜齿圆柱齿轮机构的尺寸计算;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机构的啮合特性;变位齿轮基本参数的确定与尺寸计算;直齿锥齿轮机构的特点。
6.齿轮系的类型与传动比的计算。
7.常用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及其应用;万向联轴节、螺旋机构的特点和应用;组合机构的性能和特点。
8.机构平衡的基本方法与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9. 机构及其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方法与步骤;运动循环图。
10.机构构型与基于功能原理的机构创新设计,工程案例剖析。
11. 机械零件疲劳失效特点;不同应力循环下的机械零件疲劳强度计算方法;机械设计中的载荷及应力的分类。
12.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直齿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齿轮的接触强度及弯曲强度的计算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806机械设计基础】重点复习章节知识点统计
华中科技大学806机械设计基础(重点复习章节知识点统计)第一部分:知识系统总结第一本书《机械设计》本书(西工大版《机械设计(第八版)》)总计包括5个篇章、10个章节,占考试总分的60%,其中重点章节是5、8、10、11、13,在复习此本书时,应该把重点放在齿轮、滚动轴承和螺纹连接三大部分上。
另外,其他章节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比较零碎,建议大家要花一定的时间来记忆这部分内容。
篇章篇章名称重点难点必考点考试题型分值第1篇总论√√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第5章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计算题、填空题、判断题第6章健、花键、无键连接和销连接√填空题、判断题第8章带传动√√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第9章链传动√填空题、判断题第10章齿轮传动√√√计算题、问答题、判断题第11章蜗杆传动√√判断题、设计题、计算题第12章滑动轴承√√√计算题、填空题第13章滚动轴承√√√计算题、填空题、画图题第14章联轴器和离合器√判断题、填空题第15章轴√√判断题、设计题、画图题第16章弹簧设计√填空题、判断题常考知识点汇总:序号知识点细分难易程度(最大为★★★)1 总论机械设计中的强度问题★摩擦类型、膜厚比、粘度★★载荷及应力的分类★★2 连接螺纹连接结构设计★★螺纹连接设计校核★★★平健的代号、健的位置布置★★3 扰性传动带传动带传动应力分析★★弹性滑动★★链传动代号、特点★运动不均匀性★★4 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及计算★★齿轮传动的强度校核准则★★★5 蜗杆传动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强度计算★6 滑动轴承动压油膜的形成条件★★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液体摩擦动压向心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7 滚动轴承轴承类型及代号★★基本额定寿命和基本额定动载荷概念★★★轴承当量动载荷概念及计算★★轴承轴向载荷的计算★★★轴承的设计校核★★★8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联轴器的类型及特点★★联轴器的选择及计算★★常见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特点及选择★9 轴零件的轴向固定★★零件的周向固定★★轴的强度校核条件★★★轴的分类★★10 弹簧设计弹簧的类型、设计约束条件,参数对弹簧的影响★第二本书《机械原理》本书总计包括8个章节,占考试总分的45%,其中重点章节是2、4、5、6,在复习此本书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平面连杆结构共性、齿轮和轮系三大部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