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6bb1d2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3.png)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1. 引言灌溉与排水工程是农田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保障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确保工程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2. 设计原则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综合考虑土壤类型、作物需水量、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灌溉和排水系统的设计参数;•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工程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充分考虑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确保合理利用水资源;•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环保。
3. 设计步骤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包括以下步骤:3.1. 土壤水分测试与分析在设计灌溉系统之前,需要对农田的土壤进行水分测试与分析。
通过测定土壤的含水量和渗透性等指标,确定灌溉的需水量和灌溉的频率。
3.2. 灌溉系统设计灌溉系统的设计包括水源、输水管道、喷灌设备等的选取和布置。
水源可以是地下水、河流水或雨水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源。
3.3. 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的设计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的选取和布置。
根据农田的地形和排水需要,确定合适的排水系统。
3.4. 控制与自动化设计灌溉与排水系统的控制与自动化设计是确保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
通过使用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实现对灌溉与排水的精确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4. 设计要求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灌溉系统应满足农作物的需水量,且水分分布均匀;•灌溉系统应具有防渗漏、防冲刷和耐用的特点;•排水系统应能及时排除农田中的积水,防止土壤板结和作物根部窒息;•灌溉与排水系统的选材应符合环保要求,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灌溉与排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应方便、经济、高效。
5. 设计验收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完成后,需进行设计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工程图纸审核、施工方案审核、关键技术指标的检测和实地考察等。
设计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和投入使用。
6. 工程管理灌溉与排水工程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工程的管理与维护;•定期对工程进行巡视和检修,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定期对工程进行技术指标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员工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7bfa77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b.png)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是指在进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它主要用于保证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有效运行。
首先,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要求根据地块的土质、坡度、降水量等因素,合理确定灌溉与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
其中,灌溉系统设计要考虑到作物的需水量、土壤的保水性等因素,确保作物得到适量的水分。
同时,排水系统设计要根据地块的坡度、土壤的排水能力等因素,确保水能顺利排出,避免积水和涝灾发生。
其次,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要求灌溉与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符合环保要求。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用水的原则,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同时,要合理选择灌溉与排水设备,确保设备的使用寿命长、效率高、能耗低,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此外,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工程设计时要考虑到施工、维护和管理的方便性。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灌溉与排水设备的布局、通道的设置、阀门的位置等,以方便施工人员的操作和日常维护管理。
最后,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工程设计要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要求。
比如,要遵守水资源管理法规、环境保护法规等,确保工程设计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同时,要注意设计中的
安全问题,确保工程的施工和运行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事故。
总之,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是保证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合理性和科学性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它不仅要求根据地块的情况合理确定设计方案,还要考虑到环保要求、施工维护管理的方便性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只有按照规范进行设计,才能确保灌溉与排水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有效运行。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07f6c82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f.png)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英文回答: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 Standards.Introduction.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 standards provide guidelines for the plann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systems. These standards are essential to ensure the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o minimiz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ractices.Design Criteria.The design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system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riteria:Water requirements of the crops to be grown.Soil characteristics and topography of the area to be irrigated.Water availability and quality.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 proposed system.Irrigation System Design.Surface irrigation systems distribute water over the surface of the field, either by gravity or by pumping.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s spray water over thefield in the form of droplets.Drip irrigation systems deliver water directly to the roots of the plants, using a network of pipes and emitters.The type of irrigation system selected will depend on the crop, soil, water avail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Drainage System Design.Surface drainage systems remove excess water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field, preventing waterlogging.Subsurface drainage systems remove excess water from below the surface of the field, improving soil aeration and root growth.The type of drainage system selected will depend on the soil, topography, and groundwater conditions.Environmental Impacts.Irrigation and drainage systems can have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cluding:Waterlogging and salinization.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Nutrient leaching and groundwater pollution.It is important to desig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systems in a way that minimizes these environmental impacts.Conclusion.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 standardsare essential for the plann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systems. These standards help to ensure the optimal us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中文回答: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灌溉和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和排水工程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a40771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c.png)
灌溉和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篇一: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方案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方案本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应注意与其它工程施工的配合与衔接。
如与田间路桥工程施工就形成交叉作业,过水管涵的施工应与田间路桥工程施工密切配合,避免二次开挖。
渠道与新修道路伴行时,必须待道路路面施工完毕后,方可进行渠道两侧的衬砌及渠底砼的浇筑,避免道路工程压实时侧压对水利工程的破坏。
灌溉与排水工程应视整个工程进展情况有计划地进行。
一、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沟槽土方开挖→浆砌石(砼)渠道施工→土方回填→养护→报验。
二、施工工艺(一)土方开挖沟槽开挖之前弄清与施工相关的地下情况、已建管道情况,沟槽以逆流方向进行开挖,使已铺设的下游管道先期投入使用,供后段工程的施工排水。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现场地质情况及场地条件,沟槽采用人工与机械开挖相结合方式开挖的槽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先设法降低地下水位。
沟槽开挖后应及时进行管道、沟渠、池槽等构件的基础施工,以免槽底土壤暴露过久,若出现超挖现象,则及时进行处理。
施工期间应注意保护与开挖的沟槽附近的地上、地下设施。
对于不明障碍物,应查明情况采取措施清除后才能施工。
(二)模板制作与安装1、模板的设计,制作和安装保证模板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侧向压力和振动力,防止产生移位,确保混凝土结构外形尺寸准确,并有足够的密封性,避免漏浆。
2、模板采用现场制作木模板,模板的制作应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建筑物结构外形,其制作允许偏差控制在规范的规定标准之内;支架材料采用钢脚手架,模板的金属支撑材料应符合金属支撑要求。
3、模板木材的质量达到材质标准,腐朽、严惩扭曲或脆性的木材严禁使用。
4、木模面板厚应不小于3cm ,析面应尽可能光滑,不允许有凹坑、皱折或其他表面缺陷。
5、安装按施工图纸进行模板安装的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设置必要的控制点,以便检查校正;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满足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变形和倾覆;结构混凝土模板安装的模板允许偏差,遵守规范的规定。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3a6cc3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c.png)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1. 引言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灌溉与排水系统能够有效地满足农田的灌溉和排水需求,提高农田的产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本文档旨在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的各项要求和技术指标,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2. 设计基本原则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科学性与合理性:设计应基于科学分析和实际情况,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安全性与可靠性:设计应考虑到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工程在各种自然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
•高效性与节能性:设计应追求高效的水资源利用和能源利用,以实现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节能目标。
•环保性与可持续性: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促进农田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3. 设计要求3.1 灌溉工程设计要求灌溉工程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设计水量:通过合理的水平面设定和土壤水分需求测定,确定设计水量,确保农田的灌溉需求得到满足。
•渠道设计:根据农田的地形、土壤情况和降雨量等因素,合理设计渠道的断面和坡度,以达到灌溉水的均匀分配和农田排水的要求。
•农田分区:根据农田的土壤特性、作物需水量和灌溉方式等因素,合理划分灌溉分区,实现不同分区的精细化灌溉。
•灌溉设备:选择适当的灌溉设备,包括喷灌、滴灌和微喷等,以提高灌溉效果和效率。
3.2 排水工程设计要求排水工程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设计排水量:根据农田的土壤性质、地形和降雨条件等因素,确定设计排水量,确保农田能够及时排除积水,防止土壤盐碱化。
•排水管道:合理设计排水管道的位置、断面和坡度,以保证排水管道的通畅和排水效果。
•田间排水沟:根据田地的大小和形状,合理设计田间排水沟的位置和断面,以提高灌渠水的排水效果。
•水泵站与径流调节设施:根据农田的需要,设计合理的水泵站和径流调节设施,以满足灌溉和排水的要求。
4. 工程施工和运维要求4.1 工程施工要求•施工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的材料进行工程施工。
农业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农业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52b2744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e.png)
农业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农业灌溉与排水工程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它涉及到农田的水资源利用、土壤水分管理以及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等方面。
本文将从设计与施工两个方面探讨农业灌溉与排水工程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
一、设计阶段农业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是确保农田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
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根据农田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确定灌溉方式。
常见的灌溉方式包括地面灌溉、滴灌和喷灌等。
不同的灌溉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农田类型和作物需求,因此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其次,要进行水资源评估。
通过对农田周边水源的调查和分析,确定灌溉水的供应途径和供水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水质和水源的可持续性,以确保农田的灌溉水质量和供水稳定性。
另外,还需要考虑排水系统的设计。
农田排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它能够有效排除农田中的积水,防止土壤盐碱化和水分过多导致的作物病害。
在设计阶段,要根据农田的地势和土壤类型,确定排水系统的布局和排水能力。
二、施工阶段农业灌溉与排水工程的施工是将设计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
在施工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确保施工质量。
农田灌溉与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的使用效果和维护成本。
因此,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其次,要合理利用资源。
农业灌溉与排水工程的施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安排资源的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另外,要注重环境保护。
农业灌溉与排水工程的施工可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等。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技术创新与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一方面,新型灌溉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灌溉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例如,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自动调节灌溉量和灌溉时间,实现精准灌溉,减少水资源浪费。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f2dfd601eb91a37f1115c79.png)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项目区共规划排水沟12条,总长度41.2km ,全部为土渠。
大田南干一分干干渠长13.4km ,设计过水能力达20.0m 3/s , 衬砌到哪一级?
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73(只包括从支渠到田间);
支渠水利用系数达到0.90;
斗渠水利用系数达到0.90;
田间水利用系数达到0.9(包括农渠);
灌溉保证率提高到50%;
灌、排系统分开布置、灌排相间布置,即沟--路--渠,
渠道比降尽量接近地面坡度,减小挖、填方工程量。
灌区内少量不能自流灌溉的局部高程,可进行土地平整或提水灌溉解决;
地面参考点一般是指最难灌到的地面点(不包括局部高地),根据地形、地面坡 度及供水距离选定。
如沿渠地面坡度比渠道水面比降大,则渠道最近处最难控制;反之,最远处最难控制。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均为抛物线,计算公式见(4.3.1-f ),十三支渠为梯形断面,计算公式见(4.3.1-g ),
Ri AC Q =
(4.3.1-f )
Bh A 32= 611R n C =
)1)2/(2/ln(1)2/(222++++=P B P B P P B B χ χA
R =
Py X 22=
式中 A----为过水断面(m 2)
R----水力半径(m )
x----为湿周 (m )
C----谢才系数
i----渠道底坡
n----渠道糙率
h----渠道水深(m )
B----水面宽度(m )
P 的含义?
灌溉定额186 m 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按0.65计,。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6c5fd4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5.png)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本条文规定了设计标准的内容、规划与设计、布局与构筑物、管渠材料与建筑物、输配水系统及建筑物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适用于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加强工程设计,保证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负责管理。
本规范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2条灌溉与排水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1.保证工程运行正常,充分发挥效益; 2.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盐碱化; 3.做到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4.与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农业发展和环境治理相结合。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3条本规范是我国第一部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在总结长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已建和拟建的灌溉与排水工程作出全面规定。
本规范适用于: 1.一般地区的大型灌溉与排水工程,包括:水库灌区、大型水利枢纽灌区、引黄灌区、机电灌区、扬水灌区、井灌区、大型自压喷灌区、果园排水灌溉、污水灌溉、大型泵站、大型渠道等; 2.中型灌区,包括:引黄灌区的输水河道以外的其他灌溉渠道及沿线的渠首、重要取水构筑物、加压泵站、排涝构筑物、控制建筑物、重要的田间工程;引水式灌区的干渠及其附属建筑物;跨流域调水灌溉与排水工程;山丘区的小型引水、蓄水、提水工程;海塘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溉排水泵站改造工程。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加强工程设计,保证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负责管理。
本规范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规范中所称的灌区是指包括灌溉供水的农业生产地域或工矿企业单位的生产地域。
规范中所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或者它们的授权单位。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b56df4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0.png)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1. 引言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农田灌溉与排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的增长。
本文档将介绍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要求。
2. 灌溉工程设计规范2.1 设计原则•灌溉工程设计应考虑地形、土壤类型、作物类型和气候条件等因素。
•灌溉工程应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灌溉系统的设计应具备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灌溉系统应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应对不同的灌溉需求和变化的气候条件。
•灌溉系统的设计应结合农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等因素,确保农作物的水分供应和排水。
2.2 设计要求•根据农作物的不同需水量和生长期需求,确定灌溉系统的设计水量和灌溉周期。
•灌溉系统的供水应充足,确保农作物根系的水分吸收需求。
•灌溉系统应考虑土壤的渗透性和保水性,合理确定灌水量和灌水频次。
•灌溉系统应具备排水功能,确保农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和造成病虫害。
•灌溉系统应考虑节水措施,如滴灌、喷灌等水分利用效率高的灌溉方式。
•灌溉系统的设计应平衡农作物的水分需求和灌溉水资源的供应。
3. 排水工程设计规范3.1 设计原则•排水工程设计应考虑土壤的渗透性、坡度和地下水位等因素。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确保农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和土壤盐碱化。
•排水系统应具备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应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排水需求。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具备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3.2 设计要求•排水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排水能力,根据土壤类型和坡度等因素确定排水的流速和水位。
•排水系统应考虑降低地下水位,以防止农田积水和土壤盐碱化。
•排水系统应根据不同地区的降水情况和农作物的排水需求,确定排水的频率和排水量。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防止土壤侵蚀和沟渠堵塞,确保排水通畅。
•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灰浆滤料和砂石过滤层等防渗透措施,以提高排水效果。
4. 结论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是确保农田灌溉与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和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关键。
水利部工作人员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水利部工作人员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6e0c0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a.png)
水利部工作人员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在水利部工作人员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方面,关注的主要是涉及水利工程中灌溉和排水的相关要求和规定。
本文将从灌溉和排水两方面进行探讨,介绍水利部工作人员在工程设计中需要遵守的标准和规范。
一、灌溉工程设计标准灌溉工程是指通过供水系统和配水网络,为农田提供水源以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水利部工作人员在灌溉工程设计中,需要遵守以下标准和规定:1. 设计原则:根据农田的土壤、作物需水量、水源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灌溉设计方案。
确保农田的水分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避免浪费和水土流失。
2. 灌溉设施:灌溉渠道、管道、喷头、滴灌装置等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确保水流顺畅、水质清洁,减少水的损耗和污染。
3. 灌水管理:建立科学的水量管理制度,合理确定灌水时间、灌水量和灌水频次。
通过灌水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4. 节水措施:在设计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如滴灌、喷灌等技术,减少水的损失和浪费。
同时,推广合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二、排水工程设计标准排水工程是指通过排水系统和排水设施,将农田或城市地区的降雨水、地下水等排出,以防止水灾和保护土壤质量。
水利部工作人员在排水工程设计中,需要遵守以下标准和规定:1. 设计原则:根据地形、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水文单位的流量要求,合理确定排水设计方案。
确保土地排水畅通,降低地下水位,避免土壤退化和水灾发生。
2. 排水设施:排水渠道、管道、泵站、溢流道等设施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确保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快速排除降雨水和地下水。
3. 排水管理:建立科学的排水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排水设施,及时排除障碍物和疏通排水渠道。
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转,减少堵塞和泄漏的发生。
4. 水土保持:在排水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水土保持措施,如设置排水沟、沟道横截面的设计等。
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保护土壤资源。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中的明沟间距计算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中的明沟间距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add2ca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3.png)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中的明沟间距计算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中的明沟间距计算是指根据灌溉与排水的需要,结合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确定明沟之间的合理距离。
明沟是指在地表上开挖的用于排水和灌溉的沟渠。
设计合理的明沟间距有助于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灌溉排水系统的稳定性。
明沟间距的计算是一个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过程,包括土壤类型、地形地貌、降雨情况、排水能力等。
以下是明沟间距计算的一般步骤和主要考虑因素:1.土壤类型:根据土壤类型的不同,其渗透性和保水性也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渗透性较好的土壤可以采用较大的明沟间距,而渗透性较差的土壤则需要减小明沟间距。
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水流的流速和流向有较大影响。
在土壤坡度较大、水流速度较快的地段,需要减小明沟间距,以增加排水能力。
而在土壤坡度较小、水流速度较慢的地段,可以适当增大明沟间距。
3.降雨情况:降雨是影响明沟间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降雨量大、降雨强度高的地区需要采用较小的明沟间距,以便能够及时排水,减少水浸对植物的不利影响。
4.排水能力:明沟的排水能力取决于其横截面积和流速。
一般来说,明沟的横截面积越大,流速越快,排水能力越大。
如果明沟的排水能力较大,可以适当增大明沟间距。
5.植物需水量:植物的需水量不同,根据植物的灌溉需求可以适当调整明沟间距。
对于生长迅速、水分需求较大的植物,可以采用较小的明沟间距,以保证其生长需要。
在实际应用中,明沟间距的计算通常根据以上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地形地貌调查、土壤类型分析、降雨统计和水文气象资料等数据来进行估算。
同时,还需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和经验调整,以达到设计要求。
总之,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中的明沟间距计算是一个综合考虑土壤类型、地形地貌、降雨情况、排水能力等多个因素的过程。
通过合理计算明沟间距,可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灌溉排水系统的稳定性。
农田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农田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8e10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2.png)
农田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方案设计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农田灌溉与排水工程的施工方案设计。
该方案旨在科学合理地布置灌溉与排水设施,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果和排水效能。
2. 工程布置在进行农田灌溉与排水工程的施工之前,需要考虑以下布置方案:- 灌溉布置:根据农田土壤条件和作物需水量,合理规划灌溉管网和灌溉设备的布置。
保证水源的稳定供应,并确保水流顺畅地分布到各个农田区域。
灌溉布置:根据农田土壤条件和作物需水量,合理规划灌溉管网和灌溉设备的布置。
保证水源的稳定供应,并确保水流顺畅地分布到各个农田区域。
- 排水布置:根据农田的地形和土壤类型,设计合适的排水设施。
确保农田在雨季或灌溉后能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水涝对农作物的危害。
排水布置:根据农田的地形和土壤类型,设计合适的排水设施。
确保农田在雨季或灌溉后能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水涝对农作物的危害。
3. 设备选型在进行农田灌溉与排水工程的施工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
- 灌溉设备:根据农田的面积和需水量,选用适宜的灌溉设备,如喷灌设备、滴灌设备等。
确保设备能够均匀、高效地进行灌溉作业。
灌溉设备:根据农田的面积和需水量,选用适宜的灌溉设备,如喷灌设备、滴灌设备等。
确保设备能够均匀、高效地进行灌溉作业。
- 排水设备:根据农田的类型和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水设备,如排水管道、排水井等。
确保设备能够有效地排除农田中的积水。
排水设备:根据农田的类型和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水设备,如排水管道、排水井等。
确保设备能够有效地排除农田中的积水。
4. 工程施工流程在进行农田灌溉与排水工程的施工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流程。
- 施工准备:准备所需的工程设备、材料和人力资源,并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和平整。
施工准备:准备所需的工程设备、材料和人力资源,并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和平整。
- 管道敷设:根据灌溉和排水布置方案,进行灌溉管网和排水管道的敷设。
确保管道连接牢固、无渗漏。
管道敷设:根据灌溉和排水布置方案,进行灌溉管网和排水管道的敷设。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2)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2)](https://img.taocdn.com/s3/m/7541f94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4.png)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一、前言灌溉与排水工程是农田规划和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增产。
为了保证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能够高效可靠地实施,制定本规范,以规范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
二、术语定义•灌溉:指人为地向农田供应水分的过程。
•排水:指将农田中的超额和周边的地下水和降雨水迅速引走的过程。
•工程设计:指根据特定要求和技术标准,经过认真的分析和计算,制定出工程的各项参数和要求,保证工程的安全、经济、合理和可行。
三、设计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下依据:1.农田规划设计要求2.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和标准3.技术经验和可行性研究报告4.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要求四、设计内容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4.1 灌溉设计4.1.1 灌溉方式选择灌溉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农田类型、作物需水量、水资源可利用状况和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4.1.2 灌溉结构设计灌溉结构的设计应根据农田起伏状况、土壤类型和水资源供应能力,确定灌溉设施的类型、尺寸和布置。
4.1.3 灌溉闸门与水泵站设计灌溉闸门和水泵站的设计应满足水流调节和供水要求,确保供水的平稳和可靠。
4.2 排水设计4.2.1 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农田地形、土壤渗透性和降雨水量等因素,确定排水管道的尺寸、坡度和布置。
4.2.2 排水出口设计排水出口的设计应能够迅速有效地引走地下水和降雨水,防止农田水logging。
4.2.3 排水泵站设计排水泵站的设计应满足水流调节和排水要求,确保排水的平稳和可靠。
五、设计要求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安全可靠:设计应满足防洪、防渗、防蚀等安全要求,确保工程运行的安全可靠。
2.经济合理:设计应在满足农田灌排水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3.高效节水:设计应科学合理地确定灌溉和排水设施的布置和参数,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效率。
灌溉与排水工程【整编】
![灌溉与排水工程【整编】](https://img.taocdn.com/s3/m/3fe1a75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c.png)
一、灌溉与排水工程(一)输配水工程1、明渠(1)渠道断面计算灌溉渠道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设计一系列断面尺寸,分别计算渠道通过设计流量下的各水力要素,从中选择满足过水流量的断面尺寸。
明渠均匀流公式:(2)灌溉渠道纵断面设计设计灌溉渠道时,要使渠道断面能够通过设计流量和保持渠床稳定,并保证其水位满足自流灌溉的要求。
渠道的水位控制,密切结合沿渠地形条件及灌溉田块参考点高程进行。
为了保证渠道所控制的灌溉面积都能进行自流灌溉,各级渠道在分水点处都具有足够的水位高程。
各分水口的水位控制高程,是根据灌溉土地的地面高程加上渠道沿程水头损失以及渠水通过各种建筑物的局部水头损失,有下式自上而下逐级推算出。
(3)渠道用材的选择参考当地材料价格和来源对浆砌石渠道(M5)、现浇混凝土(C15)渠道、U 型槽渠的进行比较。
浆砌石(M5)渠道不仅造价贵,而且项目所在区域砌石工较少,石料匮乏。
U 型渠道和现浇混凝土(C15)渠道则比较经济也比较容易施工,但U 型渠结构单薄,较容易被破坏。
经综合考虑并征求业主和群众意见,新建渠道选择现浇混凝土渠道;其中为确保现浇混凝土渠道的安全稳定,现浇混凝土渠采用整体式结构,并在施工时沿渠线长度方向设置伸缩缝,原则上控制每12m 设置一道(当地质软弱或施工有其他要求时缝距可作适当调整),缝宽20mm,内嵌沥青板方材。
渠道跌差在50cm 以上的(包括50cm)采用跌水联接上、下渠段进行消能。
(4)流量设计设计流量计算公式:(5)渠道设计新建渠道采用现浇砼结构,现浇砼渠道每隔12 米设置一处横向伸缩缝,伸缩缝内埋置沥青板枋材,板宽为12cm,板厚20mm。
(二)排水工程1、排涝模数计算根据《湖北省短历时暴雨等值线图》本项目区年最大24h 暴雨均值H=120mm,CV =0.4,CS=3.5CV,求得p=20%暴雨值为148.1mm。
排涝模数按水田与旱作物分别计算。
(1)水田排涝模数计算公式为:(2)旱作物排涝模数计算公式为:2、排水沟流量计算3、排水沟断面计算排水沟断面设计主要任务是确定排水沟纵横断面尺寸和水位衔接条件,校核排水沟排涝能力和不冲不淤条件。
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方案
![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3adcb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2.png)
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方案一、市场分析灌溉与排水工程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关系着农田的作物生长和产量。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田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之一。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农田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建设更加凸显了其重要性。
市场上对于相关设施和技术需求持续增长,因此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市场前景广阔。
二、市场需求分析1. 农业生产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和水资源短缺地区,对于灌溉设施和技术的需求更加急迫。
2. 农田排水工程对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农业生产主体对于排水设施和技术的需求非常旺盛。
3. 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对于节水灌溉和水资源的科学利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市场对于相关环保型的灌溉与排水设施和技术需求也在增长。
4. 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于精准灌溉和智能排水工程的需求逐渐增加,这也催生了相关技术和设施的市场需求。
三、市场竞争分析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导致这一领域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一方面,传统的灌溉与排水设施和技术供应商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另一方面,一些新兴的环保型和智能型灌溉与排水设施和技术也在逐渐崛起。
同时,一些大型农业生产主体也开始涉足相关领域,加剧了市场上的竞争。
四、建设方案基于以上市场分析和需求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方案:1. 灌溉工程建设方案(1)基于现代化的灌溉技术,推广精准灌溉和节水灌溉技术,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利用。
(2)建设智能化灌溉系统,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农田灌溉的精准化调控,提高灌溉效率和作物产量。
(3)整合水资源,开发水库、水渠等水源,建设灌溉设施,实现全方位的农田灌溉覆盖。
2. 排水工程建设方案(1)建设农田排水设施,包括排水沟、排水管网等,实现土地排水和排渍排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2)推广智能排水系统,利用传感器等技术监测土壤湿度和排水状况,从而实现对农田排水的精准化控制和调节。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59de58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0.png)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首先,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全面掌握相关技术
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背景和实践经验,能够准确分析和解决
工程设计中的各种问题。
其次,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要求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地
方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进行设计,确保工程设计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设计人员还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地质、气象、水文等相关
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另外,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综
合利用水资源,合理规划和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灌
溉和排水工程对水资源的消耗。
此外,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还要求设计人员考虑水土保持和环境
保护的因素,在设计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
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此外,由于灌溉与排水工程是一个涉及农田系统的工程,因此设计人
员还必须考虑农业生产的需要,合理规划和输送水资源,确保农田的灌溉
能够满足农作物对水分需求的要求。
最后,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还要求设计人员必须进行全面的经济
分析,确保工程经济效益,合理控制工程投资,并对工程的使用寿命、维
护和管理方面进行考虑,确保工程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总之,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是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指导文件,它直接关系到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
行设计,做到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环境友好,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水资源,促进农田可持续发展。
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35cca8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f.png)
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灌溉与排水设计规范是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准则,对于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灌溉与排水系统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一、设计原则:1. 满足农田作物的生长需求。
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周期,科学合理地设计灌溉系统,确保农田作物能够得到充分的灌溉水量。
2. 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设计灌溉系统时,要考虑到灌溉水源的供给能力,合理利用地下水、河流水或者水库蓄水等资源,尽量避免浪费和污染。
3. 综合考虑排水设施的设计。
在设计灌溉系统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农田的排水状况,确保农田排水通畅,避免积水和水稻倒伏等问题。
二、设计要求:1. 确保灌溉与排水系统的安全性。
在设计灌溉与排水系统时,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设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避免因为设施损坏导致灌溉和排水系统瘫痪。
2. 考虑农田的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
在设计灌溉与排水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农田的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灌溉与排水方式,保证农田的均匀灌溉和排水。
3. 考虑节水与减灾要求。
在设计灌溉系统时,要尽量采用节水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对灌溉系统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三、设计参数:1. 灌溉水量与灌溉频率。
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确定合适的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2. 灌溉设施的选择。
根据农田的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和设施,如地下淋灌、地表灌溉、喷灌等。
3. 排水设施的设计。
根据农田的土壤类型和排水需求,选择适合的排水设施,如排水沟、排水沟渠等。
四、施工与维护要求: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勘测和设计,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如清理农田,准备灌溉设施和排水设施等。
2. 施工质量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质量的控制,保证灌溉与排水设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841efe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d.png)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项工程,在实际工作中,灌溉与排水的设计规范非常重要,因为在设计时不妥善考虑各种因素,很容易导致灌溉与排水工程的效果达不到预期,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本文将介绍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的几个方面。
首先,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需考虑土壤类型、土层深度及地下水位等因素,以便确定管道的敷设深度、管径及管材的选型等相关问题。
如果土壤属于沙质或砾质土壤,则应选用直径较小的水管,并将其深埋在土壤下部,以确保水的有效渗透及避免管硬化或易损坏等问题。
如果土壤厚度较大,则应选择较大的水管,并将其敷设在点状灌溉正下方,从而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针对灌溉系统设计方面,可分为两种方式,分别为传统灌溉系统及现代化灌溉系统,两种方式的灌溉细节相对略有差异。
传统灌溉系统采用的是人工浇灌、接地或沟灌等方式,主要优点为施工简易、维护成本低等,但其误差较大、效率不高等缺点也显而易见。
而现代化灌溉系统则采用了喷灌、滴灌或微灌等持续性的灌溉方式,能够通过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控制和调节水的量和时间,水的利用率相对较高,可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
因此,在灌溉设计时,我们应分别根据具体情况综合比较两种方式的利弊,选择最适合的灌溉方案。
再次,针对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地形的坡度、地基的类型、建筑物情况、降雨量等因素,以便计算出排水管道的坡度及深度、建筑物的建造高度及卫生间等的选择等相关问题。
其中,地基的类型即建筑物的地下基础,它与所选用建筑物的高度和地形的坡度有关,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会对排水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
最后,关于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环保意识和安全因素也应加以考虑。
例如,在设计时需要注意防止土地的沉降及污水的渗漏,避免对土壤、植物、水源造成污染的情况发生。
此外,排水系统中应预留足够的空间以进行排放与消毒等相关工作,避免在排液过程中产生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试验抽水
5、井管安装
2019/12/2
21
2019/12/2
22
管井及井房剖面图
管井种类 (1)潜水井 (2)承压水井 (3)完整井 (4)不完整井
2019/12/2
管井一般结构: 包括井口、井 壁管(亦称实 管)、滤水管 (亦称花管) 和沉淀管等几 部分。
管井设计出水量与降 深,应采用抽水实验 资料确定。资料不足 时,可采用探采结合 井的实测资料或根据 附近同类条件的机井 资料确定 。
(一)大口井 1、大口井定义及适用条件 2、大口井类型 3、大口井构造
2019/12/2
9
3.1 大口井下部结构 3.1.1 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口井构造
井筒、进水部分、滤料、刃脚 和底盘。 3.1.2 砖石结构大口井构造
井筒壁、井壁进水结构、滤料等。 3.2 大口井上部结构
井台、井沿、栏杆等。
2019/12/2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
2019/12/2
1
第一节 土地开发整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 一、蓄水、提水工程 • 二、灌溉输配水系统 • 三、排水系统 • 四、田间工程 • 五、灌排建筑物 • 六、喷灌系统
2019/12/2
2
第二节 蓄水、提水工程
一、蓄水工程 1、蓄水工程的定义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设计涉及的蓄水工程主要 是指项目区内或项目区附近有河流通过,利用蓄 水设施调蓄河川径流,通过修建塘堰等蓄水工程, 对径流进行调节,以解决供需水不相适应的矛盾。
2、土地开发整理蓄水工程的主要形式 (1)坝:钢筋混凝土溢流坝、石笼潜水
坝、橡胶坝。 (2)方塘:坡塘、平塘。
2019/12/2
3
一、坝定义
坝属于地表水拦蓄工程,对于地表水丰富的地区适宜修建。
二、坝设计
(1)坝位置的选择
3
QmB0 2gH02
(2)坝防洪标准及泄流量的确定
(3)坝结构设计:混凝土、浆砌石 三、坝灌溉系统设计 (1)确定灌溉范围
二、方塘方塘容积确定
(3)结构设计
三、方塘灌溉系统设计
(1)确定灌溉范围
(2)灌溉方法的选定
(3)灌溉类型的选定
(4)首部枢纽布置
2019/12/2
(5)田间管网布置
二、方塘工程设计
6
方塘结构图
1:2
2019/12/2
方塘剖面图
草皮护坡
1:2
混凝土板200mm
浆砌石
设计水位 1:1.5
橡胶坝 1、充水式 2、充气式
(2)灌溉方法的选定
(3)灌溉类型的选定
(4)首部枢纽布置
2019/12/2
4
钢筋混凝土溢流坝剖面
修建拦蓄建筑物一般规模比较大,修建前最 应与当地水利设计部门进行方案比较、论证。 因为水力边界条件及防洪标准水利部门比较
清楚。
2019/12/2
5
一、方塘定义
方塘属于地表水汇集工程,对于地表水丰富的地区及项目 区低洼适宜修建。
8
5
7
4
5
施工方法
大开 槽法
人工开挖 爆破施工
排水施工 沉井法
2019/12/不2 排水施工
施工机械
起吊、牵引、运输机械、排水设备、混 凝土搅拌、振捣机具
爆破器材、运输机械、排水设备、护砌 工具
取土、运输机械、排水设备、加压防斜 设备
水冲排砂施工机械、冲抓锥、加压防斜 设备
适宜地层
第四系松散层:含 水层较薄、埋藏 浅
井筒材料强度等级应采用:砖 大于M7.5 。
15
2019/12/2
2-2剖面图
爬梯布置图
检修爬梯大样图1:50
韧脚配筋1:25
16
9φ 6@200
9φ 6@200
2019/12/2
17
2019/12/2
砌石结构大口井
基本结构: 1、井壁、井底
同时进水; 2、上部浆砌石
封井; 3、井壁进水部 分及井底按照 级配做滤料; 4、进水结构为 干砌石预留缝; 5、每4米做一 道混凝土圈梁。
管
管
200~400 150~200
≤150
混凝土管 ≤100
各种过滤器的适用条件及适用管材表
无砂混凝土 管
≤100
过滤器结构类型
填砾过滤器
穿孔过滤器 缠丝过滤器
无砂混凝土过滤 器
竹笼过滤器
非填砾过滤 器
2019/12/2
穿孔过滤器 缠丝过滤器
干砌石400mm 砂石垫层100mm 无纺布一层(300g)
浆砌石 塘底高程
7
方塘提水点剖面图
浆砌石
设计水位
塘堰是小型蓄水工程,主要拦蓄当地地面径流。一 般有山塘和平塘两种。在坡地上或山冲间筑坝蓄水 所形成的塘称山塘。在平缓地带挖坑筑堤蓄水所形 成的塘称平塘。
1:1.5
浆砌石
2019/12/2
8
三、提水工程
基岩风化层
第四系松散层:涌 水量不大、流砂 层较薄
第四系松散层:涌 水量较大、12有厚 流砂层
钢筋混凝土大口井结构图
2-2剖面图
2019/12/2
爬梯布置图
检修爬梯大样图1:50
13
2 φ 8@250 φ 8@250 1 钢筋混凝土大口井纵剖图
4 28φ 8 5 28φ 8
5 28φ 8 28φ 8 5
10
井筒厚度:
井径小于4米时,井筒壁上部 250mm,下部为350~400mm; 井径大于4米时,井筒壁上部 250~300mm,下部为 400~500mm。
钢筋混凝土结构
2019/12/2
刃脚结构
11
3φ 8@250
φ 8@250 2
φ 8@250 1
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口井剖面图
2-2剖面图
6
4
18
(二)管井 1、管井类型 2、管井构造 3、管井设计 4、管井成井工艺
2019/12/2
19
2019/12/2
管井设计 管井出水量计算
单井控制面积计算 井距计算 井的数量
井深与井径 井管设计 滤料设计
20
成井工艺
1、井孔钻凿
6、管外填料
2、测验井况
7、管外封闭
3、破壁与换浆
8、井孔冲洗
4、疏通孔壁
23
钢筋骨架过滤器
过滤器周围的人工反滤层(填砾)
2019/12/2
24
井壁管和滤水管根据井深、水质、技术和经济条件等,选用钢管、铸铁 管、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混凝土管、无砂混凝土管等管材。各种管 材的适宜深度按下表规定取值。
管材类型
钢管
适宜深度(m) > 400
各种管材适宜深度表
铸铁管 钢筋混凝土 塑料
1 φ 8@250
钢筋混凝土大口井展开图
2019/12/2
8 112φ 8
6 84φ 8 7 28φ 8
8
14
砖井进水孔
2019/12/2
2-2剖面图
韧脚配筋1:25
采用沉井法施工,井筒壁 厚可按经验数值选用。 砖石加钢筋砌筑的井筒, 井径小于5m时,井筒壁厚 上部为240~370mm,下 部为 470~5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