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投资案例,跨国经营

合集下载

国际投资的法律案例(3篇)

国际投资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2010年,中国某大型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中国企业”)在美国某州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主要从事新能源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合资企业成立之初,中美双方投资者均对该项目充满信心,并签订了详细的合资协议。

然而,随着项目的推进,双方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产生了严重分歧,导致合资企业陷入困境。

2015年,美国合资方单方面终止了合资协议,并要求中国企业退还其投资款项。

中国企业认为美国合资方违反了合资协议,遂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资协议的效力;2. 美国合资方是否违反了合资协议;3. 中企的投资损失如何赔偿;4. 适用的法律及管辖权问题。

三、案例分析1. 合资协议的效力根据美国法律,合资协议是合资企业成立的基础,对合资各方具有约束力。

本案中,中美双方投资者签订了详细的合资协议,包括投资比例、管理权、利润分配、违约责任等内容。

美国法院在审理本案时,首先确认了合资协议的效力。

2. 美国合资方是否违反了合资协议(1)违反合资协议的行为本案中,美国合资方的主要违约行为包括:a. 未按照合资协议约定履行投资义务;b. 单方面终止合资协议,且未提供合理理由;c. 擅自处置合资企业的资产,损害了中企的利益。

(2)美国合资方违约行为的认定美国法院在审理本案时,认为美国合资方的行为违反了合资协议的约定。

具体理由如下:a. 根据合资协议,美国合资方应按照约定比例投资,但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未履行投资义务,导致项目进度受到影响;b. 合资协议约定,终止合资协议需经双方协商一致,但美国合资方单方面终止协议,违反了协议约定;c. 美国合资方擅自处置合资企业资产,损害了中企的利益,违反了合资协议的约定。

3. 中企的投资损失如何赔偿根据美国法律,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守约方的损失。

本案中,中企的投资损失主要包括:a. 项目进度延误导致的损失;b. 美国合资方违约造成的经济损失;c. 中企为维护自身权益而支出的律师费、诉讼费等费用。

(简体)跨国公司投资案例

(简体)跨国公司投资案例

跨国公司投资案例--------------------------------------------------------------------------------案例1戴姆勒·克莱斯勒:盯住东北亚市场【概要】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在《财富》杂志2000年全球500家最大公司排名中位居第5位。

自1998年戴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合并以来,戴·克公司就开始持续不断地建设以中国为核心的东北亚地区市场。

【案情】戴姆勒·克莱斯勒的总部分别设在德国和美国,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年均创造收入1510多亿美元,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全球雇员总数达46.6万人。

在《财富》杂志2000年全球500家最大公司排名中位居第5位。

东北亚是戴·克公司优先发展长期业务的地区之一。

虽然如此,但该公司在这一地区的营业额远远不能反映其真正的生产潜力,为此,戴·克公司就把中期目标定位在提高这一地区及整个亚洲市场在公司总收入中的份额。

自1998年戴姆勒·奔驰公司与克莱斯勒公司合并以来,戴·克公司就开始持续不断地建设以中国为核心的东北亚地区市场。

为了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发展,2001年2月1日,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随着这家公司的成立,戴·克公司计划在中国发展更多的战略联盟,扩大现有合作伙伴的关系,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层面上进行更为灵活的经营活动。

戴·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戴·克公司在东北亚地区的核心,负责包括中国、韩国、香港和澳门在内的25个代表处及分支机构的业务发展和协调。

这家公司的首要业务活动包括加强梅赛德斯·奔驰轿车、面包车和卡车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同时,支持现有合资企业项目,进一步在中国寻找新的机遇并开拓新的伙伴合作关系。

跨国并购成功案例分析_跨国并购经典案例

跨国并购成功案例分析_跨国并购经典案例

跨国并购成功案例分析_跨国并购经典案例跨国并购是当代企业国际拓展的重要形式,也是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流动的最主要形式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把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开拓国际市场的新策略。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中国企业跨国成功并购案例分析,欢迎大家前来阅读!中国企业跨国成功并购案例分析篇12014年11月12日,锦江国际和美国喜达屋集团联合公布:双方就喜达屋资本出售卢浮集团和子公司卢浮酒店集团100%股权签署相关协议。

经此一役,锦江国际旗下酒店将超过2800家,34万间客房分布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并由此跻身全球酒店排名前8位。

卢浮酒店集团成立于1976年,是欧洲和法国第二大连锁酒店集团,其100%股权由喜达屋资本通过旗下私募股权基金持有,截至2014年6月,卢浮酒店集团布局全球46个国家,拥有、管理和特许经营1115家酒店,91154间客房。

6大酒店品牌覆盖1—5星级,在欧洲的核心市场具高知名度,位于全球领先地位。

锦江国际与其谈判完成后,向旗下经营酒店的上市公司锦江股份发函征询是否作为收购方参与该项目。

锦江股份决定收购并在上市公司履行完成法定程序后即与喜达屋签署了《股份购买协议》。

2015年1月14日,停牌两个多月的锦江股份发布公告,拟以百亿人民币巨资收购卢浮集团100%股权,以期拓展国际化战略。

这是国内酒店业最大一笔海外并购,也是中国证监会于2014年四季度放开上市公司现金并购政策以来,交易金额最大的一起并购案例。

1月30日,锦江股份股东大会以高达99%的赞成率高票通过此项并购案。

锦江股份的战略投资者弘毅投资当日表示,基于对有限服务型酒店行业的看好以及对锦江股份和收购标的管理团队的高度肯定,弘毅投资认可本次收购,并将在未来发展中积极履行股东职责。

“品牌管理协同和客源优势带来看点,通过跨国收购分享出境游市场蛋糕。

预计此次收购有望增厚锦江股份2015年净利润1350万—3800万欧元,按照最新汇率计算,可以增厚公司净利润0.96亿—2.71亿元人民币。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案例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案例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案例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这种投资方式指的是在一个国家的企业直接投资到另一个国家的企业中,通常是通过收购、合资或独资等方式。

以下是一个关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案例。

以汽车制造业为例,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公司在中国市场进行了大规模的直接投资。

在2004年,丰田公司决定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与中国的一家汽车制造商合作生产汽车。

这项投资使得丰田公司能够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并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汽车需求。

通过直接投资,丰田公司可以利用中国市场的潜力,降低生产成本并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此外,直接投资还使丰田公司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偏好,从而更好地定制产品和服务。

这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案例不仅在汽车制造业中存在,还涉及其他各个行业。

例如,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可口可乐公司在印度进行了大规模的直接投资。

公司在印度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以满足印度人口快速增长的饮料需求。

这种直接投资不仅使得可口可乐公司能够更好地进入印度市场,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印度经济的发展。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案例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商业机会和利润,也有助于推动国际合作和经济发展。

通过直接投资,企业可以在不同国家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商业关系,促进技术和人才的跨国流动,并在全球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然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政治和法律环境的不稳定、文化差异、经济波动等都可能对投资产生影响。

因此,企业在进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时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研究和风险评估,以确保投资能够取得预期的回报。

总之,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是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现象。

通过直接投资,企业可以利用不同国家的市场机会,实现更大的成长和成功。

然而,投资者也需要认识到投资的风险和挑战,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

经典跨国并购案例

经典跨国并购案例

经典并购案例一、1997年美国最大的两家飞机制造公司波音与麦道公司合并,涉及金额140亿美元1996年12月15日,世界航空制造业排行第一的美国波音公司宣布收购世界航空制造业排行第三的美国麦道公司。

按照1996年12月13日的收盘价,每一股麦道公司的股票折合成0.65股波音公司的股票,波音公司完成这项收购共需出资133亿美元。

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之后,在资源、资金、研究与开发等方面都占有优势。

此外,波音和麦道都生产军用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军品生产技术应用于民用产品的生产,加速民用产品的更新换代。

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合并之后,新波音公司的资产总额达500亿美元,净负债为10亿美元,员工总数20万人。

1997年,新波音公司的总收入将达到480亿美元,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企业。

这起合并事件,使世界航空制造业由原来波音、麦道和空中客车三家共同垄断的局面,变为波音和空中客车两家之间进行超级竞争。

特别是对于空中客车来说,新的波音公司将对其构成极为严重的威胁。

由于波音公司兼并麦道公司事件对欧洲飞机制造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政府和企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97年1月,欧洲委员会开始对波音兼并麦道案进行调查;5月,欧洲委员会正式发表不同意这起兼并的照会;7月16日,来自欧盟15个国家的专家强烈要求欧洲委员会对这项兼并予以否决。

美国和欧洲各主要国家的政府首脑也纷纷卷入这场兼并和反兼并的冲突之中。

一时间,美国与欧洲出口企业之间酝酿着引发贸易大战的危机。

最后,为了完成兼并,波音公司在7月22日不得不对欧盟做出让步,其代价是:1.波音公司同意放弃三家美国航空公司今后20年内只购买波音飞机的合同;2.接受麦道军用项目开发出的技术许可证和专利可以出售给竞争者(空中客车)的原则;3.同意麦道公司的民用部分成为波音公司的一个独立核算单位,分别公布财务报表。

经15个欧盟国家外长磋商之后,7月24日,欧洲正式同意波音兼并麦道;7月25日,代表麦道75.8%的股份,持有2.1亿股的股东投票通过麦道公司被波音公司兼并。

跨国公司参与国际投资的成功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参与国际投资的成功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参与国际投资的成功案例分析一、跨国公司定义:跨国公司服务方案跨国公司就是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

二、上汽集团出巨资收购通用大宇10%的股份通用汽车通过剥离大宇原有的许多不良资产,保留了韩国境内的3个汽车厂的优质资产,汉城的设计中心、在海外的部分分销公司,即汽车设计,生产、销售全过程的精髓,并且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大宇汽车公司的债权人合作成立的一家绝对控股的新公司——大宇汽车科技公司接管大宇汽车轿车生产业务。

2002年4月通用汽车及其合作公司的亚洲合作伙伴——上汽集团和日本钤木汽车公司,联合投资收购持股67%,其分配比例为:通用汽车占41.1%,日本铃木占14.9%(出资8 900万美元),上汽集团占10% (出资5 970万美元),其余33%由大宇债权人持股。

新合资公司通用大宇于2002年10月底正式成立并运营。

成功之处:1.促进上汽融入国际汽车工业上汽参与通用大宇公司,股份虽然不多,但使中国汽车工业在走向世界方面迈出了难能可贵的第一步。

同时,上汽集团也能够帮助通用大宇更快地进入中国快速发展的汽车市场。

对于上汽和大宇来讲这是—项双赢的投资战略。

一向奉行“引进来”的中国汽车上业,终于迈出了走出去”的第—步,参与到全球汽车市场的国际竞争中去。

它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中国汽车工业融入国际汽车工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

对于通用汽车来说,这次收购并转让股权的行既照顾了亚洲合作伙伴的关系,又降低了收购大宇汽车公司的风险。

而铃木公司和上汽集团在其中也得到了实惠,分享到了由通用公司针对韩国方面近似严酷的谈判压价成果。

这不仅能促进上汽集团在资本、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等多方面融入国际市场,积累国际经营管理经而且能通过优化组合集成其在亚洲的合作伙伴的全球资源,提高自主开发能力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致命缺陷,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其在亚洲的市场份额。

中国企业一带一路跨国案例

中国企业一带一路跨国案例

1.中国企业参与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了巴基斯坦的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巴基斯坦经济走廊项目中的港口、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两国经济合作与交流。

2.中国企业投资马来西亚基建项目:中国企业参与了马来西亚的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如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等,促进了马来西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

3.中国企业参与巴拿马运河扩建项目:中国企业参与了巴拿马运河的扩建
工程,为巴拿马运河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促进了中美洲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4.中国企业投资巴西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参与了巴西的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包括巴西的港口、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巴西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5.中国企业参与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建设:中国企业参与了埃及苏伊士
运河经济区的建设项目,为埃及经济的发展和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汇总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汇总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汇总案例一威斯特与伯顿原大连电机厂(下称“大电机”)成立于1946年,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电机生产企业,1997年4月,和新加坡威斯特签了合资协议,成立威斯特(大连)电机有限公司。

合资后,外方通过垄断购销渠道做亏损的惯用手法,很快掏空了合资企业。

并且仅用3年就完成了“合资、做亏、独资”三部曲,使曾经的金牌电机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声匿迹。

大连第二电机厂(下称“二电机”)曾排名第二,1998年12月,与英国伯顿电机集团签订合资协议,成立大连伯顿电机有限公司。

合资后的情况和大电机如出一辙,不到3年,外方的8000万股本金还没到齐,就完成了独资步伐。

案例二西门子锦西化机始建于1939年,是中国化工机械制造工业的摇篮。

透平机械是其主导产品之一,在该领域拥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核心技术。

锦西化机与西门子合资的主导者是葫芦岛市政府,起因于“国企改制”。

西门子最初提出参与锦西化机改制,进行整体合作,之后却说:不整体合作,而要全资收购透平分厂。

而此时锦西化机即使不同意也已挨不到谈判桌旁,即便参加谈判也没有多少发言权。

2005年4月签订了合资合同,合资公司随后就挂牌,合资公司股权比例70∶30,西门子控股。

这意味着西门子彻底消除了中国本土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案例三卡特彼勒多年来,卡特彼勒在华合资有两个原则:第一,必须控股;第二,必须掌握销售权。

他们往往不允许控股企业有独立的技术能力与产品。

在中国,由于外国公司在华装载机和压路机领域完全没有优势,卡特彼勒此前与中国大企业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的几次合作都不愉快,于是开始选择二流企业,即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下称“山工机械”),此并购案是卡特彼勒在华并购战略的第一个实质性战果。

卡特彼勒最终用不到200万元人民币收购山工机械40%的股份,将其纳入自己的中国体系。

卡特彼勒也开始调整在华并购战略,正在与厦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工程机械集团等行业内重要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等待时机。

对外投资经典案例

对外投资经典案例

对外投资经典案例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对外投资成为了许多企业实现跨国发展的关键一步。

本文将介绍几个经典的对外投资案例,以探索成功的秘诀和经验。

一、中国恒大集团收购马德里足球俱乐部中国恒大集团是中国知名的房地产企业,在2015年成功收购了西班牙马德里足球俱乐部,成为了首个亚洲企业在西甲联赛中拥有俱乐部的案例。

这个案例的成功在于恒大集团充分利用了中国足球市场的潜力和西班牙足球的品牌价值。

通过收购马德里俱乐部,恒大集团得以借助足球平台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

此外,恒大集团还引进了西班牙教练和球员,提高了中国足球水平,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

二、阿里巴巴收购Paytm阿里巴巴是中国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而Paytm则是印度最大的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

在2015年,阿里巴巴成功收购了Paytm的25%股份,进一步扩大了在印度电子商务市场的份额。

这个案例的成功在于阿里巴巴充分认识到印度市场的潜力,而Paytm作为当地最大的移动支付平台,具备了丰富的用户资源和市场占有率。

阿里巴巴通过收购Paytm的股份,巩固了在印度电子商务市场的地位,并借助Paytm的技术和运营经验,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三、苹果公司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苹果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中国是其最大的生产地。

然而,在面临中国市场竞争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时,苹果决定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和降低生产成本。

这个案例的成功在于苹果公司准确判断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并根据当地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和布局。

通过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苹果公司不仅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能更快速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苹果还与当地供应商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

四、沃尔玛进军墨西哥市场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在1991年进入墨西哥市场时,选择了与当地企业联合合作的方式。

这个决策被认为是沃尔玛在墨西哥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步。

跨国公司失败案例

跨国公司失败案例

中国公司跨国经营失败案例1、中航油:投资期货,折戟沉沙2004年底,曾被中国企业捧为“走出去”战略棋盘上过河尖兵的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因总经理陈久霖在石油期权和期货投机中判断失误,累积超过5.5亿美元的亏损,并于2004年11月30日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点评:中航油“折戟沉沙”的惨痛教训:第一,跨国经营必须要建立内控和相互制衡的风险控制机制。

第二,企业必须重视对现金流量的监控和审核。

第三,要正确认识道德风险。

2、中投公司:投资黑石,资产缩水2007年3月才开始筹备的中投公司,在5月就斥资30亿美元外汇储备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参股美国私募基金巨头黑石集团10%的IPO。

这项交易成立的初衷旨在为中国1.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寻找多元化投资出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黑石集团上市后股价连续下跌,也造成了中投公司这笔投资大幅缩水。

截至美国时间2008年2月12日,中投公司在黑石投资中的亏损额达12.18亿美元。

点评:这一案例或者可以证明,我国企业尚不具备掌握国际资本市场运行规律的能力,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历练,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教训、经验,学会选择投资品种,控制风险,把握投资时机。

3、中国平安:参股富通,被迫减值2007年11月27日,中国保险巨头之一平安保险集团斥资约18.1亿欧元从二级市场直接购买欧洲富通集团9501万股股份,一跃成为富通集团第一大单一股东。

2008年6月,平安保险集团最终将持股比例锁定在4.99%,总投资额达238亿元人民币。

之后,富通集团成为受金融危机波及的第一批金融企业,截至2008年9月底富通集团的股价下跌幅度超过了70%,直接导致2008年第三季度平安保险集团季度报出78.1亿元人民币净亏。

点评:在实体企业家们努力用质量和技术在国际市场上为中国制造争得名分时,金融投资家们走出去时需要多一分谨慎,多一些灵活性,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

4、上汽集团:并购双龙,整合不利2004年10月28日,上汽以5亿美元的价格高调收购了韩国双龙48.92%的股权。

跨国公司国际经营案例分析

跨国公司国际经营案例分析
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星巴克除了要面对 一系列同等价位品牌:Costa、太平洋咖啡等 的竞争。拥有更多网点的麦当劳、肯德基为了 增加营收也纷纷推出咖啡产品。
霍华德·舒尔茨曾在采访中表示,星巴克 要教中国人学着早上喝咖啡。而早咖啡的竞争 对手则包括了根深蒂固的“豆浆油条”文化。 下沉到三四线城市星巴克依然能够一枝独秀吗?
在中国做生意,最难的分别是开办企业、申请 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供应以及缴纳税款这四个 环节。其中“开办企业”这一指标在全球185 个国家和地区中便利度排名151位。在中国要 开办一个企业,需要经过13道程序,平均耗 时33天。如果想要在中国申请建筑许可,则 需经过28道程序,耗时270天,耗费成本占人 均国民收入375.3%,该项排名中国位于垫底 的181位。而缴纳税款的便利度以及获得电力 的便利度分别为122和114位。而这些成本, 最终也都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透过强势广告,加强年轻族群(为主要消费族 群)之产品认同感,以争取目前较喜欢百事可乐 之年轻阶层。
可口可乐百年广告语
1886 请喝可口可乐 1904 新鲜和美味 满意——就是可口可乐 1905 可口可乐—保持和恢复你的体力 无论你到那里,你都回发现可口可
乐 1906 高质量的饮品 1907 可口可乐—带来精力,使你充满活力 1908 可口可乐,带来真诚 1909 无论你在哪里看到箭形标记,就会想到可口可乐 1911 尽享一杯流动的欢笑 1917 一天有三百万!(人次) 1920 可口可乐—一种好东西从九个地方倒入一个杯子 1922 口渴没有季节 1923 口渴时的享受 1925 真正的魅力 1925 六百万一天(人次)
可口可乐公司发展建议:
在追求健康之时代潮流中,该公司势必须运用强大之研发
能力适度改良产品成份,除保留可乐之原味(神秘配方)外, 应剔除会影响健康之成份(或以其他成份代替),强调健康产 品. 运用现有品牌优势,开发新种产品,再次创造另一风潮.

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扩张的案例

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扩张的案例

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扩张的案例
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扩张的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
1. 星巴克:星巴克成立于1971年,第一家店位于西雅图市中心的派克市场旁,出售咖啡豆和咖啡器材。

1982年,舒尔茨加入星巴克,担任市场和零
售营运总监。

1987年舒尔茨买下星巴克,以星巴克的品牌为载体打造连锁
咖啡馆。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星巴克已成为全球咖啡市场的绝对龙头。

星巴克于1996年启动海外扩张之路,率先进入日本,同年也在新加坡开店。

之后进入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西兰、台湾、英国、中国大陆、科威特、黎巴嫩和韩国等。

2. 麦当劳:麦当劳是全球著名的快餐连锁品牌,成立于1955年。

麦当劳的海外扩张始于1960年代,当时它开始在美国以外的加拿大开设分店。

如今,麦当劳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拥有数万家餐厅。

3. 沃尔玛: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成立于1962年。

沃尔玛的海外扩张始于1990年代,目前在全球24个国家拥有数千家零售门店。

4. 宜家:宜家是全球著名的家居家具连锁品牌,成立于1943年。

宜家的海外扩张始于1950年代,目前在全球超过40个国家拥有数百家零售门店。

5. 丰田:丰田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成立于1937年。

丰田的海外扩张始于1950年代,目前在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汽车。

以上只是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扩张的部分案例,这些公司在扩张过程中采取了多种策略,包括直接投资、收购兼并、合作经营等,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案例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案例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案例
背景信息:
该汽车制造跨国公司总部位于欧洲,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鉴于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该公司决定在中国设立新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以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

投资案例细节:
1. 投资规模:该跨国公司计划在中国投资10亿美元,用于建立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制造厂和相关设施。

2. 投资地点:该公司选择在中国东部的某个沿海城市建设新的制造基地。

该城市交通便利,且靠近主要港口,方便原材料和成品的进出口。

3. 技术合作:该跨国公司与中国一家本地汽车制造企业进行合作,共同研发了新一代电动汽车技术。

通过技术合作,双方共享技术资源和市场经验。

4. 人力资源:该公司通过招聘和培训,为新建工厂准备了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为了保持与总部的紧密联系,一部分员工被派驻到中国工厂担任管理职务。

5. 销售网络:公司在中国主要城市开设了多家展厅和经销商店。

与当地的经销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广和销售其产品。

6. 利益分析:该投资案例在中国市场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和销售业绩。

公司通过在中国设立新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增强了对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并获得了高回报率。

总结:
该汽车制造跨国公司通过在中国的投资案例旨在利用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和低成本劳动力。

该公司通过技术合作、人力资源投资和销售网络建设,成功开拓了中国市场,并实现了投资回报。

这一案例证明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潜力和机会。

案例:万向集团跨国并购

案例:万向集团跨国并购

案例:万向集团跨国并购案例8:万向集团跨国并购近年来,跨国经营、外向型发展成为国内很多企业的经营战略。

今年8月28日,万向集团设在美国的万向美国公司成功收购了美国上市公司,,,,成为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第一案。

一、并购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相结合公司兼并是一项风险极大的企业行为,巨大的损失往往产生于战略决策的失误。

兼并的成败不在于是否完成并购交易,而在于并购完成后的经营业绩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并购必须符合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并购与企业战略的整合是并购成败的关键。

(一)出口导向引出外向型发展思路万向集团将跨国经营确定为发展战略,是从出口产品开始的。

万向是一家乡镇企业。

80年代初,乡镇企业进不了国家计划。

对于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而言,进不了计划就意味着没有市场。

与此同时,国营大厂对乡镇企业的产品也不屑一顾。

这几乎把当初的万向逼上了绝路。

要想绝处逢生就只有出口。

1984年,鲁冠球把万向节卖到了美国,这是中国汽车零部件首次进入"汽车王国"。

此事引起了极大轰动,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而鲁冠球的跨国买卖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1986年,杭州万向节厂被国务院确定为万向节出口基地,拥有自营进出口权。

这以后,鲁冠球开始大批派人出国考察学习培训。

骨干员工几乎全都经历?quot;欧风美雨"的洗礼。

1992年前后,鲁冠球开始筹划在美国建立营销公司。

前期准备工作用了近两年,1994年,外经贸部正式批准成立万向美国公司。

作为万向集团海外拓展的支点,万向美国公司的发展是跳跃式的。

1995年销售额350万美元、1997年突破2000万美元,1999年突破4500万。

除美国之外,公司的营销网络还遍及加拿大、南美、欧洲等50多个国家。

至此,"杭州万向节厂"的外向型发展之路已经铺就。

(二)形成跨国经营战略鲁冠球有一个形象的"二眼"理论:围棋对局,判断一块棋是否安全,有一个很简单的标准:是否有两个"真眼"。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
1. 酒鬼酒收购法国马爹利集团:酒鬼酒是中国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于2013年成功收购了法国马爹利集团。

这笔交易使得酒鬼酒成为全球最大的白酒生产商之一,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酒业市场的地位。

2. 宝能集团收购荷兰银行ING:宝能集团是中国一家综合性投资集团,于2011年收购了荷兰银行ING的一部分业务。

这次并购让宝能集团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并且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声誉。

3. 海航集团收购希尔顿酒店集团:2016年,中国海航集团完成了对全球知名酒店集团希尔顿的收购。

这次并购使得海航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酒店运营商之一,并在全球酒店行业有着重要的话语权。

4. 美的集团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公司:2016年,中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成功收购了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

这笔交易使得美的集团成为全球机器人制造业的重要参与者,并且加速了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

5. 蒙牛乳业收购澳大利亚贝拉米公司:蒙牛乳业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2015年收购了澳大利亚贝拉米公司的一部分业务。

这次并购让蒙牛乳业进一步拓展了其在海外市场的业务,并且提升了其在全球乳制品行业的品牌知名度。

这些案例体现了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方面的积极性和实力,同时也加速了中国企
业的全球化发展。

跨国投资案例,跨国经营

跨国投资案例,跨国经营

一共七个案例,三星、家乐福、强生——-——-崔福特汽车、高露洁——-————-董宝洁、可口可乐————-—-—宫案例1:家乐福的成功秘诀家乐福是零售业的龙头老大,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以发展成为遍布世界的连锁店的跨国公司,成为仅次于美国沃尔玛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商.那么是什么秘决使得家乐福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创造今日之辉煌呢?仔细剖析,不得不佩服家乐福在经营过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下四大战略。

一、超大规模策略家乐福在全球化过程中主要以三种经营业态引领市场,分别是大卖场、超市以及折扣店。

家乐福进行跨国经营的首选业态是大卖场,大卖场强调店铺面积的庞大,商品低价格、低成本、高周转,为消费者提供了多重选择。

当大型综合超市站稳脚跟以后,在大型综合超市的基础上,家乐福快速地本土化,又引进折扣店和中型超市,作为其大型综合超市的补充业态。

二、跨国经营策略面对国内有限的市场空间,家乐福开始进行全球规划,以寻求新的增长点.为了实现自己的跨国经济战略,减少跨国经营的障碍,家乐福首先进军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南欧国家。

地理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共同点,使其很容易进入.随后,家乐福便向全欧洲、中南美洲和亚洲扩张。

在销售潜力巨大的中国、泰国、印度、巴西及阿根廷等市场上,家乐福都已占有制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低廉价格策略家乐福一直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来控制、降低成本。

首先,家乐福大规模的经营战略,使其能获得现代大商业的规模效应,这种规模效应又可以通过大规模、大批量的采购,享受数量折扣优惠转化为公司的低成本优势.家乐福强大的规模还可以大大降低其物流成本。

其次,家乐福在采购上善于向供应商“借鸡生蛋",它与供应商签定的合同付款条件为“月结60天数",利用供应商的资金周转,减少自有流动资金的占用,节约了资金成本.第三,家乐福的商品周转迅速.家乐福拥有强大的采购能力及与供应商谈判的能力,这就为其商品的迅速周转提供了保证。

中国跨国公司案例

中国跨国公司案例

中国跨国公司案例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有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业务遍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了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市场,包括电信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云服务等。

华为在全球范围内雇佣了约19万名员工。

2.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腾讯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公司旗下拥有多个知名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包括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和QQ、在线游戏、数字娱乐等。

腾讯还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和合作了许多互联网公司,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拥有广泛的业务布局。

腾讯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6万名员工。

3.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中国平安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保险和金融服务提供商,总部位于中国深圳。

公司业务覆盖了保险、银行、投资、资产管理等领域,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中国平安在境内外设有分支机构和合作伙伴,业务遍布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其他亚洲和欧洲国家。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40万名员工。

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总部位于中国北京。

公司在中国境内拥有庞大的网络覆盖和用户基数,并拥有丰富的移动通信产品和服务。

近年来,中国移动开始向国际市场拓展,投资和合作了许多海外电信运营商,如巴西的中国移动巴西公司和巴基斯坦的中国移动巴基斯坦公司。

中国移动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70万名员工。

这些案例展示了中国跨国公司在不同行业中的成功经验,它们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国际合作在全球舞台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这些公司的成功也反映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崛起和影响力的增强。

跨国投资案例

跨国投资案例

跨国投资案例跨国投资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或个人在另一个国家进行投资活动。

跨国投资案例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的跨国投资案例来探讨跨国投资的影响和意义。

某国企业A决定在国外市场进行跨国投资,选择了国家B作为投资目标。

在国家B,企业A进行了市场调研,发现该国家的消费市场需求旺盛,而且政府对外商投资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因此决定在国家B建立生产基地,并将产品销售到当地市场以及周边国家。

企业A在国家B的跨国投资案例,不仅带动了当地的就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还促进了国家B的经济发展。

同时,企业A的跨国投资也为国家B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国家B的产业水平和竞争力。

这充分展现了跨国投资对于接受投资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

然而,跨国投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不同国家的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来适应和融入当地的环境。

其次,跨国投资还可能面临着汇率波动、贸易壁垒、政策变化等风险,这些都需要企业有足够的应对措施和风险管理能力。

总的来说,跨国投资对于企业和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同时也为企业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机遇。

然而,在跨国投资过程中,企业需要全面评估风险和收益,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并具备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应对不确定的国际环境和市场变化。

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跨国投资对于企业和国家的重要性和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选择跨国投资,这也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跨国投资的特点和规律,以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跨国公司成功案例3个

跨国公司成功案例3个

跨国公司成功案例3个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跨国公司成功案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跨国公司成功案例1:保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企业走向跨国经营的道路。

海外企业走进中国市场,更多的中国企业也走向了国际市场。

同在本国经营相比,企业开展跨国经营面临着更加复杂的营商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

如何适应一个与母国有着极大差异的市场和管理环境,对于跨国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实施本土化战略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关键。

本土化策略,即企业力图融入目标市场、努力成为目标市场中的一员所采取的策略,要求企业不是把自己当成外来的市场入侵者,而是当作目标市场中固有的一员融入当地文化,强调企业以适应环境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土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全方位融入东道国经济中的过程,一般为通过全面的调查、了解本土的实际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等情况而进行的一系列融入性调整。

化策略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经营的成败。

本文通过比较两家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经营的具体案例来阐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能较好地展开本土化经营提供经验。

成功本土化之宝洁经验与其他西方跨国公司相比,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较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在中国市场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调研工作,1988年正式成立广州宝洁有限公司,后来又陆续在其他城市成立若干公司。

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取得巨大的成功,在品牌数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都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成功一方面与其全球市场优势地位有关,另一方面更得益于在华实施的本土化策略。

跨国公司成功案例2:韩国薇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跨国公司正在超越国界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共七个案例,三星、家乐福、强生——————崔福特汽车、高露洁————————董宝洁、可口可乐————————宫案例1:家乐福的成功秘诀家乐福是零售业的龙头老大,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以发展成为遍布世界的连锁店的跨国公司,成为仅次于美国沃尔玛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商。

那么是什么秘决使得家乐福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创造今日之辉煌呢?仔细剖析,不得不佩服家乐福在经营过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下四大战略。

一、超大规模策略家乐福在全球化过程中主要以三种经营业态引领市场,分别是大卖场、超市以及折扣店。

家乐福进行跨国经营的首选业态是大卖场,大卖场强调店铺面积的庞大,商品低价格、低成本、高周转,为消费者提供了多重选择。

当大型综合超市站稳脚跟以后,在大型综合超市的基础上,家乐福快速地本土化,又引进折扣店和中型超市,作为其大型综合超市的补充业态。

二、跨国经营策略面对国内有限的市场空间,家乐福开始进行全球规划,以寻求新的增长点。

为了实现自己的跨国经济战略,减少跨国经营的障碍,家乐福首先进军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南欧国家。

地理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共同点,使其很容易进入。

随后,家乐福便向全欧洲、中南美洲和亚洲扩张。

在销售潜力巨大的中国、泰国、印度、巴西及阿根廷等市场上,家乐福都已占有制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低廉价格策略家乐福一直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来控制、降低成本。

首先,家乐福大规模的经营战略,使其能获得现代大商业的规模效应,这种规模效应又可以通过大规模、大批量的采购,享受数量折扣优惠转化为公司的低成本优势。

家乐福强大的规模还可以大大降低其物流成本。

其次,家乐福在采购上善于向供应商“借鸡生蛋”,它与供应商签定的合同付款条件为“月结60天数”,利用供应商的资金周转,减少自有流动资金的占用,节约了资金成本。

第三,家乐福的商品周转迅速。

家乐福拥有强大的采购能力及与供应商谈判的能力,这就为其商品的迅速周转提供了保证。

另外,在选择商品上,家乐福倾向于本地化。

其商品的结构会因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作出相应调整。

如在中国,为满足便宜和适用的原则,其商品90%以上是从当地的供应商购买,商品的本土化还让家乐福节约了大量的运输成本和配送费用。

另外,为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经营成本,家乐福还开发了自有品牌的商品。

四、本土化与联盟策略家乐福特别重视其分店的本土化工作。

从员工到商品再到货架的陈列等,都实行本土化。

员工本土化更容易使公司的经营理念融入到经营中去;家乐福每决定开一家分店,都得对当地的文化、生活习惯、购买力等因素进行详细而严格的调查与论证。

跨国零售业在新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时,往往会采取联盟战略,选择与当地有经验的零售商结成战略伙伴的关系,以获得在进货、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并在短期内熟悉当地有市场。

问题:1.家乐福在其成长过程中都实施了哪些战略?2.家乐福在成本管控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意义?3.家乐福成功的跨国经营和本土化战略,对我国服务业企业“走出去”有何借鉴意义?答案:1.a.发展规模经济B.跨国经营,开拓国际市场C.成本管控D.本土化经营与战略联盟(各点需展开)2.(案例中归纳总结)3.a.市场评估,要对东道国的市场容量和产品需求有了解。

B.要对东道国的文化环境,风俗习惯,消费心理有了解。

C.能与当地企业,企业上下游供应商、分销商或者合作伙伴搞好关系,减少企业交易成本。

D.可以实施员工本土化,吸收当地的先进人力资源。

案例2:强生公司在中国美国强生公司是世界上规模大,产品多元化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及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

在2015年《财富》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中,美国强生公司排在118位。

目前强生公司在全球57个国家建立了230多家分公司,拥有126500名员工,产品售往175个国家和地区。

20世纪80年代,强生公司瞄准中国市场,中国市场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市场潜力无限巨大,入世以来,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逐渐降低,中国的政府制定了对外企投资优惠的政策,如建立保税区等,这对于为寻求成本优势的跨国企业的直接投资行为具有极大吸引力,1985年,强生公司在中国成立了第一家合资企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随之先后成立了上海强生有限公司、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和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

同时,众所周知,近期美国强生公司又收购了中国本土知名日用品生产企业大宝。

在医药器械及制药产业,美国强生公司具备世界一流的医药制造技术和研究开发能力,它所研制的血糖仪世界领先,还开创了微创痔疮手术,为人类造福。

同时其所拥有的销售技巧(包括新开发的网络营销技巧)以及其他多方面优势都确保其在同领域的企业中独占鳌头。

强生公司在组织管理上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公司在管理过程中采取的是分散管控模式,但其十分注重培训、晋升、激励以及公司文化凝聚力的培养,使得公司具有的组织管理能力与企业家才能能在向外扩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形散神聚,成为同行业企业的领先者。

在中国不断建立投资公司以及收购本土企业的过程中,美国强生将其所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化,避免了因市场不完全而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减少了购买基础产品时的不必要支出,保持了企业所拥有的优势。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今天,强生在中国已有员工6000多名,生产领域广泛,包括消费品及个人护理产品、医药产品和医疗器材及诊断产品,成为了规模巨大的国际企业。

尽管中国市场的优越条件,强生公司超前的行业地位,但是对于一个外资企业来说,中国市场的复杂性,消费者的多样性,法律制度上的差异,文化差异等都需要强生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强生公司在中国跨国投资活动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13年3月,全国首例纵向垄断案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宣判,被告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被认定纵向垄断,被判赔偿北京锐邦公司经销商53万元,强制终止双方合作关系,并停止垄断行为。

问题:1.用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美国强生公司在中国直接投资的优势。

2.跨国公司经营活动会受到很多限制因素,企业如何应做哪些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东道国市场?答案:1. A.所有权优势: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结合案例详述)B.内部化优势:内部化优势是为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将其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化而保持企业所拥有的优势,美国强生在中国进行一系列并购和投资,从此处展开内部化优势的分析。

C.区位选择优势:分析中国市场的状况,政策等,强生选择中国的原因。

2.(答案开放)可以从熟悉东道国经济、文化,法律,政治环境等方面,分析与东道国消费者,企业,当地居民关系,分析企业如何减少投资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

案例3:三星集团的国际化之路三星起步之初,曾一度是廉价货的代名词,集团也曾采取过追求规模化产量以谋求价格制胜的策略,但其在国际市场上并不能站稳脚跟。

三星集团认识到只有国际化和复合化才能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三星集团顺应韩国政府出口导向战略,立足自身优势采取零星出口、通过独立代理商出口和建立海外销售机构三种模式开始积累跨国经营的经验。

随后集团陆续将国内的生产基地转移到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还将研发、设计、研究所等都逐步迁往欧美发达国家,以跟踪最前沿的技术。

三星集团最先选择在美国和德国建立销售机构,美国领先的技术、市场容量大和高度自由的经济环境给三星集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而德国电器制造业发展长久,纯熟的技术吸引着三星。

1984年,三星集团在美国开始绿地投资,在新泽西州建立SII(Samsung International Inc),开始开拓美国市场,同时利用当地人才,积累了先进的管理技术。

1992年,三星瞄准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开始进入中国市场,1995年成立三星集团中国总部,直辖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

这一阶段,由于在国际化投资经验、资金、技术实力和营销模式等方面缺乏足够的积累,同时也由于看到在低端领域有巨大的利润空间,三星采取了低价扩展策略,定位于生产和销售低价、低技术含量的产品来参与国际竞争,同时三星集团内也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提出了“质量管理”的概念,发起了以变革为核心的“新经营”运动,强调质量重于数量,并着手进行了事业结构、人才培养、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控制等各个方面的变革。

进入新世纪,三星集团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营,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更是推动了三星集团从一个单纯模仿他人技术的低端产品制造商逐步向一个拥有自己核心技术的创新领导者转变。

亚洲金融危机后,三星集团剥离旗下石化、飞机、汽车和轮船等业务,将其出售给海外财团,重新将电子、金融、及服务业确定为核心业务。

三星逐渐从标准化产品的规模制造商转向以研发和自主化生产为基础的潮流制造者。

三星也在调整自身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由于中国市场微波炉竞争相当激烈,使得三星微波炉在中国已经没有任何优势而言,三星就干脆把该工厂转移到了东南亚其他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

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三星产品采取自主化生产形式没有采用外包,这使得三星可以及时调整产品线来满足消费者需要。

三星向业内首屈一指的公司学习,模仿并最终超越。

三星电子模仿索尼和松下,重工业模仿三菱,库存管理学习西屋电器、苹果计算机,顾客服务模仿施乐,物流学习的是HS和玫凯琳……问题1.我们可以运用哪些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解释三星集团的国际化之路?2.近年来我国海外投资不断增多,从三星集团的发展历程中,总结中国企业发展海外投资的借鉴意义。

答案:1.(1)内部化理论,区位选择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赶超理论等2.○1三星在发展过程中,政府战略和政策起到一定作用,目前我国海外活动日益增多,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法规,积极引导企业海外经营,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保障,在税收,保险,金融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

○2企业在对外经营决策中,应立足于自身优势,对行业环境,东道国经济,技术,政治环境有相当的了解,在经营过程中,注重创新技术的开发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断培养自身比较优势,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

○3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市场应市场而动,面对市场冲击,金融冲击,能迅速地改善其经营策略,产品策略。

○4.。

案例4.福特汽车的发展历程福特汽车公司是最具国际化的企业,其2/3的小汽车生产都是在国外。

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战略。

可以归纳如下:1.国际战略—福特T型车。

1908年福特推出T型车,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福特汽车具有绝对的优势。

福特开始了全球化扩张的道路。

2.多国战略—福特Y型车和C型车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福特单一的T型车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面对这种情况,福特放弃原来的单一产品适应所有市场的国际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