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宁夏)50610-区域经济学教程作业二-参考资料答案

合集下载

[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2

[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2

区域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答案第一章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

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

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

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

伴随着进入2l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

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

[教学]区域经济学作业1、2、3、4及答案.docx

[教学]区域经济学作业1、2、3、4及答案.docx

一: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炎、区际互动三方面和区域内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要索。

2、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屮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休。

3、新区域经济观: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威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

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

因此,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4、国际区域经济: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际一体化。

在国际经济-•体化的进程屮, 区域经济一休化趋势日益加强。

作为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经济集I才I化的形式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耍作用。

5、欧洲联盟:最早是由法国联办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于1957年3月签订《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元旦成立的,最早称为欧洲共同体。

6、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7、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曲12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一个非正式论坛组织,后来发展为一支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

二、问答1、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答:(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3)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 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和创造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所以人们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创立视作人类20世纪末的伟大创举。

区域经济学作业1、2、3、4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作业1、2、3、4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作业1、2、3、4及答案(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作业1一: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炎、区际互动三方面和区域内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要素。

2、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新区域经济观: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

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

因此,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4、国际区域经济: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际一体化。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

作为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式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欧洲联盟:最早是由法国联办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于1957年3月签订《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元旦成立的,最早称为欧洲共同体。

6、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7、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由12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一个非正式论坛组织,后来发展为一支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

二、问答1、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答:(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3)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和创造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所以人们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创立视作人类20世纪末的伟大创举。

《区域经济学》作业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作业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作业及答案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区域发展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开发过程的主观行为。

(×)3.区域经济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该主体自始至终控制着开发进程。

(√)4.区域规划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其中政府是第一主体,企业是第二主体。

(×)5.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7.区域内部产业部门的更替,就是把区域经济要素从衰退部门转到兴旺部门来,使相同的投入能够有更多的产出。

(√)8.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就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

(×)9.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

(√)10.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区域经济学形成于( B )。

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90年代2.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 C )。

A.农业区位论B.工业区位论C.市场区位论D.运输区位论3.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B )首先提出来的。

A.库茨涅兹B.科林·克拉克C.配第D.熊彼特4.容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的是( D )区域。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5.下列哪种产业拥有的影响力系数最大?( A )A建筑业 B农业 C采掘业 D商业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A C D )A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 B单纯从事某项活动的小区 C全国国土D跨国界的特定区域2.古典区位理论包括( B C D)。

区域经济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区域经济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区域经济学作业题参考答案作业(1)1、请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三个基石。

答: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埃德加•胡佛:(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2)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张敦富:(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2、为什么产业部门会在区域之间互相转移?答:(1)按照梯度转移理论,地区间存在梯度高低之分。

处于高梯度的地区其创新活动比较频繁,新的产业部门、新产品和新技术等都不断的产生和发展。

同时,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对新产品需求的增加和旧产品成本的上升使高梯度创新地区在产业的发展上必须有所杨弃和取舍,所以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有了原动力。

而处于低梯度的地区,往往是处于发展的传统阶段,所能够发展的大多是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低水平的产业,与高梯度地区存在明显的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或者由于资源耗竭而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部门改善部门结构,因此低梯度地区有接受梯度转移的必要性和主动性。

(2)按照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每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当一个产业在一定区域走向衰退时,必然促使生产要素空间上的转移,从产业衰退区域转出到处于创新活动阶段的区域。

(3)产业的发展存在着积聚和分散的关系,产业的集聚和分散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当一个产业在一个区域过度积聚就会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引发产业向周围空间的扩散。

从上述三个方面来看,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既是不同梯度地区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也是产业集聚与发散发展的一种平衡。

3、请简述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标准。

答:(1)成本最低的选择(运费、劳动力)(2)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3)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4、请简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答:(1)工业化和市场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因。

《区域经济学》任务2答案

《区域经济学》任务2答案
;靠近投资机构
答案:有高级企业管理人才
;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
;靠近市场
;要求聚集性
;靠近投资机构
题目21:1909年韦伯出版的研究工业区位问题的著作《区位的纯粹理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关于工业区位的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理论著作。
答案:对
题目22:区域经济发展是与区域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问题。
答案:对
题目23:阿罗模型用技术的外部性解释经济增长。
;独创的
;外在的
答案:内在的
题目4: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
:城市
;地区
;地方
;社区
答案:地区
题目5:三次产业的划分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首先提出的。
:英国
;法国
;美国
;日本
答案:英国
题目6: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者是()。
:廖什
;胡佛
;韦伯
;杜能
答案:韦伯
题目7: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地区生产()为基本前提。
:熊彼特
;内尔森
;韦伯
;杜能
答案:熊彼特
题目11: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三点即()。
:技术要素
;市场要素
;基础设施要素
;资源要素
;管理要素
答案:基础设施要素
;资源要素
;管理要素
题目12:规模经济包括()
:企业内部规模经济
;产品规模经济
;企业外部规模经济
;国家规模经济
;市场规模经济
答案:企业内部规模经济
:人工化
;智能化
;科学化
;专业化
答案:专业化
题目8:区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经济增长
;经济滞涨

区域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课后题答案1. 什么是区域经济学?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的是地理区域内经济活动的产生、发展和影响因素。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研究不同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特点、产业分布情况等,帮助理解不同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区位选择与区域比较优势:分析企业为什么选择特定地理区域进行投资和生产活动,以及不同地理区域的比较优势,帮助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指导。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地理区域的经济增长机制、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和体制条件。

•区域间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合作:研究不同地理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分析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机制和模式,推动区域间经济融合发展。

•区域政策与规划:分析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帮助指导区域经济的长远规划和政策调整。

2. 请简单描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两种主要类型。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描述和解释实际的经济现象和行为,帮助理解经济活动背后的原因和动因。

具体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通过深入研究个别地理区域或企业的实践案例,了解其特点、经验和成功因素。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访谈、观察和调查,收集和整理具体地理区域的经济数据和信息。

•文献综述:通过对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和评估,总结和归纳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数学和统计模型来分析和预测经济现象和行为的规律性。

具体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分析:通过收集大量的经济数据,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推导。

•数量模型:通过建立和运行数学模型,模拟和分析地理区域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

•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建立经济理论模型和数据回归分析来检验和验证经济假设和关系。

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中相互补充和支持,可以综合运用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国开(宁夏)50610-区域经济学教程作业二-参考资料答案

国开(宁夏)50610-区域经济学教程作业二-参考资料答案

区域经济学教程作业二-辅导资料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第1题区域经济学形成于()。

a. 20世纪50年代b. 20世纪20年代c. 20世纪90年代d. 20世纪70年代正确答案是:20世纪50年代第2题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a. 熊彼特b. 配第c. 库茨涅兹d. 科林·克拉克正确答案是:科林·克拉克第3题()不属于新产业区。

a. 新工业区b. 现代农业区c. 经济特区d.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确答案是:经济特区第4题()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强度。

a. 要素禀赋b. 要素强度c. 要素密集度d. 要素消耗量正确答案是:要素密集度第5题()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

a. 熊彼特b. 查德?库珀c. 大卫?李嘉图d. 亚当?斯密正确答案是:熊彼特第6题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较高的地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通常其人均gdp要大大高于全国人均水平。

这样的区域被称为()。

a. 区域经济核心区b. 区域经济外围区c. 新产业区d. 经济特区正确答案是:区域经济核心区第7题对任何一个大国而言,减少贸易利益冲突的根本途径是( )a. 加强行政控制b. 实现经济发展的均衡增长c. 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d. 加强税收调节正确答案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第8题纳克斯认为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的根本是( )a. 创造需求b. 保证经济均衡增长c. 扩大投资d. 增加供给正确答案是:创造需求第9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是( )a. 政策的改善与优化b. 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c. 科技进步d. 人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正确答案是:科技进步第10题衡量城市化的静态指标是()。

国开(宁夏)52142-宁夏区域经济-作业二-参考资料答案

国开(宁夏)52142-宁夏区域经济-作业二-参考资料答案

宁夏区域经济-作业二-辅导资料
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
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第1题
黄河在宁夏境内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流去,在宁夏境内流经长度
a. 300
b. 397
c. 79
d. 379
正确答案是:397
第2题
1.宁夏有三个自然类型区,北部是区,是一片人工绿洲,素称“塞上江南,鱼米之乡”。

a. 引黄罐区
b. 干旱区
c. 生态恶化区
d. 农牧区
正确答案是:引黄罐区
第3题
1.宁夏南部是区(简称山区),存在旱灾、冰雹、霜冻等多种自然灾害,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恶化问题。

a. 干旱半干旱山区
b. 生态恶化区
c. 引黄罐区
d. 农牧交错区
正确答案是:生态恶化区
第4题
1.三是中部干旱带,干旱、风沙比较严重,是一个典型的交错区。

a. 农牧交错区
b. 引黄罐区
c. 干旱半干旱山区
d. 生态恶化区
正确答案是:农牧交错区
第5题
1.宁夏境内有两大山脉,坐落在南部的是山,北部是山;
a. 大青山
b. 贺兰山
c. 六盘山
d. 象山
正确答案是:六盘山, 贺兰山
第6题
1.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年份是年,自治区首府是市,自治民族是,自治民族的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

国开(宁夏)52142《宁夏区域经济》作业二复习资料答案

国开(宁夏)52142《宁夏区域经济》作业二复习资料答案

宁夏区域经济-作业二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
黄河在宁夏境内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流去,在宁夏境内流经长度
a. 300
b. 397
c. 79
d. 379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397
【题目】
1.宁夏有三个自然类型区,北部是区,是一片人工绿洲,素称“塞上江南,鱼米之乡”。

a. 引黄罐区
b. 干旱区
c. 生态恶化区
d. 农牧区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引黄罐区
【题目】
1.宁夏南部是区(简称山区),存在旱灾、冰雹、霜冻等多种自然灾害,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恶化问题。

a. 干旱半干旱山区
b. 生态恶化区
c. 引黄罐区
d. 农牧交错区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生态恶化区
【题目】
1.三是中部干旱带,干旱、风沙比较严重,是一个典型的交错区。

a. 农牧交错区
b. 引黄罐区
c. 干旱半干旱山区
d. 生态恶化区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农牧交错区
【题目】
1.宁夏境内有两大山脉,坐落在南部的是山,北部是山;。

国开(宁夏)52142《宁夏区域经济》作业二复习资料答案

国开(宁夏)52142《宁夏区域经济》作业二复习资料答案

宁夏区域经济-作业二作业资料答案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题目】黄河在宁夏境内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流去,在宁夏境内流经长度a. 300b. 397c. 79d. 379[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397【题目】1.宁夏有三个自然类型区,北部是区,是一片人工绿洲,素称“塞上江南,鱼米之乡”。

a. 引黄罐区b. 干旱区c. 生态恶化区d. 农牧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引黄罐区【题目】1.宁夏南部是区(简称山区),存在旱灾、冰雹、霜冻等多种自然灾害,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恶化问题。

a. 干旱半干旱山区b. 生态恶化区c. 引黄罐区d. 农牧交错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生态恶化区【题目】1.三是中部干旱带,干旱、风沙比较严重,是一个典型的交错区。

a. 农牧交错区b. 引黄罐区c. 干旱半干旱山区d. 生态恶化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农牧交错区【题目】1.宁夏境内有两大山脉,坐落在南部的是山,北部是山;a. 大青山b. 贺兰山c. 六盘山d. 象山[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六盘山, 贺兰山【题目】1.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年份是年,自治区首府是市,自治民族是,自治民族的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a. 银川市b. 1958c. 回族d. 34%[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 1958, 银川市, 34%【题目】除银川市外,宁夏还有四个地级城市,它们是a. 石嘴山b. 中卫c. 吴忠d. 固原[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答案:石嘴山, 吴忠, 固原, 中卫【题目】1.宁夏的区域文化具有多样性,既有西夏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游牧文化、汉族农耕文化,也有回族伊斯兰文化,其中特别具体地域特色的是文化和夏文化。

国开大学《经济学教程》测试试题及答案

国开大学《经济学教程》测试试题及答案

国开大学《经济学教程》测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第1题()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

a.宏观调控机制b.利益驱动机制c.市场调控机制d.目标驱动机制正确的答案是利益驱动机制第2题根据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两个区域进行贸易的基础是()的地区差异。

a.绝对成本b.绝对劳动生产率c.相对劳动生产率d.生产要素禀赋正确的答案是相对劳动生产率第3题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一书中提出了()。

a.区域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b.创新理论c.要素禀赋理论d.人力资本学说正确的答案是创新理论第4题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

a.农业区位论b.市场区位论c.运输区位论d.工业区位论正确的答案是市场区位论第5题下列哪种产业拥有的影响力系数最大()a.采掘业b. 农业b.商业 d. 建筑业正确的答案是建筑业第6题人力资源的特点是()a.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b.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c.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d.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正确的答案是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第7题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是()国的艾萨德教授。

a.美国b. 德国C.英国 d. 法国正确的答案是美国第8题()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中干学”理论。

a.阿罗b. 韦伯c. 舒尔茨d. 杜能正确的答案是阿罗第9题经济学家罗默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

a. 引进b. 外在c. 创新d. 内在正确的答案是内在第10题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是由()提出的。

a.赖宾斯坦b. 廖什c. 杜能d. 韦伯正确的答案是赖宾斯坦第11题在区域经济的环境条件下,()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三大环境。

a.制度b. 条件c. 经济d. 政治正确的答案是制度第12题区域经济学是治病的科学,这是对区域经济学()的深刻总结。

a.应用性b. 综合性c. 实用性d. 知识性正确的答案是应用性第13题社会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人力和()a.技术b. 物力c. 物产d. 资源正确的答案是物力第14题()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得以进行的空间,区域经济也因此成为经济社会活动主题普遍关注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学教程作业二-辅导资料
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
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
第1题
区域经济学形成于()。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2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正确答案是:20世纪50年代
第2题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a. 熊彼特
b. 配第
c. 库茨涅兹
d. 科林·克拉克
正确答案是:科林·克拉克
第3题
()不属于新产业区。

a. 新工业区
b. 现代农业区
c. 经济特区
d.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正确答案是:经济特区
第4题
()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强度。

a. 要素禀赋
b. 要素强度
c. 要素密集度
d. 要素消耗量
正确答案是:要素密集度
第5题
()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

a. 熊彼特
b. 查德?库珀
c. 大卫?李嘉图
d. 亚当?斯密
正确答案是:熊彼特
第6题
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较高的地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通常其人均gdp要大大高于全国人均水平。

这样的区域被称为()。

a. 区域经济核心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