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线与等压线
第七讲 等温线与等压线的判读
1.气温 (1)世界气温分布图 分布规律(低纬两极递减、海陆间弯 曲、南北半球走向、极值区) 影响因素(纬度、海陆等) (2)沿海地区: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3)受洋流影响: (4)受地形影响:
等温线
2.水温 (1)世界水温分布: 由低纬向两极降低、季节变化、受 陆地影响(受人类活动影响)、垂直 分布 (2)洋流影响
(2)等温线图判读的基本知识
②等温线的走向 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走向的总趋势,大体上有三种 a.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从全球看,等温线分布的基本趋势是东西方向延伸,这是由于太 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的结果。 b.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致使等温线与海岸方向大体平行。 c.等温线呈西北—东南走向或东北—西南走向 如欧洲西北部或东南部 d.等温线的弯曲 等温线的弯曲与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诸多因素有关。同纬度 大陆最冷月等温线向低纬度突出,海洋向高纬度突出,最热月相 反。 *暖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向高纬度突出,寒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 向低纬度突出。等温线呈闭和曲线的地区,受地形(盆地或山地) 影响,从而形成暖热或寒冷中心。即“高高低低”。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上述 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相似, 也主要是看等降水量线的走 向、疏密及数值等几个方面, 其具体判读方法总结如下: (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如下图,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区降 水分布差别比A地大。(图中单位mm,下同)
(4)垂直方向等压线(面)的判读
①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值越低。 ②不论高空或低空,等压面凸的地方为 高压区,等压面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③近地面的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值相反。
等温线图与等压线图的判读的判读
三、等压线图的判读
在地图上,把同一平面上同一时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 用曲线连起来,这条曲线就是等压线。
考 查 要 点
• • • • • •
判读气压场类型 判读气压高低 判读风向 判读风力大小 判读天气状况 判读季节
•1.判读气压场类型
①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叫高气压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叫低气压 ②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高压脊 由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低压槽 ③相邻两个高压脊之间或低压槽之间的部位为鞍部
判读方法:
1.根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
气温总是由低 纬向高纬递减
判断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14
10 北半球 南半球
2.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
①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判断影响因素
—受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影响
②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受海陆因素影响
③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
(1)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 自低纬向高纬增加 (2)60°N与60°S相比较,平均气温年较差 60°N 地区更 大,原因是 60°N处大部分为大陆,热容量(比热)小,温 。
度变化大; 60°S处全部为海洋,温度变化小 (3)我国各地气温年较差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东南沿海小,西北内陆大
知识回顾
1、从地面向高空,气压逐渐降低 2、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向下凹为低压 3、近地面,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 4、同一水平面上,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997.5 1000.0
1002.5
A B
C
D
单位:百帕
判读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等温线图等压线图PPT课件
东北一西南走向。
等温线的弯曲: 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等 温线分布,并不完全与纬线或海岸线相 平行,有时向北突出,有时向南凸,这 表明等温线分布还与大气运动、洋流、 地面状况等因素有关。
2021/7/22
山密平疏 山地垂直变化大,平原起伏小
2021/7/22
6
等温线的判读(三)
【例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读走向判影响
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纬度) 与海岸线平行---海洋影响 与等高线平行---地形(山地垂直高度)
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 因素影响。
21
2021/7/22
22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画出实际风向(水平气流)
气旋
北半球
。
反气旋
偏东风
偏西风
2021/7/22
低
高
1005.0
1000.0 1002.5
1002.5
1000.0
1005.0
注意:不同部位的风向不同,
水平气压梯度力 如何判别风向?
判甲乙的海陆位置或季节
10
等温线的判读(四)
甲乙:1、同为陆地:则甲为山脊(山脊、山谷),乙为山谷(山脊、
山谷), 2、同为海洋:则甲为寒流(洋流),乙为暖流(洋流)。 3、一半为陆地一半为海洋:若甲为陆地则为 七月(一月或七
月),若甲为 海洋则为 一月(一月或七月)… 或,若为一月则甲 为海洋,乙为 陆地(陆地或海洋)。
读数值判பைடு நூலகம்球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学案等值线图(等温线等压线)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学案----等值线图(等温线、等压线)一、概况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理现象的空间演变、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都可以通过等值线图展示出来。
等值线图为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象,以及分析计算能力提供了平台,历年高考都非常重视对等值线图的考察。
等值线是指数值相等各点的连线。
地理学科中重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及等压面等等。
二、等值线的基本特点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
2.等值线为闭合曲线。
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
等高线图上悬崖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
4.相邻的两条等值线数值相等或差一个等值距。
三、判读的一般方法1.读数值一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变化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2.看疏密状况一了解影响因素3.看走向和形态一了解影响因素4.注意等值线的弯曲处—可添加辅助线,变抽象为直观四、重要等值线知识要点归纳(一)等温线1.根据数值判断半球:判断依据是气温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结论:数值向北递减,为北半球;数值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2.根据等温线判断气温差异判断依据:(1)同图幅中:等温线越密集一一气温差异越大;等温钱越稀疏一一气温差异越小。
(2)不同图幅,可计算等距离的温差。
结论:(1)冬季密集,夏季稀疏,特别是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2)一般南半球较北半球稀疏且平直,海洋较陆地稀疏且平直。
3.根据等温线的走向判断影响因素等温线变化示意图解说影响因素等温线平直,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太阳辐射(或纬度)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变海洋影响程度不同夏季:内陆向高纬凸冬季:内陆向低纬凸A、B、C同纬度,B处内陆夏温B地>A、C,冬温B地<A、C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有差异)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 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地形(山地垂直高度)暖流:向高纬凸寒流:向低纬凸暖流增温寒流降温洋流盆地闭合曲线夏季炎热中心冬季温暖中心夏季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山地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气温垂直递减,升高1,000米,降温6℃地势高锯齿状分布(南美洲7月份气温图) 河谷、平原与高原、山地交错相间分布,气温高低不同地势高低起伏大4.根据等温线弯曲判断海陆或季节(月份)判断依据:海洋与大陆热容量不同,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
中学地理 等温线与等压线 知识点
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温相同各点的连线,它表示同一时间等温线水平分布状况。
判读规律:以下图为例,可从等温线图中获取哪此信息⑴任一点的气温值或范围;⑵任意两点间的温差及高差(范围)⑶据数值南北递变可判断南北半球⑷据等温线的延伸方面可判断影响因素①与纬线平行(受太阳辐射影响);②与海岸线平行(受海陆位置影响);③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受地形、地势影响)⑸据疏密程度可判断温差大小,进而判断季节、海陆等①密大疏小;②冬季密,夏季疏;③温带密,热带疏;④陆地密,海洋疏;⑤平原、高原面疏,山地和高原边缘密⑹据弯曲状况判成因①向高纬凸:陆地夏季、海洋冬季、暖流流经、地势低;②向低纬凸:陆地冬季、海洋夏季、寒流流经、地势高。
注:此处可结合“一陆南”“七陆北”法则或“热进向冷靠,冷时向热倒”进行记忆。
⑺据局部闭合判成因表示局部区域内气温出现特殊值,如山峰(低温)、盆地(高温)、城市(热岛效应),判读原则: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如上图中,图中②地位于20 ℃闭合等温线内,闭合等温线两侧等温线分别为20 ℃、24 ℃,由此可判断气温值16 ℃<②<20 ℃,②应为云贵高原。
图中④地位于28 ℃闭合等温线内,闭合等温线两侧等温线分别为24 ℃、28 ℃,由此可判断气温值28℃<④<32 ℃,④地可能地处四川盆地内部等压线的判读将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连成线就是等压线,因此等压线实际上是等压面和等高面的交线。
所以等压线分布图是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
“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1. 判读气压场类型①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叫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叫低气压。
②由高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高压脊;由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做低压槽。
③相邻两个高压脊之间或低压槽之间的部位为鞍部。
2. 判读气压高低在闭合等压线图中,若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则为高气压。
等温线,等压线,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高考地理经典热点专题之:其他类型等值线其他类型等值线:等值线是在地图上反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方式,种类多样。
除了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常见的等值线外,还有等潜水位线、等降水量线图、等深线图、等太阳辐射线、等年太阳辐射量图、等人口密度线图、等地价线、等震线等。
无论何种等值线图,在判读时都要注意走向、弯曲形态、疏密状况、形状变化及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
但有共同的规律和分析方法,分析等值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数值分布规律,向哪个方向递增或递减,影响因素是什么。
2、等值线闭合处的数值和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3、等值线密度及反映的问题。
等值线密度大,单位距离内差值大。
4、等值线弯曲及反映的问题。
等值线弯曲凸向高值方向,反映弯曲处比两侧数值低,反之则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原因影响某地气温高低和降水量多少的因素1、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等温线弯曲延伸方向)的因素:——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水文、人类活动(1)、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①纬度对气温的影响:全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
②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变化缓和;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相反。
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2)、大气:包括锋面活动和天气状况:①锋面活动:主要指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
如冷锋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
暖锋相反。
②天气状况:白天多云,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往往比晴天低;夜晚多云,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好,往往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多云时,往往昼夜温差小,晴天时相反。
(3)、地形: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0.6℃/100米),因此同一热量带内,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另外,高大地形往往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秦岭)因此山间盆地(四川盆地)、河谷(长江\黄河\汾河等)气温往往偏高。
高三地理 一轮复习学案等温线与等压线
等温线与等压线考纲:熟悉等温线等压线的基本特点熟练掌握等温线、等压线图的判读方法活动一 等温线的基本特点和判读(1)等温线的疏密,反映着气温水平分布的差异的大小。
疏者,气温差异小, 密者,气温差异大。
(2)等温线的走向:①根据图一判断:等温线与 方向基本一致,原因是: 。
②根据图二判断:等温线大体与 平行,原因是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③根据图三可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3)等温线的弯曲:根据图四: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 (高/低)根据图五:如果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 (高/低)。
影响因素:海陆、季节,洋流经过,地势高低等。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2、等温线分布判读(1)判断南北半球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
(2)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①等温线向低值弯曲:洋流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较低处,即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寒流)。
②等温线向高值弯曲:洋流由温度低处流向温度较高处,即由高纬流向低纬,为(暖流/寒流)。
(3)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1717①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弯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弯曲。
②7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弯曲,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弯曲。
记忆:点北陆北点南陆南【针对性训练】1、读下面的北半球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①大陆上等温线向凸出,这表明当时大陆上比同纬度海洋上的气温要②该图表示的是1月还是7月的等温线分布?月。
2、下图为等值线数值由下向上递减,读图后回答(1) 若图示为等温线 ①该地位于 半球,判断理由 ②若该图等温线弯曲是洋流影响,则该洋流按性质分类属于 ,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的关系是 ③若该处是陆地,两侧是海洋,此时为 月。
若该处是海洋,两侧是陆地,此时为 月(2)若图示为等高线①该处地形是_______②A.B.C.D四点,高度相同的是______和______③D 处气温比B 处 ____,气温与海拔关系是 _____________B 处气压比D 处____,气压与海拔关系是____________3、读某大洲南部部分等温线示意图(图1),回答:(1)右图所示为 洲南端,当前该大陆应处于 季节,理由是 ;(2)图中大陆西侧等温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受 影响,与图中右侧相比,左侧等温线还有 特征;(3)图中大陆东侧洋面上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是受 影响;同理,图中1℃、16℃等温线向西侧洋面延伸应向 方向凸出,因受 影响;4、图2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读图回答:1、图中最低温的成因主要是:图1 图2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B、地势高C、夏季风不能到达D、太阳辐射少2、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这说明: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B、不受地形地势影响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D、夏季我国南北温差大活动二等压线的判读(1)判断气压系统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可判断为高气压;反之为低气压。
等温线等压线等概念的自然科学家是
等温线等压线等概念的自然科学家是一、引言等温线和等压线是自然科学中常见的概念,它们在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时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温线、等压线的概念、特点及应用,并介绍相关领域的自然科学家。
二、等温线1. 概念等温线是指在恒定温度下,表示物质状态变化的曲线。
在相图中,等温线是连接不同状态下的相平衡点的曲线。
2. 特点(1)等温线上每一个点都表示该物质在相平衡状态下的一种状态;(2)等温线越靠近相变点,曲率越大;(3)当物质发生相变时,其所在的等温线也会发生断裂。
3. 应用(1)通过研究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等温线,可以了解其相变规律和性质;(2)利用等温线可以预测某种物质是否会发生相变;(3)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物质的等温线可以控制其状态和性质。
三、等压线1. 概念等压线是指在恒定压力下,表示物质状态变化的曲线。
在相图中,等压线是连接不同状态下的相平衡点的曲线。
2. 特点(1)等压线上每一个点都表示该物质在相平衡状态下的一种状态;(2)等压线越靠近相变点,曲率越大;(3)当物质发生相变时,其所在的等压线也会发生断裂。
3. 应用(1)通过研究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等压线,可以了解其相变规律和性质;(2)利用等压线可以预测某种物质是否会发生相变;(3)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物质的等压线可以控制其状态和性质。
四、自然科学家1. 克劳修斯克劳修斯是德国著名热力学家和化学家,他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克劳修斯不等式,并对气体动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对气体、液体、固体和溶液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可逆过程”、“绝对温标”等概念。
2. 范德瓦尔斯范德瓦尔斯是荷兰著名物理学家,他提出了范德瓦尔斯方程,成功地解释了气体的状态方程。
他还对相变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范德瓦尔斯力”、“临界点”等概念。
3. 玻尔兹曼玻尔兹曼是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他对气体分子运动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玻尔兹曼方程”和“玻尔兹曼常数”。
等温线和等压线.
海洋
海陆之间等温线弯曲受大 陆ຫໍສະໝຸດ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节
海洋
影响
12℃ 10℃
- 4℃ -2℃
8℃
北 半 球 一月
0℃
海 洋
大陆
七月
中低周高是山地,反 3)等温线封闭 之是盆地 全年冷中心:山地 夏季热中心,冬 季暖中心:盆地
0℃ 2℃
18℃ 10℃
城市热岛效应:
25℃
20℃
等温线的平直与曲折 —地表状态
【练习】读某地区等温线示意图,回答: 1)该地所在半球及所处的季节分别是: A、北,夏季 B、北,冬季 C、南,冬季 D、南,夏季 2)关于P处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在10°以下 B、气温在10°以上 C、该地地势低洼 D、该地周围广布热带雨林
展示3
读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假若①位于陆地上, ②位于海
1、等温线的走向 与纬线方向平行:
受太阳辐射影响 与海岸线平行: 受海洋影响
与等高线平行或 与山脉走向平行: 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2)等温线的弯曲
——凸向高温为低, 凸向低温为高 。
。 10 C 20 C C D 。 10 C 。 20C
A
B
【练习】右图A---D四地中,气温相对较高的是何处?等 温线的弯曲方向与气温的高低有何关系? 〖解析思路〗 ①添画辅助线,确认各点的大致气温值,得出高低结论 ---A、D气温相对较高。 ②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与气温高低的关系,总结规律。
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
——等温线与等压线
一、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
1)日变化规律:
① 陆地:14点最高日出前后最低。
Q或℃
日出 正午 日落 子夜
地球大气物理学中的等温线和等压线
地球大气物理学中的等温线和等压线地球大气物理学是研究地球大气的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其中,等温线和等压线是重要的概念和方法,用来描述和分析地球大气的宏观结构和运动特征。
本文将介绍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它们在气象学、海洋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重要性和前沿研究。
一、等温线等温线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地面到一定高度(如1000米)的不同点上,气温相同的连续曲线。
它反映了地球大气中温度的分布规律和随着高度的改变而变化的趋势。
等温线通常表示为等温线图,是气象学和气候学中常用的重要工具。
等温线的主要原理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描述了能量守恒的关系,即能量不会消失也不会产生,只会转化成其他形式。
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描述了能量向热流动的方向和过程,即高温物体会向低温物体放热,热量会沿着温度梯度传导,形成热对流和辐射。
这些定律和原理同时也适用于地球大气中的能量转化和传输过程。
等温线的分布与地球大气的物理过程和地形、气压、湿度、风向等因素有关。
一般而言,等温线紧密地包裹在等压线上,形成类似“灯笼”的纵向结构。
如果地面上的气温变化不大,等温线就呈现出平行于地面的分布趋势,形成“平行直线棵”(个别地方会呈弯曲或分叉的形态)。
如果气温随高度快速降低,等温线就会急剧向上弯曲,这种现象叫做“温度逆变层”。
温度逆变层对飞行和空气污染等有显著的影响。
二、等压线等压线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不同的气压水平面上,气压相同的连续曲线。
它描述了地球大气的压力分布和随着高度的改变而变化的趋势。
等压线通常表示为等压线图,也是气象学和气候学中常用的重要工具。
等压线的主要原理是气体状态方程和气压垂直分布的特点。
气体状态方程指出,温度、压力和密度是气体的三个重要参数,彼此之间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气压垂直分布的特点则是由地球引力和气体重力势能平衡的结果。
在地球大气中,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压逐渐减小,呈指数函数的关系。
气压差异是驱动大气运动和涡旋形成的重要原动力。
等值线专题(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 学案设计
等值线专题一、等值线的特点:①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②同图等距: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递变、间隔相等。
③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但可重合(如陡崖)。
④等值线一般应是闭合曲线,但在局部图中可以不闭合。
⑤等值线密集,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较大;等值线稀疏,表示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较小。
二、等高线地形图1、基本概念a.海拔高度也即绝对高对: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b.相对高度:两个任意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是一个相对概念。
c.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高线除陡崖外都不能交叉。
d.等高距:地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同一幅地图中,等高距都相同。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地形类型及其等高线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的地形;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
(2)等高线与坡度之间的关系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例如读华北基地地形图(图1),据图判断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A.①<③B.①<②C.①>②D.③=④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3)常见地形等高线的形状特征a.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b.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注意: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
示坡线通常绘在沿山脊及山谷线的方向上,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通过识坡线区别山地和盆地。
c.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d.山谷和山脊:等高线弯曲时,凸高为谷,凸低为脊e. 陡崖: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的地方。
等值线等值线二等温线等压线
等值线(二)-----等温线、等压线(一)等温线一、气温1、气温的定义空气的温度2、气温的单位:摄氏度,用℃表示3、气温的测量工具:温度计气象学里的日平均温度,是一天当中的2时、8时、14小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二、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最高气温: 午后2点最低气温: 日出前后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2.年变化北半球陆地北半球海洋(南半球则相反)最高月平均气温7月8月最低气温:1月2月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二、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①定义:将气温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叫做等温线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2.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纬度、海拔高度、洋流、季节。
3.低纬度地区气温__,高纬度地区气温__。
从赤道往两极气温越来越___。
4.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海洋气温__。
5.气温随海拨的升高而____。
海拨高的地方气温__,海拨低的地方气温__。
据观测,大致每海拨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_____。
等温线的判读:目标: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弯曲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根据气温分布的特点来分析影响的因素。
1)判读规律:①等温线数值:(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南半球;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北半球。
②等温线疏密: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
典型例析:例1:我国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密集——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漠河最冷平均>--30.60C,海南岛160C以上,温差达480C。
)分析原因:A、纬度因素:北方冬季太阳高度小,且昼短夜长。
B、冬季风因素: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南方由于受重重山地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和降温的程度远比北方小。
一月份00C等温线为秦岭---淮河一线,为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3.等温线图的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规律如下: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南半球问题10:右图分别表示哪个半球?(2)判断温差规律如下:等温线密集→温差大(3)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①判断洋流流向的规律: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曲(凸出)②判断洋流性质的规律:等温线向低值(较高纬度)等温线向高值(较低纬度)问题11:读右图回答:(1)该图表示的时间(月份)是什么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原因是什么?①②③24℃20℃16℃140120160200F C DE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合肥长沙南昌福州汉城东京10351030102510201015101010201025101510101005A B CD E FG (3) 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 (4) 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 判断海陆分布 规律一:7月 等温线向北凸→大陆 1月 等温线向北凸→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大陆 一陆南规律二:采用“高高低低”的原理同纬度地区的大陆和海洋:若气温高,则等温线向较高纬度地区凸若气温低,则等温线向较低纬度地区凸问题12:右上图中,虚线为海岸线。
等值线等值线(二)-----等温线、等压线
等值线(二)-----等温线、等压线(一)等温线一、气温1、气温的定义空气的温度2、气温的单位:摄氏度,用℃表示3、气温的测量工具:温度计气象学里的日平均温度,是一天当中的2时、8时、14小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二、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最高气温: 午后2点最低气温: 日出前后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2.年变化北半球陆地北半球海洋(南半球则相反)最高月平均气温7月8月最低气温:1月2月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低月平均气温二、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①定义:将气温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叫做等温线②特点: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同。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2.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纬度、海拔高度、洋流、季节。
3.低纬度地区气温__,高纬度地区气温__。
从赤道往两极气温越来越___。
4.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海洋气温__。
5.气温随海拨的升高而____。
海拨高的地方气温__,海拨低的地方气温__。
据观测,大致每海拨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_____。
等温线的判读:目标: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弯曲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根据气温分布的特点来分析影响的因素。
1)判读规律:①等温线数值:(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南半球;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北半球。
②等温线疏密: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
典型例析:例1:我国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密集——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漠河最冷平均>--30.60C,海南岛160C以上,温差达480C。
)分析原因:A、纬度因素:北方冬季太阳高度小,且昼短夜长。
B、冬季风因素: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南方由于受重重山地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和降温的程度远比北方小。
一月份00C等温线为秦岭---淮河一线,为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3.等温线图的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规律如下: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南半球问题10:右图分别表示哪个半球?(2)判断温差规律如下:等温线密集→温差大(3)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①判断洋流流向的规律: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曲(凸出)②判断洋流性质的规律:等温线向低值(较高纬度)等温线向高值(较低纬度)问题11:读右图回答:(1)该图表示的时间(月份)是什么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原因是什么?①②③24℃20℃16℃140120160200F C DE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合肥汉城东京1015101010201025101510101005A B CD E G (3) 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 (4) 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 判断海陆分布 规律一:7月 等温线向北凸→大陆 1月 等温线向北凸→海洋等温线向南凸→大陆 一陆南规律二:采用“高高低低”的原理同纬度地区的大陆和海洋:若气温高,则等温线向较高纬度地区凸若气温低,则等温线向较低纬度地区凸问题12:右上图中,虚线为海岸线。
等温线等压线等概念的自然科学家是
等温线等压线等概念的自然科学家是
等温线和等压线是自然科学家用来描述地球不同区域气温和气压
的概念。
这两个概念在气象学和海洋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
助科学家了解气候变化和天气模式的变化。
等温线是指在同一高度上,气温相同的曲线,也可以称之为“等
温线”。
等温线可以用来说明不同区域的气温差异,因为气温是影响
气象因素中最直接的一个。
在地球上,气温是决定气候的主要因素。
当气温升高时,热量会
轻易地被释放出去,形成一种对流,导致大气变得不稳定,这会导致
气压的变化。
因此,科学家需要建立一个气候模型,来描述等温线的
分布情况,以便预测气候模式的变化。
和等温线类似,等压线也是在地球表面高程相同的情况下,气压
相等的曲线。
等压线可以用来描述大气中水平气压的变化。
等压线在
建立气候模型和预测天气方面都非常重要。
等压线和等温线的交叉可以显示大气层内的不同气压和气温等级。
科学家通过观测等温线和等压线的分布情况,可以研究大气层的特征。
这种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科学家预测风向,预测气候变化,预测天气等。
科学家使用等温线和等压线的信息来建立气候模型,以便更好地预测未来的气候和天气模式。
总的来说,等温线和等压线的概念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描述了地球大气中所涉及的气体特性。
通过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气候和天气的变化,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世界。
等温线、等压线
【例8】读图1某时海平面平均气 读图1 单位:hPa),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 压(单位:hPa),回答问题: (1)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1)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 A.1020、 A.1020、1012..5 B.1017.5、 B.1017.5、1020 C.1017.5、1015 C.1017.5、 D.1015、 D.1015、1012..5
1月世界海平面气压分布
亚洲高压 (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月份 仅以低压中心的形式存在于海洋 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 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假如E所在的区域为陆地, 所在的区域为海洋 等值线为等温线, 所在的区域为海洋, 假如 所在的区域为陆地,F所在的区域为海洋,等值线为等温线,则(A) 所在的区域为陆地 A 、此图为冬季等温线 B、此图为夏季等温线 、 C、 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 、 此时, D 、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 假如是等压线则( 假如是等压线则(B ) A E为脊线,F为槽线 为脊线, 为槽线 为脊线 B E为槽线,F为脊线 为槽线, 为脊线 为槽线 C E处出现晴朗天气 处出现晴朗天气 D F处出现阴雨天气 处出现阴雨天气
C B
D
A
答案: 答案:A > B > C > D
(6)根据等压线判断天气现象
低压中心附近(低压槽) 气流上升 低压中心附近(低压槽) →气流上升 阴雨天气 气流上升→阴雨天气 高压中心附近(高压脊) 气流下沉 气流下沉→晴朗天气 高压中心附近(高压脊)→气流下沉 晴朗天气
水蒸气两相区等压线和等温线的关系
水蒸气两相区等压线和等温线的关系
水蒸气的两相区是指在一定压力下,水和水蒸气同时存在的状
态区域。
在水蒸气的两相区中,等压线和等温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关系。
首先,等压线是指在相图上表示在一定压力下不同温度下的状
态的线。
而等温线则是表示在相图上在一定温度下不同压力下的状
态的线。
在水蒸气的两相区中,等压线和等温线的关系可以通过气
液平衡和气固平衡来解释。
在等压线上,当水蒸气和液态水处于平衡状态时,对应的温度
就是饱和温度,这时的温度被称为饱和温度。
而在等温线上,当水
蒸气和冰或水晶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对应的压力就是饱和压力,这
时的压力被称为饱和压力。
因此,等压线和等温线的交点就代表着水蒸气和液态水(或冰)同时存在的状态点,即两相共存点。
在这些点上,水蒸气和液态水(或冰)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任何一种相的数量都不会发生明显
的变化。
总的来说,水蒸气的两相区中,等压线和等温线之间的关系是通过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来联系起来的。
它们描述了水蒸气和液态水(或冰)之间的平衡状态,帮助我们理解水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这种关系对于工程、气象和地质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等温线
1、有关知识点 ⑴等温线的走向: ①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③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 与山脉走向平行:
影响因素: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⑵等温线的弯曲 主要影响因素:①海陆因素 ②地形地势因素 ③洋流因素
图1—3中等值线a、b、c, 若数值a>b>c,读图后回答。
1、设该图示为等高线,则: (1)、该地形部位是 山脊 。
(2)、图1—4所示的剖面图中属 NhomakorabeaD剖面图的是 甲 。
(3)、B处气压比D处 低 , 说明气压与海拔的关系
是 地势越高。,气压越低
图1—3 图1—4
课堂训练
1、设该图示为等温线,则
例:下图为某海域的海水等温线图,A处的洋流性质为寒流还是暖流 及流向?
12℃
10℃
A 8℃
海洋
该图分析:该地区是冬季还是夏季? 冬季
大陆
-4℃ -2℃
0℃
海洋
2、等温线的判读
⑴判断南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气温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14
北半球
10
南半球
⑵判断季节和 海陆分布
示例六
例题:读北半球某时刻海洋、 陆地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 分析图中信息回答1~2题。
1、此时北半球最有可能正
处于的一年中的 C A.6月 B.10月
C.1月
D.5月
2、A、B二地的气压名称分别是
A.夏威夷高压、亚洲低压
B
B.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
C.亚速尔高压、冰岛低压
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低压
(1)比较A、B两地的气温高低: A地的气温较____,B地的气温较____.
(2)比较A、B两地的海陆位置:A地是 ___,B地是___;理由是
A
B
10°C 20°C
30°C
例2:下列四季等温线中,属于7月份的是___.
A
海
陆
B
海
陆
C
D
例3:读图分析回答:
(1) 这是南美洲_____月份 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1月份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份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
1月 A 陆地
7月 B
1月 C 7月 D
赤道
海洋
⑶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
24℃
A
B
22℃
20℃
训练题
( D)
训练题
( A) (A )
( B)
练习:
例1: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7月份等温线图”,判断后回答问题:
A
B
C
垂直方向等压面弯曲规律: 同一水平面,高压高处凸,低压低处凸.
等压线(面)图
气压系统的判读 风向风速的判读 等压面弯曲的判读 等压线季节判读 等压线天气判读
季节判读 根据下图等压图判断其季节。
等压线(面)图
气压系统的判读 风向风速的判读 等压面弯曲的判读 等压线季节的判读 等压线天气判读
天气状况判读 根据高、低气压中心判断天气状况。
地理等值线的判读
[考纲分析] 地理图表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是 综 合能力考查的重要形式,图表试题在高考中有逐年上升的 趋势。 在高考“文科综合科”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核目标中,利用地 理 图表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解决问题是首位的能力目标。
[高考方向] 读图,从图中读取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析图,对图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用图,运用给出的图示或依题运用所学的地图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绘图,按要求绘制地理图形图表.
风向和风速的判读
等压面弯曲判读 等压面季节判读 等压面天气判读
高
鞍
低
槽
高 低
脊
槽
脊
鞍
高
低
等压线(面)图
气压系统的判读
风向风速判读
风向判读:先确定气压梯度力,再判断偏 向的方向(注意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风向风速的判读 风速判读: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等压面弯曲的判读 风向与等压线:顺着风向等压线数值减小。
(2) ①处等温线密集的主要 原因是______.
(3)②处等温线向南突出的 主要原因是______.
(4)③处等温线向南突出的 主要原因是______.
读我国某地1月等温线图回答:
(1)图中00C等温线相当于我国的_秦__岭__-淮__河__一线。这也是我国
暖__温__带__和__亚__热__带(温度带)的分界线,也是我国_湿__润__和__半__湿__润_(干湿区)
的分界线。 (2)由A地中的40C等温线可知,A处的地形是_山__地__, 判断理由是__等__温__线__闭__合__且__气__温__低__于__同__纬__其__它__地__区。 (3)图中中心部分地形,可能是我国的_C. A 塔里木盆地 B 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 东北平原 (4)B处北部的山地可能是 C A 阴山 B 天山 C 秦岭、大巴山 D 大兴安岭
一、 等值线的基本特点
1. 同线等值。
2. 等值距一致。同一幅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变化是 有规律的。
3. 等值线是封闭的曲线。限于篇幅,在一幅图上不 一定闭合。
4. 局部小范围内闭合的等值线,其数值特点是“大于 大的、小于小的”。
5. 等值线不相交(等高线重合,该地为陡崖)。
等值线的判读方法(以等高线为例)
1. 看延伸: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 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大方向,即坡面径流方向。
2.看闭合: 局部范围闭合的等高线,是山地或盆地。 3.看疏密: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水流越急;反之亦然。 4.看弯曲: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出,则为山脊;
反之,则为山谷,河流发育在山谷中。 5.看极值:等高线的极大值或极小值,
等压线季节判读 等压线天气判读
风向与南北半球:气压梯度力向右偏为北 半球,向左偏为南半球。
风向与高低空: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为近地 面,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为高空空气运动。
等压线(面)图
气压系统的判读 风向风速的判读 等压面弯曲判读 等压线季节判读 等压线天气判读
等压面弯曲判读
根据下图等压面弯曲判断A、B、C三 地温度较高的是_____。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16分)
(2)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 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东北一西南走向的 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三、等压线
等压线(面)图
要求:能判断高、低气压中心、鞍部、槽线、 气压系统的判读 脊线等
(1)该地位于 若该处是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