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体系《金融学》PPT课件
§2.3 信用体系
2.3.1市场经济与信用秩序
市场经济是以自由缔约和自由交易为基础的经济。 良好的信用秩序,可以降低市场运行的成本,也是 经济良性运转的基础性保障;在信用秩序良好的社会环 境中有利于市场范围和空间的拓展。
2.3.2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信用秩序
(1)诚信的冲击: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2)产权制度与信用关系:究其本质是债权债务关系 (3)计划经济对信用关系的发展则具有相当负面的影
第2章 信用与信用体系
§2.1 信用概述
2.1.1信用及其基本形态
■ 信用的含义
信用范畴:道德范畴的信用和经济范畴的信用。 道德范畴的信用主要是指诚信,即通过诚实履行自己 的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经济范畴的信用是指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 信用的基本形态
(1)实物借贷 是以实物为标的进行的借贷活动,即贷者将一定
■ 金融期货交易与金融现货交易的区别
(1)交易目的不同 (2)价格决定不同 (3)交易制度不同 (4)交易的组织化程度不同
2.5.2期权
■ 定义
期权又称选择权,是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量的 金额后拥有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某一特定日期以事 先规定好的价格向卖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特定标 的物的权利。
■ 分类
响 (4)在我国建立良好的信用秩序,是一个渐进但任重
而道远的过程
2.3.3现代信用体系的构建
■ 信用制度
信用制度是规范和约束社会信用活动和信用关系 的行为规则。
■ 信用体系构建的基础性保障
(1)道德规范仍然是信用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 (2)高效快捷的社会征信系统,是防止同一主体多次
出现失信行为的利器 (3)法律规范对失信行为的严厉制裁,是完备信用体
金融学 第二章-信用-习题与答案
4股份公司的典型形式是指( )。
5直接融资活动中的核心是( )。
三、选择题
1.信用活动中的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
A储藏手段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
2由债权人开出承诺到期付款的有价证券是()。
A.商业票据B支票
C.商业汇票D商业期票
3一直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
A.银行信用B国家信用
C消费信用D民间信用
4.在商业信用中采用的商业票据有( )。
A支票B传票C期票D汇票
5.消费信贷的基本类型有( )。
A银行信用B合作信用
C商业信用D国家信用
6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即()。
A买卖行为B.借贷行为
C分配行为D生产行为
7.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有()。
4.有限责任公司
5.证券公司
三选择题
1B2C3A4ACD5AC6AB
7BD 8BCD 9D 10B 11ABCD 12AD
四简答题
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二者兼有怎样的联系?
答: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有两种形式: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1)商业信用: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不仅在各国国内交易中广泛存在,并且也广泛存在于国际贸易之中,对于推动商品交易和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就买卖行为来说,在发生商业信用之际就已完结,即该产品从工厂所有变成商店所有,就与通常现款买卖一样,而在此之后,它们之间只存在一定货币金额的债权债务关系。
商业信用有其严格的方向性。一般地说,是上游产品企业向下游产品企业提供信用,是工业向商业提供信用。因而有些企业很难从这种形式取得必要的信用支持。
金融学第02章节课件 信用资料文档
商业信用是种典型的 直接信用形式,是发 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信
用关系的基础。
①涵义: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
系的信用形式。 典型形式:赊销、预付货款
商业信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在产业资 本循环过程中,各个企业相互依赖,但它们在生产时间和流通 时间上往往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商品运动和货币运动在时间 上和空间上脱节。而通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商业信用,则可满 足企业对资本的需要,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再生产得以顺利进 行。
☆解决资金供求双方相互不了解
☆加强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的问题;
☆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筹集的资金具 ☆突破资金融通在数量、期限等
有稳定性、长期性等特点。
方面的限制;
☆融资风险有金融机构缓冲,安 全性较高。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也决定了票据流通的局限性)
(2)26
商业信用工具——商业票据
商业票据是提供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务 的索取权而掌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 商业票据主要分为汇票和本票两种。 商业票据可以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流通转让。
(2)27
本票
本票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允诺在该票据到期日,由自 己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第二章 信 用
(2)1
第二章 信 用
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2)2
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什么是信用
• 英文为“credit”,也有相信、信任之意。
注重“信”的本意。
• 汉字“信”
承诺
信
约定
以上都是属于道德范畴的信用定义。
(2)3
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信用的经济学定义
金融学 第二章 信用 (国家精品课程)
(三)局限性
1.直接融资的局限性 限制较多;风险较大
2.间接融资的局限性 由于加入了金融机构为中介,在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对象 经营状况的关注和筹 资者在资金使 用方面的压力和约束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融资方式与 结构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如何?
四、信用的经济功能
分配功能、调节功能、监督功能
(二)特征
1.极高的利率 2.利息来源于奴隶或小生产
者的全部剩余劳动或一部 分 必要劳动。 3.非生产性
二、高利贷的产生
♣ 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 ♣ 私有制和商品交换的出现
是高利贷产生的根源
三、高利贷的债权人和债务人
·债权人:商人、宗教机构、 统治阶级
·债务人:小生产者、破落的奴隶 主、地主和贵族
五、租赁信用
(一)概念
是以出租固定资产而收取租金 的一种信用形式
(二)种类
1.融资性租赁
①概念
是指当企业需要添置某些技术 设备而又缺乏资金时,由出租人代 其购进或租进所需设备,然后再出 租给承租单位使用的一种租赁方式。
②种类
直接购买租赁 回租租赁
转租赁
杠杆租赁
2.服务性租赁
♣ 是指出租人不仅要向承租人
§消费信贷规模1997年只有172 亿元, 2001年末发展到6990亿 元,增长 了40倍
§消费贷款比例由0.3%上升到6%。
3、现实基础
§ 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 微观经济基础
§ 买方市场的出现——宏观经 济基础
§消费制度改革——制度条件 §央行及时调整信贷政策——政策条件 §商业银行转变经费机制,优化信贷结
◆间接融资
货币资金的所有者与货币资金需求 者不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通 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的融资活动。
《金融学》第二单元 信用概述及特征
权利
盈利分享权、出席股东大会权、 表决权、选举权、优先认股权、 股份转让权、对董事的诉讼权 和破产清算后的财产分配权。
义务
股东对公司债务所负的清偿责任
2021/2/7
41
股票种类
标准 按股东权利划分
种类 普通股和优先股
按是否记名分
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
按投资主体的不同分 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
按持有人的国别和身 A股、B股、H股和N股 份不同分
2009年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上线运行
2021/2/7
14
二、银行信用
(一)银行信用的含义
是银行等金融机构
含
以货币资金形式向
义
企业提供的信用。
是商业信用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一种更
高层次信用形式。
2021/2/7
15 (二)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1.商业信用始终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先于银行信用 2.只有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银行信用 3.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4.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存在互相促进的关系
2021/2/7
4 (二)信用的基本构成要素
信用 主体
信用 客体
信用
信用
要素
内容
信用 工具
信用 期限
2021/2/7
5
二、信用存在的客观必要性
社会资金运动过程存在资金余缺现象 社会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各不相同 信用在价值管理与调控中的优势
2021/2/7
三、信用的特征
资金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 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的不同
分期付款
银行提供的消费信用 买方信贷 卖方信贷
根据消费信 住房信用消费、汽车信用消费、信用卡 用的用途 消费、教育信用消费、旅游信用消费、
金融学第二章 信用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三)货币与信用的关系: 信用与货币,都以私有制为前提,它们产生的经
济前提是同源的。 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 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替代
三、信用与金融
金融的含义:金融是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的总 和,是通过货币有偿让渡而实现价值增值的运动, 也就是资金融通
金融的产生是货币和信用融合的产物:当货币 与信用从两个完全独立的经济范畴,走向相互结合 并日益紧密融合时,金融范畴便产生了。
义何在?了解一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推出的有关 消费信用的贷款有哪些类型?大学生助学贷款算 不算一种消费信用? 5、你认为我国目前信用缺失的根源是什么?怎样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信用秩序?
地位
基础
主体
4
运动 与经济周期波动基本一 与经济周期波动不一致
致
5
形式
赊销、预购
放款(贴现)
6
融资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7
优点
方便、及时、灵活
规模大、范围广
8
局限
规模、方向限制
盲目性强、可控性弱
风险较大
三、国家信用
(一)含义:国家财政通过举债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一种 信用形式
(二)形式:国库券和公债券 (三)作用:
第五节 融资方式与融资体制
一、融资方式与融资过程
资金盈 余部门
购买
企业、政 间接证券 府、居民
金融中介机构 银行、保险、 信托、投资基金 (间接融资)
购买 直接证券
资金 短缺 部门
购买 直接证券
金融市场 (直接融பைடு நூலகம்)
购买 直接证券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一)间接融资的含义: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 中介机构间接完成融资活动的方式,典型如银 行借贷
金融学第二章 信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1.信用就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信用的范畴是指借贷行为。
这种经济行为的形式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2.信用的本质:信用是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3.信用三要素:债权债务关系、时间间隔、信用凭证。
4.信用的产生: 私有制和商品交换是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而信用与货币之间自古就存在紧密的联系。
现代意义的信用:未来偿还商品赊销或货币借贷的一种承诺,是关于债权和债务关系的约定。
信用形式:政府信用、政府赈济、汇兑等。
5.信用及债务关系的保证:政府对契约的保护、担保联坐制度、债务奴、债务犯。
6.信用产生的原因:第一,信用最初产生于商品流通过程中。
第二,信用产生的社会根源是商品和货币的不均衡分布。
第三,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所有制和经济利益。
7.信用的发展可以简单划分为三个阶段:实物经济时期的信用主要建立在对物的信任上;货币经济时期,作为主要交换媒介的货币成为主要的信用形式;信用经济阶段,信用超出了流通货币的范畴,渗透了经济生活的每个角落。
8.高利贷是指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而获取高额利息的借贷行为,是历史上最早的、最古老的生息资本的形式。
定义:人行及高法规定,高于同期贷款利息4倍以上的贷款,且不计复利。
9.高利贷特点:利率畸高;信用不发达或信用程度太低;常与黑恶势力相勾结。
10.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息而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来源:生产经营中的闲置资本;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货币储蓄等。
特点:借贷资本是一种所有权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有特殊的转让形式。
11.信用与货币的关系:货币因信用而扩展了其职能;货币因信用而发展了其形式;金属货币——不兑现信用货币;信用因货币而发展了其形式;实物信用——货币信用;信用因货币而扩展了其规模12.信用形式是指借贷活动的表现方式,它是信用活动的外在表现。
经济学金融学第二章
(三)当代信用 属于借贷资本。
主要原因: 1、信用货币制度为信用规模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信用货币发行不受贵金属准备的限制,国家可以根 据经济发展需要扩大货币供给和信用规模。 2、金融市场为信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促进了信用形式和金融工具的多样化;信用工具的 发行和转让,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为信用关系 的扩大提供了多种手段。
银行信用比商业信用更完善 !
(二)银行信用的性质 1、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含义 间接融资:通过银行等中介机构通过存贷
款、投资业务实现的融资活动。 直接融资:借助于金融市场,通过股票债
券及其他有价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实现的融 资活动。
在金融市场中再讲!
三、国家信用 (一)含义:(书34P):指政府或者更广泛地说
案例:
2003年被列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河北大 午集团董事长孙大午,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 存款罪”被逮捕、判刑、罚款。
2000年1月至2003年5月间,以高于银行同期存 款利率、承诺不交利息税等方式,出具“借款 凭证”或“借据”代替存单的制式凭证,向611 名社会公众变相吸收存款1627单,共计1308万 元。
3、按还本付息方式划分: ①一次性还本付息国债; ②分期偿付利息到期兑付本金。
4、按发行方式划分: ①公开招募国债:指向企业单位、团体、个
人公开发行的国债。 ②认购国债:指向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组
织等机构投资者发行的国债。
(二)国家信用的形式 国债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
国家债券主要包括国库券和公债两大类。 1、国库券: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 特点:期限短,是解决短期财政收支不平衡
教案《金融学》——第二章信用(中职教育).docx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信用的主要形式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
了解了解高利贷的含 义、主要贷放对象、特点与作用•理解信用的概念和信用秩序对市场经济的重要 性。
【教学重点】信用的概念、现代经济中的主要信用形式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
【教学难点】股份公司点I 教学方法及手段人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内容儿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一、 信用的概念㈠信用的定义信用是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㈡理解要点1 •信用基木特征:偿还性2•行为:经济上的借贷,不包括无条件的物资融通。
3 •信用是特殊的价值运动。
二、 信用产生的前提信用产生的询提是私冇制三、 借贷方式1 •实物借贷;2•货币借贷四、 市场经济要求信用秩序第二章信用 •吴小勇第二节高利贷一、高利贷的含义指通过贷放实物或货币以获取高额利息的一种信用形式。
它是最古老的信用形式。
二、高利贷的产生与发展高利贷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小生产占优势的生产方式)获得极大的发展。
三、高利贷的特点㈠极高的利率㈡多用于消费高利贷能维持极高利率的主要原因是:高利贷是货币性质的贷款而非资本性的贷款;当时的货币供求状况所决定(货币经济不发达)四、高利贷的作用第三节信用形式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对信用进行分类,通常按信用主体将信用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等形式。
一、商业信用㈠定义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的信用。
㈡主要形式1 •赊销(商业信用的典型形式)2・预付㈢商业信用的特点1 •它是一种直接信用;2 •通常形态是商品㈣商业信用的优点直接、便利。
㈤商业信用的局限性1 •规模有限;2 •期限有限;3 •方向有限;4 •具有分散和盲口性(宏观上)S商业信用的管理实行票据化管理——票据立法、开展票据承兑与贴现等业务。
二、银行信用㈠定义银行信用是指金融机构以货币方式提供的信用。
㈡特点1・它是一种间接信用;2•形态:货币;3•资金来源广泛、实力雄厚,无数额、方向、期限等限制。
(金融保险)《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信用●信用●信用制度信用制度即为约束信用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规范与准则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安排。
信用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而非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等。
(第86页)●商业信用●国家信用●银行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出口信贷●卖方信贷●买方信贷●国际银行信贷●国际租赁●补偿贸易●信用工具●期票●汇票●股票●债券●远期交易●期货●期权●互换●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信贷资金●信贷资金运动●信贷风险●资金流量表1.什么是信用?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1)信用从经济意义上看,它的含义是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2)信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信用的产生与存在同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以及有关特征高度相关。
(3)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产业资金以及社会总资金在其循环周转过程中存在有大量的闲置资金,闲置货币资金在客观上具有再使用的本能要求。
(4)在大量货币资金因各种原因被闲置起来的同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又产生了对货币资金临时性的要求,需要借入资金。
可见,信用的产生起因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一个经济单位出现资金赢余,而另一个经济单位出现收支不抵时,便形成了双方借贷关系的基础。
通过信用,将这些资金在社会范围内抽余补缺,以一方面的闲置抵补另一方面的短缺,就会使全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大大提高,社会的产出规模增大,人们的福利也会因此而增加。
(第80-81页)●2.试述信用的特征。
(1)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
它的所有权掌握在信用提供者手中,信用的接受者只具有使用权。
(2)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信用资金的借贷不是无偿的,而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
(3)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信用是以授信人对受信人偿债能力的信心而成立的,借贷双方的相互信任构成信用关系的基础。
金融学 02 信用理论
第一节 信用的本质与职能
2、对信用本质的理解: (1)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而是有条件的借 贷行为;
(2)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首先商品买卖是所有权转移,信用只是商品或货币 的使用权的转移。其次,商品买卖是价值的对等转 移和运动。信用是价值单方面的转移。
第一节 信用的本质与职能
第一节 信用的本质与职能
三、信用的职能 (一)资金再分配的职能 将社会各方面暂时闲置的货币和货币资金动员 起来,并投向需要资金的部门和企业。
通过金融中介集聚各种闲散资金,积少成多、 续短为长、变死为活,然后供赤字单位使用; 也可通过金融市场直接将借贷双方连接起来。 信用分配只是借助于资金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 离,暂时让渡资金使用权。
第二节 信用形式
银行信用又区别于商业信用: (1)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而商业信用是一 种直接信用; (2)银行信用的对象是闲置的货币资本,而不是 商品资本; (3)银行信用具有广泛可接受性。
第二节 信用形式
3、在我国,银行信用一直是基本的信用形式 首先,主要授信者是国有商业银行,银行信用是 国家掌握的重要经济杠杆。 其次,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所需资金主要是 由银行提供。 再次,银行信用具有广泛性和灵活性,可以弥补 商业信用的不足。 第四,商业信用和国家信用诸形式的发展往往依 赖银行的支持。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是与商品经济紧密相连的经济范畴。其产生的基 本前提条件是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大量的剩余 产品。
财富分布的不均导致富裕人群集中了大量的实物或货 币,而贫困人群缺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为维持生 活与生产,向富裕家庭借贷,导致信用产生。
借贷最初以实物形式为主,逐渐发展为货币借贷。
[经济学]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1.你过去对于信用这个经济范畴是怎样理解的?应该怎样界定信用较好?答:(1)过去对信用这个经济范畴的理解是,信用相当于“借贷”或“债”的概念,等等。
(2)按照下面的方式来界定信用比较好:信用这个经济范畴是指借贷行为。
从逻辑上推论,私有财产是的出现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这种经济行为的形式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现实生活中有时也有无利息的借贷,但这是由于某种政治目的或经济目的而采取的免除利息的优惠,是一般中的特殊。
西方不少国家的银行对企业的活期存款也往往不支付利息,但存款者可以享受银行的有关服务和取得贷款的某些权利,实际上还是隐含有利息的。
2.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与日常生活和道德规范里的“信用”,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答:道德范畴中的“信用”指的是诚信,是经济主体通过诚实履行自己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从经济意义上看,信用的含义就转化和延伸为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
它既区别于一般商品货币交换的价值运动形式,又区别于财政分配等其他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这两个范畴的信用密切相关。
诚信是交易、支付和借贷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
借贷活动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如果没有当事人之间的最基本的信任,就不会发生借贷活动。
诚信是借贷活动的基础。
如果失信成为信用行为中的主导方面,借贷活动就会萎缩甚至中断。
而借贷活动的发展,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日益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进而使诚信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准则之一。
3.为什么说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联系几乎无所不在,以至可以称为“信用经济”?能否谈谈你本人的体验?答:(1)将现代经济说成信用经济是对现代经济的一种描述。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制度)
货币 资本1
支付1 货币 资本1
支付2
商品 资本1 劳动力
生产要素
生产生产 生产 商品
资本
资本2
回流1 货币
资本2
回流2 货币
资本3
3、信用构成要素: 信用关系主体:信用参与者
价值(本金)
授信者
价值(本金、利息)
受信者
信用载体:信用工具 信用制度规则
信用制度通过非正式制度安排和正式制度安排两种方式形成。 • 非正式制度安排的信用制度由地方风俗、交易习惯、意识价 值等长期演化而来,被人们自觉遵守认同。 • 正式制度安排的信用制度主要是对交易双方行为进行强制约 束,表现为法律条文约束的各种交易规则。
二、信用制度规则建立的必要条件
1、国家建立权威的法律制度体系。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明晰产权关系。
产权是信用制度的基础,清晰的产权是追求长期利益的动力
3、健全社会信用系统,形成良好的信用关系环境。 4、构筑公民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风尚
三、信用制度的技术
信用制度的技术层面包括:信用评估机构、企业信用评估和个人 信用评估。 1、信用评估机构 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评级需求较强(美国为代表) 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评级需求较弱(德国、日本、中国) 2、企业信用评估 模式:企业之间的信用评级;银企之间的信用评级。 3、个人信用评估: 个人信用评估是对个人在市场经济交往中履约能力和信誉 程度的评价
四、消费信用
1、含义: 是由工商企业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 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 2、消费信用的形式: 商品赊销、分期付款、消费贷款。 3、消费信用的工具:信用卡。
五 其他信用形式
1、国际信用 2、公司信用: 3、民间信用: 4、合作信用: 信用合作社、互助储金会等。
货币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 (二)合作信用: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互助储金会
• (二)民间信用:利率高、风险大
第三节
信用工具
• 一、信用工具的概念与特征 • (一)信用工具的概念:又叫金融工具,是证明债 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是各种信用关系的反映并 为信用关系服务。 • (二)信用工具的特征: • 1、偿还性:偿还本息 • 2、流动性:变现能力 • 3、风险性:信用风险(违约风险)、市场、政治
3、商业信用的局限性:P34
• (1)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企业资金量的限制 • (2)商业信用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 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 • (3)商业信用的期限性:短期性融资
二、银行信用
• 1、概念: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或个 人提供的信用。信用中介:存款、贷款 P35 • 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 2、特点: • (1)银行信用是间接融资信用 • (2)银行信用的客体是货币资本 • (3)银行信用的主体是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 • 3、优点: • (1)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期限上的局限性。 • (2)银行信用不受自身资金量的限制。P35 • (3)银行信用没有授信方向的限制。
一、信用的定义及特征
(三)信用的构成要素
1.信用主体。当事人 2.信用客体。实物、商品或货币 3.信用载体。信用工具 4.信用条件。期限、利率、偿付方式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的产生:商业信用中延期支付 (二)信用的发展
1、高利贷信用
2、资本主义信用
3、社会主义信用
1.高利贷信用
(1)高利贷信用的产生:产生于奴隶社会 发展于封建社会 (2)高利贷信用的特征:高利率 (3)高利贷信用的本质: 剥削 (4)高利贷信用的作用:P32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规定》,2015年9月1日起民间借贷的利率以24%、36%两个 具体数字划了“两线三区”:第一条线是民事法律应予保护 的固定利率为年利率的24%,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 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 第二条线是年利率的36%以上的借贷合同为无效,如果借贷 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借款人有权请求出借人返 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 • “24%-36%这一部分把它作为一个自然债务,如果要提起诉 讼,要求法院保护,法院不会保护你,但如果借款人已经偿 还了这部分利息,之后又反悔要求偿还,法院同样会驳回。”
金融学---第二章 信用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作为一个经济范畴的信用,是借贷行为的集合。 作为一个经济范畴的信用,是借贷行为的集合。 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 借——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 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 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贷——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可以取得利息; 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可以取得利息;借者 之所以可能借入, 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 义务。 义务。
第二节 信用的基本形式
4.商业信用的特点 (1)该信用主体为企业 (2)该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即商品本身。 (3)该信用的动态和经济周期的变化一致。 5.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信用主体的限制,其融资活动受信用主体的 信任程度限制。 (2)信用规模的限制,产业资本的规模为上限。 (3)信用方向的限制 (4)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易形成“三角债”、 “多角债”
第二节 信用的基本形式
二、银行信用 1.定义 由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作为媒介的信用; 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 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 活动向资金需求者(一般指企业)提供的信用。 2.银行信用特点 (1)该信用的债务人是企业 (2)信用的客体是货币资本即货币资金 (3)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一致 (4)是一种间接信用
探讨一: 守信和失信
1. 作为借贷行为的信用,包含守信与失信两个 作为借贷行为的信用, 侧面;它们总是相互伴随而存在。 侧面;它们总是相互伴随而存在。 2. 失信并不等于蓄意赖账;除去赖账,还有种 失信并不等于蓄意赖账;除去赖账, 种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失信行为的产生。 种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失信行为的产生。 3. 就总体来说,失信行为超过一定规模,将会 就总体来说,失信行为超过一定规模, 降低信用的作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如果持续地、大量地存在, 降低信用的作用;如果持续地、大量地存在, 必然威胁信用范畴本身。 必然威胁信用范畴本身。
金融学02 信用
贴现利息的计算: R=Prn; R为贴现利息;P为票据面额;r为贴现率,n为贴现 日至到期日的时间长度
贴现的例子
某人持有一张3个月之后到期的面值为10000元的银 行承兑汇票,要求在另一家银行贴现。假设银行的 贴现率为年10%,则贴现利息为:
➢ 支票: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 的金额给收款人(持票人)的书面凭证。
汇票
票 据
本票
支票
商业汇票 银行汇票
商业本票
银行本票
现金支票
转帐支票
银行汇票
现金本票
转账本票
现金支票
转账支票
汇票背书转让
贴现
贴现:票据持有者为取得现金,用未到期票据,向 银行融通资金的行为。
2、银行信用的特征
➢ 银行为中介 ——直接融资 V 间接融资
➢ 以货币为对象 ——银行券
➢ 具有货币创造功能
直接融资 V 间接融资
投资部门
有价证券 货币资金
储蓄部门
金融中介机构
货币资金 债权
投资部门
金融工具 货币资金
储蓄部门
银行券与国家纸币
银行券 国家纸币
四、国家信用
1、国家信用的定义
消费品 ➢ 银行对个人提供信用卡
3、消费信用的作用:
➢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 拉动需求,促进生产与销售 ➢ 促进经济增长
✓ 注意:
——消费信用适度问题
案例:透支信用卡2万,两年未还利滚利变20万
案情: 2004年,广州的关老伯在不同银行开了好几张信用
卡。
2007年6月,由于个人开办的公司生意不好,关老 伯连信用卡的最低还款额也还不上了,便停止了还 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1979年经济改革与开放政策执行 后,高利贷开 始活跃。不能作出 简单禁止的决断,要法律限制和 引导,通过发展现代信用方式来取 代这种古老信用方式。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第三节 现代信用活动 的基础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一、现代信用关系 (一)信用关系的主体
个人、企业、政府、国 外部门、金融机构
1.直接融资的局限性 限制较多;风险较大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2.间接融资的局限性 由于加入了金融机构为中介,在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对象 经营状况的关注和筹 资者在资金使 用方面的压力和约束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融资方式与 结构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如何?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四、信用的经济功能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②企业。既是巨大货币资金需求者, 又是巨大的资金供给者。
③政府。一般是货币资金的需求者。 ④国外部门。一国来自外国的所有货 币收入少于对外国的所有货币支出,有 赤字;反之,有盈余。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⑤金融机构。作为媒介的金融机构, 一方面,自身的经营收入与支出,可能 是盈余也可能是赤字。另一方面,作为 媒介要聚集资金,从而形成债务,同时 又把聚集的资金通过贷款等方式分配出 去,形成债权。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三)作用和局限性
1.作用 润滑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促进经济发展 2.局限性 规模上、方向上、期限上、信用能力上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四)信用工具——商业票据 1.概念 商业票据是以信用方式出售商品
的债权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债权所掌 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2.种类(期票、汇票) 3.承兑与转让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特征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1.极高的利率 2.利息来源于奴隶或小生产
者的全部剩余劳动或一部 分 必要劳动。 3.非生产性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高利贷的产生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 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 ♣ 私有制和商品交换的出现
是高利贷产生的根源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三、高利贷的债权人和债务人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第一节 信用概述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一、含义、特征与要素 (一)含义
信用是借贷行为的总称,是以偿 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特征
1.以偿还为条件,到期归还 2.偿还时需支付利息。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三)信用关系建立的要素
1.由借贷双方构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2.价值作相向运动形成的时间 3.保证债权债务关系确立的凭据— —信用工具
(二)优点: 1.直接融资的优点 ①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实现资金融通 ②有利于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③有利于筹集中长期稳定资金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2.间接融资的优点 ①广泛筹集社会各方面闲散资 金,形成巨额资金 ②融资风险由多样化的资产和 负债结构分散分担,安全性较高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三)局限性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盈余(债权)与赤字 (债务)
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着盈余单位和 赤字单位。
有的拥有债权,有的负有债务; 有的既拥有债权,又负有债务; 有的有时拥有债权,有时负有债务。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三)信用关系主体的盈余 与赤字分析
①个人。一般说来,个人的货币支出以其 货币收入为度。但若将所有人作为一个整体, 几乎在任何国家中,大多数年份是盈余,从而 是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分配功能、调节功能、监督功能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第四节 现代信用形式 及信用工具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一、商业信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一)含义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销售商 品时以延期付款或预先支付货款 的方式所提供的信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特征:
1.主体:企业 2.客体:商品资本 3.与产业资本动态一致
(三)信用工具
银行券、支票、金融债券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三、国家信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一)概念
是以国家或地方政府 为债务人而出现的一种信 用形式。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种类(国内信用、国际信用 (三)信用工具(国库券、公债券)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信用如何产生
前题条件: 社会公工、剩余产品、私有制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三、借贷形式
实物借贷、货币借贷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四、金融范畴的形成
当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 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就形 成了新的范畴——金融。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第二节 高利贷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一、含义与特征
(一)含义 高利贷信用,是一 种通过发放实物或货币而收取高 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是生 息资本的古老形式。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2020/12/20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 教学目标 ♥
本章共五节,重点了解和掌握: ①信用的含义与要素; ②现代信
用关系及相关融资方式; ③现代经 济中主要的信用形式及其信用工具; ④股份信用及在我国的发展与运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教学时数
4—5课时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及其比较 ♣ 几种主要的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一)概念
◆直接融资
是指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 从资金所有者那里直接融通货币资 金,其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等。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间接融资
货币资金的所有者与货币资金需求 者不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通 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的融资活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债权人:商人、宗教机构、 统治阶级
·债务人:小生产者、破落的奴隶 主、地主和贵族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四、高利贷的作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一)积极作用(推动了 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货币 关系的发展
(二)消极作用(破坏和 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五、中国 旧中国高利贷广泛存在 ◆ 新中国建国前后的土地改革中 ◆ 废除劳动农民所欠地主、富农和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 背书转让 ♣ 票据贴现 ♣ 质押贷款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银行信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一)概念
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以货币形式向企业和其他 债务人提供的信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特点
1.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 2.以货币形态提供 3.具有广泛的接受性 4.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