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妹--黎族服饰椰壳娃娃》教学设计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黎族
幼儿园教案黎族教案标题:幼儿园黎族文化教学教案目标:1. 了解黎族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2. 培养幼儿对黎族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幼儿介绍黎族文化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分布情况。
2.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黎族传统服饰、建筑和风俗习惯,并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猜测。
主体活动:3.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黎族传统节日或习俗进行深入研究。
4.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选择的节日或习俗,并展示相关图片或物品。
5. 引导全班讨论,了解每个节日或习俗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
6.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黎族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巩固活动:7. 制作手工艺品:提供黎族传统手工艺品的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如编织黎族传统帽子、绘制黎族图案等。
8.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鼓励他们描述艺品上的图案和形状。
结束活动:9. 回顾活动内容,向幼儿强调黎族文化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10. 鼓励幼儿与家长分享所学的黎族文化知识,并邀请家长参与相关活动。
教案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制作的手工艺品,评估他们对黎族文化图案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与幼儿进行简短的问答,检查他们对黎族文化的理解程度。
教案扩展:1. 组织参观黎族文化展览或邀请黎族文化专家来园进行讲座。
2. 鼓励幼儿与其他幼儿园的孩子交流,了解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差异。
3. 制作幼儿园黎族文化主题的展板,展示幼儿的作品和所学知识。
注意事项:1. 教师应提前准备相关教材和图片,并确保教学内容准确、生动。
2. 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
3. 确保活动的安全性,避免使用尖锐或危险的工具材料。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 民族娃娃|岭南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民族娃娃|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娃娃的特点,掌握绘制民族娃娃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了解我国各民族娃娃的特点,包括服装、头饰、配饰等。
2. 学习绘制民族娃娃的基本方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 创作一幅具有民族特色的娃娃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绘制民族娃娃的基本方法,创作一幅具有民族特色的娃娃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民族娃娃的独特韵味,以及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技巧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示范作品、民族娃娃图片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油画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民族娃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民族娃娃的特点,分析绘制民族娃娃的基本方法,示范创作过程。
3.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幅具有民族特色的娃娃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总结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民族娃娃2. 课题:第12课3. 教学目标:了解民族娃娃的特点,掌握绘制方法,培养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4. 教学内容:民族娃娃的特点、绘制方法、创作实践。
5. 教学重点与难点:绘制方法、民族韵味的表现。
6.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内容、学生实践、展示与评价、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绘制一幅具有民族特色的娃娃作品。
2. 家庭作业:收集我国其他民族娃娃的图片,了解其特点,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民族娃娃|岭南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民族娃娃|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各民族娃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使学生掌握民族娃娃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各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各民族娃娃的特点,包括服饰、头饰、配饰等。
2. 学习制作民族娃娃的基本方法,如剪、贴、画等。
3. 学会欣赏和评价民族娃娃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民族娃娃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表现各民族娃娃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各民族娃娃图片、制作材料等。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民族娃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了解各民族娃娃的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民族娃娃的制作方法,边讲解边示范,引导学生跟随步骤进行制作。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互相学习、交流。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民族娃娃2. 教学目标:了解各民族娃娃的特点,掌握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3. 教学内容:民族娃娃的特点、制作方法、作品欣赏与评价。
4. 教学重点:民族娃娃的制作方法。
5. 教学难点:观察、发现和表现各民族娃娃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民族娃娃。
2. 家庭作业:收集其他民族娃娃的图片,了解其特点,下次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讲解、实践、展示和评价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民族娃娃的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表现各民族娃娃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让学生热爱我国各民族文化。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民族娃娃)|岭南版
总之,本节课通过学习民族娃娃的特点和绘画技巧,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民族娃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民族娃娃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娃娃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新课教学
(1)讲解民族娃娃的基本特征,如服饰、头饰、饰品等。
教师应详细讲解民族娃娃的基本特征,包括各个民族娃娃的服饰、头饰、饰品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物或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民族娃娃的特点。
1. 教具:多媒体课件、民族娃娃图片、教材。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颜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民族娃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民族娃娃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教学
(1)讲解民族娃娃的基本特征,如服饰、头饰、饰品等。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民族娃娃的特点,学会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民族娃娃的形象。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民族娃娃的基本特点,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在关注教学过程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教学策略的实施,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岭南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 《民族娃娃》 教案
《民族娃娃》教学设计教材版本:岭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美术教材(下册)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以“艺术与人文”为切入点,既关注简单的美术知识技能学习,也注意体验人文主题的内容。
利用各种纸材进行简单的平面造型和组合装饰方法是本课的重点。
教材以“民族娃娃”为题,利用“撕纸贴画”练习,让学生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头饰,体会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同时也掌握一些撕纸方法和提高妙用纸材的能力,体验造型的乐趣。
教材以“少数民族”生活照片导入,让学生通过比较,感受不同的民族的头饰和服饰,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获得审美体验和造型乐趣,同时提高审美趣味,培养创新能力。
二、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正是想象力丰富,创作欲望强烈的年龄阶段。
课堂的新颖和兴趣是他们动手、动脑的动力,但是对于这一节动手能力要强的课来说,他们还欠缺的是经验和方法,在动手能力方面还需要多加磨练。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都各有不同的服饰特色。
2.能妙用材料和剪、撕纸方法粘贴成“民族娃娃”。
过程与方法:1.在欣赏中感知各民族的不同服饰和风土人情。
2.在对比欣赏中,学会找不同服饰特点,体验不同审美情趣。
3.在尝试中了解撕纸方法和粘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欣赏各民族的审美趣味。
3.能与同学合作。
四、教学要点:重点:能用纸材和撕纸、贴画的方法,创作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娃娃。
难点:妙用纸材和抓住不同民族特色,表现色彩对比鲜明、形象生动的民族娃娃。
兴趣点:交流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和趣闻,撕纸游戏和拼贴游戏。
重、难点解决方法:提供学生尝试“直线撕、弧线撕和变线撕”的机会,创设小组合作的比赛游戏,让学生在“试一试、玩一玩”中,掌握一些撕纸画的方法,解决重点、难点。
五、教学准备:范作、各色卡纸或蜡光纸、油性黑笔、固体胶水。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一段音乐,设问: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儿童歌曲“娃哈哈”。
二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民族娃娃-岭南版
二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民族娃娃-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民族娃娃的特点,学会用纸工和绘画相结合的方法制作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娃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了解民族娃娃的特点,包括服饰、头饰、配饰等。
2. 学习制作民族娃娃的方法,包括剪、贴、画等。
3. 学会欣赏和评价民族娃娃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民族娃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娃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民族娃娃图片、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民族娃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民族娃娃的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民族娃娃的制作方法,演示制作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合作,按照制作方法制作民族娃娃。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族的艺术特色。
六、板书设计1. 民族娃娃2. 内容:- 民族娃娃的特点:服饰、头饰、配饰等- 制作方法:剪、贴、画等- 评价标准:创意、美观、民族特色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制作一个民族娃娃。
2. 课后作业:收集其他民族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民族娃娃的制作方法掌握较好,作品具有一定的创意和民族特色。
2. 教学改进:在实践操作环节,可以增加一些制作技巧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制作水平。
3.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感兴趣,积极参与制作和评价,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4.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民族娃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民族团结意识,提高了民间美术素养。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下册《12. 民族娃娃》教学设计1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下册《12. 民族娃娃》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2. 民族娃娃》是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特点,通过绘制民族娃娃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教材中提供了各个民族的服饰、发型等元素,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描绘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娃娃。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各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对于色彩鲜艳的图片和有趣的绘画活动感兴趣,通过之前的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进行创作。
但部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运用的能力,提高绘画技巧。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各民族特点,绘制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娃娃。
2.难点:如何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民族娃娃的特色。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民族娃娃,分析其特点。
2.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对民族娃娃的认识,分享绘画心得。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制民族娃娃,提高绘画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下册》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3.民族娃娃的图片素材4.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各民族娃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各民族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民族娃娃,分析其服饰、发型等特征,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内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民族娃娃的认识,讨论如何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民族娃娃的特色。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动手绘制民族娃娃,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5.拓展(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民族娃娃|岭南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民族娃娃|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娃娃形象;2.学习岭南地区民族娃娃的特色;3.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准备1.展示材料:岭南地区的传统民族娃娃、蚝壳、贝壳、羽毛、珍珠等材料;2.材料准备:白纸、颜色纸、剪刀、胶水、彩笔、油画棒等。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民族的娃娃形象,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元文化。
2.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岭南地区的传统民族娃娃形象,让学生了解娃娃的特点,包括饰品和服饰等。
3. 制作民族娃娃1.给学生讲解和演示制作民族娃娃的步骤和方法;2.学生用白色纸张剪出民族娃娃的外形并上色;3.学生用不同形状的蚝壳、贝壳做娃娃的头发和饰品;4.学生用彩笔和油画棒画出娃娃的五官以及服饰的花纹等,做出更具特色的岭南风格。
4. 活动总结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表扬和评分,同时给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衣服、头饰怎样更好地展现出民族娃娃的特点。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岭南地区的传统民族娃娃形象;2.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手工制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教学生画出高度还原的民族娃娃形象。
五、教学延伸1.展示各地的传统民族娃娃形象,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元文化;2.比较不同地区的民族娃娃特点,了解中国文化多样性;3.让学生带来自己宝贵的玩具并介绍其文化背景。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让学生在制作娃娃的过程中感受不同地域民族特色的美。
同时课程设置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能够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和创作能力。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民族娃娃|岭南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民族娃娃|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
2.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引导学生掌握民族娃娃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民族娃娃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认识民族服饰的特点。
2. 学习民族娃娃的制作方法,掌握基本的制作技巧。
3. 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民族娃娃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认识民族服饰的特点;学习民族娃娃的制作方法,掌握基本的制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民族娃娃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民族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介绍民族服饰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各民族服饰的异同。
(2)讲解民族娃娃的制作方法,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技巧。
3. 学生实践(1)分发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民族娃娃的制作。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民族娃娃作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分享创作心得。
(2)师生共同评价作品,从创意、技巧、美观等方面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掌握了民族娃娃的制作方法。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
第12课《民族娃娃》(教学设计)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12课《民族娃娃》(教学设计)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服饰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教学内容:1. 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服饰特点和风格。
2. 制作民族娃娃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1. 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服饰特点和风格。
2. 制作民族娃娃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 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服饰特点和风格。
2. 制作民族娃娃的技巧和细节处理。
教学准备:1. 准备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图片和实物。
2. 准备制作民族娃娃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2. 学生分享对中国各民族传统服饰的了解和认识。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服饰特点和风格,如汉族的汉服、蒙古族的蒙古袍、藏族的藏袍等。
2.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和疑问。
三、示范(10分钟)1. 教师示范制作民族娃娃的方法和步骤,如选择材料、剪裁、缝制、装饰等。
2. 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注意技巧和细节处理。
四、实践(3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制作民族娃娃。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和疑惑。
3.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五、展示和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民族娃娃,介绍其特点和风格。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缺点,提出改进的建议。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
2. 学生分享对中国各民族传统服饰的新认识和感受。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深入研究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服饰,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其他民族的娃娃,拓宽对中国多元文化的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服饰特点和风格,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民族娃娃|岭南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民族娃娃|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服饰特点,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与同学分享、交流。
二、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服饰特点。
2. 教学民族娃娃的制作方法。
3. 学生创作民族娃娃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民族娃娃的制作方法,学生能独立完成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各民族服饰的特点,并运用到作品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族娃娃的制作方法。
2. 示范法:示范民族娃娃的制作过程。
3. 欣赏法:欣赏优秀民族娃娃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民族服饰特点。
4. 谈话法: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对民族娃娃的认识和创作思路。
5. 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民族娃娃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欣赏优秀民族娃娃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民族服饰特点。
1.2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民族吗?各民族的服饰有什么特点?2. 讲解民族娃娃的制作方法2.1 介绍民族娃娃的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2.2 讲解民族娃娃的制作步骤:画草图、剪裁、粘贴、装饰。
3. 示范民族娃娃的制作过程3.1 教师示范制作一个民族娃娃,边示范边讲解注意事项。
3.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创作民族娃娃作品4.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民族,共同创作民族娃娃作品。
4.2 学生根据所选民族的特点,设计服饰、装饰等。
4.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5. 展示与评价5.1 学生展示自己的民族娃娃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5.2 学生互相评价,选出最佳民族娃娃作品。
5.3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课后拓展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民族娃娃,增进亲子关系。
2. 鼓励学生收集更多关于民族文化的资料,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大班黎族姑娘艺术教案
大班黎族姑娘艺术教案艺术教案:大班黎族姑娘一、教学目标:1.了解黎族文化特色,培养对黎族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学习黎族姑娘的服饰、发型及身份特点。
3.提高孩子们的艺术表现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品味和审美能力。
4.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黎族介绍:简单介绍黎族的历史、人口分布、语言、节日等基本情况。
2.黎族姑娘的服饰特点:介绍黎族姑娘的传统服饰、饰品和发型。
3.艺术表现:学习黎族舞蹈动作和传统音乐的配乐。
4.艺术创作:通过手工制作黎族姑娘的饰品和服饰。
三、教学步骤:1.黎族介绍(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向孩子们介绍黎族的基本情况,让他们对黎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黎族姑娘的服饰特点(15分钟):教师详细介绍黎族姑娘的传统服饰、饰品和发型,让孩子们了解黎族姑娘的装扮是如何体现其身份和地位的。
3.艺术表现(20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学习黎族舞蹈动作和传统音乐的配乐,让他们感受黎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并进行简单的舞蹈演练。
4.艺术创作(25分钟):教师提供黎族姑娘的饰品和服饰制作材料,指导孩子们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黎族姑娘饰品和服饰,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合作展示(10分钟):让孩子们将自己制作的饰品和服饰戴上,进行一次小型的合作展示,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欢呼,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观察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作品展示:通过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展示,评估他们对黎族姑娘服饰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黎族介绍的图片、视频。
2.黎族舞蹈视频和音乐。
3.黎族服饰和发型的图片和实物。
六、教学拓展:1.家庭作业:让孩子们回家调查其它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并在下堂课上进行分享。
椰子娃娃小班科学教案
椰子娃娃小班科学教案1. 教案背景介绍椰子娃娃小班是一家位于城市郊区的幼儿园,致力于为3-4岁的幼儿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
幼儿在这里通过各种活动和课程,培养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探索和发现世界的奥秘。
本文将为椰子娃娃小班设计一堂科学课的教案。
2. 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 帮助幼儿发展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幼儿学会用科学的方式探索和解释现象;- 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学准备- 大理石- 透明容器- 水- 塑料薄膜- 干净的平面- 装有糖的透明袋子- 装有铁磁体的透明袋子4. 教学步骤步骤1:引入话题教师用吸引幼儿兴趣的方式引入本堂课的话题,例如:“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做一些有趣的实验,看看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同时展示一个大理石。
步骤2:讨论观察和记录教师鼓励幼儿观察大理石的特点、形状和颜色,并引导他们用语言描述。
然后,教师提醒幼儿们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可以画图或用简单的句子描述。
步骤3:观察水的性质教师向幼儿们展示一个透明容器,并向其中倒入一些水。
教师鼓励幼儿观察水的特点,例如透明、无味、能流动等等,并引导他们记录下观察结果。
步骤4:关于水的实验- 实验1:水的质量教师用塑料薄膜将透明容器封住,然后向幼儿展示一个装有糖的透明袋子,要求幼儿估计一下如果将这个袋子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
接着,教师让幼儿将袋子放入水中,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有小朋友可能会惊讶地发现糖溶解于水中。
- 实验2:水的浮力教师向幼儿们展示另一个透明容器,其中放有一个铁磁体。
教师让幼儿们估计一下,如果将这个磁体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
然后,教师让幼儿将磁体放入水中,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步骤5:总结和讨论教师引导幼儿们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并提问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糖会溶解于水中?”“为什么铁磁体会浮在水上?”鼓励幼儿们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并与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想法。
5. 教学延伸- 给每个幼儿配发一份小册子,让他们用简单的语言和插图记录每堂科学课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发现。
《椰子妹--黎族服饰椰壳娃娃》教学设计说课稿
《椰子妹--黎族服饰椰壳娃娃》教学设计说课稿教研活动:海南省施琼英中学美术课题工作室沙龙活动教研主题:乡土文化主题《椰子》研究课说课教研时间:20XX年11月22日说课地点:海南省海口市第十中学说课人:张喆海南陵水思源实验初级中学评委:周晓阳:海南省教育培训院美术教研员尹文涛:海南省海口市华侨中学刘惠玲:海南省海口实验中学黄琼:海南省海口一中黄林:海南省主持人:施琼英:海南省海口市第十中学基本信息课题初中美术教案七年级:时间:20XX年11月22日乡土教材课程开发──《椰子妹—黎族服装椰壳娃娃》教学设计作者及工作单位张喆海南陵水思源实验初级中学教材分析《椰子妹—黎族服装椰壳娃娃》是海南省的黎族服饰文化是黎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以海南黎族的语言区域分也哈、杞、润、赛、美孚五种主要的语言,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服饰。
其中在每种语言中也有小的服饰上的区别。
准确认识不同语言的服装对于学生们认识海南黎族历史有重要意义。
由于黎族不断汉化,黎锦都在面临着失传的威胁。
破译它才能更好的传承它!在本节课中用椰壳与黎族服装有机的结合,也是在海南省椰壳产品开发的又一个可创新的项目。
对于旅游岛的资源开发做出自己的贡献。
借助半成品和装饰材料的恰当结合,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以尝试在材料上的不同效果。
学情分析学生也对黎族服装都有一些认识,但对于不同的语言区域的服装进行过资料的精查找。
进一步定位每种语言的具体服饰特点是我们本节课的重点。
我们学生对黎族服装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心,进一步的点播黎族服装很有必要。
学生的眼界和思路也在不断的提升,采用不同的材料也可以产生很大的变化,形成不同的娃娃效果。
拓展学生的实际能力,发挥潜能。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椰子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对椰子产生强烈的爱好,通过分析椰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路,引发学生变形后的思考。
由海南的古老民族而引发椰子妹。
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2.椰壳服饰一定是对不同语言区域的黎族服装要进行再认识。
(word完整版)黎族服饰教学设计
(word完整版)黎族服饰教学设计黎族服饰教学设计级昌江本科函授班6、黎族服饰特点的概括。
7、欣赏黎族服饰。
四、尝试与创作1、教师演示,尝试运用黎族服饰的元素进行设计。
1)剪出衣服的款式;2)添加纹样;3)搭配服装的佩饰;2、学生小组制作。
1)学生分组讨论,从款式、颜色、图案进行创意设计。
2)教师巡回辅导,强调细节的处理。
3)展评学生作业。
自我介绍作品、小组间相互评价、师点评。
五、拓展与整理六、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课题校徽设计主备人使用时间使用人教学目标1、通学过的图案及色彩知识,进行简单的设计制作练习。
2、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教学重点1、认识标志的象征性及社会用途。
2、怎样设计校微,突出表现主题教学难点1、认识标志的象征性及社会用途。
2、怎样设计校微,突出表现主题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绘画工具备课环节一次备课二次备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标志吗?2、图标展示禁烟标志。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3、师:这些标志具有什么作用?师:小结,标志具有象征性,标志是代表或象征某一事物的特定视觉符号.二、展示图标分析标志的象征意义。
如:图1、提问学生认识这是什么标志?为什么设计五个圆环相扣在一起?师:小结,五连环是国际奥运会的标志,五个圆环连起来代表五大洲。
如:图2、提问:学生见过或知道这是什么标志?能看得出来或感觉到这样的设计有什么意思吗?分析小结:这是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申办标志,由奥运五环色组成五星,相互环扣。
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和谐、发展,携手共创新的地位。
五星,是中国国旗的形象元素,象征主办国的地位。
图形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以表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髓.整体结构取自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八祥”之一“盘长”图(即“中国结")藉以祝福北京申奥成功及2008年的奥运会吉祥如意。
整体形象似行云流水,气韵生动,充满运动感,以此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中学美术课题《椰子妹---黎族服饰椰壳娃娃》教学实录
中学美术课题《椰子妹---黎族服饰椰壳娃娃》教学实录中学美术课题《椰子妹---黎族服饰椰壳娃娃》教学实录时间:202x年12月14日上午第四节课地点:海南省定安县城南中学执教:海南陵水思源实验初级中学张喆评委:尹文涛海南省华侨中学刘惠玲海南省实验中学尹文涛:把黎族服饰终于讲出来了,并且真的融入到了椰壳娃娃当中了。
做了出来,原本对这节课的难度是有担忧的。
能巧妙的做出来也是很惊喜的!刘惠玲:从这节看更关注了娃娃的制作上,对于课的过程存在着磨课的环节上。
要对每个部分的讲解加细。
如,在黎族服饰的衣领和袖口上要进行单张的放大可能就会更看得清楚,便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它。
施琼英:在本课的生成上看到了效果,这是一个突出的亮点。
我们的评课不能单独从一个上课过程上来分析,也要看到每一个教师做课的关注点在哪里。
要看它研究课的价值所在。
我们每一们教师的课都是在研究中生成的,我们更要看它的关注度在哪里。
各位听课的教师:各自在忙着拍学生做出来的娃娃。
能看到教师脸上的欣喜,学生对自己的做品爱不释手。
我对自己的评课发言:我在12月初参加咱们海南省师范大学举办的蒲公英民族文化展时,听了杨芳教师的讲座。
我很有一种要把海南黎族的行动落户陵水,我就与杨教授谈了自己的一些研究黎族文化的心态。
并且杨教授下面的一个工作人员也说到,如果有这个意向可以做一节完整的课,并且把要做出自己的一个作品出来。
在接到椰子这个主题的时候,我一下就感觉到这个题目也只有我们海南的美术教师才会研究。
所以,我做这个课的时候,怎么与椰子结合,要一定有黎族文化。
我原本就想讲一节黎族服饰的课,这样我就想如何把服饰与椰子结合在一起。
想到这里,我就很兴奋。
我想能不能把椰子表现成娃娃,那么我就要想是要把椰子直接变成娃娃吗?不方便携带,怎么办?用椰壳比较轻,我就在淘宝上把能搜索到的椰壳都找出来。
看哪个能适合,我选择了储钱罐的猪,花瓶、烟灰缸、鸟窝、娃娃、椰棕刷子。
用什么材料来装饰?我用了现在市场上比较好找的彩色涤棉纸。
中班美术黎族姑娘教案反思
中班美术黎族姑娘教案反思教案标题:中班美术黎族姑娘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了解黎族文化和传统艺术形式。
2. 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物品,引起幼儿对黎族文化的兴趣。
- 提问:“你们知道黎族是哪里的人吗?他们有什么特别的艺术形式吗?”2. 介绍黎族文化(10分钟)- 向幼儿简要介绍黎族的起源、传统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特点。
- 展示黎族传统艺术品,如黎族绣品、竹编等,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3. 制作黎族面具(25分钟)- 分发黎族面具的模板和彩色纸张给幼儿。
- 指导幼儿用彩色纸张剪切和粘贴,制作黎族面具。
- 鼓励幼儿在面具上添加黎族特色元素,如黎族图案、颜色等。
4. 展示和分享(10分钟)- 邀请每个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黎族面具,并分享他们对黎族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 鼓励幼儿互相赞美和提出建议,以促进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5. 结束(5分钟)-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黎族文化的重要性和美丽。
- 鼓励幼儿将他们制作的面具带回家,与家人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案反思:本次教案设计旨在帮助中班幼儿了解和尊重黎族文化,并通过制作黎族面具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和创造力。
教案的整体流程清晰,有助于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挑战和改进点:1. 幼儿对黎族文化的了解有限:在导入环节,可能需要更多的图片和故事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理解。
可以考虑使用多媒体资源或邀请黎族文化的专家进行讲解。
2. 制作黎族面具的材料准备:为确保每个幼儿都能顺利完成面具制作,需要提前准备足够的彩色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并确保每个幼儿都能获得适量的材料。
3. 鼓励幼儿表达和分享:在分享环节,教师可以提出更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和表达他们对黎族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教师应该提供一个支持性和鼓励性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分享和倾听他人的观点。
幼儿园椰子宝的教案
幼儿园椰子宝的教案一、活动目标:1.学习写生画,能够画出椰子树的主要外形特征。
2.能合理布局国画,处理好远近、前后、大小的关系。
3.对写生画感兴趣,体验写生的快乐。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二、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课前欣赏故事《椰宝宝旅行记》2.材料准备:白纸、油画棒、椰子园视频。
三、活动过程:1、感知欣赏,观察椰子树的外形特征。
播放椰子园视频,师:你们看看椰子园说说椰子树是什么样子的。
看一看树干、树叶及椰子的形状、颜色像什么?2、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椰子园,感受树与树之间的空间关系。
(1)带领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对整体进行观察。
讨论:在这个角度下你看到的椰子园是什么样的?椰子树在那边,你看到的画面上,什么东西在前面,什么东西在后面?你准备画哪一部分?(2)仔细观察树与树之间的前后关系、远近大小的画法。
讨论:哪些部分被挡住了?挡住的部分怎么画比较好?近的椰子树、物品比较大,看得清;远处的东西比较小,看得比较模糊。
哪些地方被挡住了?后面的树被前面的树挡住的部分怎么画?3.视频不断播放,幼儿观察写生,故师巡回指导。
指导要点:(1)帮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角度。
(2)引导幼儿画出椰子树的主要特征。
(3)处理好树与树之间的前后位置与大小关系,合理布局画面。
(4)教师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4.分享交流(1)展示幼儿作品。
(2)从选景和自己的观察方面分享写生的体会。
四、反思:在让幼儿通过观察家乡最常见的椰子园进行写生,所以受环境的限制如何去上好这节活动课?思前想后只能借助多媒体向幼儿展示椰园的视频让幼儿有直观的感受。
结果是通过了形象的观察幼儿都能大概的把椰子树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视频的导入极大的调动幼儿的兴趣;作画中,幼儿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的作画不足之处就是幼儿的构图单调、呆板。
追其原因是只有视频,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写生;写生是要深入其中方能选择角度进行,遗憾不能带幼儿深入其中,这就是闭门造车的后果啊。
黎族服饰幼儿园教案
黎族服饰幼儿园教案
目标
•了解黎族民族服饰的特点和意义。
•提高幼儿的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黎族服饰图片、模型等教具。
•黑板、彩色粉笔、橡皮等办公用品。
•幼儿游戏道具如布娃娃、绸带、线、针等。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1.教师向幼儿介绍黎族服饰,让幼儿了解这个民族的特点和意义。
2.教师呈现黎族服饰图片和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理解。
第二步:活动设计
1.幼儿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黎族服饰,与同伴一起协作制作布娃娃或绸带等。
2.教师介绍黎族服饰的制作方法和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
3.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在布娃娃或绸带等上加入自己的元素,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幼儿可以穿着自己制作的黎族服饰进行游戏或展示,让其他幼儿了解和学习。
第三步:总结
1.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这次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2.幼儿可以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制作的黎族服饰,展示给其他幼儿观赏。
3.教师引导幼儿始终保持对文化的尊重和热爱,珍惜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反思
通过这次教案,幼儿对黎族服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幼儿
的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让幼儿在轻松的活动中感受到文化和美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椰子妹--黎族服饰椰壳娃娃》教学设计说
课稿
教研活动:海南省施琼英中学美术课题工作室沙龙活动教研主题:乡土文化主题《椰子》研究课说课
教研时间:20XX年11月22日
说课地点:海南省海口市第十中学
说课人:张喆海南陵水思源实验初级中学
评委:周晓阳:海南省教育培训院美术教研员
尹文涛:海南省海口市华侨中学
刘惠玲:海南省海口实验中学
黄琼:海南省海口一中
黄林:海南省
主持人:施琼英:海南省海口市第十中学
基本信息
课题
初中美术教案七年级:时间:20XX年11月22日
乡土教材课程开发──《椰子妹—黎族服装椰壳娃娃》教学设计
作者及工作单位
张喆海南陵水思源实验初级中学
教材分析
《椰子妹—黎族服装椰壳娃娃》是海南省的黎族服饰文化是黎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以海南黎族的语言区域分也哈、杞、润、赛、美孚五种主要的语言,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服饰。
其中在每种语言中也有小的服饰上的区别。
准确认识不同语言的服装对于学生们认识海南黎族历史有重要意义。
由于黎族不断汉化,黎锦都在面临着失传的威胁。
破译它才能更好的传承它!
在本节课中用椰壳与黎族服装有机的结合,也是在海南省椰壳产品开发的又一个可创新的项目。
对于旅游岛的资源开发做出自己的贡献。
借助半成品和装饰材料的恰当结合,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以尝试在材料上的不同效果。
学情分析
学生也对黎族服装都有一些认识,但对于不同的语言区域的服装进行过资料的精查找。
进一步定位每种语言的具体服饰特点是我们本节课的重点。
我们学生对黎族服装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心,进一步的点播黎族服装很有必要。
学生的眼界和思路也在不断的提升,采用不同的材料也可以产生很大的变化,形成不同的娃娃效果。
拓展学生的实际能力,发挥潜能。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椰子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对椰子产生强烈
的爱好,通过分析椰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路,引发学生变形后的思考。
由海南的古老民族而引发椰子妹。
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2.椰壳服饰一定是对不同语言区域的黎族服装要进行再认识。
在本课中着重对服装的认识上下功夫,才有可能创作出准确的黎装椰壳娃娃。
从黎族语言的神到黎族服装的认识。
从面形成创作的思路。
2.对于学生的学法从单独纹样、组合纹样、情境纹样、情节纹样的学习到线图分析再到黎锦分析的过程。
给学生以分析的思路,教会学生去学习。
3.培养学生对本省民族文化的热爱,并有进一步学习文化并传承文化的愿望。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