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doc
第四章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一.预习目标1、熟记农业的地位。
2、知道我国农业发展状况,记住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状况,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3、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状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二.预习内容“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就可以发展各种产业,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就特别重要了。
请同学们判断以下产业哪些属于农业?种植水稻、伐木、饲养牲畜、捕鱼、采草药、生产桌椅。
什么是农业?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产品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
观察图片“主要农业部门”,从反映的内容看,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什么是农业?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称为农业。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非常重要,你能说一说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吗?这么多人需要吃饭、穿衣,粮食、棉花生产很重要;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料;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活动1]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再补充例证,具体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吃种植业能提供的食物畜牧业能提供的食物渔业能提供的食物林业能提供的食物穿用种植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用畜牧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用用畜牧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用林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我国是一个大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通过查找资料,并结合读图“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你能归纳出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吗?在读这幅图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2)它们的界线在哪里?(3)东西两部分各有哪些农业类型?(4)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会在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6)在东部地区,各种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7)林业集中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哪些属于天然林?哪些属于人工林?(8)我国哪个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热、水、土条件的配合上有较大缺陷,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农业发展历史较晚,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天然草场广布,大部分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点和意义。
2. 掌握“因地制宜”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方法和实践案例。
3. 能够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特点,提出相应的“因地制宜”发展策略。
二、导学重点:1.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点和内涵。
2. “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区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方法。
3.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和作用。
三、导学难点:1. 如何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确定合适的农业发展模式。
2. 如何在实际生产中灵活运用“因地制宜”的原则。
四、导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农业发展中“因地制宜”的重要性,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进修(20分钟)(1)进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点和内涵,了解其意义和作用。
(2)分组讨论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特点,如气候、土壤、水资源等,探讨如何根据这些特点确定适合的农业发展模式。
(3)进修“因地制宜”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方法,包括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施肥、灌溉等。
3. 拓展(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选择一个特定地区,分析其农业资源特点,提出相应的“因地制宜”发展策略。
(2)展示分组效果,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不同地区的“因地制宜”发展实践经验。
4. 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学生在实际生产中灵活运用这一原则,增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课后作业:1. 思考自己所在地区的农业资源特点,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建议。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案例,写一份小结报告。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一、导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气候变化的影响、市场需求的多样性等。
因此,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点和意义。
2. 掌握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3. 分析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4. 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三、进修内容1.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点和意义。
2. 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3.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4.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四、进修过程1. 导入问题:你认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有什么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2. 进修观点:请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点和意义。
3. 分组讨论:请分组讨论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并汇报讨论结果。
4. 问题探究:请分析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总结归纳:请总结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并进行展示。
五、教室延伸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农业的发展情况。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当地推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3. 作业安置:安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所在地区,提出具体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措施和建议。
六、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你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吗?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请写下你的反思和感悟。
七、课后拓展1. 请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成功案例。
2. 请就当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农业发展中来。
希望大家能够不息进修和探索,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一、导入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发展农业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各地的农业发展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地区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点和意义。
2. 掌握根据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农业发展方针的方法。
3. 能够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并提出因地制宜的发展建议。
三、进修内容1. 什么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 如何根据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农业发展方针?3. 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和作用。
四、进修过程1. 什么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因地制宜是指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农业发展方针和政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高产和可持续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一种适应自然规律、尊重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如何根据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农业发展方针?根据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农业发展方针需要进行科学评估和分析。
起首,要了解当地的土壤类型、水资源情况、气候特点等基本情况,然后结合农作物的发展特点和需求,确定适合种植的作物品种和种植方式。
同时,还要思量农产品市场需求、农民种植技术水对等因素,综合思量确定最佳的农业发展方向。
3. 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和土壤条件各异,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存在差别。
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土地贫瘠,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而另一些地区由于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农产品供大于求。
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农业的政策和措施,解决不同地区面临的问题。
4.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和作用。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进农村经济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沪教版上海》
《因地制宜进步农业》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进步的重要支柱。
而农业的进步需要因地制宜,依据土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来选择适合种植的作物和养殖的动物,以实现最大化的产出和效益。
本次课程将重点谈论因地制宜进步农业的重要性和方法。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因地制宜进步农业的观点和意义;2. 精通因地制宜进步农业的方法和原则;3. 能够运用因地制宜的理念进行农业生产实践。
三、知识讲解1. 什么是因地制宜进步农业?因地制宜进步农业是指依据土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因素,选择适合种植的作物和养殖的动物,以实现最大化的产出和效益。
这是一种依据详尽地理条件来进行农业生产的方法,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2. 因地制宜进步农业的重要性-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地制宜可以依据土地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和养殖动物,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 保卫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可以防止因不适合的农业种植导致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破坏。
- 增进农夫增收致富:因地制宜可以援助农夫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和养殖动物,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夫的收入水平。
3. 因地制宜进步农业的方法和原则- 依据土地的地理环境选择作物:选择适合土壤、气候条件的作物种植,如在干旱地区选择耐旱作物。
- 依据土地的土壤状况选择作物:选择适合土壤肥力、PH值等条件的作物种植,如在酸性土壤地区选择耐酸作物。
- 依据土地的气候条件选择作物:选择适合气候条件的作物种植,如在寒冷地区选择耐寒作物。
- 依据土地的海拔高度选择作物:选择适合海拔高度的作物种植,如在高海拔地区选择耐寒作物。
四、案例分析以某地区为例,依据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合种植的作物和养殖的动物,实现因地制宜进步农业的目标。
1. 地理环境:该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暖和,降雨丰富,适合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
2. 土壤状况:土壤肥力较好,PH值适中,适合种植水稻、蔬菜等作物。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2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2)学习目标:1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2根据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间的差别,分析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重点难点: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活动1】自主学习1因地制宜是指利用当地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最有利的地方。
2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增加、耕地不断以及、、等等问题的严峻挑战。
3我国的、和特点是制定我国农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4我国农业还要结合国内、国际市场的多方面要求,调整,发展;运用,发展、、农业。
【活动2】合作探究1根据图4.16,请你来规划下列地区适合开展哪种类型的农业生产活动?并说明理由。
太行山区、华北平原、内蒙古草原、洞庭湖沿岸。
2读图4.17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那些?读图4.18,请你来给他们出主意,并说说理由。
3结合P107页活动2 试说出桑基鱼塘的模式,分析这样生产有什么好处?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第四章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
第四章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2、掌握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导读指南】看书第98---107页完成下列各题:1.农业是利用、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
2.读图4.11:分析农业有哪些部门?分别各产什么产品?3、读图4.13: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分析:(1)、图中绿色部分(西部)地区主要农业部门是,这里有我国、、、四大牧区。
(2)、黄色部分(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部门有、、三个。
(3)、这两部分大致以毫米的年降水量线为分界线,这条线大致把我国农业区分成东西两部分,东西差异也是我国农业分布最明显的差异。
(4)、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在。
(5)、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业为主.(6)、林业集中分布在和天然林区,及人工林区4、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产业5、因地制宜是指利用当地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最有利的地方。
6、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增加、耕地不断以及、、等等问题的严峻挑战。
7、我国的、和特点是制定我国农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8、根据图4.16,请你来规划下列地区适合开展哪种类型的农业生产活动?并说明理由。
太行山区:华北平原:内蒙古草原:洞庭湖沿岸:【问题训练】1、我国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是()。
A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B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C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D 50毫米等降水量线2、我国可以种三季水稻的地区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B 华北平原C 洞庭湖平原D 海南岛东部平原地区3、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
A 水稻B 甜菜C 棉花D 甘蔗4、读“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经济作物中,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的有、;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北的有、。
(2)下列地区分别以哪种油料作物或糖料作物为主?台湾岛黑龙江山东长江三角洲。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一、出示教学目标导课:“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些诗句描写的都是关于农业的,说明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农业。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我国农业的知识。
请看学习目标:1、知道农业的主要部门,农业的重要性2、我国农业分布的差异。
二、学习指导新课探究:(过渡:农业与我们有怎样的关系呢?板书课题)我们先来谈谈农业与我们的关系:(一)农业与我们:(自学指导一:读课本P107—108回答)(在课本中找出答案并在书中划出)1、什么是农业?农业的主要部门有哪些?发展农业有什么意义?(教师检测,同学回答补充)〖点拨明确〗:我们的吃、穿、用都来自农业。
过渡:我国的农业是怎样分布的呢?(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自学指导二:读课本P109文字及图4.13说明回答)(在课本中找出答案并在书中划出)2、我国的种植业分布在哪里?以种植什么作物为主?为什么这样分布,与什么有关系?3、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哪里?畜牧业的分布与降水有怎样关系?我国有几大牧区?都有什么著名的畜牧品种?4、我国的林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属于什么地形区?降水情况怎样?属于什么干湿地区?5、我国渔业是怎样分布的?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哪里?分析我国的农业为什么这样分布?(教师检测,同学回答补充)〖点拨明确〗: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三、巩固记忆本节课知识点我们已梳理清楚,现在给大家10分钟背诵2、3、4、5四、当堂训练填写下表:五、教师小结农业的地区差异不仅体现在水平方向上的差异,而且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这为山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各地区农业的发展要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发展好我国的农业。
(周村三中初一地理王旭)。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
《因地制宜进步农业》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因地制宜”进步农业的观点和原理。
2. 精通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和进步方向。
3. 能够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和劣势,提出合理的进步建议。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因地制宜”进步农业?2. 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和进步方向。
3. 如何依据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和劣势制定进步策略?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方式展示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引发同砚对“因地制宜”进步农业的沉思。
2. 进修:介绍“因地制宜”进步农业的观点和原理,让同砚了解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3. 分组谈论:将同砚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和进步方向,并提出合理的进步建议。
4. 展示效果: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和进步建议,进行沟通和谈论。
5. 总结:引导同砚总结“因地制宜”进步农业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强调依据地区的实际状况制定科学的进步策略。
四、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能够深度了解“因地制宜”进步农业的重要性,精通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和进步方向,培育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能够增强同砚对农业进步的爱好和热忱,激发他们为农业摩登化建设贡献力气的欲望和动力。
第二课时一、导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的支柱产业。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加,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如何因地制宜地进步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节课将盘绕“因地制宜进步农业”展开谈论,援助同砚们深度了解农业进步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因地制宜”进步农业的观点和意义。
2. 精通不同地区农业进步的特点和问题。
3. 探讨如何依据不同地区的条件,科学合理地进步农业。
4. 培育同砚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进修内容1. 什么是“因地制宜”进步农业?2. 不同地区农业进步的特点和问题。
王富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
班级:姓名: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一、学习目标:1.理解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初步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分析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3.培养尊重客观规律的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二、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
2.分析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三、自主学习: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p102—105的内容,对照自学内容,认真填写,不能找到答案的小组内讨论交流。
约5分钟后检测自学效果,比一比,哪一小组自学能力强,自学效率高。
自学内容:1.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2.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区,是___________的重要内容之一。
3.农业生产还受当地______________的制约,这也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4.我国农业面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问题的严峻挑战。
5.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还要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多方面需求,调整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运用____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
四、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1.“连连看”:请将下列地理事例与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相连。
(详见PPT,认真思考,踊跃发言!)2.“连连看”:农业的发展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请将下列地理事例与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相连。
(详见PPT,认真思考,踊跃发言!)3.归结明确: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区位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②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沪教版上海》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点,掌握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农业发展与地域特点的干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吗?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 观看视频:播放介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相关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观点诠释1. 什么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 为什么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有哪些好处?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河南省的小麦种植- 了解河南省的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 分析河南省为什么适合发展小麦种植- 思考如何利用河南省的地域特点,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2. 案例二:广东省的水稻种植- 了解广东省的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 分析广东省为什么适合发展水稻种植- 思考如何利用广东省的地域特点,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四、讨论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案例,设计一种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2. 学生分享: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方案,并接受其他组的提问和评判。
五、总结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2. 反思:你觉得自己在设计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方案时有哪些收获和不足的地方?如何改进和提升?六、作业安置1. 完成教室笔记: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自己的思考。
2. 课外阅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地区的因地制宜农业发展案例,并做简要记录。
七、拓展延伸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农田或农业园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和因地制宜的实践。
2. 农业科技讲座:邀请农业专家或农民代表来校进行农业科技讲座,分享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经验和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和实践,置信学生们会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的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的农业实践中能够因地制宜,取得更好的成就!。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导学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2、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3、能够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并提出合理的发展方向。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和方法。
2、难点(1)综合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2)制定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策略。
三、知识梳理(一)农业概述1、农业的定义: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2、农业的分类: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按投入多少可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按产品用途可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二)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1、自然因素(1)气候:包括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等,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和复种指数。
(2)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3)土壤:土壤的肥力、酸碱度、质地等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4)水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往往依赖于灌溉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市场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便捷的交通有利于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
(3)政策:政府的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具有引导和支持作用。
(4)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率。
(5)科技:农业科技的进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1、宜农则农:在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优先发展种植业。
2、宜林则林:在山地、丘陵等地形起伏较大、土壤贫瘠的地区,发展林业。
3、宜牧则牧:在草原广阔、气候干旱的地区,发展畜牧业。
4、宜渔则渔:在水域广阔、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渔业。
(四)我国农业的因地制宜发展1、东部季风区(1)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农业类型:以旱地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发展畜牧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一、导入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民的生计所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因地制宜的观点和意义;2. 掌握在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方法和措施;3. 能够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提出因地制宜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三、进修内容1. 因地制宜的观点和意义;2. 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方法和措施;3. 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建议。
四、进修过程1. 什么是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指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当地生产的农作物、养殖业和农业生产技术,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2. 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方法和措施(1)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农作物。
比如,在南方地区可以种植水稻、茶叶等,而在北方地区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
(2)根据土壤肥力选择适合的农业生产技术。
比如,在肥沃的土地上可以采用有机肥料,而在贫瘠的土地上需要施加化肥。
(3)根据当地水资源情况选择适合的灌溉方式。
比如,在水资源充足的地区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而在干旱地区需要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3. 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建议(1)南方地区:南方气候湿热,适合种植水稻、茶叶等。
建议加强水稻、茶叶等农作物的优质种植,提高品质和产量。
(2)北方地区:北方气候干旱,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
建议推广高效节水技术,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3)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地势多为山地,适合发展畜牧业和特色农业。
建议加强畜牧业的规划和管理,推广特色农产品,提高农民收入。
五、总结因地制宜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原则,只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种植作物、养殖业和生产技术,才能实现最佳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本节课内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导学案
§IV~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三课时)编制人:马文秀审批人:【学法指导】1.根据导学案仔细阅读教材第四章第二节的相关内容2.认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景观图片和农业地区及农作物分布地图,学会读地图3.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加强合作学习意识【学习目标】1.了解农业的各个生产部门2.了解我国农业各部门的分布情况3.了解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则——因地制宜4.了解我国农业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5.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读图能力等,并通过了解我国农业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点、难点】重点:1、农业各部门及其分布2、发展农业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难点:同重点【学习过程】用心积累,整体感知。
细心品读,深化感知。
熟练运用,巩固感知。
预习案1、阅读教材P98—99页,了解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了解什么是农业,了解农业的各个生产部门。
(1)什么叫农业?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业生产部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__________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__________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农业是支撑________的基础产业。
2、读《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了解我国农业各部门的地区分布。
我国东部和西部农业部门和农作物分布有很大差异。
东部以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西部地区降水少,天然草场广布,以_________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地区。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自主学习、初识农业农业:是通过人工培植,培育动植物来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部门(农业类型):种植业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蔬菜等农作物的生产部门。
畜牧业靠放牧或饲养牲畜及家禽等而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
林业种植、养育、保护、采伐林木及对林产品进行采集和加工的生产部门。
水产业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
农业地位: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二、合作探究,理解农业因地而分布任务一:畜牧业考察结合中国地形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分析以下问题:1.我国有哪四大牧区?2.从地形、气温、降水量等角度思考,为什么这些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
任务二:林业考察结合中国地形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林业分布图完成问题:从我国东部、西部地区看,我国的林业主要分布于哪个地区。
为什么?任务三:水产业考察结合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河流湖泊布图完成问题:我国的养殖、捕捞等水产业发展有哪些优势条件?任务四:种植业考察结合中国地形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分布图、种植业区分布图完成以下问题:1.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从地形、气候等角度思考为什么分布在该地区?合作探究三:结合材料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东部地区农作物分布图,农作物类型介绍表完成问题:一、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粮食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其他作物)二、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粮食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其他作物)三、你认为形成南北方农作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主要农作物生长习性归纳表名称生长习性粮食作物水稻喜高温多雨、地势低平地区小麦耐寒耐旱、适应性强糖料作物甘蔗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甜菜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油料作物花生喜温干燥、砂质土壤油莱喜温喜湿,肥沃土壤其他棉花喜高温,光热充足,土质疏松,有灌溉水源四、因地制宜,助力精准扶贫材料一福建省泉州市祥光村属于革命老区,地处偏远山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当地村民种植技术落后,交通闭塞,农产品滞销等多种因素,该村经济发展滞后,2013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890元,属于严重贫困地区。
《中国的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共22页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2
《中国的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发展 农业》导学案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中国的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
第23课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识记我国主要农业部门及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状况。
2.理解农业与我们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理解我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的农业差异以及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3.能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对策,并能用因地制宜的观点发展农业。
课前利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时,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按照《知识体系梳理》的顺序通读教材,并进行勾画,标注序号、写上提示语。
2.在学习时,一方面明确农业部门和我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在分析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时,要结合高中教材中的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结合我国的地形、气候等方面进行分析。
3.可以通过查询资料及上网或与其他同学交流了解更多关于农业的知识。
4.完成《预习效果检测》。
1.我国南北方农业的差异,耕作制度,以及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2.农业地区分布的原因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课前: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完成《知识体系梳理》和《预习效果检测》。
2.课堂上,首先,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的讨论和展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指导学生完成《技能应用与拓展》。
3.课后:复习巩固所学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图并完成《固学案》,提升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运用能力和解题能力。
播放有关农业生产场景、不同区域居民饮食方式的视频。
一、农业与我们1.概念: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①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2.主要部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3.地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②产业。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1.农业的地区分布(1)东部地区种植业:③的平原地区。
林业:④的天然林区、⑤的人工林区。
⑥: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
(2)西部地区畜牧业: ⑦牧区、青海牧区、⑧牧区和西藏牧区。
种植业:有灌溉水源的⑨。
2.主要农作物的分布(1)粮食作物:分布格局为“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馈练习】
1.我国农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
是
A.种植业
B.牧业
2.我国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是
A.50亳米等降水量线C. 400C.渔业 D.林业
B.200亳米等降水量线800亳
米等降水量线
(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
D.汕菜
( )D.海南岛
第四章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1课时)
班级学号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2.认识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
【重、难点】
重点:农业的分类与作用。
难点:农业的地区差异及主要原因。
【新知预习】
阅读教材P98—102,完成下列填空。
1 .农业是利用、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来获
得产品的各部门。
2.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产业。
3.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与, 与的差异。
4.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业为主。
5.林业集中分布在和天然林区,及人工林区。
【导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P100图4.13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思考:
(1)图中绿色部分(西部)地区主要农业部门是,这里有我国、、
、四大牧区。
(2)黄色部分(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部门有、、三个。
(3)这两部分大致以亳米的年降水量线为分界线,这条线大致把我国农业区分
成东西两部分,东西差异也是我国农业分布最明显的差异。
(4)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在 o
二、通过木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什么?请与同学们分享。
3.下列地区中,农作物可一年两熟的是
A.华北平原
B.海南岛
C.东北平原
4.东北地区播神面积最大的糖料作物是
A.花生
B.甜菜
C.芝麻
5.既是小麦产区,又是棉花产区的是
A.洞庭湖平原
B.东北平原
C.渭河平原【课后作业】
预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P102-107
1.支撑国民经济建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
A.服务业
B.交通运输业
2.某同学的家乡河湖较多,最适宜发展
( ) C.农业 D.工业
( ) C.畜牧业 D.渔业
第四章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2课时)
班级学号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了解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基本对策。
【重、难点】
重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难点: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新知预习】
阅读教材P102—107,完成下列填空。
L因地制宜是指利用当地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木身、最有利的地方。
2.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以及水土流失、、等等问题的严峻挑战。
3.我国的、和特点是制定我国农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的
重要依据。
【导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P104图4. 18 H答相关问题A、B、C三地各应该发展什么农业?为什么?
2.阅读课木P107图4. 22活动第2题,说说基塘生产有什么好处,请写在下面。
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什么?请与同学们分享。
【反馈练习】
3.下列农业生产方式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在半干旱地区开垦草原,种植粮食
B.在地势低洼的南方地区,挖池养鱼,鱼塘周围种植果树
C.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耕作业
D.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区植树种草
4.在西部地区实
行退耕还林、还草是因为()
A.该地畜牧业发达,牲畜需要大量的饲料
B.该地人曰稀少,粮食需求量少
C.该地气候干早,生态环境脆弱
D.该地耕地多
【课后作业】
预习《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第一课时P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