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中国公务员考试热之现状

浅析当前中国公务员考试热之现状

浅析当前中国公务员考试热之现状

◇王 霞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 要】公务员,在众人看来是很风光,很体面的职业。“铁饭碗”和高福利是人们赋予它的代名词。所以导致了最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热。据有关统计表明,近年来甚至到达了几千人竞争一个职位的程度。

【关键词】公务员 公务员法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同时公务员这一职业也是人们争相追逐的一个热门职业,“铁饭碗”和高福利是人们赋予它的代名词,所以导致了最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热。据有关统计表明,以国家和中央公务员录取为例,自中央机关招考实行网上报名以来,合格的报考人数大幅度攀升,由2001年的32904人次上升到2005年的541552人次。其中2003年招考报名人数为121165人,比上年增长95%,2004年招考报名人数达到了360240人,增长了197%: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招考报名人数为541552人,通过资格审查的合格人数达到310645人,均创历史新高,职位供求比例高达1:37.3;2006年的招考,全国总报考人数接近100万人次,除海关职位外,通过审核的考生接近40万,平均录取比率接近1:50,一些热门职位的录取比率甚至超过了1:1000。然而,公务员就真的这么好吗?值得大家追之若鹜吗?

一、公务员的涵义及理解

依照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06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它主要包括以下七类人员:中国共产党的各级机关、人大各级机关、各级政府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政协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中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工作人员。参照实施,共青团、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各级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去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实行。

公务员考试,是国家为了吸引人才而采用的统一录用考试,他有一套严格的程序,首先要发布招考公告,然后报名,笔试,面试及心理测评,体检,考核,审批、录用。一旦经过统一考试录用的公务员都必须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负担工资福利,这就都成为公家的人了,公务员应有的各种保险,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都一样不少,这等优厚的待遇自然对于当今的大学生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为何公务员考试如此热

近年来,人们之所以如此热衷于考公务员,之所以挤破头都要往公务员队伍里面扎,这是有原因的。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一个薪资福利地位等都很不错的行业,是值得奋力考取的。

1.公务员工作轻松,薪水高,福利待遇好,灰色收入多;这是一种对于公务员的误解,在大多数人看来,公务员就是稳定、高薪、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且很悠闲的工作。并且,如果干到一定级别,还有一笔不菲的灰色收入可以进账,这岂不是名利双收吗?确实,公务员的工资每月有财政每月按时足额发放,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相对稳定。而其他职业的人却是拿自己的劳动所得,有的时候还得看上级或者老板的脸色,而且工资的发放还不一定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公务员的福利好,除了正常的工资和津贴外,该有的保险一样不差,每年都有的公休假和探亲假什么的,而且退休后每月还可以领一定比例的退休工资。除了住房公积金外,单位好的甚至还有集资房。这些都是其他职业难以媲美的

2.进入公务员行业后,没有特殊原因,是不能被轻易辞退的;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职业相对稳定,不像其他职业人一样,今天做这项工作,明天由于种种原因又改行做其他了,而且公务员的工作环境相对其他职业而言相对的轻松。

3.低迷的就业形势;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找份工作难,找份好工作更难,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都失望了,曾经的美好计划感觉难以实现了。一提到什么是好工作,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说公务员等稳定、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也高的职业。

4.高校毕业生大增;自高校扩招之后,高校毕业生的数据就突飞猛进,《2006中国发展报告》显示,2004年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239.1万人,2005年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306.8万人,到2010年631万,涨幅一倍。试想,这么多的高校毕业生要就业,将面临的是何等的竞争与压力。在这种形势之下,高校毕业生们也希望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最好就是高薪、福利待遇好的,当然,公务员就成为了首一选择。

5.当代大学生意志力和自信心的受挫和降低,对自己缺乏了解,导致不敢选择挑战性和风险性的行业;我个人认为,当今公务员考试如此之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意志降低,干劲不足,刚毕业就想做悠闲的工作,刚走出象牙塔就想稳定,就在想着过相对稳定衣食无忧,老有所养的生活,缺乏长远的计划和信心。另外,他们对自己也不怎么了解,不管自己是否适合这一职业,都随大流,争相备考,这就再一次增加公务员考试的压力和竞争性。

三、对公务员的误解

这些都是人们眼中的公务员,然而,又有谁知道在美丽的光环下有着什么样的影子呢?公务员真的就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好吗?其实不然。现在的公务员再也不是过去那种一壶茶、一张报就能过一天的“神仙”日子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务员行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或许是你不曾了解的。公务员也存在以下实实在在的问题和压力。

1.工作压力大;虽然公务员没有失去工作的压力,但是他们跟其他所有的行业一样,面临晋升等方面的压力。现在的情况是,入职要考试,任职要竞聘,升职要考核,平时还要应付繁重的公务和大堆的工作,不称职的还可能换岗甚至是下岗,在公务员中曾经流传过这样的一句话:不换脑筋就换人。

2.工作时间长;虽然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目前基本上都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和每天八小时工作制,但由于种种原因,公务员常常需要加班加点,主动或被动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况十分普遍,有时甚至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因工作繁重而累倒在工作岗位的先进典型不时可以在媒体上看到。

3.人际关系复杂;公务员所面对的人际关系普遍来说比较复杂,打交道的人既有领导、同事,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有各式各样的办事对象,社会各个阶层都有。因此,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就要求公务员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一定的技艺,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心理压力,烦躁、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也会随之出现。

4.特殊工种的公务员更是承担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比如各种人民警察,公安边防,监狱警察等。他们的工作环境单调紧张,工作的时候要随时保持高度警惕,稍微出点差错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国家和个人损失;他们节假日不能照常休息,甚至加班加点,春节等团圆的节日也不能和家人团聚,这些都是很多人未曾了解的。

以上便是众多公务员在工作中的不利因素,这是局外人无法体会和理解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以点带面,看到单位好的公务员,就认为所有的公务员都是那样。然而公务员的工种和岗位多种多样,职务和职位千差万别,工作性质和工作方式也各有不同。如果你进入到比较特殊的公务员行业,或许你就不会认为公务员是“肥差”了。正是因为人们对公务员的误解和对自己不正当的评估,对于公务员考试随大流,争相追逐,才造成公务员考试一年比一年热.然而,有些考进公务员队伍的人他们虽然不适应现在的工作,但也不愿意退出,或者说不敢退出去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的工作,这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6(1).

[2]杨晓安.公务员考试热现象研究(J).武汉:现代商贸工业.2009(11).

[3]郎成爽.赵芸霄.公务员报考热的制度分析(J).云南:法制与社会.2007(11).

205

人力资源

当前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剖析

当前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剖析 观察近几年报考公务员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报考,而且以应届大学毕业生居多。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北京考区一共有11万4千多名考生参加了考试,由此可见,全国报考的人数是多么巨大。针对这种现象,我通过网络媒体的调查和在现实中身边人的了解,对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作出以下分析和说明: 针对社会热议的“公务员报考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表示,公务员报考热有四个原因: 一是当前就业压力大。 二是公务员考试高举“凡进必考”的旗帜,公平、公正、公开,这种制度也吸引了更多人报考公务员,在这样一种玻璃房子里的竞争下,只要有真本事,就能考上公务员。 三是公务员职业的稳定性,还有职业声誉较高,能够给人一个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四是公务员的报酬待遇比较稳定,也有相应的福利。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得到巨大发展。但随着与国际社会更加紧密的接轨,高素质且有经验的人才逐渐成为企业所需要的“理想职工”。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加大了高等院校招生力度,为社会提供更多经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事实证明,这种措施已经有效的解决了社会与人才之间供求关系的问题。然而,各高校持续的扩招也逐渐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显现出“过剩”的趋势。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造成大量人才积累,通常会出现一个工作职务几十上百人竞争的局面,而这其中也不乏硕士博士。因此,就有人认为当前就业压力的加大是高校扩招惹的祸,但仔细分析,这种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前些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有很大的发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国家和民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实,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各个国家都在努力培养和挖掘人才,以便于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对于向我国这样发展中大国而言,人才更是我们在未来竞争中唯一可以依靠的本钱了。同时,接受高等教育也是老百姓们所期望的,因为作为性世纪的现代人,都坚信事实就是力量,虽然不懂行大学也能够就业,但对也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如果没有经过高等教育阶段的文化、技能的培养,在今后,他们的就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正是由于这种心态的影响,和国家有意的引导,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也在逐年稳定的增加着。这就造成了社会上就业压力普遍增加的结果。而作为政府部门的公务员这一收入稳定、福利待遇又好的职业,自然也就成为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们争先追捧的对象。因此说当前社会就业压力过大时造成公务员报考热的原因之一了。 通过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制度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给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提供一个才与社会公共管理的平台。因为公务员考试作为一种选拔政府工作人员的制度,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更加具有广阔的竞争环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杜绝了某种“暗箱操作”似的录用规则,这对于那些有能力但屡遭妒忌排挤的人来说更是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说,国家公务员考试所打出的公平、公正、公开旗帜对于那些高校毕业生而言,更加坚定了他们报考的决心。因为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对于大学生就业所遇到的一系列困难也是深有了解。有些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总是喜欢“挑肥拣瘦”,认为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既没工作经验,而且所要求的薪酬过高。不否认有些学生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但只要有一个稍微合理的工薪待遇和就业机会,我们也不会处在这种尴尬的境地了。参加工作后,在工作单位,一些领导和老职工总是摆出一副“你是小孩”的,应该尊敬我的姿态,即使工作能力再突出,但在按资排辈的固定思维影响下,也不会很快的得到发展。而公务员考试恰恰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平台,所以我们对这种选拔方式是持肯定态度的,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在

中国公益广告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中国公益广告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公益广告是一种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特殊广告。我们一般将那些不同于商业广告,旨在引起公众对某些社会问题的关注、支持或倡导某种社会事业和社会风尚,促进社会进步的广告称为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公益广告最早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这与当时工业革命的高速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带来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环境资源问题,公益广告本着一种宣传、启示和规劝的意图应运而生,并在日后逐渐传入欧洲、亚洲,再慢慢传遍全世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随着市场观念的萌动和经济的发展,1986年贵阳电视台首次播出了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公益广告;1987年10月中央电视台独树一帜,首次在黄金时间开辟《广而告之》栏目专门播放公益广告,这种被称为“公益广告”的广告新品种开始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而后,各大城市、各个媒体上的公益广告也迅速增加,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大批反映中华好风尚,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公益广告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在全国掀起了公益广告宣传的热潮,它像一股股清新和煦的风,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昭示了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区分的良知,使人们倍感亲切和舒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公益广告的水平,是这个城市、地区、国家民众文化道德水准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标志。一则好的公益广告是可以深入百姓心灵的,它所营造的气氛和声势是其他宣传形式无法比拟的。 一、中国公益广告发展现状 公益广告在中国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也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繁荣的过程,一些耳熟能详的公益广告至今还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公益广告作为一

论“公务员报考热”现象之理性思考

论“公务员报考热”现象之理性思考 论文摘要:随着公务员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及实行,公务员这一职业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公务员报考也日渐增温。另外,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具有双重效应,我们要以慎重的态度来对待这现象。论文关键词:公务员报考热劳动就业市场机制社会保障体系 一、引言 我国自1993年开始实施公务员制度,1994年施行公务员公开招考以来,公务员制度日趋合理与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也日益公开、公平、公正,相应的出现了“公务员报考热”现象.据资料显示,去年11月2日结束的2008年国家公务员报名,再次掀起热潮,最热门岗位供需比达l:3592l0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仍远远超过一年一度的高考和研究生考试,又成为一座争挤的独木桥。面对公务员报考热现象,我们应该理性思考。 二、公务员报考热的双重效应 (一)正面效应 公务员报考如此火爆,无疑有利于政府吸贤纳士,充分的挑选所需人才。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已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认可,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尤其是大学生通过考试录用进入政府机关工作,客观上会给国家机关带来新鲜血液和新鲜空气,给公务员队伍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这必将有利于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会促进社会的加速发展。 (二)负面效应

“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已成为一种民情,无论是对于政府和公务员自身的发展,还是社会的长期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 首先,公务员报考规模增长过快会带来政府管理费用的膨胀、交易费用的上升。参加考试的人增多,政府为此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必然随之增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 其次,良好人才配置模式受到挑战。人才按其能力大小可分为超级人才、中等人才、普通人才,每类人才有其各自的工作领域.中等人才大多成为公务员,但是当一个社会极其推崇公务员时,超级人才就会选择成为公务员,这必将造成社会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优秀人才大多在社会之中,而不是过度集中于政府机构,这是所有现代发达国家的普通现象。公务员报考热这一现象打破这种人才配置格局,自然也就打破了经济持续增长、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 三、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形成原因的主客观分析 公务员报考热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放宽对报考公务员的条件限制。除特殊职位外,招考职位的资格条件中无性别、身高、体重、外型、外貌、婚姻状况、毕业院校等方面的限制。而且,我国于2006年首次对中央国家机关的招考职位不再设户籍的限制,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人员提供了平等的报考机会。除此原因之外,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一)客观方面 1.实际上存在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压力

关于公益事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公益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它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性公益事业,是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有益补充,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 一、扶贫济困,公益事业实效凸显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市公益事业逐步发展,在改善民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市城镇有162户275个困难人口、农村22631户40854个贫困人口,64569残疾人,要解决好这些弱势群体面临的困难,不仅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而且需要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市2007年2月成立慈善总会, 2011年1月成立慈善基金会。6年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广泛参与,我市慈善事业发展迅猛,全市累计募集善款7000万元,救助支出320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3839人次,在助医、助学、帮残、抚孤、救灾等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2年下半年起,我市启动镇级慈善分会建设,全市16个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全部建立慈善会,形成了以市慈善会为龙头,镇(开发区)慈善分会为依托的慈善组织网络体系,全市公褒事业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多年来,**市妇联积极参与全市慈善事业的发展,以孤寡老人、贫困单亲母亲、孤贫儿童和留守儿童以及下岗失业人员等为重点服务对象,以社会救助、慈善公益、优抚助困、敬老扶幼、法律援助等作为重点服务领域,先后募集资金150余万元,帮助86名贫困女大学生圆了大学梦,资助近千名孤贫儿童继续学业,为我市公益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正视形势,公益事业任重道远 我市公益事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我市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是宣传认知力度不够。公众对公益事业的认识非常模糊,慈善意识还比较淡漠。多数人都认为公益是企业家的事,是有钱人的事,公益活动只是对少数人的一种暂时的、消极的救济,实际上公益是一个人人都能为、人人都应为的事业,它是一个有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社会成员具有的基本素质,它是公民权利和仁爱理念的结合,是人道主义、人文关怀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合,是公众的点滴奉献成就他人梦想的善举。 二是社会力量盘活不够。关心、关爱弱势群众的发展离不开慈善事业的帮扶,但仅仅依靠慈善部门力量还显得有些薄弱,还需要引导更多的社会组织、义工队伍共同努力,才能达到万众一心,共促和谐的社会效果。 三是救助项目开拓不够。目前,我市开拓的公益救助项目虽然涉及到医疗、助困等方面,但是远远不能惠及到各个层面。举个例子来说,我市特困单亲母亲3811人,据初步筛查,患两癌(乳腺癌、子宫癌)的农村特困妇女多达216人。这部分人虽然享受了低保照顾,但是家庭贫困,再加上高昂的医药费,生活十分困难。而社会救助手续繁杂,救助落实的资金只能是杯水车薪,且救助的方式为个人先治疗,再申请,使得一些特困妇女往往是望而却步,有的干脆放弃治疗和求助。还有孤儿收养、孤寡老人的赡养对贫困家庭等等的救助都还多多少少存在欠缺。 四是内生动力激发不够。目前我市的公益资金多依靠先富起来的企业和个人贡献力量,反哺社会,然而部分企业和个人对社会的回报不如人意,救助工作流于形式,缺乏长效机制引领和制约,导致慈善救助往往有头无尾,影响参与者的积极性,最终造成慈善事业的内生动力不足。 三、借力生力,公益事业循环发展 一要加强教育引导,形成全民慈善理念。慈善事业不是靠一人一时、一朝一夕之力传承和发扬的,它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广泛地利用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宣传慈善事业的历史和发展状况、慈善爱心人士和企业的先进事迹等,多方合力、多管齐下,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形成一种榜样的引导作用和社会舆论氛围,鼓励激发更多的捐赠行为,弘扬

浅谈中国当前易学现状

浅谈中国当前的易学现状 作者:林烽 在易学界,几乎每位大师的背后都会有一些不好的故事,或多或少但总能在网上搜索到一些负面的信息。是树大招风,还是确有此事?我想事情的真相未必是传说中的那样,这也许是易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学易者的水平良莠不齐,素质也各有高低,有些人总是喜欢贬低别人而抬高自己,甚至在文章说只是学术探讨,而非人身攻击,但在文章中却把别人说的一无是处,明摆着就是对人进行攻击。这样的人,无非就是证明自己有多厉害,别人都是错的而已。 易学属于文类,自古以来就有文人相轻的说法,但如今的易学界仍然摆脱不了这样的现状。我想,这类“相轻”的学易者,大概是伤官旺,喜欢去伤别人的名誉——正官,从而来凸显和表现自己,反倒是恰恰暴露出自己是没有学术水平的人,为什么呢?伤官需要用印来抑制和克制,印主学问、学术,没有印制,那么伤官的特性就显露无疑,喜欢攻击别人,喜欢吹牛,吹嘘自己是某世界易学会长等等,过份的吹嘘自己反倒显得自己没有学术水平,一个真正的易学家首先应该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实践水平为目的,其次才是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伤官不仅喜欢吹捧,小心眼,而且嫉妒心还重,见不得别人比他厉害;而正印恰恰相反,心胸宽广,心地慈善,正印为学术学问,为车为房,为载体,为人生的舞台,也是一个人的承载平台,一个人心胸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会有多大,而伤官仅局限于在自己的范围空间内,以自己作为演员,所以这样人永远不会有什么大的接触范围,除非是伤官配印或者伤官伤尽。有些易学家,出名之后开始赚钱了就不注重学术研究了,反正已经出名了也有钱赚了,还深研什么易学,我想这样的人大抵是财星坏印,以朝看钱为目的,太重视钱财了,印就得不到发展,一个人如果太重视钱财,也就会变得名声不好,印为学术为荣誉,财破印就是太重视钱财而导致没有荣誉,为了钱而没有名声,当然我指的是大多数的情况,但是也有特殊的财破印不为忌的,比如身弱印旺又见财破印但这里的印一定要比财强很多,否者就是真的财破印了,为什么呢?一个人没有钱难以生存,但是财太旺却阻碍了易学发展,如果适当的有些财来刺激下日主,我想这也会提高日主学习的积极性,毕竟有利益可言,但是财太旺就不好直接盯在钱上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财为养命之源,为给你提供钱财的人,如果八字中印旺而见财,印就是财星的财,印旺就是给你送钱的人有钱,也就说给你送钱来的人都是有钱的人,所以你也就会变得更有钱,更加有名气。 总结下,易学界的现状目前就是一盘散沙,学术水平低下,不是相互攻击就是贪财坏印为了钱不思进取,真正搞学术和实践的人不多,所以要想提高学术水平,还是需要大家相互团结和共同努力,这样才有利于中国易学的发展,为什么

一个公务员考试过来人的建议

对准备公考同学的一点建议 ——一个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当前公务员考试可谓炙手可热,面临毕业的莘莘学子、打拼日久的非正式职员、疲于本职的白领蓝领等等都把改变生活的希望放在了公考上面,把成为政府公职人员当做新的人生追求。选择公考正确与否难有定论,在这里我只想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我的个人公考经历 我是一名参加工作4年的基层公务员,毕业那年舍友报名公考,我也跟风选择尝试。结局有些喜剧性,准备公考一年有余的舍友全部没有通过,我半路出家却成功进入面试,又在面试中险胜对手,最终获得了一个公务员身份。当时考取的职位是县级水务局办公室科员,11个月后调到县级政府调查研究室工作,两年后,我又调到市政府调查研究室工作,但现在依然仅仅是一名科员。 二、基层公务员的现实情况 对于没有进入这个圈子的人来说,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就像我们大学之前对“象牙塔”的那种认识,应该到处是一片和谐、欣欣向荣的场景。可事实会让你失望,在这里你的部分能力会被埋没、日常的工作让你无暇顾及其他、工资待遇会让你在同学面前脸红、所谓的灰色收入对你来说都不是现实、晋升的路

总是不那么平坦、同事之间相处可能没你认为的那样和睦等等。 (1)个人专长难有用武之地。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相对单一、专业,部门科室的业务都是年复一年、相对单一的,繁琐又缺乏创新性,很多人的能力水平长期得不到发挥,苦恼可能就产生了。我有一个同事,是一名研究生,考取了基层一个部门单位,被分到了一个业务科室,每天的工作就是做表格、下通知、发抚恤金、办理各种具体事务,但是因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是科研领域,七年的专业知识在每天反复的业务办理中毫无用处,理想抱负也没法实现,苦恼很多,已经在考虑谋求其他的工作。 (2)工作的闲暇时间很少。这个方面可能跟大家习惯上的认识或者了解的情况不同,实际上在机关事业单位每天也是比较忙碌,特别是年轻同志。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同志,各种工作纷至沓来,再加上如果你像我一样还是一个上进心很强、积极要求进步的人,那么恭喜你,你会忙到没时间锻炼、没时间结婚休假、没时间陪女朋友。 (3)工资待遇不高。在这里你的月工资远远低于你那些同时期在银行、外企、国企的同学,同学聚会时,你都不好意识开口谈工资。外界所说的灰色收入根本与你沾不上边,像我每年的福利待遇只有1000-2000元的取暖补贴,没有其他任何额外收入,所以有句话叫“想发财、别做官”。

浅论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和意义

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和意义 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十几年来,我国的慈善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扶贫、救灾、教育、医疗、环保等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较之西方国家还是比较落后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慈善事业列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全面认识其发展现状和意义对探讨其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分析 (一)、慈善机构逐年增多且形式丰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慈善认识的提高,慈善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慈善机构数量有所增加且形式多样。除1994年经中国政府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由热心慈善事业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志愿参加的全国性非营利公益社会团体--中华慈善总会;1994年4月23日在中央统战部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积极推动和倡导下,由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以及港澳台和海外工商界人士自愿组成的具有法人地位的民间社会团体--光彩事业促进会;1904年成立的从事救护伤兵、救助难民和赈济灾民活动,并积极参加人道主义救援活动的中国红十字会;1985年4月成立的致力于促进我国的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和农村发展工作的爱德基金会;1989年成立的中国扶贫基金以及1997年5月26日成立的从事维护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实现司法公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外。出现了一大批新的慈善组织:如李嘉诚基金会、玉米爱心基金、自然之友、公益时报、宋庆龄基金会、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新疆自然保育基金、中华慈善总会在线捐助、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北京国际人员志愿人员协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慈善募捐专线、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收养中心、周凯旋基金会、福慧慈善基金会、国际狮子总会港澳三零三区、港岛青年狮子会、香港乐施会、雁心会乐幼基金、寰宇希望、田家炳基金会、乐群慈善基金、乐善堂、麦当劳叔叔之家、富慈善基金、壹基金和嫣然慈善基金等等。截止到2010年全国已建立了3万多个经常性捐助工作站(点),初步形成了社会捐助网络。 (二)、官方色彩正在逐步淡化 最初慈善组织的建立几乎都是依靠政府,政府为慈善组织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慈善组织在产生方式和运作逻辑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它们大部分是直接依托于各级政府的民政部门建立起来的,和民政部门联系密切。例如,各级省市慈善总会基本上都是挂靠在各级省市的市民政局下面。绝大部分慈善组织刚刚从政府部门中分化出来依旧是“一个部门,两块牌子”,慈善组织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直接来自于政府。尽管这些慈善组织在各种场合都宣称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但在实质上,组织以与政府极其相似的逻辑在运作,但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组织的形式与实际运作逻辑的背离。目前随着人们慈善意识的不断加强和社会

浅谈当前中国的工程现状及其成因与建议

【tips】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编整知识点之一,值得学习!下载后此处可编辑删除! 浅谈当前中国的工程现状及其成因与建议 一、当前中国的工程现状:工程大国而非工程强国 从总体上,可以充分肯定地说,我国已经是工程大国。目前我国 几乎同时拥有世界最大的工程和最多的工程量,如有最大量的建 设工地,有最大量的年在建和年竣工的建筑面积,每年消耗最大 量的建筑材料,拿钢铁和水泥这两种最主要的建材来说,2004年我们就消耗了世界钢铁的27%,消耗世界水泥总量的40%以上,同时我国也是世界水泥生产第一大国,水泥产量连续14年居世界第一,2004年产量更是达到了近10亿吨,占全球总量的近一半,预计今后的需求,将占全球一半以上。此外,在一些具体的工程 领域中,也可以看到我们在工程量上的世界第一位置,例如,在 当今世界拥有的40多万座水坝中,我国有86000多座,居世界第一;又如隧道及地下工程,作为人类利用地下空间而建造的土木 工程,近20多年来快速发展,截至2003年,我国在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等领域已建成隧道近万座,总延长达到6000多公里,目前每年仍新增300公里,建成规模及数量已名列前茅,因此目前 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大国。 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在建工程不仅数量多,而且还有许多工程规 模大、周期长,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像西气东输、南 水北调、三峡工程等,更是举世瞩目。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能 像我国这样同时在建这么多的大型工程。甚至我们的工程技术人 员的总数(1000万) 和工程师总数(210万)也位居世界首位。从这些方面足见我们是世界工程量最大的国家。另外,从工程在国内

如何看待大学生对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的现象

如何看待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现象 【刊名】《光明日报》2008-11-03 【馆藏位置】报纸阅览室 【内容简介】 2009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录公务员(俗称“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审核工作日前结束,通过审核的报名人数创纪录地超过105万人,而国家公务员拟招录人数为13500 余人,这意味着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已达78比1,而这一比例在去年为60比1。更令人咂舌的是,在今年的报考中甚至出现4723人竞争中残联1个职位的火爆场面。今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与历年相比有什么共性和特性?持续升温现象背后透露出哪些信息? 趋热原因:就业压力、公务员比较优势和队伍建设成效驱动报考热潮 一般而言,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在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之后,伴随现代公务员制度引进而得以确立和全面推行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白智立多年从事国家公务员制度研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代公务员制度的确立是很多国家现代化成功、国家稳定发展的要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转型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不高的考试成本和相对公正的录用程序使很多人将国家公务员考试作为职业规划的备选,而长期以来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成效和明显的比较优势,也成为人们报考国家公务员的主要考虑因素。 “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实施以来,应该说取得了很大成绩,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得到了较好贯彻,较为全面地向社会开放公共职位,吸纳了大量的社会人才进入公共部门工作,公务员队伍的能力和效率得到了较为全面提升,也正是这一改革成果使得公务员职位成为众多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才最为关心的职业选择。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公务员报考热进一步升温。特别是中央国家机关以及省市机关公务员职位更深得求职者青睐,这主要与这些地区或部门在户籍制度、生活条件、工作条件、薪酬水平、自我实现等方面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有关。”白智立说。 那么,应如何看待国家公务员考试炙手可热的现状呢?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国家公务员法起草小组成员宋世明认为大可不必对此担忧。他对记者表示:“‘凡进必考’的考试录用制度,是从源头上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的基础性制度设计。同时,公务员职位具有公共性,公务员报考具有开放性。报考公务员,也只是多了一种职业选择尝试而已。一次考不中就寻死觅活者少有耳闻;准备像‘范进’那样用几年的努力来实现做公务员梦想的报考者,也比较罕见。” 对于未来国家公务员报考趋势,白智立明确表示:“报考国家公务员应该说是众多高校毕业生经过理性思考后的一种较为现实和稳妥的择业行为。只要巨大的就业压力存在,国家公务员报考热的现象就还会持续。” 报考规定:基层工作经历可提高公务员队伍成熟度,却非“一劳永逸” 此次国家公务员招录的最大特点是更加注重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者。按照计划,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用于招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的计划数不

当前我国民间公益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

论文摘要 从1981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算起,中国公益发展不过二三十年,而中国民间公益最迅速的成长,只在最近的短短几年。 2008年,汶川地震将公益热情燃成熊熊火焰,民间公益突出重围,社会捐赠达到了760多亿,众多学者认为这一年开启了中国公益元年。 2011年,郭美美炫富引发了“官办”慈善公信力危机,与此对应,民间借助微博平台发起的公益活动,将中国社会各个层级的合力拧成一股绳,开启新的时代。 2012年,政府放宽民间公益组织的登记注册,开启了慈善变革之年,“官办”的慈善着力改革,期冀重建公信力,民间公益获得身份后,逐渐稳步前行。 2013年,雅安地震,政府倡导理性救灾,慈善团体阳光救援,民间公益组织专业支援。成熟的社会必定是每个公民都担当社会责任,民间慈善公益正在崛起。 关键词:民间公益现状问题及对策探

目录 一、民间公益组织的定义和概述 (1) (一)民间公益组织的定义 (1) (二)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民间公益组织及其开展的比较成功的民间公益活动 (1) (三)上述组织及其开展活动成功背后的合理性分析 (2) 二、我国民间公益活动现状 (3) (一)我国比较成熟的民间公益组织及其开展的比较成功的民间公益活动 (3) (二)我国民间公益组织组织的运营模式 (4) 三、分析我国民间公益活动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5) (一)我国民间公益活动存在问题 (5) (二)针对我国公益性民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8)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1)

一、民间公益组织的定义和概述 (一)民间公益组织的定义 民间公益组织,也可称作非政府组织,是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的意译,英文缩写NGO。一般认为,非政府组织一词最初是在1945年6月26日在美国旧金山签署的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第71款使用的。该条款授权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为同那些与该理事会所管理的事务有关的非政府组织进行磋商作出适当安排”。1952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其决议中把非政府组织定义为“凡不是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的国际组织都可被看作非政府组织”。在当时,这主要是指国际性的民间公益组织。1 说非政府组织具有民间性和自治性,只是意味着这种组织在体制上独立于政府,它们不属于政府建制的一部分,也不直接受制于政府权威,但并不意味着非政府组织与政府或政治不发生任何关系。事实上,同利益集团一样,非政府组织也时常介入政治,力图影响政府有关政策,只不过它们通过政治参与传达给政府的政策意愿的性质具有某种公益性罢了。由于非政府组织自身的非营利性特征,其活动的资金来源若仅仅依靠志愿者的主动捐助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些组织本身的资金动员能力相当有限,而政府在动员资金方面的特殊优势使得它称为各种非政府组织财力上的主要依靠对象。2 随着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整个社会越来越趋向多元化。特别是在一些社会问题比较突出、尖锐的领域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尤为活跃和集中,它们往往发挥着政府和企业所没有或难以充分发挥的作用,推动了社会进步。 1新闻资料: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与概念界定,凤凰网,2010-03-13。 2新闻资料: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与概念界定,凤凰网,2010-03-13。

浅谈中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

浅谈中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各种国际势力相互激荡,以下是我从政治、军事、经济方面对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的一些较浅的认识。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当前国际格局分三大块::美国领导的单一实力比较强的国家、还有以欧盟为代表的实力较中的国家、还有就是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国际发展趋势在和平与战争中胶着。 当今的国际形式对我国及存在有力的因素,有存在不利的因素。 当前的国际形势,有利因素主要包括: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不利因素主要包括: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

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世界格局总是会随着一些大事件的发生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各种势力对比可能会因此发生微妙的变化。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进入一个旧格局被打破,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转换期。各种力量不断分化组合,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深入调整,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有了新的发展,各种区域性、全球性的组织和国际会议空前活跃,许多国家都承认世界多极化是一个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增大了各国各地区经济的运行风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经济力量较强、政策措施运用得当的国家,能较好地适应并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发展本国经济,经济弱小的国家则发展更加困难. 经济方面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

有关公务员热的英语作文

Craze for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Every year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in China take civil service exams conducted at various levels in the hope of becoming government employees. Among them, college graduates are a fast-growing force that can’t be ignored. The craze for being a civil servant is not limited to liberal arts majors,as it’s also gaining popularity amo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the final analysis,this growing trend among the youngsters is mainly attributable to two factors–ambitions and comforts. On the one hand, many ambitious college graduates view these exams as a springboard to a higher social status, greater power and prestige, on which many of their other wishes rest. On the other, as being a civil servant generally means a stable income, enviable healthcare and pension programmes, as well as other comforts of life,it’s quite an appealing career option to many people, especially in this age of sluggish world economy. Personally, the desire to be a government official is beyond reproach, as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 do need an injection of new blood into the civil service sectors. The

公务员考试热的思考讲解

公务员考试热的思考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已成为众多成人考试中最炙手可热的考试, 对于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机关每年所组织的不同级别的各类公务员考试, 无数考生趋之若鹜,其报考人数更是 逐年攀升,其竞争激烈程度已远远超过高考。仅就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名情况而言,已可见一斑。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共有97个部门8662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据人事部统计, 报名期间全国总报考人数已接近100万,比2004年的54万人几乎翻了一番, 最后通过审核的考生接近40万,报考合格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平均为37:1, 其中38个部门职位的报考与计划录用人数之比超过100:1,甚至还有 5个部门职位的报考与计划录用人数之比超过了 1000:1。不仅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盛况空前,地方各级公务员考试 也是异乎寻常的激烈,许多考生考完省一级的考市县一级, 考完市县一级的考乡镇一级,考完一个地方的考其他地方,层层考, 重复考,考不上决不罢休。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 公务员考试热有其内在的必然因素。它是当前社会大背景下的客观反映, 是国家机关公务员选拔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它也是新体制、新形势下社会大众个体理性选择下的集体非理性现象, 折射出当前某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具体来说,形成公务员考试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当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随着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每年都有数百万社会人员迈入就业大军行列, 而且高学历的就业者越来越多,在当前就业机会增长空间有限的前提下, 意的工作满者要找到一份令自己业就,峻严越来越势形业全国就. 越来越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行政机关每年不失时机的拿出大量职位面向公开 招考,使报考公务员无疑成为就业人员的必然选择之一。 (二职业本身具有吸引力。 据调查,当前在年轻人中最受青睐的单位是外企、银行、垄断性大国企、政府机关。相比较而言,公务员职业相对稳定,职业风险较小, 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同时又 具有完备的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保障体系,还有房贴、

公务员考试热原因分析

当前,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热门考试之一,与中考,高考一样决定着一些人的命运。虽然没有中考与高考那样的重要,但对于想从事仕途同坐的普通民众来说,公务员考试给了他们这样一个平台: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自身价值。再次积极层面上,其意义甚至可以与大学扩招相并举。我相信,在历史的发展与检验中,公务员考试必将在促进公务机制改革,招贤纳士实现人生价值,给党与政府补充新鲜多元的血液,减少与放缓官员网络状腐败等方面成为一股积极的推动力量。 然而,在当下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各种体制仍然亟待完善的今天,报考公务员热潮的涌现却应该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反省。究竟是什么原因是的报考公务员的人数连年激增呢?使我们民众的觉悟真的已经随着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也已经跨越式的上升到了“为人民服务”的水平,还是因为社会发展中的利益分配不合理而使得众考生趋之若鹜来争夺这种“百姓父母,人民牛马”的岗位? 也许,如我前例所言打的那些有着正面光明的信仰与追求,希望能够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与服务的,所是因为对现实状况感到不满而渴望通过仕途能够改变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考生尚且有之,想必也只是凤毛麟角。而从每年能源、国税、海关等热门岗位的报考人数的持续井喷与农林、气象等冷衙门的无人问津的对比中,我们就可以发现,更多的考生不是为了奉献服务,而是为了牟取服务。而在此类考生中,其报考原因也不尽相同,分析总结其心态,认为有以下几种:

①认为在当下社会发展迅速,局势急剧变化的今天,做公务员就是端了铁饭碗,收入稳定,福利待遇好,而且前途还很光明。当下社会形势发展与变化迅速,虽然说是机会更多了,就业前景也更为广阔了,但是一场经济危机袭来,不管是百年的通用还是雷曼,不管是富足的冰岛还是希腊,都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而作为全球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企业也受到此危机的重大冲击,不管是本土的企业还是外企,国营的还是个体,都上演了一幕幕的裁员悲剧,但还真是很少听说哪级政府哪个部门有裁员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诸多政府动不动就压缩开支,裁减员工的做法相比,中国的公务员的位置可真算得上是稳定。而在这种朝夕万变的形势之下选择职业:做金领吧,没几个人有那真本事;做白领吧,业务繁忙,工作时间长,一年到头累死了,还没有几次休假,虽然说工资报酬也还算不错,但据说因为工作,很多白领都三十好几了还是单身,搞得现在电视台的相亲节目异常火爆;至于说做灰领或是蓝领,又有几个大学生能看得上瞧得起的?于是乎,思来想去,要是能考上公务员,工作不算忙,压力又不大,每天按时上班下班,工资也稳定。混的好了,不断往上提拔,就算混的不太好了,也能调去有谁更多的岗位。每天一杯茶,一份报纸,一台电脑,几乎就是全部的工作。虽然看似极度无聊,但对于缺乏勇于创新与实践精神却希望不劳而获,喜欢仰人鼻息的中国众多大学毕业生而言是再为享受不过了。 ②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公务员的隐形身份地位很高,具有一般大众所默认的“呼风唤雨”的影响力。一般情况下,“当官的”也备受尊

浅析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目录 浅析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2 1 序论 4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2.1 国内研究现状 4 1.2.2 国外研究现状 5 1.3 研究的主要方向 5 2 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 6 2.1 公益广告解析 6 2.1.1公益广告的概念 6 2.1.2 公益广告的特点 6 2.1.3 公益广告的传播价值 6 2.2 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 6 3 我国公益广告面临的问题——以xx为例7 3.1 xx企业公益广告内容描述及分析7 3.2xx企业公益广告效果(是否与品牌结合、公益成分占比等)7 3.3我国企业公益广告面临问题(通过xx企业的案例,结合abcd案例,可以发现我国公益广告目前普遍有xx问题)7 4 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对策8 4.1完善运行机制8 4.2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8 4.3 提供创造水平8 5 结语8

参考文献9 致谢9 浅析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要 本文在对公益广告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公益广告存在的问题进行 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了我国公益广告资金缺乏、创造水平低下、政府监管不利、法律不到位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此外,本文还对公益广告的发展趋势进 行研究,为公益广告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公益广告企业公益广告问题改进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SAs Abstract Based on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to the problems of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pointed out the lack of funding public service ads, create low levels of adverse government regulation, the law is not in place, etc. probl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strategy. Additionally, this article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researc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SAs direction. 【Key words】Public service ads; Enterprise public service ads ;Problem;Improve

浅析当前中国公务员考试热之现状

浅析当前中国公务员考试热之现状 ◇王 霞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 要】公务员,在众人看来是很风光,很体面的职业。“铁饭碗”和高福利是人们赋予它的代名词。所以导致了最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热。据有关统计表明,近年来甚至到达了几千人竞争一个职位的程度。 【关键词】公务员 公务员法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同时公务员这一职业也是人们争相追逐的一个热门职业,“铁饭碗”和高福利是人们赋予它的代名词,所以导致了最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热。据有关统计表明,以国家和中央公务员录取为例,自中央机关招考实行网上报名以来,合格的报考人数大幅度攀升,由2001年的32904人次上升到2005年的541552人次。其中2003年招考报名人数为121165人,比上年增长95%,2004年招考报名人数达到了360240人,增长了197%: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招考报名人数为541552人,通过资格审查的合格人数达到310645人,均创历史新高,职位供求比例高达1:37.3;2006年的招考,全国总报考人数接近100万人次,除海关职位外,通过审核的考生接近40万,平均录取比率接近1:50,一些热门职位的录取比率甚至超过了1:1000。然而,公务员就真的这么好吗?值得大家追之若鹜吗? 一、公务员的涵义及理解 依照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06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规定,“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它主要包括以下七类人员:中国共产党的各级机关、人大各级机关、各级政府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政协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中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工作人员。参照实施,共青团、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各级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去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实行。 公务员考试,是国家为了吸引人才而采用的统一录用考试,他有一套严格的程序,首先要发布招考公告,然后报名,笔试,面试及心理测评,体检,考核,审批、录用。一旦经过统一考试录用的公务员都必须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负担工资福利,这就都成为公家的人了,公务员应有的各种保险,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都一样不少,这等优厚的待遇自然对于当今的大学生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为何公务员考试如此热 近年来,人们之所以如此热衷于考公务员,之所以挤破头都要往公务员队伍里面扎,这是有原因的。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一个薪资福利地位等都很不错的行业,是值得奋力考取的。 1.公务员工作轻松,薪水高,福利待遇好,灰色收入多;这是一种对于公务员的误解,在大多数人看来,公务员就是稳定、高薪、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且很悠闲的工作。并且,如果干到一定级别,还有一笔不菲的灰色收入可以进账,这岂不是名利双收吗?确实,公务员的工资每月有财政每月按时足额发放,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相对稳定。而其他职业的人却是拿自己的劳动所得,有的时候还得看上级或者老板的脸色,而且工资的发放还不一定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公务员的福利好,除了正常的工资和津贴外,该有的保险一样不差,每年都有的公休假和探亲假什么的,而且退休后每月还可以领一定比例的退休工资。除了住房公积金外,单位好的甚至还有集资房。这些都是其他职业难以媲美的 2.进入公务员行业后,没有特殊原因,是不能被轻易辞退的;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职业相对稳定,不像其他职业人一样,今天做这项工作,明天由于种种原因又改行做其他了,而且公务员的工作环境相对其他职业而言相对的轻松。 3.低迷的就业形势;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找份工作难,找份好工作更难,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都失望了,曾经的美好计划感觉难以实现了。一提到什么是好工作,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说公务员等稳定、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也高的职业。 4.高校毕业生大增;自高校扩招之后,高校毕业生的数据就突飞猛进,《2006中国发展报告》显示,2004年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239.1万人,2005年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306.8万人,到2010年631万,涨幅一倍。试想,这么多的高校毕业生要就业,将面临的是何等的竞争与压力。在这种形势之下,高校毕业生们也希望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最好就是高薪、福利待遇好的,当然,公务员就成为了首一选择。 5.当代大学生意志力和自信心的受挫和降低,对自己缺乏了解,导致不敢选择挑战性和风险性的行业;我个人认为,当今公务员考试如此之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意志降低,干劲不足,刚毕业就想做悠闲的工作,刚走出象牙塔就想稳定,就在想着过相对稳定衣食无忧,老有所养的生活,缺乏长远的计划和信心。另外,他们对自己也不怎么了解,不管自己是否适合这一职业,都随大流,争相备考,这就再一次增加公务员考试的压力和竞争性。 三、对公务员的误解 这些都是人们眼中的公务员,然而,又有谁知道在美丽的光环下有着什么样的影子呢?公务员真的就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好吗?其实不然。现在的公务员再也不是过去那种一壶茶、一张报就能过一天的“神仙”日子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务员行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或许是你不曾了解的。公务员也存在以下实实在在的问题和压力。 1.工作压力大;虽然公务员没有失去工作的压力,但是他们跟其他所有的行业一样,面临晋升等方面的压力。现在的情况是,入职要考试,任职要竞聘,升职要考核,平时还要应付繁重的公务和大堆的工作,不称职的还可能换岗甚至是下岗,在公务员中曾经流传过这样的一句话:不换脑筋就换人。 2.工作时间长;虽然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目前基本上都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和每天八小时工作制,但由于种种原因,公务员常常需要加班加点,主动或被动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况十分普遍,有时甚至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因工作繁重而累倒在工作岗位的先进典型不时可以在媒体上看到。 3.人际关系复杂;公务员所面对的人际关系普遍来说比较复杂,打交道的人既有领导、同事,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有各式各样的办事对象,社会各个阶层都有。因此,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就要求公务员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一定的技艺,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心理压力,烦躁、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也会随之出现。 4.特殊工种的公务员更是承担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比如各种人民警察,公安边防,监狱警察等。他们的工作环境单调紧张,工作的时候要随时保持高度警惕,稍微出点差错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国家和个人损失;他们节假日不能照常休息,甚至加班加点,春节等团圆的节日也不能和家人团聚,这些都是很多人未曾了解的。 以上便是众多公务员在工作中的不利因素,这是局外人无法体会和理解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以点带面,看到单位好的公务员,就认为所有的公务员都是那样。然而公务员的工种和岗位多种多样,职务和职位千差万别,工作性质和工作方式也各有不同。如果你进入到比较特殊的公务员行业,或许你就不会认为公务员是“肥差”了。正是因为人们对公务员的误解和对自己不正当的评估,对于公务员考试随大流,争相追逐,才造成公务员考试一年比一年热.然而,有些考进公务员队伍的人他们虽然不适应现在的工作,但也不愿意退出,或者说不敢退出去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的工作,这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6(1). [2]杨晓安.公务员考试热现象研究(J).武汉:现代商贸工业.2009(11). [3]郎成爽.赵芸霄.公务员报考热的制度分析(J).云南:法制与社会.2007(11). 205 人力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