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民俗文化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教案民俗文化接触和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

幼儿园大班教案民俗文化接触和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

幼儿园大班教案:民俗文化——接触和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一、教学价值民俗文化是每个国家、民族的独特文化遗产,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可以促进幼儿的文化意识、多元文化观念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有助于拓宽幼儿的视野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培养幼儿的文化意识和多元文化观念。

2.拓宽幼儿的视野和认识世界的能力,促进幼儿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发展。

3.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增强幼儿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

三、教学区域教学区域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可以包括民俗文化展示区、手工制作区、绘画区、图书角等。

四、教学准备1.教师应该提前了解和收集有关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的资料,准备相关展示资料、手工材料等。

2.准备相关绘画、手工制作工具和材料。

3.在教学前,教师应该对教学过程做好详细的计划和准备。

五、教学介绍在介绍教学内容时,可以和幼儿一起观察和感受展示区的图文资料、实物、音频、视频等,了解和感受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让幼儿了解文化多样性。

六、教学重点1.让幼儿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

2.培养幼儿的文化意识和多元文化观念。

3.拓宽幼儿的视野和认识世界的能力,促进幼儿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发展。

4.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增强幼儿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

七、教学方法1.观察感受法:引导幼儿观察、感受、思考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

2.体验互动法: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和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

3.游戏故事法:通过游戏和故事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和体验不同民族的文化。

八、教学过程1.引入: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引导幼儿思考和想象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

2.探究: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展示区的图文资料、实物等,了解和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

幼儿园非遗文化教育教案

幼儿园非遗文化教育教案

幼儿园非遗文化教育教案教案一:传统剪纸艺术主题:传统剪纸艺术的传承与进展年龄:3-5岁幼儿时间:2周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传统剪纸艺术的起源、进展和特点。

2. 培育幼儿对传统非遗文化的爱好和观赏力量。

3. 培育幼儿的动手力量和制造力。

教学预备:1. 传统剪纸艺术的图片和实物呈现。

2. 剪纸工具和材料。

3. 彩色纸张。

4. 幼儿平安剪刀。

第1页/共5页教学内容和活动支配:第一天:介绍传统剪纸艺术1. 使用图片和实物呈现,向幼儿介绍传统剪纸艺术的起源和进展。

2. 和幼儿一起观赏传统剪纸作品,让幼儿感受剪纸的美。

其次天:剪纸实践1. 给每位幼儿发放纸张和剪刀,让他们尝试剪纸。

2. 引导幼儿剪出一些简洁的图案,如星星、花朵等。

第三天:传统剪纸玩耍1. 通过玩耍的形式,让幼儿更深化地了解传统剪纸艺术。

2. 组织幼儿参与剪纸竞赛,鼓舞他们呈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第四天:传统剪纸创作1. 给每个幼儿发放剪纸工具和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制造力进行剪纸创作。

2. 鼓舞幼儿尝试不同的剪纸技法和图案,呈现自己的共性和才华。

第五天:剪纸呈现与评价1. 将幼儿的剪纸作品呈现出来,让幼儿相互观赏和评价。

2. 对幼儿的剪纸作品进行评价和鼓舞,激发他们连续学习和创作的爱好。

教学评估:1. 观看幼儿参与剪纸活动的乐观性和制造力。

2. 评估幼儿对传统剪纸艺术的理解和观赏力量。

总结和延长:1. 总结传统剪纸艺术的特点和意义。

2. 连续其他与传统非遗文化相关的教育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传统绘画等。

教案二:传统民间音乐观赏主题:传统民间音乐的魅力年龄:3-5岁幼儿时间:2周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传统民间音乐的起源和进展。

2. 培育幼儿对传统非遗文化音乐的观赏力量和爱好。

第3页/共5页3. 培育幼儿的音乐表达力量和节奏感。

教学预备:1. 传统民间音乐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 乐器,如口弦、古筝等。

3. 音乐节奏打击乐器,如小鼓、木鱼等。

幼儿园本土文化教案10篇

幼儿园本土文化教案10篇

幼儿园本土文化教案10篇幼儿园本土文化教案(篇1)活动名称:中国的传统节日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2、能乐观用语言描述过节时的特点。

3、培育幼儿与他人共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怀他人的情感。

4、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预备:PPT。

活动过程:1、谈话引题。

很久以前,我们的爷爷的爷爷,他们小时候不能和我们现在一样过儿童节、圣诞节,不过他们也会过节,那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2、出示PPT,展现传统节日画面。

(1)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2)师:春节我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幼:贴春联、挂灯笼、拜年、逛庙会……出示PPT,关心幼儿更直观地感受节日的氛围。

(3)依次出示其他节日。

3、总结。

这些传统节日,始终连续到现在,我们每年都会过这些节日,我们回家到日历本上去找找,不要错过下一个节日哦。

幼儿园本土文化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知道端午节是夏天的传统节日,了解端午节特有的习俗。

2.能和同伴一起策划如何过端午,并大胆介绍共享。

3.感受传统节日的特色和趣味。

二、活动预备:1.阅历预备:幼儿知道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吃过粽子。

2.物质预备:PPT图片;菖蒲艾叶、虎头鞋、香袋、五彩绳等实物;策划表格、水彩笔。

三: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夏天传统节日端午节特有的习俗。

难点:能和同伴分工合作,商议完成端午活动策划表,并大胆介绍共享。

四、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激发爱好:出示老鼠一家的图片,问:这是谁呀?(二)通过绘本故事引出端午节,初步了解节日习俗:1.出示图片一师:老鼠一家住在走道的夹层里,成了小娟家的邻居。

每一天,小娟家的厨房里都有香味飘过来。

这天,厨房飘出来的香味又浓又特殊,三只小老鼠嘴馋极了,“是什么的香味? ”鼠爸爸说:“我去看看!”过了一会儿拖回来一个不是方的、不是圆的东西。

2.出示图片二、三问:这是什么呀?你觉得像什么?你吃过粽子吗?你吃过什么口味的粽子?我们通常在哪个节日要吃粽子?端午节在什么时候?端午节是夏天的一个传统节日,什么是传统节日呢?今年的端午节很快就要到了。

幼儿园传统文化优秀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传统文化优秀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传统文化优秀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传统文化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传统文化优秀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结的编结工具与制作材料,尝试学编最简单的十字结。

(2)体验编结活动的快乐,发展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小铜钱、红丝线等材料,活动过程一、认识制作材料和工具1、小朋友都说中国结非常漂亮,那我们今天也来动手做一款中国结,好吗?2、那你们想想制作中国结需要些什么材料呢?师生共同讨论3、幼儿先看看、摸摸、讲讲制作中国结的材料和工具二、幼儿尝试操作1、知道为什么叫中国结吗?结是什么呢?2、观察并讨论老师制作的中国结(十字结)是什么样的?3、老师示范讲解。

4、幼儿尝试编十字结,教师观察,进行个别指导5、幼儿说说自己尝试编结的感受。

二、引导评价1、彼此欣赏各自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2、把自己编织的中国结送给同伴或小班的弟弟妹妹并说说其中含的祝愿。

延伸活动:陈列各色中国结及其他民间工艺品实物或资料。

幼儿园传统文化优秀教案2设计意图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在我国,茶的品种繁多,制茶的工艺各种各样,“饮茶”的方式各不相同,可以说“茶”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活动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茶饮料,收集有关茶的知识并将其分类整理,使幼儿在为祖国文化自豪的同时,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目标1、认识,了解几种生活中常见的茶叶。

2、通过品茶,初步认识到茶叶是一种解渴的好饮料。

3、引发制作“茶饮料”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4、通过对茶文化的了解,激发幼儿对祖国文化的自豪和热爱。

活动准备1、幼儿在家品尝家长泡的茶叶,并让他们在品尝的过程中了解各种茶的名称并从家里带自己喜欢喝的茶叶到幼儿园。

2、绿茶、红茶等:茉莉花、菊花、玫瑰花等分别放在小盘子里,每个小盘子一把小勺、孩子自己的喝水杯一个。

幼儿园传统文化优秀教案范例3篇

幼儿园传统文化优秀教案范例3篇

幼儿园传统文化优秀教案1主题: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目标:通过教学,幼儿能够了解春节的起源、习俗、风俗,并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课前热身1.问候与互动:老师问候每个幼儿,并邀请幼儿们互相打招呼。

2.唱歌:老师带领幼儿唱《恭喜恭喜》,为学习春节文化气氛烘托。

二、正文内容1.起源: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介绍春节的起源,让幼儿了解春节为什么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2.习俗:讲解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如放炮、贴春联、吃年夜饭等,让幼儿对春节有更深刻的认识。

3.风俗:介绍春节期间的传统风俗,如舞狮、舞龙等,让幼儿在学习的同时,也能体验到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

4.体验:在课堂上模拟春节期间的一些活动,如包饺子、挂灯笼等,让幼儿在体验中深入了解春节文化。

三、课后延伸1.游戏:安排春节相关的游戏,如抢红包、打福字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加深对春节文化的理解。

2.手工:让幼儿动手制作春节相关的手工,如剪纸、做灯笼等,进一步感受春节文化的魅力。

3.回家任务:要求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传统的年货,如饺子、年糕等,进一步加深对春节文化的理解。

四、教学总结老师要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帮助幼儿巩固学习内容,并指导家长与幼儿在家中继续学习春节文化。

幼儿园传统文化优秀教案2课题: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美食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美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学习一种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和相关知识。

3.培养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美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学习一种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和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1.让幼儿能够真正理解传统美食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2.培养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引导幼儿了解中国传统美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学习传统美食(20分钟)教师介绍一种传统美食,如饺子、汤圆等,让幼儿观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了解其制作方法和相关知识。

东北幼儿园民俗教案

东北幼儿园民俗教案

东北幼儿园民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常见的民俗文化;2.学习和掌握东北地区的民俗活动和习俗;3.增强幼儿的传统文化意识和传统文化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东北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涵盖了宗教信仰、节日庆祝、婚丧嫁娶等多个方面。

幼儿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了解到东北地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2. 民俗活动和习俗东北地区的民俗活动和习俗也很有特色。

比如说,东北人过年时会挂门神、放鞭炮、吃饺子等;在端午节时,会赛龙舟、吃粽子。

通过这些例子,幼儿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东北地区的民俗活动和习俗,以及背后的文化意义。

三、教学步骤1. 介绍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幼儿了解东北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如春节的习俗、端午节的习俗等。

2. 聆听故事给幼儿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和传说,例如《夜叉吃包子》、《愚公移山》等,以此引导幼儿了解东北地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3. 了解民俗活动和习俗通过图片展示或视频介绍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东北地区的重要节日和民俗活动,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以及这些节日和民俗活动的庆祝形式。

4. 体验传统文化让幼儿亲身体验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例如制作毛绒老虎、绘制门神等。

通过亲身体验,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幼儿介绍东北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民俗活动和习俗等。

2. 图片展示法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了解东北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民俗活动和习俗等。

3. 视频介绍法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让幼儿了解东北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民俗活动和习俗等。

4. 亲身体验法教师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例如制作毛绒老虎、绘制门神等。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表现,如主动参与、表达意见、理解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等,进行教学评估,了解幼儿对东北地区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听取经典民乐、了解传统剪纸艺术等途径,拓宽幼儿的传统文化视野,增强传统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

幼儿园中班民俗教案

幼儿园中班民俗教案

幼儿园中班民俗教案教学目标:1 能根据拼音正确认读本课“阳、节、古、人、景、色、太、平”等8个生字,并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认读。

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描写“阳、古、平、太”。

2 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3 通过查找课外资料,简单了解重阳节的风俗,能用一、两句完整的句子说说自己家过重阳节(或中秋节)的情景。

重点和难点:1 能根据拼音正确认读本课“阳、节、古、人、景、色、太、平”等8个生字,并会运用各种方法自主识记生字的字形。

2 读准后鼻音生字“阳、平”,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描写“阳、古、平、太”,注意撇有尖,捺有角。

教学准备:1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2 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资料,简单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小朋友们,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你们知道哪些?(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节日的儿歌――重阳节。

板书课题:44 重阳节师范读齐读2、学习生字:阳(读准后鼻音)、节(一字开花)3、师:你们了解重阳节吗?谁能简单地说一说?师补充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说明:这一环节首先调动学生的已知,启发他们回忆自己知道的中国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揭示课题的目的。

第二步: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认真书写的熏陶,同时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学习课题中出现的生字。

第三步:学生对于重阳节比较陌生,通过课前查阅有关的资料,以及课上老师的介绍简单地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二、初读儿歌,整体感知。

1、师范读儿歌:仔细听听儿歌都告诉了我们什么?指生答。

2、学生自读儿歌:(出示课件―整首儿歌)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互读儿歌:同座位同学互相纠正。

4、指名读儿歌:其他同学做小老师听听他读的怎么样?5、齐读儿歌:读整齐,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说明: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带着要求听教师范读课文,培养边听边思考的好习惯。

第二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既让学生对儿歌的内容有了整体的了解,又对学生进行“读正确”的训练。

丰富的民俗文化教案中班

丰富的民俗文化教案中班

丰富的民俗文化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民俗文化,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意义,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使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意义,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准备:1、教材,教师准备有关民俗文化的教材、图片、音频、视频等。

2、教具,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

3、课外资料,教师准备一些与民俗文化相关的课外资料,供学生参考。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关传统节日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和风情。

3、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看法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

4、展示,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对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5、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民俗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学习传统舞蹈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6、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民俗文化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同时,教师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学内容的设计还需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方法还需更加灵活多样等。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不断改进,使学生对民俗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幼儿园《优秀的传统文化》教案七篇

幼儿园《优秀的传统文化》教案七篇

幼儿园《优秀的传统文化》教案七篇幼儿园优秀的传统文化教案【篇1】[活动目的]1.激发幼儿参与制作元宵活动的兴趣,体验大家一起庆祝节日、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2.指导幼儿学习用团、捏、滚等技能制作元宵;在做元宵、煮元宵的过程中感知滚动、沉浮等生活、科学常识。

3.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意义、民族习俗及元宵的来历、品种等。

4.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

[活动准备]1.做元宵需要的材料: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

2.教师、幼儿提前收集关于元宵节民间习俗的资料。

3.音乐《喜洋洋》等。

4.布置好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一.开场白(以喜洋洋音乐为背景音乐)(教师和幼儿站立在前面)尊敬的各位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大三班教室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因为我们马上就迎来我们的元宵节,孩子们,你们高兴吗?为了迎接我们元宵节的到来,我们一起给他们表演一个节目,好不好?二.(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请大家送给他们一点掌声,好吗?)孩子们请坐,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节在什么时候?(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有什么习俗?(吃元宵、打灯笼等)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补充材料:元宵的来历三.小朋友们看,今天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样礼物,(教师展示几种元宵)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糯米粉、各种馅、水、电炉、锅等)孩子们,元宵这么漂亮,课前我们准备好了这些材料(展示做元宵需要的材料)你想用这些材料来做元宵吗?四.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谁知道元宵分几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怎样把元宵做成圆的呢?(把它捏圆了、用滚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团)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现在就开始做元宵。

五.小朋友们,我们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进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

呆会儿把你自己做的元宵煮给你吃,谁做得多,谁吃的多。

幼儿开始制作,教师给以适当的辅导和帮助。

幼儿园传统文化习俗教案

幼儿园传统文化习俗教案

幼儿园传统文化习俗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幼儿园传统文化习俗,让幼儿了解和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自信、自尊、自爱的心理素质。

一、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小红花、奖状、礼仪小书等奖励物品。

2. 整理好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音频等。

3. 准备好展示传统文化习俗的道具、手工制作材料。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文化习俗介绍1.1 节日文化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例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让幼儿认识节日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同时,播放相关视频和音频,加深幼儿的印象。

1.2 饮食文化介绍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例如饺子、汤圆、粽子等,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的联系。

同时,现场展示制作过程,并让幼儿亲身体验制作过程。

1.3 礼仪文化向幼儿介绍传统礼仪文化,在生活中遵循传统礼仪,比如借纸对联、敬茶、祭祀等。

并示范相关动作和动作的意义,加深幼儿对传统礼仪文化的认识和体验。

2. 传统文化活动2.1 制作手工制品教师引导幼儿制作春节剪纸、中秋节月饼等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手工制品,让幼儿在体验中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2 传统文化游戏设计传统文化游戏,例如扔沙袋、踢毽子等,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游戏的特点和习俗,增强幼儿体质的同时,建立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

3. 班级活动及评比3.1 班级表演根据所学传统文化和习俗,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班级表演,例如孔府书院讲坛、诗经吟唱等节目。

3.2 评选优秀幼儿教师根据幼儿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的能力和态度,评选出优秀的幼儿,并给予奖励,鼓励幼儿在日后继续学习、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形式,引导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

2. 游戏体验法: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习俗,并加强体质锻炼。

3. 亲身体验法:让幼儿亲身体验传统文化习俗的制作过程和意义,让幼儿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习俗。

幼儿园大班传统文化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传统文化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传统文化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传统文化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2.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寓意;3.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风俗;4.培养孩子热爱传统文化的意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课程主题:传统文化与我们1.课程科目:语言、美术和音乐;2.教学内容:中秋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重阳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3.教学方式:故事讲解、剪纸、绘画、歌曲演唱和游戏。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播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视频;2.教师介绍本节课程的主题和目的;3.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传统文化吗?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二、中秋节(15分钟)1.讲述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2.利用PPT展示中秋节的相关图片和习俗;3.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制作月亮和兔子剪纸;4.播放《嫦娥》的歌曲,孩子们跟着唱。

三、春节(15分钟)1.讲述春节的起源和年俗;2.利用PPT展示春节的相关图片和习俗;3.教师带领孩子们绘制春节的图案,如春联、福字、年画等;4.播放《恭喜恭喜》的歌曲,孩子们跟着唱。

四、清明节(15分钟)1.介绍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2.利用PPT展示清明节的相关图片和习俗;3.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制作祭扫用品,如纸钱、纸衣、纸食物等;4.播放《梁祝》的音乐,孩子们跟着感受。

五、端午节(15分钟)1.讲述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2.利用PPT展示端午节的相关图片和习俗;3.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制作粽子手工;4.播放《五彩缤纷的世界》的歌曲,孩子们跟着唱。

六、重阳节(15分钟)1.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和传说;2.利用PPT展示重阳节的相关图片和习俗;3.教师带领孩子们体验登高赏菊、赏月、插茱萸等活动;4.播放《敖包相会》的音乐,孩子们跟着欣赏。

七、总结(5分钟)1.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2.提醒孩子们重视传统文化,爱护中国的文化遗产;3.教师放一些画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图片,让孩子们猜猜是哪个节日的。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涵盖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及其起源和习俗,增强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20篇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20篇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20篇《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20篇!(1)大班社会教案《中国的传统食品》一、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关于传统食品饺子、粽子、月饼的知识。

2、萌发对中国传统食品文化的热爱之情。

3、懂得谦让、分享,能注意餐饮礼仪。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视频《除夕的来历》、《粽子的来历》、《月饼的来历》2、食品:饺子、月饼、粽子3、饺子粽子月饼图片、外国传统美食图片若干4、盘子、筷子、擦手毛巾三、活动过程(一)导入:观看视频《除夕》1、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些什么?你们知道这一天叫什么?——除夕。

你们知道除夕为什么要吃饺子吃团圆饭吗?2、放视频:介绍除夕吃饺子的来历3、小结:原来吃饺子是表达我们中国人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我们幼儿园在迎接新年的到来也会包饺子,回忆一下我们包饺子吃饺子的快乐时光吧。

4、出示图片(2015年迎新年包饺子的图片)(二)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吃”的文化1、师:饺子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食品,知道什么叫做传统食品吗?经过历史的洗礼,至今仍旧保留下来的食品为传统食品。

2、师:除了饺子还有什么呢?请看:出示“粽子”图片3、师:你们喜欢吃吗?你们知道哪个节日会吃这个食品?你们知道粽子的来历吗?4、播放视频《粽子的来历》5、小结:原来粽子有这样一个故事,这就是我们中国特有的食品,它不仅只是用来吃的,而且它代表着一种含义。

6、我们已经知道了中国的两种传统食品了,(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那么你还知道中国的哪些传统食品?(幼儿纷纷发言)引出月饼。

7、师:你们知道月饼的来历吗?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呢?8、播放视频《中秋节月饼的来历》9、小结:看完这个视频,你们知道月饼是怎么来的吗?看来我们中国的传统食品文化还意义深刻。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13篇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13篇

[必备]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1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1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不同的传统文化,并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2.培养幼儿尊重传统文化的态度,并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音乐、图片、故事书等教学资料。

2.制作传统文化常识小游戏、歌谣和手工制作等教学活动。

3.布置课堂环境,挂上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图片和装饰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传统文化1.教师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图片、文物等资料,引导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通过介绍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及其习俗,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扎实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给幼儿讲故事,介绍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如孔子讲《论语》、《山海经》等,让幼儿听故事、看图、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二课时:传统文化常识竞赛1.教师编制一些传统文化常识题目,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可以采用抢答、设问题、拼图等形式进行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第三课时:歌谣学唱1.教师准备几首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歌谣,如《儒家风尚》、《红旗颂》、《感恩歌》等。

2.教师配合动作,让幼儿跟着唱,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

3.让幼儿以小组形式合唱,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第四课时:手工制作1.教师准备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剪纸、折扇、画中华美术等。

2.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和模板,让幼儿动手制作,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和想象力。

3.幼儿完成手工制作后,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和交流,增加互动性和交流性。

第五课时:传统文化小游戏1.教师设计一些传统文化小游戏,如拼图、找茬、排字、围棋等,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幼儿园传统文化优秀教案范例3篇

幼儿园传统文化优秀教案范例3篇

《幼儿园传统文化优秀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感恩节与中秋节》适用年龄:4-5岁教案时长:2小时授课对象:幼儿园中班学生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中秋节和感恩节的来历和重要性;2.学习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如制作月饼、猜灯谜等;3.培养幼儿的感恩心、家国情怀和传统文化意识;4.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介绍中秋节和感恩节的由来和意义;2.制作月饼和猜灯谜活动;3.观赏中秋节和感恩节的相关视频;4.讲述传统故事《嫦娥奔月》和《感恩节的故事》。

四、教学步骤:1.引入(10分钟)通过观赏图片和简单的问答环节,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和感恩节的基本信息。

2.制作月饼和猜灯谜活动(50分钟)将幼儿分为小组,让他们制作月饼和猜灯谜,并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和交流,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观赏视频(20分钟)观赏中秋节和感恩节的相关视频,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讲述传统故事(20分钟)讲述传统故事《嫦娥奔月》和《感恩节的故事》,培养幼儿的感恩心和家国情怀,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5.总结(10分钟)通过简单的回顾和总结,让幼儿对本节课所学习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回顾和巩固。

五、教学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幼儿们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充分体现了教学的生动性和实用性;2.幼儿们学会了制作月饼和猜灯谜的技能,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3.通过讲述传统故事和观赏视频,幼儿们进一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培养了感恩心和家国情怀;4.教学过程中,幼儿们表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过于繁琐,需要在课程设计上更注重简洁和实用性;2.对于幼儿来说,制作月饼的难度较大,需要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引导;3.需要更加注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挖掘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七、教学体会:通过本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也更加明确了幼儿的发展需求和教育方法。

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教育幼儿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参与活动,增强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尊敬传统文化、珍爱传统文化的态度和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中华传统节日:元宵节。

2. 学习中华传统手工艺术:剪纸。

3.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节日习俗、传说故事。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制作剪纸、赏月等活动,创设感性的情境,使幼儿在游戏和体验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的方式,培养幼儿各种能力和素质。

3. 经验回顾法:通过回顾游戏和体验的过程,引导幼儿总结经验,进一步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引入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向幼儿介绍即将进行的活动,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学习剪纸和制作元宵,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活动环节(1)剪纸制作① 教师向幼儿介绍剪纸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背景,让幼儿了解剪纸是中华民间传统手工艺术之一。

② 教师向幼儿展示剪纸的制作过程和技巧,让幼儿体验制作过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③ 幼儿自由制作剪纸,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④ 幼儿制作完成后,教师对幼儿的剪纸进行展示和点评,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

(2)制作元宵① 教师向幼儿介绍元宵节的历史和民俗文化,让幼儿了解中华传统节日。

② 教师向幼儿展示制作元宵的过程和技巧,让幼儿体验制作过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③ 幼儿自由制作元宵,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④ 幼儿制作完成后,教师展示所有幼儿制作的元宵,并让幼儿进行集体欣赏和分享,让幼儿通过制作传统元宵,感受祖国的浓厚文化氛围。

3. 经验回顾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整个活动的过程,总结幼儿的经验和体会,并向幼儿解释其中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引导幼儿珍爱和尊重传统文化。

五、教学评价1. 成果评价通过集体欣赏和评价剪纸和元宵,了解幼儿制作的质量,挖掘幼儿的特长和潜力。

幼儿园中班游戏课教案《民俗文化:剪纸艺术初体验》

幼儿园中班游戏课教案《民俗文化:剪纸艺术初体验》

幼儿园中班游戏课教案《民俗文化:剪纸艺术初体验》活动名称:《民俗文化:剪纸艺术初体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初步认识剪纸的起源、特点和用途。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学会识别基本的剪纸图案元素。

2. 技能目标:-学习使用安全剪刀进行简单的剪纸动作,如直线剪、曲线剪等基本技巧。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个或几个简单的剪纸作品,如窗花、小动物造型等。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激发他们对民族艺术的兴趣和自豪感。

-鼓励幼儿在创作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自信心和耐心。

活动准备:1. 材料准备:-安全剪刀、彩色纸张(红纸最佳)、铅笔、橡皮擦、范例图案模板。

-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简易的剪纸步骤示意图或者视频资料。

2. 环境创设:-创设充满传统民俗氛围的工作坊,挂出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作为展示和启发。

活动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讲故事、看图片等方式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及其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应用。

2. 示范讲解环节:-教师现场演示如何使用剪刀沿着图案线条剪纸,并讲解注意事项。

-分步教授基础剪纸手法,例如先从直线开始练习,然后逐渐过渡到简单曲线。

3. 实践操作环节:-幼儿在教师和助教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图案模板并尝试用铅笔描绘轮廓。

-在教师监督下,幼儿使用安全剪刀沿着轮廓线小心剪裁,完成自己的剪纸作品。

4. 分享与评价环节:-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剪纸成果,鼓励他们讲述自己制作的过程和感受。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给予积极肯定,同时针对操作技巧提出建设性建议。

5. 延伸活动:-将孩子们的剪纸作品布置在教室或走廊上,举办小型“剪纸艺术展览”。

-可邀请家长参与,在家共同完成亲子剪纸项目,增进家庭互动。

安全提示:-确保所有剪刀都是钝头的安全剪刀,避免尖锐部分对孩子造成伤害。

-强调正确握剪刀的手势和安全操作方法,提醒幼儿剪纸时注意力集中,不互相打闹。

幼儿园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教案 幼儿园传统文化

幼儿园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教案 幼儿园传统文化

幼儿园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教案一、概述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文化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特别是在幼儿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元素逐渐淡出了孩子们的生活。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承担着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责任。

针对幼儿园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案显得至关重要。

二、教案设计1. 目标设定目标:通过本教案,使幼儿了解、尊重、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

具体目标:- 了解传统节日习俗,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

- 掌握一些传统手工艺制作方法,如剪纸、扎染等。

- 理解一些传统儿歌、民间故事,并能够进行传唱、讲述。

2. 教学内容- 传统节日介绍: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幼儿介绍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及庆祝活动。

- 传统手工艺制作:剪纸、扎染等。

通过教师示范和幼儿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 传统儿歌、民间故事:《拔萝卜》、《小毛驴》等。

通过音乐、语言的形式,向幼儿传递传统儿歌和民间故事的乐趣和魅力。

3. 教学策略- 游戏互动:组织一些适合幼儿的游戏,如藏红包、赛龙舟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 视听教学:播放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歌曲影视作品,让幼儿在观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 实地体验:组织幼儿参观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地方,如博物馆、民俗村等,让他们在实地体验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4. 教学评估- 观察记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情况、表现等进行记录,以便后续教学的调整和改进。

- 作品展示:组织幼儿展示手工艺作品、节日装饰等,让幼儿在展示中展示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5. 教学评价- 教案设计要注重灵活性,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 教学评价要注重全面性,不仅要注重幼儿的知识水平,更要注重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情感投入。

三、总结幼儿园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教案是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可以使幼儿在欢乐中学习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幼儿园传统文化民俗活动教案

幼儿园传统文化民俗活动教案

幼儿园传统文化民俗活动教案【主题】幼儿园传统文化民俗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传统文化民俗活动的介绍和参与,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增强文化认同感和传统文化自豪感。

2. 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教学内容】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俗2.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活动3. 参观博物馆、传统文化街区,了解本地民俗文化4. 实际参与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活动【教学方法】1. 图片、视频介绍2. 组织类似教研活动3. 集体活动、表演【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俗2. 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活动【教学难点】1. 传统文化与民俗的结合2. 文化认同感和传统文化自豪感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古老的中国文化和民俗活动图片,让幼儿互动猜测其中的文化习俗,并简单介绍一些文化背景,如春节、中秋节等。

2. 让幼儿分享自己曾经参与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对幼儿进行启发性提问,引导幼儿交流并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俗习俗的由来和含义,如中国的十二生肖、龙舞、舞狮等。

2. 还可以请一些年长者来幼儿园向幼儿讲述身边的传统文化习俗或亲身经历,给幼儿带来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三、学习传统文化民俗活动(25分钟)1.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细致地向幼儿演示,如各地特色的民俗习惯,如求富贵、问茶、祭祖等等。

2. 教师分为小组,组建小组活动,先由教师给予示范,再分小组实践,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活动。

四、实际参与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活动(30分钟)1. 让幼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自己想尝试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幼儿实际操作、尝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如学习泥塑、写毛笔字等。

2. 同时,班级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和表演,让幼儿合作参与,如跳蚂蚱舞、唱京剧等。

五、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并让幼儿根据所学内容做一些简单的综合性习题或记述心得感悟。

幼儿园小班民俗教案

幼儿园小班民俗教案

幼儿园小班民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认识我国的民俗文化,知道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和交流,学会分享和合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民俗用品:了解民俗生活中的帽子、鞋子、衣服等用品的特点和用途。

2. 学习民俗游戏:学习民间游戏,如跳皮筋、扔沙包等,体验民俗游戏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民俗文化,体验民俗游戏的乐趣。

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和表达,培养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准备民俗用品的图片或实物,准备民俗游戏的材料。

2. 环境准备: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幼儿自由探索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民俗用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交流,引出民俗文化的话题。

2. 学习民俗用品:让幼儿观察民俗用品的特点和用途,引导幼儿进行表达和分享。

3. 学习民俗游戏:引导幼儿学习民俗游戏,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培养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5. 拓展活动: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更多关于民俗文化的资料,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2. 评价幼儿在民俗游戏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合作。

3. 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情感态度,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分享和表达。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和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了解和传承民俗文化。

2. 开展校园民俗活动,如民俗知识竞赛、民俗表演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民俗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民俗文化。

九、教学资源:1. 民俗用品图片或实物:帽子、鞋子、衣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民俗文化教案【篇一:节日民俗文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节日民俗文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摘要】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本土文化教育资源的一笔宝贵财富。

笔者就家乡的节日民俗如何融入到幼儿园的教学中去,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主要从区角环境、亲子活动、社会实践和自我创作等四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节日民俗;区角环境;亲子活动;社会实践;自我创作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我们的家乡震泽是一个历史文化古镇,其蕴含着许多宝贵的本土文化教育资源,有着丰富的民俗节日,如:端午节的赛龙舟、舞龙舞狮活动;元宵节的赏灯、猜灯谜、大型踩街等。

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们结合本园的课题研究,尝试让家乡的民俗节日引进我们的园本课程,引导幼儿感受节日活动,使孩子个性得到陶冶,传统得到延续。

一、把节日搬进幼儿的游戏,节日民俗在区角环境中的再现1.创设富有园本特色的区角,让幼儿体验传统节日活动①“震泽节日民俗”文化馆的成立,为节日民俗活动拉开体验的序幕。

“震泽节日民俗”文化馆是指专门介绍震泽节日民俗的特定区域,是“震泽节日一条街”序幕,其中主要包括震泽各种节日民俗的描述、图片及相关的节日代表典型物。

“震泽节日民俗”文化馆建立的主要功用是幼儿了解我们家乡节日文化的窗口,也是幼儿游戏“震泽一日游”的起点站。

②“震泽节日一条街”的创设,为节日民俗活动打开深入的通道。

“震泽节日一条街”的创设是“震泽节日民俗”文化馆的延伸,主要是各个节日的细化和凸显,目的是给予幼儿操作的机会,将自己对某个节日的理解,通过具体的操作得以升华和创造。

对于幼儿来言,这些节日民俗的教学,如果只通过初步的感知,那么,幼儿所获取的知识就是表面的,初浅的。

因为节日民俗本身就是动手、动脑、动身的艺术,节日就是与提取一定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的艺术。

2.开展富有园本特色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文化我们从儿童自身出发,根据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制定了分层的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充分体现了教育的递进性、层次性。

小班: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了解家乡春节“贴春联、拜年、打莲湘、舞龙”的传统风俗,能说出新年祝贺语。

【篇二:幼儿园本土民族文化教学设计——《欢乐景颇山》】云南省幼儿教师国家级短期集中培训公开课活动教案时间:2012年1月4日班级:大班活动名称:《欢乐的景颇山》授课教师:赵芸琳公开课活动教案时间:2012年1月4日班级:大班活动名称:《欢乐的景颇山》授课教师:赵芸琳一、教学设计意图: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丰厚的文学遗产。

作为教育者,对幼儿传承优良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们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民族文化,我们应当从多方面视角引导幼儿了解民族文化,特别是所处地区的本土民族文化。

陇川素有“中国目瑙纵歌之乡“的誉称。

本次教学活动,将结合我县所处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景颇族,突破以往的教学方法,用一种新颖的“旅游“形式来组织活动。

教学中注重引导幼儿对景颇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让幼儿走进景颇世界,感受景颇文化的骄傲和自豪。

为此,我特设计此次活动,希望能让幼儿在轻松和谐的氛围里获得知识,在激昂、愉悦的目瑙纵歌活动中感受浓郁的民俗文化。

二、活动目标:1、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丰厚的文学遗产,各族人民勤劳、智慧,紧密团结在一起组成祖国妈妈这个大家庭。

2、通过欣赏让幼儿初步了解景颇人民的饮食习惯、服饰特点、民俗民风及万人目瑙纵歌。

3、通过游戏的环节,在幼儿亲身体验(品尝景颇水酒、绿叶宴、参与目瑙纵歌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景颇文化。

三、课前准备1、景颇服饰2、课件制作: 景颇文化展示——婚俗、节日、美食3、场景布置:实物竹筒水酒、绿叶宴、手工幼儿景颇长刀、簸箕4、景颇音乐四、教学过程1.景颇舞蹈欣赏,以舞蹈的形式引出主题。

2、讲述景颇的迁徙及目瑙纵歌的来历(万人目脑纵歌投影图片二)很久很久以前,景颇人民生活在很远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那里经常受到外来部落的袭击,景颇人民生活很苦,没有家也没有吃的穿的。

为了逃离战乱,于是景颇人民决定找一个山美水美的地方作为他们的家。

他们穿过高山、越过大河,经受了种种困难终于找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山美、水美、也不寒冷——这个地方就是陇川,后来就在这里生活下来了。

为了让后人记住祖先们经历过的种种磨难,于是用舞蹈的形式记录了迁徙的路线,这就是人人瞩目的“万人目脑纵歌节“,目脑纵歌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壮观的集体舞蹈之一。

景颇族把每年的正月十五定为这个喜庆的节日。

(投影图片三)在这个欢乐的节日也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到陇川来旅游、体验这震撼人心的场面。

3、图片欣赏,通过图片与视频短片认识景颇文化。

①短片欣赏:目瑙纵歌节场面视频②景颇迎宾水酒。

③景颇婚礼(投影图片七)——新娘过草桥④景颇文字和语言(投影图片十)⑤绿叶宴。

(视频短片欣赏))教师:景颇族还拥有自己的饮食文化。

“平时小朋友吃饭都是用碗和筷吃的,可是景颇人民最喜欢用一种贴近大自然的方式吃饭——他们用洗干净的树叶当碗,洗干净的手做筷子,用手抓着吃。

”人们常说“如果你到景颇之乡陇川来,没吃过绿叶宴就不算到过陇川“。

小朋友今后有机会到陇川来做客一定要品尝一下绿叶宴哦!小朋友们想到景颇山寨去做客吗?嗯,那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去看一看。

4、情景游戏:景颇山寨做客!在游戏中体验民俗民风和绿叶宴。

场景转换——景颇山寨(投影图片十一)①迎宾的阿姨,手拿竹筒水酒,随迎宾曲跳起迎宾舞:(教师):“小朋友们景颇山寨到了,阿姨在做什么啊?”(水酒迎宾)(阿姨):“小朋友,欢迎你到景颇山寨来做客,请品尝我们景颇人民的迎宾美酒。

②品尝绿叶宴。

(请几个小朋友代表品尝,并说说自己尝到的味道。

)辣、香….. ③目瑙纵歌狂欢活动结束语(教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开心吗?今天老师带大家认识了咱们陇川景颇族的一些民族习俗和文化。

时间不早了,我们要和阿姨说再见了,谢谢阿姨热对我们的热情招待,来我们和阿姨一起拍张照片留恋。

“阿姨再见!“小朋友再见,欢迎小朋友们到我们美丽的目瑙纵歌之乡——陇川来做客!”【篇三: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

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

而传统的民间游戏,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童年的欢乐!这些游戏在今天的幼儿园同样有推广的价值。

本文将就幼儿民间游戏的社会性教育价值这一问题,从其对幼儿社会认知、亲社会行为、道德品质、良好个性和积极情感以及幼儿园、家庭、社区多向交流五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民俗文化是我国的基础文化,从有人类起,就具有规范、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功能,“民俗文化不仅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而存在并在民众生活中发挥作用,民俗文化体系的内容、运行特征、终极意义都与教育紧密相关。

”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同时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 “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可见,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课件文件编号文件名类型浏览量1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大兴区黄村镇第一中心幼儿园白淑新一、幼儿园课程中民俗文化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意义。

民俗文化,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

它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

民俗文化是大众文化,最贴近人们的身心与生活的,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状态紧密相连,并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存在与幼儿的生活之中。

然而,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多以教材为主,教师们实施教材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掉幼儿生活中蕴含的民俗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资源,从而缺失了对幼儿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机会。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儿童的学习也越来越有效。

”1[1] 儿童生活周围丰富而广泛的人、事、物和活动,都蕴含着民俗文化内容,均可视为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时机,儿童在这些生活情境中,通过交往、参与、探究,获得知识、锻炼动作和技能、发展情感、形成个性。

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幼儿园教育中,合理利用民俗文化元素,传递民俗文化,塑造民族精神气质,文化意蕴,让民俗发挥其深厚的文化价值,对促进幼儿教育、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其成为随处可见、可用的活教材。

如:通俗易懂的歌谣,到处都能听到,幼儿说起来朗朗上口,激发了他们对语言活动的兴趣;简单的民俗游戏(跳绳、玩绳子、跳格子等等),人人易学,既增强了幼儿的体质,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经典的古老神话,打开了幼儿想象的翅膀,给了幼儿丰富的想象空间等等。

我们应当将这些幼儿喜爱的文化资源和形式,贯穿在幼儿的生活之中,在引领幼儿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的同时,发挥其教育的功能,激发幼儿的各种兴趣,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可见,将民俗文化元素运用在幼儿活动之中,从环境布置到活动素材,既有现实美,又有艺术美,从幼儿生活中来,同时又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感染着幼儿,促进幼儿美感的发展;同时,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在于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增强人们对生活的勇气和热爱,以及民族感和爱国心。

我们将这些优良的民俗文化传统融入幼儿的生活,正是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强化我们的民族精神,塑造我们民族品格的有效方法。

二、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过程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精神,我们认为对幼儿的教育应从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入手;从周围生活入手,由近及远,充分挖掘本地特色的乡土资源。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收集、筛选和设计,尝试在课程中开展融入民俗文化的教育,使幼儿园教育更加乡土化、民族化、生活化。

(一)民俗文化课程的收集和筛选教师们在课程实施中更喜欢运用一些教材中的成品内容,对于与他们生活贴近,丰富的传统民间民俗的教育资源缺乏应有的敏感性。

因此,我们组织教师对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了收集和整理。

首先,通过教研活动及致家长的一封信,我们将课程的初步想法与教师、家长进行了沟通,让他们了解到民俗文化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

然后,我们发动教师及家长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民俗文化的相关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