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模板
语文答题模板高考
![语文答题模板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ed40d51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e.png)
语文答题模板高考第一部分诗歌答题模式(重在读懂答准)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4.炼字类: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6.感情类:通过XX内容+抒发(寄寓/揭露)XX感情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XX手法+抒发XX感情+评价8.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效果(感情)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10.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第二部分现代文(论述文)答题模式(重在分点答题)1.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3.原因题:客观原因+主观原因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5.联想感悟型:A.感:根据文本,联系全文B.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6.句子的作用:A.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B.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物+心)+联系上下文(心物同构)8.写X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X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形象或性格)+侧面烘托(或印证)+内容更加丰富9.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第三部分小说独特答题模式(重在人物手法)1.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抓住修饰语逐一举例分析2.评价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性格、身份地位)+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3.小说中插叙的作用:情节角度(上、下文)+主题角度+人物形象角度4.小说主题:通过XX人的XX事,歌颂了(批判了)XX的精神(社会现象)5.简析人物:人物定位(性格、身份地位)+举例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情节、主题)6.小说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结构安排+语言特色7.人物形象的塑造: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第四部分实用文独特答题模式(重在发幽探微)1.访谈提问的艺术:紧扣主题,不蔓不枝+善于引导,环环相扣+适时应和,便于沟通2.新闻作品优秀之处:选材+对象+见解+提问技巧3.写XX多余吗?:主题+人物+文体特点(补充或印证)第五部分积累——现代文(务必耳熟能详)1.长句:A容量大,气势盛+B能细致严密地说明事物+C表达复杂丰富的感情2.短句:A句子短,简洁明快,干脆有力+B音节少,停顿多,容易造成一种急促的气势+C便于表达丰富的情绪,强烈的感情3.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小说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推动(或衬托)情节发展+C象征意义+D交代背景(时间、地点等)4.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在散文中):A渲染烘托气氛、形象、心情+B抒写美+C抒发作者情感+D作为串时间的线索+E见证历史沧桑5.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包括:A具体的风景描写+B生活和社会环境+C社会历史背景及时代特征6.文学作品的形象:A人物的性格特征+B人物的精神风貌+C人物的思想特征+D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7.第一人称:A亲切自然+B自由直接+C真实生动8.第二人称:A呼告抒情,动人亲切+B便于感情交流+C充满气势,态度鲜明+D自由灵活9.第三人称:A直接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B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C显得客观冷静10.肖像描写:以形传神,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11.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征及内心世界12.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13.心理描写:A揭示人物内心世界+B使形象更为丰满充实14.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15.工笔细描:精雕细刻,丝毫毕现,具体生动16.细节描写:A真实精细+B传神鲜明17.插叙:A丰富内容+B深化主题+C使事件曲折有致+D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E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时间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18.倒叙:A设置悬念,增加兴趣+B读起来波澜起伏19.直接抒情:淋漓尽致20.间接抒情:A表达含蓄,含而不露+B韵味悠长(不着一字,尽得风流)21.开头段:A提出话题,领起下文+B点明主旨,统摄下文+C设置悬念,吸引读者+D蓄势(张本(即伏笔)、铺垫、照应、对比),奠定感情基调+E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F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G与结尾呼应,强调主旨22.过渡段: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有时只开启下文)+B引发议论,揭示主旨+C衬托作用+D渲染、烘托气氛+E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
高考语文必备答题模板范文(通用5篇)
![高考语文必备答题模板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e8dd7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3.png)
高考语文必备答题模板范文(通用5篇)高考语文必备答题模板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高考语文必备答题模板一、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高考语文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二、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高考试卷答题模板语文
![高考试卷答题模板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3e4ebe4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0.png)
一、选择题1. 仔细阅读下列句子,选择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融会贯通畏首畏尾B. 胸无点墨融会贯通C. 胸无点墨畏首畏尾D. 融会贯通胸无点墨(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是他刻苦钻研的结果。
B.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意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这位老师的授课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B. 你看,这家餐厅的菜品真丰富!C. 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改正。
D. 您请稍等,我马上为您服务。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甲】文章标题: __________【乙】作者: __________【丙】文章节选:(1)请概括文章的主旨。
(2)请分析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请举例说明文章中的人物描写手法。
三、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离骚》节选【乙】作者:屈原【丙】题目:请根据下列要求,完成题目。
(1)请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3)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四、作文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材料:____________(2)要求:____________(3)立意:____________(4)标题:____________五、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1)请根据语境,选出最恰当的词语。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请修改下列病句。
原句:__________;修改后:__________。
六、综合实践活动(1)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归纳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29e492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1.png)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归纳一、阅读理解题1. 主旨大意题:根据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概括出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细节理解题:根据文章中的具体描述,回答问题或填入适当的信息。
3. 推理判断题:根据文章中的线索和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和判断。
4. 词义猜测题: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推测生词或难词的意思。
5. 作者观点态度题:根据文章中的描写和论述,判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6. 段落作用题:根据段落的位置和内容,判断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意义。
7. 结构分析题:根据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分析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和衔接。
8. 修辞手法题:根据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分析其效果和作用。
9. 主题扩展题:根据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进行主题的扩展和延伸。
10. 作品评价题:根据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作品的评价和赏析。
二、作文题1. 议论文写作:明确论点,提出论据,进行论证,总结观点。
2. 说明文写作:明确说明对象,进行分类和归纳,提供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3. 记叙文写作:确定事件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注意描写细节和情感表达。
4. 应用文写作: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写作方式和语言风格。
5. 看图作文写作:观察图片中的人物、事物和场景,进行描写和联想,展开想象和思考。
6. 情景作文写作:根据给定的情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构思,写出符合情景的文章。
7. 对比作文写作: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结论。
8. 议论文写作:明确论点,提出论据,进行论证,总结观点。
9. 说明文写作:明确说明对象,进行分类和归纳,提供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10. 记叙文写作:确定事件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注意描写细节和情感表达。
三、诗词鉴赏题1. 诗歌形象描写题:根据诗歌中的描写,回答诗歌中的形象是什么。
2. 诗歌意象分析题: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其象征意义和作用。
3. 诗歌情感表达题:根据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分析诗人的情感状态和态度。
语文高考答题模板
![语文高考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aed230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a.png)
语文高考答题模板一、议论文。
1.开头段。
(1)提出议论题,对于某一社会现象或某一问题,就其是好是坏,应不应该采取某种态度或做法进行议论。
(2)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表示赞同或反对,或表示对两种观点的态度。
(3)提出论据,简要说明自己的理由。
2.议论文的主体段落。
(1)第一段,阐述自己的理由,或提出自己的看法。
(2)第二段,举例说明自己的理由。
(3)第三段,进一步说明自己的理由。
(4)第四段,提出对立意见,进行反驳。
(5)第五段,总结全文,重申自己的观点。
3.结尾段。
(1)重申自己的观点。
(2)指出议论的意义或作用。
二、记叙文。
1.开头段。
(1)记叙文的开头要生动,引起读者的兴趣。
(2)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2.记叙文的主体段落。
(1)第一段,交代故事的起因。
(2)第二段,交代故事的经过。
(3)第三段,交代故事的结局。
3.结尾段。
(1)总结全文,表明故事的主题。
(2)提出对故事的感想。
三、应用文。
1.信函。
(1)信函的开头要表明写信的目的。
(2)信函的主体部分要交代事件的经过。
(3)信函的结尾要提出自己的要求或建议。
2.广告。
(1)广告的开头要引起读者的兴趣。
(2)广告的主体部分要说明产品的优点。
(3)广告的结尾要提出购买的建议。
3.通知。
(1)通知的开头要表明通知的目的。
(2)通知的主体部分要交代事件的经过。
(3)通知的结尾要提出具体的要求。
四、说明文。
1.开头段。
(1)说明文的开头要交代说明的对象。
(2)说明文的开头要引起读者的兴趣。
2.说明文的主体段落。
(1)第一段,交代说明的对象。
(2)第二段,详细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特点。
(3)第三段,说明事物的用途和作用。
3.结尾段。
(1)总结全文,强调事物的重要性。
(2)提出对事物的建议。
以上就是语文高考答题模板的详细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试卷完整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试卷完整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1941d4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f.png)
一、选择题部分1.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意。
2. 根据题目要求,运用相关知识对选项进行分析。
3. 逐个排除错误选项,确定正确答案。
4.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模板示例:(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毛骨悚然欣喜若狂B. 炽热毛骨悚然欣喜若狂C. 惊悚毛骨悚然欣喜若狂D. 惊悚毛骨悚然欣喜若狂答案:C(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科学家在深海探测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B.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C.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这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D.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今天下午的运动会推迟举行。
答案:A二、现代文阅读部分1. 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主旨。
2. 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3.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4. 针对题目,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答题模板示例: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科学家在深海探测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是我国科学家在深海探测领域的部分重要成果:1. 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7000米深海,实现了我国深海探测的重大突破。
2. 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深海钻探设备,实现了我国深海钻探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3. 我国科学家在深海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揭示了深海生物的生存状态和演化规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上述文章,回答以下问题:1. 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科学家在哪些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 文章中提到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具有哪些特点?3. 文章对我国深海探测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何展望?答案:1. 我国科学家在深海探测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包括深海探测、深海钻探和深海生物多样性研究。
语文答题模板高三(甄选5篇)
![语文答题模板高三(甄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953e7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62.png)
语文答题模板高三(甄选5篇)1.语文答题模板高三第1篇1、读懂诗歌(1)用关注“标题、意象、注释、情思语、即时诗人”的办法读诗歌,并快速判明诗歌类别——写景或者写物或者写人,根据相应类别诗歌的特点进行解读。
(2)关注诗歌的艺术手法(内容上的描写手法、主题上的抒情手法、语言上的修辞手法和结构上的结构手法)2、审读问题(1)勾画题干(问题要求的——概括、分析、简析、赏析,问题范围——全诗、第几联、上片等等,问题对象——情感、意境、形象、艺术手法等等),明确问题要求。
(2)根据问题要求和对象,弄清楚题型,按照题型的基本模式与步骤组织答案素材。
3、科学答题(1)按照题型与相应步骤答题。
(2)一般,题目问什么先答什么,先问什么先答什么。
(3)注意使用术语,每一点均先观点后阐释。
(4)分点作答,分条陈述。
合并相同点。
(5)语言简洁明了,不写可有可无的字词句。
特别提醒:答题中请随时保持对诗歌类别意识的重视与运用,随时关注诗歌中的即时诗人。
4、诗歌鉴赏相关知识体系。
(1)诗歌类别A、借景抒情类景即画面是主要内容,由一组意象构成画面。
抓画面的命名与特点,注重景的描写(描写的角度、顺序、描写手法【直接与间接】、修辞手法),景表现出的情感。
B、托物言志类物,一个或者诗歌中的主要的核心的意象,以象征手法来借物表达人的志趣精神等。
抓物的特点(外在与内在——内在由外在特点、环境特点共同作用产生),注重物的描写(描写的角度、描写手法——直接与间接尤其是间接、修辞手法),物象征的人的志趣精神与品质。
C、写人抒情类人,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
抓人的即时处境、即时身份地位(如主人还是客人、送别者还是离别者)和人物关系,注重对人的描写(描写的手法——直接如动作、心理、细节等等,间接如衬托等),人物的追求与情思即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2)艺术手法A描写手法(关涉内容或者诗歌的形象)分为直接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a写人:语言、动作、心理、表情、肖像、细节描写等。
高考语文试卷的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试卷的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49ced9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3.png)
一、现代文阅读【解答步骤】1. 粗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2. 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3. 逐题解答,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
4. 回读原文,检查答案的准确性。
【答题模板】1. 题目要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答案要点如下: - 文章主要讲述了……- 作者通过……- 文章旨在表达……2. 题目要求分析文章结构,答案要点如下:- 文章分为……部分,分别是……- 每部分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3. 题目要求分析文章手法,答案要点如下:- 文章运用了……手法,如……- 这种手法的作用是……4. 题目要求分析文章观点,答案要点如下:-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观点,如……- 这种观点的依据是……- 作者的观点具有……意义。
二、古诗文阅读【解答步骤】1. 粗读诗文,了解诗文大意,把握诗文结构。
2. 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
3. 逐题解答,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
4. 回读诗文,检查答案的准确性。
【答题模板】1. 题目要求翻译诗文,答案要点如下:- 翻译为现代汉语:……2. 题目要求分析诗文内容,答案要点如下: - 诗文主要描写了……- 诗文中运用了……手法,如……- 这种手法的作用是……3. 题目要求赏析诗文意境,答案要点如下: - 诗文意境优美,如……- 诗文的意境具有……特点。
4. 题目要求分析作者情感,答案要点如下: - 作者在诗文中表达了……情感,如…… - 这种情感的产生原因是……- 作者的情感具有……意义。
三、作文【解答步骤】1. 仔细审题,明确作文要求。
2. 确定立意,围绕中心展开论述。
3. 构思文章结构,注意段落划分。
4. 撰写文章,注意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答题模板】1. 立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立意:- 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时代主题。
- 结合自身经历,抒发真情实感。
- 借鉴经典名句,传承文化底蕴。
2. 结构:一般分为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85198d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a.png)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
1.阅读理解答题模板。
(1)首先读清楚题干,确定答题要点。
(2)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并对文章进行分类。
A.确定文章起承转合,把握文章整个思路;
B.对文章每一段内容作简单概括;
C.确定文章的中心意思。
(3)根据问题回答,可以逐一回答问题,也可以整体回答。
(4)回答问题时,注意遵循答题要求,例如:按顺序回答问题、找出证据等。
(5)阅读理解答题要点:
A.文章的主旨概括;
B.把握文章的思路,分出段落;
C.在文章中寻找关键信息或者暗示;
D.充分利用语言线索。
2.作文答题模板。
(1)阅读题目,确定写作范围。
(2)分析题目,明确写作要求。
(3)搜集资料,明确立意,并做好写作细节。
(4)列出提纲,确定文章的结构。
(5)采用合适的语言和文体,贯彻整篇文章。
(6)写作要点:
A.根据题意进行组织和表达,主题要突出;
B.表述时,注意语法、结构和词汇等方面的正确和丰富;
C.重视语言的连贯性和条理性;
D.注意书写规范及美感。
3.改错答题模板。
(1)全文阅读,了解文章大意。
(2)逐句检查,找到错误。
(3)找出错误的性质、原因和更正方式。
(4)适当增删改动,使文章完整通顺,流畅易读。
高中语文答题全套模板
![高中语文答题全套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6108cc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8.png)
高中语文答题全套模板一、阅读理解1.文章主旨题:本文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
2.段落大意题:第____段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
3.词语理解题:在文中,“”一词的意思是______。
4.句子理解题:在文中,“”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5.作者观点题:作者对____的观点是__________。
6.推理判断题:从文中可以推断出__________。
7.文章结构题:本文的结构是__________。
8.文章写作手法题: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
9.文章主题思想题:本文的主题思想是__________。
10.文章情感态度题:作者对____的情感态度是__________。
二、古诗文鉴赏1.诗词背景题:这首诗词的创作背景是__________。
2.诗词内容题:这首诗词主要表达了__________。
3.诗词意象题:在这首诗词中,“”这一意象象征着______。
4.诗词修辞手法题:在这首诗词中,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5.诗词韵律美题:这首诗词的韵律美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
6.诗词情感表达题:在这首诗词中,作者表达了对____的__________情感。
7.诗词主题思想题:这首诗词的主题思想是__________。
8.诗词艺术价值题:这首诗词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
9.诗词创作背景与主题关系题:这首诗词的创作背景与其主题有何关联?请简述理由。
10.诗词与其他作品比较题:请将这首诗词与另一首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点。
语文试卷高考答题模板
![语文试卷高考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d3d688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0.png)
一、选择题1. 阅读题: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选择正确答案。
(1)第一步:阅读题干,明确问题。
(2)第二步:快速浏览文章,把握文章大意。
(3)第三步:结合题干,逐项分析,排除错误选项。
2. 完形填空题:阅读文章,根据上下文语境,选择最佳答案。
(1)第一步:快速阅读文章,了解大意。
(2)第二步:结合上下文语境,逐个分析选项。
(3)第三步:排除明显错误选项,确定最佳答案。
3. 词语题:分析词语含义、用法、搭配等,选择正确答案。
(1)第一步:分析词语结构,判断词性。
(2)第二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
(3)第三步:分析词语用法,选择正确答案。
4. 语法题:分析句子结构,判断语法错误,选择正确答案。
(1)第一步:分析句子成分。
(2)第二步:判断句子结构。
(3)第三步:分析语法错误,选择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1. 阅读理解题:阅读文章,分析作者观点,概括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第一步:阅读题干,明确问题。
(2)第二步:快速浏览文章,把握文章大意。
(3)第三步:结合题干,逐段分析,概括文章内容。
(4)第四步:根据问题,逐项回答。
2. 古诗文鉴赏题:阅读古诗文,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回答问题。
(1)第一步:阅读题干,明确问题。
(2)第二步:分析诗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3)第三步:结合题干,回答问题。
3. 语言表达题:根据题干要求,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1)第一步:分析题干,明确要求。
(2)第二步: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3)第三步:检查表达是否准确、通顺。
4. 简答题:根据题干要求,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
(1)第一步:阅读题干,明确问题。
(2)第二步:分析问题,归纳要点。
(3)第三步:根据要点,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
5. 作文题:根据题目要求,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1)第一步: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第二步:确定立意,选择材料。
(3)第三步: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4)第四步: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语文高考答题模板
![语文高考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89e6ea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5.png)
语文高考答题模板
段落一:题目概括或背景介绍
在……(题目背景或概括)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
段落二:观点一论证
首先,对于……(观点一),有人认为……
其次,可以举例说明……
此外,还可以引用相关的数据或研究结果支持观点一……
段落三:观点二论证
然而,也有一些人支持……(观点二)。
他们认为……
此外,观点二也可以从……的角度进行论证……
段落四:观点对比与分析
综合以上观点的论证,可以看出观点一和观点二存在较大的差异。
对于这种观点的分歧,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来理解。
……
段落五:个人立场
在我看来,……(个人立场)。
首先,……
其次,……(个人立场)。
综上所述,在面对……(题目背景或概括)时,我坚持认为……
段落六:总结观点并提出建议
综上所述,从不同角度来看,对于……,人们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最后,笔者认为应该……(提出建议),从而……(给出效果或好处)。
总之,针对……(题目背景或概括),我们希望能够多角度的分析和讨论,从而……(给出期望结果)。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2aed86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1.png)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一、阅读理解
题干分析
{分析题干要求和信息}
关键词定位
{找出关键词在文章中的位置}
解题思路
{总结解题思路}
答题步骤
1. 阅读题干和选项
2. 根据关键词在文章中找到对应信息
3. 分析信息,理解文章意图
4. 确定正确答案
注意事项
1. 注意选项之间的细微差别
2. 注意错选干扰项的可能性
3. 根据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进行推理
4. 深入理解作者观点和意图
二、写作指导
题目要求
{解读题目要求}
写作思路
{提供写作思路和关键点}
内容组织
{指导如何组织内容,如分段结构}
注意事项
1. 注意使用连贯的逻辑和过渡词语
2. 注意句子的语法和表达准确性
3. 注意章节之间的衔接和信息转换
4. 注意使用恰当的例证和比喻
三、古诗词鉴赏
诗词赏析
{分析诗词的主题、修辞手法等}
翻译和解读
{提供准确的翻译和解读}
评价和感悟
{发表个人的评价和观点}
注意事项
1. 注意理解诗词的上下文含义
2. 注意诗词的内在情感和意境
3. 注意古文的修辞和语言特点
4. 注意理解古代文化背景
四、文言文阅读
题目分析
{解析题目要求和内容}
文章解读
{对文言文进行分析和解读}
问题解答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注意事项
1. 注意阅读理解题干和选项
2. 注意理解古代文言文的语法和词义
3. 注意解答问题时的逻辑和推理能力
4. 注意理解文章的作者意图和观点
以上是高考语文答题的模板,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加油!。
高考语文必备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必备万能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862223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7.png)
高考语文必备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必备万能答题模板:
一、阅读理解
1. 任务型阅读
导入:文章所涉及的话题/事件/人物背景简要介绍
任务:根据问题要求,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作出回答或解释
结尾:总结本文重点,或对于话题的发人深思
2. 观点型阅读
导入:文章标题或开篇语简要介绍
观点:提出文章/作者的观点,结合相关原因、证据进行支持、反驳或补充
结尾:总结本文观点,思考前景及其意义
二、作文类型
1. 议论文
引言:简要概述话题背景
论点1:列举现实例子,阐述观点
论点2:分析反面意见,回归论点
论证:结合现实、历史、文学片段等进行引用,力求权威对策:提出解决方案,强调可行性
结尾:总结文章内容,或抛出问题升华
2. 写作指南
主题:明确主题,简介写作形式
分段:先总后分,分而言之
素材:选择生动具体的素材
方式:行文姿态活泼自然,语言生动形象
技巧:巧妙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达到生动、铿锵的效果总结:总结文章内容,或抛出问题升华
三、古文阅读
1. 题目式古文阅读
背景:简介文章题目,不同译文
解释:解释词义,语法,修辞等
技巧:列举常用/常考的表述方式
译文对比:列举常用的翻译版本,并对比阐析
2. 文言文阅读
切入:背景介绍,关键词引入
词义:用简体字注解释义
语法:解析主干句和修饰句的关系
修辞:解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精读:重点关注文言文的深层思想和情感表达
总结: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特点,展现古文阅读的魅力。
以上是高考语文必备万能答题模板,能够帮助考生掌握基本答题技能,为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基础。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最全总结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最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501f23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5.png)
高考语文答题模板最全总结一、议论文答题模板1. 提出观点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
我认为……例如:在教育公平的问题上,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
我认为,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2. 提供论据支持观点首先,……。
其次,……。
最后,……。
例如:首先,教育公平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其次,教育公平可以增强社会活力,提高国家竞争力。
最后,教育公平可以培养人才,促进社会进步。
3. 反驳对方观点但是,有人认为……。
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因为……。
例如:但是,有人认为教育公平会降低教育质量,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
我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因为教育公平不是一切人都得到相同的资源和机会,而是确保每个人能够获得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
4. 总结观点综上所述,我认为……例如:综上所述,我认为教育公平对实现社会公平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明文答题模板1. 简介________ 是什么?它的定义是……例如:科幻小说是一种以科学技术为题材,通过构思科幻场景和塑造科幻形象来反映人类命运和社会问题的文学体裁。
2. 分类________ 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包括……例如:科幻小说可以分为未来科幻小说、穿越小说、末日小说等不同类型。
3. 特点________ 具有以下特点:……例如:科幻小说具有突破传统现实的局限性、探讨人类未来和科技发展的可能性、反思科技对社会和人性的影响等特点。
4. 例证根据________ 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例如:根据刘慈欣的作品《三体》可以看到人类和外星文明的互动、人类对科技的盲目追求等情节。
5. 影响________ 对于________ 具有深远影响。
例如:科幻小说对于人们的科学素养提升、创造力的培养、思维方式的开拓等具有深远影响。
三、记叙文答题模板1. 环境描写一开始,作者通过描绘________ 来营造出________ 的氛围。
例如:一开始,作者通过描绘铺天盖地的大雨和迷雾来营造出阴暗潮湿的氛围。
语文高考试卷题型答题模板
![语文高考试卷题型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1236a7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1a.png)
一、选择题1. 阅读理解题答题步骤:(1)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2)快速浏览文章,抓住文章中心思想。
(3)针对题目要求,找出相关段落,进行筛选和比较。
(4)分析选项,排除错误选项,确定正确答案。
2. 诗歌鉴赏题答题步骤:(1)了解诗歌背景,把握诗人情感。
(2)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意境。
(3)分析诗歌结构,把握诗歌节奏。
(4)结合题目要求,选出最佳答案。
3. 文言文阅读题答题步骤:(1)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2)分析文章结构,理清层次。
(3)结合题目要求,筛选关键信息。
(4)翻译文言文,理解文章内容。
4. 名著阅读题答题步骤:(1)回顾名著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3)结合题目要求,分析作品主题。
(4)选择最佳答案。
二、非选择题1. 语言文字运用题答题步骤:(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分析题干,找出关键词。
(3)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
(4)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修改、仿写或补写。
2. 古诗文鉴赏题答题步骤:(1)了解诗歌背景,把握诗人情感。
(2)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意境。
(3)分析诗歌结构,把握诗歌节奏。
(4)结合题目要求,分析作品主题。
(5)按要求进行解答。
3. 阅读理解题答题步骤:(1)仔细阅读文章,明确文章中心思想。
(2)针对题目要求,找出相关段落,进行筛选和比较。
(3)分析选项,排除错误选项,确定正确答案。
(4)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4. 作文题答题步骤:(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构思文章结构,确定文章主题。
(3)结合自身经历或知识储备,选取合适素材。
(4)合理安排文章层次,确保逻辑清晰。
(5)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展示文章风采。
三、注意事项1. 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 针对题目要求,分析文章内容和结构。
3. 逐个选项进行分析,排除错误选项。
4. 注意时间分配,合理利用答题时间。
5. 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
高考语文答题模版
![高考语文答题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fd1af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0.png)
高考语文答题模版高考语文答题模板一、诗歌鉴赏类1.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2. 答题模式:手法+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情感表达。
3. 答题示例:(1)《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潜入夜”“润物”则是拟人化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对万物的滋润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小雨润物与草色遥看近却无相对比,突出了雨的细小和滋润程度,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类1. 提问方式:请简要概括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意思。
2. 答题模式:内容+情感。
3. 答题示例:(1)《陈情表》中“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这段文字表达了李密对祖母的孝敬和报答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他不能离开祖母的原因。
(2)《六国论》中“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而北。
各以其所取者,入秦而求天下之利。
”这段文字表达了六国对秦国的掠夺和依赖,同时也揭示了六国灭亡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类1. 提问方式: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答题模式:内容+情感。
3. 答题示例:(1)《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烦躁和不安,同时也为下文描写荷塘月色做了铺垫。
(2)《故都的秋》中“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秋天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四、作文类1. 写作要求:审题准确、立意明确、选材恰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2. 写作步骤: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写作成文。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b6969e333d4b14e84246816.png)
(一)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三、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的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_____ 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____ 和 ______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____ 的_____特点。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七、人物描写的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二)典型题实战兵法词曲小知识词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词(或曲)的格律,而题目则限定词(或曲)的内容。
如《补算子。
咏梅》,补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引号的作用:1、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2、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3、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4、表强调。
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答题模板
高考语
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一)某句话
总
领下文;2、文中:
垫
;
下文作辅
置悬
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
类文章),设
文章
叙类
领下文;总
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
承上启下;总
叙类
论文、记
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手法
(议
文章);照应
开头
人:生动形象;答题
、拟
合句子语境。
1、比喻
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
语气、一气呵成等;答
格式: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
格式:引起读
者对
+
者注意和思考;答题
题格式:强
问:引起读
调了+对
象+特性3;设
调了⋯⋯突出了⋯⋯5、
比:强
语气等;4、对
:强
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
调,加强
样
题
目,句
的解答:这
的
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句子含义
语
调了⋯⋯加强
反复:强
时,把它们
所
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
语或短语
子中往往有一个词
用了比喻
、对
什么?
换成另一个行吗?为
指的对
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某句话中某个词
准确生动具体地
该词
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
(四)某句话
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
?为
形象地描写了⋯⋯副词
(如都,大都,非常只有
生动
该词
写出了⋯⋯形容词
:不行。
因为
,表范围等),
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
准确地说
等):不行。
因为
该词
为
什么?一
换
?
序能否调
成⋯⋯,与事实
换了后就变
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
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
认识
事物的(由
?
为
换
中某两三个词
的顺
句话
序能否调
应的关系。
(3)
词与上文是一一对
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
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
叙类。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
文章:回答
些
是递进关系,环相扣,不能互换
这
词
间+地点)+人+事。
2.说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
清楚(什么时
明对
象
)+说
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
明(介绍
明类
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
问
题是什么,作者观
的
点怎样。
格式:
文章:回答清楚议论
+说
明内容(特点)3.议
论类
赏中占有重要位置,
点(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
证方法证
用什么论
明了(论证了)+论
、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
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
手法诸
表现
中常用的修辞
比手法、讽
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
诗
合、虚实
结合、委婉含蓄、对
问、反问
言常用
、设
、反复等。
分析诗歌语
、借代、比拟
方法有夸张
、排比、对偶、比喻
美、绚
丽、含
洁、明快、清新、新奇、优
、形象、凝练、精辟、简
语有:准确、生动
的术
备相关知识
些表。
首先要弄清这
各种表达技巧,储
归纳
蓄、质
朴、自然等。
复习时要系统
价诗
歌的思想内容和
体味、辨析。
至于评
歌进行仔细
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
合具体诗
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
度,则
作者的观
点态
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细读标题和注释; 2 分析意象; 3 品味意境; 4 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 1 把握形象特点; 2 辨析表达技巧; 3 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 1 概括主旨; 2 联系背景; 3 分清主次; 4 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
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一)“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
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
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
来。
“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
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