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地方课程教科书七年级家乡上册:第1课“吉林”名称的由来和先民的足迹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家乡上 第1课 吉林名称的由来

七年级家乡上   第1课  吉林名称的由来

七年级家乡上第1课吉林名称的由来课题第1课吉林名称的由来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吉林名称的由来和乌拉城的兴起2、能力目标:通过设疑自探、解疑合探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通过收集家乡历史的材料锻炼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乌拉城的兴起教学难点初一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能力差,需要有效的引导。

教学方法三探、三疑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以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导入(一)设疑自探1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提出,再由教师总结归纳展示出来2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所提问题,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学生情况(1)“吉林”源于什么语?它是什么的简称?它的含义是什么?(2)为何“吉林”又称“船厂”?(3)乌拉城兴起的时间及地理位置?阅读课文找出问题自主探究问题回答老师提问解决不了小组讨论(1)满语、吉林乌拉、沿江之意(2)明清时期,为了加强管理,在松花江畔设厂造船,后又设水师营,故称“船厂”。

(3)距今300多年历史,吉林市北部。

听歌曲以极大兴趣进入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课后小结】【课外延伸】(4)乌拉城兴起的原因(5)清朝时乌拉城的地位?(二)解疑合探1、依次提问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完成上面每一问题,如果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就让学生讨论,如讨论后还不能完成,教师补充讲解。

2、在学生合探过程中教师简单板书本课所学各问题之间的联系简图,帮助学生理解和加深记忆(三)质疑再探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2、对于学生的质疑其他学生能独立解疑的或合作解疑的教师不必补充,不能解疑的教师补充讲解(四)运用拓展你的家乡的名称是什么?它有什么历史渊源和典故吗?考察有关家乡的遗址遗迹查找有关资料,写一篇小调查报告。

(4)兴起与造船开工、吉林水师营的建立密切相关。

我的家乡——吉林PPT优秀课件

我的家乡——吉林PPT优秀课件

2021/6/3
1
它的夜景静谧、恬静,让人陶醉其中。 在霓虹灯的影射下,这座江城尽显她妩媚的 身姿~~~~~~
那桥、那人、那景、那一江春水 ~~~~~~沁透吉林人的心
2021/6/3
2
冬天的雪是白色精灵来到这座城市,人们以特有的方式 欢迎她,精灵飘洒的哪都是,树上、江边、天空、人们的脸 上~~~~~~~
2021/6/3
3

夜,给这座城市带来神秘感,在夜里人们尽 情的玩耍,在江边散步、去夜街的闹市、看江边 的彩色喷泉~~~~~
2021/6/3
4
遥远望去,这座城市在蓝天绿水白云的映衬下显 得更加姗姗可爱~~~~~~
2021/6/3
5
彩虹桥是勤劳奋进的吉林人智慧的结晶,它反映 着一座城市的发展,一群美丽人们的努力~~~~~
2021/6/3
6
江门——斜拉桥在缀缀的夜灯下显得那样静谧,在 这样静谧的夜晚,人们安静的睡去,睡梦中迎接美好的 明天~~~~~~~~~~~~
2021/6/3
7
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 理而来,供大家参考,
感谢您的关注!
我的家乡——美丽的吉林市
吉林市是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我国唯一一 个与省重名的城市。境内居住汉、满、朝鲜、回、蒙 等35个民族。吉林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位于 长春市以东124公里处。吉林原名“吉林乌拉”,满语 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 江水,使吉林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 江”的天然美景。因康熙皇帝东巡所作《松花江放船 歌》有“连樯接舰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有“江 城”之称。

吉林省地方教材一年级《家乡》上册全册教案

吉林省地方教材一年级《家乡》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家乡的变化,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
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教具
图片
教法
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今天,老师能和你们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心情特别好,特别高兴,像阳光一样灿烂,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课件出示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的美食及历史。
教学难点
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具
图片
教法
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喜爱美食。家乡人的聪明才智,在饮食方面表现的很充分。
二、试一试
1、大家交流一下,我们最喜欢吃的家乡菜有哪些?最喜爱的主食是什么?
2、大家一起评选最喜欢的家乡主食和菜品的前三名吧!
三、试一试
1、如果你给外乡人介绍家乡美食,你会介绍什么?为什么?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家在吉林
美景 人
课时教案
课时进度
第三周
课题
第3课:家里的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当众大胆地夸自己家里人,感受家庭的温暖。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大致内容,乐于与同伴交流。
3、积极参加讨论,能适时参与询问,补充或评价同学谈论的话题。
教学重点
感受家庭的温暖。
教学难点
积极参加讨论。
课题
第5课:家的趣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家里的喜和乐。
2、知道家人操心和烦恼的事,赞美家人的辛勤劳动。
3、积极参加讨论,能适时参与询问,补充或评价同学谈论的话题。

【部编版】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春 导学案1

【部编版】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春 导学案1

通化市外国语学校七年语文第1课《春》导学案导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备习资料了解关于作者朱自清的文学常识。

2、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掌握生字词,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型教读课课时第1课时环节教学内容任务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对策备习1.酝酿、宛转、黄晕、巢、应和、蓑衣、抖擞、笼罩)朗润、落地、烘托、嘹亮、2.作者: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

朱自清最初以诗出名,著有诗文集《踪迹》。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3.词语解释:酝酿、赶趟儿、婉转、花枝招展、欣欣然、朗润。

复习注音:酝酿(yùnniàng)应和(hè)黄晕(yùn)抖擞(dǒusǒu)作者: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背影》等。

1. 备习检测大屏幕显示四幅图片,让学生选择,每个图片后面都有一组备习检测的题。

2.导入新课用古人描写春天的诗句导入3.出示学习目标出示题目,认真听学生回答和纠错,及时总结。

总结,大屏幕显示几首代表性的诗句,指导学生朗读。

出示学习目标并解读。

选取图片,完成题目,其他同学纠错。

二人组互考巩固。

学生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在课上展示。

齐读,认真倾听。

预见性问题:学生缀词成句的环节出现个别词语运用不准确。

解决对策:教师可强调词语的意思,然后再知道学生运用研重音:那些根据语句目的、思想感情需要而给以强调的词或短语就叫重音。

停连:停连,是一个包括两个方面的一、读课文1.听读课文,注意听文章重音和感情基调。

2.自读课文,力求达到准确、流利、有感情。

讲解“重音”和”停连”,并且举出恰当地例子。

吉林名称的由来

吉林名称的由来

辽源市:“辽源”作为地名,诞生于 1902年,即清光绪二十八年。当时,清政府 在今郑家屯附近设立了辽源州。
通化市:“通化”的 “通”字,含有 贯通之意,“化”字则为教化,也就是要 用 所谓的“仁德、仁政”之类去教化百姓, 含有通归王化的意思。
白山市:原名浑江市、临江县、土名帽儿山, 1994年1月浑江市更名白山市
吉林名称的由来
吉林是满语,全称叫吉林乌拉,吉林 是沿或靠近的意思,乌拉是江或川的意思, 吉林乌拉就是靠近江边的地方,后来从汉 语习惯,省去乌拉二字,简称吉林。明永 乐十八年辽东都指挥使刘清奉命来松花江 上造船,因此吉林市又有“船厂”之称。
1885年,康熙帝下令通称吉林,从此 吉林成为正式法定称谓。
吉林省地理概况:
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中部,松花江畔, 这一带地理风物,从东到西,各具风采。 东部长白山区,素以“林海雪原”著称。 这里是著名的江城吉林和松花湖、白头山 天池胜景,是关外颇有特色的名胜游览区, 又是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的主要产 地。中部是松辽平原“粮豆之乡”,以城 市绿化著称的吉林省府长春,座落在这里。 西部是广阔的草原牧区与内蒙古哲里木盟 相接。
历史概况:
吉林地区,早在3000多年前,这里已 是氏族部落的集居之地。西周时为肃慎地。 汉时期高句丽地方政权和唐代的渤海国前 期都城,则分别在本省长白山区和集安、 敦化、珲春、临江、和龙等地。明朝此地 为“乌拉国”,这一带古城址等历史遗存 十分丰富。近年在渤海国时期的公主墓中 发现大批壁画和铜器等珍贵文物。长白山 区还是我国朝鲜族、满族文化的发祥地区 之一。
乌拉城的兴起
第一课
长春市:一说是,长春之名是以长春花而命名的。 二说是:《吉林地志》和《增订吉林地 理纪要》均认为长春一名源于长春厅,而长春厅 是因袭了辽金时的长春州而得名。

吉林省家乡七年级教案

吉林省家乡七年级教案

1、乌拉古城兴起的时间和地理位置
乌拉古城位于吉林市北部,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
300余年的历史。

因其形成早于吉林市,所以民间有“先有乌拉,后有吉林”的说法。

2、乌拉古城兴起的原因
乌拉古城的兴起,与船厂的开工,吉林水师营的建立密切相关。

吉林乌拉军事地位重要,并且拥有水陆交通,经济和人口等方面的优越条件,因此这里成为“吉林将军”的驻地,是当时吉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中心。

3、乌拉古城在清朝时的地位
在古代,乌拉地区是满族祖先活动的地区,到清朝归属盛京(治所设于今沈阳市)管辖,后改为宁古塔将军管辖。

4、现在的名称
曾设乌拉街人民公社,1984年,乌拉街乡改为乌拉街满族乡,后变更为乌拉街满族镇,隶属于永吉县。

1999年,归属吉林市龙潭区。

四平的满语名称为“细直”与此相似的地名,你还能举出一些吗?
我国各省名称的由来,请同学们翻阅资料总结。

小结
1、吉林名称的由来
2、乌拉古城的兴起。

【部编版】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春 导学案2

【部编版】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春 导学案2

通化市外国语学校七年语文第1课《春》导学案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总-分-总的结构,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

2、指导学生通过描写对象归纳春天的五幅图画,从而欣赏结构美3、指导学生从修辞、词语角度赏析精美语言,并体会蕴含的情感。

重点引导学生熟悉文中描绘春天各种景象的五幅画面。

难点指导学生从修辞角度赏析精美语言,并体会蕴含的情感。

课型教读课课时第2课时环节教学内容任务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对策研习春草篇:春草报春——清新柔软,春风篇:春风唱春——轻柔和煦春花篇:春花争春—热热一、课文中描绘的这些春日图景中,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说说你的理由。

你能为你最喜欢的画面配上一句古倾听学生的回答并做适当的指导观察学生自学的情况,巡视,并提醒巡视组内互助情况,并给予点拨指导,收集学生有疑难读文,圈划运用修辞和生动词语的语句,并做圈点批注,并说说起的作用。

组内互助梳理归纳知识,查漏补缺,倾听其他组的回预见性问题:为喜欢的画面配上一句古诗可能会有点困难解决对策: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每幅图特点,抓关键字,在此闹闹春雨篇:春雨润春——润物无声诗吗?二、找出精彩的语句赏析(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的问题倾听学生的回答并做适当的指导巡视,点拨指导学生疑难处引导学生去赏析语言,先教赏析语言的方法,并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的点拨。

答,补充交流。

自主思考,学习赏析的方法,试着去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语言。

基础上配诗。

预见性问题:学生赏析的语言不规范。

解决对策:教师加强联系,举例子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时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5段。

2.写一段赏析的语言。

板书设计春草篇:春草报春——清新柔软,春风篇:春风唱春——轻柔和煦春花篇:春花争春—热热闹闹春雨篇:春雨润春——润物无声教学反首先理清本文的内涵。

本文是一篇由妙词、佳句、锦段构成的语言十分丰富的优美抒情散文。

从“字”方面来说文中多音字多。

如:涨、散、藏、和、晕等。

从“词”的角度讲,文中语言使用准确而妥贴,有大量的雅词,思很值得学生去体会和积累。

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导学案 新人教版

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导学案 新人教版
3、山顶洞人比人有哪些进步?
教师讲授:指导学生观察、比较课本中的人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图的不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比较山顶洞人的生活比人有那些进步。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读图和文字了解山顶洞人的特点和生活特点。
2、比较山顶洞人的生活比人有哪些进步。
氏族这一概念对初一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教师抓准六个字给予通俗的解释:血缘、公有、平等
3、想象一下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引导学生阅历少,难以形成准确的空间概念应指导学生结合课本中的资料插图,把历史事件和空间位置联系起来。
学生第一次做历史比较题,会感觉无从下手,要注意方法引导。
三、山顶洞人。
1、体貌特征
2、生活特点
1、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地点?他的面貌特点?
2、山顶洞人的过着怎样的生活?
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能说出元谋人生活的时间、地点及为什么元谋人已经是人了?
为什么元谋人已经是人了有些难度,要予以点拨,借此强调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人。
1、人生活的时间、地点
2、人的特点
3、人的生活特点
1、人生活的时间、地点?他的面貌特点?
2、人的过着怎样的生活?
3、人是如何使用火的?火的使用有什么重要意义?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观察教材图片、彩图、文献资料说出人的生活时代、地区、生产和生活状况,强调火的使用的重大意义
2、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古猿头像、人头部复原图、现代人头像,帮助学生学会比较。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读图和文字了解人的特点和生活特点。
2、探究火是怎样出现的,分析火的使用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导学目标
1、记住元谋人、人、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地点。
2、掌握人、山顶洞人的体貌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

吉林地名的由来历史

吉林地名的由来历史
榆树市▲
位于吉林省东北部,东邻黑龙江省。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置榆树厅,宣统元年(1909年)改置榆树直隶厅,1913年改榆树县。县城南有一古老参天的孤榆树,村名有孤榆树屯,县因此得名。1990年设市。
德惠市▲
位于吉林省中北部,饮马河西岸。清宣统二年(1910年)置德惠县。县名取休德、怀惠二乡尾字而得名。1994年设市。
镇赉县▲
位于吉林省西北,邻接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镇东县,1949年改今名。因该县由镇东、赉北二县合并所置,故名镇赉县。
通榆县▲
位于吉林省西部,邻接内蒙古自治区。1914年设开通、开化二县,1917年开化县改为瞻榆县,1958年开通、瞻榆二县合并,取二县尾字得名。
扶余县▲
敦化市▲
位于吉林省东部,东邻黑龙江省。清光绪八年(1882年)设敦化县。敦化,土名敖东,阿克敦,系满语“风口”之意。据《满洲地名考》称:敦化,典出《中庸》“大德敦化”一语。1985年设市。
安图县▲
位于吉林省东部。清宣统元年(1909年)始设安图县。因此地位于长白府东,图们江渊源之地,“盖存有保安图们江之意”,故名安图。
延吉市▲
位于吉林省东部,东隔图们江与朝鲜相望。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延吉厅,1913年改县,1945年改市。传说当地盛产黄烟,秋获后,集市出售,故称“烟集”。延吉是烟集的音转。一说“延吉”系满语,意为“石羊”。
龙井市▲
位于吉林省东部,图们江北岸。1913年设延吉县,1983年因市县同名而改今名。相传早年此地缺水,后来自天上掉下一条龙,掉落之处出现一眼水井,井水甘甜,故名龙井。一说早年有人迁此垦荒,发现一口井,为便于提水,便架起吊桥,朝鲜族称为龙吊井,简称龙井。1988年设市。

吉林地名由来:江河名称

吉林地名由来:江河名称

吉林地名由来:江河名称“松花江”名称的由来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注入黑龙江,松花江是东北地区流至鞑靼海峡的巨大河流,现为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

发源于中、朝交界的长白山天池,由头道江、二道江、辉发河、饮马河、嫩江、牡丹江等大小数十条河流汇合而成,江水从源头出发,流向西北在吉林省扶余市三岔河镇附近与嫩江汇合,后转向东流,形成松花江干流,在黑龙江省同江市附近汇入黑龙江,最后在俄罗斯境内的鄂霍次克海注入浩瀚的太平洋。

全长1,927公里,跨越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四省区。

“松花江”的名称,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

根据史书记载,不同的历史时期,名称也因之各异。

汉朝和魏晋时代叫“弱水”,南北朝时叫“难河”,唐代叫“那河”“粟末河”、,辽、金时代叫“混同江”“鸭子河”、,元朝叫“宋瓦江”“混同江”,到了明朝才正式出现“松花江”之名。

清朝,“松花江”满语称“呵哩乌拉”,意思是“天河”。

“鸭绿江”名称的由来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

它发源于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的白头山天池,西南流到辽宁省丹东市入黄海,全长约795公里。

在距今约2000年前的汉朝时,鸭绿江的名称叫“马訾水”。

汉魏时期,到了距今1000多年前的唐代,才始称“鸭绿江”。

那么,为什么叫鸭绿江呢?根据唐朝著名的史学家杜佑撰写的《通典》记载:由于鸭绿江发源处水的颜色,象公鸭子头上羽毛的绿色,所以叫“鸭绿江”。

鸭绿江还有许多支流,主要有浑江、水电站和云峰发电厂(中、朝共用)中外闻名。

鸭绿江年结冰期长约4个月,从位于上游的十三道沟以下可以通航。

地处鸭绿江入海口的丹东市,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个水陆联运港口,并有铁路经鸭绿大桥通往对岸的朝鲜城市新义州。

这样的鸭绿江国际大桥,在素有吉林“小江南”的边陲古城集安市还有一座。

它是中朝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

这座大桥距集安市10公里,桥长580多米,是一座铁路大桥。

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许多英雄儿女,就是从这里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的,桥上曾经洒下中朝人民的鲜血。

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导学案 新人教版

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导学目标1、熟悉巩固基本知识点,了解祖国境内原始居民和原是农耕居民的生活情况。

2、知道我国原是农耕时期领先世界的农业成就3、认识中国是世界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人河姆渡人难点对知识点的熟记课型复习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复习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倾听学生有疑问的问题,在组间互助不完善的情况下指导。

教师给出大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完成知识梳理。

1、找出关于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知识要点,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2、说出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重点强调用火的进步二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居民教师巡视督促倾听学生有疑问的问题,在组间互助不完善的情况下指导。

引导学生参照上一子目的梳理方法完成原始农耕生活的知识梳理。

结合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状况,概括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1、找出有关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知识点,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2、通过对比找出河姆渡人比山顶洞人有哪些进步。

3、看看课文中“干栏式房屋”和“半地穴式房屋”图,它们的发现说明了什么呢?他们的房屋建造为什么不同呢?有什么好处?会有部分学生学习不够用心教师及时督促三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教师巡视督促倾听学生有疑问的问题,在组间互助不完善的情况下指导。

引导学生参照上一子目的梳理方法完成华夏之祖的知识梳理。

引导学生分析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

1、巩固炎黄战蚩尤的知识点,了解黄帝的贡献,熟记关于禅让制的相关知识,记住夏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

2、你对上述神话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更科学?对于学习效果不好的小组要求组长加强督促检查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

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活动课一 寻找

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活动课一 寻找

寻找历史
导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寻找历史的途径,学会利用资源收集历史信息并对其进行整
理。

2、培养学生用资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3、注重科学的精神。

学习重点寻找历史的途径
学习难点培养历史意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组织教学与同学们打招呼、相互问
候、问候、听
明确目标
制订计划合作实施
汇报交流总结提升1、明确任务,提出要求
2、小组分工,收集资料
3、方法指导,整理资料
4、展示成果,得出结论
找一找:
1、找出远古居民吃的食物。

2、“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远
古居民是怎样产生这种“爱
美”观念的?
3、远古居民一开始为什么选
择居住在山洞里?后来又
选择靠近河边、江边的地
方?你能说出他们选择这种
居住环境的好处吗?
4、用什么例证能说明河姆渡
和半坡的原始居民已经过上
了安居的生活?
做一做:
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
同学们一起合作把教室布置
成一个“小小历史展览馆”。

讲一讲:
1、对你提供的展览内容进行
讲解,使同学们通过交流了
解更多的历史知识。

2、总结寻找历史的途径,完
成书中的图表。

学生第一次上活动课,什
么步骤都不知道,教师指
导要具体,任务分工要细
到每一个人,收集的资料
要指导整理,重在方法的
指导。

教学反思
1。

家乡教案

家乡教案

一、教学目标:学会通过阅读了解吉林名称的由来。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乌拉古城的兴起了解吉林名称的由来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导入2、新课(一)吉林名称的由来吉林的名称是满语“吉林乌拉”的简称(二)乌拉古城的兴起(三)思考与练习列举一些地区的满语(四)拓展阅读我国各省名称的由来3、小结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学习吉林的先民包括汉族等哪些其他民族,他们在吉林大地上创造了哪些辉煌的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先民的足迹及族系的演化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导入2、新课(一)先民的足迹吉林境内有汉族,朝鲜族等49个民族。

(二)族系的演化吉林地区历史上,出汉族外,主要有三大族系,很多民族由这些族系演化而来。

(三)活动填表说明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的主要分布和演变过程。

(四)思考与练习我国各省名称的由来(五)拓展阅读3、小结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吉林的建制与吉林将军的关系,吉林变成内陆省的缘由。

二、教学重难点:先民的足迹及族系的演化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导入2、新课(一)吉林将军衙门的设立1676年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乌拉,是吉林设治的开始(二)吉林成为内陆省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沙俄签订中俄《北京条约》,从此成为内陆省。

(三)珲春勘界的成就我疆我理,可与力争(四)思考与练习吉林怎样从沿海省变成内陆省(五)拓展阅读3、小结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高句丽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高句丽民族及高句丽王朝的兴起和灭亡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五、教学流程:1、导入2、新课(一)高句丽民族高句丽是我国汉唐时期东北一个民族的族称。

(二)高句丽王国高句丽政权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之一,集安为都。

(三)活动:高句丽王国与中央政权的关系(四)思考与练习(五)拓展阅读3、小结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夫余国、渤海国及东夏国的兴衰。

吉林省通化市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吉林省通化市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单元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学习目标:1、记住元谋人、北京人生活的时间、地点。

2、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学习过程:【预习】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什么?他们生活的时间、地点?2、为什么说元谋人已经是人了?二、北京人的发现:1、北京人生活的时间、地点?2、北京人的发现过程?3、北京人是如何使用火的?火的使用有什么重要意义?4、北京人发现的意义有哪些?【精习】构建框架: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北京人的发现:北京周口店距今约70万~20万年北京人的特征、生活情况、发现的意义巩固提升:一、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1.生活在距今年代最长的远古人类是:2.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是:3.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前的远古人类是:4、已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的远古人类是:二、读图说史读下图:请回答:(1)此器物的名称是什么?此器物是什么人制造和使用的?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多少年?(2)使用此器物者的人的发现有什么意义?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吉林为什么叫吉林,吉林古时候叫什么,吉林历史的由来

吉林为什么叫吉林,吉林古时候叫什么,吉林历史的由来

吉林为什么叫吉林,吉林古时候叫什么,吉林历史的由来吉林建置始于清朝时期,公元1653年设置宁古塔昂邦章京,公元1673年,清廷建吉林城,命名“吉林乌拉”,吉林由此得名。

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吉林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逐步形成了肃慎、秽貊、东胡三大部落。

舜、禹至夏商周时代,吉林省境内的古代民族就开始与中原王朝建立了具有隶属性质的贡纳关系,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朝时期,灭卫满朝鲜设玄菟郡,管辖吉林省东南部,吉林地区先后属苍海郡、临屯郡、乐浪郡、真番郡、玄菟郡。

这是吉林地区纳入中原王朝行政建置之始。

公元前37—668年间,高句丽活跃于吉林,曾定都于集安丸都山和国内城,与东汉、曹魏、隋朝等中原政权时战时和,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吉林东南部、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

唐朝时期,唐朝和新罗联合灭高句丽,设置安东都护府,西北部地区属唐室韦都护府。

公元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敦化东牟山立震国,公元713年,受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公元762年,唐朝诏令将渤海升格为国,公元926年,为契丹所灭,改渤海国为东丹国,在西部设黄龙府。

辽国时期,吉林省大部分隶属东京道,西部为上京道管辖。

金国在其辖境设上京路、北京路、东京路、成平路、海兰江路,基本覆盖今吉林省全境。

公元1215年,女真人蒲鲜万奴建立东真国,公元1233年,为蒙古所灭。

元朝时期,吉林地区隶属于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为开元路、北达达路、中书省泰宁路及中央枢密院直领的成平府辖区。

明朝时期,吉林地区大部分隶属奴儿干都司,西部的洮南一带属大宁都司的泰宁卫,东南部一带为建州卫,为建州女真发源地之一。

清朝初期,吉林地区设宁古塔昂邦章京,公元1673年,清廷建吉林城,命名“吉林乌拉”,吉林由此得名,随后宁古塔将军驻地迁移至吉林市。

公元1757年,宁古塔将军改为吉林将军,吉林由原来城邑名称扩大为行政区称谓。

公元1860年,中俄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原属吉林省的沿海地区被割让给俄国,吉林变成了内陆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教案
主备人:白云涛 1 课时
课题
第一单元吉林溯源
第1课“吉林”名称的由来和先民的足迹
教学目标1.培养“家乡”的概念,树立观念“我的家乡是吉林”。

2.学习吉林最基础的知识:名称由来,先民的足迹,吉林的建制。

3.让学生对家乡吉林产生最初的热爱。

重点学习吉林最基础的知识:名称由来,先民的足迹,吉林的建制。

难点培养“家乡”的概念,树立“我的家乡是吉林”的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以《家乡·七年级上册》封二“致
同学们”引入新课
我们这届学生是从八年级开始学习
这门地方课程,为了课程的连续性
,我们从七年级的内容开始学习。

首先了解两个概念:家乡,籍贯
《家乡》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呢?
学习要求:准备专用笔记本,重点
内容要记笔记,期末考试内容都在
笔记本上。

板书课题:
第一单元吉林溯源
第1课“吉林”名称的由来和先
民的足迹
一、吉林名称的由来
1.我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
学生回答后,出示笔记1:
找学生看WORD读“致同学们”,
让学生了解《家乡》是一门什么
样的课程,应该怎样学习《家乡》
这门地方课程。

学生讨论,PPT展示概念内容
WORD展示“致同学们”,找学
生朗读
学生回忆七年级地理课知识
学生记笔记:全国共有34个省
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学生记笔记:吉林名称的由来
三、总结2.我国各省名称的由来
PPT展示各省名称由来可分为几种
情况
二、先民的足迹
1.现在吉林省的民族:吉林省是多
民族省份,境内共有汉族、朝鲜族、
满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等
49个民族。

2.吉林古人类:“榆树人”“安图人”
“青山头人”。

3.吉林古代历史上的三大族系:肃
慎族、东胡族、秽(hui)貊(mo)
族。

有史以来,吉林就是多民族聚居的
地区,除汉族外,还有属于东胡、
秽貊、肃慎族系的许许多多少数民
族,他们是吉林省土地的主要开拓
者,在东北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
地位,他们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增添
了绚丽的色彩。

学生记笔记:
学生记笔记
学生记笔记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吉林溯源
第1课“吉林”名称的由来和先民的足迹及吉林的建制
一、吉林名称的由来
二、先民的足迹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