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之光与色光与色
简单照像入门知识点总结
![简单照像入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499ac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1.png)
简单照像入门知识点总结一、光线的利用照相术是靠光线把景物照到胶片上去的,所以光线的使用是至为重要的。
例如要好的胶片照出来就要极有光线,这样才能显出颜色的明暗变化。
在一幅胶片里要显出立体效果,也需极丰富的光线。
所以摄影家要熟悉光线的性质,掌握光线的应用。
现将光线的性质与应用摘要说如下:1、光线的色彩光线是能使物体看得见的,光线的主要特点是颜色。
日光是一种光线,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复合而成的。
不日普普通通的光源显出7种颜色的不同成分,所以显出物体的颜色,摄影家要善于控制光线的这种性质。
2、光线的方向我们通常看到的光线是通过直线的光,但并不全是这样,有许多光线因扩散(或反射)而使人看到而能。
光线对景物的影像有着不同的作用。
在摄影术去,用光线的直乏光源,能表现物体的图型;用扩散或反射光线能照明物体的目的也能让人把它看清楚。
掌握光线的方向性,对景物的构图便有不同的效果。
二、器材的选择使用要是摄影者达到好的技术水准,就须要明确照相器材的性能以能适当地使用。
照相机的种类很多,从家用平凡的照相利到专业的复杂的机器都有。
家用摄影机有抓拍机,双拍机,自设机和方便人们游览的用的便携机。
在专用领域里,也有框架决相机、大形(显微图)照相机和摄影机等。
照相机的主要部件一般包括镜头、快门、光圈构件、取景观察器、测距测光装备和胶片照相器。
镜头是由几片镜片组成,调和寄焦的调节钮装备的好坏等。
快门是拍下物体图案的。
光圈构件是控制适时光线闯入胶片的。
取景观察器是观察景物用的。
测距测光装备是推进照相画面清楚的调用工具。
胶片照相器是由着成的。
胶片的种类主要包括乐底胶片和黑白胶片两大类。
而若照相机机身的总格质量好就能得到清晰的图样,而用家型照相机装备的镜头,与专业用机镜的光能是差远了;用家用的照相胶片只能照出一般的杂色的胶片,而用专业照相的胶片便能照出高清晰度的胶片图案。
同时,底片的选择也影响图案的适应和色彩。
当然这个在选择胶片的体会过程中要若干艺术精髓的领会。
学习摄影艺术中的光线运用与色彩管理技巧
![学习摄影艺术中的光线运用与色彩管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794015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e.png)
学习摄影艺术中的光线运用与色彩管理技巧摄影,是一门用光与色彩来描绘世界的艺术。
光线与色彩,如同画家手中的画笔和颜料,是摄影作品的灵魂所在。
掌握好光线运用和色彩管理技巧,能够让我们的摄影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光线是摄影的基础,它决定了画面的明暗、质感和立体感。
首先,我们来谈谈不同类型的光线。
自然光,如阳光,是最常见也是最具变化的光线来源。
早晨和傍晚的光线柔和温暖,色彩丰富,能为景物增添浪漫和神秘的氛围;中午时分的阳光强烈而直接,会产生浓重的阴影和高对比度的画面。
人工光则包括闪光灯、灯光等,它们可以在特定场景中为我们创造所需的光线效果。
在光线运用中,方向是一个关键因素。
顺光能够清晰地展现物体的细节和色彩,但可能会使画面显得平淡;侧光则可以突出物体的轮廓和质感,营造出立体感;逆光则会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常用于拍摄人物或物体的轮廓,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光线的强度也会对摄影产生重大影响。
强光可以使物体的色彩更加鲜艳,阴影更加浓重;而弱光则能营造出宁静、神秘的氛围。
例如,在夜景摄影中,巧妙利用弱光和灯光可以展现出城市的繁华与宁静。
色彩是摄影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它能够影响观众的情感和心理反应。
暖色调如红色、橙色和黄色,常常给人以温暖、活力和喜悦的感觉;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和紫色,则会带来平静、寒冷和神秘的氛围。
在色彩管理中,了解色彩的搭配和对比非常重要。
互补色,如红色与绿色、蓝色与黄色,它们之间的对比强烈,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相邻色,如红色与橙色、蓝色与绿色,搭配起来则会更加和谐自然。
色彩的饱和度和明度也能影响画面的氛围和情感表达。
高饱和度的色彩鲜艳夺目,充满活力;低饱和度的色彩则显得柔和、淡雅,给人一种复古或宁静的感觉。
明度较高的色彩会给人以轻盈、明亮的感觉,明度较低的色彩则会显得沉重、压抑。
那么,如何在实际拍摄中有效地运用光线和色彩呢?首先,我们需要观察光线的方向和强度,选择合适的拍摄时间和角度。
例如,想要拍摄柔和的人像,我们可以选择在阴天或者在早晨、傍晚的阳光下进行拍摄,避免强光造成的阴影过重。
电视摄像基础——四、光色与视觉
![电视摄像基础——四、光色与视觉](https://img.taocdn.com/s3/m/b396cc6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c.png)
电视摄像基础——四、光色与视觉光线让我们看到了物的形状,光谱色让我们感知到世界的五彩缤纷。
所以了解光的基本 属性是电视摄像的基础。
1.光色的基础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具有波和粒子和性质,它的传播形式是波长,是以着波浪的形式进,是可见的 行传播的。
可见光波仅为太阳辐射波段中很小的一部分。
我们所看到的“白光”不同波长的光波混合,纯正的“白光”是一个连续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集合光谱,因此被称 为全色光源。
人眼在光亮条件下,可以看风光谱中的各种颜色,称为光谱色。
在整个光谱上,人眼分 辨一百多种不同的色彩。
通常从长波向短波顺序排列,红色波长最长,紫色波长最短。
在可 见光谱上人眼不仅仅以七色来描述,同样可识别相邻两色范围和各种中间色。
如果交光谱色按蓝色区、绿色区、红色区的相对范围分成三段,那么整个光谱就可以用 三种色来代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色光的三原色:红(R)绿(G)蓝(B)。
三种色光的相 应混合就形成了白光。
若混合比例出现变化,则会形成丰富多彩的各种不同色光。
红花只所 以是红色的,是花朵吸收了其余色光仅反射出红光所至;灰色物体,则是对所有色光都部分 吸收又部分反射的结果。
所以,三原色色光的原理是彩色电视系统的基础理论。
任何一种色彩都具有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特征,称为三要素。
①色相主要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大类。
色相是物理上不同波长我的色觉反映。
即色彩的种类,②明度即色彩的亮度。
同一种色彩具有不同的亮度等级,是物理上光线强度的现象,对摄像而 言,与照明强度有关。
③色彩饱和度是色彩中黑白灰的含量。
含量越多,色彩的饱和度就越低,所以饱和度即色彩的纯度。
在电视画面中,影像的饱和度与摄像的曝光有关。
曝光的过度和不足,都会使影像色彩 的饱和度下降。
被摄物表面越平滑(非镜面)色彩越鲜艳,如丝绸就比棉布鲜艳;直射光就 比散射光照明条件下拍摄的画面色彩较鲜艳。
2.色觉反应①颜色适应人眼对色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台在日光下观察物的颜色,后突然改变在室内的白 炽灯下观察同样的物,则会感觉到物的颜色略泛黄,但过一会,物的颜色又恢复到日光下的 色感。
光和色的基本知识
![光和色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efb354f69eae009591bec05.png)
光和色的基本知识我们所看到的影像,都是景物的光影像。
它是光源照射到物体上,被其表面反射出的那部分光线。
光影照射入人眼中,刺激视网膜,使我们感受到物体的存在——也就是看到了景物。
物体的颜色人眼感知的物体的颜色取决于该物体对人眼入射光的光谱功率分布情况。
发光物体的颜色取决于自身的光谱分布情况。
不发光物体通过反射光或透射光被人眼感知,其颜色由反射光或透视光的光谱功率分布所决定。
决定物体反射光或透视光的光谱功率分布的因素有两个:物体本身的反射特性或透视特性;照明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
彩色光的三要素彩色光作用于人眼,使之产生彩色视觉,为了能确切地表示某一彩色光,可用亮度、色调和色饱和度等三个物理量来描述,这三个量称之为彩色光的三要素。
亮度:是描述光刺激人眼时所引起视觉的明暗程度。
彩色光辐射的功率越大,亮度越高,反之则亮度越低;对于不发光的物体,其亮度取决于它反射光功率的大小,与光照强度及物体的反射率有关。
亮度所转换的电信号称之为亮度信号,是黑白电视的主要物理量,也是彩色电视要传送的信号之一。
色调:是颜色的类别,例如红色,绿色、蓝色等不同颜色。
不同波长的光呈现不同的颜色,某物体的色调取决于它本身辐射的光谱成分或在光的照射下所反射的光谱成分,例如,树叶在阳光照射下,它反射绿色光谱成分而吸收其它光谱成份,所以呈现绿色。
色饱和度:是指颜色的深浅程度(或浓度)。
对于同一种色调的颜色,饱和度越高,颜色越深,如深红、深绿、深蓝等,饱和度越低,则颜色越淡,如淡红、淡绿、淡蓝等。
高饱和度的深色光可渗入白光而被冲淡,变为低饱和度的淡色光。
色调和色饱和度是表征颜色的两个物理量,在彩色电视中又被称为色度,它的电信号称为色度信号或色信号。
彩色图像既有亮度,又有色度。
黑白图像只有亮度,没有色度。
人眼的彩色视觉人眼的锥状细胞有三种,分别对红、绿、蓝三种色光最敏感,称为红感细胞、绿感细胞、蓝感细胞。
当一束光射入人眼时,三种锥状细胞就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不同颜色的光对三种锥状细胞的刺激量是不同的,产生的颜色视觉各异,使人能够分辨出各种颜色。
拍摄用光拓展知识点总结
![拍摄用光拓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f10d9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c.png)
拍摄用光拓展知识点总结光是摄影中极为重要的元素,它直接影响着照片的质量和效果。
在拍摄过程中,如何合理地利用光线,成为了摄影师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本文将从光的特性、光的来源、拍摄用光的原则、光的调节与操控等几个方面,对拍摄用光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探讨。
一、光的特性1. 光的颜色光的颜色是由其波长决定的,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波长。
红光波长长,蓝光波长短。
在拍摄中,了解光的颜色对于摄影师选择合适的白平衡和色彩处理十分重要。
2. 光的亮度光的亮度是由光的强弱决定的。
在摄影中,利用光的亮度可以控制画面的明暗关系,达到柔和或者强烈的光影效果。
3. 光的方向光的方向对于照片中的光影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光线方向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
例如,逆光会产生轮廓效果,侧光则能够突出纹理和立体感,正面光则显得平淡无奇。
4. 光的硬度光的硬度取决于光源的大小和远近,硬光来自较小的点光源,产生强烈的明暗对比,而软光则是由较大的面光源散射而来,明暗过渡自然柔和。
二、光的来源1. 自然光天然光是摄影中最为常见的光源之一,它不仅包括了自然日光,还包括日出、日落、阴天、阴影、月光等等。
自然光具有不可复制性和多变性,需要摄影师充分利用自然光的特点,把握好光线的品质和方向。
2. 人工光源人工光源主要包括了闪光灯、棚拍灯、日光灯等。
这些光源可以由摄影师根据需要随意操控,是摄影创作中常用的辅助工具。
通过合理控制人工光源,摄影师可以塑造出各种光影效果。
三、拍摄用光的原则1. 根据题材选择光源不同的题材需要不同的光源,摄影师应该根据题材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光源。
例如,在人像摄影中,需要柔和的光线来突出模特的肌肤和面部特征,而在风景摄影中,则需要利用自然光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
2. 准确把握光线的品质光线的品质对于照片的效果至关重要,摄影师需要仔细观察光线的亮暗程度、硬软程度、颜色温度等特点,并对其进行准确的把握,从而选择合适的拍摄方式和参数。
光与色的基础知识
![光与色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5ae2b2679563c1ec5da7147.png)
名师精编优秀资料
1.单色光:红、绿、蓝
2.等量的红和等量的绿混合成黄色,等量的绿和等量的蓝混合成青色,等量的红和等量的蓝混合成洋红色(品红、品),等量的红绿蓝混合成白色
3.物体固有色是它反射色光的特性
4.RGB颜色混合示意图(色光相加,即加法混合)
5.当光亮不相等时,什么颜色的光强则最终的颜色偏向它,物体在反射固有色的同时也会反射微弱的其他颜色的光,尤其是和其颜色接近的光色
6.原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和青
7.颜料的混合是减色的过程,例如:青色吸收红色反射蓝和绿,黄色吸收蓝反射绿和红,所以当两者混合时反射绿色;当品红、黄、青混合时就近似纯黑色。
8.理想状态CMY颜色混合示意图(加上黑色,构成CMYK颜料混合模式,即减法混合)。
摄影专业灯光知识点总结
![摄影专业灯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e3c8e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e.png)
摄影专业灯光知识点总结一、灯光的基本概念1. 光源的类型在摄影中,常见的光源类型包括闪光灯、持续光灯和自然光。
闪光灯通常用于拍摄静态物体,将瞬间光亮强烈的光源投射在被摄体上,可以准确捕捉瞬间的画面。
持续光灯是指一直持续亮起的光源,适合用于拍摄视频和需要连续曝光的场景。
自然光指室外自然光源,包括太阳光、月光、星光等。
2. 光线的特性光线的特性包括光源的大小、方向、亮度和颜色。
光源的大小决定了光线的软硬程度,大光源产生柔和的光线,小光源产生硬朗的光线。
光线的方向决定了形成的阴影的位置和形状,不同的方向产生不同的效果。
光线的亮度决定了照射对象的明暗程度,可以通过调整光源的亮度来控制曝光。
光线的颜色可以通过色温来描述,不同的色温产生不同的色调。
3. 光线的应用在摄影中,可以通过控制光源的类型、大小、方向、亮度和颜色来调整画面的明暗、色彩和构图。
合理的利用光线可以帮助摄影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影像效果。
二、灯光的分类及特点1. 分类根据光源的类型和用途,灯光可以分为主光、补光和背光等不同类型。
主光是拍摄主体的主要光源,起到照亮主体和塑造形态的作用。
补光是用来填补主光造成的阴影,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背光是从主体的背后照射过来的光线,用来突出主体的轮廓和产生逆光效果。
2. 特点不同类型的灯光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在实际拍摄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来合理选择灯光的类型和组合。
通过合理搭配各种类型的灯光,可以实现更加丰富多彩的照片效果。
三、常见灯光设备及使用技巧1. 闪光灯闪光灯是摄影中常用的灯光设备之一,具有快速反应、亮度可调节和方便携带等特点。
在实际拍摄中,可以通过调整闪光灯的角度、亮度和软硬程度来控制光线的方向、亮度和质地。
此外,还可以通过补充各种闪光灯配件来实现更加丰富多彩的拍摄效果。
2. 持续光灯持续光灯是一种可连续发光的照明设备,适合用于拍摄视频和需要连续曝光的场景。
在实际拍摄中,可以通过调整持续光灯的位置、亮度和颜色来实现不同的光线效果。
摄影中的光与色彩
![摄影中的光与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4d266783fd0a79563d1e721b.png)
窗台上的花卉与窗纱都倾向于绿色,形成非常协调的色彩关系,整幅画面 没有强烈的色彩对比,从而给人一种平稳、安逸的感觉
所谓互补色,是指在12色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且两种色彩用恰当的比例混 合后会形成白色,如品红色与绿色、红色和青色、蓝色与橙色、紫色与黄色。
色彩与用光
色彩与用光:构图时采光的方向与色彩的表现有密切的关系: 顺光拍摄,画面的色彩饱和、鲜艳,但色彩损失大; 侧光下景物的色彩明暗对比强,既能表现一定的色彩,又富有质感,立体感
互补色有非常强烈的 对比度,在颜色饱和度 很高的情况下,可以创 建很多十分震撼的视觉 效果。很多广告和招贴 为了吸引眼球经常会使 用,用作强调提示作用 效果是极好的。
3 色彩的三个特性
1.色相 2.明度 3.饱和度
色相便是指“色彩的相貌”
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 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 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在可见光谱上 ,人的视觉能感受到红、橙、黄、绿 、青、蓝、紫等不同的色彩,不同的 色彩都有自己的波长与频率,色相的 特征决定于光源的光谱组成以及有色 物体表面反射的各波长辐射的比值对 人眼所产生的感觉。
造成丰富的光影变化,完成 画面造型。
缺点:
在光线较强时,容易造成亮处 过亮,暗处过暗的情况。
正逆光
逆光拍摄与顺光拍摄恰恰相 反,它是指光线从主体的背面正 对镜头照射过来,这样就会造成 主体面向我们的那一面几乎背光, 而光源区域与逆光的物体在画面 中会形成强烈的反差。
中华世纪坛是一 座以日晷为设计蓝本 的现代建筑,采用逆 光方式并按照太阳进 行测光,可以使这座 建筑以剪影的形式突 出日晷的设计内涵, 强化光影特点。
摄影黄金时间
日出后的一小时与日落前的一小时左右, 此时太阳位置较低,在 太阳低角度的照射下,柔和光线使景物产生较长的阴影,让看似普 通的景色展现出质感并让画面更有立体感。
光与色的关系、三原色与三补色、色彩三要素
![光与色的关系、三原色与三补色、色彩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2d661163a26925c52cc5bffd.png)
光与色的关系一、光与色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由不同的波长组成。
通常的白光,如太阳光,是由来400-700纳米不同波长的连续光波混合而成的,它也是我们常说的可见光。
在可见光范围内,不同波长的光波,使人产生不同的色感。
在光谱中,一种颜色向另一种颜色转变是逐渐过渡的,在光谱上看到的颜色叫光谱色,不能分解的光谱色称为单光,由两种以上单色混合而成的色叫复色。
物体的色是人的视觉器官受光后在大脑的一种反映。
物体的色取决于物体对各种波长光线的吸收、反射和透视能力。
物体分消色物体和有色物体。
1. 消色物体的色消色物体指黑、白、灰色物体,它对照明光线具有非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即光线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被吸收的入射光中的各种波长的色光是等量的;被反射或透射的光线,其光谱成分也与入射光的光谱成分相同。
当白光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反光率在前75%以上,即呈白色;反光率在10%以下,即呈黑色;反光率介于两者之间,就呈深浅不同的灰色。
2. 有色物体的色有色物体对照明光线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即光线照射到有色物体上时,入射光中被吸收的各种波长的色光是不等到量的,有的被多吸收,有的被少吸收。
白光照射到有色物体上,其反射或透射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不仅亮度有所减弱,光谱成分也改变了,因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3. 光源的光谱成分对物体颜色的影响当有色光照射到消色物体时,物体反射光颜色与入射光颜色相同。
两种以上有色光同时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物体颜色呈加色法效应。
如红光和绿光同时照射白色物体,该物体就呈黄色。
当有色光照射到有色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呈减色法效应。
如黄色物体在品红光照射下呈现红色,在青色光照射下呈现绿色,在蓝色光照射下呈现灰色或黑色。
二、三原色与三补色三原色:红、绿、蓝R、G、B三补色:青、品、黄C、M、Y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得到大自然中人的视觉所能感受的任何一种色彩,但红、绿、蓝三种色光本身却不能由任何其它色光混合产生。
摄影基础
![摄影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a0ae88c558f5f61fb7366643.png)
第一章白平衡摄影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之光与色:白平衡(一)一、白平衡(White Balance):当我们用肉眼观看这大千世界时,在不同的光线下,对相同的颜色的感觉基本是相同的,比如在早晨旭日初升时,我们看一个白色的物体,感到它是白的;而我们在夜晚昏暗的灯光下,看到的白色物体,感到它仍然是白的。
这是由于人类从出生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人的大脑已经对不同光线下的物体的彩色还原有了适应性。
但在使用相机时,在白炽灯下拍摄出来的物体会呈现橘黄色调;而在荧光灯下,则会泛蓝。
如果能够使相机拍摄出的图像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色彩完全一样就好了。
但是,由于CCD传感器本身没有这种功能,因此就有必要对它输出的信号进行一定的修正,这种修正就叫做白平衡。
简单地说白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仍然把"白"定义为"白"的一种功能。
如果能调整白平衡,则在所得到的照片中就能正确地以"白"为基色来还原其他颜色。
而这种调节常以白色为基准(把白色调整到正确如訴人),故称白平衡(White Balance)。
在数码摄影中,如果白色还原正确,其他颜色还原也就基本正确了,否则就会出现偏色。
所以白平衡控制就是通过图像调整,使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
如果使用传统相机,我们只能用日光型或灯光型胶卷加上一些滤色镜来调整色温。
DC在调整色温方面的方便之处就是可以在相机内直接设置白平衡,使景物的色彩比较准确地重现。
现在的数码相机都有白平衡感测器,一般位于镜头的下面。
二、数码相机白平衡(White Balance)模式:1. 自动白平衡(AUTO):这种设置一般是相机的默认设置,相机利用系统中结构复杂的矩形图来对拍摄对象作出分析,来决定画面中的白平衡基准点,并凭借相机内置的图形算法来达到白平衡调校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自动白平衡的准确度还是比较高的。
但在室外和明亮光线下拍摄时,它的效果就有些差强人意了,而在多云天气下,许多自动白平衡系统的效果极差,它可能会导致偏色。
光色与彩色摄影原理
![光色与彩色摄影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3fea00e45c3b3567ec8b9f.png)
五、CMYK色彩 体系
CMYK分别代表青(Cyan)、品红 (Magenta)、黄(Yellow)、黑(Black) ,这是一种基于反光的色彩体系,常 用于彩色印刷中。CMYK值是以浓度 0-100%来表示,不同浓度叠加会产 生不同的色彩。理论上相同浓度的 CMY叠加,则会变成黑色,但实际 混合色料后并不会呈现黑色而是暗灰 色,所以将黑色独立出来,增加印刷 时颜色的范围。
(2)临近色和 谐:既按色谱 顺序的相邻色 。
(3)同种色和谐 :既同一色别不 同明度的配合。 如深红—浅红 深 蓝—浅蓝等。
(4)消色、光泽色与 其他色和谐:消色指 黑白灰,光泽色指金 银等。消色与光泽色 与其他色配合得当均 能取得和谐效果。
八、色彩的感觉
色彩除了给人以色别 、明度、饱和度的感 觉外,还能给人某种 心理上的情绪性、象 征性、功能性等感觉
(3)进退的感觉 :在同一平面上 ,暖色具有逼近 感,冷色具有后 退感。
(4)涨缩的感觉 :暖色、明度大 的色具有膨胀感 ,冷色、明度低 的色具有收缩感
(5)轻重的感觉: 实验证明,色彩的视 觉重量感依次为红、 橙、蓝、绿、黄、白 ,其中橙绿蓝给人的 重量感大致相同。
(6)软硬的感觉:色彩 饱和度和明度的变化细 腻缓慢时,给人以柔软 感,反之,饱和度和明 度的变化粗狂急剧时, 给人以强硬感。
六、色彩的表 现力
1、色彩的基调:指画 面色彩的基本色调,既 主要色彩的倾向,也就 是给人总的色彩印象, 色彩的基调对塑造形象 ,表现主题,引发意境 有重要作用。
(1)暖色调与 冷色调
以红橙黄为主的画 面称为暖色调,暖 色调有助于强化热 烈、兴奋、欢快、 活泼的效果。
以各种蓝色,如纯 蓝、紫蓝、青蓝等色 为主的画面称为冷色 调,冷色调有助于强 化寒冷、恬静、安宁 、深沉等效果。
光与色彩知识点
![光与色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d83774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09.png)
光与色彩知识点
嘿,朋友!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光与色彩的那些事儿!
你知道吗,光那可是超级神奇的存在呀!就好像是魔术师一样,能变出各种各样的色彩。
比如说,阳光照在花朵上,哇,那花朵立马就变得五彩斑斓起来。
色彩呢,就像是生活的调味料,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红色给人热情似火的感觉,像燃烧的火焰一样,难道不是吗?比如过年时的红灯笼,看着就喜庆!蓝色呢,给人安静、深邃的感觉,就像那广阔的天空。
想想看,当你望着蓝天的时候,是不是心情都变好了?黄色就像是温暖的小太阳,充满了活力和快乐。
你看那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笑得那么灿烂!
而且呀,不同的色彩搭配在一起,还会产生奇妙的效果呢!就像画画的时候,把各种色彩巧妙地组合,就能画出一幅超级棒的作品。
这不就跟我们搭配衣服一样嘛,合适的色彩搭配能让整个人都焕发光彩。
光与色彩呀,真的太有趣、太奇妙了!它们就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呀!所以呀,咱可得好好感受它们的魅力哟!。
摄影教程(二):光线与色彩技巧揭秘
![摄影教程(二):光线与色彩技巧揭秘](https://img.taocdn.com/s3/m/7c93f9e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5.png)
摄影教程(二):光线与色彩技巧揭秘一、理解曝光:摄影之所以是摄影,不是绘画、雕塑、音乐、文学或其他,根本原因是摄影作品必须经由感光材料曝光而产生,非经曝光所产生的图像,便不能称之为照片:创作过程中若无曝光环节,便不是摄影。
必须强调,构成方法、色彩原理、情感传达等并非不重要,只是它们都属于审美的共性。
曝光,只有曝光才是摄影的基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1、摄影的基础——曝光摄影中的“曝光”,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调控相机镜头光圈的开放口径、快门的开放时间、感光媒体的灵敏度三个变量,让物体的光成像被感光媒体记录下来。
光量由光圈、快门、感光度三个变量控制。
光圈控制通道的大小,快门控制通光的时间,感光度控制感光的效率。
曝光参数之所以是变量,是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下,光照条件不尽相同,必须通过调节光圈的大小、快门时间的长短、感光度的高低,以适应光线的变化,允许适当的光量通过镜头到达感光媒体,才能生成足够清晰、符合视觉要求的图像。
光圈的看家本领是调节进光孔径大小:快门的独门绝招是控制时长,那么,底片(传感器)又凭什么跻身于“曝光三常委”之列呢?原来,它握有感光度的“独家专营权”。
感光度就像电压或水压,由它控制感光的效率,我们会在胶卷盒上以及数码相机某个按钮旁看到三个醒目的字母——ISO,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感光度做的量化规定。
紧随ISO的数值(如100、200、400…)增大,底片(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加大。
说明一下,ISO感光度原本是针对胶片的感光效率而定,数码相机生产者为了方便用户理解,也将传感器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胶卷的感光度。
在相同的曝光条件下,假定感光度不变,那么光圈越大,所需的快门时间就越短;光圈越小,所需的快门时间就越长。
在光线充足或相机可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条件下,应尽可能使用低感光度(ISO100~1SO400之间),这是因为提高感光度会使图像产生更多的噪点,而噪点就像美女脸上的麻子,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受欢迎的。
光与色
![光与色](https://img.taocdn.com/s3/m/d103cfc9a1c7aa00b52acb86.png)
一、色彩与视觉的原理1.光与色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
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1)光与可见光谱。
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
从0.39微米到0.77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
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大于0.77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0.39称紫外线。
(2)光的传播。
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
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
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
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
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
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
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
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
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2.物体色自然界的物体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性。
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丝绸织物等。
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但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虽是固定不变的,而物体的表面色却会随着光源色的不同而改变,有时甚至失去其原有的色相感觉。
所谓的物体“固有色”,实际上不过是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
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霓虹灯光下,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
另外,光照的强度及角度对物体色也有影响。
彩色摄影彩色摄影基础
![彩色摄影彩色摄影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abb81d7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5.png)
(五).饱和度
指颜色的纯度(色的鲜艳程度) 取决于该色中所含色的成分与消色成分的比例。 新含色中彩色成分越大,色彩愈饱和;消色成 分越多,饱和度就越小。 物体表面结构和物体的饱和度有关,表面越光 滑,物体颜色越饱和。丝织品比棉织品的色彩 鲜艳,树叶和花的颜色在雨后比较鲜艳。
物体色的饱和度与物体所处的环境有关(透视 能见度大,则饱和度大;能见度小,则饱和度 小。)
摄影中,颜色受到强光的照射,明度提高,但 色彩饱和度降低。若颜色受光不足,或处在阴 影中,则明度降低,饱和度也降低。
曝光对色彩的饱和度也有影响,纯正的色彩正 确曝光时,再现出的色彩饱和度最高,曝光过 度或不足,饱和度均降低。
三.原色光与补色光
1、原色光 根据人眼视觉三原色理论,等量的红色光、绿色 光、蓝色光相加便产生白光。当红、绿、蓝不是 等量相加,便会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按不 同比例混合,几乎能产生所有的色光。换言之, 所有的色光都可以由这三种色光的不同比例混合 而成。因此在摄影中把红色光、绿色光、蓝色 光称为三原色光。(在绘画上,三原色染料红、 黄、蓝等量混合成黑色)
非银盐材料正处在发展中,它可以节省大量的 银,操作更简单,不需要在暗室里操作,也不 需湿法显影、定影。但由于影像的解像力还有 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现代彩色摄影中,应用 的还是银盐感光材料。
一、多层彩色片的结构
多层彩色片基本上分别由 感蓝 感绿 感红 三个主要乳剂层和其它的辅助涂层组成
1、保护层:胶片最上一层的涂层(保护膜)
三、色彩的轻重与进退
浅色往往看上去重量较轻,而深色往往 看上去重量较重,这种感觉便是色彩的 轻重感。
在彩色摄影中,我们可以利用色彩的轻 重表现被摄体的力度和变化中的均衡, 用轻重色的对比去突出主要的被摄体。
摄影艺术知识:摄影中的光影与色彩
![摄影艺术知识:摄影中的光影与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5072577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d.png)
摄影艺术知识:摄影中的光影与色彩摄影就是一个看光影与色彩、感光与成像的过程。
光影与色彩是摄影艺术中最基本的因素,也是艺术家创作出充满感性与理性的作品所需要重视的内容。
在摄影中,掌握光影与色彩的秘密,才能基于自己的审美与创造力拍摄出充满艺术张力和美感的照片。
一、光影在摄影中的作用光在摄影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摄影靠的就是光的作用来进行记录。
从摄像机镜头进入的自然光,穿过学问器材的玻璃透镜,直接影响的就是照片的基本构成:曝光和色彩。
因此,摄影师需要学会如何把握光线,在摄影艺术中创造出自己的“意境”。
1、光线的来源与色温的与否光线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自然光就是日光,人造光则是人造光源发出的白光。
光线的色彩常见是日光色、荧光灯色、白炽灯色等。
拍照时,要根据光源的不同,经过不同的技术处理才能使画面较为真实与准确。
光源的色温对色彩的影响非常大,不同的光源色温会呈现出不同的色调效果。
此时,摄影师就需要根据亮度、色温等条件相应地设置白平衡。
2、自然光与艺术灯光的运用当我们在拍照时,自然光往往会比灯光的效果更出色。
自然光是具有包容性的,可以给画面带来很多的优美色彩。
而灯光则需要艺术性进行处理,才能生产出最佳的效果。
3、光和暗的变幻和表现光和暗是构成照片的最基本因素之一,光和暗的变化可以使画面变得丰富多彩或简单单色。
例如,在拍摄人像时,如果用强烈的光暴露面部特征,这将会使人像的轮廓变得刚硬,表情变得生硬而失去美感和自然感。
在此情形下,摄影师需要通过其他手段使照片达到理想的效果,光和暗表现就成为了重要的处理手段。
二、色彩在摄影中的作用色彩是照片处于场景与观赏者之间的关键性要素,色彩和清晰度均很重要。
比如拍摄少女明媚的明亮感,其清透感常常被认为是拍照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因此,我们在确定拍摄主题时,一定要注重色彩的选择与使用。
1、风景、人物与色彩风景、人物和动物等是拍摄照片时最常见的主题,但它们所传达的色彩和意境各不相同。
摄影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之光与色光与色
![摄影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之光与色光与色](https://img.taocdn.com/s3/m/49b5b8d57c1cfad6195fa785.png)
摄影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之光与色:光与色1.光源色: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颜色。
如果用三棱镜将白光进行分解,就能分解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在不同色光的照明下,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
例如,同一个白色的物体,在白光的照明下,显示出的物体固有色即白色物体变成了绿色;在红光照明下,白色物体变成了红色……2.物体的固有色:物体本身的颜色只有在柔和的白光照明下,才能准确地显示出来。
例如,白光照射到黄色物体上所色光的波长,所以,看上去是黄色;白光照射到红色物体上反射的光波长相当于红色光的波长,看上去呈红色……3.光的三原色:三原色光是指光谱中的红、绿、蓝三种色光,而不是绘画中的红、黄、蓝三种原色。
红、绿、蓝三光,光的三原色以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可获得不同的复色光。
红、绿、蓝光的混合4.光的三补色:两种色光相加,如果能获得白光,那么,这两种色光互为补光。
如:红光+青光=白光绿光+品红光=白光蓝光+黄光=白光也可以说,从白光(由三原色光等量相加的光)中减去任何一种原色光,余下的色光即为被减去的色光的补光。
如:白光-绿光=品红光(红光+蓝光)白光-红光=青光(绿光+蓝光)白光-蓝光=黄光(红光+绿光)因此,品红、青色、黄色又称减色法中的三原色。
彩色胶片、彩色印刷的染料和油墨就是以此为基础的。
5.色彩三要素:色别、明度和纯度是色彩的三要素,是色彩识别和分类的基本依据。
(1)色别:色别是指彩色给人们视觉上某种特定的感受,色别与光谱成分(波长)有关。
一般把色彩分为红、橙、色别。
(2)明度:色彩的明度,是指物体表面对色光的反射程度。
反射的色光越多,物体表面的色彩越明亮,明度越高。
决于照明光源的亮度和物体的固有色。
例如,当照明光源发射出的光不是纯白光,而含有蓝色成分,照射到白色的物面呈现出一种蓝色调。
在相同的照明下,不同的色别明度不同。
假定白色的明度为100,黑色的明度为 0,各种色白色 100黄色 78.9橙色 69.85绿色30.33红色 4.93青色 4.93紫色 0.13黑色 0.00(3)纯度:纯度也称“饱和度”,指色彩的纯粹程度。
摄影光影知识点总结
![摄影光影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aa6d7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1.png)
摄影光影知识点总结摄影是一门艺术,而光影则是摄影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光影的运用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有趣,甚至是有魔力的。
在摄影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光影的术语,比如硬光、柔光、逆光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摄影光影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摄影技巧。
一、光源的种类光源是产生光线的物体或设备,不同的光源会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主要的光源包括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
1. 自然光源:太阳是最重要的自然光源,它能够提供强烈的光线和清晰的光影效果。
在室外拍摄时,可以利用太阳的位置和光线的方向来创造不同的光影效果,比如拍摄日落时的剪影效果、逆光照明等。
2. 人工光源:人工光源包括闪光灯、灯泡、荧光灯等,它们可以根据摄影师的需要进行定向、调节亮度和颜色温度,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光线和光影。
二、光影的特性光影有很多不同的特性,掌握这些特性可以让摄影师更加灵活地运用光影来创作出自己想要的效果。
1. 色温:光源的颜色会影响照片的色彩效果,颜色的温度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摄影师可以根据照片的主题和情感来选择合适的色温。
2. 光强:光源的强度会影响光影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强光会产生硬影和明暗分明的效果,而弱光则会产生柔和的光影效果。
3. 光照方向:光线的照射方向会影响主体的明暗关系和立体感,常见的光照方向有正面光、侧面光、逆光等,摄影师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光照方向。
4. 光影的形状:不同的光源会产生不同形状的光影,比如圆形的反光板会产生圆形的明亮斑点,而使用椭圆形的反光板则会产生椭圆形的明亮斑点。
三、光影的运用光影的运用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有趣,甚至可以改变照片的情感和意义。
1. 创造立体感:使用侧面光可以使主体产生明暗对比,增强立体感和质感,比如在人像摄影中使用侧面光可以突出面部的轮廓和线条。
2. 创造剪影效果:逆光照明可以将主体的轮廓显示为黑色,产生剪影效果,这种效果常常是优雅和神秘的,适合拍摄风景、建筑或者人物轮廓等。
《学摄影光线篇》8——光线和色彩的关系
![《学摄影光线篇》8——光线和色彩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a1b692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d.png)
《学摄影光线篇》8——光线和色彩的关系欲问相思几多许,情是高山爱是海。
1、直射光与色彩:直射光过于强烈,产生的光比较大,往往会破坏被摄物体的细节和本质色彩,在选择被摄物体和拍摄题材时必须有所取舍,很难达到整体曝光准确。
直射光的优点是可以很好地突出被摄物体的反差变化和明暗对比效果,更好地塑造体积感,然而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很难表现被摄物体的色彩全貌和丰富的色彩细节。
由于自然界直射光均产生于晴朗天气,空气透明度高,所以拍摄的画面感觉很艳丽,其实单从被摄物体上看,由于光比较大,亮部和暗部的颜色与物体本身颜色相差很大。
利用这些特点,可以选择无需突出物体颜色的题材和景物进行创作,适合表现空间感和体积感的题材。
直射光曝光准确后色彩浓烈,体积感强,但由于感光元件对光线的宽容度有所限制,亮部和暗部的色彩反差大,曝光值也不同,容易造成亮部曝光过度,无法还原真实色彩。
对于色彩浓艳的物体,直射光容易导致层次丢失。
2、散射光与色彩:散射光相对直射光显得更为平淡,但与直射光相比,对于色彩的表现能力却非常优秀。
漫射光适合表现均衡的色彩主题,这种光线可以使照片呈现更为丰富的细节,忠实还原被摄物体的本质色彩,而画面颜色更趋于饱和,对于表现丰富色彩和物体层次细腻的拍摄,散射光最为理想。
散射光曝光准确后色彩还原真实,被摄体细节丰富,层次细腻,由于散射光光比均匀,导致暗部细节也能良好表现,曝光相对容易控制。
对于色彩本身比较浓艳的物体,散射光更容易表现层次。
3、弱光与色彩弱光一般指早晨太阳还没出地平线或傍晚太阳已落山,但天空还未全黑时的光线。
弱光下进行拍摄,其效果接近散射光,但由于色温对被摄物体的色彩影响较大,想还原真实色彩还是比较困难的。
往往大多数的风光摄影师很钟情于这一类光线的拍摄,因为这时所拍摄的色彩已经超出了你们的想象,包括空气中雾霭所营造的空间层次。
2011年10月6日4:35:3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基础知识学习笔记之光与色:光与色
1.光源色: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颜色。
如果用三棱镜将白光进行分解,就能分解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在不同色光的照明下,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
例如,同一个白色的物体,在白光的照明下,显示出的物体固有色即白色物体变成了绿色;在红光照明下,白色物体变成了红色……
2.物体的固有色:物体本身的颜色只有在柔和的白光照明下,才能准确地显示出来。
例如,白光照射到黄色物体上所色光的波长,所以,看上去是黄色;白光照射到红色物体上反射的光波长相当于红色光的波长,看上去呈红色……
3.光的三原色:三原色光是指光谱中的红、绿、蓝三种色光,而不是绘画中的红、黄、蓝三种原色。
红、绿、蓝三光,光的三原色以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可获得不同的复色光。
红、绿、蓝光的混合
4.光的三补色:两种色光相加,如果能获得白光,那么,这两种色光互为补光。
如:
红光+青光=白光
绿光+品红光=白光
蓝光+黄光=白光
也可以说,从白光(由三原色光等量相加的光)中减去任何一种原色光,余下的色光即为被减去的色光的补光。
如:白光-绿光=品红光(红光+蓝光)
白光-红光=青光(绿光+蓝光)
白光-蓝光=黄光(红光+绿光)
因此,品红、青色、黄色又称减色法中的三原色。
彩色胶片、彩色印刷的染料和油墨就是以此为基础的。
5.色彩三要素:色别、明度和纯度是色彩的三要素,是色彩识别和分类的基本依据。
(1)色别:色别是指彩色给人们视觉上某种特定的感受,色别与光谱成分(波长)有关。
一般把色彩分为红、橙、
色别。
(2)明度:色彩的明度,是指物体表面对色光的反射程度。
反射的色光越多,物体表面的色彩越明亮,明度越高。
决于照明光源的亮度和物体的固有色。
例如,当照明光源发射出的光不是纯白光,而含有蓝色成分,照射到白色的物面呈现出一种蓝色调。
在相同的照明下,不同的色别明度不同。
假定白色的明度为100,黑色的明度为 0,各种色
白色 100黄色 78.9橙色 69.85绿色30.33红色 4.93
青色 4.93紫色 0.13黑色 0.00
(3)纯度:纯度也称“饱和度”,指色彩的纯粹程度。
以光谱色为标准色,越接近标准色的色彩,其纯度越高,色纯度与物体表面的结构、光线的照明以及空气介质的密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物体的表面结构光滑,光线单向,照明亮度小,其色彩的纯度就高;反之则低。
在光谱色中,如果加入黑色,其明度和纯度都下降;如果加入白色,明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