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PPT(共64页)
医学免疫学免疫学检测技术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免疫学检测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fa3ea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3.png)
双抗体夹心法、间接法ELISA
15
间接法ELISA
16
ELISA操作图
可调移液器
8孔道可调移液器 17
3. 放射免疫测定(RIA)
常用 125I,测定微量物质 4.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常用 鲁米诺,测定超微量物质 5.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先做凝胶电泳将蛋白质分区 再将蛋白质转移至固相载体 后用酶免疫、放射免疫等技术加以测定
1. 免疫荧光法(IFA )
荧光素可双色;使免疫复合物呈荧光;可定性、定位
(1)直接荧光法 荧光素一抗 对每种抗体作标记 特异 测Ag
(2)间接荧光法: 荧光素二抗 不必标记每种抗体 敏感 测Ag/Ab
12
免疫荧光法
13
2. 酶免疫测定(EIA): ELISA与酶免疫组化
(1)双抗体夹心法ELISA:查抗原
10
II ) Precipitation (二)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 + 相应抗体肉眼可见的沉淀物 使用半固体琼脂凝胶为介质——琼脂扩散/免疫扩散
1. 单向免疫扩散:抗原 的定量(Ig、C3 )
2. 双向免疫扩散:抗原/抗体的定性、组成及Ag相关性分析 3. 免疫电泳: 电泳 + 双向免疫扩散 (抗原分析)
21
3. 细胞因子检测
(1)免疫学检测法—— 夹心法ELISA FCM
(2)生物学检测法—— 细胞增殖(或细胞增殖抑制)试验 细胞毒(或细胞毒抑制)试验
(3)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RT-PCR测定mRNA
4. 皮肤试验: 测试IV型超敏反应能力
22
(二)B细胞功能测定
1. B细胞增殖试验 小鼠:LPS 人: SPA;抗IgM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课件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24283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b.png)
欢迎来到本课程的PPT课件。在这里,我们将深入探讨免疫系统的不同方面, 包括免疫学检验方法,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标准以及不同类型的免疫反应。让 我们开始!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主要用于保护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肿瘤细胞等外来抗原的攻击。本节 课程将介绍免疫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以及其作用。
MHC分子与免疫识别
MHC分子是一种高度多态性的分子,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识别外来抗原的重要手段。在本 节课程中,我们将讨论MHC分子的不同类型以及它们在免疫识别中的作用。
MHC-I分子
主要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帮助细胞展示其表面上的所有蛋白质。
MHC-II分子
主要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帮助B细胞等免疫细胞识别抗原。
总结
感谢您对免疫学与检验的关注。通过这一课程,您将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不同方面,包括细胞免疫、体液免 疫、免疫学检验等。我们希望这些知识对您的未来研究和工作有所帮助。
创新研究
免疫学研究的未来非常光明。我们不断寻找新的治 疗方法和疫苗,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免疫挑战。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最好方法之一。我们应该积 极接种疫苗,以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免受感染和 疾病的侵害。
这种病毒可以导致人体免疫系统不断受到攻击,致 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不能有效地对抗其他病原 微生物。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症
这种罕见的疾病涉及有关免疫紊乱和缺陷,导致机 体无法抵御常规的感染疾病。
免疫衰弱与异常
机体的免疫功能依赖于多种细胞和分子的联合作用。在本节课程中,我们将讨论一些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的因素, 如衰老、疲劳和压力等。 免疫紊乱 免疫紊乱可能导致机体的健康和抵抗力下降,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对免疫系统提高警惕。 压力的影响 长期的压力可能导致机体分泌激素、抑郁以及免疫调节不良等现象。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培训课件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b7ef4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19.png)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培训课件xx年xx月xx日•临床免疫学基础知识•临床检验技术概述•免疫学检验技术及应用目录•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临床免疫学基础知识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T细胞、B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等。
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
03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02 01胸腺、骨髓、淋巴结、脾脏等。
免疫细胞对外部抗原进行识别并作出反应。
抗原识别免疫细胞活化并分化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活化与分化效应细胞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
效应功能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免疫学在医学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通过检测抗体或抗原检测感染。
感染诊断疫苗开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肿瘤免疫治疗基于免疫学原理开发疫苗。
利用免疫抑制剂、抗炎药物等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利用肿瘤免疫疗法治疗肿瘤。
02临床检验技术概述临床检验的基本概念与分类01临床检验是指通过运用各种检验技术,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组织等进行检验,以获得客观准确的检验结果,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02临床检验技术可根据检验对象和检验目的的不同,分为血液检验、尿液检验、粪便检验、分泌物检验、细胞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03各种检验技术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需要,选择合适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技术。
临床检验的流程包括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处理、检验操作、结果分析和报告等环节。
在患者准备环节,应告知患者检验前注意事项,如饮食、休息、停药等。
在标本采集环节,应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标本类型和采集方法。
在标本处理和检验操作环节,应遵循实验室安全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结果分析和报告环节,应对检验结果进行审核和校对,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临床检验的流程与规范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是指在不同实验室之间进行的质控活动,包括参加外部质量评价计划、比对试验等。
临床免疫学检验-课件-临床免疫学检验-绪论
![临床免疫学检验-课件-临床免疫学检验-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18fe1fb380eb6294dc886c49.png)
免疫病理与免疫性疾病 感染免疫 移植免疫 肿瘤免疫
是研究肿瘤相关抗原和肿瘤的免疫诊断、肿瘤的发 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状况、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和 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的一门分支学科。
第三节 免疫学技术的发展与临床免疫检验
免疫学检验
是研究免疫学技术及其在医学检验 领域应用的一门学科,是医学检验专 业的重要学科之一。
第一章 绪 论
主要内容
• 免疫学基础简介 • 临床免疫学简介 • 免疫学技术的发展与临床免疫检验
第一节 免疫学基础简介
免疫的概念
是机体识别“自己” 或“非己” 物质, 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功能;其目的是 维持机体生理平衡与稳定。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全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免疫学检验的内容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淋巴细胞的类型、数量及功能检测
•免疫学检验的应用
检测具有免疫活性的物质
如抗原、抗体、补体等
检测体液中其他微量物质
如激素、酶、血浆微量蛋白、血药浓度、 微量元素等
检测环境中其他微量物质
各种蛋白质、酶、激素、药物和毒品等
特殊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将免疫检测条件控制、反应探测及结果 分析溶为一体的全自动免疫检测仪不断 涌现并朝着超微量、高灵敏和高精确度 的方向发展。
免疫学检验的地位
免疫学检验在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 医学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免疫学诊断是指应用免疫学检测技术,通 过对免疫活性物质(如免疫细胞、免疫分 子等)的定性或定量的测定,协助诊断免 疫相关疾病的一种实验诊断方法。
免疫病理与免疫性疾病: 研究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机制的
临床免疫学》本科课件免疫学检测技术
![临床免疫学》本科课件免疫学检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3787ed4b7360b4c2f3f645d.png)
46
h
46
胶体金结合物
h
47
固相NC膜
h
48
DICA 试剂条
样
结
品
合
NC
垫
物
膜
吸 水 垫
垫
h
49
DICA——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
样
结
品
合
NC
垫
物
膜
吸 水 垫
垫
h
50
试验方法
免疫层析试验以双抗体夹心法为例。
h
51
LATERAL FLOW TEST STRIP OF VEDALAB
30
h
52
(六)免疫印免迹疫技印术迹—试—验Westernblot
33
(二)荧光免疫技术
荧光物质:
荧光物质是一类经激发能发射荧光的 物质。
荧光色素: 能产生明显荧光并可用作 染料的有机化合物
h
34
常用荧光色素
1. 荧光色素:FITC、RB200、PE等
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5
RB200
FITC
h
36
荧光抗体技术类型
1、直接法
荧光素标记抗体
抗原
F
F
h
37
F
2、间接法
抗原
h
24
常用免疫标记技术
放射免疫技术 荧光免疫技术 酶免疫技术 胶体金免疫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技术
h
25
(一)酶免疫技术
基本原理: 酶免疫技术是利用酶标记抗体(抗原) 与相
应抗原(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酶复合 物,酶催化相应的底物显色,根据颜色变 化和显色深浅进行定性和定量。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PPT课件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177281172ded630a1cb63e.png)
严重全身性细菌感染时升高 动态监测可评估治疗效果
五、特异性IgE检测
介绍了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及应用,检测方法及参考范围,各 临床免疫学检测项目的特点。
谢谢您的观看!
CA125存在于卵巢癌组织细胞和浆液性腺癌组织中,不存在于黏液型卵巢癌中。
(五)癌抗原242测定 (六)癌抗原153测定
乳腺癌时,30%~50%的病人可见CA153明显升高,但在早期乳腺癌时,它的阳性率仅 为20%~30%左右,因此主要用于乳腺癌病人的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
诊断学(第9版)
三、酶类肿瘤标志物检测
(一)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测定 (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
诊断学(第9版)
降钙素
四、激素类肿瘤标志物检测
甲状腺滤泡细胞C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单链多肽激素,甲状腺髓样癌病人血清降钙素 明显升高,而且由于降钙素的半减期较短,因此可作为观察临床疗效的标志物。
第四节
自身抗体检测
诊断学(第9版)
一、类风湿因子的检测
一、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一)甲胎蛋白测定
胎儿早期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出生后,AFP的合成很快受到抑制。
1.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AFP的含量明显升高,常>300μg/L 2.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病人血清中AFP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常300μg/L 3.生殖腺胚胎肿瘤病人血清中AFP可升高 4.妊娠3~4个月,孕妇AFP开始升高,7~8个月达高峰,但多低于400μg/L,分 娩后3周恢复正常
第八章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
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测 第二节 细胞免疫检测 第三节 肿瘤免疫检测 第四节 自身免疫检测 第五节 感染免疫检测 第六节 抑制免疫检测 第七节 其他免疫检测
临床免疫学检验-课件-第12章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临床免疫学检验-课件-第12章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aeefcfb360cba1aa811dacb.png)
殖细胞核抗原;
肿瘤转移和肿瘤分期 ; 指导肿瘤靶向治疗。
第二节 荧光免疫组化技术
定义:采用荧光素标记的已知抗体(或抗原)作为
间接法 两步法
HRP标记在第二抗体即抗抗体, 抗原-特异性 抗体-第二抗体● HRP复合物
特点:敏感性较直接法高, 一种标记抗体能用于相应动 物制备的多种特异性抗体, 检测多种抗原。但较直接法 费时,非特异染色稍重。
(二)非标记抗体酶免疫组化染色
特点:
用酶免疫动物,制备效价高、特异性强的抗酶抗体 酶通过免疫学反应与抗酶抗体及组织抗原上的第一抗体
① 将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组织化学的可见性、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敏感性结合。
② 借助显微镜(电子或荧光)、在细胞或亚细 胞结构、检测各种抗原(蛋白、多肽、酶、 激素、病原体等)。
③ 结构、功能与代谢的动态观察,为疾病诊断、 机制研究提供有力手段。
分类:
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 亲和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标记电镜组织化学技术
优点:
敏感性较酶标法有所提高
缺点:
操作分四步,较复杂 如果抗酶抗体与酶结合弱,在操作中酶常被冲洗掉 如果抗酶抗体的非特异性成分与桥联抗体结合,结果
就与抗酶抗体竞争桥抗的结合位点,也会影响方法的
敏感性。
技术类型
2. PAP法:1970年发现,是酶桥法的改良法。PAP法将酶 桥法的第三抗体(抗酶抗体)与酶形成一种稳定可溶性 (PAP复合物) :2个抗酶抗体+3个HRP(五角形结构)
直接法
HRP标记在特异性抗体(第一抗体)上,抗原- 抗体● HRP 复合物,加入底物显色。有色物质沉积在抗原抗体反应部位, 从而可对组织或细胞抗原进行定位,定性,定量分析。
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ppt课件
![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15116f3c1ec5da50e2705d.png)
13
免疫应答反应(immune response)
是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发生一系列反应,并以排
出或分解该抗原为目的的反应过程。
免疫应答的过程主要分为: 识别阶段(recognition phase)
抗原识别处理 传递信息
7
免疫学技术对推动免疫学的发展及基础与临 床免疫学的结合起了重要作用。学习免疫学 的基本概念,了解临床免疫学的理论基础, 掌握免疫技术的检测原理是学习和研究临床 免疫学与免疫技术的重要保障。
8
免疫学的形成与发展
①免疫学经验时期(11~17 世纪): • 中国医生发明了用人痘苗预防天花 ② 经典免疫学时期(18 世纪末到 20 世纪中叶)—— 抗感染免
37
第三节 临床免疫学与免疫检验
38
一、免疫学技术的发展
免疫学检验(laboratory immunology)是 研究免疫学技术及其在医学检验领域的重 要学科。 免疫学检验的发展是随着各种免疫物质的 发现密切相关,在免疫学理论与生物学技 术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许多经典技术被加 以革新与放大而派生出更多新技术与新方 法,这些方法和技术在医学研究与临床诊 断的运用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能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效应
26
吞噬细胞(phagocyte)
免疫辅助细胞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
参与辅助淋巴细胞的活化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免疫应答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
参与免疫应答中的某一环节
27
表1-1 不同淋巴细胞及功能简介
主要功能
分布 外周血液 淋巴结 脾脏
临床免疫学技术培训PPT免疫检测与诊断方法
![临床免疫学技术培训PPT免疫检测与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f05db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8.png)
利用免疫学原理和技术,对疾病进行早期、快速、准确的诊断。
通过调节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3
02
01
以凝集试验、沉淀试验等为基础,操作简便但灵敏度较低。
早期免疫检测
利用酶标记抗体或抗原,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通过荧光标记抗体,实现对病原体的快速、直观检测。
肿瘤免疫治疗概述
简要介绍肿瘤免疫治疗的概念、原理及主要策略,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等。
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及临床试验进展
列举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并介绍其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
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评估
探讨如何评估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包括生存率、生活质量、无进展生存期等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等。
01
简要介绍肿瘤标志物的概念、分类及其在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常见肿瘤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
02
列举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如CEA、AFP、CA19-9等,并介绍其相应的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法等。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
03
探讨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早期筛查、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免疫学技术培训PPT免疫检测与诊断方法
:
2023-12-30
免疫检测与诊断方法概述抗原抗体反应及检测技术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检测技术免疫学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应用肿瘤免疫学相关检测技术
免疫检测与诊断方法概述
01
通过免疫学技术制备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预防接种
免疫诊断
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学相关检测技术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培训课件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97d22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0.png)
通过检测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数量,了解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为肿瘤治疗提 供参考。
移植的免疫学检验
HLA配型检测
通过检测供体和受体的HLA类型,寻找合 适的供体,避免移植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剂使用指导
通过检测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相关指标,指 导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降低排斥反应 和感染的风险。
免疫学的发展历程
介绍免疫学从最早的“种痘术”到现代的分子免疫学的发展 过程,以及免疫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
包括固有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以 及由细胞因子、抗体等组成的分子成分。
VS
免疫系统的功能
包括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等。 其中,免疫防御是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的 重要机制;免疫自稳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 态的重要手段;免疫监视是机体识别和清 除突变细胞的重要途径。
荧光免疫分析
利用荧光物质标记抗原或抗体,在激发光源作 用下,检测荧光信号强度,具有高灵敏度、高 特异性和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临床免疫学检验指标
免疫球蛋白
反映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包括IgG、 IgA、IgM、IgD和IgE等五类。
细胞因子
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分子,如IL-1、IL-2、 IFN-γ等。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03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免疫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对,为临床医
生提供辅助诊断建议。
03
常见疾病的免疫学检验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
自身抗体检测
包括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等,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细胞免疫学检查
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数量,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和活动情况。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培训课件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bf22e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2.png)
SLE是一种多系统自身免疫病,常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诊断和治疗难度较大。
类风湿性关节炎(RA):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 主要累及关节,引起疼痛和畸形。
R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涉及遗传、环境、免疫 等多种因素。患者通常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 状,治疗需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感染性疾病病例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前景
随着研究的深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将有望用 于更多类型肿瘤的治疗,并提高肿瘤患者的生 存率和生活质量。
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挑战与机遇
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现状
01
免疫疗法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免疫检查点抑
制剂、免疫细胞治疗、肿瘤疫苗等。
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面临的挑战
免疫细胞治疗的定义和分类
根据来源和功能,免疫细胞治疗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CAR-T细 胞治疗、TCR-T细胞治疗、NK细胞治疗等。
免疫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
免疫细胞治疗在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均有 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免疫细胞治疗的挑战与前景
尽管免疫细胞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挑战,如安 全性、有效性、规模化生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02
PD-1抑制剂是一种免疫疗法,可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攻击肿瘤细胞,对 某些癌症有显著疗效。
03
PD-1抑制剂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来激活患者自身的T细胞,从而攻击 肿瘤细胞。对某些癌症如黑色素瘤有显著疗效,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产生响应 。
05
临床免疫学发展趋势与挑战
免疫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
安全设施配备
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如紧急洗眼器、灭火器、安全柜 等,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江西省胸科医院:熊国亮
一、概述
• 免疫学检验是研究免疫学技术及其在医学 检验领域应用的一门学科。免疫检验技术 则重点阐述各类免疫学技术的基本原理、 方法类型和临床应用。19世纪末相继建立 了凝集试验、沉淀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等 三大经典血清学试验,用于检测病原微生 物的抗原或抗体对传染病的诊断起到重要 作用。
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发展,放射 免疫技术、荧光免疫技术、酶免疫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流式细胞免疫分析技 术等免疫标记技术应用于临床免疫学检验, 加快了免疫学检验的自动化、标准化进程, 极大地提高了免疫学检验的灵敏度,拓展 了免疫学检测范围,从检测免疫相关物质 (抗原、抗体、补体、免疫活性细胞和细 胞因子等)到检测体液中的微量物质(激 素、酶、血浆微量蛋白、血药浓度、微量 元素等)。
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 此法常用多孔聚苯乙烯反应板作为固相载 体,读取结果需用酶标仪。标记抗原或抗 体所用的酶常选择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碱性磷酸酶(AP)等,HRP常用的底物有 邻苯二胺(OPD)或四甲基联苯胺 (TMB),碱性磷酸酶一般采用对硝基苯 磷酸酯(P-NPP)作为底物,产物为黄色的 对硝基酚,在405nm波长处有最高吸收峰。
二、免疫检验技术在临床免疫学 检验的应用
• 3.免疫球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和补体的测 定 包括测定五类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血清 总补体活性及补体成分的含量和在多种疾 病时血清中升高的循环免疫复合物。
二、免疫检验技术在临床免疫学 检验的应用
• 4. 细胞免疫相关指标测定 检测淋巴细胞亚 群和淋巴细胞的功能以及白细胞介素—2等 多种细胞因子,用于判断机体细胞免疫功 能状况。
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 3.竞争法 用于检测待检样本中未知抗原或抗 体。以测定抗体的竞争法为例,将已知抗体 吸附于固相载体,洗涤除去未结合抗体,; 加特异性抗原与包被抗体形成固相抗原抗体 复合物,洗涤除去游离抗原,加标本和酶标 抗体,标本中的抗体与酶标抗体竞争结合固 相复合物中的抗原。标本中的抗体越多,其 竞争力越强,与固相抗原结合的酶标抗体越 少,加酶底物显色,有色产物的多少与酶标 抗体量成正比,与被测抗体量成反比。如乙 型肝炎总抗HBc的检测、抗HBe的检测。
一、概述
• 免疫检验技术以其特有的特异性、敏感 性和微量、快速、稳定等优势被广泛应 用于临床医学。
二、免疫检验技术在临床免疫学 检验的应用
• 1.传染病的免疫学检查 机体被细菌、病毒、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微生物感染后, 常可在血清中出现与病原体相对应的特异 性抗体,检测这类抗体有助于明确疾病的 诊断(血清学诊断)。此外,还可以用含 有特异性抗体的诊断血清鉴定相应的病原 体及有关抗原,为确定传染的病原提供依 据。
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 原理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免疫酶技术固 相酶免疫测定的一种技术,是将待测抗原 或抗体先固定于固相载体表面,再用酶标 记的抗原或抗体与已被固定的相应抗体或 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加入酶底物及色原 后呈色,呈色程度用吸光度(A)值表示, 所测A值与待测抗体或抗原的水平呈相关关 系。
二、免疫检验技术在临床免疫学 检验的应用
• 5. 自身抗体测定 机体在发生自身免疫性疾 病时,常可出现各自身抗体,用免疫学方 法检测这些抗体,可为自身免疫性病的诊 断、疾病状态判断和疗效监测提供依据。
二、免疫检验技术在临床免疫学 检验的应用
• 6. 肿瘤标志物测定 免疫学方法定性或定量 检测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 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反应产生的一些 生化物质,对肿瘤的筛查、鉴别诊断、治 疗后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 2.夹心法 夹心法有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和双抗 原夹心法(测抗体),两者试验步骤相同,但包被 物、酶结合物和检测对象不同。双抗体夹心法用于 检测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抗原。先将已知特 异性抗体包被于固相载体上,加待测样本,若其中 有相应的抗原则与固相抗体特异性结合;洗板后加 入酶标记特异性抗体,使成包被抗体—待测抗原— 酶标抗体复合物;抗原或抗体含量与所测吸光度(A) 值呈正相关。如乙型肝炎HBsAg的检测、抗HBs的检 测、HBeAg的检测。
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 根椐方法和步骤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反应模式。
• 1.间接法 是检测样本中特异性抗体最常用的方法。 将已知特异性抗原包被于固相载体上,加待检样本, 若其中含特异性抗体则与固相抗原结合形成抗原— 抗体复合物;洗弃未反应的成分,加酶标记抗抗体 (一般为酶标记抗人IgG或葡萄球菌A蛋白),使在 固相载体上形成抗原—待检抗体—标记抗体(或SPA) 复合物;洗弃未反应的成分,加酶底物,终止反应 后,在一定波长下用酶标仪测吸光度(A)值判定待 测抗体的有无或含量。间接法的优点是制备 一种酶 标记抗抗体(或SPA),只需更换不同的固相抗原, 便可检测多种抗体。如HCV-IgG抗体的检测
二、免疫检验技术在临床免疫学 检验的应用
• 2.机体天然免疫的检测 主要是对各种吞噬 细胞如中性粒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 胞的功能进行检测以及检测在机体组织损 伤、局部缺血、急性感染与炎症反应时升 高的血浆蛋白,如C反应性蛋白,血浆中 CRP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创伤、感染、炎 症、外科手术、肿瘤浸润时迅速显著地增 高,可达正常水平的2000倍。CRP是引发心 脏病的最强烈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