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护理常规
早产儿护理常规
早产儿护理常规
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之间娩出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
其体重大多在2500g 一下,身长不到47cm,多器官发育尚不成熟。
1.保暖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不定,多为体温低下。
因此,早产儿所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
遵医嘱采取保暖措施,如暖箱、棉包被等,并加强体温监测。
暴露操作应在辐射台保暖下或暖箱中进行,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并观察有无硬肿。
2.合理喂养早产儿消化吸收能力差,但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多,因此最好母乳喂养,尽早开奶。
有吸吮力和吞咽力者,鼓励母亲勤喂奶,但每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疲劳;有吞咽力但无吸吮力者,可将母乳挤出消毒后用勺子喂养,避免发生吸入性肺炎;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早产儿病情变化,包括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及摄入情况。
如反生以下情况,应及时通知儿科医生,并协助查找原因进行处理:①体温不正常;②呼吸不规则或呻吟;③面部或全身青紫(或苍白);④烦躁不安或反应低下;⑤惊厥;⑥早期或重度黄疸;⑦食欲差、呕吐、腹泻、腹胀、出生3天后仍有黑便;⑧硬肿症;⑨出血症状;⑩24h 仍无大小便。
4.预防出血早产儿缺乏维生素K1依赖凝血因子,出生后遵医嘱注射维生素K15mg,连续3天,预防出血症。
5.预防感染早产儿抵抗力低,消毒隔离要求高。
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严格控制入室人员,室内物品定期更换消毒,严格控制医院性感染;强化洗手意识,每次接触早产儿前后要洗手或用快速消毒液擦拭手部,预防交叉感染。
6.其余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早产儿护理常规
早产儿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见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二)病情观察:1.观察早产儿的精神状况及拥抱、吸吮、吞咽等反射是否正常,观察新生儿的体温及暖箱使用的情况,吸氧的方式及氧流量情况。
2、观察早产儿呼吸、心率、血压的情况,每2h记录一次,观察早产儿呼吸速率、节律,有无鼻翼扇动、三凹征及暂停、周期性呼吸等症状,观察早产儿有无心率紊乱、血压降低等变化。
3、观察早产儿的皮肤有无黄染、皮疹等,观察脐部情况进食的状态,有无拒乳、吸吮无力等情况。
(三)症状护理:1、保暖:体重小于2000克的早产儿应置于暖箱中,箱温保持在32℃,湿度保持在55-65%,体重小于1000克时,箱温保持在34-36℃。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防窒息,必要时,给氧并观察呼吸情况。
3、保护性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接触早产儿前后要洗手,病室每日用空气消毒2次,早产儿每日沐浴次,保持皮肤清洁干净,做好脐护理,保持脐部干燥,使用暖箱的早产儿日对暖箱进行擦拭消毒一次,患儿出箱后进行终末消毒。
4、输液护理:早产儿应根据其体重及喂养的情况,控制其输液的量和速度。
(四)营养与饮食护理: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对于无法进食的早产儿给予鼻饲,无法从胃肠中给予营养的,应及时给予胃肠外营养,在给予静脉高营养时,应保护早产儿的血管,防止液体外渗,并根据高营养液成分给予避光输液。
(五)药物治疗护理:1、补充维k1,1mg连用三天,15天后加用维a和维d,早产儿可根据情况适当加量,四周后补充铁及维e和叶酸。
2、对于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可给氨茶碱静滴,负荷量5mg/kg,维持量2mg/kg .(六)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对早产儿进行抚触,给予一定的皮肤安慰,向家长讲解早产儿的生理特点,缓解家长焦虑及紧张情绪,使其配合治疗,促进早产儿康复。
早产儿护理常规
早产儿护理常规
一、概述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00g,身长<47cm的活产新生儿。
早产儿各器官生理功能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死亡率较高,需加强护理。
二、护理措施
1、病室管理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进早产儿室穿隔离衣、戴口罩,护理每个患儿前后要洗手。
保持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晨间护理时室温提高到27℃~28℃,如患儿体重<2000g或体温低于36℃,应放入暖箱。
暖箱温度按照日龄及不同体重的温度调节,暖箱湿度55%~65%。
检查操作集中进行,减少受凉机会。
2、病情观察经常巡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儿面色、反应能力、体温、呼吸、心率、哭声、皮肤有无发绀、黄疸、出血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
3、营养支持早产儿生后无呕吐者,尽早哺喂。
如无母乳喂养条件时,可选择质地柔软的小孔奶头喂养母乳化奶粉,3h喂1次。
无吸吮能力或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喂养或鼻饲,注意温度,奶量要准确,体重在1500g以下者每2h喂奶1次,并详细记录出入量。
4、呼吸道护理早产儿缺氧时,应及时给氧气吸入,氧浓度30%~40%为宜,如果喂奶时发绀,
可于喂奶前后给予氧气吸入15min。
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断脐带
后,应保持安静4h,头偏向一侧。
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每2~3h更换体位1次,随时注意有无呕吐,以防窒息。
5、皮肤护理体重在1000~1500g的患儿,每天擦浴1次,体重2000g 以上者可作水浴。
每天测量体重并记录。
6、健康教育出出院时向家属介绍喂养患儿方法及预防感染等知识。
早产儿护理常规
早产儿护理常规
早产儿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而出生体重<2500g的婴儿统称为早产儿。
(一)维持体温稳定
1、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
2、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日龄、病情,给予不同保暖措施,测体温6次/d。
3、各种治疗、护理集中进行。
(二)维持有效呼吸
1、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取侧卧,头肩太高15°,头偏向一侧。
2、有缺氧症状时。
遵医嘱给予吸氧,氧浓度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85%~93%为宜,出现呼吸暂停,立即通知医生,并给予拍打足底、托背、睡水床等措施。
(三)合理喂养
1、尽早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
2、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者给予鼻饲喂养。
3、每日准确记录出入量,每日测体重一次。
(四)预防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手卫生。
2、限制探视,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3、室内物品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
(五)密切观察病情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观察患儿喂养、精神、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温度等。
3、加强输液管理,常规使用输液泵、密切巡视,随时记录。
(六)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注意保暖,维持患儿体温36~37℃.
2、合理喂养4~6个月。
3、保持皮肤清洁,加强脐部护理,预防感染。
4、出院后1个月科室随访。
5、根据体重增长情况,按时预防接种。
早产儿护理常规ppt课件
首先,应该保持室内安静, 避免外界噪音和干扰,减少 对早产儿的刺激。其次,要 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 保持空气流通,让早产儿适 应室内的环境。另外,为早 产儿提供舒适的睡眠条件也 是很重要的,可以选择柔软 的床铺和舒适的睡袋,让早 产儿充分休息。此外,可以 安排家人轮流陪护,给予早 产儿更多的安全感。
特殊照顾
1. 给予关爱:给予早产儿足够的关爱和呵护,建 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1. 给予 关爱
2. 早期 干预
3. 母乳 喂养
4. 生长 监测
5. 预防 接种
6. 日常 护理
给予早产儿足 够的关爱和呵 护,建立良好 的亲子关系。
在宝宝出生后, 尽早进行袋鼠 式护理,让宝 宝感受到母体 的温暖和安全
感。
特殊喂养方法是为应对早产儿无法自行吸吮母乳或奶瓶的情况。根据医生建议,可以通过鼻饲等特 殊喂养方法来为早产儿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水分。在进行鼻饲时,医生会指导家长如何正确地操作, 确保喂养安全有效。此外,在特殊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静脉营养等其他方法来维持早产儿
的营养需求。这些方法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早产儿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和使用。
1. 逐步增加奶量: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和胎龄逐步增加喂奶量。
早产儿护理常规与特殊照顾中,喂食时间和量的调整是关键的一环。逐步增加奶量是必要的,因为早产儿的肠胃系统尚 未发育完全,无法一次性适应足量奶水。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和胎龄逐步增加喂奶量可以确保他们的肠胃逐渐适应,避免 消化问题,同时满足其生长需求。在调整喂食时间和量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以确保早产儿的健康和安全。
尽量母乳喂养, 因为母乳有助 于增强宝宝的 免疫力,促进 宝宝的生长和
早产及先兆早产护理常规MicrosoftWord文档
早产及先兆早产护理常规MicrosoftWord文档
早产护理常规
娩出妊娠28~37周的尚未成熟胎儿,称为早产儿。
1卧床休息,观察宫缩、胎心等情况,避免滥用镇静药物。
2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尽量避免手术助产(胎头吸引器、产钳),第二产程必开术。
3为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可在产前给产妇注射维生素K34mg,肌肉注射。
4胎儿娩出后,要等脐带搏动停止后在断脐。
5早产儿应注意保暖、静卧、用预防颅内出血药物及抗感染药物。
6早产儿送入新生儿科时,严格交班,避免发生意外。
先兆早产护理常规
妊娠不满37周,出现子宫收缩、阴道流血宫口开大等早产症状,为先兆早产。
1.以保胎为主:加强孕期保健,做好产前检查和孕期卫生指导。
给予对胎儿适量的镇静剂、孕激素、宫缩抑制剂、中药等。
宫颈松弛者做好宫颈环扎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2.一般护理:据病情需要采取左侧卧位或头低足高位,病情较重者绝对卧床休息。
禁止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减少刺激。
3.心理护理:宣传精神因素对恢复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孕妇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病情。
提供精神支持,解除家属和孕妇思想顾虑,增强保胎信心。
4.观察病情:随时评估病人阴道流血及腹痛情况,若流血量超出月经量或阴道有组织物排出,及时通知医师并保留组织物送病理检查。
使用硫酸镁抑制宫缩者,按医嘱监测呼吸、脉搏、尿量及膝反射
5.健康指导:多进食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以防便秘导致宫缩。
早产儿护理规范
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需要进 一步加强,使得更多的早产儿 能够受益于最新的护理技术。
科研成果的评价和验证需要更 加严谨和科学,以保证其安全 性和有效性。
早产儿护理的未来展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早产儿护 理将更加专业和精细,更多的早产儿 将能够得到更好的护理和治疗。
未来需要更加注重早产儿家庭的支持 和关爱,加强家庭与医护人员的合作 ,共同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
家庭用品安全
将家中危险物品、小物件 和药品等放置在宝宝触及 不到的地方,防止误食或 误伤。
喂养指导
母乳喂养
早产儿应尽量母乳喂养,母乳中 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免疫物质,有
助于宝宝健康成长。
奶量控制
根据宝宝的体重和生长情况,逐渐 增加奶量,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
喂奶姿势
选择舒适的姿势喂奶,确保宝宝能 够顺利吸吮,同时注意观察宝宝是 否有吞咽困难或呼吸急促等症状。
早产儿护理规范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目 录
• 早产儿护理基础知识 • 早产儿日常护理 • 早产儿常见问题及处理 • 早产儿家庭护理指导 • 早产儿护理研究进展
01
早产儿护理基础知识
早产儿定义与特点
早产儿定义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的婴儿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提前出生。
早产儿特点
早产儿出生时体重较低,身体各 器官发育尚未成熟,抵抗力较弱 ,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睡眠护理
睡眠环境
早产儿的睡眠环境应该安静舒适,光线适宜。在护理时,应该注意保持室内安 静,避免强光刺激,为宝宝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
睡眠姿势
早产儿的睡眠姿势应该采取仰卧位,尽量避免侧卧或俯卧。在护理时,应该注 意观察宝宝的睡眠姿势,及时调整宝宝的睡姿,保持呼吸道通畅。
早产的护理常规
早产的护理常规
1.执行产前一般护理常规。
2.严密观察孕妇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及宫颈管扩张情况,观察胎心音及胎动的
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遵医嘱给予间断吸氧2次/日,30分钟每次。
4.遵医嘱给予抑制子宫收缩、促进胎肺成熟药物治疗,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
应。
5.每班监测胎心音,指导孕妇自数胎动3次/日。
6.如早产已不可避免,指导产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尽可能缩短产程,做好早
产儿保暖和复苏准备。
7.嘱孕妇卧床休息,宜左侧卧位,适当活动;加强营养,给予富含蛋白、维生
素、易消化的食物。
8.指导孕妇家人给予孕妇关心和爱护,保持心情舒畅。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
拟定:邱** 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医院早产儿护理常规
医院早产儿护理常规早产儿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活产婴儿,又称未成熟儿。
出生体重多在250Og以下,身长小于47cm。
出生体重小于250Og者为低出生体重儿,其中小于150Og者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小于IOOOg者为超低体重儿。
保暖、喂养、维持正常呼吸、预防感染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护理早产儿的关键。
【病情评估】1了解患儿孕周,根据患儿的外表特征,如头、毛发、囱门、耳部、皮肤、胎脂、乳腺、跖纹、外生殖器(男婴阴囊皱赞少,睾丸未降,女婴大阴唇不能覆盖小阴唇)等判断胎儿胎龄。
2.了解患儿基础体温、出生体重、日龄等。
【护理常规】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3.保暖(1)维持室内温度24〜26。
(3,环境相对湿度55%~65%,维持患儿适中温度。
(2)对体温不升或体温较低者,应缓慢复温,根据胎龄、日龄、出生体重选择暖箱或辐射台保暖。
4.喂养(1)喂养开始时间:目前多主张早期、足量喂养。
体重在150Og以上,无青紫、窒息及呕吐症状者,于生后2小时开始试喂养等渗(5%)糖水,无呛吐者可开始喂奶;危重,异常分娩,呼吸<35次/分或>60次/分,体重在1500g以下,有青紫症状者可适当延缓喂奶时间,由静脉补充营养。
如有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者应禁食。
产伤儿延迟3天开奶,待生理盐水洗胃清亮,大便隐血转阴后酌情开奶。
(2)喂奶间隔时间:出生体重V1oOOg者,每小时喂奶一次;1000~1500g者,每15小时喂奶一次;200Og以上者,每3小时喂奶一次。
(3)喂养方法:首选母乳,若无母乳,应选用早产儿配方奶粉。
1)吸吮及吞咽反射良好者,可直接喂母乳或奶瓶喂养。
2)有吞咽能力但吸吮力弱者,可用滴管滴喂。
3)若吸吮及吞咽反射差,但胃肠功能正常者,可采用硅胶管鼻饲喂养,注奶前须回抽胃内容物,了解胃排空情况,酌情调整注入奶量。
鼻饲喂养是否耐受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观察胃残留量:正常残留量0〜2m1∕kg,超过正常值应减量或停喂一次;胃残留量大于正常值或大于喂养量的50%,或合并腹胀,是监测喂养不耐受的重要指标。
新生儿科早产儿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早产儿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保暖:病室内要空气新鲜、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5%为宜。
生后即放置在暖箱中。
禁止为体温低或不稳定的婴儿沐浴。
各项检查、治疗尽量在暖箱内集中进行,以减少散热。
2.保持舒适体位:舒适的体位能促进早产儿自我安抚和自我行为控制,有利于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发展,可采取以下体位:1)促进屈曲体位:用毛巾或床单制作早产儿的鸟巢式卧具,使其脚能触及衣物,手能触及毛巾、床单,有安全感;包裹婴儿时要确定婴儿的手能触及面部,以利头、手互动。
2)头颅塑形:使用水枕,可避免早产儿双侧头部平坦,以免因头部平坦造成持久的体格及心理社会适应困难。
3)俯卧位:俯卧位可以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作,对于改善早产儿呼吸和肺功能有很大作用。
但俯卧位时小儿易将口鼻俯于床面,引起窒息和猝死,应引起注意。
3.喂养:早产儿尽可能用母乳喂养,也可用乳库奶喂养,必要时使用适合早产儿的配方乳。
喂奶前常规用生理盐水或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开始先试喂2次10%葡萄糖液,每次3~5mL,再喂稀释奶,逐渐到配方奶,直至达到每日需要热量。
喂奶切忌过速,以免发生胃食管反流致误吸;喂奶后不要立即更换尿布,以防止体位变动发生呕吐。
保持半侧卧位或平卧、俯卧,头转向一侧,每4h翻身、转换体位1次。
吸吮能力差或不会吞咽的早产儿可用鼻胃管或鼻肠管喂养,每次进食前应抽吸胃管,如胃管内残留奶量大于喂奶量的1/3以上则应减量或暂停1次,必要时给予全静脉或部分静脉高营养。
4.预防感染:早产儿抵抗力低下,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医护人员在接触早产儿前要严格洗手,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医护人员患感冒时不能接触早产儿。
奶具严格消毒,1人1奶瓶1奶嘴。
每日行脐部、口腔护理2次。
暖箱要彻底清洁消毒后才能使用,使用期间每日用消毒液擦拭1次,使用7d后要更换暖箱。
5.保证有效呼吸:注意呼吸的节律和次数,如有气促、呼吸暂停及时给氧。
通过经皮氧饱和度监测或血气分析,随时调整吸氧浓度,SaO-85%以下给氧浓度30%~40%,浓度不可过高,以免发生氧中毒。
早产儿的护理常规
早产儿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儿的胎龄、体重。
2、评估患儿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肤温,观察尿量及神经系统表现。
3、评估呼吸道是否通畅。
二、护理措施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护理操作要集中进行,动作轻柔。
2、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
早产儿室与新生儿室分开,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护理每个患儿前要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3、保持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55%-65%,晨间护理时室温提高到27-28℃,如患儿体重〈2000克或体温低于36℃,应放入暖箱或红外辐射保暖台。
暖箱的温度按照日龄及不同体重中性环境温度调节,检查操作集中进行,减少受凉的机会。
4、早产儿生后无呕吐者,应尽早开奶,以防止低血糖,并提倡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奶为宜,喂奶量应根据早产儿耐受力而定,以不发生胃潴留及呕吐为原则。
吸吮能力差者和吞咽困难者可用鼻饲喂养。
能量不足者以静脉高营养补充,并合理安排,遵医嘱记录出入量。
5、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小的软枕,头偏向一侧,避免颈部弯曲,呼吸道受阻。
出现发绀时应查明原因,同时给予吸氧,吸入氧浓度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85%-95%为宜,一旦症状改善立即停用,预防氧疗并发症。
呼吸暂停者给予拍足底、叩背、刺激皮肤等处理。
反复发作者可遵医嘱给予氨茶碱静脉输注。
6、加强皮肤护理。
每日进行温水擦浴,经常更换卧位,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每周测量体重一次,并记录。
7、密切观察病情。
除应用监护仪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外,还应观察患儿的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端的温度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抢救处理,及时准确书写护理记录单。
8、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严格控制入室人数,室内物品定期更换、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强化洗手意识。
每次接触早产儿前后要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液,严格控制医源性感染。
医院早产儿护理常规
医院早产儿护理常规早产儿是指孕周在28周至37周之间出生的婴儿。
由于早产儿的器官和系统尚未充分发育,他们需要特殊的医疗和护理。
以下是早产儿护理的常规措施:1.保温:早产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发生低体温。
因此,保持医院的环境温度适宜,并经常测量早产儿的体温,及时调整保暖措施,如提供温暖的床铺、使用保温箱等。
2.监测呼吸:早产儿的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呼吸暂停等问题。
因此,护士需要经常观察早产儿的呼吸频率和深度,以及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必要时,通过给予辅助通气或使用呼吸器来帮助早产儿呼吸。
3.促进营养摄入:早产儿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往往无法及时吸收足够的营养。
因此,护士需要监测早产儿的体重和生长情况,并根据医生的指示,及时给予早产儿适宜量和种类的母乳或配方奶,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4.防止感染:早产儿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容易感染。
护士需要将医院的环境保持清洁和无菌,并严格实施手卫生和消毒操作。
同时,护士还要监测早产儿是否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感染症状,并及时向医生报告和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保护眼睛:早产儿的视网膜较为脆弱,容易出现视网膜病变。
为了防止此类并发症的发生,护士需要定期检查早产儿的眼睛,并提供遮光和保护眼睛的措施。
6.心肺复苏:在早产儿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接受心肺复苏的培训,以备不时之需。
早产儿由于生理结构和功能不完善,较容易出现突发心脏骤停的状况。
当早产儿出现心脏骤停时,护士需要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措施,保证其生命安全。
7.社交互动:早产儿由于长时间在孤独的环境中度过,缺乏社交互动经验。
护士需要与早产儿进行亲密接触,通过轻柔触摸、声音和亲切的话语等方式,提供早产儿所需的情感支持和安慰。
8.定期复查:早产儿一旦出院,还需要定期复查以监测其生长和发育情况。
护士需要提醒家长注意定期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护理。
总之,早产儿护理需要护士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采取上述常规措施,早产儿可以得到专业的护理保障,促进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早产护理常规
早产护理
【观察要点】
1、腹痛情况(起始时间、规律、有无诱因)。
2、胎膜早破观察羊水量、性状、宫颈扩张情况、先露高度。
3、注意胎心变化。
【护理措施】
1、给予氧气吸入,卧床休息,取左侧位,如已破水先露未定抬高床尾。
2、避免刺激和干扰,尽量不做或少做阴道、肛门及腹部检查,必要时动作轻柔。
3、按医嘱给予宫缩抑制剂,如安定、舒喘灵、硫酸镁注射液,输液时注意孕妇心率变化,应用硫酸镁时注意孕妇呼吸、膝腱反射、尿量。
4、严密观察产程,勤听胎心并记录,临产后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工作,尽量缩短第二产程,新生儿娩出后按早产儿常规处理。
【健康教育】
1、做好心理护理,减轻孕妇的紧张恐惧心理。
2、加强孕期检查,限制体力活动,妊娠晚期避免性生活,避免感染性疾病发生。
3、宫颈内口松弛者应于妊娠14—16周做宫颈内口环扎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儿护理常规?
?
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早产的原因,胎龄,体重。
?
2、评估患儿体温、呼吸、皮肤颜色。
?
3、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面色,血氧饱和度变化。
?
4、?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
?护理措施?
1、保持室温在24℃-26℃,晨间护理时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55%-65%;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
2、保持中性温度:使用远红外抢救床或暖箱,根据具体情况调节温度并每准确记录。
?
3、出暖箱者予戴帽以降低耗氧量和散热量。
?
4、操作集中进行以避免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波动。
?
5、每日脱去衣服同一时间同一秤测量体重,并正确记录出入量?
6、遵医嘱予以静脉输液、全胃肠外营养疗法、鼻饲;每小时评估1次静脉注射部位,如发生外渗等情况及时处理。
?
7、遵医嘱予以经口进食(母乳最佳,不能母乳喂养者早产儿配方奶),不耐受或吸吮能力差者予以鼻饲,少量多餐。
?
8、将早产儿与可能患感染性疾病的患儿分开;专人护理,接触患儿前后均应严格洗手,必要时带手套操作,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护理。
?
9、遵医嘱予以心电监护,正确设置报警范围,严密监测HR、R、氧饱和度;呼吸暂停者给予托背、弹足底、吸氧处理,必要时予以呼吸机维持。
? 10、严密观察呼吸状态,频率、深度、鼻翼煽动、呻吟、三凹症等,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处理;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吸入氧浓度及时间根据缺氧程度及用氧方法而定或在血气监测下指导用氧,禁忌过高的氧浓度,预防氧疗并发症。
?
11、每3小时更换尿布时评估皮肤及粘膜情况,有变化时告知医生并处理;根据要求及患儿
耐受情况(除非禁忌),每2小时变化1次体位。
?
12、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观察评估静脉注射部位,防止外渗,及时处理;氧饱和度探头至少每2小时更换位置防止压疮。
?健康指导?
1、?听取父母诉说,提供有关信息,用通俗的言语解释病情。
?
2、?讲解并示范婴儿的护理技术;告知父母有如下异常应及时就医:体重减轻或不增加、喂
食困难、发热、呼吸困难、昏睡、肌肉抽动、颤抖。
?3、?保持房间空气新鲜,每日通风1~2次。
?
4、帮助父母拟订家庭护理计划,解释保证婴儿护理良好的必要性,并告
知新生儿门诊的复诊预约时间。
?
5、早教,定期检查眼底、智力、生长发育,做好新生儿筛查,不适随诊;按时进行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