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中英雄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三国演义》中英雄的探讨

摘要:古典小说中,英雄主义价值观无处不在,而在《三国演义》中显现得尤为突出。正确认识英雄主义对正确认识中国古典小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简单的探讨《三国演义》中的英雄。

关键词:《三国演义》英雄

辉煌璀璨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英雄文化”。唐宋传奇中很多人物,或勇武健为,或慷慨仗义,或睿知达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宋代话本中,虽然多以市井细民、才子佳人为主,但仍不乏侠义之人,仗剑除暴之士。尤其是元杂剧中,出现了许多武能定国、文能经邦的豪杰人物以及除邪灭恶、为民伸冤的侠士形象,为古典小说的英雄形象的塑造提供了直接素材。在文艺作品中,英雄主义的精神价值观是通过塑造英雄形象来实现的。在文学史上,从先秦神话的夸父追日到荷马史诗的阿伽门农,从《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到歌德笔下的浮士德……这些形象既反映了特定时代对英雄的崇敬和膜拜,也寄托了人们的期待和希望。英雄主义在文学创作中是一把双刃剑,它以人物形象塑造为基本手段,通过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描写,潜移默化地表达作者的英雄主义情结和理想。这种手法运用得好就会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生动,更具有时代意义。

一、英雄主义在《三国演义》里的突出体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开篇词表现了豪迈冲天的英雄主义气概。东汉末年,风云际会,英雄辈出,逐鹿中原。从何进、董卓、李傕、郭汜血染长安,到曹操、袁绍、吕布、孙坚、刘备等拥兵自雄,诚可谓各领风骚。“一时多少豪杰”,走马灯似的在三国历史舞台上登台亮相,最后曹魏集团以司马父子之力饮马长江,灭蜀吞吴,三分归一。这种历史时代是变革和转型的时代,也是产生英雄人物的时代。所谓“英雄史观”,即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将英雄视为人类生活的中心,而把人民群众排斥在政治舞台边缘,忽视他们对历史的创造和推动作用。《三国演义》叙述了东汉末至西晋初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变幻,“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各封建军阀集团之间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得英雄者得天下,失英雄者失天下”,其英雄主义的思想贯穿全篇终始。《三国演义》把刘备描写为一个圣贤先哲式的理想化统治者,其封建军阀统治阶级的本质,被大量虚声美词掩盖着,甚至不惜故意否定、贬低黄巾起义的历史作用,标榜吹捧那些镇压起义军的刽子手为历史的缔造者。在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而刘备固辞不受时,作者安排了这样的情节:“次日,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刘备军队于博望坡大破曹兵,“班师回新野”时,作者又安排了这样的情节:“新野百姓望尘遮道而拜,曰:‘吾属生全,皆使君得贤人之力也!’”(第三十九回)在这种颠倒历史的描写中,封建统治者刘备成了救世主。为了表现刘备如何受到人民拥护,竟写了猎人刘安杀妻献肉的情

节。刘备兵败徐州时,人民“皆争进饮食”,猎户刘安“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第十九回)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三国演义》作者认为曹操虽是“乱臣贼子”,但又是人类历史和人民群众命运的主宰者。征张绣时,命令军士不准践踏麦田,“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第十七回)在曹操跟刘备一起消灭吕布以后,“百姓焚香遮道,请留刘使君为牧。操曰:‘刘使君功大,且待面君封爵,回来未迟。’百姓叩谢(第二十回)”。总之,在枭雄刘备面前,抑或在奸雄曹操面前,人民群众都只有哀求、叩拜的份儿,而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无论是“汉贼”还是“皇叔”,都被吹捧成了掌握人民命运、支配历史进程的“英雄”。尽管作者对刘备和曹操的褒贬非常明显,却共同反映出作者的英雄主义史观。除刘备、曹操外,《三国演义》所塑造的其他人物也都突出表现了英雄主义的思想倾向,诸葛亮“未出茅庐而晓天下三分”,“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大摆空城计”;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此外,《三国演义》中大量的神异现象也从侧面烘托了“英雄主义”,关羽假寐被黑猪咬足,则预示败走麦城、被害身亡的结局。而曹操“忽一夜梦三马同槽而食”,其实正是四十五年后司马氏篡魏的真实历史景象。因此,英雄主义之于《三国演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英雄主义在古典小说中的地位与不足

英雄一词,最先出现于东汉班彪所作的《王命论》。曰:“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刘劭释“英雄” 为“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这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是有区别的,那些智慧超群、才能卓异、武艺高强的人被尊为英雄。若将《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史观当做一种历史观,那么思想上的偏颇,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问题关键在于:艺术作品并不是历史,《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史观”,不等同于历史观。艺术作为认识世界、掌握世界的方式,是对一定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而不是某一单纯的思想观念和直接的真实再现。《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史观”虽与历史观有关,但也不可否认其相对独立而又更为广阔的思想意蕴,寄寓着作者对一定社会历史、现状的独特理解。《三国演义》所表现的英雄史观,主要是由作品的对象形态的特点决定。文学是对现实世界的艺术再现,它必然与它所反映的时代的社会特征密切相关。

三、总结

总之,罗贯中并不是在写严肃的历史著作,只是要艺术地反映这段历史。可以设想,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用艺术方式描绘出他所理解的这一段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规律。用人的行为来反映历史演变的必然性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人物的活动成为关键,罗贯中的这种选择既是受到创作素材的制约,同时也是实现创作目的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竺洪波.“反英雄”:《三国演义》的当代性阐释[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04).

[2]刘根勤.向死而生:《三国演义》中英雄的生命意识[J].明清小说研究,2008,

(02).

[3]东南清.论《三国演义》中的英雄观主题[J].作家,2008,(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