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言说课稿
大班诗歌《诗歌》说课稿
![大班诗歌《诗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91bd6c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f.png)
大班诗歌《诗歌》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大班诗歌《诗歌》。
一、说教材《诗歌》是一首富有韵律美和意境美的儿童诗,它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了生活中的美好场景,富含哲理且易于理解,非常适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能够有效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说目标1. 情感目标:让幼儿喜欢诵读诗歌,体验诗歌带来的愉悦,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2.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理解和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认识并能复述诗歌中描述的事物与情境。
3. 技能目标:通过诗歌朗诵活动,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提高其对语言韵律和节奏的感知能力。
三、说重难点重点在于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并能进行有感情的朗诵;难点则在于帮助幼儿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运用适当的语气和表情进行表现,以及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创编活动。
四、说教法与学法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使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氛围;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和集体朗诵,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诗歌。
在学法上,鼓励幼儿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模仿、探索、合作等方式自主学习。
五、说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诗歌挂图、相关情境道具、背景音乐等。
2. 知识准备:提前教授幼儿关于诗歌基本知识,如诗歌的韵脚、节奏等概念。
3. 心理准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六、说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通过故事或者游戏引入诗歌主题,引发幼儿兴趣。
2. 展开部分:教师朗诵诗歌,幼儿倾听并初步理解诗歌内容,然后结合挂图或实物进行讲解,加深幼儿理解。
3. 实践操作: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诗歌朗诵练习,指导幼儿把握诗歌韵律和情感表达。
4. 创新延伸:引导幼儿尝试创编新的诗句,或以绘画、表演等形式展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幼儿园诗歌说课稿
![幼儿园诗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7fcbc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3.png)
幼儿园诗歌说课稿诗歌名称:《春天的花儿都开了》导语: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首美丽动人的幼儿园诗歌《春天的花儿都开了》的说课稿。
通过这首诗歌的教学,我将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幼儿能够:1.了解春天的特点和花儿的开放现象;2.通过观察、倾听和模仿,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3.发展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4.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2.难点:引导幼儿用简单准确的词语表达对春天的感知。
三、教学准备:1.录制好的《春天的花儿都开了》的音频;2.幼儿园专用音箱;3.图画卡片:春天、花、阳光等;4.手指剧场道具:太阳、花花草草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幼儿展示插图和口头描述,引导幼儿谈论春天和花儿的特点。
放音乐,欣赏《春天的花儿都开了》;2.听课(5分钟)再次播放《春天的花儿都开了》的音频,引导幼儿聆听诗歌的旋律和情感。
并询问幼儿对春天和花儿的认识与感受;3.讲授(10分钟)用图画卡片展示春天和花的形象,帮助幼儿理解和识记相关词汇,并引导幼儿模仿诗歌中的朗读语音、节奏和韵律,感受其中的美妙之处;4.表演(10分钟)老师带领幼儿进行手指剧场表演,幼儿手持道具,模仿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动作,通过互动表演感受诗歌中的情节,增加幼儿的参与感和体验感;5.合作创作(15分钟)分组活动,让幼儿共同创作一段与春天或花有关的小故事,鼓励幼儿开发想象力,运用新学到的词汇和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6.展示交流(10分钟)每组派代表上台讲述自己的故事,其他幼儿积极评价与互动。
鼓励幼儿彼此赞赏和鼓励;7.延伸运用(5分钟)鼓励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中的花儿并描述、画画或写文章表达对春天的感受;8.结束语(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生活中的各种有关春天和花儿的活动中。
2024诗歌说课稿范文
![2024诗歌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a66c9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5.png)
2024诗歌说课稿范文
教材和教学目标:
《2024诗歌》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主要包括:1. 理解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2. 通过分析和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感;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能够通过朗读诗歌表
达情感;教学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法学法:
为了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我采用了课前预习法和情感渗透
法作为教学方法。
学法方面,我通过合作交流法和自主学习法来培养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材料,包括诗歌的录音和视频,以及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播放一首诗歌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感受音乐和节奏,
引发对诗歌的兴趣。
2. 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诗歌的了解和感知,引导学生
说出自己对诗歌的认识和感受。
3. 分析诗歌:通过分析一首诗歌的词句、韵律和表达方式,让学生理
解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4. 朗读诗歌:带领学生集体朗读一首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分组朗读其他诗歌,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
5. 创作诗歌:在了解和欣赏了一些经典诗歌之后,让学生自由发挥,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 总结:通过学生的表演和分享,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对诗歌保持兴趣和热爱。
现代诗歌教学说课稿
![现代诗歌教学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d547c6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1c.png)
现代诗歌教学说课稿一、说教材。
1. 教材地位与作用。
现代诗歌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它是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情感表达,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多元情感世界和创新思维的大门。
通过学习现代诗歌,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1. 优势。
现代中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而现代诗歌往往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且学生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学知识和阅读能力,这为学习现代诗歌奠定了基础。
2. 不足。
现代诗歌的理解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中学生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在理解诗歌的深层情感和抽象意象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同时,诗歌的语言比较凝练,与日常口语有较大区别,这也会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挑战。
三、说教法。
1. 诵读法。
2. 情境教学法。
3. 问题引导法。
四、说学法。
1. 自主学习法。
鼓励学生自主预习诗歌,查找生字词,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等。
这就像让学生自己先去探索诗歌的神秘花园,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 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诗歌中的意象、情感等问题。
在小组中,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启发,就像一群探险家在分享自己的发现一样。
3. 比较阅读法。
五、说教学过程。
1. 导入(3分钟)2. 作者及背景介绍(2分钟)3.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5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
请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如读音、节奏等方面的问题。
4. 研读诗歌,分析意象(1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些意象的含义和作用。
教师巡视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例如“金柳”就像是夕阳下美丽的新娘,象征着诗人对康桥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大班下学期诗歌说课稿
![大班下学期诗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97db66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8.png)
大班下学期诗歌说课稿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诗歌的世界,探索那些充满情感与想象的文字。
在大班下学期的这个阶段,我们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是时候引导他们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了。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什么是诗歌。
诗歌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富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与散文不同,诗歌往往更加精炼、富有象征意义,它能够以最少的文字传达最深的情感和最广阔的想象空间。
接下来,我会为大家展示几首适合大班孩子的简单诗歌,并引导大家如何去理解和欣赏它们。
第一首诗歌是《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早晨的诗。
诗人孟浩然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听到鸟儿的啼鸣,想象夜晚的风雨和花瓣的飘落。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诗歌如何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人的情感。
在欣赏这首诗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去想象诗中的场景,比如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他们听到过哪些鸟儿的叫声?风雨过后的花园会是什么样子?通过这样的讨论,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第二首诗歌是《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李白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诗。
它通过夜晚的月光引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家的深深眷恋。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到诗歌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更深层次的情感。
在讲解这首诗时,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分享他们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在夜晚看到月亮时会想到什么,或者在离开家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感受。
这样的互动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并学会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通过以上的诗歌欣赏,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诗歌的美不仅仅在于文字本身,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情感和想象力。
高中语文诗歌说课稿(共5篇)
![高中语文诗歌说课稿(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ec8721f111f18583d05a6e.png)
篇一:诗歌说课稿高中语文诗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第**单元的第**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为**,鉴赏目标是****。
***是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写的一首歌行体长篇叙事诗,它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描写音乐形象。
同时也向我们演绎了一段伤感动人的知音故事。
是个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抒情真切细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
依据新课标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个维度,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1)欣赏并学习诗人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叙事抒情的表现手法,增加诗歌语言的积累。
(2)领悟诗人与***感情的共鸣点,品味***的内涵。
2.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主要是对音乐多角度、多方法、多层次的描写技巧 3.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二、教法与学法我们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基础、现有困难和学习心理状态。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因此对生字词的学习以及字句的疏通可以预习完成。
如何让学生在短啊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我确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朗读法、讨论探究法、情景教学法、视听结合法,整体感知——局部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2.学法本课教学主要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比较分析的思维习惯。
三、教学过程本课内容丰富精彩,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节课的时间,第一课时了解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解读小序,扫除字音字义障碍,反复朗读,对文章有个整体感知。
中班语言说课稿:诗歌《秋风吹》
![中班语言说课稿:诗歌《秋风吹》](https://img.taocdn.com/s3/m/1e7f384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2.png)
中班语言说课稿:诗歌《秋风吹》一、教材分析我选择的说课的科目是语言,课题内容是诗歌《秋风吹》,适合小班幼儿学习,教材选自山东省幼儿园教育活动语言教材。
这首小诗明快清新、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可以借机培养幼儿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进而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要想让幼儿理解和体会到诗歌中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美,就必须对诗歌中提到的秋天的景色有所了解,这是理解这首诗歌的知识基础也是本次活动的知识点。
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散步活动、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认识秋天树叶的变化,可以让幼儿学学小树叶飘落下来的样子、蝴蝶飞舞的动作,还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拾落叶的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为诗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情感基础。
依据素质教育中“提高审美观,提高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及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任务,制定了四个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引导幼儿能大胆表达,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欣赏为学作品的兴趣和想象力。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尝试朗诵诗歌。
4、丰富动词:吹、飘、飞。
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会背诵。
这是基于语言的教育意义,指出语言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可以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儿童的审美水平。
这首诗内容简单,包含浅薄的知识,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描述了秋天的美好景象。
是孩子认识大自然和秋天的好教材。
孩子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感受到诗歌的美,才能产生情感共鸣,才会愿意背诵。
难点:理解动词的实际意义,并能够运用。
语言教育可以激发孩子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语言的感情色彩对孩子影响很大。
通过丰富动词,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鼓励幼儿模仿与动词相关的各种动作,使词汇富有游戏性、趣味性和童心,幼儿的肢体语言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动词意义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
二、教学方法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运用了趣味游戏法、视听结合法和完整跟诵法三种教学方法。
小班诗歌《秋风吹》说课稿
![小班诗歌《秋风吹》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676fd1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2.png)
小班诗歌《秋风吹》说课稿《小班诗歌〈秋风吹〉说课稿》一、说教材1.1教材地位与作用《秋风吹》是一首适合小班幼儿学习的诗歌。
在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阶段,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能够激发幼儿的语言感知能力、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并且有助于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本诗歌以秋风为主题,描绘了秋风下的各种景象,如树叶飘落、花朵凋零等,这些景象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观察到的,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使他们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将生活经验与语言学习相结合,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1.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能够准确背诵诗歌《秋风吹》,理解诗歌中的简单词汇,如“秋风”“树叶”“花朵”等。
通过学习,幼儿能够模仿诗歌的句式进行简单的语言创作,例如描述其他季节的景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图片、倾听教师朗诵等方式,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幼儿感受到季节变化的美。
同时,培养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和对诗歌文学形式的喜爱。
1.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理解诗歌中的词汇和句子含义是学习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内容,才能进一步背诵和创作。
例如,诗歌中的“秋风吹,树叶飘”,幼儿需要理解“秋风”是什么,“树叶飘”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②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小班幼儿在朗诵时往往只是机械地背诵,教师要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幼儿体会到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如每句诗的停顿、重音等,使幼儿能够用充满感情的语调朗诵诗歌。
(2)教学难点①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根据诗歌内容进行简单的情景想象。
例如,当听到“秋风吹,树叶飘”时,幼儿能否想象出树叶在秋风中飘落的画面,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出来。
②引导幼儿模仿诗歌句式进行创作。
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有限,在模仿创作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如词汇的选择、句子结构的把握等。
幼儿园诗歌说课稿
![幼儿园诗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9c97d0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2.png)
幼儿园诗歌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课程主讲教师XXX。
很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分享我设计的一堂幼儿园诗歌教学活动课。
一、课程背景和目标设定本节课是针对3至5岁幼儿设计的诗歌教学,旨在通过幼儿园诗歌的传唱和表演,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幼儿的情感认知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引入环节(5分钟)为了让幼儿对本节课的内容感兴趣,我将准备一段活泼有趣的开场表演,可通过舞蹈、手语等形式,将幼儿带入愉快的学习氛围。
2. 诗歌教学(15分钟)本节课的重点是教授一首名为《小鱼与小泡泡》的诗歌。
我会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诗歌,重点讲解一些生字词的意思和发音,并利用各种教具(如贴纸、立体图示)辅助教学。
同时,也可以通过示范和模仿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节奏。
3. 诗歌表演(20分钟)为了培养幼儿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我设计了一段诗歌表演环节。
首先,我会与幼儿进行练习,指导幼儿合理运用声音、动作、表情等元素来表演诗歌。
然后,幼儿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现场表演。
4. 情感体验(10分钟)在幼儿园诗歌教学中,传递情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会选择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游戏或互动活动,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体验诗歌带来的快乐和情感共鸣。
5. 扩展拓展(10分钟)为了进一步丰富幼儿对诗歌的认识,我将引导幼儿进行自由创作。
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涂鸦等形式,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并分享给小伙伴们。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幼儿正确朗读诗歌,表演诗歌的节奏和情感,并通过表演和互动活动帮助幼儿体验诗歌带来的快乐。
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幼儿的发音和节奏掌握。
针对这一难点,我将通过重复、示范和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幼儿逐步提高语音表达能力。
四、教学资源及评价方法1. 教学资源为了辅助幼儿的学习,我将准备课件、图片、贴纸、音乐等多种教学资源,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幼儿园大班语言诗歌《夏天的歌》说课稿(四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诗歌《夏天的歌》说课稿(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913f55a5e9856a57126025.png)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语言诗歌《夏天的歌》说课稿(四篇)目录:幼儿园大班语言诗歌《夏天的歌》说课稿一幼儿园大班语言:诗歌《家》二幼儿园大班语言:诗歌《春天的颜色》三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国旗红红的哩》说课稿四幼儿园大班语言诗歌《夏天的歌》说课稿一一、说活动背景及设计意图诗歌《夏天的歌》,教材选自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主题六中第三周。
诗歌内容形象生动,音韵和谐,问答式诗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
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易为幼儿喜爱和接受。
符合大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适合我班教学。
诗歌鲜明的结构特点,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诗中的蝈蝈、知了、青蛙的叫声,已被幼儿所熟悉,这节课的教育资源就来源与幼儿的生活经验。
同时,通过活动中诗歌仿编,可以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幼儿与同伴交流的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说活动目标: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理解掌握诗歌内容。
2、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3、幼儿能根据诗歌的格式及夏季的特征大胆地仿编。
三、说重难点:重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理解掌握诗歌内容。
难点:幼儿能根据诗歌的格式及夏季的特征学习仿编,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本次活动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整体教学法、观察法、直观演示法、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感官认识。
使教法和学法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让目标得到落实。
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培养了幼儿对诗歌的感受力,想象力,记忆力。
五、说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目标教具准备:事先录制好的蝈蝈、知了、青蛙的叫声。
小学语文说课稿:《诗歌》说课稿
![小学语文说课稿:《诗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76fc7f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f.png)
小学语文说课稿:《诗歌》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说教材为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诗歌》。
二、说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诗歌,诗歌是一种具有节奏和韵律的文字表达形式,通过诗歌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在这个单元中,教材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1. 诗歌的定义和特点:通过介绍诗歌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诗歌,以及诗歌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2. 诗歌的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诗歌,如童谣、古诗、现代诗等,让学生对不同种类的诗歌有初步的了解。
3. 诗歌的表达方式:通过研究一些简单的诗歌,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4. 朗读和背诵诗歌:通过课堂朗读和背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记忆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会:- 了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 掌握一些简单的诗歌表达方式;- 能够区分不同种类的诗歌;- 能够背诵并朗读一首简单的诗歌。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 语感和韵律感;- 口头表达能力;- 记忆力和注意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让学生:- 培养对诗歌的兴趣与欣赏能力;- 体会诗歌的美和表达情感的力量;-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学素养。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定义和特点;- 能够区分不同种类的诗歌;- 掌握一些简单的诗歌表达方式;- 背诵并朗读一首简单的诗歌。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五、说教学过程和方法1.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中常见的诗歌片段,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 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诗歌以及诗歌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 分类讲解:通过示范不同种类的诗歌,让学生观察和分辨不同种类的诗歌特点,并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 合作研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简单的诗歌,进行背诵和朗读。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 (2)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 (2)](https://img.taocdn.com/s3/m/b131089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5.png)
儿童诗两首说课稿一、《春天的小蝴蝶》1. 诗歌简介:这首诗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描述春天中小蝴蝶的生活,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春天的好奇心和热爱•延伸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体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感情表达能力3.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诗歌的每一句话•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描述的春天景象4.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蝴蝶的生活和春天的景色5. 教学准备:•诗歌《春天的小蝴蝶》的课件或印刷版文字材料•图片或视听资料,展示春天的景色和小蝴蝶的形象6. 教学过程:引入使用图片或视听资料展示春天的景色,让学生观察并谈论他们对春天的感受。
导入老师朗读首句:“春天来了桃花开,蝴蝶穿花好看哎。
”让学生模仿读。
展开老师继续朗读全诗,“雨后晶莹飞蝶翻,彩色背后飞翡翠。
”然后逐句解释其意义和描述的对象。
操练学生分段朗读诗歌,然后自由讨论蝴蝶的形象和春天的景色。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蝴蝶的生活和春天的美丽。
拓展老师提供关于小蝴蝶的知识,并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扩展。
7. 展示和总结:老师可以请学生展示他们用笔记本或素材创作的关于诗歌的作品。
总结课堂学习的要点和收获。
8.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春天中的小蝴蝶,并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二、《草地上的小蜻蜓》1. 诗歌简介: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蜻蜓在草地上飞舞的场景。
通过细腻的描写,引发了孩子们对自然界的兴趣。
2.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诗歌的每一句话•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传递的情感和景象3.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朗读诗歌中的每个字词•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蜻蜓在草地上的飞舞场景4.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小蜻蜓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5. 教学准备:•诗歌《草地上的小蜻蜓》的课件或印刷版文字材料•图片或视听资料,展示小蜻蜓的形象和草地的景色6. 教学过程:引入使用图片或视听资料展示小蜻蜓和草地的景色,让学生观察并谈论他们对小蜻蜓的认识和感受。
中班语言活动—诗歌《家》说课稿
![中班语言活动—诗歌《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13f74c34b73f242326c5f28.png)
中班语言活动—诗歌《家》说课稿增加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下面为大家整理的中班语言社交活动—诗歌《家》说课稿,希望对所有人有帮助,中班语言活动—诗歌《家》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参考资料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中班语言活动—诗歌《家》。
一、分析教材《家》这首诗歌语言朴实、浅显易懂,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概括事物的依属关系,诗中大胆的想象一下子调动起幼儿的感觉,帮助他们从全新的视角想象周围的世界。
结尾处用一句“喜乐少年宫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将幼儿从想象拉回到现实,更贴切地联想到自己,给幼儿以有趣虽仅蕴的感觉。
这首诗歌文字形像,巧妙地运用了叠音,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欢快流畅的情绪,易于为幼儿喜爱和接受。
符合中班起草语言教学目标中草拟的“素材让儿童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觉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适宜中班教学。
根据中班语言教育首要目标,教材特点及本班幼儿新生多年龄偏小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活动的教育目标是:1、替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萤幕上,把握诗作这首诗歌的内在情感脉络。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想象事物之间的关系。
3、学习仿编诗歌,体验创作的乐趣。
培养幼儿理解能力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本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上这节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幼儿不具仿编诗歌幼儿的经验,基于这一点,确定教材的重点为理解,掌握诗歌内容,课题为学习仿编诗歌,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口语思维能力。
二、教学思路《幼儿园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文学作品,并使之感受语言的感受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试玩和理解。
本活动采用了拟合、游戏法、清晰演示法等多种多种类型教学方法,综合语言、游戏、操作探索等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共分为四个环节:㈠观察感知,积累经验这是一个课前准备的环节,需要在日常活动中逐步完成。
具体形象思维是众所周知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小班语言诗歌教案大全多篇
![小班语言诗歌教案大全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d6eb84f5335a8103d220d9.png)
小班语言诗歌教案大全多篇这是小班语言诗歌教案大全10篇,是优秀的小班语言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小班语言活动诗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初步感受家庭的温暖。
2、会念儿歌,理解词语:幸福、亲亲热热。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1、课件:作诗-我的家人2、每人一张全家照活动过程一、相互介绍:幸福的家1、提出问题(1)这是谁家的照片?(2)照片上有谁?(3)一家人在一起感觉怎样?2、丰富词汇:亲亲热热、幸福二、欣赏诗歌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2、幼儿随教师一起学习诗歌,可指着自己的全家福进行朗诵。
3、采用小组、个别,男、女还分组等多中形式朗诵三、共同布置墙饰--幸福的家1、播放诗歌磁带,在教师的帮助下将全家照贴在墙饰中。
2、附以诗歌图示。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妈妈,还有我这个小娃娃,亲亲热热在一起,我们都爱这个家。
活动反思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第2篇、小班语言活动诗歌《我是小画家》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能理解诗歌内容并学会朗诵。
2、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诗歌创遍。
3、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力及口语表达力,并敢于在众人面前发言。
4、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与诗歌内容相符的电脑课件,白纸两张,胶水,各种动植物的图片活动过程:1、请小画家出场,出示电脑课件第一张小画家出场,有礼貌的和小朋友打招呼,并介绍自己的作品(朗诵一遍诗歌内容)2、提问:小画家都画了什么,画的叶儿怎么样,花儿怎么样?小蜜蜂、小青蛙怎么叫?丰富词汇:青又青红又红嗡嗡嗡呱呱呱3、幼儿学习朗诵诗歌1)教师范颂,并请幼儿说一说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巩固诗歌内容。
《绝句》说课稿(通用3篇)
![《绝句》说课稿(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1f3be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7.png)
•••••••••••••••••《绝句》说课稿(通用3篇)《绝句》说课稿(通用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绝句》说课稿(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绝句》说课稿1大家好!非常感谢会议组给我这么一个与大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希望我的发言能得到各位专家、各位同行的指正和帮助。
由我执教的《绝句》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第六册中的一首古诗。
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平定后的第二年,在成都草堂,面对生机勃勃的景象,无限欢欣,描绘了明媚秀丽、充满生机的景致。
我班的学生经过几年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能够运用金山词霸查阅字词,能够运用金山画王绘画,会网络浏览和讨论。
对于网络教学,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自学能力,喜欢网络交流、合作学习。
《中华古诗文》教学的开展,学生对古诗学习有浓厚兴趣。
下面我就这篇课文的教学从以下四个方面作简要介绍。
一、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终生学习。
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共同构成语文素养的生命体,所以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应该从知识、能力、情感这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1、利用金山词霸,学习生字,了解其意思。
2、通过反复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体会诗的意境美。
3、借助网络,通过自学、协作、交流,理解诗的意思。
4、用自己语言口头描述诗意,并画出来。
能力:1、通过网络,自主、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2、通过朗读、电脑绘画等多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和检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情感:能感受作品中明媚秀丽的景致,体会诗的意境美。
感受作者当时的感情。
在教学目标中,所有的知识都是靠学生自己获得,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情感。
中班语言说课稿:诗歌《秋风吹》
![中班语言说课稿:诗歌《秋风吹》](https://img.taocdn.com/s3/m/f251207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9.png)
中班语言说课稿:诗歌《秋风吹》文档中班语言说课稿:诗歌《秋风吹》一、教学内容:本课选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秋风吹》,该诗歌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秋风吹来的变化,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学习,培养对秋天的喜爱和欣赏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流利地朗读诗歌。
难点:学生能够体会诗歌的意境,通过诗歌学习,培养对秋天的喜爱和欣赏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PPT,包含诗歌《秋风吹》的文本和图片。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秋天的特点,如天气、景色、丰收等,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展示:教师通过PPT展示诗歌《秋风吹》的文本和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
3. 讲解:教师逐句讲解诗歌的内容,解释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如秋风吹、树叶黄、稻花香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4.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5.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句诗歌,通过动作、表情等方式展示诗歌的意境,然后分享给全班同学。
6. 练习:教师给出与诗歌相关的练习题目,如填空、选择等,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诗歌的题目《秋风吹》和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如秋风吹、树叶黄、稻花香等,通过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梳理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将诗歌《秋风吹》背诵给家长,并解释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秋天的景色和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体会诗歌的意境,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教师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欣赏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大班诗歌《诗歌》说课稿
![大班诗歌《诗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c3ab37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0.png)
大班诗歌《诗歌》说课稿大班诗歌《诗歌》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地位和作用诗歌是幼儿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在幼儿园大班语言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大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诗歌以其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特点,能够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它可以让幼儿接触到丰富的词汇、句式结构,有助于幼儿积累语言素材,为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
同时,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美好的意境,能够引导幼儿体验不同的情感,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2.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幼儿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包括诗歌中的主要词汇、意象和情节等。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画报》这首诗歌时,幼儿要理解“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亮晶晶的葡萄”等词汇所描绘的秋天丰收的景象。
-技能目标: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且尝试仿照诗歌的句式进行简单的创编。
如在学完《小雨点》后,能根据小雨点落在不同地方创编出新的诗句。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良好品质。
像通过学习描写大自然的诗歌,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热爱大自然。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涵。
由于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诗歌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隐喻可能会给他们的理解带来困难。
例如在《如果我能飞》这首诗中,“我要飞到蓝天上,变成一颗小星星,闪闪发光”,幼儿可能难以理解这种想象背后的美好愿望。
-引导幼儿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是其重要的艺术特色,但对于幼儿来说,准确把握并非易事。
比如在朗诵《摇篮》时,要让幼儿感受到“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风儿轻轻吹,星宝宝睡着了”中的舒缓节奏。
- 教学难点-启发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能够根据诗歌的意境进行拓展。
例如在学习《春天的秘密》后,让幼儿想象春天还有哪些秘密,这需要幼儿有一定的思维发散能力。
-鼓励幼儿进行诗歌的创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诗歌语言》说课稿
吴晓冰
一、说考点
语文新考纲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
其中诗歌鉴赏题这个历来让学生颇感头疼的考点,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
根据考纲要求,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及思想感情这四种能力成为复习的重点。
其中,赏析诗歌的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近几年高考试题经常涉及这一考点。
赏析诗歌的语言的题型主要包括下面几种:第一,赏析炼字技巧,分析其表达效果;第二,找出诗眼并分析之;第三,分析诗歌语言的表达风格。
本节课就赏析炼字技巧,分析其表达效果展开教学。
二、说教法
(一)导入:什么是炼字?这是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找了一些古人炼字的佳话讲给学生听。
如齐己的“一字之师”、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苏小妹的“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通过这些故事,拉近学生与诗歌语言的距离。
(二)学会抓“炼字”。
先学会抓,然后才学会用书面语言来分析。
从大的范围来说,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出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
炼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诗人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炼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
炼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
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
炼虚词,虚词的运用,在新诗创作中似乎远不及在古典诗词中地位重要。
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例:庚信《小园赋》:“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
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
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鸥"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
”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个过程主要游学生自己来完成,并试着总结规律:注意动词、形容词、数词、虚词等。
(三)答题模式的学习。
明确“炼字”题常见设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请对×字进行赏析。
4.本诗的×字,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答题模式: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例1: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问: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词用得很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悠闲自在的神态。
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自由洒脱的状态。
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表现了作者一种闲适的心情。
:
例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2009广东卷)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分)
答案:⑵①“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②“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表现了忧思时常萦绕于怀的感受。
③“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例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步骤三)
例4: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问:第二联两句中各有一个词用得很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引”有“带走”的意思,说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情趣盎然。
“雁别秋江去”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形象也不够生动活泼。
“引”字较好表达了作者流放途中遇赦的喜悦心情。
这一环节先通过《江间作四首》让学生初步认识此类题型的答题模式。
再以《月》、《南浦别》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展开训练。
选择这四首诗的原因是其中的“炼字”分别涉及到虚词、自然景象、人物细节、动物情态。
(四)找学习难点。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普遍认为第二步即分析是答题的难点。
针对这种情况,本节课就第二步展开巩固练习:“云破月来花弄影”,“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把“破”、“弄”、“老”、“肥”放入原句中进行描述。
通过这一环节的加强训练,学生普遍都能答出理想的答案。
三、说学法
学生对诗歌鉴赏普遍都存在着畏难心理。
解除这种畏难心理师教学的重点。
这就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各种方法,包括形象的例子、生动的讲解,让学生发现古典诗歌语言的魅力。
还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解读诗歌,谈心得,在互动中总结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加强训练是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诗歌读得多,练习做得多,自然就熟能生巧。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一直围绕着教学重点展开,我注意环节紧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犯错误的机会,然后针对其错误进行重点讲解。
大部分学生能够把握古代诗文鉴赏在思想内容方面的方法并在做题的过程中予以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参与度较理想。
从课后练习反馈情况来看,学生赏析诗歌语言能力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与巩固。
我反思认识到:一节成功的课要在是例子的选择、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工夫。
不足之处是密度偏大,教学节奏过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在这方面加强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