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
1、亲近周围为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 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及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 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 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 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 积极的生活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框架
教师
学生
家长
创设问题情境
确立活动主题
鼓励孩子挖掘家 庭中的探究题材
协调组织形式
确定组织形式
给予建议
确定教育目标,审视方 案可行性,并给予指导
wk.baidu.com
提交活动方案
提供咨询或 外出实践机会
监控学生活动,给予督 促、激励和指导
开展实践活动
关注活动进程 参与活动实施
组织展示交流, 评价学生的活动
交流活动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 比较
教学内容
• 学科性“双基” 或“三基”
• 以系统、经典的 学科知识为主
• 关注昔时信息和 间接经验
• 联系社会与生活实 际
• 综合运用知识
• 强调即时信息,关 注亲身经历与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 比较
形式方法
• 课堂教学为基本 形式,教师讲述 为主,学生接受 式学习为主
• 活动方式多样, 强调自主、探究、 合作,学生发现 式学习为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 比较
教学过程
• 以实践探索为主。
• 以讲、练为主。
• 重演绎,教学过 程以集中思维为 主
• 重概括,活动过程 以发散思维为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 比较
师生关系
• 教师为主导,传 • 教师是活动的组
• 学会活动设计:善于从学生生活中选题设 计,开发校本资源。
• 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有重点地扬善 救失,注重与信息技术整合。
• 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创新精神 的低迷,实践能力薄弱的状况必需改变。
警惕几种倾向
。窄化:将综合实践活动等同于“科技活动” ,课
题设计缺乏人文视野,忽视科学与人文的联系。
(三)处理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关系
•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 • 课程资源的利用是开发的目的
• 课程资源的利用能促进课程资源的进一步 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 比较
教学目标
• “知识-能力-态 度”。
• 强调系统知识学 习和培养专业能 力
• “态度-能力-知 识”。
• 着眼于“一般的” 态度的形成和综 合实践能力的提 高
欣赏孩子作品 参与课程评价
提供学生反思途径,反思 自己指导策略,写作案例
反思活动历程
提出完善课 程的建议
开发与利用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资源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一)处理好文本资源与非文本资源的关系 • 文本资源:图书资料、报纸杂志 • 非文本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社区
资源、自然资源 • 教材类的文本资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所开展活动的不同性
态度 • 初步形成对于社会的责任意识
研究性学习
• 2、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1)内容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构建的基本特征——学习 与课程的交互推进。师生共同探究过程中构建 起来。
• 开放的, • 在探究过程中构建的, • 综合的(往往是跨学科的), • 强调实践的, • 注重开发利用当地社区资源的, • 适应差异的(因地、因时、因人而异)。
• 校内物力资源的开发 学校设施、园林绿化、实验设备、劳动基地
名称
功能
数目 管理人
备注
阅览室 查阅资料
2
计算机房
实验室
…
…
• 校内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校工、学生 不断完善人力资源队伍 利用教师团队力量
姓名 张 老师 李 老师 刘 老师
特长 陶艺 园艺 模型制作
专业 美术 绿化工 物理实验
• 泛化:活动没有重点,任意性严重,缺乏优选意识,
淡化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育功能。
• 异化:忽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必修课特点,将及于全
体学生的必修课演变为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的课外活 动,甚至无组织的活动。
• 绝对化:把情感能力和知识割裂起来,把感性知识,
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间接经验割裂开来。狭隘、偏 执、忽视活动的整体功能。
(1)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种植、饲养、 制作、发明)
(2)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个邮筒 的设立)
(3)和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主体网页制作) (4)和校、班、团、队活动相结合(主题班会、
春游)
研究性学习
四、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 激发观察、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 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 • 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 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 • 培养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
文等。(学科德育;信息整合) • 6、研讨:研究课、评优课、培训
公共邮箱 fshlaodong@126.com
密码六个一
联系方式
69314257/69312077/69312559转8068 69370936( 宅)
• 让学生参与家中的各种家务活动
学生 姓名
家长 姓名
职业 特长 工作 单位
联系 方式
家庭 住址
(3)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了解本地存在的重要自然资源
列表统计,森林、湖泊、河流、风景区 • 让学生亲临自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挖掘地方特色自然资源 (4)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总体实施框架图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 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总目标包括:
•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 •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
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 3、形成从自己周围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
1、导入(创设情境、问题游戏)2——3分钟左右 2、提出任务、明确要求及注意事项、提示等 2——3分钟左右 3、实践活动过程10——15分钟左右 4、活动展示10——15分钟 5、反馈评价2——5分钟 6、拓展延伸1——2分钟
特点
• 自主性 • 开放性 • 实践性 • 综合性 • 生成性
活动类型
的态度和能力; •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 5、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精练地说:促进学生生动活泼 地发展
包括:勇于实践;乐于创新;善于 获取信息;敢于表现;积极参与;
乐于合作;做学习的主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 1、主张实践性学习,关注学习方式变革 •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关注学生现
• 思维训练活动 • 设计与制作活动 • 科学探索活动 • 创造发明活动 • 文化探究活动 • 社会实践活动 • 其他……
活动设计
• 活动目标 • 活动准备 • 活动形式和方法 • 活动过程 • 活动评价 • 注意事项等。
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 转变教育观念: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不要指望功于一役。
道、授业,解惑。 织者,参与者和
学生处于从属地 指导者。学生具
位
有自主地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 比较
考核评估
• 横向考核
• 纵向考核
• 外在评估
• 自主评估,方式
• 重结果,轻过程, 多样
• 偏重短程记忆
• 关注结果,更注
• 强调选拔甄别
重过程和态度
考核评估
体现学科特色加分要素特征
1、教师指导下学生反思性、批判性、探究性活 动( 教师角色和作用是创造者和设计者;组织 者和协调者;指导者和服务者)
2、活动中学生的体验程度(内心反省、反应、 内在感受;自我觉醒、对人生意义的内在追求)
3、在教师指导下的互动(合作、多向交往) 4、成果展示(访谈记录;学习笔记;课题登记
表;参考书和资料;报告;论文;发言提纲; 照片;统计数据;实物成果等)
评价一节课的要点(与区小学课 堂评价表结合)
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可操作程度。
实与未来的需要 • 3、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组织活动,在问
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其教育功能 • 4、着眼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努力追求学
生独具特色的全面发展 • 5、重塑学校文化,推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培植学校创新文化氛围。
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
• 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领域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
学习条件:环境的创设、学习资源的处理。
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 程度。(指导与评价及时;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充分;课程组织与实施灵活)
学生活动:态度、广度、深度。
课堂气氛:宽松、融洽。
教学效果:目标达成度、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师 生的精神状态。(准备;投入;热情;机敏; 尊重等)
课程结构
备注
2、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社区人力资源统计表 • 社区物力资源统计表 • 建设社区教育基地 • 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活动 • 将社区有关人士请进学校指导活动 • 挖掘社区地方特色资源
(2)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建立家长档案
• 邀请家长参与指导学生的活动
• 经常与家长联系,促使家长配合活动
信息技术教育 • 非指定领域 班、队会 ;校传统活动; 学生心理健康活动. • 学科课
研究性学习
• 三、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途径 1、单独设置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类型,单独设 置研究性学习活动课.
单独设置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又称为研 究型或探究型课程。
研究性学习
• 2、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领域相结合加 以实施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3、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 • 1)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
敬老、助残、家政服务、公益宣传…… • 2)社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探究
环境调查、旅游资源、民间风俗…… • 3)社会实践活动
卖报、义卖、工厂、农村、服务业的实践 活动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1、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质、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
(二)处理好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关系
• 学校是课程活动的舞台,是课程资源最 为集中的场所,校内课程资源应占据主 要地位。
• 校外课程资源需要开发和利用,但是起 辅助作用的。
1、充分利用好校内课程资源 2、开发校外课程资源要有规划 3、建立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协调转换机制
• 形式化:教师游离活动之外,主导作用迷失,学生活
动放任自流;忽视师生共同合作和学生的有效参与, 活动共同目标的达成和个性差异互补不足。
几点提示
• 1、教案(不统一格式各校自定,反思) • 2、教师(呼吁专职、固定、年轻) • 3、教研活动考勤网上公布 • 4、建立师生成长记录袋,资料积累。 • 5、每学期末都征集教学设计、案例、随笔、论
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
1、亲近周围为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 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及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 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 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 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 积极的生活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框架
教师
学生
家长
创设问题情境
确立活动主题
鼓励孩子挖掘家 庭中的探究题材
协调组织形式
确定组织形式
给予建议
确定教育目标,审视方 案可行性,并给予指导
wk.baidu.com
提交活动方案
提供咨询或 外出实践机会
监控学生活动,给予督 促、激励和指导
开展实践活动
关注活动进程 参与活动实施
组织展示交流, 评价学生的活动
交流活动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 比较
教学内容
• 学科性“双基” 或“三基”
• 以系统、经典的 学科知识为主
• 关注昔时信息和 间接经验
• 联系社会与生活实 际
• 综合运用知识
• 强调即时信息,关 注亲身经历与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 比较
形式方法
• 课堂教学为基本 形式,教师讲述 为主,学生接受 式学习为主
• 活动方式多样, 强调自主、探究、 合作,学生发现 式学习为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 比较
教学过程
• 以实践探索为主。
• 以讲、练为主。
• 重演绎,教学过 程以集中思维为 主
• 重概括,活动过程 以发散思维为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 比较
师生关系
• 教师为主导,传 • 教师是活动的组
• 学会活动设计:善于从学生生活中选题设 计,开发校本资源。
• 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有重点地扬善 救失,注重与信息技术整合。
• 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创新精神 的低迷,实践能力薄弱的状况必需改变。
警惕几种倾向
。窄化:将综合实践活动等同于“科技活动” ,课
题设计缺乏人文视野,忽视科学与人文的联系。
(三)处理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关系
•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 • 课程资源的利用是开发的目的
• 课程资源的利用能促进课程资源的进一步 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 比较
教学目标
• “知识-能力-态 度”。
• 强调系统知识学 习和培养专业能 力
• “态度-能力-知 识”。
• 着眼于“一般的” 态度的形成和综 合实践能力的提 高
欣赏孩子作品 参与课程评价
提供学生反思途径,反思 自己指导策略,写作案例
反思活动历程
提出完善课 程的建议
开发与利用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资源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一)处理好文本资源与非文本资源的关系 • 文本资源:图书资料、报纸杂志 • 非文本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社区
资源、自然资源 • 教材类的文本资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所开展活动的不同性
态度 • 初步形成对于社会的责任意识
研究性学习
• 2、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1)内容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构建的基本特征——学习 与课程的交互推进。师生共同探究过程中构建 起来。
• 开放的, • 在探究过程中构建的, • 综合的(往往是跨学科的), • 强调实践的, • 注重开发利用当地社区资源的, • 适应差异的(因地、因时、因人而异)。
• 校内物力资源的开发 学校设施、园林绿化、实验设备、劳动基地
名称
功能
数目 管理人
备注
阅览室 查阅资料
2
计算机房
实验室
…
…
• 校内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校工、学生 不断完善人力资源队伍 利用教师团队力量
姓名 张 老师 李 老师 刘 老师
特长 陶艺 园艺 模型制作
专业 美术 绿化工 物理实验
• 泛化:活动没有重点,任意性严重,缺乏优选意识,
淡化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育功能。
• 异化:忽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必修课特点,将及于全
体学生的必修课演变为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的课外活 动,甚至无组织的活动。
• 绝对化:把情感能力和知识割裂起来,把感性知识,
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间接经验割裂开来。狭隘、偏 执、忽视活动的整体功能。
(1)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种植、饲养、 制作、发明)
(2)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个邮筒 的设立)
(3)和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主体网页制作) (4)和校、班、团、队活动相结合(主题班会、
春游)
研究性学习
四、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 激发观察、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 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 • 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 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 • 培养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
文等。(学科德育;信息整合) • 6、研讨:研究课、评优课、培训
公共邮箱 fshlaodong@126.com
密码六个一
联系方式
69314257/69312077/69312559转8068 69370936( 宅)
• 让学生参与家中的各种家务活动
学生 姓名
家长 姓名
职业 特长 工作 单位
联系 方式
家庭 住址
(3)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了解本地存在的重要自然资源
列表统计,森林、湖泊、河流、风景区 • 让学生亲临自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挖掘地方特色自然资源 (4)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总体实施框架图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 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总目标包括:
•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 •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
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 3、形成从自己周围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
1、导入(创设情境、问题游戏)2——3分钟左右 2、提出任务、明确要求及注意事项、提示等 2——3分钟左右 3、实践活动过程10——15分钟左右 4、活动展示10——15分钟 5、反馈评价2——5分钟 6、拓展延伸1——2分钟
特点
• 自主性 • 开放性 • 实践性 • 综合性 • 生成性
活动类型
的态度和能力; •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 5、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精练地说:促进学生生动活泼 地发展
包括:勇于实践;乐于创新;善于 获取信息;敢于表现;积极参与;
乐于合作;做学习的主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 1、主张实践性学习,关注学习方式变革 • 2、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关注学生现
• 思维训练活动 • 设计与制作活动 • 科学探索活动 • 创造发明活动 • 文化探究活动 • 社会实践活动 • 其他……
活动设计
• 活动目标 • 活动准备 • 活动形式和方法 • 活动过程 • 活动评价 • 注意事项等。
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 转变教育观念: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不要指望功于一役。
道、授业,解惑。 织者,参与者和
学生处于从属地 指导者。学生具
位
有自主地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 比较
考核评估
• 横向考核
• 纵向考核
• 外在评估
• 自主评估,方式
• 重结果,轻过程, 多样
• 偏重短程记忆
• 关注结果,更注
• 强调选拔甄别
重过程和态度
考核评估
体现学科特色加分要素特征
1、教师指导下学生反思性、批判性、探究性活 动( 教师角色和作用是创造者和设计者;组织 者和协调者;指导者和服务者)
2、活动中学生的体验程度(内心反省、反应、 内在感受;自我觉醒、对人生意义的内在追求)
3、在教师指导下的互动(合作、多向交往) 4、成果展示(访谈记录;学习笔记;课题登记
表;参考书和资料;报告;论文;发言提纲; 照片;统计数据;实物成果等)
评价一节课的要点(与区小学课 堂评价表结合)
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可操作程度。
实与未来的需要 • 3、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组织活动,在问
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其教育功能 • 4、着眼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努力追求学
生独具特色的全面发展 • 5、重塑学校文化,推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培植学校创新文化氛围。
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
• 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领域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教育
学习条件:环境的创设、学习资源的处理。
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 程度。(指导与评价及时;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充分;课程组织与实施灵活)
学生活动:态度、广度、深度。
课堂气氛:宽松、融洽。
教学效果:目标达成度、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师 生的精神状态。(准备;投入;热情;机敏; 尊重等)
课程结构
备注
2、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社区人力资源统计表 • 社区物力资源统计表 • 建设社区教育基地 • 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活动 • 将社区有关人士请进学校指导活动 • 挖掘社区地方特色资源
(2)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建立家长档案
• 邀请家长参与指导学生的活动
• 经常与家长联系,促使家长配合活动
信息技术教育 • 非指定领域 班、队会 ;校传统活动; 学生心理健康活动. • 学科课
研究性学习
• 三、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途径 1、单独设置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类型,单独设 置研究性学习活动课.
单独设置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又称为研 究型或探究型课程。
研究性学习
• 2、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领域相结合加 以实施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3、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内容 • 1)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
敬老、助残、家政服务、公益宣传…… • 2)社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探究
环境调查、旅游资源、民间风俗…… • 3)社会实践活动
卖报、义卖、工厂、农村、服务业的实践 活动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1、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质、特点选择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
(二)处理好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关系
• 学校是课程活动的舞台,是课程资源最 为集中的场所,校内课程资源应占据主 要地位。
• 校外课程资源需要开发和利用,但是起 辅助作用的。
1、充分利用好校内课程资源 2、开发校外课程资源要有规划 3、建立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协调转换机制
• 形式化:教师游离活动之外,主导作用迷失,学生活
动放任自流;忽视师生共同合作和学生的有效参与, 活动共同目标的达成和个性差异互补不足。
几点提示
• 1、教案(不统一格式各校自定,反思) • 2、教师(呼吁专职、固定、年轻) • 3、教研活动考勤网上公布 • 4、建立师生成长记录袋,资料积累。 • 5、每学期末都征集教学设计、案例、随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