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整合

合集下载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8.12•【文号】•【施行日期】2021.08.12•【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21年8月12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力量。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巩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坚持依法保护,全面落实法定职责;坚持守正创新,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内涵,弘扬其当代价值。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工作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课程融合路径探究——以嘉兴地区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课程融合路径探究——以嘉兴地区为例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完善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展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时代风采。

[1]”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非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铭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弘扬先进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嘉兴拥有世界级非遗保护2项,国家级非遗13项,省级非遗60项,市级非遗140项,已建成较为健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当地非遗项目,有利于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宣作用,扩大优秀文化的影响力,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因此,本文以嘉兴非遗项目为例,探索非遗项目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路径,更好地促进高职英语开展课堂革命,在立德树人背景下,让高职英语教学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一、非遗融入高职英语课程的必要性1.课程发展需要非遗融入高职英语课程能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程温度。

大学英语是一门公共限选课程,覆盖面广,跨度长,影响大,这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

另外,英语学科本身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这赋予英语学科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还要传播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但是多数现存英语教材中英美文化相关知识占比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涉及少,致使英语教学中存在中华文化“缺席”现象,学生无法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也不会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这俨然成了学生知识架构中的“短板”。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英语学科要建设为一门思政教育的隐性课程,依据现有英语教学内容和资源渗入相关思政元素,并建设课堂内外全线贯穿的体验式育人模式[2]。

鉴于高职学生的学情,理论化的传统文化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发挥英语的应用性,而非遗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是以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文化,传播形式生活化,契合高职学生的“动态”学习方式。

在创新发展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在创新发展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54文化彩虹在创新发展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高爱军近年来,兴安盟盟委行署围绕加强兴安文化建设,扎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性建设工作,实行政策性扶持和生产性保护并举,探索项目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相结合的现实路径,推动全盟非遗文化保护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措施多样化、内容多面化的良好态势,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成功申报了兴安盟、自治区、国家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些独具特色的兴安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长足保护与发展。

同时,盟委行署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不断巩固抢救保护成果,着力提高保护传承水平,进一步加强非遗人才培养和文创产品研发,推动兴安盟非遗事业可持续发展。

着力做好顶层设计 强化各项政策扶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相关法律,研究制定兴安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制度性文件,对兴安盟非遗保护发展提出规范性要求,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和近期发展规划,切实提高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抓住国家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契机,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吸纳企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不足问题;依托高校申请非遗专项科研经费,在课程体系中植入非遗内容,培养培训非遗传承人;对已经形成产业化的生产性非遗项目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做好生产、传承、展销、宣传等工作。

进一步落实好非遗生产性保护项目税收减免优惠等政策,着力打造兴安盟非遗类文化产业项目,如蒙古族传统乐器制作、铁板浮雕制作、王府刺绣、树皮画、毡画等。

目前,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成功申报并争取到蒙古族四胡、蒙医药、铁板浮雕、树皮画、巴斯巴文篆刻等项目的资金支持,着力开展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培训工作。

同时,承接国家文旅部和自治区文旅厅的专项培训,承担自治区东部盟市脱贫致富带头人刺绣和树皮画项目培训,把非遗项目培育成精准扶贫的特色项目和致富技能。

加强宣传教育推广 搭建非遗展示平台为引领并推动兴安盟特色文化发展,传承和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兴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学院及阿古拉艺术学院;充分利用国家“文化遗产日”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创办兴安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力度;举办国际手工刺绣高峰论坛等,通过论坛、讲座、展示会、专题片,全面开展对社会公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教育,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申请国家艺术基金蒙古族四胡艺术人才培养项目,集中培训全国中青年四胡艺术家和传承人,55思想理论版2021·2并在乌兰牧骑宫举办四胡培训汇报演出,让非遗文化绽放异彩;规划建设兴安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和数字博物馆,集中展示非遗资源和非遗保护成果。

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创新

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创新

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代代相传、以口头、表演或实践形式传承、表现和实践的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的边缘,这其中不乏许多具有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的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下非常重要的文化任务。

而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职业教育,成为了当前亟需探讨的问题。

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创新方面,职业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一、拓展课程设置,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从教育入手,职业院校可以拓展课程设置,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

引进传统民间手工艺课程、民间音乐舞蹈课程、传统节日习俗课程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可以让学生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同时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的传统技艺和艺术表现形式。

二、开设非遗保护与传承专业为了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院校可开设非遗保护与传承专业。

通过这个专业的设置,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系统、更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培训,使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能够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三、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利于让学校更好地整合资源,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这个中心可以设立相关的研究团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同时还可开设相关的展览和体验活动,让更多的师生和社会人士了解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四、加强校企合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实际的生产与服务中。

组织学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传授者或相关工匠身边进行实践学习,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

职业教育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职业教育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职业教育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作者:张荣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07期摘要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机制。

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的传承场域、传承主体和传承方式遭受破坏和异化,并呈现出意识不明、实践缺失、资源匮乏等困境。

鉴于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传承存在互动的耦合效应,既能够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又能够达到传统与现代、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融合,因此,以布依族“八音坐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缩影,积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和实施路径,通过形成专业群落、构建课程体系、引入民间艺人、加强校企合作、运用现代技术等手段,能够推动中国职业教育“特色”体系的建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八音坐唱”;文化传承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07-0055-07非物質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志,具有科学、文化、历史、经济、教育、审美等多重价值。

“八音坐唱”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盘江奇葩”等美誉。

目前,国内外普遍达成共识,认为教育是“非遗”传承的最佳途径,但很少有人看到职业教育传承“非遗”的优势。

对布依族“八音坐唱”研究,多侧重于起源、形态、内涵和特征等方面,对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在传承八音坐唱方面的研究只字未提。

本文以布依族“八音坐唱”为例,分析“非遗”教育传承的困难与困境,论证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的关系。

一、困难与困境:“非遗”教育传承的现状分析(一)“非遗”文化传承的当代困境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非遗”传承模式和文化生态遭受到巨大冲击,面临着严峻挑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职业院校思政课中的实践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职业院校思政课中的实践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职业院校思政课中的实践探索【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职业院校思政课中的实践探索。

首先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特点,然后分析了其在思政课中的价值体现。

接着探讨了职业院校思政课如何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给出了实践案例。

探讨了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提出了有效传播途径。

最后总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思政课中的实践效果,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其应用的建议,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探索、概念、价值体现、传承、弘扬、传播途径、实践效果、推动、传承保护、参考借鉴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的危险。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各行业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

思政课作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影响力。

在思政课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中,既可以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修养。

本文旨在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职业院校思政课中的实践探索,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思政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职业院校思政课中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传统文化逐渐被冲击和淡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更加重视和保护。

职业院校思政课作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教育的重要渠道,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加强“非遗”教育 创新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思路——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首届“非物质文化

加强“非遗”教育 创新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思路——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首届“非物质文化
在地 区的非物 质文化 遗产 资 源 , 结合 学校 的行 业 与 专 业特 色, 开展 主 题 丰 富 、 形式 多样 的 校 园文化 艺术 活动 , 建设 高职特 色校 园文化 , 培养 高素质技 能 型人 才。
关键 词 :高职 院校 ; 高职特 色; 园文化 建设 ; 物质 文化遗 产 ; 业技 能 校 非 职
中图 分类 号 :G 1 7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17 —9 0 2 1 ) 40 5 -4 6 2 15 ( 0 1 0 .0 40
特色 。经 过几 年 的基 础 建设 , 如今 的高 职 院 校 大 多 已步 人稳 步发 展 的阶段 。随着 国家 和地 方政府 对 文 化建 设 的重 视 , 文 化 强 国 ” 文 化 强 省 …‘ 化 强 “ “ 文 校” 的思 想 观 念 深 入 人 心 , 高 职 院校 积 极 行 动 起 各
高 职院校 应 紧密 围绕职业 技 术教育 的特 点和要
求, 积极 探索校 园文 化建 设 的新 思 路 、 方 法 , 新 建设 具有 高 职特色 的校 园文 化 。所谓 高职特 色 的校 园文 化, 就是 指职业 特 征 明显 , 业 道德 、 职 职业 素质 与 职 业 技能 并重 的校 园文 化 。然 而 , 由于 我 国 的高 职 教 育 起步 较晚 , 高职 院校 的 办 学 时 间较 短 , 因此 , 国 我 高职 院校 的校 园文 化建 设 仍 处 在 探 索 阶段 , 尚未 形
素质 技能 型人才 ” 。 我校管 理 系 文 秘 专 业 首 届 “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非 月” 传 活 动 正 是 在 国 家 加 强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保 宣
我 国 的 高 职 院 校 发 展 至 今 大 致 经 历 了三 个 阶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艺术院校专业建设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艺术院校专业建设的融合
加 强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的传 承 与保 护 。
关 键 词 :非 物 质 文化 遗 产 ; 艺 术 院校 ;专 业 建设 中 图 分 类 号 :J 0—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联合 国 《 保 护非 物质 文 化遗 产公 约 》 在 “ 保 护措施 ” 条款 中对 “ 传承”加上了 “ 特 别通 过正 规和非正规教 育” 的说明 ,明确强调 了非遗 的传承 机制之一是 教育 。 …要让 教育成 为文 化资 源 可持续 发展 的重要桥梁 ,是 高等院校特别 是艺术 院校应该 承担 的对非物 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的重任 。如何 将艺术 院校专业建设 与非物 质文化遗产传 承和保护 相结合 ,培 养 非 物质 文 化 遗产 传 承 与保 护 优 秀人 才 ,使艺术 院校专业建设 在非物质文化遗 产传承和
发展 中发挥重要作用 ,是艺术 院校教育工作 者研究
的重 要 课 题 。

学 中实现与非遗相关 的音乐 、美术 、设计 等专业 的 互 补 ,改 变我国艺术教育 内容过分追求 欧洲 艺术教
育的模式 ,从 而加强与我 国地方文化 、民间艺术 的
融合 ,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 文素养 ,这也

8 7・
l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第 1 l 卷第2 期
l J OU RNA L OF Z HE J I AN G V OC A Tl O NAL AC A DE MY OF AR T
文化艺术 的繁荣 和发 展。 中国的艺术 要走 向世 界 , 就必须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 ,这是艺术发展 的 内在要求 ,在 艺术院校开展非物质 文化遗产教 育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工作亟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理论研究亟加强待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虽然全国许多高校及研究机构都在开展非物质化现象我们应该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危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但由于理论的滞后与意识充分认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实践经验的匮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被作为一性和重要性让艺术教育承担起民族民间艺术的传门学科及时地建立起来这不仅直接影响到非物质承义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影响到非物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非遗文化校园传承教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与探索——以徽县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非遗文化校园传承教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与探索——以徽县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办公自动化杂志0概述中职学校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专业技能训练是中职学校教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

疫情期,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受到了很大影响。

对此,中职学校需要结合实际,正确研判,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开展实践环节教学,促进非遗校园传承教育的良性发展。

在实践中探索非遗校本课程开发和课程资源建设途径,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有效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中,使非遗技艺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得以传承弘扬,进一步提升非遗校园传承教育效果。

基于此,笔者将本土非遗技艺马勺脸谱、景泰蓝制作作为研究对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分析,从马勺脸谱、景泰蓝制作工艺课程开发入手,探索中职学校开设非遗特色课程的方法;同时,中职学校需要加强非遗文化传承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弥补中职学校缺乏非遗技艺传承师资的不足,除了引进非遗传承人等,还需进行多方合作、共同开发,加大非遗特色课程开发的力度,才能有效形成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中职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教育的良性发展。

1结合专业发展和课程实际开发非遗校本课程资源美术绘画是学前教育专业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运用非遗文化中相关技艺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发展至关重要,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课题组对徽县具有代表性的非(基金项目:1.2019年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企合作模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策略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019gszyjy-92;2.2020年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疫情期中职学校非遗文化传承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立项编号:GS[2020]GHBYQ047)。

非遗文化校园传承教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与探索———以徽县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张朝辉1张睿2(甘肃省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陇南742300)1(甘肃省徽县虞关学区陇南742302)2摘要:依靠职业教育传承非遗技艺、弘扬工匠精神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形势下,让非遗成功走进校园是传统文化可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发挥高职院校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高素质传承人才

发挥高职院校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高素质传承人才

发挥高职院校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高素质传承人才①张颖,郭佳琪(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承德067000)一、前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与高职院校在当地的地域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教学与传承优势等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解决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保护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所以,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中的优势,进一步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途径,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文化素养,结合时代特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创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一种文化资源变成经济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妥善保护和传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体现其自身的地位和价值。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高职院校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培养优势,创新高素质非遗传承人才培养路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现状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后,一些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出台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和保护条例,从中央到省也都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机构。

2015年中央美院也与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共同举办了“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修交流活动”,非遗保护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些艺术设计院校,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也举办了【非遗进清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实验室系列“讲&做”———“拼布绣进课堂”的活动,作为非遗与艺术设计教学相结合的探索。

还有一些艺术设计类院校、社会团体、企业,在文化标识的设计、产品包装设计、旅游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服饰设计等方面参考和利用了某些历史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元素。

尽管这些只是非系统的、局部的,但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政治影响,这些都对文化自信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也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尽管如此,仍然在非物质文化的建设及传承实践和价值取向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非遗传承人培养面临诸多困境。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承担着培养各类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

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成为国家政策的重点。

在这种背景下,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成为了一种热门趋势。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探讨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现状近年来,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方面,一些职业院校通过开设非遗传承相关专业或课程,引入非遗内容,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出一大批懂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专业人才。

一些非遗项目也开始与职业院校进行合作,借助院校的资源和平台,开展非遗技艺的培训和传承工作。

这种双向的融合发展,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涵。

一些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方式,鼓励职业院校与非遗项目间的合作,促进双方优势资源的互补与交流。

一些地方还成立了专门的非遗传承中心,并与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

尽管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不可否认,双方在融合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非遗传承项目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相对匮乏,很多非遗项目都是由老一辈传承者口传心授,传承方式单一,传承效果有限。

职业院校在进行非遗传承教学时也面临教材、教法等方面的挑战。

职业院校与非遗项目在融合发展中也存在信息沟通不畅、资源共享不充分等问题。

很多非遗传承项目并不了解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和需求,无法提供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非遗传承教学资源。

相反,职业院校也往往对非遗项目的定位和特点不够了解,难以找到合适的合作方式。

职业院校与非遗项目的合作机制和运行模式也尚未完全健全,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框架。

一些合作往往是临时性的项目合作,缺乏长期规划和持续推动机制,使得合作成果难以持续发挥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标准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标准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标准课程代码适用专业艺术设计适用学制三年制获取证书无编制陈淑姣审核制定日期2014.9一、课程定位课程定位与性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是面向艺术设计各专业开设的专业通识选修课。

其中理论与实践比例分别占70%和30%。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是艺术专业群大类的公选课,通过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中,增进他们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本课程以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对象,本着文化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对接原则,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视角,对经典之外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弥补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小传统”的缺失,使学生对民族传统的了解更为全面和深刻;为学生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对传统文化加以审视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使学生能够在文化多元的时代语境中保持正确的文化价值判断。

本课程前导课程有《文艺常识》和《中外美术鉴赏》,是学习后续课程《创意思维》、《设计综合应用实训》等的重要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核心在于提高文化素养,增进文化认同,促进文化传承,目标涵盖了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基本形态特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等基础理论;深入理解并掌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分类体系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实的调查与分析、整理与记录过程中来,独立完成课程设定的实践目标。

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增进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激发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自觉,从而实现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校训“求实、创新、厚德、重艺”所包容的发展目标。

“非遗”教育与高职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非遗”教育与高职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9 4
第 6卷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文化 。 校 园物质文化是指校 园的物质存在实体 , 如
校容 、 校貌 、 建筑物 、 绿化等 ; 校园制度文化是各项 规章制度的总和,主要包括校内外 的各种规章制 度; 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 、 行
文化遗产的高职教育传承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本
苍 绣等 ) 。
( 二) 高职 特 色校 园文化
“ 非 遗” 教 育与 高职特 色校 园文化 的 内涵
( 一) “ 非遗 ” 教 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 民世代相承的 、与群 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 空间, 范围有 口头传统 、 传统艺术表演 、 民俗活动 、 传统手工艺技能等 。“ 非遗” 教育是指非物质文化 遗产在学校的宣传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
科学知识 , 工艺技能 、 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 , 是重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1 - 1 7
基金项 目: 泉州市哲学社 会科 学 2 0 1 2 年规 划项 目, 项 目编号: 2 0 1 2 Q1 3 。 作者简 介: 陈连锦( 1 9 7 8 一) , 男, 福建漳平人 , 副教授 , 硕士, 研究方向: 中国现 当代文学。
关键词 : “ 非遗 ” 教育 ; 高职 特 色 ; 校 园 文化 活 动
中 图分 类号 : G 7 1 1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4 8 9 6 ( 2 0 1 3 ) O l 一 0 0 9 4 — 0 6
非 物质 文化 遗产 的传 承 日益 受 到关 注 。在 非
陈连 锦
( 黎 明职业 大学 人文 系 福建 泉州 3 6 2 0 0 0 )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艺制作在中职教学中运用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艺制作在中职教学中运用
浅 析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手工艺制作在 中职教 学 中运用
曹灿 ( 安 徽 省 特 殊 教 育中 专 学 校)
摘要 : 民间手工工艺 美术是劳 动人 民为了既可 以满足生 活的需 在 众多 的非物质 文化遗 产中 , 手工 工艺是 出类拔萃 的。 要, 又 能 达 到 一定 的 审美 要 求 而诞 生 的一 种 艺 术 , 它在 漫 长 的 生 产 实 目前 , 联 合 国科教 文组织 、 中国国家与地 方政府 对保护
庞 大的消费 群体和 巨大 的市 场容量。 当前政治 经济环 境 下
1 概述 运作 策略到运 营模 式等一 整套创 新的、 系统 的发 展 当今 世 界 , 在 经济 全 球 化推 动 下 , 现代 化 选 择 日益普 略定位 、 特 有的地域性 使其具 有发展 性 , 因此 它有 条件成 为 中 遍, 现 代化 进 程 日益加 快 。在 此背景 中 , 高 速发展 的经济 、 模式 , 将其做 大做 强 , 可有力 根 本 变革 的社 会 , 与尊 重 、 认 同、 传承、 弘扬 民族 文 化 之 间 国最综 合性的 非物质 文化 示范基 地 , 带动 中国传统 文化 的发展。 的 矛盾 , 已经 成 为全 球 民族 国家普遍 性 问题 。 这一 问题 深 推动 中国民间 艺术 的发展 , 在 非物 质 文化 遗 产得 到 保 护 的 同 时可 以使 这 些 濒 危 刻 地 关 系到 这 些国 家是 否能够 在加 快 现代 化进 程 的 同时 , 通 过 整 合 现有 的 制作 加 工作 坊 , 使 艺人 们 持 续维 护 民族 文化 特征 , 持 续提 升 民 族 文化 影 响力 , 持 续 遗 产得 以传 承 , 得 以创 新技术 和 交流 。与 此 同时有 利于促 进 世界 各 国、 各 增 强 民族 自尊 心等 等。 有利 于 活态 地 对人 类 天津 是 历史悠 久 的 文化名 城 , 具有 独特 的地 域 特色 和 民族 对人 类历 史 文化 的保护 与珍 惜 : 非 物质 文 化遗 产 进 行保 护 、 传 承 与 弘扬 : 有 利 于 提 升 中 国 丰富 的人 文 资 源 , 形 成 了缤 纷多彩 的民俗 形式和 丰 富 多样 软实力” 水平 ; 有利 于 提升 保 护 、 传 承人 类 非物质 文 化 的 非物质 文化 遗产 。 杨柳 青 木版年 画、 泥人 张泥 塑 、 风筝魏 的“ 遗 产工 作 在 全世 界 的地 位 :有利 于促 进 文化 产 业 战 略 目 制作 技 艺等 都是 中 国 民间艺术 的璀璨 瑰宝 , 这 些 民间工 艺

非遗传承和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理念与实践探究

非遗传承和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理念与实践探究

非遗传承和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理念与实践探究摘要:非遗传承和职业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职业院校在长期办学中积累了非遗技艺传承的经验,承担着培育非遗技艺专业人才、传承弘扬非遗技术工艺、促进相关人才就业创业等重要职责。

职业教育在与非遗融合发展方面具有知识教学系统化、人才培养规模化、教学方式学科化等鲜明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体制机制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力量较为薄弱,融合发展缺乏创造力和创新性等现实困境。

非遗进职业院校一直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种改革文件所倡导,对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发展,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非遗传承;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理念;实践引言为促进非遗保护传承,赋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本文提出要建立非遗传承和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并紧扣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和非遗特色属性寻找结合点,同时,以建设“全国非遗文化传承职教联盟”为契机,深度整合多方资源,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正日益深入人民生活,并持续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积极贡献。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需要,也是新时代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厘清非遗传承和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探索非遗传承和职业教育互动耦合的有效路径,进而开创以职教联盟形式赋能非遗“双创”的新格局。

1职业院校承担非遗传承事业的背景非遗产业有着前景广阔的市场需求,亟须保护和传承的发展诉求也很强烈,但与此同时又面临着传统手工技艺专业型人才极度短缺的现状。

市场需求、发展诉求都离不开非遗传承的主体继承人,没有了继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面临断链和失传的问题,这也是“活”的文化及其传承中最脆弱的部分。

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既兼修文化素养,又重视技术技能教育的职业院校无可厚非成为非遗文化传承最有效的主阵地,成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支重要力量。

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呼伦贝尔地区巴尔虎蒙古族长调为例

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呼伦贝尔地区巴尔虎蒙古族长调为例

文化教育·97·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加快推动教育系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教学环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当地民族的资源便利优势,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课程教学方面(一)编写国家课程校本教材进一步弘扬民族音乐,注重音乐课程的校本化建设,努力彰显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特色。

在建设中注重将巴尔虎蒙古族音乐文化课程置于整个《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框架之中,编写《巴尔虎蒙古族民间音乐》和《巴尔虎长调民歌集》校本教材。

(二)开展特色课程通过客座教授、民族音乐学者的讲座,让学生了解当地巴尔虎蒙古族的历史、习俗、生活方式等文化特征,把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来认知,通过对巴尔虎蒙古族民族文化的了解,使学生能够更加热爱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并能够担负起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发展的重任;同时,组织学生走出校园研学旅行到巴尔虎蒙古族居住的地区去体会巴尔虎蒙古族的风土人情,通过共同体验、分组活动、互相研讨等校外体验式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充分地利用地域特色的优势,开展教学活动。

(三)资料库配合教学采用现代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对民族民间音乐进行发掘、采集、再认识,保护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并把潜在的更富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东西发掘出来建立一个全面的、内容丰富的资料库,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这无疑是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

二、社团建设方面目前,我院在“政校合作”推动下,在民间成立了三个“传习所”,下一步将面向全院学生成立形式灵活多样的学生传习所(学生兴趣小组),在此基础上建设院级的巴尔虎蒙古族长调社团,通过定期的社团培训、社团演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巴尔虎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推介和传播,推进校园文化创新建设。

同时,这些院级社团可以与我们校外的民间合唱团相互学习交流。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随着国家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当前的热点话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也是对职业教育的深化和拓展。

本文将从改革背景、融合发展的意义和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改革背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教育改革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自然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并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背景。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国家提出了加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以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非遗传承与发展同样也是当前的重要议题。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非遗的传承变得尤为重要。

非遗传承的融入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融合发展的意义职业院校与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更是对职业教育的深化和拓展。

融合发展可以带动非遗传承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社会。

通过与职业院校的融合,非遗传承得到了更多的传播途径和培训机会,有利于非遗传承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社会中,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融合发展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品质与水平。

职业院校的融合发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拥有丰富的非遗传承资源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融合发展可以促进专业技术与文化艺术的交叉融合。

非遗传承融入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尊重,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闽下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闽下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
游 目的从 单纯 被动 的观 山赏水到 主动参
1 教 材内容 的一 统化与人才 培养的模 . 式化 导致本 土非物质 文化遗 产旅游 人才 的匮乏 。 旅游人才培养的单一化模式化导
致很 多毕业 生不能适 应 当今 的旅游 市场
与 旅游地 民俗 活动 ,旅 游 E的地转 移到 t 乡村 ,由此决定 了旅游 人才 的培养 模式
校旅 游专业 开展 非物质 文化遗 产教 育提 出 了相关建议 。

在传播 的过 程中被误传扭 曲,以讹传讹 , 在传 播 中产 生传 承变质 ,从 而使很 多非
物质 文化遗 产在 不正确 的过度 开发 中濒 临灭 亡 。因此 ,学校教 育需要 强化非 物
命力 ,变成文 稿上静 态的 内容 ,游 客在 旅游过程 中被 动地接受 口头教 育 ,不 能
人提 出在 高职旅 游专业 开展 非物质 文化
游 专业教学 改革势在必行 。 民俗风 情 游成 为 旅游 热 点 的 同时 , 很 多 旅 游开 发景 点 一 味追 求经 济 效益 ,
出现很 多伪 民俗 现象 ,一方 面歪 曲 了民
导致人才培养的模式 化 、 单一化 。
2在导游能 力培养 中 , . 使用 的导游学 教程 内容雷 同,没有地域文化 的针对性 , 很多 学生无法 正确并 深入解说 本土 文化 现象 ,往往机械地背诵现有 的解说词 , 对
要 与旅游 市场发 展趋势 相适应 。乡土社
产在 旅游 市场 中得到 正确 的解读 传播 和
传承 。
需求 。 民俗 风情 游 、 在 乡土社会游 中, 游客 往往寓学 习于娱乐之 中, 游性 质的改变 旅 需要旅 游工作 者对 目的地文化 有深 入的
了解 才能正确 引导游 客参与到 民俗 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技能与职业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技能与职业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技能与职业发展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技能和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然而,这些传统技能和职业却是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因此,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促进传统技能和职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保留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根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我们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传统手工艺品、音乐、舞蹈和民间故事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形式。

通过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了解和欣赏我们的祖先的智慧和艺术成就,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身份。

其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统技能和职业的发展。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特定的技能和职业相关联。

例如,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需要熟练的手工技巧和经验,传统音乐和舞蹈的表演需要专业的训练和技巧。

如果我们不能传承和发展这些传统技能和职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逐渐消失。

因此,为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投资和支持传统技能和职业的培训和发展。

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技能和职业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传统技能和职业往往面临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的压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发展,许多传统技能和职业已经被机械化和自动化所替代。

例如,传统的手工艺品制作已经被机器生产所取代,传统的农耕技术已经被现代农业机械所取代。

这些变化给传统技能和职业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其次,传统技能和职业的传承也面临着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少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加速发展,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现代化的职业和生活方式,而对传统技能和职业缺乏兴趣和理解。

这导致传统技能和职业的传承面临着断层和失传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技能和职业发展的支持和投资。

这包括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建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等。

职业教育与文化遗产保护教育

职业教育与文化遗产保护教育

职业教育与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在当今社会,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满足了不同行业的需求。

与此同时,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一项关乎民族传承和历史记忆的重要任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当职业教育与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相互交融,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职业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的实用技能和职业素养,让他们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而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则是让人们了解和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掌握保护的方法和技术,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涉及到历史、艺术、考古、建筑、科技等多个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比如,古建筑的修复需要懂建筑结构和传统工艺的工匠;文物的鉴定和保护需要有考古学和博物馆学背景的专业人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熟悉传统技艺和文化内涵的传承人。

这些都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输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

通过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如古建筑修复、文物保护技术、传统工艺传承等,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学生在毕业后,可以直接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为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力保障。

另一方面,文化遗产保护教育也为职业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文化遗产保护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具有专业性,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将这些内容融入职业教育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比如,在学习古建筑修复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建筑结构和修复技术,还要了解古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从而更好地完成修复工作,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底蕴。

然而,目前职业教育与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的结合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着不够完善和系统的问题。

一些职业院校开设的相关课程内容较为单一,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难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机遇——以安徽行知中学为例教育学院2011级研究生许德兰学号:12011051319摘要:2011年8月26日,借国家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黄山市开展综合服务业改革试点的东风,安徽依托行知学校成立全国首个非遗职教集团,该集团按照建设职教大省的要求,重点在扩大规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和校校合作等方面积极实践,努力建设内涵深、品质优的现代职教集团。

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为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共同搭建一个安徽地域文化政校企三方合作的教育传承舞台,培养更多,非遗传承的优秀人才,成为促进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有力引擎。

“非遗”是古老的文化,要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容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安徽行知中学力求将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与保护传承“非遗”相结全,并切实践行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以实现由徽派艺术传承主要靠师傅带徒弟的作坊模式向学校正规化、规模化模式的历史性转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不是物,也不是人,但是它的传承既离不开物,也离不开人,所以对传承人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安徽歙县行知中学徽雕艺术学校的创办,是安徽文化、教育部门通过职业教育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又一尝试。

关键字: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一相关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如何抢救、保护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方面,世界各国一直在进行不断地探索,中国政府在学习借鉴他国保护措施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法,自2003年初“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启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走上了全面、整体性的保护阶段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出现于20世纪的中国,他就是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先生(1891.10.18--1946.7.25),汉族,安徽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

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

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

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1927年,陶公在南京郊区创办晓庄师范学校,倡导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并把职业教育纳入生活教育体系中,并把它同乡村教育改革、师范教育改革、创造教育思想和普及教育思想联系在一起,使之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和提高。

他的职业教育不仅是“应济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是以“生利为主义”的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真正的素质教育。

行知中学简介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首批示范校——安徽省行知学校被中国陶研会行知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国职业教育特色院校100强”荣誉称号,该校校长、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于日锦则荣膺“中国职业教育百杰校长”。

“合作共赢、弘扬国粹、凸显特色、铸造品牌、面向国际。

”一如既往地秉承“实践行知思想、传承徽州文化”理念,推行“知行合一”教育思想,注重传承创新,全力打造全国中职的金字招牌。

”安徽省行知学校坐落在世界名山黄山脚下,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中国现代教育之父陶行知先生的故乡——古徽州府所在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

建校30多年来,安徽省行知学校先后荣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首批非遗传习基地等100多项荣誉。

其办学经验被教育部誉为职教“行知模式”重点推广宣传。

中央财政为该校创办的国家示范专业――“非遗职业教育”提供了一千万元扶持资金。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职业教育的结合粉墙黛瓦马头墙,十几间工作室连成两排,样式上仿照古代“贡院”(科举时代的考场)而建。

平日里,穿白大褂的学生出出进进。

在不少新生眼里,这里像一个“特区”,实际上,它是安徽省行知中学新建的徽雕专业实训基地。

传习基地传承“非遗”希望徽雕,是徽州古建筑中的精华,徽州“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和安徽的歙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培养徽雕人才,传承徽派文化,2007年12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安徽省行知中学成立歙县徽雕艺术学校,开设徽雕专业,两年后该校成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省级“非遗”传习基地。

2009年2月,历经三年锤炼,徽雕专业首届9名同学顺利毕业。

学校特意为他们的作品举办了一场拍卖会,上百件歙砚、徽州木雕、石雕、砖雕、仿古家具拍出了“令人心动”的价格。

目前,这批毕业生已经与当地的徽派文化作坊、工艺厂签约,在名师的指导下一边工作,一边继续深造。

徽雕专业的创办,可以视为文化、教育部门通过职业教育培养“非遗”传承人的尝试,同时也是职业教育“融古汇今”,在教学方式、人才培养上探索的一种创新。

目前,安徽已有数家职业学校开设了与“非遗”相关的专业,并被评为“非遗”传习基地。

其中,休宁县第一职业高中创办了全国首家“木工学校”,传授制作八仙桌、太师椅等徽派木工技艺,并为毕业生颁发“匠士”学位;泾县职高开设“宣纸工艺”专业班,定期招生,定向培训,为中国宣纸集团输入大批人才。

一方面,“非遗”的称号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职业学校的知名度、吸引力,为学校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注入徽派文化内涵,成建制地培养高技能人才,让社会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希望。

“师带徒”亲如一家人毕业了,2007级的吴宝鑫还“赖”在实训基地里,目的是“跟师傅再多学一点技艺”。

当初入校时学的是机械专业,但对绘画感兴趣,结果吴宝鑫申请转入徽雕专业,学习砚雕技术。

像吴宝鑫这样半路出家的同学,徽雕专业并不少。

指导教师鲍星明说:“兴趣是最好的敲门砖,也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想学,暂时没有美术功底也可以。

”鲍老师回忆,过去到作坊拜师学艺,多半是迫于生计,或奉父母之命。

现在学校专业与同学之间有了“双向选择”,有助于发现“好苗子”,培养好技能。

有了兴趣,自然得付诸实施。

依照惯例,在作坊里,徒弟三年才可以“动刀”,但在徽雕学校,学生一开始就可以拿起刻刀“开池子”,第三年可以独立完成作品。

“…行知行‟,这是陶行知先生的职业教育理念。

”鲍星明认为,“老师不能太保守,首先得让学生去做,然后让他们知道不足,再接着做,才会有进步。

”“过去有些作坊师傅虽然技艺精湛,但文化程度不高,理论水平低,加上书法、绘画等综合技艺并不全面,传授效果大打折扣。

”据安徽省行知中学校长于日锦介绍,学校强调学生“先行”,同样注重文化素养的积淀与知识体系的建构。

为让学生“取法乎上”,传承“原汁原味”的传统技艺,学校延请歙砚制作传承人曹介铭、当代砚雕巨匠方见尘等大师定期指导,传授创作经验,营造艺术氛围,16位砚雕工艺师长期联系实训基地,“手把手”地教。

“这突破了只讲操作不懂理论的经验型传授方式,培养出来的学员具有深厚的潜力和较大的发展空间。

”于日锦说。

此外,学校开设国画、素描、书法等相关专业课,以及以古典诗词为主要内容的文学欣赏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实训基地就像一个作坊,徽雕学校的同学习惯称老师为“师傅”;在实习期间,师生朝夕相处,吃着一个锅里的饭;教学中采取“小先生制”,老生带新生,熟练地指导新手,大家结成一种亲密的“学友”关系。

职业教育古已有之,作坊传承模式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行知中学负责人说,“天天泡在一起,实训时间更充裕;师生就像一家人,生活中处处可以交流。

这就是在…师带徒‟基础上融入现代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

”三人才培养的进口与出口(机遇与挑战)“非遗”是古老的文化,要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容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没有教材,没有系统的理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摸着石头过河。

”行知中学校长坦言,当前最大的困惑是,“不知道人才培养的进口与出口在哪里”。

1、生源问题虽然是双向选择,但很多同学对徽雕专业望而却步,生源问题便凸现出来。

“新生入学时,学校对家长进行动员,可舍得把孩子送进来的还是少数。

”学校领导认为,仅靠一时的宣传难以改变家长、同学的观念,此外“做砚台”非常辛苦,能坚持下来的学生却不多。

2、就业问题出口问题同样困扰专业发展。

“非遗”需要理论的研究,学生毕业后应当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可美术院校没有“徽雕”专业,他们的学历教育难以继续。

社会上又缺乏“徽雕”专业的技能水平认证机构,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专业性难以体现出来。

国内艺术品市场没有完善的评估体系,势必影响源头的技能人才培养。

于日锦顾虑重重地说:“学校一再向学生灌输…非遗‟的文化内涵,让他们不要急功近利,为眼前的利益所动,传承文化是一种历史的责任。

”职业教育面向社会,以就业为导向,而“非遗”是实用性日渐式微的传统技艺,强调保护。

但学校渴望吸纳外界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依靠市场来解决学生就业。

不过,过度的市场化办学,可能影响到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及“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培养“非遗”传承人,不是一所学校所能担当的,也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需要整个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3、破解之道2011年8月26日,借国家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黄山市开展综合服务业改革试点的东风,安徽依托行知学校成立全国首个非遗职教集团,该集团按照建设职教大省的要求,重点在扩大规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和校校合作等方面积极实践,努力建设内涵深、品质优的现代职教集团。

歙县县长黄仁麟指出: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的成立,为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共同搭建一个安徽地域文化政校企三方合作的教育传承舞台,培养更多非遗传承的优秀人才,成为促进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有力引擎。

目前加盟成员单位有50多家,涉及安徽华佗五禽戏、徽州三雕、文房四宝等近20项非遗制作技艺。

“古老艺术的传承已告别单纯的手艺…传帮带‟,迈向更成熟的阶段。

”将对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更好地为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弘扬徽文化做出应有贡献。

全国首家徽雕艺术学校--歙县徽雕艺术学校25日由安徽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批准在安徽歙县行知中学成立,标志着徽州雕刻技艺的传承由师傅带徒弟的作坊模式向由职业学校正规化、规模化培养的历史性转变。

歙县徽雕艺术学校的创办,是安徽文化、教育部门通过职业教育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又一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