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综合活动 走进闽南文化》综合实践案例
社会实践报告_律动的闽南文化
律动的闽南文化闽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语言是人类交流感情、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语言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所有的文化都必须依托语言才能存活。
语言与文化,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
因为语言和方言,它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这个东西就是语言或方言记载着包括知识、宗教、道德、法律和习俗等等社会一切文化的总和。
所以说,语言和方言,都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同样,文化也不能没有语言和方言这个载体做依托。
闽南方言与闽南文化的关系自然也十分密切。
闽南方言是在福建闽南地区形成和发展的。
它主要是北方中源汉人在不同历史时代因避战乱、平叛乱或逃荒等多次向南方迁徙进入闽南地区后逐渐形成的。
我们不排除当时闽地土著语言对闽南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但是,从当时汉人在人数上的优势,带来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秀的文化看,再从闽南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所表现的特点看,可以说,在北方汉人带入中原汉语跟当地土著语言在交流和融合过程中,中原汉语是占着绝对优势的,是融合了土著语言的,虽然也吸收土著语言的若干成分,但最后形成的是以汉语为主体的闽南方言。
闽南方言具有悠久的历史,当然,闽南方言所记录的闽南文化也具有悠久的历史。
说闽南方言记录着不同历史时期中华优秀文化的许多宝贵财富并不夸张,说闽南方言所记载的闽南方言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之无愧的。
不说别的,单以闽南方言文化在戏曲曲艺里诸如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歌仔戏等所保留的唱本、戏本以及某些曲艺、戏曲形式如南音、梨园戏等在中国曲艺戏曲历史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就是最好的明证。
闽南方言的发展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地域的扩展,即走出闽南地区的范围,二是方言自身的发展,主要是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内容的不断丰富、充实。
闽南地区向外迁徙的移民,自然把闽南方言也随身带走,并在新的生活区使用和发展。
这样一来,闽南方言就不是局囿于闽南地区的汉语方言的。
(完整word版)闽南文化进课堂教学实践例谈
闽南文化进课堂教学实践例谈艺术课程是在课改中诞生的新型课程。
它是在已有的音乐、美术分科课程基础上构建的一门充满生机的综合课程。
新课程指出,艺术课程应注重与文化的联系,增强学生对各种不同文化民俗及对不同地区、不同时代艺术符号的文化含义的领会。
艺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它与人类的生活、经济紧密联系。
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传统文化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年轻人对其知之不多,甚至不感兴趣,导致传承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面临文化断层的危险。
随着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一系列崭新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贯彻新课程精神,将文化内涵渗透在艺术课程中。
如何在艺术课上开发和挖掘本土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家乡优秀的文化民俗,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增强民族自豪感等等,更亟待教师们去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
闽南地区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泉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闽南文化的核心区,拥有着丰富而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旨在通过艺术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以艺术形式来学习、传承优秀的闽南文化,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直至热爱乡土文化。
现就本人获泉州市首届新课程小学音乐学科优质课评比第一名的课例《嗦啰嗹》为例,谈谈如何在艺术课堂渗透文化气息的基本策略。
一、从生活中来,到艺术中去本课题教学开始时,教师首先以优美动听的传泉州民歌《灯红歌》引入,在学生歌声中一起回忆欢度元宵的热闹场面,让学生了解泉州优秀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
然后通过提问带领学生走近泉州端午民俗,点出课题《嗦啰嗹》。
师:看到大家唱得那么高兴,老师仿佛看到咱们泉州人欢度元宵的热闹场面。
泉州的民俗活动真是非常丰富也很有特色呀!端午节快到了,你们知道咱们泉州有哪些端午民俗呢?生:吃粽子、划龙舟师:吃粽子、划龙舟是我国各地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内容,谁知道咱们泉州端午节有哪些特色民俗吗?生:不知道师:泉州端午节有一种古老的民俗"嗦啰嗹",也叫采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闽南非遗文化与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
闽南非遗文化与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发布时间:2023-03-16T03:13:02.56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1期作者:叶兰兰[导读] 中国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底蕴丰富,非遗项目也丰富叶兰兰厦门市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摘要:中国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底蕴丰富,非遗项目也丰富。
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又称闽南非遗)当作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教学工程项目,让古风古味的闽南非遗与学子们邂逅,泽润童心,丰富文化素养;让闽南非遗种植学校,生根开花,枝繁叶茂;让优质的民族文化与教育事业源远流长,传递万里。
关键词:闽南非遗;综合实践;行动研究引言:闽南非遗是学校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课程,凝结着广大闽南百姓的智慧与情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
在闽南式非遗中,精挑细选最有学术意义、学生最喜欢、有效性极强的课程,是项目式教学的重要基础。
一、聚焦项目,扎非遗之根(一)以问为导,优化项目围绕问题,以问导学是闽南非遗课题研究和实践的途径之一。
课程前,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引发质疑的兴趣。
在"我是非遗小传人"的课题教学中,课程前,我们指导学生查阅和展示了闽南非遗分布图和保护系统等的名录资料,阐述了闽南非遗的概念、类别、发展与状况。
学生研究产生出不少研究性课题,如闽南非遗包括哪些?何种情况才能够纳入非遗名单?它有哪些特征?应该怎样维护它?有一些传承人课题可以带动学生进一步反思、积极探索,激发智慧,使课题式教学有的放矢。
为使课题更具有探索意义,我们引导学生适当进行小组研究项目,提高课题效率。
在实际研究中,学生也带来了一些很有探索价值的新课题。
如探索闽南童玩、探索闽南的传统文化医药、走出歌仔戏课本剧、玩转南音等等。
(二)任务驱动,活动育人为防止学生"学业窄化、泛化和虚化",老师可引领学生发展,以目标为主导,推动学生自身掌握力。
闽南童玩是闽南民间为孩童创作的各种活动并世世代代相传下来的一种珍贵遗产,分为童谣童玩、指掌童玩、田野童玩等多个类型,重要内容有抬轿子、滚铁环、行直、过五关、跳格子、丢沙包等。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闽南文化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参与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对其深入了解和传承起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一个闽南人,我对闽南文化从小就有一种亲切感。
然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才真正意识到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样性。
闽南文化包含了闽南话、闽南音乐、闽南戏曲、闽南民间艺术等多个方面,每一项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首先,闽南文化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其独特的语言文字系统。
闽南话被广泛使用于福建省及其周边地区,是闽南人最常用的语言。
在闽南文化实践中,我与许多闽南老人交流,他们以闽南话为主要交流工具,我深感闽南话的生动活泼和表达能力。
同时,闽南话也有着丰富的音韵体系,如“si”读作“si”,而在晋江闽南话中读作“xo”;“gu”读作“gu”,而在莆田闽南话中读作“wu”。
这些不同的发音和词汇,展示了闽南话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其次,闽南音乐和舞蹈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欣喜。
闽南音乐以其欢快的节奏和动听的旋律而闻名。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参与了一次闽南音乐表演,观赏了一些传统的闽南音乐演奏,真正感受到了闽南音乐的魅力。
而闽南舞蹈也以其独特的舞姿和动感的舞蹈动作而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我还参与了一次闽南舞蹈的训练,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舞蹈技巧,深刻体会到了闽南舞蹈的优美和精湛。
另外,闽南戏曲和闽南民间艺术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闽南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参观了一次闽南戏曲表演,欣赏了一些经典的闽南戏曲剧目,如《牡丹亭》和《荔枝记》等。
这些戏曲作品以其精湛的表演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而引人入胜,让我对闽南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闽南民间艺术也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瓷器、木雕、剪纸等多个方面。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参观了一些闽南民间艺术的制作过程,亲身体验了一些制作技巧,并且还学习了一些剪纸和木雕的基本技巧。
闽南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闽南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闽南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一、实践导入实践,是指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实际活动来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过程。
它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知识与实践的相互作用。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实践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闽南,作为福建的一个地区,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
在我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闽南社会实践的活动,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历史的底蕴和人民的智慧,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经历。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以"闽南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作为主题,结合实际例子,详细阐述我在实践中的所思所感。
二、实践内容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主要是去福建省的闽南地区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和民俗等方面。
其中,我们参观了福建土楼、土鸡养殖场、客家土楼民俗村等等。
通过实地参观和访谈,我们了解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产业发展情况。
1、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福建省闽南地区特有的建筑形式,它是木土结构的多层楼房,既有居住功能,也有防御功能。
在参观福建土楼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福建人民对于家园的深厚情感和对家族文化的传承。
他们对土楼的守护和修缮,让这些千年的建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同时,通过与土楼居民的交流,我也了解到了他们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和家庭观念。
这些都深深地震撼了我,使我深刻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和家庭价值的重要性。
2、土鸡养殖场土鸡养殖是闽南地区的重要经济产业之一。
通过参观土鸡养殖场,我了解到了土鸡的饲养方法和产业链的发展。
在听取工作人员的介绍后,我了解到闽南地区特产的养殖和发展是需要从技术、管理和市场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的。
这也让我看到了闽南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机遇。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客家土楼民俗村客家土楼民俗村是一个集民俗文化、旅游、乡村振兴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通过参观客家土楼民俗村,我了解到了客家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依托综合活动走进闽南文化综合实践案例
依托综合活动走进闽南文化综合实践案例闽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精神内核。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提高学生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
本文将以其中一次活动为例,详细介绍活动策划、实施和评价等环节。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学生对闽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我校特组织了一次以闽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希望能够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使他们更好地了解闽南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二、活动策划1.目标确定: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闽南文化的概况、特点、传统节日等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等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活动形式:该次活动以综合实践为主,结合参观、体验、讲解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在多个方面感受闽南文化的魅力。
3.活动内容:a.参观闽南文化展览馆:学生将参观展览馆,了解闽南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传承,以及闽南文化的代表性作品和艺术形式。
b.体验传统手工艺:学生将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如剪纸、捏面人等,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乐趣。
c.参加传统节日活动:学生将参与闽南传统节日活动,如灯笼节、庙会等,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和习俗。
d.制作闽南传统美食:学生将学习制作闽南传统美食,如隆饼、肉粽等,感受闽南美食的独特魅力。
三、活动实施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前做好了活动的准备工作:1.邀请专家指导:我们邀请了闽南文化专家来指导活动的具体实施,并就文化展览、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进行细致讲解。
2.确定活动场地: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文化活动,我们在校内找到了一个适合举行活动的场地,并提前进行了布置。
3.分工合作:我们将各项活动内容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任务,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并确保学生能够全程参与和体验,保证活动的效果和品质。
在传统手工艺制作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体验了传统手工艺的乐趣和技巧。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以闽南美食文化为例
2021.03(中)如今,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已经成为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关教育资源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资源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应当衡量资源是否具有相应的教育价值和可操作性。
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恰巧符合上述要求,因此有关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过程中,传统文化素材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
探讨闽南美食文化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的运用,有利于小学生对于当地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同时也是建立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的重要形式。
一、闽南美食文化发展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融合的必要性闽南美食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闽南劳动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社会实践所积累下的智慧结晶。
闽南美食文化内涵丰富,受到历史因素影响,其中包含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等多个外来文化的特质以及因素,表现出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因此,将闽南美食文化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以闽南美食文化为例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 林美珠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摘 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包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运用,其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视野,从而实现对小学生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提高。
将闽南美食文化作为优秀本土文化资源应用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加强关于闽南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于培养学生有关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民族自豪感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闽南美食文化 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应用于综合性学习实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闽南美食文化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成为其融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的重要前提条件。
闽南美食文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以及形式和渠道都具有丰富作用,能够带来更多的实践渠道和方式,对于小学生有关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个人品位的增长都具有积极意义。
幼儿园福建闽南文化教案:地方文化传承
幼儿园福建闽南文化教案:地方文化传承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承已成为当下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向孩子们传授地方文化知识,可以培养他们对身边环境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而福建闽南地区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地方,其地方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文章将围绕幼儿园福建闽南文化教案展开探讨,旨在探究地方文化传承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教学实践。
二、闽南文化概述1. 闽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闽南地区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闽南文化以其独特的语言、饮食、建筑、音乐等方面而闻名,并在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闽南文化的历史渊源闽南地区的文化传统可以追溯至古代,受到儒家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形成了独特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体系。
闽南文化历经千年沉淀,形成了独树一帜且富有魅力的文化遗产。
三、幼儿园教学实践1. 通过游戏和故事传递闽南文化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有趣的游戏和讲述精彩的故事来向孩子们传递闽南文化知识。
可以组织孩子们学唱闽南方言歌曲,编排传统闽南戏曲剧目等,从而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感受到地方文化的魅力。
2. 制作传统手工艺品闽南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手工艺传统,比如剪纸、扎染等。
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可以组织孩子们亲身参与制作这些手工艺品,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领略闽南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
3. 参观当地民俗文化展示幼儿园可以组织孩子们前往当地的民俗文化展示馆或博物馆,让他们亲身接触和体验闽南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并热爱自己的家乡文化。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可以让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期就建立起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为他们未来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文化教育的持续深化,相信闽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一定会在幼儿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
幼儿园闽南文化之旅:福建文化教学案例
幼儿园闽南文化之旅:福建文化教学案例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环境下,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尊重和了解不同的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品味和鉴赏能力。
福建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闽南文化更是独具特色,而如何将这一丰富的文化资源融入到幼儿园的教学中,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认识闽南文化闽南文化,是指福建南部、台湾西南沿海地区闽南语区的文化。
这一地区的文化历史悠久,风土人情独特,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其中包括建筑、美食、民俗、服饰、歌舞等方方面面。
独具特色的闽南土楼、美味的客家菜、悠扬的南音、色彩斑斓的闽南服饰等等,都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幼儿园闽南文化教学的意义在幼儿园阶段,正是孩子性格形成和文化基础打下的关键时期。
引导幼儿了解本地文化,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促进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闽南文化的教学,还可以拓展幼儿的视野,激发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以后更深入的文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幼儿园闽南文化教学的实施1. 课程设计在幼儿园开展闽南文化教学,首先需要精心设计相关的课程。
可以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针对闽南文化的特点,制定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如小小土楼建筑师、闽南美食DIY、传统服饰秀等等。
这样的课程设计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并更好地了解闽南文化。
2. 实地体验除了课堂教学,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实地考察和体验。
可以带幼儿去参观当地的闽南土楼,品尝正宗的闽南美食,观赏民间艺术表演等。
这样的实地体验能够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闽南文化的魅力,增进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3. 艺术创作通过手工制作、绘画、歌舞等艺术活动,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对闽南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可以让幼儿用泥巴模型打造小土楼,或是学唱一首传统的闽南歌曲,这样的创作活动既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够让他们在创作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闽南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
闽南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闽南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一、实践目的和背景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锻炼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本次实践活动以闽南地区为背景,旨在了解和学习闽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情况,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
二、实践过程和内容1. 实践准备在实践活动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对闽南地区的背景和相关知识进行了学习和了解,了解了闽南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我们制定了实践计划,确定了实践的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
最后,我们组织了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2. 实践活动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和观察活动。
我们走访了闽南地区的一些传统村落和古建筑,了解了当地的建筑风格和民居文化。
我们还走访了一些企业和工厂,了解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些文化和艺术展览,了解了闽南地区的文化艺术传统。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和视频,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整理。
3. 实践结果和成果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对闽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我们了解到闽南地区是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地方,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我们还了解到闽南地区的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工艺精湛,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些企业和工厂,了解了当地的主要产业和发展方向。
三、实践心得和体会1. 增长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对闽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对闽南地区地域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我们还了解到闽南地区的主要产业和发展方向,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 拓宽视野通过实践活动,我们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我们亲身体验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风貌,了解了当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
暑期社会实践闽南文化
一、前言闽南文化,又称福建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涵盖了语言、民俗、艺术、建筑等多个方面。
为了深入了解闽南文化的魅力,我利用暑期时间,开展了一次为期两周的闽南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对此次实践活动的总结与感悟。
二、实践背景闽南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闽南文化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我决定利用暑期时间,走进闽南地区,亲身感受闽南文化的魅力。
三、实践内容1. 语言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闽南话。
通过参加培训班、请教当地居民等方式,我对闽南话有了初步的了解。
闽南话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韵味。
在学习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闽南话的魅力,也为自己能够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而自豪。
2. 民俗体验为了更好地了解闽南民俗,我参观了当地的传统节日庆典、庙会等活动。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闽南的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
在这些节日里,我品尝了美味的闽南小吃,观看了精彩的民俗表演,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3. 艺术欣赏闽南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形式,如南音、木偶戏、剪纸等。
在实践过程中,我参观了闽南木偶戏馆,观看了精彩的木偶戏表演。
此外,我还学习了剪纸技艺,亲自动手制作了精美的剪纸作品。
这些艺术形式让我感受到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4. 建筑考察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独特,如土楼、民居等。
在实践过程中,我参观了南靖土楼群、厦门鼓浪屿等地,了解了闽南建筑的特色。
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展现了闽南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四、实践感悟1. 闽南文化底蕴深厚通过此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闽南文化的底蕴之深厚。
从语言、民俗、艺术到建筑,闽南文化都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这种文化传承不仅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更是闽南人民的精神支柱。
2. 闽南文化独具特色闽南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幼儿园教案关于福建闽南文化 幼儿园闽南文化
【幼儿园教案】关于福建闽南文化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意识。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区,福建闽南地区的文化自然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对闽南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和体验。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闽南文化的基本知识,包括民俗、工艺、饮食等方面;2. 培养幼儿对闽南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其对民族文化的热爱;3. 通过亲身参与,让幼儿感受和体验闽南文化的魅力,增强其文化认同感;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内容1. 闽南方言学习在课堂中,老师可以给幼儿播放一些闽南方言的语音,让幼儿模仿学习。
可以通过唱歌、念诗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方言的魅力。
2. 闽南传统手工艺制作组织幼儿参与闽南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如剪纸、纺织、编织等。
让幼儿亲手制作小工艺品,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通过手工艺制作,让幼儿了解传统工艺的精妙之处,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闽南传统节日活动在一些重要的闽南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等,可以组织幼儿参与一些相关的活动。
教师可以给幼儿讲解节日的由来和传统习俗,让幼儿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和习俗。
4. 闽南传统民俗活动组织一些闽南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打铁花等。
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民俗的喜庆与热闹,增强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5. 闽南传统美食制作组织幼儿体验闽南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比如制作潮汕粿条、福州鱼丸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了解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和特色,增强对闽南饮食文化的认知。
三、活动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作品,以及对幼儿的访谈等形式,对幼儿的参与度、表现和体验效果进行评估。
并结合教师的实际观察,制定下一步的活动计划。
四、教学效果展示在活动周期结束后,可以举办一场以闽南文化为主题的展示活动,让幼儿展示他们在活动中制作的作品,展示他们对闽南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依托综合活动 走进闽南文化》综合实践案例
依托实践活动亲近闽南文化---三年级校本课程之《有趣得闽南童玩》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案例背景】综合实践活动得开发与实施,需要以校为本得研究。
基于我校“走进童谣亲近闽南”得校本课题,依托“有趣得闽南童玩”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近闽南文化,推动课题延伸得教育教学成效。
闽南童谣、玩具及游戏等传统得闽南童玩就是聪明、勤劳得闽南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得宝贵文化遗产,丰富了孩子们得生活,给孩子带来快乐,促进孩子得身心健康与心智得发展。
本着外来学生占95%左右得校情,我校开发了“走进童谣亲近闽南”得校本课程,《有趣得闽南童玩》成了我们重要得课程资源,并在一二年级下册得《品德与生活》得“闽南文化月”活动中进行学科得整合渗透,受到学生得热烈欢迎。
选择以“有趣得闽南童玩”为主题得综合实践活动,不但保护与传承闽南童玩,而且能分散沉迷于电玩中孩子们得注意力,让她们感受到闽南童玩得乐趣,并在学校这块乐土上健康、快乐地成长。
【案例描述】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都以小组得形式来开展活动,而就一个具体得活动,又往往就是由搜集信息、资料查询、走访调查、总结提炼一系列过程来完成,怎样在人力、物力有限得情况下,又快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呢?这就取决于各小组成员中得分工合作与个人任务得出色完成。
通过成果得汇报与展示,能清楚学生在此次实践活动过程中得能力提升程度及活动收获,检验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得成效,从而验证活动目标就是否落实。
一、关注课堂生成,渗透闽南语言教学在实践成果得展示过程中,戏谣小组成员通过走访老一辈闽南人,结合校本课程《闽南童谣》搜集相关戏谣得信息,有得用表演得形式念唱戏谣《捻称仔》《猪八戒》《炒米芳》……;有得则自编闽南戏谣,然后写在自制得书签上。
该小组成员上台展示写着戏谣得书签,老师相机采访其中一位同学。
师:这首童谣就是怎么来得?生:爷爷教我编得。
师:您怎么会想要编这首童谣呢?生:我在玩“献纸炮”时突然想到得。
师:您能现场再为我们展示一次献纸炮吗?该生边展示“献纸炮”动作边念童谣:听着砰一声,逐个都青惊,其实您免惊,我就是献纸炮,互您听!师:哇,您真厉害,玩玩具时还能编出这么有趣得童谣,确实值得大家学习。
闽南文化视野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我们居住的城市泉州晋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孕育了南音、灯谜、高甲戏、提线木偶、舞狮、拍胸舞等多彩多姿的民间艺术。
我校地处晋江市市区中心,但随着岁月变迁及本土文化的逐渐消亡,学生对本地的风土人情渐感陌生。
近几年来,我们将地方资源、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有效整合,开发出一系列以“闽南乡土特色研究”为主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性的活动,有机地将社会课题与学生问题、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也使优秀的闽南文化得到较好的传承。
一、依托乡土教材培植综合实践校本课程闽南灯谜、年画、石雕、扎纸等艺术,闽南民间童谣、传说故事,闽南民间游戏,闽南民间传统节日、服饰,闽南民间音乐、戏曲欣赏、打击乐,闽南民间风味小吃,闽台渊源……植根于本土实际,拓宽学生学习的视野。
组织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对闽南文化及课程的开发进行了专题研究,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整理创编出一套闽南文化乡土教材,包括《闽南童谣》《走进音乐的活化石———南音》《晋江名胜、名人志》等读本,均纳入校本课程。
例如,创编《霞光灯谜教程》,供三至六年级的灯谜校本课程班进行学习。
学生探寻灯谜的起源和发展,学习谜体的多种方法,并聘请晋江市灯谜协会的专家走进校园来传经送宝。
学生自主成立《霞光灯谜》社团,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灯谜活动,利用校广播站和校电视台进行宣传,营造热烈的猜谜氛围。
利用学校电子屏幕开展“每周灯谜有奖竞猜活动”,学校电视台设置“学习天地灯谜视频教学”栏目,结合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举办灯谜展猜活动。
全校师生在灯谜这部短小精悍而又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中猜谜、制谜、析谜……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利用问题情境,开展综合实践特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自学生现实的生活需要,这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发至关重要的一条原则。
如何从源远流长、特色浓郁的闽南文化中引发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主题,引导学生开启一个崭新的、富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呢?1.聚焦热点,创设情境,开展综合实践特色课程闽南文化是五彩斑斓、博大精深的,而学生往往面对现实生活都缺乏关注与思考,这样就使得许多有意义的社会、生活现象成为过眼烟云。
了解闽南春节民俗的社会实践报告
了解闽南春节民俗的社会实践报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而闽南地区的春节民俗更是独具特色。
社会实践报告——闽南古厝调查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闽南古厝调查目录第一部分本次调查报告基本情况闽南古厝简介:“厝”在闽南方言中是“房子”的意思,闽南古厝是厦漳泉闽南地区的古代建筑群,也是现今闽南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
闽南古厝以“官式大厝”为主,又名“皇宫起”。
由于古厝主要由红砖砌成,在不少地区也叫做“红砖厝”。
它形式殿宇,富丽堂皇,是中国古民居的典型。
它的主要特征是,前埕后厝,做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和双翘燕尾脊。
第二部分选题依据选题背景:文化积淀闽南古厝产生于明清时期,它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缩影,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仅存的少数古民居建筑。
闽南古厝是以家庭为单位,通常是几个有着血缘关系的家庭居住在同一古厝内,这正是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宗族文化。
现在的古厝也仍然发挥着这样的作用,许多已经移居台湾、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的闽南人,因挂念古厝上的祠堂,在老去之前仍会回到家乡看望。
四周封闭式闽南大厝,有二进、三进,甚至有五进、七进的。
一般来说,一进为门厅,二进为迎客厅或祖先牌位厅(闽南人注重宗族血缘关系),厅两侧居室和后落均住人,有一定的私密性,外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
门外有一排木桩,由于古代女子不得“抛头露面”,因此用其来遮掩女性,这也是古代男女尊卑的体现。
进前有左右两厢房,一般用作厨房和储存草料工具等。
进两旁外侧,通常各建一条狭长的房子,称为"护厝",也叫护龙。
厅堂多为三间七架(间,面宽的单位;架,进深的单位),间架多寡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进与护厝之间有过水廊连通出入,结构完整。
大门进去,有前院,深井(闽南语译过来的,和表面意思不一样,指的是天井,采光的一个地方)两边是护廊,穿过天井就是正厅,左右是东西两厢,是正房。
大厅后面就是后院。
闽南古厝都有两个“飞檐”,上面常雕有龙、凤等形象,其雕刻精致。
在这些古厝中还存有一些着名的“豪华”古厝,如果杨氏古厝、王式古厝、宏琳厝……建筑遭受破坏古厝是闽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是闽南文化的杰出代表。
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实践探索——以我园传承闽南古厝文化为例
教学ji倩燥xue《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其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结合当前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大背景,我园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利用周边的闽南古厝文化资源,由此开展了系列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感受和传承家乡的古厝文化,萌发热爱家乡之情。
一、“身临其境”观与感,亲近闽南古厝的形态之美灵水村,坐落在美丽的晋江市灵源山南麓,是一座已有百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她静静地拥抱着两百余座闽南红砖古厝。
我园地处灵水村,与“灵水古村落”紧紧相依,她因而成了我园得天独厚的“近水楼台”。
我们常组织实地参观、采访专家等活动,让幼儿身临其境,通过远观、近看、触摸、讨论、比较等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古厝别具一格的外形特征,如独有的雕刻花样、红白绿相衬的色彩搭配,以及各具特色的各种门窗的造型等。
一幅幅马背燕尾、出砖入石的美丽画卷总是一抬眼就能望见,幼儿实地观察闽南古厝的独有造型、装饰、色彩,通过教师的讲解,幼儿逐步了解了砖雕、石雕、木雕上各种图案所代表的意义,由眼入心,幼儿真切地感受到闽南古厝的美丽与恢宏,感受家乡的古厝文化。
《指南》中提到:“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创造美。
”美的事物,一定能带给幼儿美的感受。
师幼常常带着画笔走进古厝开展写生活动,他们用心地画下古厝最美的样子,甚至流连忘返。
他们能感受到墙面上花样繁多的红砖拼凑,穹顶下精巧细腻的木刻雕花,空间里形态各异的石墩石柱,壁画上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屋檐上多彩多姿的马背燕尾造型……一切美的感受,都慢慢地呈现在幼儿的画作中。
家乡的古厝何其美,闽南红砖古厝文化深入幼儿的心灵,每每徜徉在红墙绿韵的古厝小道上,幼儿的小嘴巴经常轻轻地吟唱起闽南童谣:“阿婴啊,云灵水,看大厝,大厝起规排(一整排的意思),双头燕尾翘起来……”幼儿心中油然而生的是深切的爱乡情怀与满满的自豪感。
幼儿园乡土记忆:闽南文化传统与创新教学案例
幼儿园乡土记忆:闽南文化传统与创新教学案例闽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地方,其丰富的历史、传统习俗和民间艺术深深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在幼儿园教育领域,如何将闽南文化传统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孩子们增进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意义重大的任务。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闽南文化传统与创新教学的结合,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闽南文化传统的特点和价值1. 浓厚的历史底蕴闽南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其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如庙会、祭祀、民间故事等。
这些传统文化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信仰观念,同时也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2. 独特的民俗风情闽南地区的民间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活动十分丰富多彩,如庙会文化、闽剧、年俗等,都展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
这些传统民俗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孩子们了解家乡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3. 厚重的语言文化闽南地区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系统,闽南话是一种古老的汉语方言,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其语音、词汇和表达方式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闽南文化传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民俗和语言文化,对于幼儿园学生来说,了解和学习这些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增进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对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欲望,为他们的身心发展提供有益的支持和指导。
二、闽南文化传统与创新教学的融合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如何将闽南文化传统与创新教学有机结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知能力,是一项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实践的课题。
以下将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1. 闽南文化体验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闽南地区特色景点、参与传统民俗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将闽南文化渗透亏区域活动的实践尝试
幼 儿 教 育 研 究
Re s e a r c h o n E a r l y Ch i l d h o o d Ed u c a t i o n
学 术 论 坛
将 闽 南文 化 渗 透 于 区域 活动 的 实 践 尝 试
泉 州 市鲤城 区机 关 幼 儿 园 刘消白
材 料丰 富 的特 色区 角中 自主选 择 自己感 兴 趣 、适 合 自己的 内容 和 学 习 方 式 ,在表 现 自我 的 过 程 中 体验 到 成功 的愉 悦 ,感 受 到 闽南文 化 的魅 力 ,获 得 能 力 上 的全 面 发 展 。在 “ 闽 南 特 色小 吃 ” 区 域 中 ,幼 儿通 过 动手 操作 ,制 作元 宵 圆 ,印龟 裸 ,装 饰斗 笠 、蓑衣 ,捡 茶 叶 ,用 石 臼碾 米 粉 ,用 石 磨 磨 豆 浆 … … 幼 儿在 操 作材 料 的过程 中 ,自然 地接 触 了闽南 文化 ,感 受 了闽南 文化 。
随着探 究 的深入 ,更多 幼儿 也参 与其 中。这 时 ,教 师 便 以 幼儿 感 兴 趣 的 这个 活 动 为 出发 点 ,生 成 了新 的 主 题活 动 。如幼儿 在 区域 中 喜欢 制 作 各 色纸 偶 、杯偶 、信 封 偶 等等 ,教 师便 以幼 儿 的 兴趣 ,生成 了 “ 木
一
、
区域 活动 是幼 儿进 行学 习的 一种 形 式 。幼 儿 园将 闽 南文 化 渗 透 到 区域 活动 中 ,可 以丰 富 区 域 活 动 的
内容 、深 化主 题活 动的 开展 。在渗 透 有浓 郁 闽南 文 化特 色 的区 域 中 ,幼 儿 有 充 分 的机 会 与 闽 南 文 化作 多
方位 接触 ,能 在 闽南文 化 的熏陶 下进 一步 感受 、理解 闽南民 俗文化 的 内涵 ,激 发热爱 家 乡的情 感 。
闽南童玩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中的实践研究
T each m gResearch教"探研/课程与教学7"运用、造型、角度、寓意猜测、节奏韵律、整体效果等。
如此多元的个性化观点引导和关于美术审美要素的总结#将逐步锻炼学生的审美分析、审美判断能力#从而深化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为他们今后全面、有条理地进行审美表达打下基础。
三、形象表达——契合童心流淌,学习素材情趣化美术作品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传递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时,需要美术教师做个有心人,不仅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生的作品#从中发现每件作品不一样的美#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以儿童的视角去赏析各种作品的美。
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赏析,积累美的素材,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的童心童趣得到散发o例如#教学湘版四年级上册《剪纸故事》一课时#可让学生在进行完日常生活中的图景感知和再现生活中的剪纸作品之美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在上述两个环节中得到的审美感受与所产生的思想及情感#进行进—步的美术语言表达或作品表达。
教师对其表达结果进行评价#以完善其审美缺漏#提升其整体化的审美能力o如一位学生对作品做了这样一番评述:“著名民间工艺美术家王桂英曾说#她剪的是生活#剪的是她心里想的,眼前过的o的确,在多种多样的剪纸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剪纸艺术的高超与精巧,更看到了艺术家对一幕幕熟悉温暖的生活情景的捕捉和再现。
这些作品将时光凝铸#将美好凝铸#对它们的观赏和想象过程,亦是对生命感恩的过程。
”还有一位学生选择了一幅自己喜欢的剪纸作品,内容为庭院中的浓郁树荫下,一个小女孩枕在妈妈的膝头,妈妈给小女孩扇着蒲扇,促她入睡o该学生将这幅剪纸作品镶入了一个原木色的相框之内,周围粘有真实的树枝和落叶,以此纪念那份温馨、甘甜的童年时光。
原木色、树枝、落叶等与剪纸内容的格调统一、风格类似#因而整个画面显得很和谐o随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未来将是一个充满着创造力与艺术力的世界,若从小缺乏审美的眼光,将来就无法拥有强大的竞争力o所以,美术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便是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o(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教师进修学校责任编辑:黄晓夏)&合目习中2(345◎杨艺婷目化学习是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和课程形式o目前,国内的项目化学习还处于初探阶段,只有少数学校开展,因为如何设计、组织和实施还是一大难题o而项目化学习的空白将影响到学生的综合性素养#因此,笔者学校以“闽南童玩文化”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的研究o“闽南童玩”是闽南文化的一个优秀组成部分,是流行于闽台地区和海外闽南籍华侨华人儿童中的游戏项目,是闽南文化的瑰宝,它具有探究合作、创意物化、非遗传承的文化特质o鉴于此#在当下核心素养的理念引领下,笔者学校以“闽南童玩文化”为主题#以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为载体,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研究和探索切实可行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创设有效项目化学习模式#从而丰富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和课内外生活,使学生从想玩到悦玩#从悦玩到慧玩,正心启智,形成了一种特色靓丽的校园文化o一、想玩,开释童趣闽南童玩项目化学习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回到自然和童真的世界,培养学生学习古人的智慧,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和增长智慧有所裨益o整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围绕“学生最想玩的闽南童玩”这一主题进行o在综合实践活动开题课上,学生关于“什么是闽南童玩?闽南童玩有哪些?闽南童玩怎么玩?身边还有谁会玩闽南童玩?闽南童玩有多长历史了?……”的问题层出不穷o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填写问题卡片,再将问题分门别类地进行筛选归类o学贵有疑,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既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一个自主、探究和合作的过程#72TeachersJToda,更是一个以问题开始,以成果结束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托实践活动亲近闽南文化
---三年级校本课程之《有趣的闽南童玩》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需要以校为本的研究。
基于我校“走进童谣亲近闽南”的校本课题,依托“有趣的闽南童玩”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近闽南文化,推动课题延伸的教育教学成效。
闽南童谣、玩具及游戏等传统的闽南童玩是聪明、勤劳的闽南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给孩子带来快乐,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心智的发展。
本着外来学生占95%左右的校情,我校开发了“走进童谣亲近闽南”的校本课程,《有趣的闽南童玩》成了我们重要的课程资源,并在一二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生活》的“闽南文化月”活动中进行学科的整合渗透,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选择以“有趣的闽南童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但保护和传承闽南童玩,而且能分散沉迷于电玩中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闽南童玩的乐趣,并在学校这块乐土上健康、快乐地成长。
【案例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都以小组的形式来开展活动,而就一个具体的活动,又往往是由搜集信息、资料查询、走访调查、总结提炼一系列过程来完成,怎样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又快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呢?这就取决于各小组成员中的分工合作与个人任务的出色完成。
通过成果的汇报与展示,能清楚学生在此次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能力提升程度及活动收获,检验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效,从而验证活动目标是否落实。
一、关注课堂生成,渗透闽南语言教学
在实践成果的展示过程中,戏谣小组成员通过走访老一辈闽南人,结合校本课程《闽南童谣》搜集相关戏谣的信息,有的用表演的形式念唱戏谣《捻称仔》《猪八戒》《炒米芳》……;有的则自编闽南戏谣,然后写在自制的书签上。
该小组成员上台展示写着戏谣的书签,老师相机采访其中一位同学。
师:这首童谣是怎么来的?
生:爷爷教我编的。
师:你怎么会想要编这首童谣呢?
生:我在玩“献纸炮”时突然想到的。
师:你能现场再为我们展示一次献纸炮吗?
该生边展示“献纸炮”动作边念童谣:听着砰一声,逐个都青惊,其实你免惊,我是献纸炮,互你听!
师:哇,你真厉害,玩玩具时还能编出这么有趣的童谣,确实值得大家学习。
你当小老师教大家念这首童谣好吗?
……
师:这首童谣里有一个“惊”,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生:害怕。
师:谁能用“惊”来说一句话?
生:今天的听课老师很多,我会惊。
师:你太了不起了,居然能用现场的情境说话,大家把掌声送给他!
跟“惊”相反的是什么呢?
生:唔惊。
师:谁又能用“唔惊”来说一句话呢?
生:雷嗔时,我唔惊。
师:看来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打雷时不害怕!
……
评析: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课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理应树立动态生成的课程意识,有效关注课堂细节,积极发挥教育机智,提升课程实施能力,敏锐地抓捕并重组各种信息,促进和利用好有效生成。
在该小组的成果汇报中,我惊喜地发现有个同学在家长帮助下自编了很有创意的《献纸炮》戏谣,于是,我抓住这个新生成的细节,趁机让该学生当小老师现场进行闽南语教学,引导用“惊”“唔惊”学说闽南话……这样,利用课堂上新生成的童谣,让学生进一步亲近闽南文化,激发对第二故乡语言的热爱之情。
二、现场快乐游戏,感受闽南文化魅力
游戏小组成员现场展示游戏玩法。
师:你们玩这些游戏时开心吗?
生:开心。
师:你们平时在什么时候玩这些游戏呢?
生:下课的时候,还有阳光体育活动的时候。
师:看到同学们玩得那么开心,我忍不住想加入你们了。
你们猜老师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是什么?(师边展示边念童谣)
生:跳皮筋。
师:你们小组哪些同学也会玩这个游戏的请举手。
随机指名同学作答。
师:你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生:敢!
师:你真自信,老师欣赏你!
师:台下的同学随意说出一首童谣,我们边念这首童谣边跳,顺利跳完算过关一级。
每晋升一级,皮筋的高度从脚踝起相应上升一个身体部位,直至头顶。
……
师:跳皮筋时,除了可以边念童谣边跳,花样也可以自己创编,老师期待你们课后玩出更多的花样。
……
评析: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可以满足人自由活动的需要,是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培养和发展孩子创造力最好的途径。
而闽南传统游戏不仅有趣,还是闽南文化瑰宝的一部分,依托此次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孩子们走进传统游戏,让学生在实
践、体验中创新,并与学校的阳光体育相结合,实现学校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整合,且这样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既是对闽南童玩的保护和传承,又符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和实施的要求。
三、自制传统玩具,享受闽南童玩乐趣
师:一边做游戏一边念童谣这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呀,希望同学们能创编出更多的戏谣,让我们的游戏更有趣!比游戏更有趣的还有(玩具)请你们把带来的玩具高高地举起来。
随机采访小组成员。
师:你的玩具是什么?用什么做的?
生:我用写过的废纸折成了一个纸风车。
师:这个纸风车怎么玩呢?
学生现场在教室跑起来,风车转动起来了……
师:我发现你们今天带来的玩具,制作材料都是废物利用,有的是废纸做的,有的是空饮料瓶做的,有的是毛线做的……非常环保。
同时,我还发现每个同学都有个一样的纸玩具——“东西南北”(高高举起),谁能现场教大家折,并现场教我们玩吗?
……
评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孩子玩的时间越来越少,户外活动也越来越少,现代化玩具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很多传统玩具逐渐消失,孩子们沉迷在手机、电脑等网络游戏中,不仅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严重者还导致性格的扭曲。
在该实践活动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实践探索、亲身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自制传统玩具,在亲身体验中快乐玩耍,享受到闽南童玩的乐趣,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的价值。
该小组成员自制的玩具,如毛线毽子,纸风车,纸电话筒,铁罐子做的踩高跷……虽然有的较为粗糙,有的非常简易,但从每个孩子的笑容可以看出他们的快乐,我想这就是玩具的意义,给孩子的童年带去乐趣。
总之,在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到消失在生活中的乡土童年文化与童玩,重温精彩的童年生活,还通过动眼、动口、动手体验“昔日”的童年趣味,并从中深深感受到闽南童玩的历史与传承,激发学习乐趣,使绵延千年的古老文化在一双双小手中得到传承。
同时,孩子们在有趣的闽南童玩中培养了团结协作意识,在分享中提升表达、探究、合作等学习能力,激发了对闽南文化的热爱之情。
【案例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的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应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和思维方式的前提下拟定适合学生发展要求的活动计划,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有趣的闽南童玩”主题活动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也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
因此,该主题活动的实践,老师只需引导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其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完成整个单元主题的实践活动。
此外,“闽南文化进校园”是我校的办学特色,“走进童谣亲近闽南”则是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进一步亲近闽南文化,不使非物质文化瑰宝失去传承,我们依托此次综合实践活动,利用有趣的闽南童玩让学生潜移默化感受闽南文化的魅力。
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学会念唱几首朗朗上口的闽南童谣,学会制作几个有趣的闽南童玩玩具,学会玩耍几种有益身心的闽南童玩游戏……切身地感受到闽南文化的魅力。
特别是在成果汇报阶段,各小组能根据自己
的探究实践成果,小组合作,自编自演,有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戏谣创编节目,或是创编新戏谣;有的根据自己了解到的玩具选择喜欢的进行制作,或是改造旧玩具;有的实践玩耍喜欢的小游戏,或是创编新游戏……一切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也许展示的成果较普通,形式较单一,但却是孩子们自编自演的劳动成果,而且每个小组在成果汇报时也各有出彩的地方,如戏谣小组能创编新戏谣制作成书签,玩具小组当场制作“东西南北”师生同乐,游戏小组把所学的闽南童谣带入“跳皮筋”游戏中,我想,这也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那就是学生敢于上台展示自己,树立自信,培养了动手、实践、探究等能力及团结协作意识……相信,通过本次“有趣的闽南童玩”主题活动的探究实践活动,同学们对闽南童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些有趣的闽南童玩将陪伴他们度过美好的童年生活,不管来自哪里的学生,也将对闽南文化心存一份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