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第十章结构动力学4
结构动力学
![结构动力学](https://img.taocdn.com/s3/m/0a2f5d1452d380eb62946d4e.png)
L
L
L
1
2l 3 3EI
M1图
1 m
1 2m 2l 3 EI
3
3 EI 4ml 3
4ml 3 T 2 3EI
2
第十章 结构动力学简介
二、单自由度体系的受迫振动
内 蒙 古 农 业 大 学
受迫振动指体系是在干扰力 FP (t )持续作用下的振动。 单自由度体系在动荷载下的振动及相应的振动模型如图示:
3、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
自由振动 结构在没有动荷载作用时,由初速度、初位移所引起的振动。 研究结构的自由振动,可得到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参数。
第十章 结构动力学简介
强迫振动 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产生得振动。研究强迫振动,可得到结构的
内 蒙 古 农 业 大 学
动力反应。
§10-2 动力自由度
一、自由度的定义
内 蒙 古 农 业 大 学
一、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1 多自由度体系振动方程的建立(以两个自由度为例来说明)
(1) 柔度法
在惯性力作用下的位移等于实际的动位移。(力法)
y2
m2 y
m1 y
21
11
P 1 1
22
P2 1
y1
12
M 1图
M 2图
第十章 结构动力学简介
t
无阻尼y- t曲线
第十章 结构动力学简介
②阻尼对振幅的影响.
内 蒙 古 农 业 大 学
振幅ae- ξω t 随时间衰减,相邻两个振幅的比
y k 1 e T 常数 yk
振幅按等比级数递减.
经过一个周期后,相邻两振幅yk和yk+1的比值的对数为:
结构力学课后答案第10章结构动力学
![结构力学课后答案第10章结构动力学](https://img.taocdn.com/s3/m/f8fd6d79fad6195f312ba675.png)
解:
若 为静力荷载,弹簧中反力为 。
已知图示体系为静定结构,具有一个自由度。设为B点处顺时针方向转角 为坐标。建立动力方程:
则弹簧支座的最大动反力为 。
10-21设图a所示排架在横梁处受图b所示水平脉冲荷载作用,试求各柱所受的最大动剪力。已知EI=6×106Nm2,t1=,FP0=8×104N。
(a)
则同样有: 。
10-9图示结构AD和DF杆具有无限刚性和均布质量 ,A处转动弹簧铰的刚度系数为kθ,C、E处弹簧的刚度系数为k,B处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为c,试建立体系自由振动时的运动方程。
*
解:
取DF隔离体, :
取AE隔离体:
将R代入,整理得:
/
10-10试建立图示各体系的运动方程。
(a)
解:(1)以支座B处转角作为坐标,绘出梁的位移和受力图如下所示。图中惯性力为三角形分布,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图 图
(1)求结构运动方程
如所示弯矩图,图乘后,
其中 ,稳态解:
所示结构的运动方程为 ,C点最大动位移幅值为
(2)求B点的动位移反应
,
!
B点的动位移幅值为
(3)绘制最大动力弯矩图
图 图
最大动力弯矩图
10-20试求图示集中质量体系在均布简谐荷载作用下弹簧支座的最大动反力。设杆件为无限刚性,弹簧的刚度系数为k。
(2)画出 和 图(在B点处作用一附加约束)
…
(3)列出刚度法方程
, ,
代入 、 的值,整理得:
(b)
解:
图 图
】
试用柔度法解题
此体系自由度为1 。设质量集中处的竖向位移y为坐标。
y是由动力荷载 和惯性力矩 共同引起的。
结构动力学
![结构动力学](https://img.taocdn.com/s3/m/9a45c42210661ed9ad51f385.png)
§1.3 体系振动的自由度
象静力计算一样,在动力计算时,首先需要选取一个 合理的计算简图。但由于需要考虑惯性力,因此在动力计 算的简图中,多了一项关于质量分布的处理问题。当体系 振动时,它的惯性力与质量的运动情况有关,所以确定质 量在运动中的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振动的自由度:我们把确定体系上全部质量位置所需 的独立几何参变数的数目,称为该体系的振动自由度。 例1.1 如图(a)所示跨中置一质量为m电动机的简支梁,当 梁自身的质量远小于电动机的质量时,梁的质量可忽略不 计。其计算简图如图(b)所示。
Fp
如:具有偏心质量的回旋机器它所传递 给结构上的横向力就是时间 t 的函数。
t
这类荷载称为动力荷载
图(a)
显然,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计 算与静力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将有很大的 的区别,而且要复杂的多。
Fpsin t
图(b)
这是因为,在进行动力计算时,除了需要考虑惯 性力外,还需取时间作为自变量。在动力问题中,内 力与荷载不能构成静力平衡,但根据达朗伯原理,可 以将动力问题转化为静力问题,方法是任一时刻在结 构上加入假想的惯性力作为外力。即结构在形式上处 于“平衡状态”,这样,就可以应用静力学的有关原 理和方法计算在给定时刻的内力和位移等。 在实际工程中,大多数荷载都是随时间的改变而 变化的,但有一些荷载使结构产生很小的振动,以至 于其上的惯性力可以忽略不计,此时为了简化计算, 可将其视为静力荷载。仅将那些随时间变化,且使结 构产生较大的振动的荷载才作为动力荷载来考虑。
dmy Fp t dt
1 2
t m y 1 3
当质量m不随时间变化时,有 Fp
0 即:Fp t m y
因此,如果把惯性力(-mÿ)加到原来受力的质量上,则动 力学问题就可以按静力平衡来处理,这种列运动方程的 方法常称为动静法。这种方法较为方便,因此得到广泛 应用。 (2)拉格朗日(Lagrange)方程 应用虚位移原理,作用在任意质量mi上的所有力 (包括惯性力),对任意的虚位移所作的虚功总和应 等于零,得
结构力学第10章-结构动力计算基础
![结构力学第10章-结构动力计算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e19b8e440c22590103029d27.png)
&y&(t) + k11 y(t) = 0 m
此式为单自由度体系无阻尼自由振动的运动方程,这种由力系平 衡条件建立运动微分方程的方法称为刚度法。
1)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利用动静法建立运动微分方程有两种方法:刚度法和柔度法。
(a) EI y(t)
l
(b)
(c)
EI FI
FS
FI
l
(a) 简支梁振动 (b) 力系平衡条件 (c) 变形协调条件
§10-2 单自由度体系无阻尼自由振动
1)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⑴刚度法:
设质点m在振动中任一时刻的位移为y(t)。取质点m为隔离体(图b), 其受力情况为:弹性恢复力 Fs k11y(t) ,其中k11为结构刚度系数,FS与 质点位移y(t)的方向相反;惯性力FI =-m& y&t,它与质点加速度 &y&( t ) 的方 向相反。若将质点位移的计算始点取在质点静力平衡位置上,则质点 重量的影响不必考虑。
对单自由度体系,有 δ11
1 k11
,令 ω2 = k11 = 1 ,得到统一的运动方 m mδ11
程为
& y& t+ω2yt=0
其通解为 yt=c1 co sω t+c2sin ω t,式中的c1和c2为积分常数,由 初始条件确定。
§10-2 单自由度体系无阻尼自由振动
1)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若当t=0时,yt = y0 ,y&t = y&0 ,则有
结构动力学课件PPT
![结构动力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a42e607e21af45b307a8ee.png)
地震作用
200 0 -200
t(sec)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结构在确定性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分析通 常称为结构振动分析。 结构在随机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被称为结构的随机振动分析。 本课程主要学习确定性荷载作用下的结 构振动分析。
§1-3 动力问题的基本特性
§2-5 广义单自由度体系:刚体集合
刚体的集合(弹性变形局限于局部弹性
元件中) 分布弹性(弹性变形在整个结构或某些 元件上连续形成) 只要可假定只有单一形式的位移,使得 结构按照单自由度体系运动,就可以按 照单自由度体系进行分析。
E2-1
A
x
x p( x,t ) = p a ( t )
1
令:
5l FE (t ) q(t ) 8
y FE (t )
FE(t) 定义为体系的等效动荷载或等效干扰力。其通用表达式
P FE (t )
含义:等效动荷载直接作用在质量自由度上产生的动位移与
实际动荷载产生的位移相等!
已经知道柔度和刚度k 之间的关系为: k 表达式成为:
简支梁: 比较: 刚架: 基本质量弹簧体系:
大型桥梁结构 的有限元模型
§1-5 运动方程的建立
定义
在结构动力分析中,描述体系质量运动规律的数学 方程,称为体系的运动微分方程,简称运动方程。 运动方程的解揭示了体系在各自由度方向的位移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建立运动方程是求解结构振动问题的重要基础。 常用方法:直接平衡法、虚功法、变分法。
(2-3)
刚度法: 取每一运动质量为隔离体,通过分析所受 的全部外力,建立质量各自由度的瞬时力平衡方 程,得到体系的运动方程。
结构动力学
![结构动力学](https://img.taocdn.com/s3/m/9019582158f5f61fb63666df.png)
结构动力学第一章概述1.动力荷载类型:根据何在是否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变化速率的不同,荷载分为静荷载和动荷载根据荷载是否已预先确定,动荷载可以分为两类:确定性(非随机)荷载和非确定性(随机)荷载。
确定性荷载是荷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已预先确定,是完全已知的时间过程;非确定性荷载是荷载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预先不可以确定,是一种随机过程。
根据荷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动荷载可以分为两类:周期荷载和非周期荷载。
根据结构对不同荷载的反应特点或采用的动力分析方法不同,周期荷载分为简谐荷载(机器转动引起的不平衡力)和非简谐周期荷载(螺旋桨产生的推力);非周期荷载分为冲击荷载(爆炸引起的冲击波)和一般任意荷载(地震引起的地震动)。
2.结构动力学与静力学的主要区别:惯性力的出现或者说考虑惯性力的影响3.结构动力学计算的特点:①动力反应要计算全部时间点上的一系列解,比静力问题复杂且要消耗更多的计算时间②于静力问题相比,由于动力反应中结构的位置随时间迅速变化,从而产生惯性力,惯性力对结构的反应又产生重要的影响4.结构离散化方法:将无限自由度问题转化为有限自由度问题集中质量法:是结构分析中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把连续分布的质量集中到质点,采用真实的物理量,具有直接直观的优点。
广义坐标法:广义坐标是形函数的幅值,有时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但是比较方便快捷。
有限元法:综合了集中质量法与广义坐标法的特点,是广义坐标的一种特殊应用,形函数是针对整个结构定义的;有限元采用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参数作为广义坐标,形函数是定义在分片区域的。
①与广义坐标法相似,有限元法采用了形函数的概念,但不同于广义坐标法在全部体系(结构)上插值(即定义形函数),而是采用了分片的插值(即定义分片形函数),因此形函数的公式(形状)可以相对简单。
②与集中质量法相比,有限元法中的广义坐标也采用了真实的物理量,具有直接直观的优点。
5.结构的动力特性:自振频率、振型、阻尼第二章分析动力学基础及运动方程的建立1.广义坐标:能决定质点系几何位置的彼此独立的量;必须是相互独立的参数2.约束:对非自由系各质点的位置和速度所加的几何或运动学的限制;(从几何或运动学方面限制质点运动的设施)3.结构动力自由度,与静力自由度的区别:结构中质量位置、运动的描述动力自由度:结构体系在任意瞬间的一切可能的变形中,决定全部质量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参数的数目静力自由度:是指确定体系在空间中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参数的数目为了数学处理上的简单,人为在建立体系的简化模型时忽略了一些对惯性影响不大的因素确定结构动力自由度的方法:外加约束固定各质点,使体系所有质点均被固定所必需的最少外加约束的数目就等于其自由度4.有势力的概念与性质:有势力(保守力):每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只决定于体系所有各质点的位置,体系从某一位置到另一位置所做的功只决定于质点的始末位置,而与各质点的运动路径无关。
结构力学——结构的动力计算
![结构力学——结构的动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74d4933eefdc8d376ee326b.png)
11
11[ P(t ) m(t )] y
P (t )
y(t ) 11[ P(t ) m(t )] y
l
l3 柔度系数 m(t ) 11 y 3EI 3EI (t ) 3 y (t ) P(t ) my l
二、刚度法
P (t )
l
EI
m m(t ) y y (t )
简谐荷载 周期 非简谐荷载 确定 冲击荷载 非周期 突加荷载 动荷载 其他确定规律的动荷载 风荷载 地震荷载 不确定 其他无法确定变化规律的荷载
§1.2
结构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结构动力学是研究动荷作用下结构动力反应规律的学科。 一.结构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当前结构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为: 第一类问题:结构动力荷载的确定
结构力学
傅向荣
第十章 结构的动力 计算
§1. 绪论
§1.1 动荷载及其分类
一.动荷载的定义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随时间变化;在其作用下,结构上的惯性力 与外荷比不可忽视的荷载。
自重、缓慢变化的荷载,其惯性力与外荷比很小,分析时仍视作 静荷载。 静荷只与作用位置有关,而动荷是坐标和时间的函数。
二.动荷载的分类
P (t )
EI
m
EI1
EI
l
1
24 EI k 3 l
11
1
k
EI1
1 11 k
12 EI / l 3 12 EI / l 3
l l
EI EI
k2
EI1
EI EI
k1 ?
k1
k2 ?
24 EI k1 k 2 3 l
层间侧移刚度 对于带刚性横梁的刚架(剪切型刚架), 当两层之间发生相对单位水平位移时,两 层之间的所有柱子中的剪力之和称作该 层的层间侧移刚度. l l
结构力学课后答案第10章结构动力学
![结构力学课后答案第10章结构动力学](https://img.taocdn.com/s3/m/7310e3f148d7c1c709a1450e.png)
10-40用有限单元法计算图示具有分布质量刚架的第一和第二自振频率及其相应的主振型。已知弹性模量E=2500kN/cm2,材料密度 =0.0025kg/cm3;柱子的横截面面积A1=100cm2,惯性矩I1=833.33cm4;梁的横截面面积A2=150cm2,惯性矩I2=2812.50cm4。
解:
若 为静力荷载,弹簧中反力为 。
已知图示体系为静定结构,具有一个自由度。设为B点处顺时针方向转角 为坐标。建立动力方程:
则弹簧支座的最大动反力为 。
10-21设图a所示排架在横梁处受图b所示水平脉冲荷载作用,试求各柱所受的最大动剪力。已知EI=6×106N·m2,t1=0.1s,FP0=8×104N。
则同样有: 。
10-9图示结构AD和DF杆具有无限刚性和均布质量 ,A处转动弹簧铰的刚度系数为kθ,C、E处弹簧的刚度系数为k,B处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为c,试建立体系自由振动时的运动方程。
解:
取DF隔离体, :
取AE隔离体:
将R代入,整理得:
10-10试建立图示各体系的运动方程。
(a)
解:(1)以支座B处转角作为坐标,绘出梁的位移和受力图如下所示。图中惯性力为三角形分布,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解:
图 图
(1)求结构运动方程
如所示弯矩图,图乘后,
其中 ,稳态解:
所示结构的运动方程为 ,C点最大动位移幅值为
(2)求B点的动位移反应
,
B点的动位移幅值为
(3)绘制最大动力弯矩图
图 图
最大动力弯矩图
10-20试求图示集中质量体系在均布简谐荷载作用下弹簧支座的最大动反力。设杆件为无限刚性,弹簧的刚度系数为k。
解:
第10章 结构动力学
![第10章 结构动力学](https://img.taocdn.com/s3/m/e9f48085680203d8ce2f241a.png)
5.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关系
结构动力学以和数学为基础。 要求熟练掌握已学过的知识和数学知识(微分方程的求解)。 结构动力学作为结构抗震、抗风设计计算的基础。
2014-1-10
第10章
10.2体系的动力自由度
1.动力自由度的定义
动力问题的基本特征是需要考虑惯性力,根据达朗贝尔(D‘Alembert Jean Le Rond)原理,惯性力与质量和加速度有关,这就要求分析质量分布和质量位 移,所以,动力学一般将质量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 确定体系中全部质量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几何参数数目,成为体系的动力自由 度。
4 ( x) sin
2014-1-10
…
广义坐标法是一种数学简化方法
第10章
10.2体系的动力自由度
有限单元法:
可以看作是分区的广义坐标法,其要点与静力问题一样,是先把结构划分 成适当数量的区域(称为单元),然后对每一单元施行广义坐标法。详见 有限单元法参考资料,这里不再赘述。 一般地说,有限元法是最灵活有效的离散化方法,它提供了既方便又可靠 的理想化模型,并特别适合于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是目前最为流行的 方法,已有不少专用的或通用的程序可供结构动力学分析之用。 有限单元法也是一种数学简化方法
2014-1-10
第10章
10.1 概述
2.动力荷载及其分类
动力荷载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是按动力作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来分。 周期性荷载:其特点是在多次循环中荷载相继呈现相同的时间历程。如旋 转机械装置因质量偏心而引起的离心力。 周期性荷载又可分为简谐荷载和非简谐周期荷载,所有非简谐周期荷载均 可借助Fourier级数分解成一系列简谐荷载之和。 冲击和突加载荷: 其特点是荷载的大小在极短的时间内有较大的变化。冲 击波或爆炸是冲击载荷的典型来源;吊车制动力对厂房的水平作用是典型 的突加荷载。 随机载荷:其时间历程不能用确定的时间函数而只能用统计信息描述。风 荷载和荷载均属此类。对于随机荷载,需要根据大量的统计资料制定出相 应的荷载时间历程(荷载谱)。 前两种荷载属于确定性荷载,可以从运动方程解出位移的时间历程并进一 步求出应力的时间历程。 随机荷载属于非确定性荷载,只能求出位移响应的统计信息而不能得到确 定的时间历程,因而~92层之间有一颗巨 大的‘金色大球’,由实 心钢板堆焊而成,直径约 5.4米,重达680吨,价值 400W美元。其实质是调质 阻尼器TMD(Tuned Mass Damper),作用是减轻飓 风、地震给大楼带来的震 动。
结构力学教学课件-10-2结构动力响应
![结构力学教学课件-10-2结构动力响应](https://img.taocdn.com/s3/m/e73aaf94f121dd36a32d824c.png)
无阻尼体系 0 (1)当初速度和初位移均不为零
y (t ) y0 cos t
0 y
sin t
其中
或 y(t ) C sin(t )
C y ( ) 1 y0 arctan y0
• 变分法(variation method)
振动方程的建立
10.2.1单自由度体系的力学模型
• 任何振动系统一般都含有三个组成部分:质量系统、弹性 系统和阻尼系统。
1)质量体系
(t ) 惯性力FI m y 1 2 (t ) T my 2 2)弹性体系
FS ky(t )
振动方程的建立
• 在结构动力分析中,首先需要建立描述体 系所有质量运动的方程即体系质量运动的 数学方程,称为体系的运动方程 ( equation of motion )。该方程的解答给 出了各自由度方向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振动方程的建立
• 直接平衡法(direct equilibrium method):该法根据达朗 伯尔原理(d'Alembert principle)和所采用的阻尼理论, 将惯性力、阻尼力假想地作用于质量上,再考虑作用于结 构上的动荷载,结果使动力问题转化成任一时刻都动平衡 的静力问题,此即理论力学中的动静法。利用动静法,建 立体系的运动方程与静力学中建立平衡方程相似,即作用 于质量上的所有力保持平衡;另外,当要进行体系在动荷 载、惯性力和阻尼力作用下的位移和内力等响应计算时, 按动平衡概念,仍采用结构静力学方法计算。 • 虚功法(virtual work method)
10.3 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10.3.2低阻尼和无阻尼体系 初始时刻只有初速度而无初位移
结构力学 第10章 (四川大学)讲解
![结构力学 第10章 (四川大学)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54d532f763231126edb11af.png)
(3)采用集中质量法和广义坐标法都可使无限 自由度体系简化为有限自由度体系,它们所采用 的手法是不同的。 集中质量法:将结构的分布质量按一定规则集 中到结构的某个或某些位置上,认为其他地方没 有质量。质量集中后,结构杆件仍具有可变形性 质,称为“无重杆”。
10.2 单自由度体系运动方程的建立
研究单自由度的目的: 单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分析虽然比较简单,但 非常重要。这是因为: (1) 很多实际的动力问题常可按单自由度 体系进行计算,或进行初步的估算。 (2)单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分析是多自由度 体系动力分析的基础。
Fb cy
式中,c为体系的粘滞阻尼系数
( 3 )惯性力 FI :根据达朗伯原理,惯性 力是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但与加速度方 向相反。即 F m y
I
建立振动微分方程有两种基本方法: ( 1 ) 根据达朗伯原理 ( 动静法、惯性力 法)列出瞬时动力平衡方程,又称为刚度法 (列平衡方程)。 (2)另一种方程是列位移方程,又称为柔 度法。
cy ky 0 m y
研究单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的目的在于: 研究体系振动运动的基本特性,确定其固有特 性,以便进行结构的动力设计时加以控制及改 进结构的动力特性。
产生自由振动的原因只是由于在初始时刻的 干扰。初始的干扰有两种情况: (1)一种是由于体系具有初始位移; (2)另一种则是由于体系具有初始速度;或者 这两种初始干扰同时存在。
无限个自由度体系
图示为一块形基础,计算时可简化为一刚性块。 当考虑基础在平面内的振动时,体系共有三个自由度, 包括水平位移x、竖向位移y和角位移。当仅考虑基础 在竖直方向的振动时,则只有一个自由度。 自由度数与集中质量的个数并不一定彼此相等
自由度的数目不完全取决于质点的数 目,也与结构是否静定或超静定无关。
结构力学 第10章结构动力计算基础
![结构力学 第10章结构动力计算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5c6ff7761711cc7931b7168c.png)
结构力学
10.3 单自由度体系的强迫振动
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称为强迫振动或受迫振动。
1.简谐荷载
设体系承受如下的简谐荷载: 式中θ是简谐荷载的圆频率,F是荷载的最大值,称为幅值。
2.一般动荷载
一般动荷载FP(t)作用下所引起的动力反应分两步讨论:首 先讨论瞬时冲量的动力反应,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一般动荷载的 动力反应。
1.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这就是从力系平衡角度建立的自由振动微分方程。这种推 导方法称为刚度法。 用F1表示惯性力,用δ表示弹簧的柔度系数,即在单位力作用下 所产生的位移,其值与刚度系数k互为倒数:
从位移协调的角度建立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的推导方法称为柔度法。
结构力学 2. 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的解
单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微分方程式的通解为
3. 主振型的正交 性 主振型的位移幅值就是体系在此主振型惯性力幅值作
结构力学
对多自由度体系的每一个自振频率ω i,可得到相应的主振 型Y(i),利用虚功原理可以证明不同的主振型是相互正交的。 第一正交性:任意两个不同的主振型Y(l)和Y(k)对于质量矩阵M正 交,即
第二正交性:任意两个不同的主振型Y(l)和Y(k)对于刚度矩阵K正 交,即
(1) 突加荷载:当t>0时,
(2) 简谐荷载
其中两个常数C1和C2,由初始条件确定。
结构力学
10.5 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按建立运动方程的方法,多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的求 解方法有两种:刚度法和柔度法。刚度法通过建立力的平 衡方程求解,柔度法通过建立位移协调方程求解,二者各 有其适用范围。
1. 刚度法
结构力学
将动力荷载的幅值q=2kN/m作为静力荷载作用在结构上,求在其 作用下柱顶的水平位移(先作出由它引起的弯矩图,如图10.3 (b),再选做力法一基本结构在单位力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 10.3(c),两图图乘即得)
10结构动力学概论
![10结构动力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962ccb5e0912a216147929ad.png)
当 FP (t)为简谐荷载时,其解的形式为
第十章 结构动力学简介
y(t)
y0
cos ωt
ν0 ω
sin ωt
F
θ sin ωt
F
sin θt
m(ω2 θ 2 ) ω
m(ω2 θ 2 )
前两项为初始条件引起的自由振动;第三项为荷载(干扰力)引起的自由振 动,称为伴生自由振动。实际上,由于阻尼的存在,自由振动部分都很快 衰减掉。自由振动消失前的振动阶段称为过渡阶段。第四项为按荷载频率 进行的振动,此阶段为振动的平稳阶段,称为纯受迫振动或稳态振动。
2、平衡方程的建立
平衡方程的建立有两种方法:一是刚度法;一是柔度法。
my
y k
k
m
刚度法:根据达兰贝尔原理,沿位移正向,在质点上加上惯性力,列动态平 衡方程
ky my
k y ——总是与位移方向相反,指向平衡位置
平m衡y 方—程—与加速m度y方向相k反y 0
第十章 结构动力学简介
柔度法:在惯性力作用下,质点的位移等于实际位移
结构力学
STRUCTURAL MECHANICS
第十章 结构动力学简介
§10-1 概述
一、动力计算的内容
动力计算的内容:研究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涉及到内外两方面的因素: 1)确定动力荷载(外部因素,即干扰力); 2)确定结构的动力特性(内部因素,如结构的自振频率、周期、振型和 阻尼等等),类似静力学中的I、S等; 计算动位移及其幅值;计算动内力及其幅值。
纯受迫振动解的讨论请同学们课下自学完成!
第十章 结构动力学简介
三、阻尼对振动的影响
§10-3 单自由度体系的振动分析
结构力学应用-结构动力学
![结构力学应用-结构动力学](https://img.taocdn.com/s3/m/fe1f638371fe910ef12df87c.png)
(小阻尼) 令
有阻尼的自振频率
1
2
y(t ) e
t
y0 y0 ( y0 cos t sin t )
*写成
y(t ) b e
2 0
t
sin(t )
(14-12)
y0 y0 2 其中 b y ( )
柔度法(力法)
MY KY 0 MY Y 0
10、按柔度法求解
振型方程: ([ ][ 2 [ 1 M ]){Y } 00} ([ I ] M ] ][ [ I ]){Y } { 2 频率(特征)方程
D [ ][ M ] [ I ] 0
y0 tg y0 y0
位移-时间曲线如图示:
阻尼比——阻尼的基本参数: a.阻尼对频率(周期)的影响
k
2m
1 2
T T 1 2 T
0.2
T T
b、阻尼对振幅的影响
be
t
——振幅随时间逐渐衰减
11m1
1
12 m2
(k )
0 0
(14 63)
{Y }
(k )
Y1 Y2
(k )
11m1 k 12 m2
12 m2
k2
(k=1、2)
结构的刚度和质量分布 ——对称 其主振型 ——对称、反对称 计算自振频率: ——分别就正、反对称情况 ——取半跨结构计算 ——两个单自由度问题计算 显然,振型分别为: [1 1]T、[1 -1]T
1
0.2,
yn ln 2 j yn j 相隔j个周期: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2
可以消除m1的振动(动力吸振器原理)。
Psint
k2
m1
设计吸振器时,先根据m2的许可振幅Y2,选定
k1
P k2 Y2
,再确定
m2
k2
2
吸振器不能盲目设置,必须在干扰力使体系产生较大振动时才有必要设置。
6
例:如图示梁中点放一电动机。重2500N,电动机使梁中点产生 的静位移为1cm,转速为300r/min,产生的动荷载幅值P=1kN, 问:1)应加动力吸振器吗?2)设计吸振器。(许可位移为1cm)
-3.0
当 0.618 k m 1 和 1.618 k m 2时,Y1和Y2 趋于无穷大。 可见在两个自由度体系中,在两种情况下可能出现共振。
3
也有例外情况
如图示对称结构在对称荷载作用下。
k11 k22 , k12 k21
l/3
与ω2相应的振型是
Psinθt m
l/3
Psinθt m
l/3
Y12 k12
(k11 2m1)Y1 k12Y2 P1
y2 (t) Y2 sint
Y1=D1/D0
k21Y1 (k22 2m2 )Y2 P2 Y2=D2/D0
D0
k11
2m1
k21
k12
k22 2m2
D1 P1 k22 2m2 k12P2 D2 P2 k11 2m1 k21P1
P2(t) y1(t)
称体系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时,只
Y1
D1 D0
,
Y2
D2 D0
不会趋有于当无荷穷载大频,率不与发反生对共称振主,振型的自 共振区振只频有率一相个等。时才发生共振。
4
荷载幅值产生的静位移和静内力 yst1= yst2=P/k 层间剪力: Qst1= P 动荷载产生的位移幅值和内力幅值
yst2=P/k θ2mY2
D k11 2m1
k21
k12
k22 2m2
0
如果荷载频率θ与任一个自振频率
ω1、 ω2重合,则D0=0, 当D1、D2
不全为零时,则出现共振现象
1
例:质量集中在楼层上m1、m2 ,层间侧移刚度为k1、k2
解:荷载幅值:P1=P,P2=0,求刚度系数:
k11=k1+k2 , k21=-k2 , k22=k2 , k12=-k2
k11=k1+k2 , k21=-k2 , k22=k2 ,
Y1
P
k2
D0
2m2
Y2
Pk2 D0
D0 (k1 k2 2m1)(k2 2m2 ) k22
k12=-k2
m2
Psint k2
m1
k1
当 k2 m2 2 , Y1 0 , D0 k22 , Y2 P k2
这说明在右图结构上,适当加以m2、k2系统
Y1
D1 D0
P1(k
22
D0
22mm22)
D0
Yk212P2DD02
PP2 (kk211 2m1) k21P1
D0 D0
D0 k1 k2 2m1 k2 2m2 k22
m2
Psint k2
m1 k1
当m1=m2=m,k1=k2=k
DYPYPY101k2k1122PDDk11(101(k1k212kD22222P0111222m2kmmk13221Dm22212)2mm)(1k0kk1(12222DY2k2km1202212222m2P)2DDD)P22k02k012PP22DDk1m2m11mm2P2DP1222mk1D0k2(2(k22m021211222(4m21m(1kk22222m(m(112P211242)11122422()m)k(k13(122132mk1kkPPm1222)222222222)22))2mmkk222k)1222
§10-5 两个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下的受迫振动
m1 y..1 k11 y1 k12 y2
..
m2 y2 k21 y1 k22 y2
P01(t) P02 (t)
如 P1(t) P1sint P2 (t) P2 sint
y2(t) P1(t)
在平稳阶段,各质点也作简谐振动: y1(t) Y1 sint
Y22 k11 22m
=-1
k
22
2 2
m
k11
2 2
m
k12
k21
当θ=ω2 ,D0=0 ,也有:
对称体系在对称荷载作用下时, 只有当荷载频率与对称主振型的自
D1 P1 k22 2m2 k12P2 振频 P频率率与k22相反等对22时称m才主k发振12P生型共 的0振自;振当频荷率载相 D2 P2 k11 2m1 k21P1 等 P时不k11会发22生m 共k振21P。同0 理可知:对
2 2
)
0.618 1.618 0.618 1.618
Y1 P
k
1mk 2
(1 2 12 )(1
) 2
2 2
1
Y1
3.0 P
k
2.0
1.0
k
0
m
3.0
-1.0
-2.0
-3.0
Y2 P
k
(1
2
1 12 )(12 Nhomakorabea2 2
)
2
Y2
3.0 P
k
2.0
1.0
k
0
m
3.0
-1.0
两个质点的
-2.0
位移动力系
数不同。
k
P
yst1
θ2mY1
Y1 P
k
(1
1mk 2
2 12 )(1
2
2 2
)
1
Y2 P
k
(1
2
1 12 )(1
) 2
2 2
2
Q1
1
2m k
(1
2
)
k
层间动剪力:
Q1 P 2m(Y1 Y2 )
P(1
2m k
(
1
2
))
由此可见,在多自由度体系中,没有一个统一的动力系数。
5
例: 质量集中在楼层上m1、m2 ,层间侧移刚度为k1、k2
解:1)
g
st
9.81 0.01
31.3
1
s
2n
60
2 300
60
31.4
1
s
频率比在共振区之内应设置吸振器。
2)由
k2
P Y2
弹簧刚度系数为:
k2
1000 0.01
1105
N/m
m2
k2
2
110 5 31.42
=102 kg
Psinθt k2 m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