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练习题
初中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拓展阅读及答案解析.
![初中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拓展阅读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e35cb37c1cfad6195fa754.png)
《安塞腰鼓》类文阅读安塞听鼓声霍竹山①何其雄壮威风哉!走进节日的安塞,走进世界上最厚实的黄土地,便走进了鼓声的欢快与激烈。
②世界上哪有如此豪放热烈的鼓声——气势磅礴,刚劲奔放,令闻鼓者热血沸腾,手舞足蹈。
恨不能有千万只耳朵,听鼓点的激情;恨不能长千万双眼睛,看鼓槌的狂热。
在腾腾沓沓的鼓声中,山峦开始扭动身姿,树木开始舒展筋骨,河水开始倒流,天空开始旋转。
③静谧。
平日里,黄土地就像一幅贴在窗户上的窗花,恬静得不发一丁点的声息。
一朵山丹丹花儿在背坡上,静静悄悄开了,又悄悄静静谢了;一只羊儿默默地啃着无言的地皮,犄角上升起了太阳,又落下了月亮。
静谧的山线,静谧的草木,静谧的窑洞……④但在节日里,当一杆丈余长的铜唢呐闪亮地举向天穹,高亢地轰鸣时,一切顿时变了。
⑤一声山崩地裂的吼声,八百个拢羊肚手巾,身着羊皮大褂,腰系红绸,腿扎绑带,英姿勃勃的汉子在雄壮的鼓声中,潮水一样涌出。
打、踢、跨、跺,虎虎生威;收、放、弛、张,刚柔相济。
鼓人合一,人随鼓舞;人鼓一体,鼓随人欢。
鼓声急促,人似骏马奔腾;鼓声沉缓,人若雁落平沙。
节奏清亮时,好像游鱼戏水,鼓手是那样的潇洒自如;节奏浑沉时,仿佛风卷落叶,鼓声是如此的刚劲激昂。
过裆鼓阳刚雄劲,若鹰击长空;缠腰鼓优美大方,若燕语绕梁;下岔鼓豪迈粗犷,若平地滚雷;飞燕鼓气贯长虹,若鱼跃龙门……在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上,这气吞山河的安塞腰鼓,这八百剽悍的陕北汉子,让我们体验“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英雄气概。
⑥在黄土高坡上,由于场地的限制,打腰鼓的汉子只有百八十人。
鼓声野野的,在空阔的高原上荡来荡去,声传百里,这自然是另一番情趣了。
鼓声时而飞瀑跌谷,震人心魄;时而鸟鸣林间,悦耳动听;时而雾锁荒山,无声有声;时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时而“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十字步、劳动步、平侧蹬、双腿蹬,鼓点清脆,好似金鸡三点头;单过街、双过街、正八字、倒八字,鼓声密集,恰如骤雨扫屋檐——这野野的鼓声,让我们领略“尘埃遮高山,甲兵怒冲天”的征伐场面。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4af328d804d2b160a4ec05f.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1. 下列各句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jī)绊,容不得闭塞(sāi)。
B.名人强(qiǎng)词夺理,叫作雄(xióng)辩,凡人就是狡辩了。
C.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qiǎo)无声息地坍(dān)塌了。
D.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shèng)满了没(mò)收来的醋栗。
2. 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比喻)B.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排比)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设问)3. 下列对课文《安塞腰鼓》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保持着快速的节奏。
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B.安塞腰鼓有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以及震撼人心的力量。
C.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D.本文以陕北人民的性格特征为线索,写出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4. 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近不惑,他回首与书法相伴的三十载,在对人生充满种种了悟的同时,于书法艺术也有一种大彻大悟的释然之感。
B.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C.在这次的读书活动中,语文名师就如何有效阅读的话题说长道短,同学们深感受益匪浅。
D.这幅苏绣作品真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5. 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
()(2)隆隆隆隆的严竣的思索。
()(3)落日照大旗,马鸣风箫箫!()6.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或读拼音写汉字。
亢奋()戛然()晦暗()蓦然()渺远()rǒng杂()震hàn()jī绊()磅bó()tián静()7.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随堂检测卷】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3 安塞腰鼓
![【随堂检测卷】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3 安塞腰鼓](https://img.taocdn.com/s3/m/512723e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1f.png)
3 安塞腰鼓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5小题)1.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xǐng 不惮.dàn 撺.掇chuàn 蕴.藻yùnB.恬.静tián 晦.暗huì冗.杂rǒng 戛.然jiáC.羯.鼓jié铮铮.zhèn 花坞.wù霍.然huàD.戏谑.xuè粗犷.kuàng 作孽.niè屈.从qū2.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A.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B.我们认真倾听了他那慈祥的面容和感人的报告。
C.参加这次义务劳动的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学生、妇女和小孩。
D.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都在仔细地检查天气的变化。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B.不少学者认为,《襄阳好风日》地方教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C.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
D.我国多位外交官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利比亚,成功解救了我国在利公民。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有一种符号,万千个方块,数千年发展,传承着中华文化,傲视着世界文明——这就是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千年来,它为国人提供精神支撑,丰盈着我们的灵魂,砥砺着我们的情操。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珍爱汉字,写好汉字,传承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①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是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有力媒介②即便到了计算机时代,依然是中华文化勇于变革、积极进取精神的缩影③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精巧符号,创生至今,不管语音如何变化,结构都基本稳定④不仅如此,汉字还是充满活力的文字系统,它经历了各种字体的发展演变A.③④①②B.②③①④C.④②①③D.③①④②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蹦跳闪射瞳仁震憾B.束缚恬静闭塞困倦C.严俊搏击磅礴战栗D.幅射渺远璇转凝聚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6.填空。
【★】2023-2024学年初中人教部编版8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第3课 安塞腰鼓》(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初中人教部编版8年级下册语文课时练《第3课 安塞腰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e3714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b.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3.安塞腰鼓》课时练一、积累运用(24分)1.阅读选段,完成(1)~(2)题。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zào 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jiàn 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
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换。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亢.( )奋 战栗.( ) zào ( )热 飞jiàn ( )(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2分)2.下列句中横线上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3分) (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 了、 了、 了的那么一股劲!A .撞开 冲破 挣脱B .冲破 挣脱 撞开C .挣脱 冲破 撞开D .冲破 撞开 挣脱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B .“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老师说:“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
”C .“安塞腰鼓豪放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老师充满激情地总结。
D .俗语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
”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 .只有大彻大悟....,具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当得起这个称号。
B .警方逮捕要犯的整个过程,真可谓惊心动魄....,紧张万分。
C .垃圾的恶臭不时飘进房里,这里脏乱的环境令人叹为观止....!D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
《安塞腰鼓》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安塞腰鼓》同步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6e3c5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7.png)
《安塞腰鼓》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安塞腰鼓》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篇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安塞腰鼓习题精选。
一捶起来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点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1.给红字注音。
2.把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语文试题《安塞腰鼓习题精选》。
A.忘情了 B.没命了 C.发狠了3.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
4.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安塞腰鼓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评价。
参考答案:1.zhòu、xuàn、tóng2.CAB3.排比、比喻4.壮阔、豪放、火烈5.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篇二」一.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课文主要写了安塞腰鼓的,火烈的舞蹈、巨大的鼓声、有元气淋漓的后生、变幻的舞姿。
2.第一段:1~4:鼓响之前,后生的沉稳和安静。
第二段:5~17:腰鼓表演时,鼓声震撼人心,后生元气淋漓。
第三段:18~20:鼓声止息,世界恢复了平静二.注意带点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这三个词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安塞腰鼓所蕴含的强盛的生命力。
2.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热烈、奔放的特点。
三.读一读,仿写句子1.百十个要给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黄土高原上,黄土高原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
2.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威龙一样,是潇洒的身影;烈马一样,是奔放的豪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be81d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0.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1.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渺远miǎo 明晰xī羁绊jīpàn B.恬静tián 蓦然mò烧灼zhuóC.淋漓lín ní瞳仁tóng 颤栗zhàn lìD.冗杂rǒng 耳畔bàn 磅礴páng bó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沉稳束缚大彻大悟B.骤雨明淅惊心动魄C.飞溅篷勃叹为观止D.晦暗凝聚嘎然而止3.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②我母亲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③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出光明了吗?④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色彩。
A.望见管束迸射神秘B.瞥见管理迸溅神圣C.望见管理迸溅神圣D.瞥见管束迸射神秘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纹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明其妙的道道,这就能避邪吗?B.这篇散文诗写的是雪,却是别出心裁地从描写雨来开篇的。
C.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D.消息灵通的报社记者们很快就打听到了这件事,一马当先地开着小汽车赶来了。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④人们运用前三个部位功能的机会多,而应用想象区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应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
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阅读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2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阅读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7ff8aded58fafab068dc026c.png)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阅读专项练习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名著阅读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________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共经历了_________次死里逃生。
2.(题文)保尔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______,在铁路工厂任团委书记时认识的_________,以及他的妻子达雅。
3.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
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
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
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
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
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选段中的“他”是指_____,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
选段中表现了他由绝望、动摇到________的心理历程。
4.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的含义吗?5.(题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名著《__________》对保尔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保尔十分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
保尔自己最后的著作是《______________》。
6.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选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A.《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真诚善良B.《五猖会》——父亲——封建家长C.《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忱D.《琐记》——衍太太——助人为乐、无私奉献(2)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傅雷先生就在《傅雷家书》中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同步测验(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同步测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db060602d276a201292e6a.png)
【考点】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安塞腰鼓(刘成章)
分析文章主旨或主题
赏析文章语言
表现手法及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D项,“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两句运用的是引用的手法,写出了人们的联想和感受。
7.【答案】D
【考点】
安塞腰鼓(刘成章)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辐”应读“fú”;
C.“噶然而止”应为“戛然而止”,属于形似字误用。
故选D。
9.【答案】B
【考点】
词义解释
安塞腰鼓(刘成章)
【解析】
考查常见词语的含义。
【解答】
⑤“晦暗”指人的面色昏暗,精神恍惚。
②⑤解释有误,故选B。
B.装模做样屏气凝神谈笑自如玩耍
C.叹为观止鸦雀无声余音绕梁喝采
D.嘎然而止大彻大悟左右逢源皓齿
卷
二、填空题
21.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填在括号里。
(1)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________
(2)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________
(2)我们已经________(a.点b.撑c.摇)开船,在桥石上一________(a.敲b.磕c.撑),________(a.往b.倒c.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24.根据拼音写汉字。
tián________静
miǎo________远
fú________射
飞jiàn________
高liɑnɡ________
A.散文散文小说散文小说
B.小说散文诗小说散文寓言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课后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课后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b88ea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3.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课后习题(含答案解析)3安塞腰鼓1.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山崖战栗骤雨束缚B.排解高粱闭塞严竣C.羁绊纷飞副射困倦D.思绪淋漓舞恣挣脱3.选词填空。
(1)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安静和沉稳)。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2)耳畔是一声(缥缈渺远渺茫)的鸡啼。
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
()(2)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3)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陕北人民具有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
C.安塞腰鼓的特点是伟大、雄浑、粗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D.文章以陕北人民的性格特点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好一个安塞腰鼓!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好一个安塞腰鼓!6.选文主要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安塞腰鼓的什么特点?7.“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情景?8.文章为什么要反复写安塞腰鼓“隆隆,隆隆,隆隆”的声音?9.作者写腰鼓的响声,为什么要写“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和“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10.选文在语言运用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3《安塞腰鼓》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3《安塞腰鼓》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0d346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0.png)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3《安塞腰鼓》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亢奋(háng)晦暗(huì)飞溅(jiàn)恬静(tián)B.蓦然(mò)冗杂(róng)骤雨(zhòu)震撼(hàn)C.挣脱(zhēng)烧灼(zhuó)渺远(miǎo)山崖(yá)D.蓬勃(péng)凝聚(níng)戛然(jiá)陌生(mò)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狂舞沉稳戛然而止B.羁绊辐射惊心动魄C.震撼躁热元气淋漓D.磅礴渺远大彻大悟3.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古人讲究称呼的使用,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用尊称,两种称呼不能混为一谈。
B.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每道工序一丝不苟,《大国工匠》中大师们的追求令人感动。
C.经过艰难攀爬,我们终于登峰造极,站在高山之巅,尽享美丽风景,一览众山小。
D.大型实景表演《草原之梦》融合声光电等技术,场面极其壮观,让人叹为观止。
4.依次填入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黄土高原上,______________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②他们的神情沉稳而______________。
③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______________在你的面前。
④观众的心也______________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A.爆出宁静狂舞蓦然B.演出安静飞舞突然C.爆出安静狂舞蓦然D.演出宁静飞舞突然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国的民族乐器,浩瀚如烟海,灿烂如繁星,数不胜数。
②筝是由面板、底板、边板、筝头、筝尾、筝弦、岳山、雁柱、出音孔等构成的。
③你是不是对古筝有了更深的了解呢?赶紧也来探索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吧!④古筝音乐韵味无穷,时而浑厚深沉,时而优雅抒情,时而慷慨急促。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安塞腰鼓》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安塞腰鼓》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b1f4f127d3240c8547ef5d.png)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安塞腰鼓》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一、字词书写1.给加点的字注音。
亢.奋(______)晦.暗(______)羁.绊(______)烧灼.(______)蓦.然(______)冗.杂(______)思绪.(______)戛.然而止(______)二、选择题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B.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极度兴奋)C.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昏暗)D.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
(声音突然中止)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B.这腰鼓,……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却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C.我家今年收人近5万元左右,比起去年来可是强多了。
D.通过观看腰鼓表演,使我领略到了陕西汉子的豪迈激情。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比喻)B.黄土髙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排比)C.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比喻)D.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反复)5.下列对《安塞腰鼓》一文的写作特点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
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D.让我们大声朗读这篇文章,体会它那恢弘的气势,跟上它那铿锵的节奏,让让我们的心灵随之激荡吧!6.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安塞腰鼓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安塞腰鼓](https://img.taocdn.com/s3/m/956c34e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3.png)
3 安塞腰鼓同步卷3一.选择题(共5小题)1.句中空缺处应填入的一组词是()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________了、________了、________了的那么一股劲!A.撞开冲破挣脱B.冲破挣脱撞开C.挣脱冲破撞开D.冲破撞开挣脱2.下列课文中词语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亢奋:极度兴奋。
②忘情:忘记了自己的感情。
③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④蓦然:突然,猛然。
⑤晦暗:这里指天气昏暗。
⑥冗杂:繁杂。
A.①④B.②⑤C.③⑥D.③⑤3.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骄奢.(shē)隐匿.(nì)风骚.(shāo )通宵.达旦(xiāo )B.沉吟.(yín )商酌.(zhuó)腻烦.(fán )根深蒂.固(dì)C.栈.桥(jiàn )修.身(xiū)辐.射(fú)媚.上欺下(mèi )D.怡悦.(yuè)窒.息(zhì)玄.虚(xuán )顶礼膜.拜(mé)4.下面各项中对修辞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人们只要牢牢记住母语,就能激起爱国意识,团结起来,从而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这两句话里运用了排比和夸张,写出了安塞腰鼓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力量之美,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C.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这句话运用拟人,赋予国旗以“耀武扬威、扬扬得意”的情态,生动写出了挪威国旗在风中飘扬飞舞的样子,表现了斯科特他们当时失败的沮丧、痛苦。
)D.他(闻一多)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良方。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究救国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爱国情怀的赞美。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3《安塞腰鼓》课时练习试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3《安塞腰鼓》课时练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08439367ec102de2bd89ff.png)
《安塞腰鼓》课时练年级:八年级册次:下册单元:五单元一语基达标训练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亢奋(kàng) 烧灼(zhuó) 渺远(miǎo) 叹为观止(w éi)B.晦暗(huǐ) 闭塞(sè) 恬静(tián) 惊心动魄(pò)C.羁绊(jī) 遗落(yí) 旋风(xuàn) 戛然而止(gá)D.颤栗(lì) 挣脱(zhèng) 蓦然(mù) 大彻大悟(wù)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B.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C.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D.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3.为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A.叹息看到的事物停止了B.感叹到此为止C.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2.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A.昏暗B.迷茫、糊涂C.晦涩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山更青,水更碧。
B.长沙市计划三年建设大约600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C.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D.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簇,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5.对下列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②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③即使是最激越、最欢快的歌曲,一个人唱起来,不也有点寂寞吗?④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八年级语文下册《安塞腰鼓》原创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安塞腰鼓》原创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bdb9770029bd64793e2c41.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安塞腰鼓》原创同步练习(含答案)1、下列加点字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晦暗(huì)羁绊(jī)冗杂(yǒng)B、烧灼(zhuó)戛然而止(gá)亢奋(kàng)C、搏击(bó)淋漓(lín lì)辐射(fú)D、蓦然(mò)磅礴(páng)渺远(miǎo)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瞳仁侮暗明浙遣责B.振撼耳绊副射悬涯C.恬静颤栗充沛燥热D.束缚凝集敲垂锻练3、选择恰当的词填入句中横线上,使句意完整,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①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_________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A.回响B.回荡C.碰撞)②黄土高原上,_________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A.爆出B.现出C.跳出)③每一个舞姿都使人_________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A.陶醉B.颤栗C.沉浸)综合应用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各题①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②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③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④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4、简析加黑词“茂腾腾”、“咝溜溜”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高粱地”是人物背景。
舞台设计这样的背景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③段运用了什么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为什么要写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腰鼓“呆呆地”,这里运用的什么修辞,这样写有何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问题。
《安塞腰鼓》(原卷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安塞腰鼓》(原卷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9f143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1.png)
第3课《安塞腰鼓》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口的威风锣鼓①一群红上衣红裤子的人,就像一个模子里倒出来,一样的耀眼炫红。
前面的手拿铜镲,后面的拥着大鼓。
鼓声起处,如大地滚过的闷雷;铜镲闪间,似高天亮起的闪电。
雷,闪,雷,闪,雷闪,雷闪,雷闪!一只只甩起的重头鼓槌,一片片拍天的金黄镲片……②鼓槌和花镲变换起花样,一两百人的阵容,起伏推涌,推涌起伏,让人想到一次次洪峰的冲击,一座座堤坝的高垒,一排排人墙的坚持。
领舞的女子忍不住,从高台上跳下,跳入这波涛中。
波涛更加亢奋了。
从小就见识过漫漫大水、从小就担惊受怕的这群汉子、这群婆娘,把自己变成了涛,化作了浪。
③汗水在流淌,在飞迸,你的我的他的挥洒在一起,搅和在一起……怎么还有泪水?我见过黄土高坡的安塞腰鼓,见过壶口瀑布的斗鼓,却没有见过威风锣鼓这般动情,这场面太大,这锣鼓太震,这是在黄河口!④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与黄河有着紧密的关系。
以前人们听到雷声,望见闪电心就慌,大雨又要来了,黄河又要涨了!黄河九九八十一道弯,走到这里要入海了,还是汹汹浑浑,怒浪冲天,不定什么时候就冲出了堤坝,房屋不保,庄稼无收,黄河滩区多少村,哪个村没有进过水?⑤不敢想多少年前,利津以一壤之地纳千里洪波,为鲁北漕运、盐运的要道。
然而那店铺栉比、商贾云集的景象早已不再,热闹着无数船只无数人声的铁门关也埋没于黄浪之下。
不敢想迎着黄水头的王庄险工,多少次大水与坝头几乎同归于尽。
一百年间,黄河在这里摇首摆尾,决口改道了五十多次!⑥一代代人为此耗尽了时光。
春天迎春汛,秋天忙秋汛,冬天防凌汛。
滩区人把精力和财力,都用在了垫台子、盖房子上。
“爱黄河,恨黄河,离了黄河不能活。
”黄河口的百姓,对黄河体味得深,他们的手脚、他们的面容都已同黄河搅在一起,就像他们舍不去的家,那家被冲了一次又一次,垫高了一回又一回。
⑦这次看到的,是利津一次彻底的整治。
基台将新房高高托上去,整个村子都高高地托上去。
高台上瞭望着黄河,心里变得踏实。
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99259b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4.png)
3.《安塞腰鼓》同步练习(附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它zhèn hàn 着你,shāo zhuó 着你,威逼着你……当它jiá rán ér zhǐ 的时候,世界出奇地jìjìng ,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她自从当上班长后,整天陷于冗杂的琐事之中。
B.动物没有感情与文化的羁绊,它们拥有天堂般纯洁的挚爱。
C.贵阳的发展日新月异,美丽迷人,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D.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国产大型客机C919 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同学了解优秀文化。
C.“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龙腾虎跃”“猴年马月”“鸡犬相闻”中的动物都在十二生肖之列。
B.“流苏”是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子,唐代妇女流行的头饰步摇是其中一种。
C.刘成章,诗人、散文家。
代表作品是《羊想云彩》《安塞腰鼓》等。
D.安塞腰鼓是山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传统民俗舞蹈,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作业分层二: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陕北腰鼓张列到陕北不看腰鼓,等于没来陕北。
我是慕名而来的,听延安群艺馆的同仁介绍陕北腰鼓要数安塞腰鼓最有名气。
说安塞腰鼓有“六劲儿”,即:挥腿有股狠劲儿,踢腿有股蛮劲儿,转身有股猛劲儿,跳跃有腹虎劲儿,看了让人带劲儿,听了给人鼓劲儿。
我们经过四个小时的行程,终于来到了母亲河--黄河的河谷里,这里地势开阔,远山近水遥相呼应,地表除了黄土还是黄土,走起路来就能带出烟一样飞扬的尘土。
河谷里早已聚集很多看热闹的人,头扎羊肚白毛巾跳腰鼓的后生,也早已准备妥当。
2020春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测试(含答案)
![2020春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安塞腰鼓同步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f14f09c850ad02de804196.png)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安塞腰鼓测试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安塞.(sài)晦.暗(huì)冗.杂(rǒng)羁.绊(jī)B.烧灼.(shuò)闭塞.(sè)磅.礴(páng)亢.奋(kàng)C.戛.然(jiá)恬.静(tián)骤.雨(zhòu)沉稳.(wěn)D.思绪.(xù)震撼.(hàn)淋.漓(lín)飞溅.(jià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一群茂滕滕的后生。
B.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噪热了。
C.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
D.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涯上。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黄土高原上,______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2)观众的心也______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3)每一个舞姿都使人______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4)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______,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A.爆突然颤抖寂静B.演蓦然颤抖恬静C.爆蓦然战栗寂静D.演突然战栗恬静4.下列不属于作者通过写安塞腰鼓来赞颂的一项是()A.生命中奔腾的力量B.黄土地人赖以生存的食物C.黄土地上的阳刚之美D.承载顽强生命的黄土地5.下面几个句子是对排比修辞手法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A.排比由结构上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构成,成串排列,以增强语势。
B.排比侧重于同一词语或同一句子一再出现,起到强调突出作用。
C.运用排比可以使句子句式整齐,排比可以由两个句子构成,也可以由三个以上的句子构成。
D.运用排比的目的是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使被描写对象形象、生动。
(完整版)安塞腰鼓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安塞腰鼓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0fceb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3.png)
《安塞腰鼓》练习题一一、语言累积与运用(20 分)1、以下注音所有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惨淡( huì)闭塞( sāi )亢奋( kàng)飞溅( ji à)B、安静( ti án)羁绊( j ī)炙烤( zhuó)冗杂( r ǒng)C、颤抖( chàn)骤雨( zhòu)震惊( hàn)澎湃( bàng)D、瞳仁( t óng)戛然( ji á)辐射( f ú)蓦地( mò)3、挨次填入以下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①黄土高原上,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迈、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②观众的心也变为了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③每一个舞姿都令人在浓郁的艺术享受中,令人惊叹不已。
④当它戛但是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以致令人感觉对她十分陌生了。
A、爆忽然发抖沉静B、演蓦地发抖安静C、爆蓦地颤抖沉静D、演忽然颤抖安静5、排比句的作用是增强语势,表达激烈的感情。
就组成形式看,有句子内部词语的排比、句子与句子的排比、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请指出以下排比的种类(8 分)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属于之间的排比。
⑵“令人想起:夕阳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令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令人想起:惨淡了又清晰、清晰了又惨淡、此后最后永久清晰了的恍然大悟!”属于之间的排比。
⑶“难过和欢喜、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叉!”属于之间的排比。
⑷“骤雨同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同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同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同样,是闪耀的瞳仁;斗虎同样,是强壮的风韵”属于之间的排比。
6、对本文写作特色的剖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短有力,铿锵激动。
B、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频频咏叹,经过鼓在搏击,情在焚烧,颂扬了激荡的生命和澎湃的力量,C、课文从头至尾,向来保持着迅速的节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练习题
一、下列画线字注音全正确的是(
)
a、享受(xi2ng)
思绪(x)
包裹(guǒ)
严峻(jn)
b、隐秘(m)
凝聚(nng)
寂静(j)
耳畔(p4n)
c、变幻(hu4n)
充满(cōng)
陌生(m)
紧贴(tiē)
d、遗落(y)
冗杂(yǒng)
闭塞(s)
辐射(fǔ)
二、填空并解释所填的字的含义。
1、大彻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惊心动____:________________
3、叹为_____止:_________________
4、戛然而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
1、晦暗了又明晰(
)
2、强健的风姿()
3、发生和排解()
4、使人颤栗()
5、蓬勃了想象力()
6、变得亢奋()
7、神情沉稳()
8、急促的鼓点()
四、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
1、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紧贴、紧靠、紧粘)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
2、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
(萧萧、簌簌、飘飘)
3、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飞扬、飘飞)的思绪。
4、耳畔是一声()(飘渺、渺远、渺茫)的鸡啼。
五、选择
1、下面运用比较的一项是(
)
a、一撞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c、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d、观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分陌生了
2、下面几个句子,是对排比修辞方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排比是结构上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构成,成串排列,以增强语势
b、排比是侧重于同一词语或同一句子一再出现,起到强调突出作用
c、运用排比可以是句子两两相对,句式整齐,可以由两个句子构成,也可由三个以上的句子构成
d、运用排比的目的是增加语言的感染力,使被描写对象形象、生动
参考答案:
一、b
二、1、悟:了解,领会,觉醒。
2、魄:魄力或精力。
3、观:看到。
4、止:中止。
三、1、昏暗,暗淡。
2、身体强壮
3、排遣。
4、战抖。
5、繁荣,旺盛。
6、极度兴奋
7、稳重。
8、快而短促
四、1、紧贴
2、萧萧
3、纷飞
4、渺远
五、1、c
2、a第二部分课文语段阅读题
(一)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
姿。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主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一个安塞腰鼓!
1、文中画线部分是个排比句,请说说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阳光本来就是静态的,为什么说它“变得飞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三个“使人想起”段,写的是人的联想。
联想到的事物有什么特点?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众的心能变成牛皮鼓面发出隆隆的响声吗?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从全文看,它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安塞腰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所蕴含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
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
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1、前面五段重点写()
a、舞姿
b、舞姿与鼓点的交融
c、鼓点
d、舞姿与鼓点交融产生的神奇效果
2、下列说法不对的一项是()
a、第一段用了排比修辞,描写舞姿给人的感觉。
b、第二段中的“痛快”、“蓬勃”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c、第三、
四、五段形式上用了排比修辞,内容上意思完全是并列的。
d、“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可理解为以“鸡啼”反衬寂静,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
3、如何理解“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分陌生了”这句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用排比句能生动地写出了打腰鼓时的声响、阵势、风姿,读来节奏分明,铿锵有力,使人从语势上也感到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
2、阳光本是静态的,但阳光下那舞动的身影,挥动的手臂,蹦跳的脚步让人眼花缭乱,阳光也似乎被舞动得四处飞溅了,这句话写出打腰鼓时那热烈、灵动的场面。
3、所联想到的事物都豪迈、壮烈、深沉,与浑厚的鼓声、深厚的高原相应,同时也给人以历史感,从更广阔的时空写出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民族力量,以及作者对它无限神往。
4、这句话从人的感受的角度写安塞腰鼓所释放出的磅礴能量和对观众产生的奇特效应。
它震撼人心,使观众受到感染,产生了心灵共鸣。
5、“好一个安塞腰鼓”是文章的抒情线索,它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无限赞美的深情。
6、安塞腰鼓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是一个表现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源的象征体。
(意思对即可)
(二)
1、d
2、c
3、人们已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动所沸腾,当腰鼓“戛然而止”时,人们已经不习惯这样寂静、冷清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