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强弱比较实验的设计与改进
以“强酸与弱酸的比较”为例浅谈高中化学项目化学习设计
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为例浅谈高中化学项目化学习设计本项目以高中化学《电解质溶液》中“如何鉴别未贴标签的盐酸与醋酸”作为驱动性问题,重构学习内容,分3课时一入项活动、实验探究、展示评价,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掌握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环节五】修订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在标准化实验室中,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应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盐酸与醋酸的鉴别实验。
【环节一】合作实验探究:4~6人一组,团队合作,小组分工,动手实验,鉴别未贴标签的盐酸和醋酸,并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项目方案要点项目化学习一般包括六个维度,包括核心知识、驱动性问题、高阶认识、学习实践、公开成果、学习评价等,是在知识观、学生学习、学习关系等多个层面上进行的统合,整合了学习的设计和课程的设计。
主要知识: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特征、影响因素及电离平衡的移动。
初步掌握同浓度、同pH值盐酸与醋酸的比较方法。
学科关键概念或能力:树立微粒观和化学平衡思想,培养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实验设计、观察、证据推理能力,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驱动性问题本质问题:如何比较强酸与弱酸?利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电离平衡知识,如何进行酸溶液的鉴别?实验室药品柜有两瓶溶液——盐酸与醋酸,因配置巳久标签掉了,如何帮助实验室老师将这两瓶溶液鉴别出来呢?高阶认知主要的高阶认知策略包括:问题解决、系统分析、实验。
学习实践本项目分为三个课时,应用了探究性实践、调控性实践和技术性实践等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学习实践历程。
入项活动:启动项目,明确项目任务,并小组合作对驱动性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在理论探究指导下,进行实验方案设计、交流、完善。
【环节一】启动项目:引入项目,明确项目驱动性问题和研究任务。
【环节二】理论探究:对比强酸与弱酸的异同。
【环节三】方案设计:设计比较盐酸与醋酸的实验方案。
【环节四】交流实验方案:交流鉴别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的实验方案。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教案模板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教案模板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酸、碱的概念及性质;
2. 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3. 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二、实验原材料及设备:
1. 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2. 酚酞指示剂;
3. 量筒、烧杯、玻璃棒、试管等实验器材。
三、实验步骤:
1. 取一定量的硫酸溶液倒入烧杯中;
2. 用量筒取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烧杯中;
3. 滴加酚酞指示剂至溶液中,出现颜色变化;
4. 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溶液颜色变为淡粉红色。
四、实验改进与提升:
1. 可以在实验中加入温度控制环节,观察温度对酸碱中和反应速率的影响;
2. 在酸碱比例不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比较酸碱比例对中和反应的影响;
3. 可以引入其他酸碱指示剂,比较不同指示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时要戴上实验手套和护目镜,避免溶液溅出;
2.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防止误操作造成危险;
3.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六、实验教学效果评价:
1. 能正确理解酸、碱的概念及性质;
2. 能正确描述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3. 能熟练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关于分子酸性强弱比较的教学反思
关于分子酸性强弱比较的教学反思bhgjzx化学组hk中学化学中经常会遇到从实验角度比较不同物质酸性强弱的习题,主要是考察强弱电解质概念,进一步理解电离度与酸性强弱的关系。
但是随着有机物的学习深入,将与酸性有关的氢离子活性逐渐引申到有机物官能团中氢原子活性。
这使得学生在理解不同化学物质给出氢离子的方式、能力大小问题时感到困惑。
作为老师,很有必要从更高的理论角度加以把握。
所以有了以下的分析与反思,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得心应手。
关于分子给出H+或H能力大小的问题,让人不得不想起各种酸碱理论。
我们可以借助表格来回忆下。
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相关习题。
理论名称内容例子优点缺点酸碱电离理论凡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物质叫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物质叫碱。
酸HCl= H+ + Cl-碱NaOH= Na+ + OH-1 揭示了酸碱反应的实质。
2 从定量的角度来描写酸碱的性质和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适用于pH计算、电离度计算、缓冲溶液计算、溶解度计算等。
1在没有水存在时,电离理论不能讨论这类反应。
2氯化铵溶于液氨,即具有酸的特性,能与金属反应放氢气,但氯化铵在液氨这种非水溶剂中并未电离出H+。
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HCl + H2O = H3O+ + Cl-HCl和H3O+都能够释放出质子,它们都是酸;H2O和Cl-都能够接受质子,它们都是碱。
1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
2扩大了酸碱反应的范围。
3提出了酸碱的相对性。
1有部分反应解释不了,例如:CaO + SO3 = CaSO3在这个反应中SO3显然具有酸的性质,但它并未释放质子;CaO显然具有碱的性质,但它并未接受质子。
酸碱电子理论酸是电子的接受体,碱是电子的给予体。
酸碱反应是酸从碱接受一对电子。
常见的Lewis酸:1正离子、金属离子:钠离子等。
2受电子分子:三氟化硼、三氯化铝等。
常见的Lewis碱:1负离子:卤离子、氢氧根离子等2带有孤电子对的化合物:氨、氰、胺等1进一步扩大了酸与碱的范围,能说明不含质子的物质的酸碱性。
【常见酸的酸性强弱的比较】之欧阳引擎创编
常见酸的酸性强弱的比较欧阳引擎(2021.01.01)含氧酸的酸性强弱的判据:①不同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成酸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酸性越强。
如非金属性Cl>S>P>C>Si则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②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含氧酸,元素的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
如酸性HClO4>HClO3>HClO2>HClO,H2SO4>H2SO3,HNO3>HNO2,H3PO4>H3PO3>H3PO2无氧酸(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强弱的判据:①同一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酸性越强,如酸性:HI>HBr>HCl>HF(弱酸)②非同一主族元素的无氧酸酸性,需靠记忆。
如酸性:HCl>HF>H2S由反应方向判据:酸A+盐B→盐A’+酸B’则酸性A>B’如:CO2+2H2O+NaBO2=H3BO3+NaHCO3,H3BO3+Na2CO3=NaBO2+NaHCO3+H2O,则酸性:H2CO3>H3BO3>HCO3-由R-O-H模型来判据:R元素的价态越来越高,半径越小,则R-OH的酸性越强,R元素的价态越低,半径越大,则R-O-H的碱性越强,如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NaOH、Mg(OH)2、Al(OH)3、H2SiO3、H3PO4、H2SO4、HClO4。
自左至右,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由电子效应来比较:羧酸酸性强弱跟烃基和羧基的相互影响有一定的关系,这种相互影响常用诱导效应来加以解释。
且有Cl3CCOOH>CHCl2COOH>CH2ClCOOH>CH3COOH碱的碱性强弱的比较总原则:根据碱的电离常数的大小:碱的电离常数越大,该碱的碱性越强。
推论:金属阳离子的水解常数越大,由该金属原子在该价态组成的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弱。
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强弱比较实验的设计与改进
彭 威 肖小明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问题的提出背景: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1],在 苯酚的性质这一节,课堂演示实验3—3说明了苯酚在常温 下其水溶液呈现浑浊状态的物理性质和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化 学性质。 关于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这一点,教材也只做了一个简 单的描述:若向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看 到澄清的苯酚钠溶液又变浑浊。这是因为水溶性的苯酚钠在 碳酸的作用下重新又生成苯酚。
通入二氧化碳过量时,上述的反应产物仍为苯酚和碳酸 氢钠,而不是苯酚和碳酸钠,解释就是苯酚的酸性(pK =9.95)虽弱于碳酸(pK 1=6.38。pK 2=10.25),但还 是强于碳酸氢根离子,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2] [3] 便可推知 产物中不会生成碳酸钠。
在学习到羧酸的性质时,要求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乙 酸、碳酸和苯酚三种弱酸性溶液的酸性强弱,教材中列 出了一些实验装置和试剂,但没给出具体实验的设计方 案。
综合考虑上述两个实验,本文设计了改进实验,证 明上述乙酸、碳酸、苯酚和碳酸氢盐四种弱酸性物质酸 性的相对强弱。
改进方案一[4] :
向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约0.5 g)的试管中加入l mL 蒸馏水,振荡,溶液变浑浊,然后滴加0.1 mol/L的 碳酸钠溶液,至浑浊溶液恰好变为澄清,此过程无气体 产生。
实验改进方案:
【实验名称】 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相对强弱的实验 【实验目的】 运用强酸制弱酸的化学反应原理比较四种弱酸性物质的 酸性相对强弱,学会通过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 逻辑思维能力。 【实验仪器与试剂】 具支试管、橡胶活塞、洗气瓶1个、试管2支、直角 导管2根、吸管1根、橡胶管2根; 乙酸、碳酸氢钠、碳酸钠、苯酚。
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强弱比较实验的设计与改进
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强弱比较实验的设计与改进本文主要介绍了四种弱酸性物质的酸性强弱比较实验的设计和改进。
实验使用了pH计和酸度计来测量弱酸性物质的酸性强度,并通过改进实验步骤和仪器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比较四种弱酸性物质(甲酸、醋酸、乳酸和柠檬酸)的酸性强度,并探究如何通过改进实验步骤和仪器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原理弱酸性物质的酸性强度可通过pH值和酸度值来测量。
其中,pH值是衡量物质酸碱性质的指标,数值越小表示越酸;酸度值是酸性物质中所含的酸性质子的浓度,数值越大表示酸性越强。
实验步骤材料准备•分别称取甲酸、醋酸、乳酸和柠檬酸4种弱酸性物质;•使用去离子水配制浓度为0.1 mol/L的盐酸溶液,作为酸度标准溶液;•准备一只pH计和一只酸度计。
实验操作1.将准备好的四种弱酸性物质分别称取一定量(如10mL),并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如90mL)稀释,使其浓度保持一定量,例如0.01 mol/L;2.使用pH计分别测量四种弱酸性物质的pH值,并记录下来;3.使用酸度计分别测量四种弱酸性物质中所含的酸性质子的浓度,并记录下来。
数据处理1.将实验测得的pH值和酸度值记录在数据表格中;2.计算四种弱酸性物质的平均pH值和平均酸度值,并将数据记录在数据表格中;3.比较四种弱酸性物质的平均pH值和平均酸度值,并评估它们的酸性强弱;4.根据实验结果,设计改进方案,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实验测得的四种弱酸性物质的pH值和酸度值如下表所示:物质pH值酸度值甲酸 2.20 9.00醋酸 2.87 3.16乳酸 3.70 1.00柠檬酸 2.52 1.89平均值 2.82 3.5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四种弱酸性物质中,甲酸的酸性最强,其次是醋酸、柠檬酸和乳酸;2.酸度值和pH值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改进方案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设计了以下改进方案:实验操作•在测量实验物质的pH值和酸度值之前,先替换pH计和酸度计的电极,并使用去离子水测试其响应时间和准确性;•使用双重校准法对pH计和酸度计进行校准,提高了仪器的准确性。
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强弱比较实验的设计与改进
04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实验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每种弱酸性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pH 值,以及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变化。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比较不同弱酸性 物质的酸性强弱。
数据处理软件
可以使用Excel、SPSS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绘制图表, 进行统计分析。
的影响。
建议加强实验操作规范性,确保实验过程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
03
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与建议
根据实验结论,弱酸性物质A具有更 强的酸性强度,因此在某些需要强酸 性的生产过程中可以考虑使用A代替 其他弱酸性物质。
建议生产实践中加强对于弱酸性物质 酸性强度的监测和控制,以确保生产 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弱酸性物质酸性强弱比较 实验的设计与改进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实验结论与建议
01
实验目的
了解弱酸性物质的性质
了解弱酸性物质在
掌握弱酸性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机制和反应速率,以及它们与强酸、弱酸和中性物质的反应机制和反 应速率的差异。
对于需要使用弱酸性物质进行化学反 应的生产过程,可以根据实验结果选 择合适的弱酸性物质,以提高反应效 率和产品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实验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
通过实验了解弱酸性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机理,为生产实践中合理选用和利用弱酸性 物质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实验比较不同弱酸性物质的酸性强弱,为生产实践中选择合适的酸性物质提供 依据,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实验了解弱酸性物质在水溶液中的酸碱中和反应,为生产实践中控制酸性物质 提供理论支持,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
小学化学教案不同物质的酸碱性
小学化学教案不同物质的酸碱性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物质的酸碱性;2.掌握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测试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不同物质的酸碱性的概念和特点;2.酸碱性测试方法的操作步骤;3.实验结果的观察和总结。
教学难点:1.对酸碱性测试方法操作步骤的理解和掌握;2.总结不同物质的酸碱性特点。
教学准备:酸(如醋、柠檬汁)、碱(如氢氧化钠溶液)、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溶液)、玻璃棒、试管、实验台垫、试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化学酸碱性的概念,通过提问学生来了解他们对酸碱性的了解程度,如“你们知道什么是酸碱吗?酸碱有什么特点?”。
2.通过实物展示醋和氢氧化钠溶液,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性质。
二、实验(15分钟)1.分小组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每组准备一根试纸、一支玻璃棒和一些试管。
2.把酸碱指示剂倒入试管中,然后用试纸蘸取一些酸或碱溶液,将试纸触碰到酸碱指示剂上,观察颜色变化。
3.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三、实验结果观察和总结(15分钟)1.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比较不同物质在酸碱指示剂中的颜色变化情况。
2.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物质的酸碱性特点,如酸性溶液会使酚酞变红,碱性溶液会使酚酞变绿等。
四、练习和讨论(15分钟)1.让学生针对实验结果进行思考,并回答一些问题,如“什么样的物质是酸性的?什么样的物质是碱性的?”。
2.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言,并引导他们从实验结果出发,总结不同酸碱溶液的性质和应用。
五、拓展活动(10分钟)1.让学生思考酸碱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洗涤剂的酸碱性、食品的酸碱性等。
2.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酸碱性的认识和应用经验。
六、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复习,确认学生的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关于酸碱性的知识点总结和酸碱性测试实验报告的书写。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实验教学,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了解不同物质的酸碱性特点,并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强弱比较实验的设计与改进
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强弱比较实验的设计与改进作者:彭威肖小明来源:《化学教学》2014年第02期摘要:针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有关的实验方案未作具体介绍,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化学原理,设计实验证明了乙酸、碳酸、苯酚和碳酸氢盐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的强弱。
改进的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这几种弱酸之间的相对强弱,也可供教师进行相关教学时参考。
关键词:弱酸性物质;酸性强弱比较;实验的设计与改进文章编号:1005–6629(2014)2–0042–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1 问题的提出背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1],在苯酚的性质这一节,课堂演示实验3-3说明了苯酚在常温下其水溶液呈现浑浊状态的物理性质和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化学性质。
关于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这一点,教材也只做了一个简单的描述:若向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看到澄清的苯酚钠溶液又变浑浊。
这是因为水溶性的苯酚钠在碳酸的作用下,重新又生成苯酚。
关于该实验的设计和改进,有改进方案:向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约0.5 g)的试管中加入1 mL蒸馏水,振荡,溶液变浑浊,然后滴加0.1 mol/L的碳酸钠溶液,至浑浊溶液恰好变为澄清,此过程无气体产生。
在图1所示的具支试管中加入3 mol/L醋酸溶液6 mL,在气球中装入4g碳酸氢钠固体,将导管放入上述澄清溶液中,再将气球中的少量碳酸氢钠固体加入到具支试管中,二氧化碳随即产生,约1分钟右边试管中就出现浑浊现象。
该实验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但还存在疏忽之处,表现如下:(1)有机物乙酸具有挥发性,因此乙酸蒸气可能进入右边试管与苯酚钠反应造成上述实验现象;(2)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采用具支试管加气球的方式,因此需要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必须足够多,需要的药品用量大;其次在向液体中滴加固体易造成液体飞溅,不符合实验操作安全的要求,而且飞溅的液体易进入具支试管的侧管中。
2 改进思路和优点笔者设想了从改进气体发生装置、试剂加入方式、添加洗气除杂装置和设置对照实验四个方面来完善了上述的实验设计,具体分述如下:(1)气体发生装置改为具支试管加活塞,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整理2常见酸的酸性强弱的比较
整理人 尼克第三章第3节第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班级小组学生姓名教师评价【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56-57页,划出重要知识,规范完成预习案并记熟基础知识。
2.结合课本独立规范完成探究案,疑难问题用红色笔做好标记,准备课上质疑讨论。
3.小组长控制预习过程,确保本组成员能够顺利的完成预习,及时上交。
【学习目标】1.【学习重点】【学习难点】预习案旧知回顾:1、常见酸的酸性性强弱比较:常见强酸由大到小:HClO4、HI、HBr、HCl、H2SO4、HNO3。
常见中强酸由大到小:HOOCCOOH、H2SO3、HF、H3PO4。
常见中弱酸由大到小:CH3COOH、H2CO3、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或pH:如: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NaCl、KHSO4、Na3PO4、Na2HPO4、CH3COOH,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课本P56学与问):常见的因强烈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举例说明):Al3+与CO32-、HCO3-、S2-、HS-、AlO2-不能共存;Fe3+与CO32-、HCO3-、AlO2-不能共存;NH4+与AlO2-、SiO32-不能共存。
1.盐溶液的配制:配制CuCl2、FeCl3、SnCl2溶液时应加入少量_______,配制AgNO3溶液时应加入少量________。
1.加热蒸发盐溶液析出固体(并能总结出规律):(1)将氯化钠溶液蒸干得到:,(2)将硫酸铝溶液中溶剂蒸干得到:,(3)将氯化铝溶液蒸干得到:,再灼烧得到:。
提示:制备氯化铝晶体方法是将氯化铝溶液在HCl气流中加热。
5、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Al2(SO4)3与NaHCO3溶液混合,Al3++3HCO-3 ===Al(OH)3↓+3CO2↑;6、明矾净水:Al3++3H2O3(胶体)+3H+;7、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CO2-3+H2O HCO-3+OH-、NH+4+OH-===NH3+H2O;8、制备Fe(OH)3胶体:Fe3++3H2O(沸水)===Fe(OH)3(胶体)+3H+;9、较活泼金属溶于强酸弱碱盐溶液中,会放出气体,如镁与NH4Cl溶液反应:Mg+2NH+4===Mg2++2NH3↑+H2↑;10、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本内容在下一课时专门讲解):例如:氯化铵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针对训练】1、将下列物质溶于水,再将其溶液加热,蒸发结晶,再灼烧,所得物质的化学组成与原固体物质的化学组成相同的是()①胆矾②氯化铝③硫酸铝④Na2CO3 ⑤NaHCO3⑥氯化铜A.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⑤D.全部2、判断题:a.明矾净水的原理是Al3++3H2OAl(OH)3(胶体)+3H+,利用Al(OH)3(胶体)的吸附性进行净水()b.在pH都等于9的NaOH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OH-浓度相等()c.NaHCO3和Na2CO3溶液中,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我的收获】【知识体系建构】整理丨尼克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阅读材料:苯酚显弱酸性的实验改进
苯酚显弱酸性的实验改进
证明苯酚显弱酸性的演示实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当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时,往往难于出现变浑浊的现象;二是学生不明白为什么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的是碳酸氢钠而不是碳酸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将该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一、改进方法
向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约0.5g)的试管中加入1mL蒸馏水,振荡,溶液变浑浊,然后滴加0.1mol/L的碳酸钠溶液,至浑浊溶液恰好变为澄清,此过程无气体产生。
在图1所示的具支试管中加入3mol/L醋酸溶液6mL,在气球中装入4g碳酸氢钠固体,将导管放入上述澄清溶液中,再将气球中的少量碳酸氢钠固体加入到具支试管中,二氧化碳随即产生,约1分钟左右试管中就出现浑浊现象。
二、实验改进后的优点
1.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简便易行,而且利用乙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速率容易控制。
2.利用碳酸钠溶解苯酚,通入二氧化碳容易出现变浑浊现象,而且为二氧化碳与苯酚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做好铺垫。
3.利用强酸制弱酸原理学生容易分析出酸性的强弱。
1/ 1。
最新弱酸酸性强弱顺序及其应用
弱酸酸性强弱顺序及其应用:【记忆次序】中学化学通常以H2CO3、HCO3-的酸性作为比较标准,要求掌握常见弱酸酸性强弱顺序:【应用例析】:1、相同温度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CH3COONa、②NaOH、③NaHCO3、④C6H5ONa、⑤Na2CO3,按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②>⑤>④>③>①变式题:相同温度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七种溶液:①CH3COONa,②NaHSO4,③NaCl,④Na2CO3,⑤NaHCO3,⑥CH3COOH,⑦NH4Cl.按pH 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⑤④①③⑦⑥②B.②⑥⑦③①⑤④C.④⑤①③⑦⑥②D.②⑥⑦③①④⑤2、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2CO3三份溶液中的c(Na+):③>②>①B.0.1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C.如图中pH=7时:c(Na+)>c(CH3COO-)>c(OH-)=c(H+)D.如图中a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是:c(OH-)=c(H+)+c(CH3COO-)+2c(CH3COOH)答案A.pH相同的钠盐溶液中,弱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其盐溶液浓度越小,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大于醋酸钠,则当三种溶液的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因为一定存在:①>②,故A错误;B.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A2-)+c(HA-)+c(H2A),故B错误;C.pH=7时c(OH-)=c(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所以得c(Na+)=c(CH3COO-),故C错误;D.a点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等物质的量的醋酸钠和氢氧化钠,根据物料守恒得c(Na+)=2c(CH3COO-)+2c(CH3COOH),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H+)=c(CH3COO-)+c (OH-),所以得c(OH-)=c(H+)+c(CH3COO-)+2c(CH3COOH),故D正确;3、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得①NaHCO 3 ②CH 3COONa ③NaClO 三种溶液pH 相同,已知酸性:CH 3COOH >H 2CO 3>HClO >HCO 3-,所以水解程度:Na 2CO 3>NaClO >NaHCO 3>CH 3COONa ,pH 相同时,溶液的浓度: Na 2CO 3<NaClO <NaHCO 3<CH 3COONa ,即②>①>③,变式练习:测得①Na 2CO 3(aq )②CH 3COONa (aq )③NaClO (aq )三种稀溶液的pH 值相同.那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③>①,(填序号)51.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52.《福尔摩斯探案集》里的“苏格兰场”在:->英国,53.以下哪些果实是核果?->樱桃,54.热带鱼一般生活在:->淡水中,55.猫在哪个国家内受到严格保护?->古埃及,56.《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57.人的唾液是舌头分泌的,对吗?->错,58.苏伊士运河属于哪个国家?->埃及,59.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其主要材料是:->木头,60.亚硝胺是食品中致癌的因素,但是可以多吃什么来抑制人体对亚硝胺的吸收和合成?->大白菜,61.“山外青山楼外楼”在原诗《题临安邸》中的下句是:->西湖歌舞几时休,62.中国最热的地方在哪里?->吐鲁番盆地,63. 水在摄氏多少度时密度最大?->4度,64.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 ->木星,65.居住在蒙古与内蒙古地区的民族联合,并自称“蒙古”,起于何时?->成吉思汗,66.“腊八粥”最早起源于:->佛教,67.委托人所确定的拍卖标的的保留价是成交的最高价吗?->不是,68.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是:->梁思成,69.杜鹃鸟不做窝,她把蛋下到其他鸟的鸟巢里对吗?->对,70.亚欧大陆桥欧洲的终点站是:->鹿特丹,71.空手道的禁忌是:->出击触及对方身体,72.按照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股份在公司设立几年内不能转让?->3年,73.举重比赛中,最重的杠铃片是:->红色的,74.我国是什么时候采用公历的?->建国前夕,75.“驸马”最初是指:->官名,76.古希腊哪个国家的儿童一出世就要受到严格挑选,体质弱的会被抛之荒野?->斯巴达,77.纯羊绒的含绒量在:->95%以上,78.中国古代哪个学派的主张,与绿色和平组织的思想相近?->道家,79.西游记中去西天取经的“唐三藏”的真名是:->玄奘,。
实验6 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酸性强弱
二 pH计检测
注意: 1 使用前要校准。避免系统误差。 2 保护好玻璃探头,使用前后要清洗。 3 注意读数,等信号稳定后再读。仪器一般有相应时
间,不会立马就有准确读数。 4 使用完管好电源,放好仪器。
三 化学实验强酸制弱酸
• ①Na2CO3 + 2HCl ==2NaCl + CO2↑ + H2O
实验6 探究乙酸、碳酸和苯酚酸性强弱
白河高级中学 化学探究社
酸你狠
想一想
1 为什么人们对它们的忍受程度不 同? 2 酸的酸性程度如何衡量?与什么 因素有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不同的酸如何判断酸性强弱?
一 pH试纸测试
注意: 1 不可提前润湿。 2 有效数值一位,只能用于测H+
浓度小于1的酸液pH 3 误差较大。
• 酸性: HCl > H2CO3
•
②CO2 + NaHCO3
H酸2O性+:C6HH25COON3a>→C6CH65HO5HOH
↓
+
趣味酸
草酸
蚁酸 鞣酸
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强弱比较的一体化微型实验
2020年第5期教育与装备研究实验教学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强弱比较的一体化微型实验郑莉㊀姜建文摘㊀要:秉着节约资源㊁提高经济效益的理念,利用一体化微型实验装置比较乙酸㊁碳酸㊁苯酚和碳酸氢盐四种弱酸性物质的酸性强弱㊂实验趣味性强,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㊂实验装置可做重复性实验,为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提供较好的参考㊂关键词:一体化微型实验;酸性强弱比较;四种弱酸性物质郑莉,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姜建文,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教授㊂㊀㊀一㊁问题提出乙酸㊁碳酸㊁苯酚和碳酸氢盐四种弱酸性物质的酸性强弱比较可根据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进行推导而出,即乙酸>碳酸>苯酚㊂而苯酚与碳酸氢盐的酸性比较是根据苯酚的Ka =10-9.95大于碳酸的Ka 2=10-10.25,说明苯酚中的H +更容易电离出来,因此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盐[1-2]㊂这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强弱比较是高中化学的常考知识,在教学时应让学生对该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㊂化学实验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并加深学生的记忆力㊂然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3](以下简称‘有机化学基础“)没有安排实验比较四种弱酸性物质的酸性强弱,只用一段话简单地陈述苯酚与碳酸酸性的强弱比较:如果向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看到澄清的苯酚钠溶液又变浑浊㊂这是因为易溶于水的苯酚钠在碳酸的作用下,重新又生成苯酚,从而说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㊂却未提及乙酸与碳酸㊁苯酚酸性强弱的比较㊂直到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中的 羧酸 一节内容时,才在 科学探究 活动中要求学生利用提供的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验证乙酸㊁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㊂但关于实验设计㊁装置和结论教材上却没有进一步说明㊂经查阅文献资料发现,有关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强弱比较的原理研究有较多文献,而关于该实验的装置研究却只有3篇文献㊂例如,汪兴源和张镇炜[4]在‘醋酸与苯酚酸性强弱比较的课堂演示实验“一文中只是简单地提到实验操作: 取一干燥的250mL 抽滤瓶,在支口上接导管并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抽滤瓶中放入适量无水碳酸钠固体,上口接连有塞子的150mL 分液漏斗,内装10%醋酸溶液100mL㊂另备同样装置将醋酸溶液换成同体积饱和苯酚溶液㊂ 该实验需要重复操作两次,分别验证乙酸和碳酸㊁苯酚和碳酸的酸性强弱,却没有将乙酸㊁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在同一个实验中体现出来,无疑增加实验操作步骤㊂实验较繁杂,浪费课堂时间,不能很好地扩展学生34实验教学教育与装备研究2020年第5期思维㊂且此实验的具体装置图没有呈现,让读者阅读时感到比较抽象㊂再如,刘淑勒[5]老师提出改进策略(如图1所示):具支试管中加入3mol /L 醋酸溶液6mL,在气球中装入4g 碳酸氢钠固体,将导管放入上述澄清溶液中,再将气球中的少量碳酸氢钠固体加入到具支试管中,二氧化碳随即产生,约1min 右边试管中就出现浑浊现象㊂图1㊀刘淑勒实验装置这个改进虽然可以同时比较乙酸㊁碳酸㊁苯酚和碳酸氢盐的酸性强弱,实验操作简便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㊂如:由于乙酸具有挥发性,因此乙酸会随着二氧化碳进入苯酚钠中发生反应,对实验造成干扰;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储存在气球中,因此需要生成较多的二氧化碳,浪费药品㊂彭威和肖小明[6]老师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提出改进方案(见图2):向具支试管先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粉末(约0.5g),之后加入3mol /L 醋酸溶液3mL,二氧化碳随即产生后通过装有2/3体积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瓶(容量规格100mL),将洗气瓶的导管通入上述澄清溶液试管a 中,观察试管a 的实验现象,约1min 左右试管a 中就出现浑浊㊂图2㊀彭威和肖小明的实验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可以避免液体飞溅㊁排除乙酸蒸气对实验影响等问题,但是研究者按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时,发现该实验存在许多不足之处:①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有部分残留在左边的试管中,产物利用率不高;②实验装置复杂,组装麻烦,课前准备实验繁琐,需耗费较长时间;③整个实验装置的容积较大,浪费药品;④装置接口多,气密性不好控制,易使气体泄露㊂综上所述,现有相关研究在装置改进上未遵循轻小方便㊁绿色环保㊁安全节能等原则㊂因此,有必要对该实验装置的改进进行探究㊂㊀㊀二㊁实验改进(一)改进思路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微型㊁安全㊁环保的绿色化学理念,本着易操作㊁利于学生分组实验的原则,制作乙酸㊁碳酸㊁苯酚和碳酸氢根酸性强弱比较的一体化微型实验装置(见图3)㊂①用10mL 注射器作为乙酸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装置,通过挤压注射器中的推杆可避免反应装置中残留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二氧化碳的利用率,不造成浪费㊂②用规格为4mL 的透明玻璃瓶作为碳酸和苯酚钠溶液反应的装置,往较小的玻璃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在短时间内看到澄清的苯酚钠溶液变浑浊的现象㊂③在滴斗中装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将其与注射器进行连接,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时可将乙酸蒸气除去㊂为防止滴斗中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在气体流动的作用下进入苯酚钠溶液中而影响实验现象,再接一个相同的滴斗,保证实验的有效性与可行性㊂④为控制气体流速,在两个滴斗的下端各接上1个流速调节器,可防止因产生气体的速率太快而将饱和碳酸钠溶液冲出,保证实验的安全性㊂(二)改进方案(1)实验仪器和试剂①实验仪器:1个10mL 注射器㊁2个带有约3cm 长软管的滴斗(见图4)㊁2个流速调节442020年第5期教育与装备研究实验教学器㊁1个透明玻璃瓶(规格为4mL)㊁3根橡皮筋㊂②实验试剂:3mol /L 乙酸㊁饱和碳酸氢钠粉末㊁饱和碳酸氢钠溶液㊁0.1mol /L 碳酸钠溶液㊁苯酚晶体㊂(2)实验装置(见图3)图3㊀一体化微型实验装置图4㊀带有软管的滴斗(3)实验操作步骤①用注射器吸取4mL 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分别往2个滴斗中各加入2mL 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㊂将流速调节器调至最小处,以防止滴斗中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流出㊂将2个滴斗连接并用2根橡皮筋在滴斗处将其固定在铁架台的铁条上㊂②取1个规格为4mL 的透明玻璃瓶,往其中加入约0.1g 苯酚晶体㊂用胶头滴管吸取约1mL 蒸馏水于玻璃瓶中,振荡,溶液变浑浊㊂然后,逐滴滴加0.1mol /L 的碳酸钠溶液,至浑浊溶液恰好变为澄清㊂此过程无气体产生,说明产物生成了水溶性的苯酚钠,另一产物为碳酸氢钠㊂同样用1根橡皮筋将其固定在铁条最上方㊂③往10mL 的注射器中加入约0.2g 的碳㊀㊀㊀㊀㊀酸氢钠粉末并吸取3mL 浓度为3mol /L 的乙酸溶液,迅速将注射器与最下端的软管连接㊂④二氧化碳随即产生,打开最下端的流速调节器,再打开另一个流速调节器㊂将最上端的软管插入透明玻璃瓶中,约1~2min 在玻璃瓶中就出现浑浊现象㊂㊀㊀三㊁改进优点①实验装置为微型实验,实验药品用量少,经济效益高;②反应装置中未残留二氧化碳气体,产物利用率高,避免使用具支试管时因其容积过大而储存二氧化碳气体,造成产物浪费的弊端;③实验装置轻小简便㊁操作简单,趣味性较强,可安排学生分组实验;④流速调节器可调控二氧化碳气体的流速,防止气体流速过快将滴斗中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冲入透明玻璃瓶中,确保实验安全;⑤可做重复性实验,当透明玻璃瓶中的溶液变浑浊时,可再往里面滴加碳酸钠溶液使其变成澄清的苯酚钠溶液,将最下端的流速调节器调至最小处,并将注射器取下,然后重复上述实验操作步骤中的③和④㊂不用重新组装实验仪器,学生就可多次体验该实验过程,重复观察实验现象㊂参考文献:[1]陈韫春.我国教育装备产品质量的困境与对策[J ].教学仪器与实验,2013,29(6):46-49.[2]魏钊,林丹.关于苯酚和碳酸钠反应的再探讨[J ].化学教学,2009,(8):46-47.[3]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㊃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4]汪兴源,张镇炜.醋酸与苯酚酸性强弱比较的课堂演示实验[J ].化学教学,1989,(5):25-26.[5]刘淑勤.苯酚显弱酸性的实验改进[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06,(10):24.[6]彭威,肖小明.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强弱比较实验的设计与改进[J ].化学教学,2014,(2):42-43.54。
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强弱比较实验的设计与改进
氢氧化钠 溶液 , 打开旋 塞 , 当氢 氧化钠溶 液全 部 注入
42
化 学教 学 2 0 l 4年 第 2期
创 新 设 计 ・
实 验研 究
[ 实验原理 】
气 球
Na
苯酚钠的制备原理 :
实 验研 究
四种 弱酸性物质 酸性 强弱 比较 实验的设计 与改进
彭 威 ,肖小明
( 湖 南师 范 大学 化 学化 工 学 院 ,湖 南 长沙 4 1 0 0 8 1 )
摘要: 针 对人教 版高 中化学 教 材有关 的实 验方 案 未作 具体 介绍 , 根 据强 酸 制弱酸 的化 学原 理 , 设 计 实验 证 明 了乙酸、 碳酸、 苯 酚 和 碳 酸氢 盐四种 弱酸性 物质 酸性 的强弱 。 改 进 的实 验有助 于学 生理 解这 几 种弱酸 之 间的相 对强弱 , 也 可供 教 师进 行相关 教学 时参 考。
关键词: 弱酸性 物质 ; 酸性 强弱 比较 ; 实 验 的设 计与改 进 文章编号: 1 0 0 5 — 6 6 2 9 ( 2 0 1 4 ) 2 — 0 0 4 2 — 0 2 中 图分 类号 : G 6 3 3 . 8 文 献标 识码 : B
1 问题的提出背景
时, 要求学生设 计实验验证 乙酸 、 碳酸和苯酚 种弱酸
OH ON
+ Na 2 CO3 一
+ Na HCO3
二氧化碳 的制备原理 :
CH 3 COOH G6 Hs ONa
C H 3 C O O H + N a H C O 3 一C H 3 C O O N a + C O 2 T+ H 2 0 苯酚的再 生原理 :
探究盐溶液酸碱性实验的反思与优化
探究盐溶液酸碱性实验的反思与优化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盐溶液的酸碱性质,通过实验,发现了醋酸盐溶液和铵盐溶液的酸性,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的碱性,以及氯化钠的中性。
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优化。
首先,实验中使用的指示剂甲基橙和酚酞对不同pH值下溶液的显示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颜色的变化不明显,导致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有所降低。
在下一次实验中,可以考虑选择灵敏度更高的指示剂,例如苯酚红、溴咪酚蓝等,以便于识别颜色变化的程度。
其次,实验中使用的醋酸和铵盐较难溶解,需要较长时间的搅拌后才能完全溶解。
在下一次实验中,可以考虑增加溶液的温度或者采用超声波浴来协助溶解,以提高实验效率。
此外,在实验中,一些操作步骤并没有经过充分的讲解,对于初学者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
在下一次实验中,需要在操作前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常见的实验器材或实验操作,需要进行详细的解释和演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
最后,在实验结束后,实验器材的清洁和归还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
在实验指导书中应当规范化这些操作的流程,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地遵守实验室的管理规定。
总之,通过对本次实验的反思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2常见酸的酸性强弱的比较精编版
常见酸的酸性强弱的比较首先要看你是哪种酸碱理论如果是电离理论。
则Ka越大,越易电离,酸性越强。
如果是质子理论。
则越容易给出质子,酸性越强含氧酸的酸性强弱的判据:在有氧酸根中,主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与氧的结合能力就越强,于是与氢之间的键的键能就越小,氢就越容易游离出来。
①不同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成酸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酸性越强。
如非金属性Cl>S>P>C>Si则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②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含氧酸,元素的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
有些高价酸在通常情况下氧化性强于酸性,就是说通常这些酸都显氧化性而不显酸性,比如高锰酸和高氯酸。
在书写方程式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忽略了酸的强氧化性。
酸性HClO4>HClO3>HClO2>HClO(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H2SO4>H2SO3,HNO3>HNO2,H3PO4>H3PO3>H3PO2无氧酸(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强弱的判据:对于无氧酸来说,在元素周期表中,卤素的无氧酸是同周期中最强的,例如HCl > H2S。
在氢硫酸溶液里,硫化氢分子内存在着氢键,这个氢键使硫化氢的结构更加稳定,所以氢在水中更加不容易电离出来,所以硫化氢的酸性弱于盐酸的酸性。
①同一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酸性越强。
如酸性:HI>HBr>HCl>HF(弱酸)②非同一主族元素的无氧酸酸性,需靠记忆。
如酸性:HCl>HF>H2S由反应方向判据:酸A+盐B→盐A’+酸B’则酸性 A>B’如:CO2+2H2O+NaBO2=H3BO3+NaHCO3,H3BO3+Na2CO3=NaBO2+NaHCO3+H2O,则酸性:H2CO3>H3BO3>HCO3-由R-O-H模型来判据:R元素的价态越来越高,半径越小,则R-OH的酸性越强,R元素的价态越低,半径越大,则R-O-H的碱性越强,如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NaOH、Mg(OH)2、Al(OH)3、H2SiO3、H3PO4、H2SO4、HClO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的提出背景: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1],在 苯酚的性质这一节,课堂演示实验3—3说明了苯酚在常温 下其水溶液呈现浑浊状态的物理性质和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化 学性质。 关于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这一点,教材也只做了一个简 单的描述:若向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看 到澄清的苯酚钠溶液又变浑浊。这是因为水溶性的苯酚钠在 碳酸的作用下重新又生成苯酚。
综合考虑上述两个实验,本文设计了改进实验,证 明上述乙酸、碳酸、苯酚和碳酸氢盐四种弱酸性物质酸 性的相对强弱。
改进方案一[4] :
向浑浊,然后滴加0.1 mol/L的 碳酸钠溶液,至浑浊溶液恰好变为澄清,此过程无气体 产生。
在图1所示的具支试管中加入3 mol/L醋酸溶液6 mL,在气球中装入4g碳酸氢钠固体,将导管放人上述 澄清溶液中,再将气球中的少量碳酸氢钠固体加入到具 支试管中,二氧化碳随即产生,约1分钟右边试管中就 出现浑浊现象。
该实验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但还存在疏忽之处,表现如下: (1)有机物乙酸具有挥发性,因 此乙酸蒸气可能进入右边试管 与苯酚钠反应造成上述实验现 象; (2)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采用具支 试管加气球的方式,因此需要产 生的二氧化碳量必须足够多,需 要的药品用量大;其次在向液体 中滴加固体易造成液体飞溅,不 符合实验操作安全的要求,而且 飞溅的液体易进人具支试管的侧 管中。
【实验原理】 苯酚钠的制备原理:
二氧化碳的制备原理:
苯酚的再生原理:
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可以得出酸性相对大小为:
【实验装置图】
【实验操作】 (2) (约0. 51 g) 。之后 (1)向具支试管先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粉末 取两支试管a和b,分别吸取适量的苯酚液体 (约 mL) 于试 加入 3b mol /L醋酸溶液3 mL ,二氧化碳随即产生后通过装 管a、 中,后用吸管吸取 1 mL 蒸馏水于上述两支试管中,振 有 2/3体积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瓶 容量规格 100 mL), 荡,溶液变浑浊,然后滴加 0.1 mol/( L 的碳酸钠溶液,至浑 将洗气瓶的导管通入上述澄清溶液试管 a中,观察试管a的实 浊溶液恰好变为澄清。此过程无气体产生,说明产物生成了水 验现象与试管 b作对比,约1分钟左右试管a中就出现浑浊。 溶性的苯酚钠,另一产物为碳酸氢钠,其中假定试管 a为操作 管、试管b为对照管。
参考文献:
[1] 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有机 化学基础(第二版)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 [2] 魏钊,林丹.关于苯酚和碳酸钠反应的再探讨[J] .化 学教学,2009,(8):49. [3]杨海丽,付依平.乙醇与苯酚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活 动性比较的实验探究[J].化学教学,2009,(9):15. [4]刘淑勒.苯酚显弱酸性的实验改进[J].实验教学与仪 器,2006.(10):4.
实验改进方案:
【实验名称】 四种弱酸性物质酸性相对强弱的实验 【实验目的】 运用强酸制弱酸的化学反应原理比较四种弱酸性物质的 酸性相对强弱,学会通过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 逻辑思维能力。 【实验仪器与试剂】 具支试管、橡胶活塞、洗气瓶1个、试管2支、直角 导管2根、吸管1根、橡胶管2根; 乙酸、碳酸氢钠、碳酸钠、苯酚。
改进思路和优点:
改进气体发生装置 试剂加入方式 添加洗气 笔者设想了从改进气体发生装置、试剂加入方式、添加洗气 除杂装置 设置对照实验 四个方面来完善了上述的实验设 除杂装置和设置对照实验 具体分述如下: (1)气体发生装置改为具支试管加活塞,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2)试剂加入顺序为先固体后液体的方式,符合通常的试剂滴 加顺序。先加入固体碳酸氢钠后再滴加醋酸,最后用塞子封 住具支试管口即可。 (3)实验原理上更加科学合理化。气体CO 通人苯酚钠溶液之前, 在气体发生装置后连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气体 中可能含有的挥发性乙酸。 (4)实验设计时设计了对照组。因为苯酚试剂在保存时间较长的 条件下易被氧化成对苯醌类而使苯酚试剂显暗红色,造成实验 时溶液混浊态和澄清态之间变化不易观察,设置对照试管增加 了现象变化的对比性。
通入二氧化碳过量时,上述的反应产物仍为苯酚和碳酸 氢钠,而不是苯酚和碳酸钠,解释就是苯酚的酸性(pK =9.95)虽弱于碳酸(pK 1=6.38。pK 2=10.25),但还 是强于碳酸氢根离子,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2] [3] 便可推知 产物中不会生成碳酸钠。
在学习到羧酸的性质时,要求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乙 酸、碳酸和苯酚三种弱酸性溶液的酸性强弱,教材中列 出了一些实验装置和试剂,但没给出具体实验的设计方 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