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https://img.taocdn.com/s3/m/e8b3e23e43323968011c9250.png)
细菌和真菌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八年级生物
细菌
第二节
回眸历史
1. 17世纪后叶,荷兰列文·虎克
用自制显微镜
细菌
杆菌
球菌
首次观察到
弧菌
螺旋菌
大肠杆菌
杆 状
枯草杆菌
炭疽杆菌
乳酸杆菌
葡萄球菌
球 状
肺炎球菌
金黄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螺 旋 状
螺 旋 菌
霍乱弧菌
回眸历史
2. 细菌是自然发生的吗?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
八年级生物
细菌和真菌 的分布
第四章 第1节
一.观察菌落
1.菌落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 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区别
大小 形状 大多数光滑粘稠或干 燥粗糙 绒毛状,絮状 或蜘蛛网状 颜色 白或黄 红,褐,绿,黑, 黄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小
大
真菌菌落
细菌菌落
细菌及真菌菌落
1.细菌的形态
杆菌
球菌
螺旋菌
2.细菌的结构 DNA
鞭毛 细胞质 荚膜
细胞膜 细胞壁
比较:细菌与动植物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液泡 细胞质 叶绿体
你能判断出细菌的生殖方式吗?
细菌的繁 殖很快,在 适宜条件 下每20— —30分钟 就能分裂 一次。
归纳总结
1. 最先发现细菌存在的人是 列文·虎克 。 巴斯德 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证明了细菌不 是自然发生的。 3.细菌的形态有 球 状, 杆 状和 螺旋状。 4.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最主要区别是: 细菌虽有 DNA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 的 细胞核。 5.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 有机物 生活, 他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 者。
初中生物-八年级生物知识点-第五单元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初中生物-八年级生物知识点-第五单元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d008de0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6b.png)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本章综合解说本章内容概览细菌、真菌是两类特殊的生物,对维持生物圈的繁荣和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们广泛地分布于我们的周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本章内容按照“宏观→微观→宏观”的顺序呈现内容。
首先从宏观方面介绍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征,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然后从微观方面介绍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生殖等方面的特点。
最后又从宏观方面引导我们关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
另外,本章内容重视对生物技术方法的训练,介绍了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为我们今后学习生物技术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提示重点:(1)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3)真菌的主要特征。
(4)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难点:(1)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2)比较细菌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3)利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霉菌,总结归纳真菌的结构特点。
(4)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5)细菌和真菌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本章学法点津1.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认识细菌的形态结构;通过对细菌和真菌的比校,认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特点、细胞结构、营养、生殖等的异同。
根据比较后得出的结论,归纳细菌、真菌具有的主要特征。
2.回忆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以及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等内容,结合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讨论、探究等,认识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所起的作用。
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等现象的分析,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的作用:结合生活实例,认识人类在疾病防治、清洁能源生产、环境保护中对细菌、真菌的利用。
4.积极参与观察和探究,如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观察细菌和真菌的结构、制作孢子印、观察发酵现象、制作甜酒、保存食品等,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提高探究能力,学会合作,发展实践能力。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https://img.taocdn.com/s3/m/787356aaf524ccbff1218472.png)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一)一、选择题1.关于细菌的说法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所有细菌都是单细胞存在B.所有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单个细菌不可能形成菌落D.不是所有细菌都有鞭毛、芽孢及荚膜2.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步骤是()。
A.高温灭菌B.配置培养基C.接种D.恒温培养3、与洋葱细胞相比,细菌细胞缺少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成形的细胞核⑤叶绿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4.小明准备自制酸奶,他先在新鲜牛奶中加入适量蔗糖,再将牛奶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中,然后将适量酸奶加入其中,要成功制成酸奶,关键的操作是牛奶煮沸后()A.立即加入酸奶不密封B.先冷却再加入酸奶不密封C.立即加入酸奶并密封D.先冷却再加入酸奶并密封5.小陈同学手臂划伤,医生检查后说伤口已经发炎了。
你知道这是什么引起的吗?()A.细菌B.真菌C.寄生虫D.病毒6. 腌制泡菜时,泡菜坛加盖后用水封口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营造缺氧或无氧的环境,以利于乳酸菌生存B.为了防止蔬菜中的营养物质散失掉C.为了保持菜坛内湿润,防止水分蒸发D.为了保持菜坛内酸性的环境,有利于乳酸菌生存7、在比较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特点时,黄小勇同学说下面说法中有一个是错误的,经过讨论,小组其他同学同意了他的说法。
你知道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吗?()A.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都能长出菌落B.细菌和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C.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D.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8.夏天过夜的菜肴要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中冷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A.抑制细菌繁殖B.不让营养流失C.杀菌消毒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9.下列常见食品的制作中,利用了发酵技术原理的是()A.面包B.蜜饯C.咸鱼D.水果糖10.酵母菌和大肠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但大肠杆菌属于细菌,而酵母菌却属于真菌。
这主要是因为酵母菌的细胞中()A.有细胞壁 B.有细胞膜 C.没有叶绿体 D.有真正的细胞核11.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大规模培养,使之生产出大量胰岛素,这种技术所利用的细菌特性是()A.分布广泛B.快速繁殖C.单细胞生物D.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强12.关于细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菌、真菌在自然界到处存在,不需要条件都能生存B.细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C.细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及丰富的有机物D.有的细菌、真菌生活中需要氧,有的则不需要氧13.青霉、曲霉、蘑菇的生殖方式是()A.分裂生殖B.营养生殖C.出芽生殖D.孢子生殖14.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有一种微生物能够产生杀死和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物质,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人教版)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56135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a.png)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考点1:观察菌落1.菌落(1)概念: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区别大小形态颜色细菌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或无色真菌菌落较大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红、褐、绿、黑、黄等(3)鉴别真菌和细菌①菌落特征可以作为鉴别细菌和真菌的重要依据。
各种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具有一定的特征,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因此,菌落特征可以作为鉴别细菌和真菌的重要依据。
【拓展】①不同菌种形成的菌落的特征不同,即使同一菌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其菌落特征也有变化,但同一菌种在同一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特征一般是相同的。
②一堆细菌或真菌不能叫菌落,由多个细菌或真菌形成的集合体也不一定是菌落,因为这个集合体中细菌或真菌的种类不-定相同。
②判断以下菌落细菌菌落霉菌菌落霉菌菌落2.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过程考点2: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1)提出问题: 手上存在细菌和真菌吗?洗手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减少了吗?(2)作出假设:洗手前手上不满大量细菌和真菌,洗手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减少。
(3)制定计划:①将9个灭过菌、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培养皿底部贴上相应的标签:对照、洗手前、洗手后。
②把培养皿打开,请三位学生将手指的5个指尖分别在贴有“洗手前”标签纸的3个培养基上蘸一下。
这一步的目的是接种。
③再请刚才的三位学生用肥皂将手洗干净,然后在贴有“洗手后”的三个培养基分别按一下指尖;④将三组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⑤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并记录各培养皿中的细菌的菌落数,求出各组的平均值。
(4)实验结果:洗手前培养皿中的细菌数量多,洗手后的培养皿中的细菌数量较少,空白对照组没有菌落。
(5)得出结论:手上存在细菌和真菌,洗手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减少。
【拓展】(1)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接种方法①空气中:在教室或草地、树林中、汽车站旁等地方,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
中考专题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中考专题第四章细菌和真菌](https://img.taocdn.com/s3/m/a3e7963cb52acfc789ebc959.png)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菌的培养和实验能力。(1)洗手后在培养基上 按手印,这一操作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接种;28℃是适合细菌的繁殖和 生长的温度。(2)甲同学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问题,实 验中控制的变量是细菌的数量,因此设计洗手前、后作为对照;培养一 段时间后,可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细菌菌 落数量多,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细菌菌落数量 少,得出的结论是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
18.如图是有荚膜的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A.__D_N_A____; B.__细__胞__膜__; C.__细_胞__壁___;D.___荚__膜____; E.__细__胞__质__;F.____鞭__毛____。 (2)F的作用是__运__动____;D的作用是___保__护___;A的特征表明细菌属 于__低__等___生物。 (3)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细胞没有__成__形__的_细__胞__核__、__叶_绿__体_____。 (4)与动物细胞相比细菌细胞没有__成__形__的_细__胞__核__,__有_细__胞__壁___。
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不包括下列哪一步骤( C ) A.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B.对培养基高温灭菌 C.待培养基冷却后,在培养基上接种 D.在低温下冷冻培养 4.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是( D ) A.一般只分布在热带和温带地区 B.只分布在富含有机物、并且是温暖潮湿的物体上 C.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 D.细菌和真菌存在于植物体和动物体外的任何地方
8.(2014,广东)右图是蘑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能产生孢子的部位是 (B ) A.①B.② C.③D.④
9.(2014,包头)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只要有细菌和真菌存在,人和其他动植物就会生病 B.某些真菌产生的抗生素可以杀死或抑制一些细菌 C.细菌和真菌都有染色体 D.霉菌通过孢子进行有性生殖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堂PPT)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d11ef8f8f242336c1eb95ec7.png)
29
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同学的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步骤中,B是___接__种___过程,完成步骤C需要在 适宜的___温__度___下进行。 (2)若D中的菌落为细菌菌落,其形态特点是 __菌__落__比__较__小__,_表__面__或__光__滑__黏__稠__,__或__粗__糙__干__燥__ 。 30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1
发霉桔子
坏了的馒头
变 质 牛 奶
请回答下列问题:
3
想一想
1、馒头存放时间久了为什么会长“毛”? 存放久了的馒头会长出“毛”,这是真菌中的霉 菌繁殖的结果。 2、腐烂的树枝怎么会长有木耳呢? 腐烂树上长出的木耳实际是真菌。 3、营养丰富的牛奶和饭粒为什么会变质? 牛奶和米饭变质了,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在 作怪。
生存基 本条件
1.水分 2.适宜的温度 3.有机物质 4.有的还需要特殊条件
21
制作泡菜的原理 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 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 酸。泡菜坛的结构, 既要加盖,还要用一 圈水来封口,你能推 测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泡菜坛
22
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 制订并实施实验:______________ 分析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
27
讨论
1. 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 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2. 提示4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 个步骤?
3. 通过各组的交流,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 怎样?
4. 什么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 究中,不可能有的情况是哪一种?为什么?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c04dd5d7c8d376eeaeaa31a7.png)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馒头上长出的
一个个菌斑就是霉菌的菌落。
2、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是:
3
4
第二节细菌
1、发现细菌的是列文虎克。
“微生物学之父”是巴斯德,他通过“鹅颈瓶实验”证
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空气中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他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和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
2
(1
(2
(3
(4
(5
(6
(7)
(8
3、
4
5、青霉孢子是青绿色,着生在直立菌丝上,呈扫帚状。
6、细菌和真菌的比较
(1(2)如链球菌可使人患扁桃体炎;臂癣和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
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和玉米瘤
(3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共生。
例如,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根瘤是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生。
1、食品的制作:
①干蘑菇——脱水法;腊肉类熟食——晒制与烟熏法;果脯——渗透保存法;咸鱼、咸蛋——腌制法(4种食物保存方法的原理是:除去食物中水分,抑制
菌的生长和繁殖)
②袋装牛奶、盒装牛奶——巴氏消毒法;
③肉类罐头——罐装法。
(②③的原理是:高温灭菌)
④袋装肉肠——真空包装法(原理是:破坏需氧菌的生存);
还可以用冷藏法、冷冻法、使用防腐剂等方法。
(3)环境保护:
细菌可以净化生活污水,。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的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的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e77ee1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2.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必背知识点一、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性1. 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菌落中的所有细菌或真菌为同种细菌或真菌。
2. 生存条件:细菌和真菌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有些细菌还需要在无氧条件下生存。
二、细菌和真菌的生殖与结构1. 细菌的生殖:细菌通过分裂生殖进行繁殖,一般20~30分钟分裂一次。
在环境条件不适宜时,细菌会形成休眠体——芽孢,以度过不良环境。
2. 细菌的结构: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在高倍镜或电镜下才能观察到。
细菌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和叶绿体。
3. 真菌的生殖与结构:真菌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常见的真菌包括大型真菌 (如蘑菇)、多细胞真菌 (如霉菌)和单细胞真菌 (如酵母菌)。
真菌的细胞结构相对复杂,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三、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它们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
2. 寄生与共生:部分细菌和真菌会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寄生),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而另一些则与动植物共生,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帮助植物固氮。
3. 食品制作与保存: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和保存中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酵母菌用于酿酒和制作馒头,乳酸菌用于制作酸奶和泡菜;而食品保存则通过杀死或抑制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来实现。
四、重要实验与发现1. 列文虎克与细菌的发现:列文虎克是第一个观察到细菌的人,他使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微生物世界。
2. 巴斯德的贡献: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他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并提出了巴氏消毒法,被誉为 “微生物学之父”。
五、应用实例1. 生物冶金:利用细菌和真菌的代谢活动从低品位的矿石中提取金属。
第四章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四章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371436fc850ad02de8041f0.png)
德安二中 晏光远
2018观察与思考来自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
细菌和真菌能够 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二氧化碳、水和无机 盐,这些物质又能被 植物吸收利用,进而 制造有机物。由此可 见,细菌和真菌对于 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 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 有些细菌和真菌从活的动植物体或人体吸收营养物质,以维持自身 正常生活的生活方式叫做寄生。
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 体炎、猩红热、丹毒等 多种疾病
真菌使人患病
足癣
臂癣
真菌使许多植物患病
小麦叶锈病
玉 米 瘤 黑 粉 病
三、与动植物共生
根瘤菌可将空气中的氮转化 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同生 活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 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 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 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
• 3.关注细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的关系
牛、羊等动物肠内的 细菌能够帮动物分解纤维 素。 此外,人体大肠中的 大肠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 B12 和维生素K ,对人的 健康有益。
小结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寄生)
3、与动植物共生。(共生)
`
教学目标
• 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 2.列举细菌和真菌对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 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 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44262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9.png)
想一想
1、馒头存放时间久了为什么会长“毛”?存放久了的馒头会长出“毛”,这是真菌中的霉菌繁育的结果。2、腐烂的树枝怎么会长有木耳呢?腐烂树上长出的木耳实际是真菌。3、营养丰富的牛奶和饭粒为什么会变质?牛奶和米饭变质了,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在作怪。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的散布
真菌
发霉的: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水、有机物、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某些细菌和真菌还要特定生活条件
如乳酸(杆)菌生活在无氧的条件,
有氧条件下生命活动受到抑制
1.炎热的夏天,食物容易腐败,冬天却不会容易腐败,为什么? 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低温能抑制细菌生长繁育2.夏天,受潮的食粮、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为什么受潮的玻璃、石头、水泥墙不易发霉 ? 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有机物3.晒干的种子和潮湿的种子,哪个更容易发霉,为什么? 潮湿的种子,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水分
橘子
花生
面包
生 活
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在作怪!
营养丰富的牛奶和饭粒为什么会变质?
空气中有许多细菌和真菌,那请同学们帮忙“抓”100个细菌过来给我,这个任务可能完成吗?为什么呢?
不能,因为细菌太小了。
一、视察菌落 一个细菌或真菌繁育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红曲霉
黄曲霉
毛霉
青霉
葡萄球霉
不同形态的菌落
细菌菌落
霉菌菌落
形态大小颜色
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有什么不同?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霉菌的菌丝较粗而长,形成的菌落较疏松,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霉菌形成的孢子有不同的颜色,所以霉菌菌落能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第15课时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15课时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9ad3aeac8d376eeaeaa31b5.png)
A.肠道中的益生菌与人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C.链球菌与人
D.牛与它胃肠里可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5.苏云金杆菌是现代生物农药的代表,它能杀死很多害虫,我们选择它做农药的主要原因是()
A.毒性大
B.易繁殖
C.能减少化学药物带来的环境污染
D.能迷惑害虫
【回顾反馈】5分钟
回顾细菌和真菌的异同点,加深对细菌、真菌知识点的消化理解。
限时训练,独立完成,检测效果。
【当堂检测】
1.真菌和大多数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
2.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的可被植物吸收和利用的物质是()
A.水、有机物、无机盐B.无机盐、氧气、水
C.二氧化碳、氧气D.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3.引起小麦叶锈病的真菌与小麦的关系是()
A.寄生B.共生C.腐生D.互生
【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P82,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
②为什么要使树叶保持潮湿?
③逐一分析这三个方案,找出每个方案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④哪个方案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
【展示提升】
1.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寄生在动植物体内,使它们患病;有些细菌和真菌却能够与动植物共生,那么,应该怎样看待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呢?
【自主学习】10分钟
1.自学教材找出答案,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2.识记自主学习内容。
3.抽测。
【合作探究】15分钟
1.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达成共识,班内展示。
【展示提升】10分钟
通过完成该部分,使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寄生、共生。
★梳理巩固
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62f903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0.png)
根瘤: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
三、与动植物共生 豆科植物的根瘤
根瘤菌
含氮无机盐 有机物
豆科植物
三、与动植物共生
人们发现:在一些土壤贫瘠的地方种植豆科植物可提高土壤的肥力。
三、与动植物共生
与植物共生
地衣:真菌与藻类共生
生长在旧墙壁、树干或岩石上,呈灰绿色、硬 状的 植物斑块就是地衣。实际上,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 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 物,真菌可以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
藻类
提供( 有机物 ) 提供( 水和无机盐 )
真菌
三、与动植物共生
与植物共生
2. 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 B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3、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
练习
一、选择题
D 1.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它们作为分解者参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B.它们可以和动植物共生
三、与动植物共生
与动物共生
在牛、羊、骆驼等草食动物的胃
肠内,生活着一些细菌,可以帮助动
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又可
以为这些细菌提供生存的场所和食物,
它们彼此依赖,共同生活。
分解( 纤维素 ) 胃肠内的细菌
提供( 场所、食物 )
牛、羊、骆驼
三、与动植物共生
与人共生
肠道内的细菌 制造( 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 )
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生物学 教案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生物学 教案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https://img.taocdn.com/s3/m/917e599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7.png)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一、章节学习主题本章内容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22》)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内容包括认识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1.内容的课标分析本章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
通过本章的学习,达成以下目标:(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重要概念:微生物一般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
(2)要帮助学生形成3个次位概念:①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②真菌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③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有些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医药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2.本章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学习的重点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区别;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难点是探究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如发酵酸奶、制作甜酒等。
三、章节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为本章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已有经历:学生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某些微生物会使人类患病,但认知不够全面、准确。
已有技能:学生掌握了观察和实验的一般方法和分类方法;能够熟练正确地使用显微镜,并掌握了一定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类比分析能力。
已有情感: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建构生物学重要概念,并对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建立正确的认识。
四、章节学习目标生命观念: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描述酵母菌、霉菌、蘑菇等常见真菌的形态结构,识别青霉和曲霉;举例说明细菌的生活特点,举例说明真菌的营养方式和呼吸方式;列举细菌、真菌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说出细菌、真菌对人类的危害及预防措施;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和常见的发酵食品类型;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概述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八年级上册_生物第四章__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八年级上册_生物第四章__细菌和真菌的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991ad4f9ba0d4a7303763a06.png)
细菌 菌落
真菌 菌落 表面或光滑 黏稠,或粗 糙干燥
大小
较小
颜色
黄或白
思考:我们如何来培养细菌 常呈绒毛 一般比细 有时呈现 和真菌菌落呢?
状、絮状 或蜘蛛网 状 菌菌落大 红、褐、 几倍到几 绿、黑、 黄等不同 十倍 的颜色
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培养皿 培养基成分 牛肉汁:含营养物质 琼脂:煮沸冷却后胶化为固态物质
拓展延伸
1、你见过泡菜坛吗?制作泡菜的原理就 是利用乳酸菌是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 泡菜坛的结构,既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 来封口,你能推测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泡菜坛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 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的缺氧环境。 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的环境下生 存,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参照教材68-69页,各小组讨论设计“检测 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细 菌 真 菌 的 分 布
土壤 水里 空气中 人的身体上 极端环境(嗜冷、热细菌)
极端环境(嗜酸、碱、盐细菌)
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
生 存 的 基 本 条 件
水分 适宜的温度
有机物质
有的需要特殊条件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的探究活动。
探究一:观察菌落
认真阅读教材66~67页,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菌落? 2.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点有哪些? 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总结归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 有哪些收获? …… …… ……完成达标Βιβλιοθήκη 测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八年级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八年级第四章细菌和真菌](https://img.taocdn.com/s3/m/600ef1b50508763230121231.png)
比较项 目
细胞结 构
形态
营养方、细胞膜、细 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 核,但有DNA集中的 区域
有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和细胞核, DNA在细胞核中
由单细胞组成,主要有 杆状、球状、螺旋状等 不同形态
由多细胞组成的菌丝 构成菌体
大多数利用现成的有机 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
物生活
活
动物 细菌
没 有
有
有有
无叶绿体
有 有有
没有叶绿体 鞭毛 荚膜
DNA
异养: 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靠获得 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 分:寄生和腐生
腐生:动物的遗体中获取有机物
寄生:活的动植物体吸收有机物
三、
细 菌 的 分 裂 过 程
细菌的繁殖很快,在适宜条件下每 20——3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
计算: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 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 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 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巴氏消毒法 渗透保存法
隔菌
果脯、梅子
晒制与烟熏法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5.真菌与细菌一样,细胞内也没有﹍﹍﹍﹍, 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6.真菌的生殖方式是﹍﹍﹍﹍。 7.位于青霉直立菌丝的顶端,呈青绿色、扫 帚状的结构是 A.营养菌丝 B.孢子 C.花粉 D.种子 8.在培养蘑菇的过程中,要在配料中加入一 些“菌种”。这里的“菌种”指的是
A.孢子 B.种子 C.果实 D.花粉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
七、学案检测
1.从组成真菌细胞的数目来看,酵母菌属于﹍﹍ ﹍﹍的个体,青霉属于﹍﹍﹍﹍的个体。 2.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因 此真菌和动物、植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3.霉菌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 构成的。其每个细胞都有﹍﹍﹍﹍、﹍﹍﹍﹍、 ﹍﹍﹍﹍和﹍﹍﹍﹍。 4.组成青霉的菌丝中,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 的叫做﹍﹍﹍﹍;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的叫做﹍ ﹍﹍﹍。
生物《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生物《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https://img.taocdn.com/s3/m/65ddb29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c.png)
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能形成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叫芽孢。
7.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芽孢是休眠体而不是生殖细胞。
8.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其营养方式为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两种。
9.真菌有单细胞的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霉菌和蘑菇,真菌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真菌、植物和动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用孢子繁殖后代。
10.青霉是霉菌的一种,孢子着生在直立菌丝的顶端,颜色是青绿色,呈扫帚状。
1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①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
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②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③与动植物共生。
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
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
12.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四章_第一节_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四章_第一节_细菌和真菌的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200a7c5b33687e21af45a967.png)
6、表达交流。
1、提出问题:(先确定变量)
不同环境里都有细菌真菌吗?马路上的细 菌真菌比草地多吗?池塘里有细菌吗?…...
2、作出假设:
假设不同环境里都有细菌真菌,假设马路上 的细菌真菌比草地多。假设池塘里有细菌。
3、制定计划:
小时候你有过不洗手就吃饭的习 惯吗?帮幼儿园的阿姨设计一个探究: 说服小朋友养成自觉洗手的好习惯。
简答题
1、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 法是:
1、配制培养基 2、高温灭菌
3、接种
4、培养
2、小明经常看见广告上说:“舒肤佳可以有效地抑制细 菌的存活。”他想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于是 他和小聪两人分别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
洗手前按指处 洗手前按指处 洗手后按指处
(无菌操作28℃环境中培养后)
恒温培养
(或室内温暖的地方)
目的是杀灭培养基中原有的细 菌和真菌,以排除它们的干扰。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1、配制培养基
2、高温灭菌
3、接种 4、恒温培养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其中1、2、3为本节内容)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无菌操作28℃环境中培养后)
小明
小聪
小聪 同学设计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 设计了对照实验 。 ★你认为_____
★在做这一步以前,他们应该完成哪些工作? 配制培养基,并将培养基和培养皿高温灭菌。
生活的最大悲剧不是失败,而 是一个人已经习惯于失败。
材料用具: 装有培养基经高温灭菌冷却的培养皿两套,无 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等。
探究讨论: 1、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 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 么要用无菌棉棒?
八上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详细)
![八上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2ba5c2f2aef8941ea76e05ab.png)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的概念: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征比较
菌落大小颜色形态
细菌菌落比较小主要为黄白色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霉菌菌落比较大黑褐黄红绿等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
3.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配置培养基:用肉汁和琼脂混合(提供营养)
高温灭菌: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防止杂菌干扰)
冷却:培养基要冷却后再用(防止高温杀死接种的细菌)
培养:把培养后的培养皿放在适宜的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培养
4.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和生活条件
1.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分布广泛的生物
2.都需要水适宜的温度和营养物质等有些细菌需在无氧条件上生存
第二节细菌
1.细菌的发现者:列文虎克发现于17世纪后期
2. 2.细菌来源的证明者:法国人巴斯德证实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存在的细菌
产生的他还发现了乳酸菌(细菌)的酵母菌(真菌),提出了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之父”
3.大小: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要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
4.形状:杆形球形螺旋形
5.结构:特殊结构(有的有,有的没有):荚膜(保护),鞭毛(运动)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菌与植物相互依赖,彼此
有利。
2.关于细菌营养方式的正确描述是(
C )
A.进行腐生生活的细菌,能够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根瘤菌能够利用阳光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 .进行寄生生活的细菌,只能靠吸收活的动植物体内或体表的有机
物来生活 D.细菌只能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生活
以芽孢不是生殖细胞;而孢子是生殖细胞。
4.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真菌有单细胞个体和多细胞个体。 【方法与规律】1.不同菌种形成的菌落特征各不相同,同一菌种在不 同的培养基上其菌落特征也有变化,但同一菌种在同一培养基上形成菌 落特征一般是相同的。 2.不同的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的特定条件不同:有些需要氧气 (如 醋酸杆菌等);有些不需要氧气,(如乳酸菌);酵母菌在有氧、无氧环境
)
解析:本题考查细菌和真菌 ,难度中等。利用酵母菌发酵可以酿酒 、制作馒头和面包 ,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泡菜,所以不是所有的 细菌和真菌都会引起动植物生病 ,人自身的免疫系统也会抵抗病原体的 侵袭;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不存在染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特别提醒】1.只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才能作为分解者参与自
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2 .腐生是指靠分解动植物遗体 ,从中获取有机物和能量来维持生活
的方式。
3.寄生与共生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对双方有利。
考点一 考点二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腐生、寄生、共生的区别:
腐生:从死的动植物或人体中获得营养物质; 寄生:从活的动植物或人体中获得营养物质,维护自己,损害寄主;
1.(2015,乐山)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B.潮湿的粮食堆容易生长霉菌,霉菌与动植物一样也属于真核生物
C.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无细胞壁,有夹膜 D.细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所以无法从菌落上区分它们
考点一 考点二
5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 ,生物兴趣小组用已消
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
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D ) A.2组、温度、消毒棉球 B.2组、温度、空气
C.3组、温度、消毒棉球 D.2组、温度、细菌
6.(2014,益阳)下列是对“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的相关描述,其 中错误的是( A ) A.青霉可进行出芽生殖 B.酵母菌为单细胞生物 C.放大镜下可见青霉白色的直立菌丝 D.显微镜下可见酵母菌有明显的液泡 7.关于①植物细胞、②动物细胞、③酵母菌、④乳酸菌、⑤病毒的叙 述错误的是( C )
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相互依赖。
【例2】豆科植物根部往往有很多瘤状物,这些根瘤中有很多根瘤菌。 以下关于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根瘤菌不利于豆科植物的生长 B.根瘤菌靠植物提供的有机物生活 C.根瘤菌为植物提供含氮物质 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之间的关系,难度中等。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 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
考点一 考点三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特别提醒】1.制作食品需要细菌和真菌的发酵作用;引起食品腐烂
的细菌和真菌都是腐生菌。 2 .食品都是有保质期的, 超过保质期后 ,由于其内的细菌和真菌的
繁殖,数量增多,最终会引起食品腐败变质。
3 .细菌与环境保护:有些细菌在无氧环境中分解有机物 ,能净化废 水;有些细菌在有氧时分解有机物,也能净化污水。
A.②没有细胞壁,①③④都有细胞壁 B.①②③有细胞核,④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①②③④生活都需要氧气 D.⑤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而①②③④都具有细胞结构
8.(2014,广东)右图是蘑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能产生孢子的部位是
( B ) A.① B.②
C.③ D.④
9.(2014,包头)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只要有细菌和真菌存在,人和其他动植物就会生病 B.某些真菌产生的抗生素可以杀死或抑制一些细菌 C.细菌和真菌都有染色体 D.霉菌通过孢子进行有性生殖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生物
考点一
细菌和真菌的比较
【特别提醒】1.细菌与真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 核。
2.霉菌的颜色主要指孢子的颜色。
3 . 芽孢与孢子的区别:芽孢是细胞的休眠体 ,能抵抗恶劣环境 , 一 个细菌形成一个芽孢,在环境适宜时,一个芽孢能萌发成一个细菌 ,所
A.制作酸奶需要密封,而酿制葡萄酒不需要密封 B.制作酸奶和酿制葡萄酒都需要先通气 C.制作酸奶的菌种属于细菌,酿制葡萄酒的菌种属于真菌 D.制作酸奶和酿制葡萄酒的菌种都属于真菌
一、选择题
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 C ) A.菌体 B.菌集 C.菌落 D.菌群
2.(2014,泉州)下列单细胞生物中,无成形的细胞核的是( C )
A.酵母菌 B.草履虫 C.大肠杆菌 D.衣藻
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中,不包括下列哪一步骤( C ) A.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B.对培养基高温灭菌 C.待培养基冷却后,在培养基上接种 D.在低温下冷冻培养 4.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是( D )
A.一般只分布在热带和温带地区 B.只分布在富含有机物、并且是温暖潮湿的物体上 C.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 D.细菌和真菌存在于植物体和动物体外的任何地方
中都能生存。
【例1】真菌比细菌结构复杂。王明同学认为复杂之处在于( A.真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真菌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C.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D.真菌都是多细胞的
C )
【解析】真菌与动植物细胞一样都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细菌只有DNA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是细菌与真菌的主要区别之处, 这也说明真菌的结构更复杂。
【例3】在制作馒头和酿酒过程中都需要的微生物是( A.曲霉菌 B.酵母菌 C.青霉菌 D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受热膨胀使馒头 松软。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用于酿酒。
3.(2015,安徽)某同学在家指导妈妈“用鲜奶制作酸奶”和“用葡萄 酿制葡萄酒”,下列指导措施中,正确的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