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植物的根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身体”的构成部分。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正确讲述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过程3.能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自行设计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活动,体会创新的乐趣。
4.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小朋友浇树的图片2.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水浇到树的根部?3.学生猜测:植物用根吸收水分。
4.引出研究课题:植物的根二、教学过程观察凤仙花的“身体”有哪几部分构成。
1.教师提出问题:凤仙花的“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并总结:凤仙花的“身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部分其他植物的“身体”由几局部组成?1.教师出示苹果树、向日葵、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的图片或视频,提出问题:这些植物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它们的“身体"由几部分构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教师引导学生交换并总结:有的植物“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有的植物则只具备其中的几局部。
3.教师继续提问:你们知道XXX的植物“身体”由几部分构成吗?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周围植物的构成部分。
观察植物的根,我一找它们的特点1.教师提出观察任务及要求:对比观察带来的植物,记录植物的名称、根的形状、根的长度、小根的数量。
2.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
3.学生交换观察的成效,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根的不同,说出它们的特点,并进行分类。
4.教师根据分类结果介绍直根系和须根系,通过课件或图片展示两种根系的特点。
5.教师比较、分析萝ト利红薯属于植物的哪一局部,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也是植物的根。
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变态根。
6.应用:说出这些植物根的特点及各属于哪种根系。
●根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1.学生根据糊口经验说一说植物根的作用。
2.教师出示卡通图或视频:狂风吹大树和小朋友用力拔草。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新版(一起)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科学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新青岛版六年制)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新青岛版是2017年开始从一年级起就开始科学课的学习,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对科学课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还处在一二年级玩中学的态度。
经过对比可以发现,三年级课本的内容对比一二年级的难度有了很大跨度的提升,现在三年级教材的内容有不少是老教材四、五年级的内容,包括一些生字相对四五年级都是很难写的。
而三年级也是小学阶段的一个学生转变期,学习纵向难度和横向跨度都有了不小的难度提升。
怎样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
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二、教材分析: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由“动物与环境”、“植物的生活”、“土壤与岩石”、“物体的形态”、“地球上的水”以及“测量工具”六个单元组成。
五个单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
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结合,体现科学的探究能力的发展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始终是教学的核心,本册主要突出的事对生活环境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以及怎样借助工具和方法来更加深入的认识世界,并兼顾了少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生命对环境的影响,生命的特征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形成初步的认识。
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1、知道身边有哪些科学道理。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1、动物的四肢课时:1课型:新授教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手段:实验、多媒体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初步了解、简单描述动物四肢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
2、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通过欣赏、观察、实验游戏体验等多种方法,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3、科学态度: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对常见动物的观察兴趣,愿意倾听和获取他人信息,分享自己的发现。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意识到保护身边的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亲历观察、实验活动,感知科学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
重难点:本课重难点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的多种途径,来认识动物四肢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以及动物与适应环境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动物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指导学生去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精彩。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活5、植物的身体课型:新授课时:1教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手段:实验、多媒体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植物体(限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凤仙花的挂图、凤仙花的分解图片(自制)、可供学生阅读有关植物的图书(如:《十万个为什么》)前置作业:课前搜集课本中的相关植物的文字资料和自己常见植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谈话:今天我想请各位同学当个画家,请给你在课前观察的植物画个像。
(学生画画)2、展示学生作品:问:你画的是什么植物?你都画出了这棵植物的哪些部分?你认为一棵完整的植物要由几部分组成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下面的研究活动。
师板书:5、植物的身体二、学习新课1、研究植物的组成(1)讲述: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棵植物图片,(出示挂图)这是一棵完整的植物,它由几部分组成呢?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学生讨论研究的方法:看图、查阅资料、上网、问别人等)指出:你们可以自由组成研究小组,在讲中上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有关植物的书籍,你们可以查看,找出答案。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开设科学课,重要的是他们对科学这个词有着神秘感,同时生活中的许多为什么也激起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我希望通过我的科学课学生能够热爱科学,培养起他们浓厚的兴趣。
教学内容《科学》三年级上册由“科学在我们身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和“水的科学”四个单元组成。
《科学》三年级上册由“科学在我们身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和“水的科学”四个单元组成。
“科学在我们身边”通过学生了解周围的生活,初步探索周围的科学。
“我们怎么知道的”在这里是对科学探究方法的初步训练与感知,而“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是学生通过对天气观察进一步将科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最后的“水的科学单元”通过以物质世界中学生最熟悉的物质水入手,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质世界。
科学在我们身边——走近科学感知科学我们怎么知道——科学方法掌握技能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研究与实践:亲历科学 ---自主探究体验过程共25个课题,28课时。
(“研究与实践”任选其一)教材分析第一单元课与课之间的主要联系:《科学在我们身边》单元是科学工作者教科书的绪论单元,它是小学生学习本套教科书的基础。
本单元包括六课内容,分别是《玩具里的科学》、《我们周围的动物》、《我们周围的植物》、《我在哪里》、《猜猜我是谁》、《科学在我们身边》。
设计了“用感官判断玩具的特征”、“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定性描述人和物体的位置”三方面内容及“判断声音”和“找科学”两节弹性内容,它们都与学生平日生活相关,便于学生直接感受“科学在我们身边”的道理,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更重要的是教科书在培养学生方面层次性强,较好的树立了开放教学观念,科学课不仅局限于教室,而是将学生领入到家庭、社会和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
《玩具里的科学》--感官判断物体特征《我们周围的动物》--认识周围常见动物《我们周围的植物》--认识周围常见植物《我在哪里》--定性描述物体位置《猜猜我是谁》--通过声音辨认物体《科学在我们身边》--找科学、做科学第一单元的主要目标观察与提问--最基本的技能和科学思维品质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年级
三
学科
科学
教师
单元课名
第一单元第一课
总序号
1
课型
新授课
第几课时
1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
(二)学习新课:
1、玩玩具说特点:
(1)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同学们可以先玩自己带来的玩具,然后把你的玩具跟同学们交换着玩,还可以上来挑选老师带来的玩具;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玩。在玩的过程中,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这些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玩,怎么玩有趣味性,怎么玩有创造性。在玩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和问题,请记录下来。
教学重点
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植物的名称,初步学习用不同标准对动植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能用各种感官感知动物与植物的外部特征,并用语言或图画等方描述所观察的动植物的形态特征。
教学准备
动植物图片,常见动植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课前通过观察动物,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出小猫的外形特点,有的介绍电视上《动物世界》中狮子的食性,有的发现麻雀既能在天上飞,又能在树枝上站着,还能在地上跳着走,但对麻雀有几个脚趾说不清楚)。
学生回答。
教师评价:
这么多“为什么”,怎么去解决呢?我想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勤于研究,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会得到解决。
2、设计或改进玩具。
提出活动要求:同学们发现了那么多问题,说明你们认真观察、勤于思考,一点儿也不比科学家差,老师真佩服你们!在研究过程中,你们对现在的玩具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现在,就让你们当一回“小科学家”、“小设计师”,充分发挥你们的想像力、创造力,设计或改进一种玩具。可以把你们的想法说出来,也可以把它画出来,小组成员要团结协作,开动脑筋。看哪个小组设计或改进的玩具最具科学性,最新颖!
青岛版科学三上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纲要◆学校名称:◆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设计教师:◆设计日期:2020年9月◆适用年级:三年级学生◆授课时间:28课时【课程目标】从科学课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性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教材主要围绕“走近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内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喜爱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1.科学知识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科学探究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2)指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猜想,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课程内容】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动物与环境》、《植物的生活》、《土壤与岩石》、《物体的形态》、《地球上的水》、《测量工具》六个单元。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物体的形态及地球上的水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
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课本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课本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常见的动植物,知道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教育学生关爱自然,保护动植物,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认识自然第1课:大自然的声音第2课:大自然的颜色第3课:大自然的形状2.第二单元:身边的动植物第4课:校园里的植物第5课:校园里的动物第6课:动物的家3.第三单元:天气与季节第7课:天气的变化第8课:四季的变化4.第四单元:我们的家园第9课:地球家园第10课:保护我们的家园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通过播放自然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大自然的世界。
2.学生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学习第一单元:认识自然1.第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师播放不同自然声音的音频,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学生分享自己听到过的自然声音,讨论声音的来源。
2.第2课:大自然的颜色教师展示不同颜色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
学生用颜色词汇描述大自然中的物体,锻炼表达能力。
3.第3课:大自然的形状教师展示不同形状的自然物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类。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自然中的形状,培养观察能力。
三、学习第二单元:身边的动植物1.第4课:校园里的植物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里的植物,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
学生观察植物的特点,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
2.第5课:校园里的动物教师带领学生寻找校园里的动物,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
学生观察动物的特点,了解它们的习性。
3.第6课:动物的家教师展示不同动物的家,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为什么要有家。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物家的认识,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学习第三单元:天气与季节1.第7课:天气的变化教师通过天气预报,引导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
学生讨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提高生活常识。
2.第8课:四季的变化教师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小学2019—2020—1教学工作计划教师XXX 年级三学科科学学情分析已经有了两年的学习经历,同时生活中的许多为什么也激起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我希望通过我的科学课学生能够热爱科学,培养起他们浓厚的兴趣。
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分析共有23课,分为6个单元。
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
包括1-4课。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活”。
包括5-8课。
第三单元“土壤与岩石”。
包括9-13课。
第四单元“物体的形态”。
包括14-17课。
第五单元“地球上的水”。
包括18-20课。
第六单元“测量工具”。
包括21-23课。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2、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
3、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
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
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动手、动口、动脑。
学生兴趣习惯培养措施1、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2、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3、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培优辅差工作措施1、确定培优辅差工作对象。
2、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定期向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了解该生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难。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一、学情分析学生刚刚学习科学,他们对科学这个词有着神秘感,同时生活中的许多为什么也激起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我希望通过我的科学课学生能够热爱科学,培养起他们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科学由“科学在我们身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和“水的科学”四个单元组成。
三年级上册科学由“科学在我们身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和“水的科学”四个单元组成。
“科学在我们身边”通过学生了解周围的生活,初步探索周围的科学。
“我们怎么知道的”在这里是对科学探究方法的初步训练与感知,而“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是学生通过对天气观察进一步将科学与生活结合起来。
最后的“水的科学单元”通过以物质世界中学生最熟悉的物质水入手,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质世界。
科学在我们身边——走近科学感知科学我们怎么知道——科学方法掌握技能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研究与实践:亲历科学 ---自主探究体验过程共25个课题,28课时。
(“研究与实践”任选其一)三、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
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第二单元是考验学生平时的观察能力,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科学在我身边”、“我们怎么知道”“太阳与时间”“水的科学”、“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等五个单元的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
四、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1、玩具里的科学时间课时:2课型:新授教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目标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
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前置作业:学生各自准备一些玩具第一课时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从玩玩具开始,探索玩具里的科学。
(板书课题)2、玩玩具、说特点。
(1)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同学们可以先玩自己带来的玩具,然后把你的玩具跟同学们交换着玩,还可以上来挑选老师带来的玩具;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以小组为在玩的过程中,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这些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玩,怎样玩有趣味性,怎样玩有创造性?在玩得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和问题,请记录下来。
(2)学生玩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介绍玩具的特点。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玩,有哪些趣味玩法和创新玩法?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说明你们在玩玩具的同时学会了观察。
3、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给大家说一说?师:这么多“为什么”,怎么去解决呢?我想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勤于研究,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会得到解决。
总结提升: 说一说,这节课表现如何?对自己满意吗?作业: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活动过程:4、设计或改进玩具提出活动要求:同学们发现了那么多问题,你们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一点儿也不比科学家差,老师真佩服你们!在研究过程中,你们对现在的玩具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现在,就让你们当一回“小科学家”、“小设计师”,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力、创造力,设计或改进一种玩具,可以把你们的想法说出来,也可以把它画出来,小组成员要团结协作,开动脑筋。
青岛版小三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备课设计注意:第一课《玩具里的科学》教学目标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学探究目标)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科学知识目标)每一课教学目标都是最低目标教材说明活动准备(课前自主探究活动)一是提出本节课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准备一些玩具玩一玩,看看能发现什么。
”二是教材中展示了气球、皮球、玩具汽车、毽子、滑板车、泡泡盒、机器人等玩具。
提示本课活动中学生需要准备的部分典型材料。
活动过程(课堂探究活动)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我们来玩一玩带来的玩具吧。
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玩玩具。
第二个环节是:说一说我们的玩具。
活动二:这些玩具真有趣,我想知道体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先根据玩玩具的生活经验来提问题,再有目的的玩,然后再提出问题)自由活动—自由选择和利用的课堂探究活动主题为:我们来设计或改进一件玩具。
教材中一位同学在用图画形式设计玩具,两位同学在对玩具进行改进。
设计意图是: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或者设计一件玩具,或者改进一件玩具,条件允许也可以先设计再亲自制作一件玩具。
学生可以合作进行活动,也可以独自进行活动。
其目的是通过设计或改进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堂评价教材设计了一个星级评价表。
三项内容:“我的兴趣”、“我的问题”、“我的设计”。
三个等级:三颗星表示三星级;两颗星表示两星级;一颗星表示一星级。
星星表示等级,星越多,等级就越高,说明表现就越出色。
可以用星级、画卡通图、随机评价等。
拓展活动—课后活动(知识与技能的拓展与延伸)我们来制作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
教材展现的画面中,有两位同学在玩玩具。
启发学生制作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简单玩具并且玩一玩。
青岛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力求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
本册教科书主要围绕“走进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内容,构建了《科学在我们身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研究与实践》五个单元,共25个课题,28课时。
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本册教科书从整体上看,所选内容似乎没有形成明显的知识体系,只是以生活经验及其相关链接构建单元。
但教科书的灵魂在于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各单元的内容上,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五年制)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
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
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共XX人,XX个班。
这些学生是新课改的第一批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
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
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二)其他动物的皮肤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教师出示海豚、变色龙、鸭子、河马和北极熊的图片,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说一说这些动物皮肤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动物的生活环境,思考:它们怎样通过皮肤接触和感知环境?
学生以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时评价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观点。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如何通过四肢感知并适应环境表现出探究兴趣。
4.能树立保护动物及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
教学
重点
动物四肢形态结构功能,适应环境的特点
教学
难点
观察实验认识动物四肢的外部形态特征,动物如何通过四肢感知并适应环境
教学
准备
毛巾 橡皮筋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人新课
教师展示几幅图片:猎豹追逐羚羊、小狗奔跑、骆驼在沙漠中行进等,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动物怎样借助四肢运动。
教师出示气球,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检查气球是否完好?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演示给气球吹气的过程,检查气球完好后给气球注入适量水。
学生以小组完成气球的检查后给气球注水。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说一说自己感觉。
教师引导学生将洗洁精涂抹在气球的表面,再摸一摸气球,与之前的感觉对比。
学生以小组讨论并汇报。
教师总结:鱼身体表面的黏液能帮助鱼减小身体与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运动的速度。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如何通过翅膀感知并适应环境表现出探究兴。
4.能树立保护动物及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
教学
重点
了解动物翅膀的外部形态
教学
难点
翅膀构造为了感知并适应环境
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小学2019—2020—1教学工作计划教师XXX 年级三学科科学学情分析已经有了两年的学习经历,同时生活中的许多为什么也激起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我希望通过我的科学课学生能够热爱科学,培养起他们浓厚的兴趣。
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分析共有23课,分为6个单元。
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
包括1-4课。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活”。
包括5-8课。
第三单元“土壤与岩石”。
包括9-13课。
第四单元“物体的形态”。
包括14-17课。
第五单元“地球上的水”。
包括18-20课。
第六单元“测量工具”。
包括21-23课。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2、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
3、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
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
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动手、动口、动脑。
学生兴趣习惯培养措施1、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2、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3、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培优辅差工作措施1、确定培优辅差工作对象。
2、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定期向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了解该生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难。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一、单元分析:《科学在我们身边》单元是科学工作者教科书的绪论单元,它是小学生学习本套教科书的基础。
本单元包括三课内容,分别是《玩具里的科学》、《我们周围的动植物》、《科学在我们身边》。
本单元内容都与学生平日生活相关,便于学生直接感受“科学在我们身边”的道理,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更重要的是教科书在培养学生方面层次性强,较好的树立了开放教学观念,科学课不仅局限于教室,而是将学生领入到家庭、社会和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
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提出问题2、表达与交流: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3、猜想与假设: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对待科学学习: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猜想2、对待自然: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3、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关注身边的科学,关注科学新产品、新事物科学知识:1、物质世界: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大小、轻重、形状、颜色等特征2、生命世界:认识常见的动植物3、理解身边处处有科学的道理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大小、轻重、形状、颜色等特征难点:。
1、理解身边处处有科学的道理2、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四、教学方法:1.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2.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开展探究活动,敢于向权威挑战,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
3.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5.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保证科学探究顺利开展。
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7.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辅助教学。
8.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获取有关资料。
五、课时安排:1 《玩具里的科学》 1课时2 《我们周围的动植物》 1课时3 《科学在我们身边》 1课时课题《1、玩具里的科学》年级:三年级课题《2、我们周围的动植物》年级:三年级课题《3、科学在我们身边》年级:三年级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一、单元分析:本单元共六课时,分别是《怎样认识物体》、《给文具分类》、《哪杯水热》、《水温的变化》、《哪杯水多》、《有趣的不倒翁》本单元紧密结合了学生已有的探究经验和方法,是本册书集中体现“科学探究”方法理念的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植物的根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身体”的构成部分。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正确讲述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过程3.能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自行设计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活动,体会创新的乐趣。
4.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小朋友浇树的图片2.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水浇到树的根部?3.学生猜测:植物用根吸收水分。
4.引出研究课题:植物的根二、教学过程观察凤仙花的“身体”有哪几部分构成。
1.教师提出问题:凤仙花的“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并总结:凤仙花的“身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部分其他植物的“身体”由几部分构成?1.教师出示苹果树、向日葵、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的图片或视频,提出问题:这些植物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它们的“身体"由几部分构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并总结:有的植物“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构成:有的植物则只具备其中的几部分。
3.教师继续提问:你们知道周固的植物“身体”由几部分构成吗?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周围植物的构成部分。
观察植物的根,我一找它们的特点1.教师提出观察任务及要求:对比观察带来的植物,记录植物的名称、根的形状、根的长度、小根的数量。
2.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
3.学生交流观察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根的不同,说出它们的特点,并进行分类。
4.教师根据分类结果介绍直根系和须根系,通过课件或图片展示两种根系的特点。
5.教师比较、分析萝ト利红薯属于植物的哪一部分,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也是植物的根。
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介绍变态根。
6.应用:说出这些植物根的特点及各属于哪种根系。
●根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植物根的作用。
2.教师出示卡通图或视频:狂风吹大树和小朋友用力拔草。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4.教师出示灌溉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产生“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猜想。
5.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6.学生展示实验设计,教师补充注意事项:只把植物的根全部浸没在水中,想办法防止瓶中水分蒸发。
7.学生完成实验,并妥善保管。
8.教师出示提前做好的实验装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获得实验结论: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三、拓展活动观察园林工人移栽植物时怎样保护植物根部的。
1.教师提出活动指向:观察园林工人移栽植物时时怎么保护植物根部的。
2.学生在课下搜集资料,并做好记录。
3.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保护植物。
2.植物的茎教学目标:1.知道茎的特点和运输水分的作用。
2.在教师引导下,能做茎的运输水分实验,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茎的作用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4.能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问题情景: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人们种树、种庄稼并向根部浇水的情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根吸收的水到哪里去了?二、探究过程⊙观察不同植物的茎,有什么发现?(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柳树、竹子、玉米等常见形态的茎,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哪部分是茎?茎上长有什么?(2)通过比较:总结几种植物的茎的共同特点。
2.认识变态茎教师通过出示洋葱、马铃薯、姜、莲藕等植物,引导学生指出它们的茎是哪部分,从而认识茎的其他几种形态。
茎对植物的生有什么作用1.提出问题:茎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2.引导学生对同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3.设计验证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解剂、观察植物茎的方法;先横切、再纵切,提醒学生使用小刀时意安全。
观察时,学生可借助放大镜仔相观察剖面。
4.记录观察的结果5.学生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讨论横切面处渗出的小水球与纵切面上看到的“管子”说明什么?植物的哪些部位还应该有这样的“管子”?再解剖各部分进行观察。
6.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出植物运输水分的示意图。
7.学生展示示意图,汇报、交流实验现象8.教师利用课课件引导学生认识导管,理解植物体内根部、叶部与茎部的导管都是想通的,使学生知道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9.让学生明确:把风仙花的茎横切、纵切,了解茎的内部,就是在观察。
三、拓展活动查阅请料,了解树上的树瘤是怎样形成的。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茎除了具有运编水分的功能,还可能具有什么功能。
2.教师引导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了解树上的树瘤是怎样形成的。
3.叶的蒸腾作用教学目标:1.知道植物叶的蒸腾作用以及蒸腾作用的意义。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做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并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叶的蒸腾作用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4.能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教师提出问题:走进树林时,会感到空气比较湿润,这是为什么?教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此问题进行假设性解释。
二、活动过程(一)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排出去的?1.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猜想。
2.做叶的蒸腾作用实验。
师: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是什么?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教师分析现象:塑料袋是密封的,内壁上的小水珠是怎么来的?3.认识叶的气孔。
(1)教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2)学生操作,观察现象。
(3)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感知气孔的存在。
(4)教师出示显微镜下某一植物叶的气孔图,认识气孔。
(5)学生根据自已的想象,描述植物体内水分是怎样排出去的。
4.小结:植物叶的表画有气孔。
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蒸腾作用。
(二)叶的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1.讨论: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生存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走在树林里会感空气会比较凉爽,空气会比较湿润?2.以小组讨论3.学生汇报各自的看法。
4.小结:叶的蒸腾作用不仅能降低植物自身的温度,还能促使植物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同时,还能使空气变得凉爽、湿润。
三.拓展活动1.教师提出问题:移植物时,为什么要去掉一部分枝叶?2.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
3.学生深入生活调查了解,做到学以致用。
4.植物的花教学目标:1.知道植物的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花的各部分作用不一样。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解剖桃花,认识各部分的名称及特点。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不同植物的花表现出探究兴趣。
4.能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彩,不乱采摘植物的花朵。
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1.教师视频展示:多种植物的花。
2.教师提出问题:视频中出现了哪些花?同学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3.师生总结:花是一株植物最美丽的部分,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植物的花。
二、活动过程认识花的构造。
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多种花的名称,试着说说它们由哪几部分组成。
2教师出示桃花,指导学生观察桃花的结构特点。
3.教师指导学生解剖桃花。
4.学生交流。
汇报活动过程5.教师出示黄瓜花、月季花、白菜花、百合花等多种花(或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这些花的结构。
6.师生归纳总结:桃花由花尊、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在一朵花中,这四部分齐全的叫作完全花,缺少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叫作不完全花。
花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1.教师展示百合花、桃花等,指导学生观察它们各部分的特点及作用。
2.学生交流、汇报3.教师出示蜜蜂、蜂鸟给花传粉,玉米花随风飘摇的视频或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这些花有什么特点,分析它们是怎样传播花粉的。
4.师生总结:有些植物依靠昆虫传播花粉,有些植物依靠风传播花粉三、拓展活动查阅资料,了解人工授粉的相关知识。
1.教师提出活动指向:查阅资料,了解人工授粉的相关知识。
2.教师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人工授粉。
3.教师提醒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
5.植物的果实教学目标:1.知道果实由种子和果皮组成;植物果实的外部特征有利于其种子的传播。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细致认真地观察果实并找到果实的共同特点。
3.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不同植物的果实表现出探究兴趣。
4.能逐渐树立保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二.导入新课1.教师视频展示:多种植物的果实。
2.教师提出问题:视频中出现了哪些果实?同学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3.师生总结,教师导课: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植物的果实。
二、活动过程观察果实,有什么发现?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各种果实的名称,试着分别说出它们由哪几部分组成。
2教师出示瓜、桃子等果实,指导学生观察。
3.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解剖后的桃、黄瓜、西红柿等果实。
4.学生交流、汇报5.师生归纳总结:植物的果实大多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
6.教师出示影像资料,带领学生辨别生活中的蔬菜、水果等是否是果实。
果实的哪些特点有利于种子的传播。
1.教师出示苍耳、豌豆、蒲公英等实物或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并思考它们的种子传播的方式。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提问: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还有哪些?4.师生总结:果实的特征有利于自身种子的传播三、拓展活动观察周围某一植物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的形成过程,做好观察记录。
1.教师提出活动指向:观察周围某一植物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的过程。
2.教师提醒学生把观察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
6.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目标:1.知道固体。
液体和气体的概念,能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知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从对具体现象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会做对比观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3.愿意合作与交流,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4.初步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用小活动引入新课:让学生把木块、石块、水、空气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探究活动识别固体、液体和气体。
1.出示木块、石块、牛奶、墨水、空气等物体,提出问题:观察这些物体,找出它们特点,再把它们分类。
该如何分?分类一局是什么?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分类等探究活动。
3.引导学生交流。
4.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评价、归纳、概括,得出结论:像水、牛奶、醋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像石头、木块、螺母这样的物体属于固体;像空气这样的物体属于气体。
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形状1.提出同题:木块属于国体,牛奶属于液体,空气属于气体。
它们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说出来,或着画出来。
2学生分组现察,填表观察记录表(示例)3.学生分组交流4.教师评价,总结:石块等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方形的、椭圆形的,长条形的,不容易变化。
但是,水、空气却不是这样。
水和空气的形状是如何变化的呢?5.学生分组探究,交流研究的结果6.总结:水的形状会根据容器的形状变化,例如:小河中流动的水,会根据地势,河床宽窄改变形状。