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采用辨证分型治疗雀斑
老中医坐堂 皮肤科病诊治绝招94 雀斑
老中医坐堂皮肤科病诊治绝招94 雀斑
雀斑
雀斑是局部色素增加形成的细小斑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日光照射有促发作用并使其加重。
以面部发生散在或群集的黄褐色斑点,互不融合,无自觉症状为特征。
多见于女性,常始发于4-5岁的学龄前儿童,少数自青春期发病,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
有哪些症状?
1.常见于面部尤其是鼻及两颧部,对称分布,颈、肩及手背处也可见。
2.为淡褐色或褐色针头至芝麻粒大小斑点,圆形或规则形,数日不定,少则几个,多则上百个,皮疹不融合。
3.颜色随季节而变化,春夏季明显,秋冬季则变淡。
4.无白觉症状。
如何治疗?
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浮萍30克,连翘15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荆芥10克,生甘草10克,生地20克。
*失眠,加酸枣仁15克,柏子仁10克;
*便秘,加麻子仁10克,当归15克;
*口干,舌红,加石斛15克,天花粉10克。
水煎,分2次服用,每日1剂。
外用药:黄柏霜或3%氢醌霜涂于患处,每日2次。
有哪些单验方?
1.白附于6克,滑石6克,白芷6克,绿豆粉200克,研细粉,每日早晚洗脸后外搽。
2.白僵蚕50克,细辛50克,黑丑5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洗脸时擦之,每日2次。
3.柿叶30克,紫背浮萍15克,苏木10克,水煎取液,外洗患处。
特别提示
1.减少日光照晒,尤其春夏季日光强烈时更应注意。
2.外出时可涂防晒霜或遮阳。
3.切忌滥用药物腐蚀,以免造成疤痕或更症后色素沉着。
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刺激。
中医怎么样祛除痘斑的方法
中医怎么样祛除痘斑的方法
中医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祛除痘斑:
1. 食疗:中医认为痘斑与身体内部的湿热和气虚有关。
饮食方面,可避免辛辣食物、油腻食物和甜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柠檬、猕猴桃、青菜等。
此外,还可以适量饮用薏米水、绿豆水等清热解毒的食物。
2. 中药调理:中医常用的祛斑中药包括赤芍、白术、白芍、当归等。
可以根据体质和症状的不同,配制成适合个体的中药方剂。
通过进补脾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来祛除痘斑。
3. 中药外敷:使用一些中药制剂进行外敷,如黄连、绿豆粉等。
这些中药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炎祛斑的作用。
4.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可通过调理体内的气血流通,改善身体的阴阳平衡,从而缓解痘斑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不同,对中医治疗的应用效果也会存在差异。
因此,建议在选择中医治疗方法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医师,确保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同时,中医治疗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见效,需要患者具备充分耐心和合作精神。
雀斑的中医辨证治
雀斑的中医辨证治雀斑多与遗传、内分泌系统失调、日晒等因素有关。
好发部位多在眼眶及双颊。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火郁经络血分,复感风邪凝滞.或肺经血热,或因阴虚火邪上炎所致。
现就临床几种常见证型及外治法简介如下.以飨读者。
1.阴虚火旺型本型除脸部雀斑外.还可见头晕腰酸。
耳鸣潮热,五心烦热,梦遗,失眠、多梦.舌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熟地15克.山茱萸、牡丹皮、泽泻、知母、黄柏、当归各9克,茯苓、僵蚕各12克。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30剂为1个疗程,连服 1~3个疗程。
2.血虚生风型本型除脸部雀斑外,还可见患处瘙痒,头晕乏力、舌淡白、苔薄白、脉细无力等症。
方用:丹参、浮萍、鸡血藤各30克,生地20克,连翘15克,红花、川芎、荆芥、生甘草各10 克。
水煎服,每日1剂,30剂月为 1个疗程,连服1~3个疗程。
3.气虚血瘀型本型除脸部雀斑外.还可见神倦乏力,脘闷纳呆。
头晕,口唇淡白,舌淡红有瘀点.苔薄白。
脉细涩。
方用:当归、生地、北沙参各15 克.白芍红花、香附、党参、白术各10克。
川芎、广木香、茯苓各 6克。
水煎服。
每日1剂,30剂为1个疗程。
一般用1~3个疗程即可见效。
4.血热妄行生风型本型除脸部雀斑外.还可见皮肤下有出血点.口干口苦、半夜更甚,小便黄,大便秘结,舌鲜红或绛红。
苔薄黄,脉数有力。
方用:升麻、赤芍、生地、防风各12 克.茜草、麦冬、玄参、丹参、红花、黄芩各9克,丹皮15克,生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30剂为1个疗程.连服1~3个疗程。
此外.在内服药物的同时,还可配合外敷疗法。
1.柿子30克.浮萍15克,苏木、白术各10克。
水煎取液,先熏后洗患处.早晚各1次。
每次10分钟。
2.皂角、浮萍、白梅、樱桃枝各30克。
烘干粉碎、过筛,每晚洗脸后.取此粉以温水调糊状搓面即可。
3.丝瓜适量,捣绞取汁,夏天宜加入适量的防腐剂.每日涂斑点处。
(张勤)。
中医怎么治疗雀斑
中医怎么治疗雀斑概述雀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色素沉着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脸部、颈部和手部等暴露部位出现的小而扁平的棕黄色斑点。
中医认为雀斑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肝气郁结、肾阴不足等原因导致,因此治疗雀斑需要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调理脾胃、肝气和肾阴。
中医的治疗方法1. 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雀斑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见的中药有白术、山药、白芍、当归、首乌藤、柴胡、黄芩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医生会配制不同的中药方剂,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从而改善雀斑的症状。
2. 食疗调养中医强调饮食对健康的影响,通过调整饮食可以改善身体的阴阳平衡。
对于雀斑的患者,中医建议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橙子、柠檬、芹菜、番茄等。
此外,还可以适量摄入一些有助于调理肝气的食物,如山楂、莲藕等。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雀斑常用的手段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改善肝气郁结的状况。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太冲等。
针灸疗法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操作,具体的疗程和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个体化特点进行调整。
4. 中药外用中药外用是指将中药制剂直接涂抹在患者的皮肤上,通过刺激局部的气血运行,改善皮肤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功能。
常用的中药外用方剂有白花蛇舌草膏、黄柏酊等。
中药外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皮肤敏感性进行选择和调整,因此最好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5. 中医保健方法除了以上的治疗方法,中医强调平时的保健和调养对于雀斑的预防和治疗也有很大的帮助。
中医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对身体产生的负面影响;注意合理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长时间暴晒,适当使用防晒措施等。
此外,中医还鼓励患者积极参与适度的运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注意事项在中医治疗雀斑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正规的中医医院和有经验的中医医生进行治疗,避免受到不专业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影响。
中医如何治疗面部色斑治疗色斑方法有哪些
中医如何治疗面部色斑_治疗色斑方法有哪些*导读:中医是如何祛斑的?中医认为肝气淤结会导致色斑的出现,因此调畅情志解决色斑最好的方法,那么中医是如何祛斑的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中医祛斑讲究内外兼修,即首先要保证自己心情愉快。
在中医看来,调畅情志是预防和治疗面部色斑的关键。
然后应前往中医院针灸调理内分泌于内,再在医生的建议下,配合中药搽、敷、熏、蒸于外,治疗原则是内调为主外调为辅。
*疏肋间自我按摩舒缓心情方法:坐位,两手掌横置于两腋下,手指张开,指间距与肋骨间隙等宽,先用右掌向左分推至胸骨,再用左掌向右分推至胸骨,由上而下,交替分推至脐水平线,重复10次。
注意手指应紧贴肋间,用力宜均匀,以胸肋有温热感为宜。
作用:理气疏肝。
*针灸法针灸系通过刺激人体上的特定穴位达到调理效果。
中医在上千年前就认识到激素的存在,以天癸命名,并通过针灸刺激肾-任脉-胞宫这一中医范畴的女性内分泌轴来调控激素水平,这与现代医学下丘脑-垂体-卵巢的女性生殖轴不谋而合,这就不难理解针灸是调理内分泌进而祛除面部色斑的高手了!*生活对策1.保持好心情。
在中医看来,保持好的心情至关重要,要懂得及时舒缓压力,及时宣泄不良情绪,不要让怨气和怒气都郁积在心,引起肝郁气滞。
2.多食水分充足的水果。
如西红柿、黄瓜、草莓、桃等。
这些食品可帮助身体排毒,促进新陈代谢。
*经络祛斑是中医祛斑最好的方法经络祛斑是中医祛斑的首选之一,经络祛斑是以按摩或推拿的方式来疏通人体的经络,体内经络疏通了,就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毒素,随着毒素的排除,脸上的色斑也会随之慢慢减淡,再消失不见,这个方法特别适合体内阴阳失衡的女性,按摩推拿不但可以祛斑,还可以增强体内各器官的功能。
*中药面膜是中医祛斑最好的方法中药面膜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就是将中药做成面膜,白术、白芷、白果等中药都具有美白祛斑的功效,将这些中药研成粉末,天天坚持敷这个面膜,就可以快速祛斑,这个祛斑面膜的制作方法不但简单,而且是非常有效的,值得大家试试。
中医治疗雀斑的办法
中医治疗雀斑的办法文章目录*一、中医治疗雀斑的办法*二、治疗雀斑的食物*三、雀斑形成的原因中医治疗雀斑的办法1、白芷水牛角治疗雀斑水牛角60克,升麻、羌活、防风各30克,白附子、白芷各15克,生地30克,川芎、红花、黄芩各15克,生甘草6克。
将各药研成细末,蒸熟,作成小丸,每晚服10克,温开水送服。
本方祛风清热,凉血散血,对治疗雀斑有效。
2、苍耳朵治疗雀斑苍耳子若干。
将苍耳子做成粉,洗净,焙干,研成细粉,装瓶备用。
每次饭后服3克,米汤送下,每日3次。
本方适用于因风邪袭面,气血失和而致的雀斑。
3、熟地山药治疗雀斑熟地15克,山茱萸、炒丹皮各10克,茯苓12克,山药30克,升麻、白附于、细辛、巴戟天各3克,甘草10克。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适用于因肾阴亏损而效的雀斑。
4、白檀香治疗雀斑白檀香、浆水适量。
将白檀香捣磨成汁,浆水制法是:将煮熟的小米,浸泡在冰水中五、六天,至生出白色泡沫时,滤出备用。
每晚用温浆水洗脸,毛巾擦干,然后在雀斑局部涂上檀香汁,第二天晨起擦去。
5、桃花蜂蜜治疗雀斑桃花、冬瓜仁各等分,蜂蜜适量。
将桃花阴干,研成细粉,冬瓜子去壳,研末,加入蜂蜜调匀,夜晚以此蜜敷面,每晨起洗净,每天1次。
治疗雀斑的食物1、菠菜治疗雀斑菠菜,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具有全方位肌肤美容功效的食物,当中富含的胡萝卜素,能使表皮保留水分,让肌肤保持年轻,自体内将死去的肌肤细胞排除。
并且,菠菜中也含有硫辛酸,有助于抗氧化的维生素C些都是维持肌肤年轻所需要的重要养分。
菠菜无论生食或烹调后食用皆可,生食时可加入美容排毒蔬果昔之中,你能享用其中各式各样重要的美容维生素,对淡斑有很好的帮助。
2、椰子治疗雀斑无论是椰子汁、椰肉或椰子油──都是有助于保持青春的最佳美容食材。
椰子算是种核果,也就是种子外头受硬壳包覆的水果。
椰子汁中含有的关键养分包括月桂酸、铁、钾、镁与钙。
钾是一种电解质,能促进细胞的净化,椰子中的钾含量是香蕉的两倍之多。
中医治疗雀斑综述
中医治疗雀斑综述发表时间:2019-07-01T11:16:56.5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4月8期作者:余明芳徐源李春燕[导读] 对雀斑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以虚实夹杂为主,各家各有侧重。
余明芳徐源李春燕(泸州市中医医院;四川泸州646000)摘要:对雀斑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以虚实夹杂为主,各家各有侧重。
在治疗上主要是采用内外治法相结合,并加强中医调护。
临床实践证明内外结合治疗雀斑可有效祛斑或使色斑减淡。
关键字:雀斑;病因病机;内治;外治雀斑因面部布满黑斑点状如雀卵之色而得名,日晒后或长时间室内荧光灯照明后, 雀斑颜色更深更明显。
常见于中青年女性,儿童时期发病居多,其次是青春期,好发于面部、脖颈部,且具有明显季节性变化史和家族遗传史,如夏季加重,冬季减轻等表现。
1.病因病机元·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面体病诸候》“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荣表里,人或痰饮渍脏,或腠理受风,致气血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发黑 ”;“人面皮上,或有如乌麻,或如雀卵上之色是也。
此由风邪客于皮肤,痰饮渍于腑脏,故生。
”均明确指出痰饮所致瘀血是造成面色黧黑,雀斑的主要原因。
雀斑的病因是火郁经络血分,肾水亏虚,水不制火,或痰饮阻滞经络,肌肤失于儒养,风邪外搏而致斑点。
肾水不足,不能从面部散发,虚火导致气血凝滞而产生雀斑。
或血热内滞的身体,触犯到风邪,旺盛的气血和风邪在经络里相互搏斗,无法从肌肤中散发出来,就会产生雀斑。
2.1中医内治法吴菊生等[1]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认为气阴不足、肺胃郁热是雀斑的基本病机,采用益气养阴,清肺胃郁热的消斑治疗雀斑患者105例, 疗程3 个月,总有效率为95.2%。
王英等[2]治疗雀斑,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瘀血停滞证。
治以滋补肝肾、益精养血、活血化瘀。
方用:六味地黄汤合四物汤加减,并配合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服,约治疗3个月后,面部斑点全部消失,病告痊愈。
祛斑光洁肌肤 中医药膳辨证祛斑
祛斑光洁肌肤 中医药膳辨证祛斑祛斑光洁肌肤中医药膳辨证祛斑。
女性在20岁之前肌肤总是白里透红,如花似玉。
但30岁一过,很多女性的脸上就会出现一些斑点,且呈季节性变化,尤其是夏季比较明显。
中医称此病为“面尘”、“黧黑斑”等,主要原因是肾气亏虚、肝气郁结或是血燥津亏等原因引起。
只要辨证得当,食疗对此病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下祛斑食疗方:祛斑光洁肌肤中医药膳辨证祛斑 肾气亏虚型这一型表现为肾气不足,肾水不能上承,本色不能上泛,郁于面部,出现暗黑或黄褐斑,同时会有腰膝酸软、身体蠃瘦,头昏耳鸣,盗汗不眠、午后潮热、月经量少且淡。
取滋阴补肾之法。
猪腰祛斑补肾粥:粳米200克,猪肾1对,山药50克,薏苡仁50克。
将猪肾去筋膜、臊线,用清水泡半小时,去除血水,洗干净,切成小块,有开水焯掉臊味;粳米淘洗干净;山药与薏苡仁放入沙锅中煎水,去渣留液,将粳米与猪肾放入,再加适量清水,煎烂趁温热服,可加适量盐或糖调味。
肝郁气滞型此型由于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灼伤阴血,发于面部而成色斑。
患者表现为急躁易恕、胸胁胀痛、情志不畅、胸闷气短、忧虑叹息。
月经不调、痛经等。
取疏肝解郁之法。
猪肘香朴汤:猪肘500克,香附10克,厚朴15克,枳壳10克,川芎5克。
先将诸药放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约20分钟,去渣留液,把洗净、切细的猪肘放入,再加入适量清水,再煎煮烂熟,加入调料,盐、酱油、味精、香葱即可。
吃肉喝汤。
湿热蕴蒸型此型由于湿热蕴蒸肌肤,面色腊黄或斑色黑暗,甚或面部油脂泛泛,头发稀疏、肢体困倦、四肢无力、食少纳差、口淡无味、大便溏泻、舌苔黄腻等。
取健脾利湿之法。
薏菱粳米鸡粥:薏苡仁15克,菱角30克,粳米50克,仔鸡肉150克。
先将鸡肉洗净,放入沸水中焯掉血腥味,切成小块,与薏苡仁、粳米、菱角肉一同放入沙锅中,加入清水适量,先武后文火煎煮,至鸡肉烂熟,再加入生姜、盐、味精、葱花,再煮一沸即可服用。
津血亏虚型此型由于津血亏虚,不能濡养肌肤,故面色灰暗黄黑、皮肤干燥、毛发枯燥、爪甲不荣、身体消瘦、口舌津枯、皮肤脱屑、皲裂。
中医辨证祛斑
中医辨证祛斑正文:一、定义与介绍中医辨证祛斑是一种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针对皮肤上出现的色素沉着斑点进行治疗的方法。
中医辨证祛斑主要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改善体质,使皮肤恢复健康状态,进而达到祛除斑点的效果。
二、病因分析⒈阴虚火旺型斑点:特点:斑点颜色偏红,边界清楚,易于扩散,伴有口干、咽痛、心烦易怒等症状。
处理方法:滋阴降火,清热解毒。
常用的中药有玄参、玉竹、麦冬等。
⒉血瘀湿滞型斑点:特点:斑点颜色呈紫暗或咖啡色,边界模糊,色素稳定,多与气血循环障碍有关。
处理方法:活血化瘀,祛湿通络。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当归、红花等。
⒊肝郁脾虚型斑点:特点:斑点色泽暗淡,边界不清晰,易于泛出新斑点,伴有情绪不稳,食欲不振等症状。
处理方法:疏肝健脾,理气解郁。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白术、香附等。
⒋肾气亏损型斑点:特点:斑点颜色偏暗,紧凑且边界清晰,多伴有腰痠腿软、乏力等症状。
处理方法:补肾壮阳,调理气血。
常用的中药有枸杞、桂圆、山药等。
三、治疗方法⒈中药内调治疗:根据病因辨证,选择相应的中药组方,通过口服中药来调理身体内部的阴阳失衡和气血不足,从而达到祛斑的效果。
⒉外敷治疗:使用中药煎剂或药膏直接涂抹在患处,起到去斑的作用。
常用的外敷药物有僵蚕、柴胡等。
⒊针灸治疗:通过针刺在经络上的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斑点的形成和沉着过程,促进皮肤的修复和再生。
⒋中西医结合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和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来祛除斑点,如激光祛斑、果酸换肤等。
四、注意事项⒈个体差异:不同人的体质和斑点类型各异,治疗方法应因人而异。
⒉运动与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情,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等。
⒊美容护肤:正确的清洁、保湿和防晒措施对预防斑点的发生和复发非常重要。
附件:⒈中医辨证祛斑病例分析实录⒉中医辨证祛斑常见药物汇总表法律名词及注释:⒈阴阳失衡:指中医理论中阴阳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状态失去均衡。
⒉气血不足:指中医理论中气血运行不畅,不足以满足身体正常运作的需求。
中医辨证施治雀斑的方法
中医辨证施治雀斑的方法引言雀斑,又称为黄褐斑或棕色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色斑病症,多见于面部、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
它给人们的外貌带来了困扰,造成了心理上的不适。
中医认为,雀斑的形成与脾、肾、肝、胃等脏腑有关,与体内湿热、气血瘀滞等病理因素有关。
因此,中医通过辨证施治方法来治疗雀斑,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中医辨证施治雀斑的方法,以供参考。
辨证分型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型是治疗疾病的基础。
针对雀斑的不同病因和病理变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辨证类型:1.湿热蕴结型:雀斑色泽暗黄,伴有湿热症状如口苦、口干、尿赤等。
2.气血瘀滞型:雀斑色泽紫暗,伴有气滞血瘀症状如胸闷、乳房胀痛等。
3.脾肾亏虚型:雀斑色泽淡黄,伴有脾肾亏虚症状如四肢无力、精神疲乏等。
辨证施治根据辨证分型,中医会采取不同的施治方法来治疗雀斑。
1.中药治疗:可以选用清热解毒、利湿通络的草药,如黄连、黄芩、车前子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排毒的作用,可以减轻湿热蕴结症状,改善雀斑的情况。
2.中药外用:可以采用中药外用的方法,如采用黄连、黄柏等药物制成的药膏,直接涂抹在雀斑部位,有助于清热解毒,减轻雀斑色斑。
3.饮食调理:湿热蕴结型的患者在饮食上应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多吃清淡、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缓解湿热症状,改善雀斑。
气血瘀滞型的辨证施治1.中药治疗:可以选用活血化瘀、调气的草药,如川芎、桃仁、当归等。
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调气行血的作用,可以改善气血瘀滞型雀斑的情况。
2.中药外用:可以采用中药外用的方法,如采用川芎、红花等药物制成的药膏,直接涂抹在雀斑部位,有助于活血化瘀,改善雀斑色斑。
3.推拿疗法:可以采用推拿疗法,如经络穴位按摩、拔罐等,有助于调理气血,改善雀斑。
1.中药治疗:可以选用补益脾肾、调养气血的草药,如党参、山药、当归等。
这些药物具有补益脾肾、调养气血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肾亏虚型雀斑的情况。
2.饮食调理:脾肾亏虚型的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多食用具有补脾肾、养气血作用的食物,如山药、黑豆、猪肝等。
中医对雀斑的认识和治疗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毕业论文题目:中医对雀斑的认识和治疗专业:医疗美容技术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一、中医对雀斑的认识 (1)(一)病因病机 (1)(二)临床表现 (1)(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四)病理结构 (2)二、中医对雀斑的治疗 (2)(一)分证论治 (2)(二)饮食疗法 (2)(三)针灸疗法 (3)(四)防护措施 (3)(五)治疗偏方 (3)摘要雀斑因面部布满黑斑点状如雀卵之色而得名,因色暗黑如酱油色,所以老百姓又俗称“酱油麻子”年幼发病,青春期加重,女性多于男性。
雀斑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雀斑皮肤黑素细胞内的酪氨酸酶活性增加,在日光、X线、紫外钱的照射后,产生大量的黑色素,形成雀班,由于长波紫外线的光氧化作用,黑色素的颜色可迅速加深。
故日晒后或长时间室内荧光灯照明后,雀班颜色更深更明显。
因其影响人的容貌之美,不少女性渴望迅速去除它。
过去对此病一般不治疗,近十余年来因美容业的兴起,此病也开始作为美容医生设法减轻或治疗的疾病。
【关键词】雀斑中医治疗黄褐斑小斑点雀斑样痣中医对雀斑的认识和治疗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化生活,追求健美已成为当今的一种时尚主流。
就着与追求美貌和青春,是中外女性永恒的话题。
中医对损容疾病的认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方法,仍被广泛而卓有成效地应用于现代临床,并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雀斑系一种常见的色素细胞功能亢进性淡褐色米粒大小的斑点皮肤病,该病好发于颜面较白的女性,男性也可发病。
目前认为,该病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好发于颜面、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初为淡褐色针尖大至绿豆大小斑点,圆形,表面光滑无鳞屑,境界清楚,斑点疏密不一,但不融合,分不对称。
其症状随季节变化,夏季斑点数目增多,色加深,病损变大;冬季相反,数目减少,色变浅,病损缩小,该病一般无自觉症状,病程缓慢,一般在5岁左右开始发病,青春期随年龄增长而数目增多。
中医古籍里的除雀斑小妙方
中医古籍里的除雀斑小妙方马宇佳提起雀斑,相信绝大多数人并不陌生。
这是一种是好发于皮肤表面的棕色点状色素沉着斑,属于遗传流行病学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雀斑多发于颜面部,且以女性患者居多,影响容貌美观,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上的诸多不便。
因此寻求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治疗雀斑的方法有很多种。
西医方面,化学剥脱法、机械磨削术等均能消退雀斑,但多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甚至复发,如切伤正常组织、患者疼痛不能耐受等。
液氮冷冻、多功能电离子及激光等方法,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不可避免地产生色素沉着或形成瘢痕,较难达到预期的疗效。
且这些疗法多治标不治本,很难根除雀斑。
雀斑在我国医学古籍中很早即有记载。
隋《诸病源候论》:“面皮干者,谓面皮上,或有如乌麻,或如雀卵上之色是也。
”古书中亦有称其为“蔚黯”,“面尘”,“黧黑斑”等。
因雀斑病理生理机制比较复杂,历代名医各家对雀斑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各有独到见地。
概而言之,祖国传统医学主要是从气滞血瘀、肝肾不足立论,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辨证论治,通过改善五脏六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气血调和、排毒养颜,祛除雀斑的目的。
现在,让我们具体来看一看中医古籍里收藏的治疗雀斑民间验方。
1.山柰散(《本草纲目》)【组成药物】:山柰子、鹰粪、密陀僧、蓖麻子各等份。
【调制方法】:研匀,以乳汁调制。
【使用方法】:卧前涂面,翌日晨起后洗去。
【方解】:方中山柰为姜科植物山柰的根茎,干燥后呈类圆形,因此又称“三奈子”。
气芳香类似樟脑,但味辛性温但较生姜稍弱,有辟秽化浊,祛风止痛之功,古人又常将其用作配制诸香之原料。
山柰在本方中既可消除雀斑,又可使整方芳香。
密陀僧为《新修本草》中所记载的治疗“面上瘢”之良药,可消肿杀虫,收敛防腐,祛除雀斑。
鹰粪即古代面脂中常用的鹰屎白,特长是消除各种瘢痕疙瘩,使祛斑后不留痕迹。
蓖麻子能“拔病气出外”(《本草纲目》),“能出有形之滞物”(《本草衍义补遗》),祛斑效果较强。
中医辨证祛斑
认为,色斑多为肝郁脾虚、肝肾不足所为,当以补益肝肾、疏肝健脾为治。
肝为藏血之脏,具有疏通人体气机、调节血液运行的功能,喜舒畅而恶抑郁。
当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时,则会引起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易形成气血不畅,影响面部的血液循环,颜面气血失和则会使皮肤暗淡无光、长色斑。
另外,在人体内通贯上下,连接脏腑和体表,一旦经络受阻,必然会出现色斑等症状。
也可以说是肝、脾、肾功能失调、胞宫失常及冲任损伤,导致气血不调、精血不能上荣于面(虚证)或痰浊瘀滞凝聚于面(实证)而发病辨证治疗:对于肝气郁结、气滞血淤形成的色斑可以用柴胡舒肝散加桃红四物汤。
主要药物有柴胡、、、、、芍药、炙。
对于型肝肾不足,可以用六味地黄丸、二至丸,补肝肾之阴;对于阴虚火旺型肝肾不足可以用知柏地黄丸;对于肾型肝肾不足可以用金匮肾气丸。
吃:别吃太凉的东西,少吃生冷食物。
可以吃、红枣、红小豆、红糖、乌鸡、芝麻等。
喝:用白(有去肝火、增白的作用)、玫瑰花、(疏肝解郁)泡水喝。
膜:方一:(打粉)、白(打粉)、(打粉。
和白僵蚕有祛风通络、去斑增白的作用)、粉、蛋清,调成糊状,制成面膜,可以去斑增白。
方二:、、、白、、白、、、。
等量共同粉粹过100目筛,装入干燥瓶中贮存备用。
用法:取上述药粉30克,加入粉10克,加适量蜂蜜和白醋,调成糊状,涂于患处,保留20~30分钟,清水洗去,每日1~2次,20日为一疗程。
方中白菊花清热解毒;白芷、白茯苓、白鲜皮解毒燥湿;白及、白僵蚕、白芍、丹参、牡丹皮凉血活血、祛瘀生新。
《本草新编》曰白僵蚕“去皮肤诸风,能灭黑干及诸疮瘢痕”,《中华本草》曰白芷“去面gan疵瘢”(面干、面gan即指黄褐斑);《海药本草》曰珍珠粉“除面gan”、“解毒生肌”;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白芍、白茯苓两者均有抗炎、解毒、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丹参有促进组织修复及再生作用。
瘀去则新生,毒热解除了,机体抵抗力增强了,则斑无形可依。
方中大多为白药,可达到“以白养白”之效。
中药去斑最有效的方法
中药去斑最有效的方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影响,面部出现斑点已成为困扰很多人的问题。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宝贵财富,其治疗斑点的方法备受关注。
那么,中药去斑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呢?
首先,中药内服是去斑的一种有效方法。
中医认为,斑点的形成与体内的湿热、血瘀有关。
因此,通过中药内服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从而达到去斑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白芷等,可以通过煎煮或者煎煮成药膏的形式进行内服,配合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改善面部斑点问题。
其次,中药外用也是去斑的重要手段。
中医认为,面部斑点多由气血不足、湿热瘀滞引起,因此,可以选择一些能够活血祛瘀、清热解毒的中药进行外用。
比如黄连、红花、薏苡仁等,可以煎煮后敷于面部,或者搭配成药膏进行外用,能够有效改善斑点问题,使肌肤变得更加细腻光滑。
此外,中药面膜也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去斑方法。
许多中药都有美白祛斑的功效,比如白芷、阿胶、熟地黄等,可以制成面膜贴
敷在面部,能够深层滋养肌肤,改善面部斑点问题,使肌肤逐渐变得光滑细腻。
总的来说,中药去斑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内服、外用、面膜等多种方式进行。
然而,使用中药去斑需要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因为不当使用而导致不良反应。
另外,中药去斑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期望一蹴而就,需要耐心等待,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希望每一位有斑点困扰的朋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中药去斑方法,拥有健康美丽的肌肤。
中医美容能否有效治疗雀斑
中医美容能否有效治疗雀斑在追求美丽的道路上,雀斑问题常常困扰着许多人。
不少人在寻求治疗雀斑的方法时,将目光投向了中医美容。
那么,中医美容到底能否有效治疗雀斑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雀斑的形成原因。
雀斑多与遗传因素有关,往往在儿童时期就开始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逐渐加重。
此外,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的刺激会促使黑色素细胞活跃,导致雀斑颜色加深、数量增多。
内分泌失调、生活压力大、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也可能对雀斑的形成产生影响。
中医美容在治疗雀斑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面部的问题往往反映了身体内部的失调。
对于雀斑,中医通常会从调理气血、脏腑功能入手。
通过中药内服,可以改善身体的内环境,调节内分泌,从而减少黑色素的生成。
一些常用的中药如桃仁、红花、当归、白芍等,具有活血化瘀、养血调经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气血循环,使面色红润,减少雀斑的产生。
除了中药内服,中医美容还有许多外治方法。
比如,中药面膜就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
中药面膜通常由多种中药材研磨成粉,调配成膏状敷在脸上。
其中的药物成分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淡化色斑。
常见的中药面膜成分有白芷、白茯苓、白术等,具有美白祛斑、润肤养颜的功效。
针灸美容也是中医治疗雀斑的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面部及身体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等,可以调节经络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营养供应,从而达到淡化雀斑的效果。
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在治疗雀斑中的作用。
建议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 C、E 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这些食物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身体的负担,影响治疗效果。
然而,中医美容治疗雀斑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
而且,其效果也因人而异。
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雀斑,可能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的方法,如激光治疗等,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中医治疗雀斑经验
中医治疗雀斑经验
中医治疗雀斑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药内服:常用的中药内服治疗雀斑的方剂包括逍遥散、去
斑丸等。
这些方剂一般均含有一些活血祛斑的中草药,如红花、当归、桃仁等。
中药内服可以调理身体内部的气血运行,改善肝气郁结导致
的雀斑问题。
2. 中药外用:常用的中药外用治疗雀斑的方法包括药膏、药水等。
其中,药膏主要适用于局部雀斑较多的情况,如黄芩膏、白云膏等;药水则适用于雀斑分散较广的情况,如逍遥水等。
中药外用可以
直接作用于雀斑区域,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减轻雀斑颜色和面积。
3. 食疗调理:中医认为,雀斑与身体内湿热、气滞等有关,因
此食疗方面可采取清热解毒、利湿利尿、活血化瘀的食物,如苦瓜、
薏苡仁、红豆等。
此外,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柠檬、橙子、菠菜等,有助于美白皮肤,减少雀斑的形成。
4. 针灸疗法:中医认为,雀斑与肝气郁结有关,因此针灸疗法
可以调理身体的气血运行,舒缓肝气郁结的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太冲等,可通过刺激穴位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雀斑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雀斑需要针对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因此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医师,根据个人体质、病情等情况制
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此外,中医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坚持,效果会
有差异,具体效果因人而异。
雀斑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外治
? 中药面膜:丝白祛斑膏
? 毫针刺法: ? 主穴—肾俞、肝俞、三阴交 ? 配穴—血海、关元、中极
四、冲任失调
? 证候:两颧部黑褐色斑片,对称分布,月经 前斑色明显加深,伴月经紊乱,腰膝酸软, 舌质淡红,苔薄,脉细。
病例分析
? 李某,女, 42岁,育有一子,自述病史 4年, 但因近期和丈夫吵架开始加重,就诊时面色 晦暗,颞颧部出现深褐色斑片,边界尚清。 夜间难以入睡,睡则多梦,自觉手足心热, 偶见夜间盗汗。月经前后无定期,经前乳房 有胀痛感。舌质红,苔少,脉沉细。
? 请写出中医病名及辩证分析,并写出理法方 药
? 治则:调理冲任,养血祛斑 ? 方药:二仙汤加减 ? 组方加减:仙茅 9克、仙灵脾 9克、巴戟天 9克、
当归9克、黄柏 6克、知母 6克。 ? 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加苏子、丹参 ? 抑郁症:加用菖蒲、夜交藤 ? 难以入眠者,加合欢皮、茯神
外治
? 中药面膜:五白膏
? 毫针刺法: ? 皮损部位局部围刺 ? 主穴—肾俞、肝俞、关元、中极 ? 配穴—血海、子宫、归来
外治
? 中药剥脱剂:五妙水仙膏
? 中药面膜:白芷、白茯苓、白菊花、白及、 丹参、白蜜
? 祛斑散:冬瓜仁 35g,莲子粉25g,白芷粉15g
? 毫针刺法: ? 主穴—三阴交、曲池、足三里、肾俞 ? 配穴—肝俞、血海、命门
治疗补充
? 临床常用成方:
? 加味逍遥丸 ? 乌鸡白凤丸 ? 杞菊地黄丸 ? 知柏地黄丸 ? 金匮肾气丸 ? 参苓白术丸
有家族史
多伴有毛细血管扩 张及皮肤萎缩
中医是如何祛斑的
中医是如何祛斑的对于爱美的女性来说,脸部的保养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她们绝对不会允许脸色暗黄有斑,但是市面上如此多的护肤产品又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接下来就试试看中医是如何祛斑的吧。
如何祛斑美白中医认为,黄褐斑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气血不能荣于面为主要病机。
气血不足,肾水不能上承;肝气郁结,失于条达,郁久化热,灼伤阴血,颜面气血失和。
外部容颜只是人体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它的荣衰与脏腑、经络、气血有密切联系。
只有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旺盛,才能青春常驻。
因此,中医美容从补益脏腑、调节经络着手,这才是真正的、根本的美容方法。
针灸科医师解释,中医祛斑中的美容施针多选补益调和功效的穴位,以针刺、艾灸对局部皮肤及穴位进行刺激,应用迎、随、补、泻的手法激发经气,使人体的新陈代谢旺盛,面部的血液循环加快,从而达到养护皮肤、延缓衰老、治疗面部皮肤病的目的。
针刺法采用银针刺入穴位及患病处皮肤,再施以适当手法,使患者产生酸麻胀痛及冷热等感觉。
灸法则是应用艾柱等药物放在相应的穴位及部位上用火点燃,通过药物的渗透及局部效应,使机体产生各种生理反应,达到抗衰老、美颜润泽以及治病的目的。
中医治疗黄褐斑,通过整体观念内外结合,辨证论治,标本兼治,配合中药疏肝达气、化瘀消斑、滋补肝肾、育阴消斑为法,外敷中药玉荣散,将该方药研为粉末,取少量水调和敷面,隔日一次。
如何祛斑家庭自助补救法对于那些喜欢用家庭自助方法来消除雀斑的人,有许多方法你都可以试试。
因为太阳光线会增加雀斑和黑斑,因此远离阳光直射,并且尽可能使用防晒指数最高的防晒霜。
多摄入维生素A和C,因为它们能提高你对有害太阳光线的防御能力,并能随着时间的增长减少黑色素。
如果你的肤色比较白,有许多针对雀斑、老年斑、黑斑的护肤霜,你可以尝试谨慎使用。
如果你的肤色是中等的黑色,那么这些面霜可能会加深雀斑的颜色。
而阿尔法羟基酸可以促进你皮肤细胞的更新,淡化雀斑的颜色。
你还可以尝试其它方法,例如多喝酸橙汁和柠檬汁,多吃水果和蔬菜,如杏桃和黄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采用辨证分型治疗雀斑
*导读:雀斑是常见的一种面部斑点状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颜色呈黄褐色或咖啡色,如同麻雀卵壳上的斑点,故名雀斑。
本病多与遗传、内分泌系统……
雀斑是常见的一种面部斑点状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颜色呈黄褐色或咖啡色,如同麻雀卵壳上的斑点,故名雀斑。
本病多与遗传、内分泌系统失调、日晒等因素有关,好发部位多在眼眶及双颊。
中医对本病多采用辨证分型治疗。
风火外袭型:本型皮损呈针尖至粟米大小黄褐色斑点,以颜面、前臂、手背暴露部位多见,在被日晒后色素加重,舌脉如常。
治宜祛风泻火,方用犀角升麻汤加减:水牛角30克 (先煎),升麻10克,羌活 lO克,防风12克,绿豆衣 18克,白附子5克,川芎lO 克,红花10克,生地10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冬仁瓜12克,甘草6克。
兼气滞血瘀者,去黄芩、知母,加丹参、当归;久治疗效不显者,加连翘、夏枯草、桃仁;兼肝郁气滞者,去掉黄芩、知母、生地,加柴胡、白芍、枳壳。
水煎服。
肾阴不足型:本型从小发病,有家族史,皮疹色淡褐色,以鼻为中心,对称性散在分布,夏季加重增多,舌质淡,苔少,脉细数。
治宜滋阴补肾。
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30克,山茱萸16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巴戟天lO克,山药12克,升麻10克,白附子5克,知母lO克,甘草6 克。
兼肝阴虚者,
加枸杞、女贞子、桑椹、制首乌;兼肾阳不足者,加肉桂、附子;兼虚火上炎,去掉巴戟天,加知母、黄柏。
水煎服。
阴虚火旺型:本型除脸部雀斑外,还可见头晕腰酸、耳鸣潮热、五心烦躁、梦遗失精、失眠多梦,舌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熟地15克,山茱萸、牡丹皮、泽泻、知母、黄柏、当归各 9克,茯苓、僵蚕各12克,水煎服;或服用知柏地黄丸,30日为1个疗程,连服l~3个疗程。
血虚生风型:本型除脸部雀斑外,还可见患处瘙痒、头晕乏力等症、舌淡白,苔薄白,脉细无力。
方用:丹参、浮萍、鸡血藤各 30克,生地20克,连翘15 克,红花、川芎、荆芥、生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l 剂,30日为1个疗程。
连服 1~3个疗程。
气虚血瘀型:本型除脸部雀斑外,还可见神倦乏力、脘闷纳呆、头晕、口唇淡白,舌淡红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方用:当归、生地、北沙参各15克,白芍、红花、香附、党参、白术各10 克,川芎、广木香、茯苓各6 克,水煎服,每日1剂,30 日为1个疗程。
一般用1~3 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血热妄行生风型:本型除脸部雀斑外,还可见皮肤下有出血点,口干口苦(半夜更甚),小便黄,大便结,舌鲜红或绛红,苔薄黄,脉数有力。
方用:升麻、赤芍、生地、防风各12克,茜草、麦冬、元参、丹参、红花、黄芩各9克,丹皮15 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30日为1个疗程。
连服1~3个疗
程。
(常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