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阶梯式阅读法
谈小学阶段阶梯式阅读策略
谈小学阶段阶梯式阅读策略张家港市福前实验小学钱玉琴新课标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阅读对于学生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起着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打通课内外,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纳入语文教学研究,实现课内外联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
本文主要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的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一、扩充阅读课内外联动,以课内促课外,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1.利用课内点燃学生阅读兴趣,肯定学生阅读成就,使学生喜欢语文,喜欢阅读。
如童话的有趣、散文的优美、故事的感人、说明文的精炼、古诗文的朗朗上口,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获得被肯定的成就感,让学生发现语文的美妙迷人,体会阅读的快乐。
2.改革语文教学,整合语文教学和书香校园建设,把课外阅读纳入课程,纳进语文教学研究。
我们结合“摒弃繁琐分析,加强阅读实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主题阅读,创建“前有蕴伏,中有拓展,后有延伸”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课堂上摒弃繁琐分析,可以节省15分钟左右时间,当堂引进课外文章阅读,汇编《课内阅读篇目》,供学生课堂拓展阅读使用。
读写联动课精简繁琐分析,寻找读写结合点当堂拓展读写,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
精品专题课结合单元主题引进一组文章进行阅读品析欣赏,分享展示课展示学生读书成果。
把每篇课文当作一类阅读材料的代表性文章,习得这类文章的读书方法,获得自主阅读能力。
如课内教给孩子读懂掌握词语、句子的方法,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的方法,学会正确进行朗读、默读、浏览及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等。
教师还应在课内从一年级开始教给学生用符号批注,二、三年级以后逐渐转为文字批注的方法,使学生养成习惯做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同时课内训练学生到四年级必须掌握阅读理解的能力,即边阅读边思考,边思考边阅读的能力。
拓展阅读,我们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1)单元主题阅读。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语文教学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和实践阶梯式阅读法。
阶梯式阅读法是一种通过逐渐增加阅读难度和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三年级语文教学中,采用阶梯式阅读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提高语文素养。
本文将从阶梯式阅读法的基本概念、教学策略和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阶梯式阅读法的基本概念阶梯式阅读法是指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逐步增加阅读难度,让学生从浅显到深入的阅读过程中逐步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阶梯式阅读法,可以使学生由简单的识字和识句到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情感,由被动的阅读到主动的思考和理解,形成全面、深入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不断提高阅读材料的难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他们能够在独立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1.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设计阅读材料在实施阶梯式阅读法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简单,叙事生动的课文作为初步阅读材料,通过这些材料进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语言较为复杂,情节较为深刻的课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思想的深刻和情感的包容,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前的预习和阅读后的复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前的预习和阅读后的复习。
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阅读提供一个认识的框架,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效果。
在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提高阅读水平。
3.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情感体验。
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语言和情感,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感,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尤其是在三年级阶段,语文学习开始渗透到孩子的生活中,对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以及文学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如何在小学三年级阶段进行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展开一番探讨。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
在三年级阶段,孩子们已经能够掌握一定数量的生字,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如何在这一阶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阶梯式阅读法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
在三年级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生字和词语,可以进行简单的阅读训练。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简单易懂的课文或小故事,让学生进行基础阅读训练。
可以选取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课文,让学生进行朗读和理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语言表达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一些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学生可以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文学作品的阅读,让他们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选取一些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引导他们进行文学创作,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阅读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还可以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思考,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有思想性和启发性的阅读,让他们通过阅读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可以选取一些富有思想性的课文或小故事,让学生进行阅读和讨论,促进他们的思考和交流,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浅析小学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指导
教学篇•教学创新阶梯式课外阅读指导主要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根据学生所处的年段和兴趣不同选择相适应的课外读物。
将课外阅读指导视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一部分,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达到有效融合的教育效果。
一、小学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指导理念浅析小学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指导理念主要体现在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上。
根据教育部门对不同年段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要求,可以将阅读标准划分为三个等级,即以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为主的低级,三年级、四年级为主的中级和五年级、六年级为主的高级。
不同级别选择不同主题倾向的课外阅读内容,例如低级课外阅读主要以趣味性为主,中级课外阅读主要以培养想象力为主,高级课外阅读则是以体验情感为主。
这种阶梯式课外阅读指导方式不仅符合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也能与课内教育相辅相成,弥补课上教学的不足[1]。
具体的指导理念可以从一个具体教学案例中得以表现:《小狮子》选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是一个关于小狮子从依赖父母到学会自立的故事。
文章中用生动有趣的图片展现了小狮子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让学生在欣赏图片时发现不同,进而明白自立的重要性。
然而,自立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很难通过几篇文章就让二年级的小学生了解自立的意义,因此需要引入一些趣味性强的课外阅读强化学生对自立的思考和认识。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选择了《不一样的卡梅拉》,与课内文章相比,《不一样的卡梅拉》通过各种历险情节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并且能够抓住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理。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主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具体的互动内容如下:老师:有没有同学认识一个叫卡梅拉的小朋友啊?学生:不认识。
(此时,老师点开图片)老师:他就是卡梅拉,是一个和大家一样可爱的小朋友。
下面我们通过图片一起来猜一猜卡梅拉小朋友的身上都发生了哪些好玩的事情!学生拍手叫好。
语文阅读理解阶梯
语文阅读理解阶梯
语文阅读理解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
好地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采用阶梯式的训练方法,逐步提升难度,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进步。
首先,基础阶段的阅读理解训练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可以选取一些简短有趣的故事或者寓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进行阅读。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能够回答
一些基本的问题,如故事的主要人物、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其次,中级阶段的阅读理解训练应该开始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细节和
深层含义。
可以选取一些情节稍微复杂的故事或者散文,要求学生不
仅要理解故事的表面内容,还要能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作者的写
作意图等。
这个阶段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
思考和讨论。
最后,高级阶段的阅读理解训练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
新能力。
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文学作品,要求学生不
仅要理解作品的内容,还要能够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自己的
观点和看法。
这个阶段可以通过组织讨论会、写作评论等方式,让学
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整个阶梯式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训练难度和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提升。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培养他们独立阅读和思
考的习惯。
通过这样的阶梯式训练,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将得到
全面的提升。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摘要】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是指通过逐步提高阅读难度,引导学生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阶梯式阅读法的实施步骤,特点,学生的益处以及教学策略,并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运用这一方法。
阶梯式阅读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广阶梯式阅读法,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阶梯式阅读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展望未来,该方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阶梯式阅读法、小学语文、三年级、实施步骤、特点、学生益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运用、应用前景、启示、总结、展望。
1. 引言1.1 什么是阶梯式阅读法阶梯式阅读法是一种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阅读方法,通过将一篇文章按照不同难度分成数个部分,让学生从浅显到复杂地逐步理解文章内容,提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阶梯式阅读法被广泛应用,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逐步解析文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词语、句子、段落之间的关系,提高阅读的效率和深度。
阶梯式阅读法注重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细心、耐心和执着的品质。
通过不断地挑战和提高阅读难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增强自信心。
阶梯式阅读法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理念。
1.2 为什么要推广阶梯式阅读法推广阶梯式阅读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阶梯式阅读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阶梯式阅读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不断挑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在阅读中体验到成就感和乐趣,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摘要】阶梯式阅读法是一种逐步深入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选择三年级进行阶梯式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把握语文知识点的能力。
具体实施方法包括逐步增加阅读难度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阅读教学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培养批判性思维。
阶梯式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落实阶梯式阅读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
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的积极影响体现在学生阅读兴趣的增加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
未来发展方向可以在不断优化阅读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阅读教学、阅读能力、阶梯式阅读方法、阅读意义、阅读优势、实践落实、积极影响、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什么是阶梯式阅读法阶梯式阅读法是一种根据学生阅读能力逐步提高的原则,将课文分成多个层次进行阅读的方法。
在阶梯式阅读中,每个层次的课文难度都有所升高,以逐渐引导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逐步提高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和拓展自己的阅读能力,逐渐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阶梯式阅读法是一种很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增强自信心,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三年级是一个很好的阶段来实施阶梯式阅读法,能够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2 为什么选择三年级进行阶梯式阅读三年级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选择三年级进行阶梯式阅读是非常合适的。
三年级是学生进入小学阶段的第三个学年,学生在前两年已经初步掌握了语文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这个时候进行阶梯式阅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增强阅读兴趣。
三年级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形成的时期,学生开始有了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和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语文阅读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
而在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段,阅读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为了更好地提高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多学校采用了阶梯式阅读法。
那么,什么是阶梯式阅读法?它又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呢?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
什么是阶梯式阅读法呢?简单说来,阶梯式阅读法就是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将阅读材料分为不同层次,每个层次的阅读材料都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使他们在阅读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
这种阅读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感受阅读乐趣的也能够在适当的阅读难度下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三年级的阶梯式阅读中,一般会分为一、二、三个阅读层次。
一层次的阅读材料比较简单,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基础文字的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地阅读并理解简单的文章或故事。
二层次的阅读材料则会比一层次的难度有所上升,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一些含义较深或者语言表达较为复杂的文章。
而三层次的阅读材料则是最高难度的,这些文章内容相对较为复杂,语言表达也更加深刻,可以挑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阶梯式阅读法还能够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及时向老师反馈,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状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阶梯式阅读法虽然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也需要克服一些困难。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阅读计划和方法,这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学生需要认真执行教师的指导,按照学校的课程计划和要求,能够自觉地学习和阅读,这对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家长也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积极沟通,共同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努力。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小学语文三年级是孩子基础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孩子习惯性阅读能力的形成时期。
在这个时期,家长和老师需要引导孩子使用阶梯式阅读法,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基础阅读能力,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什么是阶梯式阅读法?阶梯式阅读法是指将一篇文章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地分成若干层次,让学生逐步阅读,逐步增加阅读难度。
通过逐层递进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阶梯式阅读法的实施方式1、准备阅读材料。
选择符合孩子阅读水平和兴趣的文章,需注意文章的难度从易到难、题材从简单到复杂。
2、预习阶段。
在阅读之前,先让孩子快速浏览一遍文章,确定其中一些关键词、句子。
通过预习阶段,为孩子的后续阅读打下基础。
3、初步阅读。
初次阅读时,可以让孩子默读全文一遍,把握主要内容和情节。
4、细节理解。
针对文章的每一个细节,给予儿童细致的引导,促使他们深入理解文章中的每个细节。
5、递进式阅读。
逐层递进式阅读,可以帮助孩子逐步提高阅读难度。
每一层次的阅读重点不同,通过逐步加深孩子的理解难度,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6、后续阅读。
除了做好一次性的阶梯式阅读外,家长和老师还可以在日常阅读中,持续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1、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阶梯式阅读法让孩子在阅读中逐步掌握技巧,增强自信心,进而产生阅读兴趣。
通过阶梯式的方法,让孩子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地阅读,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2、提高孩子阅读能力阶梯式阅读法能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让孩子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地逐步阅读,让孩子逐步习惯于推进式阅读的方法,从而增强孩子的快速阅读和理解能力。
此外,阅读过程中,良好的习惯也可以有效避免眼疲劳、阅读疲劳等问题,帮助孩子更好地投入阅读。
四、小结阶梯式阅读法是小学三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逐层递进的方式,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浅谈小学语文阶梯式阅读法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4 ) 0 9 — 0 0 9 2 — 0 1
语言理解体会的准确 . 感情体会表达的得体 , 达到 以情境 叶 圣 陶先 生认 为 : “ 语, 就 是 口头语 言 : 文, 就 是 书 面语 言 , 把 真实, 促理解. 促 感 悟 的 多重 目标 口头语 言 和 书 面语 言连 在 一 起 . 就 是语 文 ” 列 宁说 : “ 语 言是 人 促 朗读 . 类 最重要 的 交际 工具 ” 思 想 和观 点借 助 语 言 文字得 以承 载 与传 在教 学过程中. 由于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个体差异 . 对于 递。 不 同 的年龄 阶段 . 阅读 能 力 和教 育侧 重点 也 会 产 生很 大 的 不 同 . 读书是 学习语 言、 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 但 是从手段上 来说 .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在各个阶段却都是不可 要 注重培养 学生的 阅读能力, 使学生学会读书 . 喜爱读 书. 养成 或 缺 的重 要一 环 良好的读书习惯 读书就像爬山.需要 一个 台阶一个台阶的攀 阶梯二 : 用心默读 。 理解 内容 登. 多种 阅读方式就成为一级级攀升语言文字能力的阶梯 默 读 是 朗读 的 一种 重要 的方 式 我们 知 道 . 默 读 就 是默 默 的 阶梯 一 : 情境朗读。 培 养 语 感 读. 放在 心理读, 不读 出声 这样读可以提高读的速 率提 高阅读能 新 大纲把读摆在 十分重要的地位 : “ 要让 学生充分地读 . 在 力 默读 应 用 范 围十 分 广泛 , 读 书报 , 查 资料 , 看通知、 布告、 信件 都 要 用到 默 读 读 中培养语感 . 在读 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新 大纲还强调 , 只有 大 等 . 量的 阅读感知、 感悟、 熟读成诵 , 才有丰富的语言积 累和语感经 默读的练. - j - 在不同的学段有不 同的要求 :一二年级要 求学 验 。 习默读 , 做 到不 出声 , 不指读 ; 还要边读边思考 刚刚开始学习默 古人 读 书 的优 良传 统 也 强调 “ 读” . “ 凡读书 . 须 字 字 读 得 响 读 时, 有的学生常常伴有小声读 , 嘴唇不停地动 . 这是借助读 出 亮 … …只要 多诵 数 遍 , 自然上 口 , 久 远 不 忘 ‘ 书读 百遍 , 其义 自 的声音领会意思 , 需要逐渐纠正 在教学中, 要通过反复 实践 , 使 低年 级 学生逐 步 学会 默 读 现’ . 谓读得熟, 则不待解说 . 自晓其义也 ” 心理学也向我们揭示. 朗读能稳定学生阅读时的注意 鉴 于 进行默读时 , 我们要注意做到 : 眼到、 心到、 手到。在默读过 低年级学生的内部语 言发展不够完善 . 阅读注意力较低 等原 因, 程 中要 认 清每 一 个 字 . 不 能一 目十 行 , 还 要 做 到 集 中注 意 力 , 一 有发音器官运动 . 听觉器官监控的的出声读 . 不但 可以使他们 对 边 读一 边 想 . 理 解词 句的 意 思和 内在 联 系 并且 可 以动笔 划 出重 阅读 材 料保 持 稳 定 的 注意 力 .而且 可 以使 孩 子 们把 书 面语 言和 点 词 句 , 或 标 出段 中的层 次 . 记 下 自 己不 懂 的 问题 . 提 高 默读 的 表达 内容更好的联 系起 来. 使其更容易的理解和接受课 文 内容 效 果 。 再次 , 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 . 会使孩子们在 大声的读 书声 中, 如 最后 . 我们在默读的速度 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 因为 . 教材 见书 中人 , 如见书 中物 , 身临其境, 产生无限想象, 并在和谐优 美 中通 常会 出现 某些略读课文要求通过默读 的形式 了解课 文 内 的文字中初步进行美的感受和体验 容, 而 且有 些精 读课 文的 思 考 练 习 虽然 没提 出默读 要 求 . 但 也 必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 。 最经常的练 习. 是要把无声的文 须在默读的基础上 才能完成 首先. 充裕 的时间是 必须的 . 在充 字语 言转化成有 声的 口头语言 .并且要进行语言技 巧的处理和 裕 时间 的保证 下 . 要 使 学生 能做 到 对课 文 的切 实默读 . 并配 以认 语 音 的 多种 变化 因而 可 以通 过形 象化 的 口语表 达 . 把作 者的 思 真 思考 , 其次, 要 注意 检 查 效 果 , 决不 能 追 求速 度 与 结果 , 使 默 读 想感情、 趣味 . 作 品中的事件 、 意境 , 以及文章语 言的节毒、 韵律 、 环 节 成 为一 种虚 无 的 形 式与 过 场 这 样 能 更好 地 提 高默 读 的速 行文的语调气势活灵活现、 绘神绘 色地表达 出来 . 甚至可以把 书 度 面难 以表达或根本无法表达的神情妙趣抒发 出来 阶梯 三 : 熟读 成 诵 。 化 为 己有 引导 学生凭借想象、 联想以还原语言文字所描述 的形 象, 并 能够流利 、 自然的 朗读所学的文章 、 诗歌 . 深入地理解其 中 进 入 其 中, 深入 其 里 。 去 感 受语 言情 境 . 体会 语 言 情 感 , 领 悟 语 言 的内容与感情. 是背诵的重要基础 情境 , 理解语 言技巧 . 这是 阅读教 学中对 学生加 强语言综合训练 古语说“ 熟读唐诗5 - - g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因此 . 老 师的 的重要方法. 而朗读则是达到上述 目标的有效手段 引导此时便显得至关重要 . 比如 . 我们 可以引导学生在熟读理解 因此 , 在阅读教 学中. 语 文老师要善于运用情境创 设法, 将 的基础上 , 通过演讲、 辩论 、 摘抄等形 式. 学以致用 , 将优 美的词 学生引入情境 , 借助 朗读 , 去想象. 去体会 , 去理解 , 去表达 . 使朗 语 内化到 自己的文章 中. 将激励的语段充实到 自己的论证里 . 在 读达到语 言与语境 的融合 . 情感与情理的结合 . 体会与表 达的结 不断的积累中, 培养学生对好词佳 句的敏 感度 . 并逐步养成积 累 合. 情 思与 情趣 的 一体 优 美辞藻的好 习惯。 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才能将他人 为 引导学生朗读好、 体会好、 理解好人物的对话 内容 . 理解 优 秀的语言文字 内化为 自己本身的语 言 对话 的表达形式 , 老师可通过“ 激发 朗读 , 角色朗读一要 求朗读 。 参 考 文献 : 自读 记 忆一 指 名 演 讲 。 合 理 配 合一 各 自再读 . 联 系理 解 ” 的分 层 『 1 1 周 庆元 . 语 文教 育研 究 概论 . 长沙: 湖 南人 民 出版 社 , 2 0 0 5 练读 , 使 课 文 情境 活现 于课 堂 . 使课文人物活现在眼前 , 使 人 物 『 2 ] 倪 文锦 . 语 文教 育展 望 . 上海 : 华 东师 范大 学 出版社 . 2 0 0 2 语言活现在耳边 .从 而使 学生在 朗读 中达到 了情境 想象还原的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语文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三年级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阅读能力得到提高的重要阶段。
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系统而有效的方法,而阶梯式阅读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什么是阶梯式阅读法呢?阶梯式阅读法是指将阅读内容按照难度分层次,逐渐提高阅读的难度,形成一个逐步上升的“台阶”,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有所收获和进步。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阶梯式阅读法非常适合,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正在逐步发展,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指导和激励。
阶梯式阅读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对阅读产生兴趣的时期,他们对于世界的探索欲望强烈,喜欢了解各种新奇的事物。
而阶梯式阅读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让他们在阅读中找到乐趣,激发对阅读的浓厚兴趣。
阶梯式阅读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逐步提高阅读材料的难度,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掌握更多的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在三年级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整体把握。
阶梯式阅读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通过逐步提高阅读难度,学生会慢慢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习惯于阅读各种不同难度的文字,不会因为阅读内容较难而产生抵触情绪。
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阶梯式阅读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推理和思考。
通过逐步提高阅读难度,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更多的思维锻炼,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所以,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阶梯式阅读法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一种教学方法。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该如何进行阶梯式阅读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阅读计划。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阅读能力和兴趣,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阶梯式阅读计划,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中得到提高。
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阶梯式策略分析
020JiaoXue YiDe教学一得蒋春玲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阶梯式策略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
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尤其要注重的一点,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学生具备这一能力,教师需将其阅读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始终贯穿阅读能力的培养。
提升阅读能力,是一个不断消化和积累的过程,学生不仅要以课本为中心,也需从课外获取阅读的乐趣,以实现对课本有透彻的感悟及理解。
阶梯一: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前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加交流的方法,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组织小组活动的过程中,为实现学生小组合作质量的提升,需进行科学的评价。
良好的阅读机会,教师需要认真把握,有意识地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需要提升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视,要提升学生阅读自主性,正确引导学生阅读,提升学生总体阅读水平。
例如,对于《秋天的雨》这一篇文章,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真正的含义,以及表达出的思想感情,甚至对语言特色进行辨别,良好的语感便可在阅读中培养出来。
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默读及朗读的形式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阶梯二: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知晓道理且感悟意境的能力。
对于文字意义及内在联系的进一步理解,可基于理解文字表面意思进行,从而把握文章写作方法、整体结构及中心思想,从感性上升为理性。
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理解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本意,且积极利用网络、词典等工具,同时也可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及上下文语境,达到对文章真正意思的深刻理解。
比如,《荷叶圆圆》第2~4自然段中,小动物们把荷叶当作“摇篮”“停机坪”“凉伞”以及有“躺、立、蹲、捧”等动词,我先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观看课件插图,然后对照多媒体,让学生描述荷叶给小动物们带来的快乐。
小学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指导探讨
小学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指导探讨课外阅读能够更好地积累语文知识,使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更丰富,且课外知识面得以拓展,对学生学习与阅读习惯加以培养。
目前阶段,伴随新课程深化改革,小学语文课程的阶梯式课外阅读备受教师认可。
基于此,文章将小学语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阶梯式课外阅读指导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同行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指导;探讨阶梯式课外阅读需结合学生发展与认知能力以及年龄段、爱好等合理选择适应其身心发展需求的课外读物。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入阶梯式课外阅读,充分发挥其辅助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促进其思维与创造力的发展,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结合课内外阅读,将阅读价值充分彰显出来。
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小学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指导十分有必要。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阐释1.指导系统性缺失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因系统性缺失,加之小学生个人辨识能力和自控能力薄弱,很难在课外阅读中确定具体阅读目标,使课外阅读质量以及效率受到直接影响。
与此同时课外阅读很难使小学生语文成绩尽快提高,所以大多数语文教师不会在此方面投入大量精力。
长此以往,小学生始终未接受系统化的指导,很难在课外阅读中掌握要领,导致阅读效率受到直接影响。
2.阅读兴趣不足目前阶段,小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并不高,且伴随不同类型娱乐设施的增加,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生所面临的诱惑也显著增加。
特别是网络游戏、动漫与小说等,均使小学生被吸引而无心阅读课外读物。
另外,小学生不具备较强的自控能力,一旦缺少监督与指导,必然会丧失阅读的兴趣。
二、小学阶梯式阅读基本原则分析小学生的心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是接触课外阅读的最佳时期。
此阶段的学生具备较强的接受能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进而对学生阅读能力以及语感进行培养,确保其语文阅读范围的有效拓展,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使自身视野得以开阔,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语文教育一直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阅读能力则是语文教育的核心之一。
在小学三年级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为关键,因为这是他们打开知识世界的一把钥匙。
阶梯式阅读法就是在小学三年级阶段非常适用的一种阅读教育方法,它通过渐进式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从基础阅读能力开始,逐步往上提升,达到更高水平的阅读能力。
本文将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探讨其核心理念和实施方法。
阶梯式阅读法的核心理念是“由浅入深、渐进式”,它反映了阅读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不断提升阅读水平。
在小学三年级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他们需要通过系统的训练来提升阅读的速度、准确度和理解能力,才能逐渐具备更高水平的阅读能力。
那么,具体来说,如何实施阶梯式阅读法呢?要注重阅读基础的打好。
学生在三年级阶段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来积累基础的阅读素养,比如识字量的扩充、词汇量的增加、识别文字的速度和准确度等。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阅读理念,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喜欢阅读,愿意主动去接触和学习各种文字资料。
要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
在小学三年级阶段,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训练来提升阅读速度和准确度,比如通过识字游戏、词语拼读训练、阅读理解训练等,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含义,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要注重阅读能力的提升。
在小学三年级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不断提升,他们需要逐步接触一些更加复杂和深入的阅读材料,比如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科普类的读物等,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更多的阅读实践,让他们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书籍和文章进行阅读,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在小学三年级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一些基础,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种更具针对性的阅读方法——阶梯式阅读法。
本文将从什么是阶梯式阅读法、阶梯式阅读法的特点以及阶梯式阅读法的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什么是阶梯式阅读法阶梯式阅读法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情况,分别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逐步提高阅读难度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和提高阅读能力。
通过逐层阅读,学生能够渐进式地提高阅读水平,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表达能力、语感和认知能力。
1. 针对性强:以学生的阅读水平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层次的阅读材料,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挑战。
2. 渐进式提高:通过逐层阅读,让学生能够在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中逐步提高阅读水平,并在每一层次上都有所收获,不会出现过于难易的阅读材料,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性。
3. 注重巩固和提高:通过不同层次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巩固已学知识,提高阅读技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自信心。
三、阶梯式阅读法的实施方法1. 确定阶梯式阅读的层次和难度2. 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针对不同难度层次的阅读材料,需要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以满足学生在阅读中的不同需求。
对于初级难度的阅读材料,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理解性阅读任务;对于中级难度的阅读材料,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和拓展性的阅读任务;对于高级难度的阅读材料,可以设计一些分析性和评价性的阅读任务,从而促进学生在不同难度层次上的阅读提高。
3. 引导学生进行分层阅读在实施阶梯式阅读法时,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分层阅读。
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
在完成每一层次的阅读任务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及时发现自己在阅读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反思和提高。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分层训练技巧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分层训练技巧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分层训练是对小学生阅读文本的一种系统性训练。
在对学生阅读进行分层训练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阅历和认知水平等多个因素来进行分类,同时融合识字、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等多方面技能。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分层训练的技巧。
一、确定分层标准针对小学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和阅读水平,可以根据已有的教材和阅读材料的难度来制定分层标准,分出初阶、中阶和高阶三个层次。
初阶层次的阅读材料应该以短篇课文为主,难度尚不大,可以通过识字和记词来解决。
中阶层次的阅读材料应该比初阶难度要大,但句子和篇章结构还相对简单,读者需要通过阅读理解进行理解。
高阶层次的阅读材料应该更有深度、难度更大,涵盖的话题比较广,并且需要有更高层次的语言理解能力。
二、选材方法选材是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分层训练的一项重要步骤,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阅读习惯、兴趣爱好等因素来进行选材。
对于初阶层次来说,可以选取一些生活真实的,与学生有关的材料;中阶层次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比较正规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一些名著的阅读来提高学生阅读见识;高阶层次则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一定知识深度或话题的新闻报道、政治、文化类文章等。
三、讲解方法讲解方法也是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分层训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对于初级阶段的训练,可以着重教授孩子们如何识字、记词和认识简单的语言结构,同时启发孩子们对文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
中级阶段,可以通过逐步提升难度,让学生逐渐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在高级阶段,则将主要精力放在思考、分析和理解文本的深层次内容上,加强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分层训练是对小学生阅读文本的一种逐步提升难度的训练方法,在训练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的分类标准来进行分层,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采用合适的讲解方法,让学生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兴趣,从而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
阶梯阅读启蒙教育
阶梯阅读启蒙教育阶梯阅读是一种逐步深入的阅读方法,它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在启蒙教育中,阶梯阅读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阶梯阅读的定义、特点、实施方法以及教育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阶梯阅读是指根据孩子的年龄、阅读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逐步提高阅读难度,让他们在阅读中不断进步。
这种方法能够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不断挑战自己,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其次,阶梯阅读的特点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选择不同难度和题材的书籍。
在实施阶梯阅读时,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书籍,让他们在适当的阅读材料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实施阶梯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根据书籍的难度和题材,分为不同的阅读阶段,然后让孩子逐步提高阅读难度。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书籍,让他们在适当的阅读材料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耐心和指导,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和方法。
阶梯阅读在启蒙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阅读观念,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其次,通过阶梯阅读,孩子可以逐步接触到不同题材和难度的书籍,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最后,阶梯阅读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阶梯阅读是一种有效的启蒙教育方法,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提高阅读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重视阶梯阅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引导他们逐步提高阅读难度,让他们在阅读中不断成长。
希望本文能够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让孩子在阅读中收获快乐,积累知识,健康成长。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阶梯形提升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阶梯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按阶梯形划分为知识性阅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评鉴能力等。
教师在教学中应厘清阅读能力的阶梯,从低层的充分培养发展开始,逐步逐层的发展为高层的认知与掌握。
标签: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阶梯形;提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是在阅读文字时所拥有的识字、体味意境、提炼中心等一种综合能力。
培养阅读能力不是朝夕之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贯穿其中。
教师在实现这一过程的前提是,认清阅读能力的结构。
而目前小学语文教材大部分是以主题编排,阅读能力培养的目标和序列并不明晰。
这就需要我们来厘清阅读能力的各层阶梯。
如果将阅读能力“平面化”的罗列,变成一种“立体化”的界说,其层级图可以为金字塔式,阅读能力由高到低分别是,评鉴能力、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认读能力。
从低层阅读能力到高层阅读能力的发展,都是从低层的充分培养发展开始,逐步、逐层的发展为高层。
一、知识性阅读能力语文知识主要指一些基本的语法、标点、修辞、文学等常识。
在教学中,教师实施语法修辞时,应遵循“课标”精神,适当“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更清晰地理解言语的表达,归还学习的语文本真和初衷。
小学阶段知识性阅读能力阶梯如下:知识性阅读能力第一阶:标点符号。
学习标点符号,我们在把它当做一种语文知识的同时,还需要用它来理解文字内容、体会文字感情。
在阅读文字中,我们要体味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的语气。
在理解文章语句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
这与过去对标点符号教学统提“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是有区别的。
知识性阅读能力第二阶:认识名词、动词、形容词。
区分“的、地、得”的用法。
知识性阅读能力第三阶:认识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
浅谈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1. 引言1.1 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情感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和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三年级阶段,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时期。
阅读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巩固词汇,提高阅读速度和精度,培养阅读习惯和兴趣,拓展文化视野,提高综合素质等。
小学语文三年级阶梯式阅读法应运而生。
阶梯式阅读法是一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阅读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通过阶梯式阅读法,学生可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正文2.1 什么是阶梯式阅读法阶梯式阅读法是指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文本,逐步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阅读方法。
在这种阅读法中,学生会先接触到一些简单易懂的文本,逐渐过渡到难度更大的文本,以此循序渐进地提升阅读能力。
阶梯式阅读法的核心是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适度挑战的情况下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值得注意的是,阶梯式阅读法并不是简单地将文本按照难易程度划分为几个层次,而是在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文本内容的复杂程度、语言难度和逻辑性等因素,设计出能够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阶梯式阅读法。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2.2 阶梯式阅读法在小学三年级的应用阶梯式阅读法在小学三年级的应用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探索有效的小学生阶梯式阅读训练方式
探索有效的小学生阶梯式阅读训练方式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然而,许多小学生在阅读上遇到了困难,无法有效地理解和运用所读的文字。
因此,探索一种有效的小学生阶梯式阅读训练方式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培养阅读技巧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设计一种有效的小学生阶梯式阅读训练方式。
一、培养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
然而,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小学生们更倾向于沉迷于电子游戏、社交媒体等娱乐活动,对于阅读兴趣的培养面临着挑战。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1. 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为了吸引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童话故事、科普读物、小说、漫画等,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2. 举办阅读活动:学校可以定期举办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阅读角落等,让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 建立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和家庭都可以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例如建立一个安静的阅读角落,提供舒适的阅读座椅和灯光等,让小学生能够专心地阅读。
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核心。
只有通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小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所读材料的含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
以下是几种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1. 阅读前预测:在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标题、插图等内容预测故事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细节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并提出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查找细节来回答问题。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阅读后总结:在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阶梯式阅读法
作者:唐静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09期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92-01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是语文。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思想和观点借助语言文字得以承载与传递。
读书是学习语言、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读书,喜爱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读书就像爬山,需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攀登,多种阅读方式就成为一级级攀升语言文字能力的阶梯。
阶梯一:情境朗读,培养语感
新大纲把读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新大纲还强调,只有大量的阅读感知、感悟、熟读成诵,才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感经验。
古人读书的优良传统也强调“读”,“凡读书,须字字读得响亮……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
心理学也向我们揭示,朗读能稳定学生阅读时的注意。
鉴于低年级学生的内部语言发展不够完善,阅读注意力较低等原因,有发音器官运动,听觉器官监控的的出声读,不但可以使他们对阅读材料保持稳定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孩子们把书面语言和表达内容更好的联系起来,使其更容易的理解和接受课文内容。
再次,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会使孩子们在大声的读书声中,如见书中人,如见书中物,身临其境,产生无限想象,并在和谐优美的文字中初步进行美的感受和体验。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是要把无声的文字语言转化成有声的口头语言,并且要进行语言技巧的处理和语音的多种变化。
因而可以通过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趣味,作品中的事件、意境,以及文章语言的节奏、韵律、行文的语调气势活灵活现、绘神绘色地表达出来,甚至可以把书面难以表达或根本无法表达的神情妙趣抒发出来。
引导学生凭借想象、联想以还原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并进入其中,深入其里,去感受语言情境,体会语言情感,领悟语言情境,理解语言技巧,这是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加强语言综合训练的重要方法,而朗读则是达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情境创设法,将学生引入情境,借助朗读,去想象,去体会,去理解,去表达,使朗读达到语言与语境的融合,情感与情理的结合,体会与表达的结合,情思与情趣的一体。
为引导学生朗读好、体会好、理解好人物的对话内容,理解对话的表达形式,老师可通过“激发朗读,角色朗读→要求朗读,自读记忆→指名演讲,合理配合→各自再读,联系理解”的分层练读,使课文情境活现于课堂,使课文人物活现在眼前,使人物语言活现在耳边,从而使学生在朗读中达到了情境想象还原的真实,语言理解体会的准确,感情体会表达的得体,达到以情境促朗读,促理解,促感悟的多重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个体差异,对于不同的年龄阶段,阅读能力和教育侧重点也会产生很大的不同,但是从手段上来说,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在各个阶段却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阶梯二:用心默读,理解内容
默读是朗读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我们知道,默读就是默默的读,放在心理读,不读出声。
这样读可以提高读的速率,提高阅读能力。
默读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读书报,查资料,看通知、布告、信件等,都要用到默读。
默读的练习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级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还要边读边思考。
刚刚开始学习默读时,有的学生常常伴有小声读,嘴唇不停地动,这是借助读出的声音领会意思,需要逐渐纠正。
在教学中,要通过反复实践,使低年级学生逐步学会默读。
进行默读时,我们要注意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在默读过程中要认清每一个字,不能一目十行,还要做到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想,理解词句的意思和内在联系。
并且可以动笔划出重点词句,或标出段中的层次,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提高默读的效果。
最后,我们在默读的速度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
因为,教材中通常会出现某些略读课文要求通过默读的形式了解课文内容,而且有些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虽然没提出默读要求,但也必须在默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首先,充裕的时间是必须的,在充裕时间的保证下,要使学生能做到对课文的切实默读,并配以认真思考,其次,要注意检查效果,决不能追求速度与结果,使默读环节成为一种虚无的形式与过场。
这样能更好地提高默读的速度。
阶梯三:熟读成诵,化为己有
能够流利、自然的朗读所学的文章、诗歌,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内容与感情,是背诵的重要基础。
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因此,老师的引导此时便显得至关重要,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演讲、辩论、摘抄等形式,学以致用,将优美的词语内化到自己的文章中,将激励的语段充实到自己的论证里,在不断的积累中,培养学生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度,并逐步养成积累优美辞藻的好习惯。
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将他人优秀的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本身的语言。
参考文献:
[1]周庆元. 语文教育研究概论.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2]倪文锦. 语文教育展望.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