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复习重点
运营管理期末复习
![运营管理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d80e1194431b90d6c85c7a6.png)
运营管理期末复习考试时间:90min闭卷各章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1.运营和运营管理的概念?运营:对所有提供无形产品的运营过程进行管理和研究。
把有形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无形产品服务的提供过程都看作一种“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作为一种具有共性的问题来研究 生产管理的研究范围从制造业 扩大到了非制造业。
无论是有形产品的生产过程,还是无形产品的提供过程,被统称为运营过程 运营管理:指对生产系统(Production System)的设计和运作(计划 组织 控制) 的管理。
2.企业的三个核心职能? 生产、营销,财务。
3.运营战略在组织中的位置?4.什么是现代生产运营管理发展的6个趋势?现代生产运营管理正日益发展成为一种战略化、综合化管理公司战经营战运营战运营管营销战财务战人工零部工艺流计划与控生产与运作系物料和客 输产品和服 输●面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运营模式的生产运营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生产运营和管理一体化格局进一步强化●重视在生产运营管理中建立、发展市场和社会营销观念的指导准则●面向国际化竞争的生产运营管理的不断发展●更加重视对服务系统的生产运营管理研究第三章:流程分析(重点)5.什么是流程?流程:以图形的方式来描绘流程。
它能帮助我们组织在案例分析或流程改善项目中收集到的信息。
6.流程的六要素是?●输入资源●输出结果●活动●活动的相互作用(即结构)●顾客●价值7.什么是“业务流程重组”?业务流程再造: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绩效的显著改善。
8.流程律特法则的计算P34-35例题3-19.流程能力和瓶颈的关系是?流程能力 min{生产设施1的能力,…,生产设施n的能力}10.流程分析的六步法?●画流程图●确定每道工序的特征●确定工序间的特征●确定瓶颈●分析流程的产能及每道工序的效率●流程改善的措施及建议11.流程改善的六个措施?●为瓶颈工序增加设备或者为瓶颈工序增加人员●培训多能工●提高设备的效率●创建多工位共享的流水线布局(U形流水线)●通过平衡流水线等方式平衡各道工序的流程能力●通过生产班次的调整或者通过某些关键工序的加班来平衡各道工序的流程能力第四章:产品和服务设计12.产品设计的关注点是?顾客满意13.标准化设计有哪些优缺点?优缺点内容优点1.在存货和制造中需要处理的零件种类更少2.减少培训成本和时间3.采购、处理及检查程序更加常规化4.可按照清单订购产品5.产品能长期并自动化生产6.所需零件的减少证明执行设计和改善质量控制程序时所花的成本是合算的缺点1.可能在设计仍有许多缺陷时就固化设计2.变动设计的高成本增加了改善设计的难度3.产品缺乏多样性导致对顾客的吸引力降低14.产品设计开发有哪四个基本阶段?●概念开发:识别客户需求,产生并评估一个或一系列“概念产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复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521dac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7.png)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复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是指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运营、管理和监控的工作。
下面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一些复习内容:
1. 运营组织管理:包括轨道交通公司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等,以
及运营管理的规章制度、流程和标准。
2. 车辆运营管理:包括车辆的调度、运行图的制定、列车的运行控制、车辆的
检修和维护等。
3. 乘客服务管理:包括乘客信息查询、乘客安全教育、乘客投诉处理、乘客运
输服务质量评价等。
4. 安全管理:包括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和隐患
排查等,以及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理。
5. 财务管理:包括资金预算、收支管理、票价制定、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等。
6. 运营数据分析:包括乘客流量统计、列车运行数据分析、运营效率评价等,
以提供决策支持和优化运营管理。
7. 环境保护管理:包括噪音、排放物的控制,以及节能减排、环保设施建设等。
8. 运营监控系统:包括列车运行监控、信号系统监控、车站设备监控等,以确
保运营安全和正常运行。
以上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一些复习内容,希翼对你有匡助。
运营管理复习材料
![运营管理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3321f53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3.png)
运营管理第一章一、运营管理(名词解释)运营管理可定义为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运营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组织与控制。
二、运营管理的目标(填空、简答)运营管理的直接目标是增值。
运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达到或超过顾客满意,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
顾客满意是前提,只有达到或超过顾客满意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三、运营管理的实质(填空、简答)运营管理的实质可概括为三句话:通过有效管理实现增值,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基础上的资源高度集成,满足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特定的需求。
四、运营管理的特征(填空、简答)(1)集合性运营管理由多个可以识别的子系统所组成,如物资管理系统由计划管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质量检验子系统等组成。
(2)关联性若干个体集中在一起,只能算一个“群",只有当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或相互作用时,才能成为一个系统。
(3)目的性一个现实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实现一定的功能且有一个或多个目的,如果这些目的达到它们的最大等级,就说实现了系统的最优化。
(4)环境适应性运营系统必须适应周围或外界环境的变化。
五、质量控制、费用控制、进度控制(名词解释)1、质量控制: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称为质量控制。
2、费用控制:费用控制就是保证产品的价格既为顾客所接受,同时又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3、进度控制:就是把运营中涉及的人员、物料设备、资金等资源在需要的时候组织起来、筹措到位,以保证适时适量地将产品投放到市场。
第二章一、运营战略、运营策略、实际运营(名词解释、填空)1、运营战略:运营战略是组织在组织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组织系统的运行与控制以及组织系统的维护与更新方面所做出的中长期谋划。
2、运营策略:运营战略是针对某一运营战略而形成运营模式。
3、实际运营:主要涉及组织内的产品、工序、方法、使用的资源、质量、成本、生产准备时间及进度安排等。
二、生产率(名词解释、填空)生产率:即投入产出比。
生产率反映了产出(产品和服务)与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劳动、材料、能量及其他资源)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对指标。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运营管理考试复习重点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运营管理考试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c0fa2ec4028915f804dc266.png)
2. 城市轨道运营特性:1)系统联动性。2)时空关联性。3)调度指 挥集中性。4)管理的严格性。5)服务的安全可靠性。
3. 现代企业制度特征:1)产权特征。2)保值增值特性。3)责任特 性。4)制度特性。
4. 企业组织机构类型:1)直线制。2)直线职能制。3)事业部制。 5. 城市轨道管理目的:通过对设施设备、人员、技术、信息进行有效
对数计划。规定了轨道交通线路的日常作业任务,是科学组织运送顾
客的办法。
16. 全日行车计划作用:它决定着运送能力和列车运用计划。也是列车
运行图编制的货据。
17. 列车交路计划:规定列车运行区段,折返车站以及按不同交路运行
的列车对数。根据运营组和条件,按列车运行图或行车调度指挥,列
车在规定区间运行、折返的开行计划。
等因素核算票价。
9. 客流:在单位时间内,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某个方向上通过的分布和不均匀性。
11. 客流计划:是指计划期间轨道交通系统线路客流的规划,是全日行车
计划、车辆配备计划和列车交路计划的基础和编制依据
12. 断面客流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轨道交通线路某一地点的客流量。
1. 企业制度:国家特定法令和条例所规范和约束的、企业内部外部关系
的行为准则。
2. 现代企业制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明晰企业各个利益主体的产
权关系为基本内容,以确立企业的法人地位和市场竞争主体地位为核
心的一种企业制度。
3. 企业依法自主经营:就是要以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按照市场要求
组织生产、经营。努力使利润达到最大化。
13. 最大客流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轨道交通线路各个断面的客流量一
般是不想等的。最大客流量是最大客流断面的客流量。
14. 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在以小时为单位计算断面客流量的情况
运营管理基础考试复习资料
![运营管理基础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bfaca4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1.png)
运营管理基础第一章:绪论1.1运营管理定义:一是运营管理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全面作用和贡献;二是运营管理在其职责范围内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日常业务上。
(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关注日常业务)因此:从①组织观上看,OM 是对企业产品的制造和服务的提供及其交互所需的直接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
②运营观:OM 职能的日常活动主要是通过将投入资源转换为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的产出过程实现附加值的增加。
这一转化过程,也成为技术核心,尤其是对制造型企业而言。
典型的转换过程:a 物理过程(制造)b 位置变化过程(运输)c 交易过程(零售)d 存储过程(库存)e 生理过程(医疗保健)f 信息过程(电信)这些转换过程不是互斥的,可以同时存在。
P5:“投入—转换—产出”的关系举例1.2运营管理对社会贡献:提高生活水平,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关注环境,改善工作条件1.3运营管理的新特征:服务业在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对质量定义的扩展,运营管理的理念向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等其他职能部门扩展,运营管理使最终产品的增值得以实现. 1。
4运营管理的动态环境:全球化竞争,技术进步(互联网B2B 、自动化机器人) 1。
5运营管理的发展史(忽略)第二章:运营战略与企业竞争力2。
1运营管理战略总览企业总体战略(corporate strategy ):企业为寻求持久竞争优势而做出的关于企业整体业务组合的谋略,以及相应的获取资源和配置资源的筹划.每个独立经营业务在集团企业中通常被称为“战略业务单元”(SBU ),每个SBU 的战略就称为竞争战略(businessstrategy ),主要涉及每个SBU 如何在市场中竞争(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以及服务对象) 竞争力:在市场中的相对市场地位,这取决于行业内其他企业竞争力。
职能战略:在企业的只能领域内(运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取得竞争优势以支持和配 合企业竞争战略而开发的在只能领域内实施的战略运营战略:在运营管理职能领域内如何支持和配合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竞争力。
运营管理含答案
![运营管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b25c5f998fcc22bdd10d40.png)
《运营管理》复习大纲一、单选题1. 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认为“质量就是适用性”。
A. 朱兰B. 泰勒C. 斯密D. 大卫2. ()是全球最大的包裹速递公司。
A. 联合包裹B. 联邦快递C. 日通D. 中国邮政3. ()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
A. MRPB. ERPC. BPRD. 精细生产4. “看板”是()独创的一种生产管理工具。
A. 美国公司B. 日本公司C. 德国公司D. 韩国公司5. 三大基本库存模型不包括哪一项()。
A.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B. 经济增长模型C. 经济生产批量模型D. 数量折扣模型6. ()生产线布置比较紧凑。
A. 直线型B. U型C. 产品原则布置D. 工艺原则布置7. ()是加工对象保持不动生产工人和生产设备随着加工产品所在位置的移动而移动。
A. 定位布置B. U型布置C. 工艺原则布置D. 产品原则布置8. ()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
A. 库存B. 现金C. 设备D. 员工9. ()的基本思想是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准时生产。
A. MRPB. ERPC. B)PRD. 精细生产10. ()布置用来完成相似活动的部门。
A. 产品原则B. U型C. 定位布置D. 工艺原则11. 网格图法X代表()。
A. 绝对必要B. 一般C. 不重要D. 不能接近12. ()是一种选择分销中心的位置,使分销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的方法。
A. 量本利分析法B. 重心法C. 因素分析法D. 图表法13. 计划-实施-分析-处理循环是由谁提出来的()。
A. 朱兰B. 泰勒C. 斯密D. 戴明14. 联邦快递公司的服务范围涵盖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域。
A. 0.9B. 0.5C. 0.2D. 0.115. ()就是物料清单文件。
A. 产品结构文件B. 库存资料C. 产品数量D. 核算资料16. 根据社会组织的基本性质大学输入的是()。
A. 高中毕业生B. 教师C. 知识与技能D. 大学毕业生17. 根据质量管理发展的历史,20世纪()年代是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运营管理复习资料
![运营管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1eda72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63.png)
第一章一.多选题1.企业组织的三个基本职能是指(ACD)。
A.财务B.人力资源C.营销D.运营二.填空题1.通常把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关注成本、关注质量、关注定制(顺序不能颠倒)2.实现工业4.0有两大手段,即:企业制造系统的网络化集成、价值链数字化集成三.判断题1.运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增值。
(×)最终目标顾客满意,经济效益。
2.运营管理的直接目标是增值。
(✔)3.运营管理涉及到的就是企业的日常运营活动。
(×)包括长期规划与日常控制。
四.简答题1.简述运营管理的实质。
通过有效管理实现增值;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基础上的资源集成;满足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特定的需求。
2.简述运营系统的特征。
(1)集合性。
(2)关联性。
(3)目的性。
(4)环境适应性。
3.简述精益生产的内涵。
(1)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的模块化产品设计与开发。
(2)准时化生产。
(3)稳定快捷的供应链。
(4)多功能团队活动与持续改进。
4.简述运营管理的新发展。
(1)对运营战略的重视程度在提高。
(2)先进技术对运营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
(3)企业社会责任与运营管理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五.名词解释1.运营系统由输入-转换-输出过程构成,包括反馈机制,通过增值这一直接目标实现顾客满意、经济效益最终目标的-种系统。
2.运营管理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运营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组织、控制。
3.泰勒制泰勒在20世纪初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体系。
4.精益生产以多功能团队活动与持续改进为基础,以丰田生产系统(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TPS)、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和稳定快捷的供应链为支撑,通过精准定义价值,让设备浪费环节的价值流真正流动起来,最终实现卓越绩效的生产模式。
5.工业4.0以信息物理系统( cyber-physical system, CPS)为基础,实现企业制造系统的网络化集成以及价值链数字化集成,进而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以全面提升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和制造业的商业价值的工业变革。
营运管理(含答案)
![营运管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576e651eb91a37f1115c1b.png)
《运营管理》期末考试复习大纲一、判断题1 联邦快递公司的服务范围涵盖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九十的区域。
(√)2 典型的社会组织只包括盈利性组织。
(×)3 典型的企业组织包括两项基本职能:运营管理和营销。
(×)4 MRP主要应用于流程式生产。
(×)5 运营管理的实质是在转换过程中实现价值增值。
(√)6 运营管理的目标是高效、灵活、准时、清洁的生产合格产品或提供满意服务。
(√)7 运营系统包括各种不同技能的人、各种不同的机器和厂房以及能够正常运转的资金。
(√)8 运营系统的设计只包括生产运作设施的选址。
(×)9 运营系统的运行,是指在现行的运营系统中,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按用户的需求,生产合格产品或提供满意服务。
(√)10 运营系统的运行主要包括计划、组织与控制三个方面。
(√)11 工艺流程对于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影响不大。
(×)12 项目型流程适用于高度标准化的大量产出。
(×)13 连续性系统应用于生产独一无二的产品。
(×)14 设施布置的三种基本类型是产品原则布置、工艺原则布置和定位布置。
(√)15 查德.穆泽提出了著名的网格图法。
(√ )16 设施选址就是确定在何处建厂或建立服务设施。
(√ )17 量-本-利选址分析是选址方案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
(√ )18 库存只是制成品库存。
( × )19 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没有区别。
( × )20三大基本库存模型是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生产批量模型和数量折扣模型。
(√ )21平均库存水平与年订货次数成反比。
(√ )22 产品结构文件即物料清单文件 。
(√ )23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由美国著名的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
(√ )24 福特汽车制造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典型的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25 哈瑞斯在1915年最早提出了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运营管理 期末复习
![运营管理 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e0344eaaeaad1f346933fd1.png)
1.生产运作管理研究的对象、内容与目标?答:研究对象:生产与运作系统;内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和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绩效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3.如何划分生产类型?(1)大量生产运作特点:品种数少,产量大,生产或服务的重复程度高。
(2)单件生产运作特点:品种繁多,每一品种生产的数量甚少,生产的重复程度低(3)成批生产运作特点:介于大批大量生产与单件小批量生产之间4. 简述生产过程的构成●生产阶段:按工艺加工性质划分的局部生产过程●工序:组成生产过程的最基本单位:指一个或几个工人在一个工作地上对一个(或几个)劳动对象连续进行的生产活动按其作用可分为工艺工序、检验工序、运输工序等●工作地:由一定场地面积,机器设备和辅助工具组成,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生产活动的地点5.生产运作能力的概念,何谓瓶颈环节?生产运作能力:是指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
瓶颈:是制约整个系统产出的部位或环节。
(一条高速公路的某段正在修路,修路部分就成为这条高速的瓶颈。
)6.服务运作与制造生产有何不同?从管理的角度,可以将生产运作分成两大类: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运作。
制造性生产是通过物理和(或)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
通过制造性生产能够产生自然界原来没有的物品。
服务性运作又称作非制造行生产运作,它的基本特征是提供劳务,而不制造有形产品。
7. 产品整顿与产品组合有哪三种策略?各自使用的场合。
∣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衰退期∣(产品生命周期)早今晚出(适用于大批量低成本企业)早进早出(适用于开发能力强,灵活性大的中小企业)晚进晚出(适用于开发能力弱,制造、生产应变、销售能力强的企业)8.新产品开发分为哪几个阶段?一般产品开发过程由产品构思、结构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技术设计、详细设计等)、工艺设计几个阶段构成。
2012-2013-1运营管理复习要点
![2012-2013-1运营管理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96c3225e2bd960590c6778d.png)
《运营管理》复习要点第一章概论1.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及相互关系。
2.运营系统的含义,运营管理研究的范围是什么?运营管理的基本问题有哪些?(产出要素管理、资源要素管理和环境要素管理)3.服务运营和制造运营的区别4.运营管理的内容运营战略管理:运作战略的确定;运营系统设计:产品/服务的选择设计,运营系统选址和设施布置,运营流程设计、生产能力规划、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工作设计。
运营系统的运行与控制:计划,组织,控制。
具体工作内容有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计划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数量质量控制等。
运营系统的维护和改进:技术装备升级换代,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及可靠性,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组织方式改进、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
5.运营管理的目标,质量的评价指标(分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6.制造性运营过程的分类,不同类型的特征?(A)按工艺过程特点:连续性(流程式)和离散性(加工装配式),加工装配式生产的典型生产阶段(B)按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订货型,备货型,订货型和备货型的结合,能够举例和判断7.服务性运营过程的分类,不同类型的特征?(A)按顾客的需求特性分为:通用型,专用型(B)按运营系统特征分为: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C)按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分为:纯劳务运营,一般劳务运营(D)按顾客参与程度分为:顾客参与的劳务运营,顾客不参与的服务运营第二章企业运营战略1.企业的环境及构成宏观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自然环境微观环境:客户(市场)、供应商、竞争对手、要素市场、政府部门环境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2.运营战略的含义,运营竞争维度及其演变运营战略:在总体战略的统领下,对包括销售、研发、设计、加工、交货、物流等环节在内的运营全过程中各种资源获取、运用和配置,以实现竞争战略的政策和计划。
现代服务运营管理复习重点
![现代服务运营管理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1189b1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4.png)
现代服务运营管理复习重点第一章1.服务经济的含义:以知识、信息和智力要素的生产、扩散及应用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以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为其核心生产方式,以法治和市场经济为其制度基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以服务产品的生产和配置为基础的经济形态。
2.服务经济的特点:1)服务经济活动引领全球经济发展、成为财富主要创造者;2)服务业持续推动社会就业、就业人数大幅增加;3)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地位急速上升;4)服务业与第一、二产业融合日益紧密;5)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转型明显;3.旅游服务的概念:旅游服务人员通过各种设施、设备、方法、手段、途径和〃热情好客〃的种种表现形式,向旅游者提供的能够满足其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一系列活动,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
第二章1.服务的含义: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在与顾客的接触中,服务提供者的活动和活动的结果。
2.服务产品的定义:是指不具有实体,而以各种劳务形式表现出来的无形产品。
3.B服务的特征: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不可储存性、多变性4.旅游服务质量构成:1)技术性质量:是指旅游服务结果的质量,即服务过程的产出过程中,旅游企业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时间、设施设备、服务规范与质量标准、环境氛围等是否满足了顾客需求的程度。
(从纯技术角度)2)功能性质量:是指旅游服务过程的质量,即旅游服务推广的过程中,顾客所感受的服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带给顾客的利益和享受。
(从顾客感受角度)3)关系质量:是指顾客对服务性企业及其员工的信任感和满意程度。
(从顾客感受角度)5.旅游服务质量特性:整体性、波动性、阶段性、主观性、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复原性6. 旅游服务质量影响因素:1)旅游服务质量标准;2)旅游服务质量传递过程;3)旅游服务质量结构;4)旅游服务质量结果7.旅游服务质量测定方法:第一步:测定顾客的预期服务质量;第二步:测定顾客的感知服务质量;第三步:确定服务质量,即服务质量=预期服务质量-感知服务质量第三章1.服务消费的属性:1)探索性属性: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就可以确定的属性,如产品的款式、颜色、价格、触觉等;体验性属性: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之后或消费过程中才能感受的属性,如度假、2)美容美发、儿童护理等;3)信誉属性: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或消费之后仍然无法评估的属性,但可通过服务者的信誉加以参考,如电器维修、咨询服务等。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b6e188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5.png)
城规复习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按线路敷设方式可分为地下线,地面线,高架线和敞开式线路,其中的功能可分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三类。
2、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直流牵引电压等级有DC750V和DC1500V。
3、ABC型地铁列车的特性:A型地铁列车宽度最大,载客量最多,一般采用高强度、轻量化、大断面的鼓型铝合金车体,4动2拖6辆编组,车宽3米,轴重16吨,适合新建地铁条件好,运量需求大的城市。
B型地铁列车长19米,宽2.8米,多为六节编组,轴重14吨,其中6B车型地铁列车是我国采用最多的车型。
C型地铁列车为轻轨车型,标准车宽2.6米,轴重11吨,编组一般为2~4节。
4、一般(架空接触网)馈电方式电压等级采用(DC1500V),而目前主要采用(DC750V)作为(第三轨)馈电方式的电压等级。
5、列车自动防护ATP:ATP即列车运行超速防护或列车运行速度监督,该子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防止列车进入前方列车占用区段和防止超速的设备。
列车自动运行ATO:由轨旁设备和车载设备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列车自动驾驶的操作。
列车自动监控ATS:由控制中心设备,车站设备等组成,主要实现对列车运行及所控制的转辙机,信号机等设备运行状态的监督和控制,给行车调度人员显示出全线列车的运行状态等目的。
6、火灾报警系统FAS,机电设备监控系统BAS,SCADA电力综合监控系统。
7、屏蔽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一道自上而下的玻璃隔墙和活动门,沿着车站站台边缘及两端设置,又称为[全高式屏蔽门]。
另一种是上不封顶的隔墙和活动门,属于半封闭型,又称[半高式屏蔽门或安全门]。
8、全日行车计划是营业时间内各个小时开行的列车数计划。
9、列车开行方案:列车编组方案、列车交路方案、列车停站方案10、列车交路有常规交路,混合交路和衔接交路,其中混合交路和衔接交路又统称为特殊交路。
11、车辆分为运用车,检修车和备用车。
12、备用车数一般控制在运用车数的10%左右。
13、列车运行图的定义: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图解。
自考11748商务运营管理考点总结复习资料完整版100%过关
![自考11748商务运营管理考点总结复习资料完整版100%过关](https://img.taocdn.com/s3/m/1e7a2e1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3.png)
重点
重点难点
本章重难点分析
一、制造业运营
二、输入—输出循环
二、输入—输出循环
二、输入—输出循环
三、服务运营
三、服务运营
四、运营管理
讲解归纳与举例
【正确答案:A】
一、运营经理的概念
二、运营经理的职责
三、制造过程的选择
四、服务业的过程选择
四、服务业的过程选择
五、运营经理的工作
讲解归纳与举例【正确答案:C】
一、成本与收入
一、成本与收入
一、成本与收入
讲解归纳与举例
【正确答案:296 000 美元 】
讲解归纳与举例
二、盈亏平衡图
二、盈亏平衡图
二、盈亏平衡图
讲解归纳与举例
【正确答案:264 151】
讲解归纳与举例
本章重难点分析
一、质量与顾客
一、质量与顾客
二、顾客的需求
二、顾客的需求
三、顾客的需要与符合性
四、实际性能与许诺性能
讲解归纳与举例【正确答案:B】。
运营管理复习资料知识讲解
![运营管理复习资料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970ed66bd64783e08122b27.png)
第一章1.生产经营活动的角度看,社会组织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基本职能:(1)生产运作:一切社会组织最基本的活动,用以制造社会所需的产品,和提供顾客所需的服务。
(2)理财:为社会组织筹措资金并合理的运用资金。
(3)营销:发现与发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手中。
关系:三项基本职能是相互依存的,其中,发现需求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有了资金和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能力,如果该产品没有市场那将是毫无意义的,有了资金和市场,但却制造不出产品,只能看着别人抢占市场。
有了市场或生产和服务的能力,但没有资金,显然也是不行的。
所以生产是所有社会组织的基本活动,生产活动是营销活动的保证,理财中资金是社会组织的血液,是对营销、生产活动的保障。
营销是发现和创造顾客的需求,促进顾客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
2.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与目标是什么?(1)内容:包括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改进过程的管理。
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生产运作设施布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
(2)目标:制造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现在性能、质量、价格、交货期,并且这些取决于设计阶段形成于制造阶段。
生产运作管理所追逐的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高效、灵活、准时、清洁的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4.说明流程式生产与加工装配式生产、订货型生产与备货型生产的特点。
(1)流程式生产: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又称连续性生产。
连续性生产,生产设施地理位置集中,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具有生产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高,协作与协调任务少,易于管理的特点。
(2)加工装配式生产指物料离散的按一定的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地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又称离散性生产。
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生产设施地理位置分散,零件种类繁多,加工工艺多样化,具有生产过程中协作关系十分复杂,计划、协调、组织任务相当繁重,生产管理复杂化的特点。
11748商务运营管理复习重点笔记
![11748商务运营管理复习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8846d4710a6f524ccbf85c8.png)
第一章:运营管理引论1:运营和运营管理运营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
①一个组织运营管理所要管理的内容有:②顾客特征及其需要③组织如何解释顾客需要,并能使顾客满意④运营过程⑤产品及服务的提供⑥人员管理⑦技术2. 输入-输出循环满足生产所需要的资源土地、劳动力、资金和企业家这四个生产要素是提供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所必须的。
输入:输入、人、设备、建筑物、资金、知识、信息输出:产品及服务前台:工作人员直接接待顾客的地方后台:支持工作人员不接触顾客而改进产品或服务的地方。
3. 运营管理的职责①过程设计:关注生产或服务提供的实际背景,包括基础设施设计、工作环境设计及选择适用的信息技术。
过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建立最有利于生产过程的系统;②工作计划:指的是从计划到详细工作排程各项工作作业程序,其中包括在未来各计划期内预期的输出,以及如何使用资源以达成各项输出。
③实施:确保计划和意图得到实际执行。
这就需要监视和控制进展,并评审运营的有效性和盈利性。
4. 从输入到输出转化过程的角度讨论制造运营①运营是组织的中心②运营在一定程度上与所有员工有关,并且是许多员工集中完成的主要工作③运营依赖多个学科④运营想要盈利,必须要精心管理5. 制造过程选择需要注意的问题;①所有的制造过程都与生产商品有关,都是将人、财、物、知识等输入转化成物料输出的过程;②制造过程的选择包括三类:生产线或大规模生产、批量生产和加工车间生产。
每一种规模的生产均有对应的特征:规模小、多样性强的适合加工车间生产;规模中等、多样性中等的适合批量生产;规模大,多样性低的适合生产线或者大规模生产。
③制造过程还要考虑的问题有:公司使用专用的标准设备还是使用能够满足多种职能的通用设备?④如何最好地组织、控制和激励劳动者?⑤如何控制输出质量?通用设备:多样化生产标准设备:生产一种产品6. 制造过程分类的意义将制造过程选择进行分类有助于我们界定并将制造运营的相关事项联系起来。
运营管理复习题
![运营管理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4a3d90c5727a5e9846a6126.png)
运营管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运营:2、产品决策:3、运营流程:4、供应链:5、库存:6、制造性运营:7、学习曲线:8、节拍:9、牛鞭效应:10、相关需求:11、服务性运营:12、学习效应:13、批量:14、工作设计:15、关键作业:16、流程图:17、运营战略:18、工作研究:19、分销配送:20、独立需求:21、生产率:22、供应链管理:23、运营周期:24、主生产计划:25、质量体系:二、简答题1、何谓工艺专业化?它有何优缺点?2、何谓项目?它有哪些特征?3、何谓质量?企业为什么要强调质量第一?4、何谓JIT?它有哪些核心理念?5、何谓MTS?它与MTO有哪些差异?6、何谓运营系统?它应具备哪些基本功能?7、何谓生产率?它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何意义?8、何谓运营能力?决定运营能力的要素主要有哪些?9、何谓MRPII?它的主要功能模块哪些?10、何谓全面质量管理?它有哪些核心观念?11、何谓MTO?它有何特点?12、何谓瓶颈?它对企业的运营有何影响?13、何谓对象专业化?它有何优缺点?14、何谓WBS?应用它可以解决项目管理哪些方面的问题?15、何谓质量认证?它对企业有何意义?16、何谓MTO?它有何特点?17、何谓MRP?它的主要作用有哪些?18、何谓项目管理?其基本管理过程有哪些?19、何谓质量环?它对质量管理有何指导意义?20、何谓看板管理?其实施的基本规则有哪些?21、何谓运营战略?它与组织战略有何关系?22、何谓矩阵组织?它有何优缺点?23、何谓零库存?它的主要运行逻辑是什么?24、何谓服务性运营?它主要有哪几种类型?25、何谓质量成本?它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三、案例分析:1. 西城集团“二次创业”之路西城集团的前身是长沙市西城建筑安装公司,始建于1984年,国家二级建筑安装企业,主要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外装修、水电设备和中央空调的安装,以及混凝土预制件和配电屏制造与维修等业务。
11748商务运营管理复习重点笔记
![11748商务运营管理复习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b93f18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0.png)
第一章:运营管理引论1: 运营和运营管理运营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
①一个组织运营管理所要管理的内容有:②顾客特征及其需要③组织如何解释顾客需要, 并能使顾客满意④运营过程⑤产品及服务的提供⑥人员管理⑦技术2. 输入-输出循环满足生产所需要的资源土地、劳动力、资金和企业家这四个生产要素是提供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所必须的。
输入: 输入、人、设备、建筑物、资金、知识、信息输出: 产品及服务3. 前台: 工作人员直接接待顾客的地方4. 后台: 支持工作人员不接触顾客而改进产品或服务的地方。
5. 运营管理的职责①过程设计: 关注生产或服务提供的实际背景, 包括基础设施设计、工作环境设计及选择适用的信息技术。
过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建立最有利于生产过程的系统;6. ②工作计划:指的是从计划到详细工作排程各项工作作业程序, 其中包括在未来各计划期内预期的输出, 以及如何使用资源以达成各项输出。
7. ③实施:确保计划和意图得到实际执行。
这就需要监视和控制进展, 并评审运营的有效性和盈利性。
8. 从输入到输出转化过程的角度讨论制造运营①运营是组织的中心②运营在一定程度上与所有员工有关, 并且是许多员工集中完成的主要工作③运营依赖多个学科④运营想要盈利, 必须要精心管理9. 制造过程选择需要注意的问题;①所有的制造过程都与生产商品有关, 都是将人、财、物、知识等输入转化成物料输出的过程;②制造过程的选择包括三类:生产线或大规模生产、批量生产和加工车间生产。
每一种规模的生产均有对应的特征:规模小、多样性强的适合加工车间生产;规模中等、多样性中等的适合批量生产;规模大, 多样性低的适合生产线或者大规模生产。
③制造过程还要考虑的问题有: 公司使用专用的标准设备还是使用能够满足多种职能的通用设备?④如何最好地组织、控制和激励劳动者?⑤如何控制输出质量?通用设备: 多样化生产10. 标准设备: 生产一种产品11. 制造过程分类的意义12. 将制造过程选择进行分类有助于我们界定并将制造运营的相关事项联系起来。
运营管理期末复习要点整理
![运营管理期末复习要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d8d0b1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0.png)
运营管理期末复习要点整理运营管理⼀、判断20⼆、选择20三、简答20四、计算2*101.⽣产能⼒2.指派问题五、绘图题20箭形⽹络题以及关键路线计算第⼀章导论1.什么是运营活动把资源要素(投⼊)变换为有形产品和⽆形服务(产出)的过程。
2.什么是运营管理指合理组织系统投⼊要素,以⾼效创造出系统产出(包括有形产品和⽆形服务)的所有管理活动的总称。
Δ运营管理的主要任务:(1)全⾯完成⽣产计划所规定的任务QCD(最主要的任务)QCD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2)不断提⾼⽣产运作系统的效能和效率(3)不断提⾼运营系统的柔性提⾼产品⽣产的应变能⼒。
3.运营管理的实质运营管理的实质是在转换过程中发⽣价值增值。
4.运营管理研究内容●运营系统的设计●运营系统的运⾏●运营系统的维护●运营系统的评价与改进第⼆节运营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相对地位运营管理、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被誉为现代企业经营的三⼤基⽯。
通常,⼀个组织的成功不仅依赖某个职能发挥得如何,⽽且还依赖这些职能相互的协调程度。
⼆、实际作⽤第三节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概念辨析●⽣产管理(Production Management) :是指制造业⽣产领域的管理。
●⽣产与运营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是指将⽣产管理的概念及⽅法应⽤在服务业及其他⾏业。
运营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是对⽣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运⾏、维护、评价和改进过程的管理,包括对运营活动进⾏计划、组织和控制。
其核⼼是实现价值增值。
第四节现代运营管理的特征⼀、⽣产经营⼀体化⼆、多种产品⽣产,快速响应与灵活应变三、信息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在运营管理中综合应⽤四、⽣产管理模式更新三、运营管理的理论渊源《⽣态学》5-3-45概念⼯具代表⼈物科学管理时间研究、⼯作研究泰勒⼀、⽣产率的改进Δ⽣产率——是衡量经济、⾏业、企业及流程绩效的⼀个基本尺度,指创造的产出值(服务和产品)与所使⽤的投⼊资源价值(⼯资、设备成本等)的⽐值。
运营管理基础复习题
![运营管理基础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b100c60242a8956bece4d9.png)
运营管理基础题考试复习范围一、判断题:1.生产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大多数的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
( × )2.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计、系统运行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
( √ )3.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 √ )4.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 √ )5.订货型生产的生产效率较低。
( √ )6.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及进度管理。
( √ )7.生产运作从管理的角度.将生产运作分成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运作。
( √ )8.在流水线生产中.被加工对象在每一工序都没有等待现象.生产是不停顿地连续进行的。
( × ) 9.流水生产实质上是大量生产类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 × )10.流水线生产方式适应任何产品的生产。
( × )11.订货型生产(Make-to-order)与备货型生产(Make-to-stock)的区别在于是否按用户的特定要求去制造产品。
( √ )12.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 √ )13.当质量成为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降低成本就没有意义了。
( × )14.加权移动平均法的优点是对近期数据给予更多的重视。
( √ )15.市场调查预测属于定量预测方法。
( × )16.用一次指数平滑法预测.平滑系数α越大.则预测的稳定性越好。
( × )17.预测精度高.经营成本低.因此企业应追求100%的预测精度。
( × )18.按简单移动平均法预测.移动平均的时间段越长.预测的稳定性越好。
( √ )19.移动平均可分为简单移动平均和加权移动平均。
( √ )20.市场调查预测法.是以专家为索取信息的对象.取得必要的市场信息。
( × )21.德尔菲法是市场预测法的一种发展。
( × )22.选址决策只是新企业进行的一次性决策。
( × )23.汽车生产流水线是按工艺布置的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运作复习重点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论1、企业的三个基本职能:财务、运营、营销2、运营系统、运营过程⏹ 运营系统利用运作资源将输入转化为理想的输出。
3、价值增值、产出价值⏹ 运营职能的实质是在转换过程中带来的价值增值。
⏹ 价值增值是用来反映投入成本与产出价值之间差异的一个概念。
企业增值能力越强,意味着投入相同的成本,生产率越高,产出价值越大,从而竞争力也越强。
⏹ 产出价值由顾客愿意为该组织的产品或服务所支付的价格来衡量。
4、运营管理的范围运营是人们创造产品或服务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运营管理就是对组织中负责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职能部门的管理。
控制一位顾客 一种原料 另外一个系统的产成品人力(people ) 工厂(plants ) 部件(parts ) 工艺(processes )物理过程 位置变化过程 交易过程、存储过程、生理过程 信息过程满意的输入转换过程输出运作资源 反馈 反馈反馈结果输入转换过程输出运作资源 控制反馈 反馈反馈5、生产与服务的区别6、生产率度量法生产率用来反映产出(产品和服务)与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劳动、材料、能量及其他资源)之间的关系。
生产率=产出/投入生产率的增长率=(当期生产率-前期生产率)/前期生产率7、什么是战略、战略的等级、总体战略的三个部分战略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在复杂的环境下,为企业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并对自己的资源和能力进行最佳配置和组合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通过逻辑思考的过程对未来进行取舍并以此指导企业日常的运营决策。
战略是到达目标的途径,是决策的核心。
常见战略: ⏹ 低成本 ⏹ 规模战略 ⏹ 专门化 ⏹ 柔性运营 ⏹ 高质量⏹ 服务为中心企业战略的等级:总体战略、制定战略、执行战略企业总体战略的三个部分:战略愿景、组织使命、核心价值观。
生产的商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投入总度量法产出/(劳动+机器) 产出/(劳动+资本+能量) 多要素度量法 产出/劳动 产出/机器 产出/资本 产出/能量 单要素度量法 市场预测运营系统设计运营系统运行 产品和服务设计 长期运营能力设计 工艺选择设施布置 工作系统设计选址质量管理 生产计划 库存管理 物料需求计划 精益生产项目管理 供应链管理⏹核心价值观也被称为经营哲学。
它是企业处理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与外部各种不同主体关系的最高依据和准则,是企业的“做人”总原则。
⏹核心价值观通常被表述为3-7条,核心价值观具有持久性,即使经营环境变了,即使遵循它会使公司短期内遭受损失,也要遵从它。
发自内心、心甘情愿、永恒不变是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
⏹战略愿景也被称为前景、长期目标。
是支撑企业长期发展的远景目标。
它是组织希望创造未来的景象。
宏大、有气魄,生动、铿锵有力。
8、核心竞争力、微笑曲线竞争力是决定一家企业壮大、仅能维持生存或是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组织拥有的、使其具有竞争优势的特性或能力。
组织应根据顾客需要和竞争者情况来发展自己的核心作用竞争力。
第二章:预测1、什么是预测⏹预测就是用科学的方法预计、推断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行为。
⏹即根据过去和现在预计未来,由已知推断未知的过程。
2、预测的共同特征⏹预测一般假设在过去发生某一事件的状态在将来仍然存在。
⏹预测极少准确无误,实际情况总与预期有所不同。
⏹对一组事件进行预测比起对单个事件进行预测来得更为准确。
⏹当预测的时间跨度比较长时,预测的准确性就会下降。
3、预测的方法4、主观判断法预测法⏹管理者的意见⏹一线人员的意见⏹消费者调查⏹专家预测(德尔菲法)5、时间序列预测法(朴素预测法、平均方法、长期趋势方法)的实际运用⏹时间序列是指在一个给定的时期内,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把某种变量的数值依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序列。
基于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总是假设通过过去的数值可估计它们未来的数值。
⏹朴素预测法:⏹朴素预测法采用时间序列中前一个时期的实际值作为预测的基础。
⏹稳定序列,前一时期的实际值就是下一时期的预测值。
⏹季节性变动序列,本“季节”的预测值就等于上一“季节”的实际值。
⏹长期趋势序列,预测值等于时间序列中上一期的数值加上或减去上两期数值的变化量。
⏹优点:成本低,既快捷又容易。
⏹缺点:预测精度不高平均方法⏹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法⏹指数平均法移动平均法⏹ 优点:便于计算,易于理解⏹ 缺点:赋予各期相同的权重。
距预测期最远一期的数据与最近一期的数据权重相同。
加权移动法⏹ 赋予时间序列中距离预测期较近数据较大的权重。
⏹ 各期数据权重之和为1⏹ 优点:对最近一期的实际情况反应比较灵敏 ⏹ 缺点:权重的选择有时是主观的 ⏹指数平均法⏹ 上一期预测值加上时间序列中该期实际值与预测值差额的一定百分数即可得新的预测值。
⏹ 下一期预测值=上一期预测值 +α(上一期实际数值-上一期预测值) ⏹ α是偏差的百分数,称为平滑常数,决定了预测对偏差调整的快慢。
越接近于1,预测对偏差的调整就越快,平滑效果也越差。
⏹ 选择一个平滑常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进行反复计算和纠偏的过程,目的是选择一个能够平滑随机变动并对真实变动做出相应反应的平滑常数。
⏹ α通常在0.05~0.5这个范围内变动。
当时间序列比较稳定时,就选择较小的平滑常数。
长期趋势方法时间序列长期趋势分布可能是线性或非线性的 线性趋势模型一般具有以下形式: Ft=a+btt :自变量,代表时间序数的期次 a :t=0时的Ft 值 b :直线斜率 ⏹ 利用一系列实际数值进行预测。
F t = MA n = ∑ i=1nA t-ini ——相应的时期n ——移动平均中的序时项数(数据点数)——第t-i 期的实际数值 MA ——移动平均数 ——第t 时期的预测值A t-iF tFt第t期预测值6、什么是联合预测法⏹联合预测方法靠确定那些与所研究变量相关的、可被预测的变量来做出预测。
⏹实质就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求解自变量对所研究变量(因变量)的影响。
⏹基本方法是回归分析法7、预测方法的选择⏹在选择某种预测方法时,要考虑的两个最重要因素是成本和精度。
⏹其他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历史数据的可获得性、预测周期、决策者技能、需要收集和分析的数据、必要的准备时间等。
⏹在某些情况下,管理者可能会使用多种预测方法来得到相互独立的预测结果,以相互验证。
8、预测结果的利用⏹消极的方法:视预测结果为未来可能的需求,管理者对此做出被动反应。
⏹积极的方法:致力于对需求的变化施加影响。
9:综合阐述:怎样进行预测第三章:产品与服务设计1、产品和服务设计的目标⏹主要关注点是顾客满意。
⏹另外值得关注的方面是性能、成本和潜在利润、质量、外观、预计产量、生产的难易、安装的难易、维修或服务的难易。
2、产品和服务设计要考虑的因素(生命周期、标准化、大规模定制、可靠性、健全设计、文化差异、新度等)3、制造设计(并行工程、生产要求、再循环、再制造、零件共性等)并行工程指在设计阶段的早期将设计和制造工程的人员召集起来,同时进行产品开发和生产产品的流程的开发。
计算机辅助设计也称为CAD,指运用电脑图表进行产品设计。
CAD的主要优点是提高了设计者的生产率。
生产要求:为制造而设计(DFM)这一概念用来表示与企业生产能力相匹配的产品设计。
为装配而设计(DFA),一个好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产品是如何制造的,还要考虑产品是如何装配的。
可制造性,指产品制造或装配的容易程度。
再循环:再循环是指将材料收回再用。
为循环利用而设计(DFR)指考虑了拆卸废旧品以收回可循环零件能力的产品设计。
再制造:指将旧产品中的某些部件拆卸下来,在新产品中使用。
一件再制造产品的售件仅为一件新产品成本的50%,旧产品的拆卸要更加容易。
为拆卸而设计(DFD)包括使用更少的零件和材料,并在可能处用楔形咬合方法替代螺钉和螺母等。
零件共性:公司提供的多种产品往往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当一个零件可以用于多种产品时,可为公司带来很大的好处。
如节省设计时间、使公司采取标准的装配培训、节省采购大量供应品的时间、减少库存量等。
4、顾客导向设计(质量功能展开、卡诺模型)质量功能展开(QFD):质量功能展开QFD是将顾客对产品的需求转化为产品的设计要求的工具。
它的目的是确保整个流程的每个方面都考虑顾客的要求倾听和理解顾客的要求是QFD的核心特征。
卡诺模型:可以按照顾客满意的程度将设计特征概念化。
确保落实“必有”特征,然后对另外两种特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5、服务设计6、综合阐述:怎样进行产品和服务设计第四章:产品与服务运营能力战略规划1、运营能力战略规划的目标2、运营能力测量指标3、运营能力的相关定义(设计运营能力、有效运营能力、实际产出)运营效率、运营利用效率有效运营能力的决定因素4、制定运营能力方案(6个特殊性考虑因素)5、评估运营能力方案(成本—产量分析、阶跃式固定成本的盈亏平衡问题)6、财务分析7、综合阐述:怎样进行运营能力战略规划第五章:工艺选择和设施布置1、五种工艺类型的优缺点2、什么是柔性?选择柔性系统的理由3、几种设施布置的特点(产品原则布置、工艺原则布置、定位布置、混合布置、单元布置)4、成组技术(设计特征、制造特征)3、对产品原则布置的设计(生产线平衡的目标、工作地数量的确定、节拍的计算、生产线平衡计算题、生产线平衡的指导原则)4、对工艺原则布置的设计(从至表、网格图法)5、综合阐述:怎样进行工艺选择第六章:工作系统设计1、专业化2、方法分析:流程图、人机分析3、动作研究:动作经济2、作业测定:什么是标准工时、标准工时的结构3、员工报酬:计时制与计件制的优缺点4、怎样进行工作系统设计第七章:选址规划与分析1、影响选址的因素(区域因素、社区因素、与地点相关的因素)2、选址方案评估(量本利选址分析、因素评分法、重心法的实际运用)3、综合阐述:如何选址?第八章:质量管理1、什么是质量?产品质量属性、服务质量属性质量树图质量成本的概念及组成部分2、质量环、全面质量管理3、因果分析图4、帕累托图5、解决质量问题6、质量控制的等级检验控制图的绘制7、综合阐述:怎样进行质量管理第九章:库存管理1、库存的作用2、库存控制目标3、库存计算系统:定期盘存、永久盘存、两仓系统、条形码4、库存成本(持有成本、订货成本、缺货成本)5、ABC分析法(计算题)6、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最优订货量及总库存成本的计算7、再订货点安全库存量8、综合阐述:怎样进行库存管理第十章:准时生产和精益生产1、精益生产系统2、型号混合排序模型3、怎样建立精益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