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现场勘查简答题
现场勘查
现场勘查复习题一、概念1犯罪现场:实施犯罪行为得地点,以及遗留与犯罪行为有关得各种犯罪痕迹、地点与物证得场所。
2现场勘查:就是在刑事案件发生后,侦查人员为收集犯罪证据,查明犯罪事实,而依法运用一定得策略方法与技术手段,对与犯罪有关得场所与人、事、物进行得现场勘验检查与现场调查访问得一项侦查措施。
3现场访问:就是指侦查人员为查明案情,发现、收集侦查线索与犯罪证据,在实地勘验过程得同时或前后,围绕案发现场,运用一定得策略、方法,对与案件有关得人、事、物进行查访得一种侦查活动、4现场勘查指挥:就是指依法确认得现场勘查指挥人员亲临犯罪现场,引导、协调、组织现场勘察人员实现、完成现场勘察任务得行为。
5现场勘验、检查:就是指勘察人员运用自身感官与科学技术方法,依法对与犯罪有关得场所、物品、文件、人体、尸体等进行得观察、检查、检验、记录与提取痕迹物证得活动、6现场勘验记录:就是指侦查人员在现场勘验过程中,依法运用文字记录、绘图、照相、摄像等方法,将现场上与犯罪有关得情况与勘验活动加以固定得一种法律文书。
7现场搜索:就是指在现场实地勘验得过程中,为了寻找、发现遗留于现场外围得与犯罪有关得痕迹、物品、尸体、尸块及隐匿得犯罪嫌疑人而进行得一种查缉活动。
8现场分析:就是指在现场访问与现场勘查结束之后,现场勘查人员在现场勘查指挥人员得组织下,依据勘查、访问所获得证据与信息等材料,经过充分得讨论与研究,对事件与案件情况所作得系统剖析、推断。
9现场实验:就是为了证实与案件有关得某一事实或现象就是否存在,或者在某种条件下能否发生或怎样发生,而参照案件原有条件将该事实或现象加以模拟演示得一种现场勘验方法。
10原始现场:就是指案件发生以后到现场勘验之前,没有遭到人为得或自然因素得改变与破坏得现场。
11动态现场:就是指发案前之状态由于犯罪行为得实施而发生了很大变化得犯罪现场。
12杀人案件现场:就是指犯罪嫌疑人在故意非法剥夺她人生命时,实施杀人、碎尸、隐藏、掩埋、抛散尸体、尸块及其她与犯罪有关得痕迹,物证得场所。
犯罪大师二级考试答案
犯罪大师二级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犯罪大师二级考试中,关于犯罪心理分析的最重要环节是什么?A. 犯罪动机分析B. 犯罪现场勘查C. 犯罪证据收集D. 犯罪心理画像答案:D2. 在犯罪现场勘查中,以下哪项不是必须收集的证据?A. 指纹B. DNA样本C. 监控录像D. 犯罪分子的个人日记答案:D3. 犯罪心理画像中,以下哪项不是分析犯罪者特征的依据?A. 犯罪行为模式B. 犯罪现场选择C. 犯罪工具使用D. 犯罪者的星座答案:D4. 犯罪证据中,以下哪项不属于物理证据?A. 血迹B. 毛发C. 目击证人证言D. 弹壳答案:C5. 在犯罪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犯罪动机的分类?A. 报复B. 贪婪C. 好奇D. 恐惧答案:C6. 犯罪现场重建中,以下哪项不是必须考虑的因素?A. 犯罪时间B. 犯罪地点C. 犯罪方法D. 犯罪者的星座答案:D7. 犯罪心理分析中,以下哪项不是分析犯罪者心理状态的依据?A. 犯罪后的逃逸行为B. 犯罪现场的破坏程度C. 犯罪工具的选择D. 犯罪者的血型答案:D8. 在犯罪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犯罪预防的策略?A. 增加警力巡逻B.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C. 犯罪心理教育D. 犯罪者的星座分析答案:D9. 犯罪现场勘查中,以下哪项不是勘查人员必须遵守的原则?A. 保护现场B. 收集证据C. 快速破案D. 客观公正答案:C10. 犯罪心理画像中,以下哪项不是分析犯罪者社会背景的依据?A. 教育水平B. 职业背景C. 家庭环境D. 犯罪者的血型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犯罪大师二级考试中,以下哪些因素是影响犯罪动机的关键因素?A. 个人心理状态B. 社会环境压力C. 法律制度完善程度D. 犯罪者的星座答案:A, B, C2. 在犯罪现场勘查中,以下哪些证据是勘查人员必须收集的?A. 指纹B. DNA样本C. 监控录像D. 犯罪者的个人日记答案:A, B, C3. 犯罪心理画像中,以下哪些因素是分析犯罪者特征的重要依据?A. 犯罪行为模式B. 犯罪现场选择C. 犯罪工具使用D. 犯罪者的星座答案:A, B, C4. 犯罪证据中,以下哪些属于物理证据?A. 血迹B. 毛发C. 目击证人证言D. 弹壳答案:A, B, D5. 在犯罪心理学中,以下哪些是犯罪动机的分类?A. 报复B. 贪婪C. 好奇D. 恐惧答案:A, B,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犯罪心理分析是犯罪大师二级考试中最重要的环节。
刑侦科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刑侦科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现场勘查中,以下哪项不是必须携带的基本工具?A. 放大镜B. 相机C. 手套D. 手机答案:D2. 指纹采集时,以下哪种物质不适合作为粉末?A. 石墨粉B. 铝粉C. 滑石粉D. 面粉答案:D3. 在法医学中,以下哪种物质常用于检测血迹?A. 鲁米诺B. 碘酒C. 酚酞D. 硝酸银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犯罪心理画像的组成部分?A. 犯罪动机B. 犯罪手段C. 犯罪工具D. 犯罪现场的地理环境答案:C5. 在刑侦工作中,以下哪种证据不属于物理证据?A. 指纹B. DNAC. 目击证言D. 弹道痕迹答案:C6. 以下哪项不是犯罪现场保护的基本原则?A. 迅速到达现场B. 避免破坏现场C. 允许无关人员进入D. 记录现场状况答案:C7. 在刑侦工作中,以下哪种技术不用于追踪犯罪嫌疑人?A. GPS追踪B. 面部识别C. 语音分析D. 星座占卜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法医物证分析的内容?A. 血型分析B. DNA分析C. 毒物分析D. 心理分析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刑侦信息分析的常用方法?A. 犯罪模式分析B. 地理信息系统(GIS)C. 统计分析D. 占星术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刑侦工作中的保密原则?A. 保护证人隐私B. 保护线人信息C. 公开讨论案件细节D. 保护受害者隐私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现场勘查的基本步骤?A. 现场保护B. 现场勘查C. 现场重建D. 现场清理答案:A、B、C2. 在刑侦工作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证据的可靠性?A. 证据采集方法B. 证据保存条件C. 证据分析技术D. 侦查人员的主观判断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属于法医病理学的研究内容?A. 死因分析B. 死亡时间推断C. 伤情鉴定D. 疾病诊断答案:A、B、C4. 在刑侦工作中,以下哪些技术可用于犯罪现场的勘查?A. 红外热成像B. 紫外线照射C. 激光扫描D. 无线电波探测答案:A、B、C5.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心理分析的主要内容?A. 犯罪动机分析B. 犯罪行为模式C. 犯罪人特征分析D. 犯罪预防策略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犯罪现场勘查的主要目的。
犯罪现场勘查论述题
论述题1、论犯罪现场的特点答案:犯罪现场是现场的一种,属于特殊人为因素形成的现场;2分犯罪现场的特点是指犯罪现场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现场的特殊之处;2分犯罪现场作为承载特定犯罪事实的空间,具有以下特点:现场上保留着犯罪证据;2分现场上储存着有关犯罪和犯罪行为人的信息;2分现场状态容易发生变化或遭到破坏;2分一、犯罪现场有哪些特点马答案:犯罪现场是现场的一种,属于特殊人为因素形成的现场;犯罪现场的特点是指犯罪现场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现场的特殊之处;犯罪现场作为承载特定犯罪事实的空间,具有以下特点:1.现场上保留着犯罪证据;现场的犯罪证据,无论是否被人们发现或获取,都客观存在于案件现场之中,起着证明犯罪存在和揭露与认定犯罪行为人的重要作用;3分2.现场上储存着有关犯罪和犯罪行为人的信息;3分3.现场状态容易发生变化或遭到破坏;犯罪现场形成以后到实施勘查以前,或多或少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中,现场状态极容易受到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或遭到破坏;现场的变动、变化是必然的;但这种变化又是有区别的;有些变化是纯粹破坏性的;有些变化则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现场具有易变性的特点,能够促使侦查人员及时勘查现场,搜集到更全面的现场痕迹、物品,为侦查破案提供有利条件;同时,掌握某些现场现象的内在变化规律,有助于从中捕捉有价值的侦查信息;4分2、论述犯罪现场勘查的意义答案:现场勘查是侦破刑事案件的一项重要侦查措施,现场勘查是刑事侦查中使用最多、最普遍的一项侦查措施;2分其主要意义在于:现场勘查是侦查刑事案件的起点和基础;2分现场勘查获取的情况是侦查各个阶段向前推进的客观依据,现场勘查获取的情况是准确分析判断案情的重要依据,现场勘查获取的情况是查找犯罪嫌疑人的重要依据,现场勘查获取的情况是证实犯罪嫌疑人、推进诉讼的重要依据;4分现场勘查是收集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的重要措施;2分二、犯罪现场勘查的主要任务有哪些答案:犯罪现场勘查的主要任务有:1.查明犯罪活动情况;1查明犯罪时间2查明犯罪地点3查明犯罪行为及其后果4查明犯罪嫌疑人的情况5查明实施侵害行为的过程6查明现场上的反常情况3分2.发现、固定、提取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及其他信息;在实施勘查时,不仅要注意发现、收集能够据以确认犯罪嫌疑人、揭露与证实犯罪的相关证据,也要注意发现、收集能够证明某一犯罪事实存在的证据;不仅要注意收集有罪证据的,也要注意收集无罪证据;不仅要收集犯罪嫌疑人遗留的痕迹、物品,也要收集被害人遗留的痕迹、物品;2分3.记录现场情况并制作现场证人证言;在实施勘查中,运用文字笔录、绘图、照相、录像等方法,将现场客观情况以及勘查所见、勘查工作过程,如实客观地记载下来,形成完备的现场勘查记录;现场访问要制作询问笔录或由被访问人亲自书写证言材料,形成规范的现场证人证言材料;2分4.登陆和存储现场信息资料;现场访问和现场勘验过程中所获取的有关线索、证据等材料,在提取、记录的同时,应在公安信息网上登录和存储,这样既可以更好地保全证据,又可以实现对侦查信息的充分利用和共享;1分5.分析案情,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在现场访问和现场勘验的基础上,对案件构成要素的各个方面及犯罪嫌疑人的个人特点与犯罪条件作出系统的分析判断与刻画,准确地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1分6.为侦查破案、刑事诉讼提供线索和证据;上述诸项任务的完成,可以从总体上为查找并证实犯罪嫌疑人、顺利推进诉讼提供客观依据;1分3、论述犯罪现场勘查的任务答案:犯罪现场勘查的任务有查明事件性质;2分查明犯罪活动情况,犯罪时间,犯罪地点,犯罪行为及其后果,查明犯罪嫌疑人的情况,查明实施侵害行为的过程,查明现场上的反常情况;2分发现、固定、提取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及其他信息;2分记录现场情况并制作现场证人证言;1分登录和存储现场信息资料;1分分析案情,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1分为侦查破案、刑事诉讼提供线索和证据;1分三、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有哪些答案:民警在到达犯罪现场后,主要的工作任务包括:1.核实现场情况,迅速上报;在核实现场情况时民警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核实现场情况应当尽可能在现场外围进行;2如果犯罪现场中发生的是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应当立即上报;3首先到达现场核实情况的民警要保持高度警惕,注意自身的安全;2分2.确定保护的范围、封锁现场;民警到达现场后,应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封锁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护范围确定的原则是宁大勿小,即保护的范围要略大于实地勘验的范围;2分3.对紧急情况进行处置;需要注意的是,民警在进行紧急处置时,如需对现场的物品等进行变动,则要尽可能减少对现场原始状态的破坏,在变动前要对现场的原始状况进行记录,记录应根据具体条件采用文字、照相、绘图或录像的方式进行;2分4.进行初步调查访问;民警在稳住现场情势后,应抓紧时间,对知情群众、报案人、现场发现人进行初步访问,收集现场被发现后至保护前的各种情况、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并应及时登记所有在场的证人;2分5.向现场勘查人员介绍犯罪现场保护及初步调查访问中获取的情况;当侦查人员到达现场后,保护现场的民警应当将了解到的有关案件的情况及现场保护的情况,向侦查人员作详细汇报;汇报的内容应包括:案件发生、发现的经过;现场的原始状态及变动情况;相关证人的情况等;2分4、论述需要进行现场复验与复查的情形答案:犯罪现场勘验有时并非一次完成的,第一次勘验结束之后,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对现场进行复验、复查:①案情重大、现场情况复杂的;2分②侦查工作需要从现场进一步收集信息、获取证据的;2分③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时认为需要复验、复查的;2分④当事人提出不同意见,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复验、复查的;2分⑤其他需要复验、复查的;1分对人民检察院要求复验、复查的,公安机关复验、复查时,应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1分5、论述见证人的权利与义务答案:见证人的权利有:对现场上发现、提取的痕迹、物品都有权进行观察;如果见证人认为勘查人员在实地勘验中有不正确的行为,可以提出意见,并可要求把这些意见记录在现场勘查笔录中;5分见证人的义务:自始至终观察、见证勘验过程,不能随意离开,也不得随意走动和触动现场上的任何痕迹、物品;证实提取的痕迹、物品的真实来源;证明现场勘查笔录中记载内容的客观、真实性和勘查方法、手段的科学、可靠性;严格保密,不得泄露所见证的情况;勘验结束后在现场勘查笔录上签名或盖章;5分6、论述现场访问的意义答案:现场访问是指侦查人员为查明案情,发现、收集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在现场勘查过程中依法对了解案件有关情况的人进行的调查询问工作;2分现场访问能为采取紧急侦查措施提供有利条件,2分现场访问能促进现场勘验工作的顺利进行,2分现场访问内容是现场分析工作的重要依据,2分现场访问可及时获取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2分7、论个体勘验的顺序答案:一先地面后高处;个体勘验过程中不能忽上忽下、忽前忽后,应该按先地面后高处的顺序进行勘验,也就是先勘验低位置的痕迹和物品,然后再勘验高位置的痕迹和物品;这样,可防止勘验高位痕迹和物品时,践踏了地面的痕迹和物品;即使是犯罪行为人从天窗或房顶进入现场,也要按先地面后高处的顺序进行勘验;这样做,既能有效地发现、提取地面的犯罪痕迹,又能有效地发现、提取犯罪行为人在入口留下的痕迹物证;4分二先重点后一般;个体勘验要抓住重点客体;重点客体是指被犯罪行为人触摸或移动、抛弃的物体;按先重点后一般的顺序进行勘验,可以高效率地发现犯罪的痕迹、物证;特别是勘验被破坏的现场,必须善于从变动中寻找没变动的、从破坏中寻找没被破坏的、从重叠中寻找没重叠的部位或客体进行勘验;不同类型的案件有不同的重点部位和重点客体,固然对现场客体应全面勘验,但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对重点客体必须全面、仔细的勘验,以免遗漏;3分三先易消失后稳定;这是指勘验现场时,要首先提取那些容易消失的痕迹、物证,例如霜雪手印、脚印等,然后提取那些不易消失的痕迹、物证;3分8、论现场勘查记录的作用答案:一现场勘查记录是证明案件事实的基本依据;现场勘查记录是对犯罪现场上的物体变化、空间关系以及对勘验检查工作所作的客观记录,是研究案情、推进侦查的基础性材料;现场勘查记录可以证明痕迹、物证等现场证据的来源与出处,以及证明在现场了发生了特定的犯罪行为并造成了相应的犯罪后果;我国刑事诉讼法将其列为刑事诉讼证据的七种存在形式之一,是刑事诉讼证据体系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基本材料;3分二现场勘查记录是甄别犯罪嫌疑人口供、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的依据;现场勘查记录详细地记录了犯罪活动引起的所有客观变化,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犯罪活动的过程和某些细节,其对于甄别犯罪嫌疑人口供、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的真伪,以及证实、揭露犯罪或澄清犯罪嫌疑具有重要作用;2分三现场勘查记录是侦查人员依法实施勘验、检查工作的重要证据;在现场勘查记录中,详细地记载了现场勘验、检查的全过程,因此,现场勘查记录可以证明侦查人员在勘验、检查工作中程序的合法性,同时也是鉴别和证明勘验方法是否科学的重要依据;2分四现场勘查记录是现场勘验、检查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勘验、检查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对刑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场勘验、检查工作结束后,刑事技术人员需要将现场勘验、检查笔录、现场图、现场照片及现场录像、现场录音等材料录入到现场勘验、检查信息系统中,充分体现了现场勘查记录强大信息功能;3分9、论现场勘查记录的要求答案:一现场勘查记录的制作主体必须是现场勘查人员;现场勘查记录的制作是一项较为专业的工作,有相应技术规范和要求,非现场勘查人员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无法高质量地完成现场勘查记录的制作;另外,现场勘查记录是是对现场勘验检查工作及犯罪现场原始状态的客观记录,没有参加现场勘验、检查工作的人员无法了解具体的工作情况和现场原始状态,由其制作的现场勘查记录的客观性就无从保证;3分二现场勘查记录必须及时、全面、客观;及时,是指现场勘验人员到达犯罪现场后,要及时进行勘验检查和记录,要做到边勘验、检查边记录,对人身、尸体进行检查也要在检查的同时制作相关的笔录,不能只勘验、检查不做记录,更不能在破案后补做笔录;全面,是指现场勘验查笔录必须全面记录现场勘验、检查过程和情况;对勘验、检查情况的记录必须包括:现场方位和环境情况;中心现场情况;现场变动状况;与犯罪有关的痕迹和物品的名称、部位、数量、性状、分布等;尸体的位置、姿势、衣着、随身携带物品、损伤、血迹分布、形状和数量等;客观,是指在记录现场勘验检查过程和现场原始状态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防止主观臆断,只有客观真实的勘验、检查笔录才具有诉讼证据的价值;3分三现场勘查记录必须规范;现场勘查记录使用语言文字必须规范准确,计量单位必须使用国家有关标准,日期使用公历;填写文字必须打印或者用蓝、黑色墨水书写;现场勘查记录制作后应当在制作日期上加盖主勘单位公章;2分四现场勘查记录必须完整;完整的现场勘查记录要求现场勘验检查笔录、现场图、现场照片三者俱全,缺一不可;另外,根据实际需要还可进行现场录像和现场录音;2分10、论现场分析与现场重建的关系答案:第一,现场分析和现场重建两个概念不能互相替代;一方面,现场分析过程中对相当一部分内容的推断不具有重建的性质,所以现场重建的问世,并不意味着现场分析可以寿终正寝;另一方面,从现场重建持续的时间、所探讨问题的复杂程度、对专家及实验室的依赖程度等情况看,已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现场分析,所以现场重建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5分第二,现场分析和现场重建密不可分,互有交叉;一方面,简单的现场重建应视为现场分析的题中应有之义,视为现场分析的有机组成部分,此时现场重建应看作现场分析的一种具体方法;另一方面,复杂的现场重建必须以现场分析为基础,它往往与现场分析同步开始,在现场分析结束时又继续向纵深进展;5分11、论现场重建的功能答案:一揭示功能;犯罪现场重建作为一种揭示客观事实的手段和途径,可以揭示出犯罪现场所发生的犯罪内容和犯罪过程;对犯罪内容和犯罪过程的重建,有助于判明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判明事件的性质,有助于说明某种行为能否发生、怎样发生、能否由某人实施等;这些对于有针对性地查找犯罪嫌疑人,认定或否定特定对象的嫌疑具有重要意义;5分二演示功能;犯罪现场重建作为一种演示客观事实的手段和途径,在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之下,它是促使陪审团对指控的犯罪事实建立内心确信的最佳手段;当然辩方律师或专家证人也可以通过对控方犯罪现场重建过程与结论提出质疑的方式,攻击其指控;辩方律师或专家证人还可以进行自己的重建,以主张一定的事实和结论;控辩双方还可以基于同样的事实和证据,进行不同形式的重建,得出不同的重建结论,以驳斥对方;5分12、论尸体上射击痕迹物证的勘验答案:1.射入口的勘验;主要应勘验射入口的位置、形状,创口的面积、有无火药残留、擦拭轮、烧灼痕迹等;近距离通常指射击距离不超过1M及贴近距离通常指射击距离不超过5CM射击的,射入口周围皮肤常见擦拭轮、挫伤轮、火药烟晕等;远距离射击的,一般没有上述特征的出现;自杀的,多为贴近射击,除了可检见擦拭轮、火药烟晕外,还可能在死者手上检见射击残渣、喷溅血迹等;霰弹枪射击的,还要测量各弹丸在皮肤上的分布面积;射入口的勘验结果,常可用来分析射击距离及区分自杀、他杀;5分2.射出口的勘验;射出口一般大于射入口,创缘外翻,没有擦拭轮、火药成份等;只有射入口而无射出口的即盲管伤,要注意在尸体内部找寻弹头;有射出口的即贯通伤,要结合死者受到枪击时的位置、射击方向等来推断弹道轨迹,在现场上找寻弹头;5分13、入室强奸案件现场的勘验重点答案:1.对入室强奸现场进出口的勘验;观察现场所在地理位置、房屋结构,现场房屋四周与什么建筑相毗连;有哪些道路或通道;注意犯罪嫌疑人在现场中出入口和出入路线的选择;要注意在出入路线和出入口发现犯罪嫌疑人徘徊、潜伏、侵入和逃出时留下或遗弃的痕迹和物品;如烟头、作案工具等;根据现场出入口状态,注意判断犯罪嫌疑人侵入室内的方法,是借口冒充叫门入室还是撬门、撞门、破窗、挖墙、钻天窗入室等,勘验时应认真地观察并寻找和发现可能留下的痕迹物品,如足迹、手印、手套印痕、作案工具或工具痕迹、凶器等;5分2.对现场中心部位的勘验;在入室强奸案件中,要注意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强奸行为处铺垫物的勘验;如床及床上的被子、床单、枕巾、沙发、地板等物的状态.注意这些物品上有无阴毛、精斑、血迹以及其他痕迹;注意观察现场势态,哪些陈设物品因搏斗、撕打被损坏,哪些物品因犯罪嫌疑人使用、触摸、移动而可能留下手印;勘验现场中心部位还须注意犯罪嫌疑人在实施强奸犯罪的同时,是否兼有抢劫等犯罪行为;勘验时,应注意去发现现场上是否有物品的短缺,有无柜门、箱盖、抽屉被破坏的情况;在现场中心部位,还应注意去发现、搜集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所用的捆绑物、堵嘴物和有关工具;如绳索、毛巾、布团、卫生纸等;5分14、论室内盗窃案件现场勘查中应注意的事项答案:1、注意发现现场的反常现象在侦查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伪装、伪造盗窃案件现场的情况;例如,为了骗取保险金或掩盖监守自盗行为而伪造现场;把内盗现场伪装成外盗现场等;然而,一切伪装或伪造都不可能做得天衣无缝,必然会留下不合常规的蛛丝马迹;实地勘验时,要细致观察现场上的这些蛛丝马迹,并善于利用它们揭露伪装;现场访问时,要注意观察事主的表情是否自然,其陈述是否合乎常理,有无自相矛盾之处,与实地勘验的情况是否相符;3分2、不能轻易放弃对被破坏现场的勘验2分3、不能泄露侦查秘密勘验盗窃案件现场时,经常要邀请事主或财物保管人员到场;因为只有他们知道现场上哪些物品被变动,哪些物品不属现场所有,以正确地分析犯罪行为人的作案过程及其对现场的熟知程度等;但是他们在场时,勘查人员不得就勘验中发现的痕迹物证或反常现象进行评论;一是为了防止因侦查秘密外泄而造成工作上的被动;二是在还没有完全排除事主或财物保管人员伪造现场、报假案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不让他们了解过多的侦查内情;3分4、注意搜寻赃物的样品、被盗物品比较稀有或特征独特时,勘验时要注意索要该物的照片,如果还有同类物品,要拍照提取或提取原物,以便控制赃物时对照鉴别;2分15、论扒窃案件的现场访问要了解的问题答案:1、了解被扒窃的经过;事主的行走路线、到过的处所,乘坐的车辆及座位;被扒窃的财物何时还在,何时发现被扒窃;何时何地暴露过财物,当时有什么人在场;财物存放的位置,是放于衣袋中还是提包中;财物是如何被盗走的,是掏包、割包,还是调包、提包;4分2、了解被扒窃财物的情况;被扒窃财物的种类、数量、特征;财物的归属,是私有财物还是公款公物,如果是公款公物被扒窃,访问时要注意事主的陈述是否合情合理;怀疑报假案的,应对事主的经济收支、思想品质等情况予以调查;3分3、了解扒窃犯罪行为人的情况;有明确的怀疑对象的,需了解:犯罪行为人的人数、体貌特征、口音、谈话内容、衣着、随身物品、上下车地点、逃跑方向、贴近事主及掩护作案的方式等;3分十三、简述杀人案件现场勘查的主要任务答案:杀人案件现场是指犯罪嫌疑人非法、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场所及遗留有与杀人犯罪相关的痕迹物证的其他场所;通过对杀人案件现场的勘查,要完成如下任务:1.查明案件性质;杀人案件分为报复杀人含报复社会、个人、奸情杀人、强奸杀人、财杀等几种;只有对案件的具体性质定准,才能正确地划定侦查范围、确定侦查方向,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依据;4分2.查明死者的基本情况;死者身份明确的杀人案件,要围绕其社会关系,查明其与同事、邻里、亲友、同行之间的金钱、感情、业务竞争关系,从中找寻足以引起犯罪嫌疑人杀人的动机,判明杀人案件的性质,进一步缩小侦查范围;于死者身份不明确的杀人案件,现场勘查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实地勘验和现场访问情况,获取死者的基本特征,再据以查明死者的身份,及时为初期的侦查工作提供线索;3分3.查明与杀人犯罪有关的其他情况;主要包括:1查明杀人的活动过程;2查明杀人的主体现场;3刻画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要应包括犯罪嫌疑人的人数、性别、年龄、体貌特征、文化程度、职业特点、个人嗜好、知情条件等;3分十、简述现场分析的一般步骤答案:现场分析,是指在现场访问和现场勘验结束之后,现场勘查人员在现场勘查指挥员的主导下,依据勘验、访问所获的证据和信息等材料,经过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对事件性质和案件情况所作的系统剖析、推断;现场分析一般遵循以下步骤:1.汇集材料;汇集材料的方式有一步式和两步式;一步式汇集材料的方法,通常是在案情较为简单,现场访问、勘验、搜索的头绪及内容不是过于繁多的情况下采取的;二步式汇集材料的方法,通常是在案情较为复杂,现场访问、勘验、搜索的头绪及内容繁多的情况下采取的;2分2.甄别材料;一是甄别所获取的材料的可信度——真伪或准确性,二是甄别材料与案件的关联性——有无关联或关联程度,三是鉴别材料的证明力或具体价值;2分3.展开充分的讨论;参加现场分析的人员,应在初步甄别、核实的材料的基础上,对案情展开讨论;2分4.对案情做出综合分析判断;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挥员应引导参与现场分析的人员,对案情做出判断,对案情的判断通常是由具体到整体逐步深化的;2分5.对下步工作做出决断;确定是否立案;确定案件的侦查管辖;明确侦查方向和范围及下步侦查的途径、方法、措施;决定的现场的处理意见;2分上述几个阶段或环节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每一步内容绝非互不联系的,而是互相穿插的;论述犯罪现场的核心构成要素.论述犯罪现场勘查的全面原则论述实地勘验的指挥要点论述询问事主、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内容论个体勘验的两个阶段论述现场照相的种类论述绘制现场图的步骤论确定侦查方向和侦查范围论杀人案件的尸体检验入室抢劫案件现场的勘验重点论述马。
破案测试题及答案
破案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犯罪现场发现的指纹属于以下哪一位嫌疑人?A. 嫌疑人甲B. 嫌疑人乙C. 嫌疑人丙D. 嫌疑人丁答案:C2. 根据目击者描述,犯罪时间最可能是:A. 早上6点B. 中午12点C. 晚上6点D. 凌晨2点答案:D3. 下列哪个物品在犯罪现场没有发现?A. 刀子B. 手套C. 钱包D. 钥匙答案:C二、判断题1. 犯罪现场的监控录像显示,嫌疑人在犯罪后立即逃离现场。
()答案:错误2. 根据法医报告,受害者的死亡时间与嫌疑人的不在场证明相符。
()答案:正确3. 犯罪现场的脚印与嫌疑人的鞋码不匹配。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描述犯罪现场的基本情况。
答案:犯罪现场位于市中心的一间公寓内,门锁被撬开,室内有翻动痕迹,窗户紧闭,没有明显的破坏迹象。
2. 嫌疑人甲的不在场证明是什么?答案:嫌疑人甲在犯罪发生时正在参加一个公开的社交活动,有多名目击者可以作证。
3. 警方是如何确定嫌疑人丙为犯罪者的?答案:警方通过指纹比对,发现现场的指纹与嫌疑人丙的指纹完全吻合,同时嫌疑人丙在案发时间段内没有合理的不在场证明。
四、案例分析题1. 根据提供的案件资料,分析犯罪动机可能是什么?答案:根据案件资料,犯罪动机可能是经济纠纷,因为受害者在案发前与嫌疑人有过财务往来,且受害者家中的贵重物品被洗劫一空。
2. 如果你是侦探,你会如何进一步调查此案?答案:作为侦探,我会首先审查所有嫌疑人的不在场证明,然后深入调查受害者的社交关系和经济往来,寻找潜在的动机和机会。
同时,我会对现场的物证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以寻找可能被忽视的线索。
五、论述题1. 论述现代科技在破案中的作用。
答案:现代科技在破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DNA技术可以帮助确定嫌疑人的身份;监控摄像头可以提供犯罪现场的实时画面;数字取证可以恢复被删除的数据;而大数据分析则可以帮助警方快速筛选和分析大量信息,从而提高破案效率。
现场勘查(按题型)试题库
《犯罪现场勘查》试题库一、填空题第一章:1、(犯罪行为要素)是犯罪现场的根本标志;2、犯罪现场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留痕性、(反映性)、复杂性、易变性;3、根据犯罪现场在犯罪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划分,分为(主观现场)和(关联现场);4、人为因素引起原始现场的改变,主要是人为()改变。
5、是否犯罪现场关键要看勘查的现场是否存在(被侵害对象及物质环境的变化)。
6、犯罪现场的伪装迹象常常是通过(各种反常迹象)表现出来。
7、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地点和(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或物证的一切场所)。
第二章:1、保护现场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义务)。
2、保护现场的时间通常是从犯罪案件发生或现场被发现时开始到(现场勘查结束)为止。
3、对于爆炸、纵火现场,现场保护人员必须在报告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的同时,立即赶赴现场。
4、现场上痕迹、物证的保护方法主要有:(记录法)、标记法、(遮盖法)、转移法。
5、对浸泡在水中的被害人,若已没有救活的希望和可能,则(不必打捞上岸)。
6、对水中发现的尸体进行保护时,一般(选用遮盖法)。
7、保护室外现场时对痕迹物证进行遮盖应注意不要选择(透风雨的材料)。
8、保护现场中实施急救人命的紧急措施既适用于受伤的被害人,也适用于(犯罪嫌疑人)。
9、现场勘查指挥员达到现场后,首先要通过听取(现场保护人员)的汇报了解案件及现场情况。
第三章:1、现场勘查的主体是(侦查人员)。
2、现场勘查是侦破案件的起点和(基础)。
3、()是现场勘查的首要任务。
4、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01规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现场指挥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
5、识别伪装、伪造的关键,往往是发现现场上的()。
第四章:1、凡是()、为人公正的公民均可作见证人。
2、现场勘查结束后,侦查人员应撤离现场保护,并通知()进行妥善处理。
第五章:1、在对现场勘查人员进行分工时,技术人员应在()组。
2、现场勘查指挥员达到现场后,首先要通过听取()的汇报了解案件及现场情况。
刑事科学技术犯罪现场勘查重点复习内容
犯罪现场勘查题型: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第一章重点:1、犯罪现场的特点留痕性,反映性,复杂性,易变性2、犯罪现场的分类原始或变动,主体和关联,现场中心部位与现场外围部位,室内和室外,真实现场与伪装伪造现场,真案现场与假案现场,第一第二第N现场···3、现场勘查的任务一,查明案件的性质,二,查明与犯罪有关的情况,三,收集犯罪线索和证据,四,适时采取紧急侦察措施···4、现场勘查的要求及时,全面,细致,客观,合法,安全第二章重点:···1、犯罪现场保护的任务1,划定保护范围,封锁现场2了解事件发生,发现的经过,听取群众反映3针对紧急情况,采取紧急措施4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监控2、犯罪现场保护的方法(特殊物证保护方法、尸体保护方法了解就行了)3、几类现场保护的重点(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第三章重点:1、现场访问的方法和步骤(出小题)第四章(灰常重点)1、实地勘验检查的方法步骤和顺序(整体巡视的步骤:1确定现场的方位,结构,范围2确定现场的中心,出入口和外围3制作初步勘查记录4确定局部勘验顺序5开辟进入现场的通道、现场的中心的确定:1多能反映实施犯罪过程2遗留的痕迹,物品数量较多,分布较集中3往往有明显的犯罪后果4多有不同程度的翻动,破坏,能反映出作案目标、现场的重点部位的确定:1能够反映案件性质的区域2能够能够反映案件过程,特点的区域3能够反映犯罪行为人的范围,特点的区域、局部勘验顺序的内容、局部勘验的内容:1观察现场各部分有哪些明显可见的痕迹物品及其分布状况,位置,形态和相互关系2注意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整个现场的联系3还原犯罪过程4发现提取潜在的痕迹、个体勘验的内容:1发现,显现,提取潜在的痕迹物证2研究分析痕迹物证的形成过程3现场记录)2、犯罪痕迹、物品的发现、提取和保全(要熟悉,没有重点,亦可说都是重点)P158---176第五章重点:1、现场勘验检查笔录的结构:封面,前言,正文,结尾及其内容(至少熟悉下)2、现场图的种类方位图,平面图,立体图,立面图,综合图第六章(灰常重点)1、现场分析的任务:1分析案件形成情况2确定案件性质3发现和弥补现场访问和现场勘验工作的漏洞和不足4确定侦察方向和范围2、现场分析的方法:1辩证分析法2逻辑推理法3创新思维法4犯罪心理痕迹剖析法3、现场分析的步骤:1全面汇集资料2单项分析3综合分析4部署下一步侦察工作4、现场分析的内容:1分析事件和案件的性质2分析案件形成情况3分析作案动机和目的4分析作案人的犯罪条件5、分析痕迹物证在现场留下的原因和情况6、综合现场环境把痕迹物证多方面分析第八章重点:1、盗窃案件现场的特点:1入室盗窃案件现场一般有明显的进出口2入室盗窃案件现场遗留有较多的痕迹物品3现场上有财务损失4常反映出犯罪的习惯性手法5盗窃案件现场易被波动2、杀人案件现场的特点:1现场上多留有被害人的尸体,尸块或尸骨2现场上遗留的痕迹物品种类多,数量大3杀人案件现场复杂,多伪造破坏。
现场勘验有关问答题
现场勘验有关问答题167【发布时间】:2007-11-02【发布人】:罗俊【部门】:痕迹室【阅读人数】:一、现场保护1、如何做好到达现场后的准备工作?答:(1)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取得指挥主动权。
听取现场发生、发现、保护情况的汇报,巡视现场,检查现场保护措施。
(2)组织分工。
勘查一般案件现场,可以分为现场访问和实地勘验两个组进行工作。
在勘查重大、特大案件现场时,现场一般分成:现场保护组、现场调查组、实地勘验组和机动组。
(3)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参加勘查工作。
(4)邀请见证人。
2、哪些人不能作为见证人?答:(1)当事人及亲属。
(2)公安司法人员。
(3)现场目睹人、知情人等证人。
(4)未成年人、生理有缺陷无见证能力的人等。
3、保护现场的任务有哪些?答:(1)核实情况,迅速上报。
(2)划定保护范围,布置警戒。
(3)适时采取紧急措施。
(4)收集对案件的反映,登记在场的证人。
(5)向侦查人员提供发现案件及保护现场的情况。
4、室外现场的保护方法是什么?答:(1)根据现场情况,划出一定的警戒范围,警戒范围应用醒目的警示标记。
安排力量,设立岗哨进行警戒,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警戒范围以内。
(2)在环境条件即将发生变化时,如下雨、下雪等情况,还应对现场上明显、易变的犯罪痕迹物证,如足迹、犯罪遗留物等采取适当措施,加以妥善保护,以免犯罪痕迹物证遭到破坏。
5、室内现场的保护方法是什么?答:(1)封锁现场出入口,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2)根据现场的具体环境在现场外围划出一定的警戒范围,设立岗哨,禁止围观群众靠近现场。
(3)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要注意对明显的犯罪痕迹物证加以保护。
6、如何保护吊挂着的人体?答:(1)如发现人体尚未死亡需急救时,可在颈部未打结处剪断绳索,并注意将绳索及绳结完整保存。
(2)如确已死亡,则不必将尸体卸下,只要将现场保护好即可。
7、如何保护室外的尸体?答:在太阳光直射的情况下,尸体的腐败速度很快。
刑侦考试试题
刑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现场勘查中,以下哪项不是必须收集的证据类型?A. 指纹B. DNA样本C. 目击者证言D. 嫌疑人的个人物品2. 在刑事侦查中,以下哪项不是合法的侦查手段?A. 监听电话B. 秘密跟踪C. 非法搜查D. 网络监控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犯罪动机分析B. 犯罪行为预测C. 犯罪现场重建D. 犯罪人格分类4. 在刑侦工作中,以下哪项不是判断证据可靠性的依据?A. 证据的来源B. 证据的收集程序C. 证据的保管链D. 证据的数量5. 以下哪项不是刑事侦查中常用的文件分析技术?A. 文档年龄鉴定B. 笔迹鉴定C. 化学成分分析D. 语义错误分析10. 在刑侦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制定侦查计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A. 犯罪类型B. 犯罪现场条件C. 嫌疑人的国籍D. 可用资源和时间限制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现场勘查的基本步骤?A. 现场保护B. 现场拍照C. 现场绘图D. 现场访问12. 在刑侦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证据的可靠性?A. 证据的类型B. 证据的保管条件C. 证据的采集时间D. 证据的分析方法13. 以下哪些是刑事侦查中常用的心理分析技术?A. 犯罪心理画像B. 行为分析C. 笔迹分析D. 情绪分析14. 在刑侦工作中,以下哪些属于犯罪预防的措施?A. 加强社区巡逻B.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C. 安装监控摄像头D. 犯罪数据分析15. 以下哪些是判断一个侦查假设是否合理的关键因素?A. 与已知事实的一致性B. 逻辑上的合理性C. 与嫌疑人的口供相符D. 能否解释所有证据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犯罪现场保护的重要性及其基本措施。
17. 描述在刑侦工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嫌疑人访谈。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8. 某日凌晨,一名女子在回家途中遭遇袭击,身上财物被抢。
犯罪大师一级考试答案
犯罪大师一级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心理学中,犯罪动机通常是指犯罪者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推动力,以下哪项不是犯罪动机?A. 经济利益B. 报复心理C. 社会压力D. 个人兴趣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犯罪现场勘查中需要收集的证据类型?A. 指纹B. DNA样本C. 目击证人证言D. 犯罪工具答案:C3. 犯罪预防中,以下哪项措施不是有效的预防手段?A. 加强社区巡逻B. 提高犯罪惩罚力度C. 提供就业机会D. 增加娱乐活动答案:D4. 在犯罪侦查中,以下哪项不是侦查人员必须遵守的原则?A. 客观公正B. 保密原则C. 快速破案D. 合法取证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犯罪者的心理特征B. 犯罪动机分析C. 犯罪预防策略D. 犯罪者的社会关系答案:D6. 犯罪现场勘查中,以下哪项不是勘查人员必须遵守的程序?A. 保护现场B. 收集物证C. 立即审问嫌疑人D. 记录勘查过程答案:C7. 以下哪项不是犯罪侦查中常用的侦查手段?A. 线人情报B. 监控录像C. 心理测试D. 物理实验答案:D8. 在犯罪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A. 情绪状态B. 认知偏差C. 社会环境D. 遗传因素答案:C9. 犯罪预防中,以下哪项不是针对青少年的预防措施?A. 家庭教育B. 学校教育C. 社区服务D. 职业培训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犯罪侦查中需要考虑的因素?A. 犯罪时间B. 犯罪地点C. 犯罪手段D. 犯罪者的性别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犯罪现场勘查中,勘查人员需要收集的证据包括哪些?A. 指纹B. 脚印C. 血迹D. 以上都是答案:D2.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包括哪些?A. 犯罪者的心理特征B. 犯罪动机分析C. 犯罪预防策略D. 以上都是答案:D3. 犯罪预防的有效措施包括哪些?A. 加强社区巡逻B. 提供就业机会C. 家庭教育D. 以上都是答案:D4. 犯罪侦查中,侦查人员必须遵守的原则有哪些?A. 客观公正B. 保密原则C. 合法取证D. 以上都是答案:D5. 犯罪现场勘查中,勘查人员必须遵守的程序包括哪些?A. 保护现场B. 收集物证C. 记录勘查过程D. 以上都是答案: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犯罪动机是犯罪者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推动力。
大学刑侦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学刑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刑侦工作中,以下哪项技术不属于传统的犯罪现场勘查技术?A. 指纹采集B. 血液分析C. 电子数据恢复D. 弹道分析2.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犯罪心理学研究范畴?A. 犯罪动机分析B. 犯罪行为预测C. 犯罪现场重建D. 犯罪者人格特征分析3. 在进行犯罪现场勘查时,勘查人员应当:A. 立即进入现场B. 等待上级指示C. 佩戴防护装备D. 随意移动现场物品4. 以下哪种证据不属于物证?A. 作案工具B. 现场遗留物C. 目击证人证言D. 犯罪现场照片5. 刑侦工作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犯罪心理分析?A. 行为分析B. 心理测试C. 物理分析D. 犯罪现场分析6. 在刑侦案件中,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进行现场勘查?A. 暴力犯罪现场B. 经济犯罪现场C. 网络犯罪现场D. 没有明显犯罪迹象的现场7. 以下哪种技术在刑侦工作中不常用?A. DNA分析B. 红外光谱分析C. 遥感技术D. 声纹识别8.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刑侦工作中的紧急情况?A. 犯罪现场发现危险物品B. 犯罪现场有目击证人C. 犯罪现场发现重要证据D. 犯罪现场有伤者需要急救9. 在刑侦案件中,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非法取证?A. 未经许可进入嫌疑人住所B. 未经许可监听嫌疑人电话C. 未经许可搜查嫌疑人车辆D. 合法搜查并记录证据10.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刑侦工作中的保密事项?A. 案件调查进展B. 证人个人信息C. 嫌疑人隐私信息D. 现场勘查照片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刑侦工作中的物证?A. 作案工具B. 现场遗留物C. 目击证人证言D. 犯罪现场照片2. 在刑侦工作中,以下哪些属于合法的取证手段?A. 合法搜查B. 合法监听C. 非法侵入D. 合法扣押3. 以下哪些情况需要进行现场勘查?A. 暴力犯罪现场B. 经济犯罪现场C. 网络犯罪现场D. 没有明显犯罪迹象的现场4. 以下哪些属于刑侦工作中的保密事项?A. 案件调查进展B. 证人个人信息C. 嫌疑人隐私信息D. 现场勘查照片5. 以下哪些技术在刑侦工作中常用?A. DNA分析B. 红外光谱分析C. 遥感技术D. 声纹识别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犯罪现场勘查的主要步骤。
森林刑事案件现场勘查方法题库[小编整理]
森林刑事案件现场勘查方法题库[小编整理]第一篇:森林刑事案件现场勘查方法题库森林刑事案件现场勘查方法一、基本原则:1、含义:森林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是森林公安机关侦查人员为查处盗伐、滥伐林木、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其他依法由森林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在有关专业人员的配合下,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痕迹等进行勘验、检查的一种侦查活动。
2、任务:森林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是发现、固定、提取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及其他信息,进行现场调查访问,制作和存储信息资料,重现犯罪过程,判断案件性质,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为侦查破案、刑事诉讼提供线索和依据。
3、内容:包括现场保护,现场实地勘验、检查,现场访问,现场搜索与追踪,现场实验,现场分析,现场处理,现场复验与复查。
4、原则:(1)、凡具备勘验、检查条件的森林刑事案件现场,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进行勘验检查。
(2)、森林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应当由县级以上或相当于县级森林公安机关侦查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必要时,可以指派或聘请具有森林调查规划、森林资源、木材生产专业人员参加现场勘验、检查。
(3)、执行森林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任务的人员,应当具有现场勘查资质,具备现场勘验、检查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4)、森林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时,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以事实为依据,防止主观臆断,严禁弄虚作假,客观真实记录现场状况和现场勘验、检查过程。
(5)、森林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时,应当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强安全意识,注意自身防。
二、现场保护1、案发地森林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应迅速派员赶往现场,划定保护范围,设臵警戒线和告示牌,保护现场的原始状态。
2、负责保护现场的森林警察,对可能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破坏的现场,应当对痕迹、物证采取相应保护措施,防止遭到破坏。
3、保护现场的时间应当从发现刑事案件现场开始,至现场勘验、检查结束。
一次不能完成现场勘验、检查的,可以对整个现场或部分现场延长保护。
勘查试题及答案
《现场勘查》模拟试题(1)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1。
根据犯罪现场在犯罪事件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可将其分为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2。
现场勘查应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
3。
勘查重大、特大案件现场,一般可将勘查人员分为现场访问组、现场勘验组、现场保护组和机动组等几个组分头开展工作.4。
现场实地勘验一般要经过巡视现场、静态勘验和动态勘验等三个步骤。
5. 保护现场痕迹物证的方法主要有警戒法、标识法、遮盖法和转移法、提取法等五种.6. 根据案件发生后至勘查前有无变动,可将现场分为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7。
范围较大、中心部位不明显、痕迹物证比较分散的现场,通常可采用由外围向中心的勘验顺序。
8. 在访问开始时,侦查人员必须告知访问对象应如实提供情况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
9. 对作案地点可通过研究现场上反常情况、犯罪痕迹、尸体上或者尸体附近的异常物质和调查访问等几个方面的现象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主体现场,关联现场 2、县级 3、现场访问组、现场勘验组、现场保护组4、巡视现场、静态勘验、动态勘验 5、警戒法、标识法、遮盖法6、原始现场、变动现场7、从外围向中心 8、如实提供情况9、反常情况,犯罪痕迹,尸体上或者尸体附近的异常物质,调查访问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犯罪现场:是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地点和其他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场所。
2、现场分析:又叫临场讨论,它是指现场勘查人员在对现场进行勘验,检查和调查访问以后,在现场勘查指挥人员的主持下,根据勘验、检查和调查访问所获得的材料,对在现场上发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充分的讨论,并力求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分析判断的活动。
3、个体勘验,也称为详细勘验,是侦查人员对现场上的各种痕迹、物品、人身、尸体逐一进行观察、检验、记录和提取的一项勘验活动。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一)简述现场保护的任务:1、核实情况,迅速上报;2、划定范围,设置警戒;3、收集案件资料,登记在场证人;4向侦查人员反映现场保护情况。
犯罪现场勘查简答题
犯罪现场勘查简答题简答题1.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可据以收集电子物证的场所包括哪些?①犯罪行为人在犯罪前、犯罪中和犯罪后的相关活动可能被监控装置所摄取的场所;②犯罪行为人在犯罪前、犯罪中和犯罪后所涉足的使用或者可能使用了通信工具的相关场所;③犯罪行为人在犯罪前、犯罪中和犯罪后使用或可能使用了计算机系统的场所。
2.犯罪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和其他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场所。
其中“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场所”通常是指哪些?①某些犯罪危害后果的呈现场所②犯罪行为人来去犯罪现场的道路③犯罪前的预伏场所和犯罪后抛弃、毁坏、隐藏赃证的场所④同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或危害后果的呈现场所无明显空间关联性的其他一些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场所3.简述犯罪现场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其分类标准。
7-10㈠原始现场与变动现场:依据犯罪现场形成之后是否受到破坏而划分的。
㈡主体现场与关联现场:依据犯罪现场在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而划分的。
㈢真实现场、伪装现场、伪造现场:依据犯罪现场的真伪情况的不同而划分的。
㈣预备现场、实施现场、掩盖现场:根据犯罪现场在犯罪发展过程中形成阶段的不同及其在犯罪功能上的差异而划分的。
㈤第一现场、第二现场:运用于对杀人案件现场性状的判断和认定。
㈥有组织型现场与临时起意型现场:依据犯罪行为形成是否预谋。
㈦动态现场和静态现场:依据不同的现场状态。
㈧其他分类方法:犯罪性质-杀人现场、爆炸现场······;犯罪现场所处的位置环境不同-室内现场、露天现场;犯罪现场的空间大小-宏观现场、微观现场。
4.请区分原始现场与变动现场。
这是依据犯罪现场形成之后是否受到破坏而划分的。
①原始现场,是指自形成之后到勘查伊始,没有收到认为的或自然力的破坏的犯罪现场;②变动现场,是指发案之后原始状态在人为因素或自然力的作用下与勘查开始之前受到了破坏的犯罪现场。
【刑事侦查学习题】犯罪现场勘查
第四章犯罪现场勘查一、判断说明题(错误的应说明理由)1.有一犯罪分子到一处人家盗窃,可没想到在盗窃过程中此家主人回来,双方扭打起来,主人被杀,犯罪分子迅速逃离,慌乱中将带去的作案工具遗留在现场上。
回家后发现工具不见,左思右想觉得不对,2小时后返回现场,现场还未被别人发现,于是迅速带上遗留的作案工具,但发现留下很多脚印很难处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放把火烧了,来个彻底的毁尸灭迹,结果造成现场的严重破坏。
此现场应属于变动现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2.留有犯罪痕迹的现场就是主体现场,剩下的均为关联现场。
()3.关联现场的作用永不如主体现场的作用来的大。
()4.第一、第二、第三……犯罪现场是以发现现场的先后顺序来划分的。
()二、选择题(含单项多项)1.构成犯罪现场的要素是()。
A.犯罪行为B.犯罪时间和空间C.犯罪现象D.物质形态变化2.犯罪现场具有()特点。
A.刺激性B.留痕性C.反应性D.复杂性3、寻找发现手印的方法有()。
A、观察法B、哈气法C、显现法D、制模法4、显现手印常用的粉末有()。
A、铝粉B、石膏粉C、石墨粉D、青铜粉5、现场勘查的要求有()等。
A、及时B、全面C、客观D、重复6、现场分析的目的是()。
A、定性B、定向C、防漏D、鉴证7、提取手印常用的方法有()。
A、剥刮法提取B、透明胶纸提取C、照相提取D、实物提取8、现场勘验一词里的勘验包含()等意思。
A、寻找发现B、分析研究C、固定提取D、检验鉴定9、参加现场勘查的人员有()。
A、商请的检察人员B、公安人员C、当事人D、邀请的专业人员10、侦查部门在接报案时应查明的主要问题有()。
A、案犯遗留的物证情况B、现场保护情况C、案件基本情况D、犯罪分子的情况三、案例题(一)某年8月10日上午11时20分,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接红山村群众报告:8月9日下午1时许,红山乡红山村的女青年苏茜从家里骑自行车去关家村找同学借书,当晚未归,下落不明。
经村干部组织群众寻找,有两名青年在本村农田里的一眼枯井内发现一辆自行车、一具女性尸体。
刑侦专业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刑侦专业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现场勘查的首要任务是:A. 收集证据B. 确定犯罪动机C. 询问目击者D. 保护现场2. 以下哪项不属于刑事侦查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合法性原则C. 公正性原则D. 效率性原则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哪项不属于侦查措施?A. 询问B. 搜查C. 拘留D. 逮捕4. 指纹鉴定属于哪种类型的证据?A. 物证B. 书证C. 证人证言D. 口供5. 在刑侦工作中,以下哪项不是侦查员应具备的素质?A. 敏锐的观察力B. 良好的心理素质C. 强烈的好奇心D. 严谨的逻辑思维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犯罪现场勘查必须由侦查员独立完成,不得有其他人在场。
()2. 侦查员在询问证人时,可以采用诱导性提问。
()3. 侦查员在收集证据时,必须保证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4. 侦查员在侦查过程中,可以随意使用技术侦查手段。
()5. 刑事诉讼法规定,侦查员在侦查过程中必须遵守法律程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犯罪现场勘查的基本步骤。
2. 阐述刑事侦查中证据的分类及其特点。
3. 描述侦查员在处理刑事案件时应注意的伦理问题。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市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侦查员在案发现场发现了一枚指纹和一些脚印。
请分析侦查员应如何利用这些线索进行侦查。
2. 假设你是侦查员,面对一起复杂的杀人案件,受害者身上有多处刀伤,现场有大量血迹。
请描述你将如何进行现场勘查和证据收集。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 论述现代科技在刑侦工作中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C4. A5. C二、判断题1. ×(错误)2. ×(错误)3. √(正确)4. ×(错误)5. √(正确)三、简答题1. 犯罪现场勘查的基本步骤包括:保护现场、初步勘查、详细勘查、现场记录、现场分析和现场复原。
大学刑侦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学刑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刑事侦查中,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直接证据?A. 目击证人的证词B. 指纹C. DNA样本D. 监控录像答案:A2. 以下哪种情况适用于指纹比对?A. 犯罪现场留下的血迹B. 犯罪现场留下的指纹印C. 犯罪嫌疑人的血液样本D. 犯罪嫌疑人的DNA样本答案:B3. 在犯罪现场调查中,调查人员通常会寻找哪些类型的证据?A. 物理证据B. 电子证据C. 目击者证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犯罪现场调查中常用的化学试剂?A. 鲁米诺B. 碘液C. 硝酸银D. 氢氧化钠答案:D5. 在刑侦工作中,以下哪个技术主要用于获取犯罪嫌疑人的面部图像?A. 面部识别软件B. 指纹识别系统C. DNA分析D. 声音识别技术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犯罪心理分析的内容?A. 犯罪动机B. 犯罪习惯C. 犯罪行为模式D. 犯罪现场的物理证据答案:D7. 在刑侦中,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判断证据可靠性的因素?A. 证据的来源B. 证据的收集方式C. 证据的保管链D. 证据的数量答案:D8.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犯罪现场重建的目的?A. 分析犯罪过程B. 确定犯罪动机C. 揭示犯罪手法D. 帮助法庭重现犯罪现场答案:B9. 在刑侦中,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判断目击者证词可靠性的因素?A. 目击者的精神状态B. 目击者的视力状况C. 目击者的个人偏见D. 目击者的口才答案:D10. 在刑侦中,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收集电子证据的目的?A. 获取犯罪通讯记录B. 恢复已删除的数据C. 分析犯罪行为模式D. 判断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现场调查的基本步骤?A. 保护现场B. 收集证据C. 现场拍照D. 立即逮捕嫌疑人答案:A, B, C12. 在刑侦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目击者证词的准确性?A. 目击者的记忆能力B. 目击者的心理压力C. 目击者与犯罪嫌疑人的关系D. 目击者的情绪状态答案:A, B, C, D13. 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追踪犯罪嫌疑人的位置?A. GPS追踪B. 手机信号定位C. 面部识别系统D. 社交媒体分析答案:A, B, D14. 在刑侦中,以下哪些属于非物理证据?A. 目击者证词B. 财务记录C. 视频监控D. 电子邮件内容答案:A, B, D15. 以下哪些是犯罪心理分析可能揭示的内容?A. 犯罪人的人格特征B. 犯罪人的生活习惯C. 犯罪人的社交网络D. 犯罪人的犯罪手法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犯罪现场保护的重要性。
犯罪现场勘查题库(349道)
犯罪现场勘查1、犯罪实施阶段是指( )——[单选题]A 犯罪嫌疑人实施主要犯罪行为的阶段B 等待阶段C 隐匿、烧毁罪证的阶段D 躲藏阶段正确答案:A2、犯罪现场构成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是( )——[单选题]A 时间要素B 犯罪行为要素C 空间要素D 现场物质形态变化要素正确答案:B3、在实践中,( )现场是现场勘查的重点,投入的人力、精力一般较多,发现、收集的痕迹物证也很多——[单选题]A 关联现场B 原始现场C 主体现场D 外围现场正确答案:C4、犯罪行为的预备阶段不包括( )——[单选题]A 踩点阶段B 望风阶段C 等待阶段D 烧毁罪证阶段正确答案:D5、下列现场中,属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后间接形成的后果的是( )——[单选题]A 盗窃场所B 投毒案件中被害人在离开投毒地后死亡的场所C 抢劫场所D 爆炸场所正确答案:B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痕迹的是( )——[单选题]A 笔迹B 手印C 足印D 面颊印纹正确答案:A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微量物证的是( )——[单选题]A 油漆B 泥土C 螺丝刀D 植物树叶正确答案:C8、物质形态要素的变化不包括( )——[单选题]A 被侵犯对象的变化B 现场客体物的增减C 现场原有客体物位置、形状及其组合状态的改变D 犯罪嫌疑人将携带来的作案工具带离现场正确答案:D9、下列属于对案件性质(动机、目的)的伪装的是( )——[单选题]A 对现场进出口进行巧妙伪装B 作案时故意改变步法C 熟人作案伪装成陌生人作案D 伪装口音正确答案:C10、下列属于抛尸现场痕迹物证的是( )——[单选题]A 有被害人的鞋印B 有交通工具痕迹C 有搏斗痕迹D 有大量喷溅血迹正确答案:B11、碎尸现场往往是( )——[单选题]A 主体现场B 第二现场C 关联现场D 外围现场正确答案:A12、从作案人的动机、目的分析案件性质,即依据作案人的( )等分析研究案件性质——[单选题]A 逃离现场的方式B 行为特征C 进入现场的方式D 抛弃隐匿罪证的方式正确答案:B13、下列不属于犯罪行为时间的是( )——[单选题]A 作案人进入现场的时间B 开始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C 作案后逃离现场的时间D 进行犯罪预备的时间正确答案:D14、关于“侦查方向”,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单选题]A 是指侦查工作的目标方向B 指在哪个地域寻找犯罪嫌疑人C 指在哪些人员中寻找犯罪嫌疑人中D 侦查方向的确定取决于侦查人员对案件形成情况和案件性质的认知和判断正确答案:B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分析犯罪嫌疑人是否是惯犯的依据( )——[单选题]A 作案行为习惯B 作案过程特征C 有无伪装D 犯罪嫌疑人的自然条件,即体貌特征等正确答案:D16、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社会身份与职业,主要从( )方面进行分析——[单选题]A 现场有无伪装B 逃离方式C 现场遗留物D 有无犯罪前科正确答案:C17、犯罪嫌疑人的社会特征条件不包括( )——[单选题]A 社会身份B 习惯嗜好C 职业状况D 是否是惯犯正确答案:B18、现场勘验,检查人员询问被访问人尽可能在( )——[单选题]A 现场外围B 被访问人所在单位C 住所进行D 公安机关正确答案:D19、犯罪现场构成要素中的最基本要素是( )——[单选题]A 时空要素B 犯罪行为要素C 事件要素D 现场物质形态变化要素正确答案:A20、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后,( )必须与现场处置工作同步进行。
犯罪现场勘查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现场:现场显然是一个时空概念,“现”具有时间的含义,“场”具有空间的含义。
从语义上理解,现场是指存在于当前时段的特定空间。
一般而言,现场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地方或者某种现象或事件发生的地方。
2.犯罪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和其他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
现代社会,犯罪现场包括实体场所和虚拟场所。
虚拟场所是获取电子数据和计算机网络承载信息的主要来源。
3.原始现场:是指自形成之后到勘查伊始,没有受到人为的或自然力的破坏的犯罪现场。
4.变动现场: 是指发案之后的原始状态在人为因素或自然力的作用下于勘查开始之前受到了破坏的犯罪现场。
5.主体现场: 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主要犯罪行为的处所。
具体说,就是犯罪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直接实施侵犯(害)行为的场所。
主体现场是每一起犯罪案件所必备的。
一般情况下,一起案件只有一个主体现场,有时也会出现一起案件有多个主体现场的情况。
6.关联现场:是指与实施主要犯罪行为有关的处所。
主要是指犯罪预谋活动和处理赃物、罪证等活动所涉及的处所。
7.真实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及实施犯罪行为之后,未蓄意加以伪装的犯罪现场。
8.伪装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为了掩盖犯罪真相,转移侦查视线,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及实施犯罪行为之后蓄意进行了歪曲真相的布置的犯罪现场。
9.伪造现场:是指行为人出于各种不良动机,按照虚构的犯罪事实情节所布置的虚假现场。
10.预备现场: 是指犯罪行为人在犯罪预备阶段实施预备犯罪行为所形成的犯罪现场。
如装配、制作犯罪工具的场所,作案前的隐蔽场所等。
11.实施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直接实施侵犯(害)行为的场所。
如杀人地点、强奸地点12.掩盖现场: 是指犯罪行为人为了掩盖罪责、逃避打击而隐藏或销毁赃物、罪证的场所。
13.有组织型现场:是指预谋性犯罪行为所形成的、状态比较有秩序的犯罪现场。
14.临时起意型现场:是指非预谋性犯罪行为所形成的、状态缺乏秩序性的犯罪现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1.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可据以收集电子物证的场所包括哪些?①犯罪行为人在犯罪前、犯罪中和犯罪后的相关活动可能被监控装置所摄取的场所;②犯罪行为人在犯罪前、犯罪中和犯罪后所涉足的使用或者可能使用了通信工具的相关场所;③犯罪行为人在犯罪前、犯罪中和犯罪后使用或可能使用了计算机系统的场所。
2.犯罪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和其他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场所。
其中“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场所”通常是指哪些?①某些犯罪危害后果的呈现场所②犯罪行为人来去犯罪现场的道路③犯罪前的预伏场所和犯罪后抛弃、毁坏、隐藏赃证的场所④同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或危害后果的呈现场所无明显空间关联性的其他一些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场所3.简述犯罪现场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其分类标准。
7-10㈠原始现场与变动现场:依据犯罪现场形成之后是否受到破坏而划分的。
㈡主体现场与关联现场:依据犯罪现场在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而划分的。
㈢真实现场、伪装现场、伪造现场:依据犯罪现场的真伪情况的不同而划分的。
㈣预备现场、实施现场、掩盖现场:根据犯罪现场在犯罪发展过程中形成阶段的不同及其在犯罪功能上的差异而划分的。
㈤第一现场、第二现场:运用于对杀人案件现场性状的判断和认定。
㈥有组织型现场与临时起意型现场:依据犯罪行为形成是否预谋。
㈦动态现场和静态现场:依据不同的现场状态。
㈧其他分类方法:犯罪性质-杀人现场、爆炸现场······;犯罪现场所处的位置环境不同-室内现场、露天现场;犯罪现场的空间大小-宏观现场、微观现场。
4.请区分原始现场与变动现场。
这是依据犯罪现场形成之后是否受到破坏而划分的。
①原始现场,是指自形成之后到勘查伊始,没有收到认为的或自然力的破坏的犯罪现场;②变动现场,是指发案之后原始状态在人为因素或自然力的作用下与勘查开始之前受到了破坏的犯罪现场。
5.请区分真实现场、伪装现场和伪造现场。
7-8这是依据犯罪现场的真伪情况的不同而划分的。
①真实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及实施犯罪行为之后,未蓄意加以伪装的犯罪现场;②伪装现场,是指犯罪行为人为了掩盖犯罪真相,转移侦查视线,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及实施犯罪行为之后蓄意进行了歪曲真相的布置的犯罪现场;③伪造现场,是指行为人出于某种不良动机,按照虚构的犯罪事实情节所布置的虚假现场。
6.犯罪现场具有哪些特点?①现场上保留着犯罪证据②现场上储存着有关犯罪和犯罪行为人的信息③现场状态容易发生变化或遭到破坏7.导致犯罪现场状态发生变化或遭到破坏的因素包括哪些?①犯罪案件发生之后,事主、被害人及其亲友的清点、抢救活动对现场状态的破坏;②爆炸、放火等类案件中有关人员的救护、排险、灭火活动对现场状态的破坏;③在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现场物品、物质依据自身发展演变规律发生的变化;④风、雪、雨、霜等自然现象对现场状态的破坏;⑤动物的咬噬、践踏、搬运行为对现场状态的破坏;⑥不够科学、稳妥的先期现场保护活动对现场状态的破坏;⑦勘查过程中侦查人员不当的个人行为或不当的勘查程序与措施也会构成对现场的破坏和污染。
8.简述整体巡视的任务。
①确认或者调整保护现场的范围与措施;②运用笔录、绘图、照相、录像等方法,记录现场的方位和概观情况;③确定现场勘查的范围④确定现场勘查的重点⑤确定现场勘查的顺序9.简述整体巡视的基本要求。
①控制巡视主体的人数②避免对现场状态的改变和对现场痕迹、物证的破坏与污染③整体巡视过程中应注意对易失证据的记录和收集10.简述现场勘验的顺序。
①由中心向外围勘验②由外围向中心勘验③沿着犯罪行为人的行走路线勘验④分片分段分层勘验⑤从某个特定的部位开始勘验11.简述静态勘验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①记录案件的原始状态②观察客体的位置、状态③弄清该客体与其他客体之间的关系④弄清每一客体的勘验价值,确定对该一客体的勘验目标和勘验方法,为动态勘验做好准备。
12.简述个体勘验时的勘验顺序。
①先地面后高处②先重点后一般③先易消失后稳定④先静观后动手⑤先记录后提取⑥先外表后内部13.简述现场局部的确定方法。
①按照现场的客观环境确定②按照现场的具体功能确定③将被侵害、被破坏的主要客体及与之相关联的各种痕迹、物品确定为一个独立的局部④将一定的痕迹群确定为一个独立的局部14.犯罪现场勘查的概念具有哪几个方面的含义?①犯罪现场勘查的主体是侦查人员②现场勘查的对象和范围具有特定性③现场勘查时一项策略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侦查措施④现场勘查具有特定的目的15.犯罪现场勘查的内容包括哪些?现场保护、现场实地勘验检查、现场访问、现场搜索与追踪、现场实验、现场分析、现场处理、现场复验与复查等。
16.犯罪现场勘查的任务有哪些?①查明犯罪活动情况②发现、固定、提取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及其他信息③记录现场情况并制作现场证人证言④登陆和存储现场信息资料⑤分析案情,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⑥为侦查破案、刑事诉讼提供线索和证据17.简述犯罪现场勘查的意义。
①对有犯罪现场可勘的案件而言,现场勘查是侦查刑事案件的起点和基础②现场勘查获取的情况是侦查各个阶段向前推进的客观依据③现场勘查是手机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的重要措施18.犯罪现场勘查的原则有哪些?①合法原则②及时原则③全面原则④细致原则⑤客观原则⑥科学原则⑦安全原则19.及时原则是犯罪现场勘查的基本原则之一,请简述其内容。
①及时赶赴现场②及时部署紧急措施③及时组织安排现场勘验和现场访问工作④及时进行临场讨论,对案情作出分析20.合法原则是犯罪现场勘查的基本原则之一,请简述其内容。
①必须由合法的勘查主体持证勘查②必须在见证人见证之下进行勘查③在具体勘查事项上必须依据法律规定实施勘查21.简述公安机关内部现场勘查级别职责的划分。
①级别职责划分:县级公安机关负责辖区内全部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检查。
对于案情重大、现场复杂的案件,上级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时,可以直接组织领导现场勘查、检查。
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提供技术支援。
②地域职责划分:设计两个县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的刑事案件现场勘验、检查,现场勘验、检查职责由有关地方公安机关协商,必要时,由上级公安机关指定。
22.简述现场勘查指挥员的职责。
①决定和组织实施现场勘验、检查的紧急措施②制定和实施现场勘验、检查的工作方案③对参加现场勘验、检查的人员进行分工④指挥、协调现场勘验、检查工作⑤确定现场勘验、检查的见证人⑥审核现场勘验、检查工作记录⑦组织现场分析⑧决定对现场的处理23.简要回答对于重大、特别重大和复杂的现场,可将勘查人员分为哪几个小组?①现场保护组②现场访问组③实地勘验组④机动组24.简述现场访问的指挥要点。
①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布置现场访问②分别轻重缓急,安排访问顺序③组织访问人员观察现场,以利访问工作的开展④认真做好知情人的工作⑤重点访问对象,指挥员应亲自询问或对询问情况重点掌握25.简述现场分析的指挥要点。
①情况汇集环节,应确保信息的客观、全面、细致,应特别注意对信息可靠性的探究和验证。
②分析讨论环节,既要注意讨论主题的引导,又要应注意发扬民主、集思广益。
③总结阶段应注意全面归纳,科学分析。
26.简述现场勘查人员的职责。
①实施现场紧急处置②进行现场调查访问③发现、固定和提取现场痕迹、物证等④记录现场保护情况、现场原始情况和现场勘验、检查的过程与所见,制作现场勘验、检查工作记录⑤参与现场分析⑥提出处理现场的意见27.简述哪些人员不宜作现场勘查见证人的条件?①当事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②在职的公安、检查、审判人员和刑事技术鉴定人员③有犯罪嫌疑或者因犯罪受过刑罚处理的人④未成年人⑤精神上、生理上有缺陷妨碍履行见证人义务的人⑥在本地临时居住的人员28.简要回答遇有哪些情形时,应当对现场进行复验、复查?①案情重大、现场情况复杂的②侦查工作需要从现场进一步收集信息、获取证据的③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时认为需要复验、复查的④当事人提出不同意见,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复验、复查的⑤其他需要复验、复查的29.简述侦查部门受理报案的要求。
①对于属于本部门管辖的案件,应当立即接受。
侦查人员应填写《受理刑事案件登记表》②对于不属于本部门管理的案件,也应当先接受下来,再及时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向报案人填发《移送案件通知书》③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相应紧急措施,以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自杀、行凶或毁灭罪证等情况发生,然后按照管辖范围的规定,移送主管机关或者部门进行处理,并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
30.简述现场访问的概念。
现场访问是指侦查人员为查明案情,发现、手机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在现场勘查过程中依法对了解案件有关情况的人进行的调查询问工作。
31.简述现场访问的意义。
①现场访问能为采取紧急侦查措施提供有利条件②现场访问能促进现场勘验工作的顺利进行③现场访问内容是现场分析工作的重要依据④现场访问可及时获取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32.简述询问犯罪现场周围和其他可能知情人的主要内容。
①案件发生前后及发生过程中发现的可以人、事、物;可疑人的外貌、一桌、携带物品;可疑物的特征及疑点所在②事主、被害人及其家庭的有关情况③案件发生前后事主、被害人家庭及现场上的动向和人员来往情况④案件发生地区的社会治安、人员流动情况及其他可疑情况,当地及周边地区是否发生过同类案件或相关案件和事件⑤其本人及现场上其他人员对案件的看法和分析33.简述询问犯罪现场发现人、报案人的主要内容。
①案件发生的事件、地点及详细经过②犯罪嫌疑人的人数及其体貌特征,衣着打扮等③人身及财物遭受侵害的情况及被侵害财物的种类、数量、特征和保管情况④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使用的犯罪工具及携带的物品的种类、数量、特征情况⑤事主、被害人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成员的状况,他们的生活、工作、社会交往、经济条件等情况⑥怀疑的对象及根据⑦与案件有关的其他线索和对案件的看法⑧案件发生前先吃的状态及近期到过现场的人员34.简述现场访问过程中所需查明的案件情况。
①查明采取紧急措施所需的基本情况②查明案件发生、发现的情况③查明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及附加特征等情况④查明现场被侵害财物的情况⑤查明犯罪分子遗留物品的情况⑥查明与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活动踪迹相关联的工具、物品与信息⑦查明被害人的基本情况⑧网上信息的全面收集35.简述现场访问过程中网上信息收集的途径。
①向被害人调查了解②向被害人亲属和朋友调查了解③直接从一只的涉案电脑的IP地址调查了解④直接从特定电脑中调取信息,调查了解⑤向犯罪嫌疑人的亲属、朋友、同事、同学调查了解⑥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应注意讯问掌握相关网上信息⑦关注并研判公用网上与案件有关的信息⑧收集犯罪嫌疑人在预备犯罪阶段的相关上网活动情况⑨监控网上销赃的信息⑩从其他途径了解犯罪嫌疑人的上网活动信息36.简述现场访问中如何对所获情况进行可靠性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