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一、电工技术基础1. 电路基础- 电路定义:电流的路径,由电源、导线、负载和开关组成。

- 欧姆定律:电压(V)、电流(I)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V = I * R。

- 基本电路类型: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合电路。

2. 电源- 直流电源(DC):电压和电流方向恒定的电源。

- 交流电源(AC):电压和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源。

- 电池、发电机、变压器等都是常见的电源设备。

3. 导线与连接- 导线材料:铜、铝等,具有低电阻率。

- 导线规格:根据负载电流选择合适截面积的导线。

- 连接方式:焊接、压接、螺栓连接等。

4. 负载- 电阻性负载:如电热器、电阻器。

- 电容性负载:如电容器。

- 感性负载:如电动机、变压器。

5. 开关与控制- 开关类型:单刀单掷、单刀双掷、三刀双掷等。

- 控制元件:继电器、接触器、定时器等。

二、电子技术基础1. 电子元件- 被动元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

- 主动元件: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

- 半导体材料:硅、锗等。

2. 数字电子基础- 数字信号:二进制信号,0和1表示低电平和高电平。

- 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 触发器: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等。

3. 模拟电子基础- 放大器:运算放大器、音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

- 振荡器:正弦波振荡器、方波振荡器。

- 滤波器: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

4. 电子测量与测试- 测量仪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

- 测试方法: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

5. 电子电路设计- 电路原理图设计:使用绘图软件绘制电路图。

- PCB布局:电路板设计,包括元件布局和走线。

- 电路仿真:使用软件模拟电路工作情况。

三、安全与维护1. 电工安全- 遵守电气安全规范。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

2. 电子设备维护- 清洁电路板和元件。

- 定期更换老化元件。

- 存储环境要求:防潮、防尘、防静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复习提纲一、单项选择题(四选一)1、一个理想独立电压源的基本特性是: 答( A)A .其两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无关;流过的电流可为任意值,由外电路即可确定B .其两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有关;流过的电流不为任何值,由电压源即可确定C. 其两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无关;电流必定由电压源正极流出,可为任意值D. 其两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有关;电流未必由电压源正极流出,可为任意值2、电路如图所示, 支路电流IAB 与支路电压UAB分别应为: 答(C)A. 05. A与15. VB. 0 A与1 VC. 0 A与-1 VD. 1 A与0 V(第2题)(第3题)3、图示电路中,a点对地的电压Ua应为: 答( D )A. -49 VB. -47 VC. -54VD. -51 V4、图示二端电路中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电阻RA. 对端口电压有影响B. 对端口电流有影响C. 对US支路的电流有影响 D. 对端口电压与端口电流均有影响答( C )5、图(a)电路中,USV=20,R1900=Ω,R21100=Ω,稳压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b),则其工作点应是:答(C)A. u=-10V,i=0mAB. u=-10V,i=-10mAC. u=-10V,i=-5mAD. u=0V,i=10mAU()a()b/V(第4题)(第5题)6、电路如图所示, 若电压源的电压US>0, 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答( C )A. 仅电阻吸收功率,电压源供出功率B. 仅电阻吸收功率,电流源供出功率C. 电阻与电流源均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D. 电阻与电压源均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16S(第6题)(第7题)7、图示电路的等效电导G为: 答( B )A.16S B. 6 S C. 27 S D.127S8、图示电路中,负载电阻LR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 答( B)Ω=6.A R∞=R.BΩ=2.C RΩ=3.D R5Ω=2LRΩ3U(第8题)(第9题)9、图示电路中,开关在t=0时闭合,已知闭合前电容电压UC=2 V,则在t=+0时,电压u及其导数d ut d之值分别为: 答( B)A. 2 V ,0B. 2 V ,-4V sC. 0,14V sD. 0,-12Vs10、今有10μF 的电容元件,充电到100 V 后从电路中断开,经10 s 后电压下降 到 V ,则该电容元件的绝缘电阻为: 答( B ) A. 100k Ω B. 1M Ω C. 10M Ω D. 20M Ω 11、图示电路为一个用理想二极管D 1、D 2和电阻器R 组成 的电路,求图中标注出的电压U 数值和流过电阻R 的电 流I 的数值: ( D ) A 、 U =+5V I = B 、 U =+2V I = C 、 U =+7V I = D 、 U =+5V I =1mA12、用NPN 型管构成的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输出波形上负周出现平顶,则失真类型和消除方法是:( C )A 、 截止失真,应使R b 减小;B 、 截止失真,应使R b 增大;C 、 饱和失真,应使R b 增大;D 、 饱和失真,应使R b 减小。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复习提纲资料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复习提纲资料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复习提纲一、单项选择题(四选一)1、一个理想独立电压源的基本特性是:答( A)A .其两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无关;流过的电流可为任意值,由外电路即可确定B .其两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有关;流过的电流不为任何值,由电压源即可确定C. 其两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无关;电流必定由电压源正极流出,可为任意值D. 其两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有关;电流未必由电压源正极流出,可为任意值2、电路如图所示, 支路电流IAB 与支路电压UAB分别应为: 答(C)A. 05. A与15. VB. 0 A与1 VC. 0 A与-1 VD.1 A与0 V(第2题)(第3题)3、图示电路中,a点对地的电压Ua应为:答( D)A. -49 VB. -47 VC. -54VD. -51V4、图示二端电路中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电阻RA. 对端口电压有影响B. 对端口电流有影响C. 对US支路的电流有影响 D. 对端口电压与端口电流均有影响答( C)5、图(a)电路中,USV=20,R1900=Ω,R21100=Ω,稳压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b),则其工作点应是:答(C)A. u=-10V,i=0mAB. u=-10V,i=-10mAC. u=-10V,i=-5mAD. u=0V,i=10mAU()a()b/V(第4题)(第5题)6、电路如图所示, 若电压源的电压U S >0, 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答( C ) A. 仅电阻吸收功率,电压源供出功率 B. 仅电阻吸收功率,电流源供出功率C. 电阻与电流源均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D. 电阻与电压源均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16S(第6题) (第7题)7、图示电路的等效电导G 为:答( B )A. 16 S B. 6 S C. 27 S D. 127S8、图示电路中,负载电阻L R 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答( B )Ω=6.A R ∞=R .B Ω=2.C R Ω=3.D R5Ω=2L R Ω3U(第8题)(第9题)9、图示电路中,开关在t=0时闭合,已知闭合前电容电压UC=2V,则在t=+0时,电压u与其导数d ut d之值分别为: 答( B)A. 2 V,0B. 2 V,-4Vs C. 0,14VsD. 0,-12Vs10、今有10μF的电容元件,充电到100 V后从电路中断开,经10 s后电压下降到36.8 V,则该电容元件的绝缘电阻为:答(B)A. 100kΩB. 1MΩC. 10MΩD. 20MΩ11、图示电路为一个用理想二极管D1、D2和电阻器R组成的电路,求图中标注出的电压U数值和流过电阻R的电流I的数值:( D )A、U=+5V I=0.5B、U=+2V I=0.7C、U=+7V I=1.2D、U=+5V I=112、用型管构成的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输出波形上负周出现平顶,则失真类型和消除方法是:( C)A、截止失真,应使减小;B、截止失真,应使增大;C、饱和失真,应使增大;D、饱和失真,应使减小。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重点内容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重点内容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重点内容电工电子技术基础重点内容一、电路基础理论1.电路的概念与基本定律1) 理解电路模型及抱负电路元件伏安特性, 抱负电路元件分有无源〔R L C〕和有源(电压源电流源)两大类。

2) 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3) 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4) 理解基尔霍夫定律。

2.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深刻理解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并能娴熟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

1) 理解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掌控电阻和电源的'等效变换。

2) 掌控支路电流法。

3) 掌控结点电压法,能娴熟应用弥尔曼定理。

4) 掌控并能娴熟应用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1.基本知识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极数、转差率;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铭牌数据和选择。

第三部分电子技术一、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的的基础知识; PN结的形成及其特性;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及主要应用非常二极管;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二、半导体三极管与基本放大电路三极管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分析―估算法和图解法;静态工作点的稳定和典型偏置电路的分析;三、集成运算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的基本知识;抱负运算放大器的两个重要结论;集成运放中的反馈;四、门电路与时序电路基本门电路〔与门、或门和非门〕;常用门电路;规律代数及其化简;五、触发器与时序电路 R-S、JK、D触发器的符号和规律功能;集成计数器功能、分类及运用方法。

时序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区分组合规律电路的输出仅与输入的状态有关。

时序规律电路的特点是:输出不仅取决于当时输入的状态还与电路原来的状态有关描述时序规律电路功能的两个重要方程式。

04108-电工电子技术

04108-电工电子技术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提纲1.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K Ω、2.5W ”,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

2.题图示电路中,可等效为( )。

3.题图示电路中,当1R 增加时,电压2U 将( )。

4.题图示电路中,A 点电位为( )5.有一个线性电阻,测得它的端电压是6V ,通过它的电流是2A ,如果将它的电压变为24V ,则通过它的电流是( )。

6.电阻值为Ω6的电阻与感抗为Ω8的电感串联,接在电压t u ωsin 210=V 的交流电源上,其电流的大小为( )。

7.为了提高感性负载电路的功率因数,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

8.三相对称负载中,各相均为RLC 串联电路,且Ω=8R ,Ω==6C L X X ,将其作三角形连接,当相电流有效值为1=I A 时,该三相负载的无功功率Q 为( )。

9.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特点是具有( )。

10.题图所示电路,电阻R E 引入的反馈为( )。

11.测得放大电路中三极管各电极对地电位为V E =2.1V ,V B =2.8V ,V C =4.4V 。

指出此三极管处在( )。

12.交流电磁铁线圈通电时,衔铁吸合后较吸合前的线圈电流将( )。

13.稳压管是特殊的二极管,它一般工作在( )状态。

14.两级共射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若将第二级换成射极输出器,则第一级的电压放大倍数将( )。

15.在电动机继电接触控制中,热断电器的功能是( )。

16.下列函数与C+=逻辑式相等的是( )。

AF+BAABCBC17.电磁式仪表中与测量机构转动力矩相平衡的阻转矩由()。

18.在P型和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分别是( )。

19.要使基本RS触发器的输出为1状态,则R和S应为( )。

20.题图所示电路,则该电路具有()触发器的功能。

21.一个电源与负载相连,若负载电阻远远大于电源的内阻,这个电源可近似地看作理想______________源。

22.题所示电路中A点的电位为。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提纲精编WORD版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提纲精编WORD版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提纲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电工电子技术《复习提纲》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最基础的逻辑门电路有与门、或门和非门电路。

2、一个纯电容接在直流电源上,其容抗XC= 无穷大,电路稳定后相当于断开状态。

3、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我们规定正电荷定向运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4、一个完整的电路,一般应由电源、负载、中间环节(导线、开关等)三部分组成。

5、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是关于回路电压的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U=0 。

6、125μA= 125×10-6 A; 5MΩ= 5×106Ω。

7、各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56)10=( 111000 )2(11001)2=( 25 )10( 37 )10 =(100101)2( 15 )10=(1111)28、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工厂的一般动力电源电压标准为380V ;生活照明电源电压的标准一般为220V ;一般情况下规定36V 伏以下的电压为安全电压。

9、电压源是一种能产生电压的电源装置;电流源是一种能产生电流的电源装置。

10、电源和负载的本质区别是:电源把非电能转换为电能,负载把电能转换为非电能。

11、电源电动势的方向规定是由低电位端指向高电位端,即电位升高的方向。

12、电路有三种状态,分别是:通路状态、短路状态、开路状态。

13、三相四线制系统是指由三根相线和一根中性线组成的供电系统。

14倍,线电压的相位超前相应相电压的π/6。

15、晶体管的三个电极分别称为E:发射极,B:基极,C:集电极。

16、基本放大电路的核心元件是三极管,其作用是放大电流。

17、电力系统由发电厂、电力网、用户三分组成。

18、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时,两表笔应串联接到被测电路中;测量直流电压时,两表笔应并联接到被测电路中。

电工电子学习提纲

电工电子学习提纲

电工电子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直流电路(一)电路的组成、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基本概念、负载。

(二)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三)电路的状态、额定值。

(四)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KCL、KVL)。

(五)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六)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七)电路的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

(八)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常数。

第二章正弦交流电路(一)正弦交流电振幅(最大值)、周期、频率、相位和相位差。

有效值。

(二)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相量运算,相量图。

(三)R、L、C单参数电路,感抗和容抗。

(四)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RLC串联电路,复阻抗,并联电路,交流电流的功率,功率因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五)串联谐振、并联谐振的特征。

(六)非正弦交流电路的概念。

三相交流电路(一)三相电源。

三相交流发电机模型。

绕组的星形接法,三相四线制,线电压和相电压。

(二)三相负载的联接方法:星形接法及三角形接法,中线的作用。

电压、电流的相值及线值及其在对称三相电路中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三相功率。

第三章磁路与变压器)(一)磁性材料、磁路概念、交流磁路。

铁芯线圈(二)变压器的构造、工作原理,三相变压器的概念。

铭牌、*自耦变压器。

第四章电动机(一)电动机的分类及特点。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和转动原理。

旋转磁场。

转差率。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特性和机械特性。

(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铭牌数据。

鼠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反转、能耗制动和反接制动。

*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特点。

*(四)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原理、起动和特点。

第五章异步电动机的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一)低压开关和熔断器、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中间继电器。

(二)异步电动机的点动、直接起动,正、反转控制,次序控制。

行程开关和行程控制、时间继电器与时间控制。

电路中的短路、过载及欠压保护。

第七章安全用电触电方式和安全用电。

接地保护和接零保护。

(完整版)电工电子技术复习提纲

(完整版)电工电子技术复习提纲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提纲》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最基础的逻辑门电路有与门、或门和非门电路。

2、一个纯电容接在直流电源上,其容抗X C =无穷大,电路稳定后相当于断开状态。

3、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我们规定正电定向运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4、一个完整的电路,一般应由电源、负载、中间环节(导线、开关等)三部分组成。

5、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是关于回路电压的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刀U=0 。

-6 6& 125 口A= 125 X 10 A ; 5M Q = 5X 10 Q。

7、各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56) 10= ( 111000 ) 2 ( 11001) 2= ( 25 ) 10(37 ) 10 = (100101) 2 ( 15 ) 10= (1111) 28、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工厂的一般动力电源电压标准为380V ;生活照明电源电压的标准一般为220V ;一般情况下规定36V 伏以下的电压为安全电压。

9、电压源是一种能产生电压的电源装置;电流源是一种能产生电流的电源装置。

10、电源和负载的本质区别是:电源把非电能转换为电能,负载把电能转换为非电能11、电源电动势的方向规定是由低电位端指向高电位端,即电位升高的方向。

12、电路有三种状态,分别是:通路状态、短路状态、开路状态。

13、三相四线制系统是指由三根相线和一根中性线组成的供电系统。

14、对称三相电源的线电压是相电压的倍,线电压的相位超前相应相电压的n /6。

15、晶体管的三个电极分别称为E:发射极,B: 基极,C: 集电极。

16、基本放大电路的核心元件是三极管,其作用是放大电流。

17、电力系统由发电厂、电力网、用户三分组成。

18、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时,两表笔应串联接到被测电路中;测量直流电压时,两表笔应并联接到被测电路中。

19、某三极管I B=20U A 寸,lc=1mA I B=40U A寸,lc=2mA,则B = 50 。

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点教学提纲

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点教学提纲

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点《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复习知识要点第一章: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复习要点基本概念:电路的组成和作用;理解和掌握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电功率和电能的物理意义;理解电压和电动势、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的伏-安特性,以及电压源(包括恒压源)、电流源(包括恒流源)的外特性;理解电路(电源)的三种工作状态和特点;理解电器设备(元件)额定值的概念和三种工作状态;理解电位的概念,理解电位与电压的关系。

基本定律和定理: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和欧姆定理及其应用,特别强调Σ I=0和Σ U=0时两套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欧姆定理中正负号的意义。

分析依据和方法:理解电阻的串、并联,掌握混联电阻电路等效电阻的求解方法,以及分流、分压公式的熟练应用;掌握电路中电路元件的负载、电源的判断方法,掌握电路的功率平衡分析;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和电源等效变换等方法分析、计算电路;掌握电路中各点的电位的计算。

基本公式:欧姆定理和全欧姆定理Rr E I R U I +==0, 电阻的串、并联等效电阻212121,R R R R R R R R +=+=并串 KCL 、KVL 定律0)(,0)(=∑=∑u U i I分流、分压公式U R R R U U R R R U I R R R I I R R R I 2122211*********,;,+=+=+=+=一段电路的电功率b a ab I U P ⨯=电阻上的电功率R U R I I U P 22=⨯=⨯= 电能t P W ⨯=难点:一段电路电压的计算和负载开路(空载)电压计算,注意两者的区别。

常用填空题类型:1.电路的基本组成有电源、负载、中间环节三个部分。

2.20Ω的电阻与80Ω电阻相串联时的等效电阻为 100 Ω,相并联时的等效电阻为 16 Ω。

3.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的 电压 源来表示。

电子电工技术复习提纲

电子电工技术复习提纲

1、PN结:电子、空穴、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PN结的单向导电性:正向偏置、反向偏置2、二极管的基本电特性伏安特性曲线:死区、正向导通区;反向截止区、反向击穿区3、二极管的应用:习题7、84、三极管NPN型基本偏置:放大电路中的偏置要求:射正集反5、三极管基本作用:放大、开关2种作用6、三极管状态的判断:P28例题1-2、例题1-37、习题9、11、12第二章1、基本放大电路:直流静态分析P39例题2-1交流动态分析P40例题2-32、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P473、反馈电路的分类:正反馈---振荡器;负反馈----放大电路4、反馈电路框图:各个量的关系P48;开环、闭环的概念、开环、闭环增益表达式、反馈深度5、反馈类型的判断:习题15、166、集成运放的组成框图:P607、理想集成运放的两大特点:虚短、虚断8、集成运放的应用:基本运算同相比例、反向比例、求和、差分运算9、低频功率放大器:甲、乙、甲乙类10、乙类互补推免功率放大电路:最大效率:78.5%11、习题5、7、10、11、12、14、17第三章1、不同数制之间的互相转换2、8421BCD码与二进制、十进制数的互换3、与、或、非基本逻辑功能4、与非、或非、异或、同或基本逻辑功能5、基本定律公式:P966、反演函数、对偶函数的求解规则7、最小项:什么是最小项?最小项的特点、性质8、卡诺图化简函数9、习题1、2、3、4、5、6、8、10(特别是含有无关项的化简)1、TTL 门电路中的输入负载特性:i R <0.7Ω时,输入电平相当于低电平;i R >1.4Ω时,输入电平相当于高电平。

2、OC 门的逻辑功能以及应用。

3、三态门的逻辑功能以及应用,输出三种状态:1、0、高阻态。

4、TTL 门电路的使用注意点:教材P120—P1215、组合罗电路的分析:例题4-26、译码器及应用:例题4-47、数据选择器及应用:例题4-68、习题2、3、4、5、6、7、9、10(a )、15(1)、16、19第五章1、基本RS 触发器(锁存器): 特征方程:n n Q R S Q +=+1, 约束方程:1=+R S (与非门构成)、0=SR (或非门构成)特征真值表:功能:保持、置0、置1、禁止状态电路符号:2、钟控RS 触发器:n n Q R S Q +=+1)1(=cp约束方程:0=SR电路符号:功能:特征真值表:3、钟控D 锁存器:特征方程:)1(1==+cp D Q n电路符号:功能:置0、置1。

电工与电子技术学习知识重点

电工与电子技术学习知识重点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复习知识要点第一章:直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复习要点基本概念:电路的组成和作用;理解和掌握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电功率和电能的物理意义;理解电压和电动势、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的伏-安特性,以及电压源(包括恒压源)、电流源(包括恒流源)的外特性;理解电路(电源)的三种工作状态和特点;理解电器设备(元件)额定值的概念和三种工作状态;理解电位的概念,理解电位与电压的关系。

基本定律和定理: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和欧姆定理及其应用,特别强调Σ I=0和Σ U=0时两套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欧姆定理中正负号的意义。

分析依据和方法:理解电阻的串、并联,掌握混联电阻电路等效电阻的求解方法,以及分流、分压公式的熟练应用;掌握电路中电路元件的负载、电源的判断方法,掌握电路的功率平衡分析;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和电源等效变换等方法分析、计算电路;掌握电路中各点的电位的计算。

基本公式:欧姆定理和全欧姆定理Rr E I R U I +==0, 电阻的串、并联等效电阻212121,R R R R R R R R +=+=并串 KCL 、KVL 定律0)(,0)(=∑=∑u U i I分流、分压公式U R R R U U R R R U I R R R I I R R R I 2122211*********,;,+=+=+=+= 一段电路的电功率b a ab I U P ⨯=电阻上的电功率R U R I I U P 22=⨯=⨯= 电能t P W ⨯=难点:一段电路电压的计算和负载开路(空载)电压计算,注意两者的区别。

常用填空题类型:1.电路的基本组成有电源、负载、中间环节三个部分。

2.20Ω的电阻与80Ω电阻相串联时的等效电阻为 100 Ω,相并联时的等效电阻 为 16 Ω。

3.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的 电压 源来表示。

电工电子技术技术复习提纲.doc

电工电子技术技术复习提纲.doc

试: 1、 求电流/;2、 电阻&所消耗的功率。

(1) 用电源互换法(2) 用戴维南定理(3) 用叠加原理二. 正弦稳态电路1、 掌握正弦量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及相量表示法。

2、 掌握R 、L 、C 元件的电流电压相量关系及其阻抗的计算。

3、 掌握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计算和画相量图的方法。

4、 掌握交流电路功率的概念(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素等),提高功 率因数的方法。

5、了解电路性质的分析和串联谐振的概念例 在图示正弦稳态电路中,已知:M=141.4sinl007UV,厶_| >2 V2 sin(100M ・36・87°)A 。

R 试求:1、写出j 和j 的相量表达式;2、电路的功率因数COMP ;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上)复习提纲一、 直流电路1、 了解负载、电源的有关概念及功率的计算。

2、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支路电流法。

3、 掌握电流源与电压源的等效变换。

4、 掌握叠加原理。

5、 掌握戴维南定理和最大功率的传输。

例求备条支路电流例 已知:&=6V, Z S =4A, /?=6Q, /?2=4Q 31 A5 Av £ = —^ = 95.54/71/7U 100R 10= 10A 10 314 = 0.0318H 1 _ 1 一 10x314 = 31&5pF 3、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4>电路参数/?和L ;解:1、17 = 1OOZO°V / = 22-36.87° A2、^ = 0°-(-36.87°)= 36.87°cos q> = cos 36.87" = 0.83. P = UI cos(p = 100 x 2x0.8 = 160WQ=UI sin 0 = 100 x 2 x sin 36.87° = 120Varp n 12Q Y in4、/? = —= 40/2 X[=刍=——=30/2 L = — =——=95.54mH I 2 L I 2 4 G) 314或 z = 2 = 1°°Z° -= 50236.87° =40 + J30/2I 2Z-36.87°例 在图示电路中,已知/? = X, =X c = 10/2, w = 100V2 5m314rV o (1)求此时电路电流有效值人(2)若电源电压有效值不变,但频率户500Hz,求电路的功率P,此时电路呈 何性质?解:⑴谐振时:X L =X C Z=R(2) f = 500Hz 时X L = (J^L J—:2^x500x0.0318 = 10011 CO L 一 1 _JO 2龙 x 500x318.5x10" XJXcU L )U C ,电路呈感性 U _______ 100』R2 +(X 「X (YJ1O2+(IOO _I )2p = /2/? = 10W /? = 40/2CD三、三相交流电路1、掌握在星接和角接对称负载电路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及功率的计算。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提纲资料整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提纲资料整理

180
,称这两个正
弦当量反相,波形如图2-5b所示。
例2-3

i1
10
sin(
314
t
π )A 4
i2
8 sin(
314
t
π )A 4
i1
i2
π 4
(
π) 4
π 2
i1 比 i2 超前 90,或 i2 滞后 i1 90 。
图2-6
三、有效值
把一个交流电i与直流电I 分别通过两个相同的电阻,如 果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则这个直流电I 的数值就 叫做交流电i 的有效值。
t 2s
u 311sin(100π 2 π)V 311sin π V 311 2 220V
4
4
2
二、相位差
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之差,称为相位差,用 表
示。例如
u U m sin( t u ) i I m sin( t i )
则两个正弦量的相位差为:
(t u ) (t i ) u i
第二章 正弦交流电路
第一节 正弦量及其相量表示法 第二节 纯电阻电路 第三节 纯电感电路 第四节 纯电容电路 第五节 简单交流电路 第六节 对称三相交流电路
返回主目录
第一节 正弦量及其相量表示法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由于电流或电压的大小和方向 都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发生变化,因此,在所标参考方 向下的值也在正负交替。图2-1a所示电路,交流电路 的参考方向已经标出,其电流波形如图2-1b所示。
Im 10 A
f 314 Hz 50Hz
2π 2π
T

2π 314s来自1 50s0.02s
314rad/s
i 120

《电子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电子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电子技术基础》复习提纲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其他高级课程的基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的复习提纲,帮助大家系统地复习这门课程。

一、放大器基础知识1.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放大器的工作原理3.放大器的特性参数及定义4.放大器的增益和功率的计算5.放大器的频率响应6.放大器的电压与电流放大倍数二、放大器的基础电路1.单级放大器的基本电路2.双级放大器的基本电路3.电压放大器与电流放大器4.共射放大器、共集放大器和共基放大器5.三极管放大器的工作特性和基本电路三、运算放大器1.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2.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及其补偿方法3.运算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特性4.运算放大器的反馈电路基础知识5.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性与模型四、振荡电路1.振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L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其频率稳定性3.R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其频率稳定性4.利用晶体谐振现象的谐振器5.压控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领域五、滤波电路1.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一阶滤波器和二阶滤波器的工作原理3.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4.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的设计与应用5.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的比较六、功率放大电路1.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A类功率放大器、B类功率放大器、AB类功率放大器和C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3.功率放大电路的效率与失真4.功率放大电路的反馈设计与应用七、综合应用电路1.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2.信号检测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3.比较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4.电压参考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5.音频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设计以上就是《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的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问题解答。

此外,还可以通过做题、实验等方式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对电子技术基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电子技术基础复习提纲总结

电子技术基础复习提纲总结

1、半导体二极管又叫(晶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

2、二极管P区引出电极为正极(阳极),N区引出电极为负极(阴极)。

3、二极管最主要的特性是(单向导电性)。

4、二极管按材料分类,可分为(硅二极管)(锗二极管)。

5、二极管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变容二极管)6、二极管按外壳封装材料分类可分为(玻璃封装)(塑料封装)(金属封装)。

7、二极管的伏安特性,通常使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二极管的电流之间的关系曲线,即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8,、二极管的三个工作区:(截止区)(死区)(导通区)。

9、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硅管为0.5V,锗管为0.2V。

10、二极管两端的导通电压称之为(导通管压降),硅管为0.7V,锗管为0.3V。

11、当反向电压小于某值时,反向电流很小,并且几乎不随着反向电压而变化。

通常情况下,硅管的反向电流在几十微安,锗管的反向电流几百微安,反向电流越小,二极管的热稳定性越好,质量越高。

12、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最大整流电流)(最大反向工作电压)(反向电流)。

13、物质按导电能力强弱不同可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三类,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硅和锗是主要的半导体材料。

14、半导体的特性主要有光敏特性、热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15、掺杂半导体有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两种,把一块P型半导体和一块N型半导体按特殊的加工工艺结合在一起,在其交界处就会形成一个特殊薄层,这个薄层称为PN结。

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加正向电压导通,加反向电压截止。

16、二极管由一个PN结构成,二极管也具有单向导电性。

二极管加正向电压且大于死区电压时,二极管导通,二极管加反向电压且小于反向击穿电压时,二极管截止。

若反向电压过高,PN结会被击穿,若不采取限流措施,会损坏二极管。

17、二极管的特性可用伏安特性曲线来描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分为正向和反向特性。

电工基础复习提纲

电工基础复习提纲

第一章 简单直流电路的基础知识【本章逻辑结构】【本章重点内容】1、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

2、基本定律。

3、电路中的各点电位的计算。

4、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及计算。

【本章内容提要】一、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电路的作用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

二、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1. 电路为闭合通路。

2. 电路两端存在电压,电源的作用是为电路提供持续的电压。

三、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即:I =tq四、电阻:表示元件对电流呈现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和它的长度成正比,而和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即:R =ρsl 式中,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称为电阻率。

此外,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

五、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反映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其规律为:电路分类串联电路混联电路并联电路I=RU 六、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转换电能的计算: W=UIt 电功率的计算: P=UI 电热的计算: Q=I 2Rt七、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内的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的总电阻成反比,即:I=rR E式中E 代表电源电动势、R 代表外电路电阻、r 代表外电源内电阻。

电路参数的变化将使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分配关系以及功率消耗等发生改变。

八、电源的外特性:在闭合电路中,电源端电压随负载电流变化的规律,即U=E-Ir九、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之和。

十、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是: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的倒数之和。

十一、电阻测量:可采用欧姆表,伏安法和惠斯通电桥,要注意它们的测量方法和适用条件。

十二、电位: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与零电位之间的电压(电位差)。

《电工电子应用技术》复习提纲

《电工电子应用技术》复习提纲

《电工电子应用技术》复习提纲电工电子应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程,在电气工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复习提纲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有序地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以提高复习效率和复习质量。

以下是《电工电子应用技术》复习的提纲:一、基本电路理论与方法1.电路基本元件的特性和参数2.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3.交流电路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4.电源电路的特点和设计方法5.复杂电路的简化与分解6.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二、电能与动力电子技术1.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三相交流电机的特点和应用3.电机的启动、制动和调速方法4.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基本原理和应用5.动力电子器件和电路的原理和特性6.频率变换技术和电力电子调制技术三、电子设备与自动控制技术1.半导体器件的原理、特性和应用2.放大电路和功率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应用3.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原理和应用4.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5.自动控制器的原理和特性6.存储器和微处理器的原理和应用四、电工电子实验技术1.基本仪器的使用和电路测量技术2.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技术3.实验室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4.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实验设计和实施5.电能与动力电子技术实验的设计和实施6.电子设备与自动控制技术实验的设计和实施五、电工电子工程应用1.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结构2.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和调度方法3.电力系统的保护与控制技术4.电力系统质量与电能管理5.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6.电气设备的检修与维护技术六、电工电子安全与管理1.电工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措施2.电气设备的绝缘和接地保护措施3.电力系统的防雷和减缓电弧危害的措施4.电气设备的运行和管理规范5.电工设备事故调查和事故预防措施6.电气设备和工程工程规范及标准以上是《电工电子应用技术》复习的基本提纲,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和重点,适当调整和划分各章节的重点内容。

同时,还需要配合教材、课堂笔记和参考书籍进行深入学习和巩固。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提纲及复习题资料(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复习提纲及复习题资料(答案)

一、复习提纲(一)《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1.安全用电常识1)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基本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2)保护接地保护接零:保护接地的原理:保护接零的方法及其应用。

3)触电急救:触电现场的处理方法、急救方法。

2.直流电路1)电路的组成与电路模型:电路模型、电路图及识读电路图;电路的三种状态。

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测量:电压、电流、电功率、电能、电动势、电位、额定电流、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参考方向的含义和作用;选择电工仪表进行电流、电压的测量。

3)电阻:电阻器及其参数;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超导现象;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阻;用万用表、兆欧表和单臂电桥测量对应电阻。

4)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和全电路欧姆定律;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和功率及计算。

5)基尔霍夫定律:支路、节点、回路和网孔的概念;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应用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列写简单电路(两网孔)方程求解电路。

3.电容和电感1)电容:电容的概念及电容器充、放电规律;常用电容器的种类、外形和参数;判断电容器的好坏。

2)电感:电感的概念;影响电感器电感量的因素;电感器的外形和参数,判断电感器的好坏。

4.单相正弦交流电路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正弦量解析式、波形图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应关系;有效值、最大值和平均值的概念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频率、角频率和周期的关系;相位、初相位和相位差的概念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正弦量与旋转矢量:正弦量的旋转矢量表示法。

3)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电阻、电感、电容三类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及其相位关系;感抗、容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有关简单的分析计算。

4)电阻、电容、电感的串联电路:RL、RC、RLC串联电路中阻抗的概念,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应用,用示波器观察交流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相位差;荧光灯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及简单的故障。

5)电能的测量与节能: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含义,计算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功率三角形和电路功率因数的含义;单相感应式电能表的使用,新型电能计量仪表;使用仪表测量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4 题) (第 5 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复习提纲: 答(A ) ;流过的电流可为任意值,由外电路即可确定 ;流过的电流不为任何值,由电压源即可确定 ;电流必定由电压源正极流出 ,可为任意值;电流未必由电压源正极流出 ,可为任意值A. -49 V 4、图示二端电路中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电阻A. 对端口电压有影响B. 对端口电流有影响5、图(a )电路中, U s 20V ,R i 900 ),则其工作点应是:A. u 10 V , i 0 mA B C.u10 V , i5 mAD答(C )R 2 1100 ,稳压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 b答(C )u 10 V , i 10 mA u 0 V , i 10 mAC.对U S 支路的电流有影响D.对端口电压与端口电流均有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四选一)1、一个理想独立电压源的基本特性是A •其两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无关B •其两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有关 C. 其两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无关D. 其两端电压与流过的电流有关2、 电路如图所示,支路电流I AB 与支路电压U AB 分别应为:答(C )C. -54V B. -47 VD. -51 V6、电路如图所示,若电压源的电压U s 0,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答( C ) A. 仅电阻吸收功率,电压源供出功率 B. 仅电阻吸收功率,电流源供出功率 C. 电阻与电流源均吸收功率 D. 电阻与电压源均吸收功率电压u及其导数詈之值分别为A. 100kB. 1MC. 10 M11、图示电路为一个用理想二极管 D 1、D 2和电阻器R 组成 的电路,求图中标注出的电压 U 数值和流过电阻 R 的电12、用NPN 型管构成的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输出波形上负周出现平顶,则失真类型和 消除方法是:( C )电压源供出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7、①U s □1 ——1AG 一 9S ------ 1_F1S □16S 9S16S(第 6题) 图示电路的等效电导1A. SB.C. 27 S(第 7题)答(1图示电路中,负载电阻 R L 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9、 B. R C. R―1__1--------R [ U图示电路中,开关在t 0时闭合,已知闭合前电容电压 D.U C*丄 2F ----------- 41 -H 4i、1 \ 4 (U C 2 V ,则在t 0时, A. 2 V ,0B. 2 V ,-4 ^SC. 0,寸 %D. 0,10、今有10卩F 的电容元件,充电到 100 V 后从电路中断开,经10 s 后电压下降到36.8 V ,则该电容元件的绝缘电阻为 答(B ) 流1的数值:(D)A 、 U = + 5V I = 0.5mAB 、 U = + 2V I = 0.7mAC 、 U = + 7V I = 1.2mAD 、 U = + 5V I = 1mA5 VR L 2(第 8题) u(第 9题) D. 20 MA、截止失真,应使R b减小;B、截止失真,应使R b增大;C、饱和失真,应使R b增大;D、饱和失真,应使R b减小。

13、电路如图所示,若电压源的电压U sA. 仅电阻吸收功率,电压源供出功率B. 仅电阻吸收功率,电流源供出功率C. 电阻与电流源均吸收功率,电压源供出功率D. 电阻与电压源均吸收功率,电流源供出功率a I电阻)Us网络U(b0 I sc 0 R o--------- ----------- bb(第14题)14、图a所示电路中,当U s U i和U 0时,I 5 A ;当U sI 0.5A。

其诺顿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其中I sc和R o为:A. 5A,2B. 5A,0.5C. 5A,2D.2 V11 打1 0和U 1 V时,(C)2.5 A、5b(第15题)15、图示电路中,a、b两点间的电压U ab应为:A. 2.5 VB. 5 VC. 1.5 VD. 3.5 V16、电路如图所示,其中d点对地的电压U d应为:A. 10 VB. 30VC. 20 V D .-2 0V1A a18、图示电路I S 为独立电流源,若外电路不变,仅电阻R 变化时,将会引起:(D )A 、 -100 VB 、 100VC 、 300VD 、 -300V21、三极管要安全工作应满足的条件是:A 、 i c <1 CM 即可B 、 PC <P CM 即可 C 、 U CE <V (BR )CEO 即可(第16题)17、图示电路中,电流I 为: A. 3 A B. 0 A C. 6 A D. 12 AA 端电压U 的变化B 输出电流I 的变化C 电阻R 支路电流的变化D 上述三者同时变化19、一段含源支路及其 u i 特性如图所示R 2、R 3,则可看出: (A )图中三条直线对应于电阻R 的三个不同数值AR 1 0, 且R 1R 2 R3B R 1 0, 且R 1 R 2 R3C R 1 0, 且R 1 R 2 R3DR 10, 且R 1R 2R320、图示电路中节点 a 的电压为:(A )+-200 V---------- E L■3ODV(D )a3D 、以上三种同时满足 22、下叙各种回答正确的是: A 、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可以等效变换; B 、 理想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之间可以等效变换; C 、 实际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可以等效变换; D 、 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之间可以等效变换。

、填充题:1、如图所示,若已知元件 A 供出功率10 W ,则电压U -5 V 。

2A—*— A -+ U -(第1题)2、图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中等效电压源电压为60 V ,电阻为 343、用网孔分析法求图示电路中电流11和12的方程为411 212 12、4、电路如图所示,当U s 2V 时,受控源的电压为 1.5 V ;当U s 8V 时,受控源的电压为 6 V 。

2 --------------- □□ -I- —U 1*4G 〕U s<>3U 1(第 4 题)(第 5 题) 5、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1。

=1 A,则U ab 应为 34 V; I s 应为 21 A 。

6、 试求图示电路中的电压 U _10_ V 。

2h 12I 2 6, 由此可解得2 丨110 丨21 11 r・;12V〕2 〔----------- i— 6V11 = -3 A, I 2 = 0 A 。

(第 3 题)(第 2 题)4010210 7(第6题)(第7题)7、图示电路中,R= 4 时能获得最大功率,其最大功率为0.25W ,此时电路效率8.3%8、图示电路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为 _____ 1 _____9、图示电路,当1= — 2V 时,二端网络 N 吸收 功率为 10 W 10、高频小电流场合应采用点接触 型结构的二极管,而低频大电流场合则应选用面接触 型结构的二极管。

11、 选用二极管时最为关注的二个参数是最大正向工作电流I F __和最高反向工作电压V BRMAX 。

而硅肖特基二极管的饱和导通压降为0.3 V 。

12、 P N 结形成的原因是由于 P 、N 区内部载流子的 浓度 不同,而引起多数载流子的 扩散 _运动和少数载流子的一漂移_运动,从而形成内电场,又称一势垒一区、或者称为_空间电荷 __区,当上述二种运动最终达到动态平衡时,形成 PN 结。

13、 某BJT 在放大状态时的 3个电极电位分别为 V 1=2V 、V 2=1.7V 、V 3=-2.5V 。

可以判断该 BJT的“ 1”脚为 e 极、“ 2”脚为 b 极、“ 3”脚为 c 极。

并且它是属于__锗__材料、 PNP_ 型的管子。

二、计算题:1、应用戴维南定理和叠加原理求解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

5----------- 1__\ ---------24 V2n _ iHi41C -------------------------------- 4)4V41A142解:U ocR o107I 2A2、2t设通过某元件的电荷q(t) 10e C, t 0,如图所示。

单位正电荷由a移至b时获得的能量为2 J,求流过元件的电流i(t)及元件的功率p(t),并画出i(t)与p(t)的波形。

10 -2t10e ,t 0------------------ t s解:i(t)u(t)乜20e 2t dt2 Vp(t) u(t)i (t) 40e 2t t 0 (吸收功率)3、图示分压式带射极偏置电阻Re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Rb1 = 60K Q、Rb2 = 20K Q、Re=2K Q、Rc = 4K Q、Vcc = 16V、B= 60。

负载电阻R L = 4K Q。

试求出:(1) 估算电路的静态Q点;(2) 画出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3) 不考虑R L接入时的电压增益Av。

;⑷考虑R L接入时的电压增益A V L;(5)输入电阻Ri ;输出电阻Ro; (8 分)Ah1LvuI F-eO口匸C23C0C0nF解:V B Ra2V CC20K16V4VB R b1 R b260K 20KV E V B V BE 4V0.7V 3.3V I E V E 3.3VR E2KIB1C27.5 AL -吉Fier2*2■■■oHLC13X0CnFHi1.65mA I C1.65mA60V CE V CC I C ( R C R E) 16V 1.65mA (4 2)K 6V4、电路如图所示,求各个电源的功率(以吸收功率为正,5、应用等效变换法求图示电路中的11与丨2。

12V111□ 2解:电路如图所示:I12V12---J16、试用网孔分析法求解图示电路中的电压U。

解:设网孔电流I1、I2为顺时针方向2 4 2 丨1 2I 2 12I 2 426mVrbe 200 (1 )le200 6126mV1.65mA1.2K AvfoRc604Kr be (1)Re 1.2K61 2KAvf LR L602Kr be(1)Re 1.2K61 2K1.890.98供出功率为负)()I6V()6VI1 3 A 由KCL可得I2 3 AS36A电路等效为故R L8、设通过某元件的电荷波形如图所示。

若单位正电荷由a 移至b 时获得的能量为 2 J,求流过元件的电流i(t)及元件的功率p(t),并画出i(t)与p(t)的波形。

当Os t 1s 时i(t)10t A dtu(t)2 Vp(t) 20t W ;(供出功率)当1s t 2s 时i(t) 0, p(t) 0 ; 当2st 3s 时i(t)虫5 Adtu(t)2 Vp(t)10W ;(吸收功率)解得112.5 A U o 2I i 5 V7、网络 N 的端口接上一电阻 R L , R L 为何值时, 才能使 R L 上的电压为电源电压 U s 的1?3解:a 、 b 开路时的电压Uy b 以左的等效电阻: R o 1I I I I i I I i I□ R LUab4R L+ tsi t51i q Voab+ u t11、如下图电路,U c (0)=0V 、U s =10V 、R=10 K Q 、C=100 卩 F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